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CIA局长密访乌克兰 乌官员:年底夺回领土、谈判停火

CIA局长密访乌克兰 乌官员:年底夺回领土、谈判停火 世界新闻网 7/01/2023 有消息指出,在美国中央情报局(CIA)局长伯恩斯(William Burns)本月稍早密访乌克兰期间,乌克兰官员透露将在今年底夺回俄罗斯占领的领土,并与莫斯科展开停火谈判。 华盛顿邮报报导,被要求匿名讨论的一名美国官员表示,「伯恩斯局长近期访问乌克兰,自从一年多前俄罗斯发动侵略以来,他就经常这么做。」 该名官员补充说,其目的是重申拜登政府致力于分享情报,帮助乌克兰保卫家园。 报导指,乌克兰官员表面上对遭批至今反攻速度缓慢感到失望,但基辅的军事规画者私下向伯恩斯和其他人表达对在秋季夺回大片领土有信心。据三位知情人士透露,届时将火砲和飞弹系统移至俄罗斯控制的克里米亚边界附近、进一步推进乌克兰东部并与莫斯科展开自去年3月以来的首次谈判。 一名乌克兰高端官员表示,俄罗斯只有在备感威胁时才会进行谈判。 乌克兰能否在如此短的时间实现这些计划还有待观察。至于伯恩斯对乌克兰进攻前景的评估,中央情报局拒绝置评。 Source 乌克兰:各个反攻前线取得进展并继续推进 6/30/2023 6月26日,一名乌军在南部扎波罗热前线附近,准备驾驶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内与俄军对峙。(路透社) 乌克兰高级国防官员透露,乌军部队已在各个反攻前线取得进展,且正在持续向前推进。 路透社报道,乌克兰国防副部长马里亚尔星期五(6月30日)告诉乌克兰电视台,乌军已在包括东部和南部的前线地区掌握战略主动权,并且正在向各个方向推进。 马里亚尔说,乌军正“自信地”朝俄控东部重镇巴赫穆特的侧翼方向移动,两军目前正在该市周围战斗。此外,乌军也持续在南部地区移动,并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针对外界有关乌军反攻进展缓慢的说法。马里亚尔指出,外界应通过许多不同的军事任务来评估乌军反攻行动的有效性,而不是仅根据乌军的前进速度和解放定居点作评估。 她补充说:“所有任务都在进行中,只有乌克兰军方能正确和准确地评估这一点(反攻行动的有效性),而根据他们的评估,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另一方面,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GUR)同日称,俄罗斯正在逐步减少驻扎波罗热核电站的俄方人员。 GUR说在即时通信平台Telegram发文说:“根据最新数据,(俄方)占领部队正在逐步离开扎波罗热核电站的领土。” 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说,乌克兰在扎波罗热核电站问题上正在玩一场危险的游戏,指基辅有关莫斯科意图炸毁核电站的说法“纯属谎言”。他指出,俄罗斯已对乌克兰的挑衅行为表示严重关切。 Source 西方间谍机构插手瓦格纳兵变?俄罗斯外长:情报机关正在调查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白罗斯出现疑似瓦格纳帐篷 泽连斯基令加强边境安全

白罗斯出现疑似瓦格纳帐篷 泽连斯基令加强边境安全 世界新闻网 6/30/2023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下令加强乌克兰和白罗斯边境的安全,与此同时,卫星图像显示白罗斯境内有超过300个疑似俄罗斯雇佣兵瓦格纳集团的帐篷。 法新社报道,泽连斯基星期五(6月30日)说,乌克兰情报部门、外国情报部门和边防部队当天向他通报了白罗斯的局势。 泽连斯基在Telegram发布视频说:“武装部队总司令扎卢日尼和陆军司令谢尔盖,奉命加强北面防卫以确保安全。他们必须在期限内完成任务。” 另据英国广播公司(BBC)新取得的一张高分辨率卫星图像,在白罗斯境内一个疑似瓦格纳集团营地,有数百个新的帐篷结构。 卫星图像显示,距阿西波维奇镇(Asipovichy)约21公里的一个废弃军事基地似乎有些活动。俄罗斯媒体称,那里是可以容纳瓦格纳战士的地方。 过去两周,BBC Verify已发现超过300个帐篷状结构。在6月15日的卫星图像中并未见到这些结构。BBC最新取得的高分辨率图像是在6月30日拍摄,显示那个基地正在进行大量的工作。 英国《金融时报》星期五引述波兰国家安全局局长西维埃拉的话说,已转移到白罗斯的瓦格纳集团,可能利用来自非洲和其他地方的准军事团体,进行破坏中欧和东欧稳定的活动。 Source 俄抢接管瓦格纳全球佣兵 这国家竟有6千军力 世界新闻网 6/30/2023 在瓦格纳集团停止向莫斯科推进的几个小时后,据传俄罗斯开始想在全球接管佣兵组织;图为6月24日兵变当天佣兵占领俄南部城市若斯托夫。(Getty Images) 以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为首脑的俄罗斯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Wagner Group),在停止向莫斯科推进的几个小时后,克里姆林宫开始在全球全面接管这个准军事集团。据悉,除了俄国与乌克兰之外,尚有在叙利亚的6000名佣兵已遵守命令向俄国军基地报到。 华尔街日报28日报导,多年来,瓦格纳集团一直充当中东和非洲独裁政权的安全部队,最近又开始向拉丁美洲和加勒比地区进军。加上乌克兰和俄罗斯境内的势力,瓦格纳雇佣了超过3万名士兵。 在马利,该国政府每月付给瓦格纳1000万美元,协助对抗伊斯兰极端分子。西方官员表示,瓦格纳每年在非洲赚取数亿美元,这是维持俄罗斯在非洲大陆影响力和为乌克兰战事筹措军费的重要资金来源。瓦格纳的收入来源包括向俄罗斯出口苏丹黄金,以及从中非共和国向阿拉伯联合酋长国出口钻石、向巴基斯坦出口木材。 在瓦格纳兵变后,俄罗斯副外长维尔新尼(Sergei …

小米印度回应裁员报道:不排除合理优化无法满足要求的员工

小米印度回应裁员报道:不排除合理优化无法满足要求的员工 6/30/2023 针对有报道指小米印度正进行大规模裁员,该公司回应称,不排除合理优化无法满足要求的员工。 印度《经济时报》英文版星期四(6月29日)引述多名小米印度前员工和现员工报道,在组织重组、市场份额下滑和政府机构密切监督之际,小米印度将把员工总数削减至少于1000人。这些员工称,小米印度2023年初聘请了约1400至1500名员工,过去一周左右已解雇了约30人,未来数个月还可能继续裁员。 据澎湃新闻报道,小米印度针对上述报道回应,与任何公司一样,公司会根据市场状况和业务预测做出员工数量的规划。除了根据所需的进行优化外,公司还将继续根据何时何地的需要聘请员工。 小米印度说,本着构建一个可持续发展的团队目标,公司确保一年两次的绩效管理流程能够奖励表现最好的员工,同时也确保表现最差的员工在合理的时间内获得改进机会,也并不排除对无法满足要求的员工进行合理优化。 印度《经济时报》6月13日引述消息人士披露,印度政府官员近期与中国手机制造商举行会议,要求小米、OPPO、Realme及Vivo等,必须为当地业务引入印度合作伙伴,同时任命印籍人士出任首席执行官、首席运营官、首席财务官和首席技术官等关键职务。 中国官媒《环球时报》引述熟悉中企在印度情况的人士称,印度政府这种行为等于“变相收购中国企业”。 此前,印度执法局6月9日发布文件称,因小米涉嫌违反印度《外汇管理法》(FEMA),“向外国实体非法转移资金”,该局已向小米技术印度私人有限公司、小米印度分公司、部分高管及花旗等三家银行发出正式通知。针对该指控,印度当局此前已扣押了小米共48亿元人民币(约9亿新元)资金。这次通知或意味着上述冻结资金将被正式没收。 Source 台积电美国厂征才困境「怪低薪」OpenAI年薪中位数高达92.5万元 联合新闻网 6/29/2023 台积电美国厂面临征才困境。(路透) 台积电去年(2022)宣布在美国亚利桑纳州建造2期晶圆厂,第1期晶圆厂工程预计2024年生产4纳米,第2期晶圆厂正在兴建中,计划生产3纳米,建厂同时也陆续征才,不过却面临征才困境,外媒报导分析台积电恶劣的工作文化、严格的标准以及长达数月的海外培训要求,让现有和未来的美国员工望而却步。 根据美国《财星杂志》(Fortune),台积电将在亚利桑纳州的新工厂雇用4500名员工,不过其招聘雄心却与美国半导体行业发生了冲突。一名台积电工程师曾在美国人力资源网站「Glassdoor」留言抱怨自己已在办公室睡了1个月,每天长时间工作12小时是常态,周末还得经常轮班,「这里的工作与生活平衡是多么残酷」;另一名台积电工程师也曾吐露,「台积电是服从文化,而且还没为美国做好准备」。针对美国员工控诉加班与轮班制、管理严格,台积电董事长刘德音日前则在股东会上回应,「不愿值班就不要参加这个产业」。 此外,薪资网站「Levels.fyi」的数据显示,以工程师的薪资福利来说,台积电美国厂平均年薪约7.47万美元,而人工智能领域的薪资水准普遍较高,OpenAI公司工程师的年薪范围约32.5万至137万美元,中位数高达92.5万美元,包含基本工资30万美元及股票奖励约62.5万美元,整整比台积电高出许多,因此低薪亦是找不到人才的主要原因。 Source 传瑞银拟裁掉逾半瑞信员工 逾2万人恐失业 投银首当其冲 世界新闻网  6/27/2023 瑞银集团(UBS)计划下个月开始裁减瑞信集团一半以上的人力。(路透) 彭博新闻引述知情人士报导,瑞银集团(UBS)计划下个月开始裁减瑞信集团(Credit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乌克兰:各个反攻前线取得进展并继续推进

乌克兰:各个反攻前线取得进展并继续推进 6/30/2023 6月26日,一名乌军在南部扎波罗热前线附近,准备驾驶M2布雷德利步兵战车内与俄军对峙。(路透社) 乌克兰高级国防官员透露,乌军部队已在各个反攻前线取得进展,且正在持续向前推进。 路透社报道,乌克兰国防副部长马里亚尔星期五(6月30日)告诉乌克兰电视台,乌军已在包括东部和南部的前线地区掌握战略主动权,并且正在向各个方向推进。 马里亚尔说,乌军正“自信地”朝俄控东部重镇巴赫穆特的侧翼方向移动,两军目前正在该市周围战斗。此外,乌军也持续在南部地区移动,并取得不同程度的成功。 针对外界有关乌军反攻进展缓慢的说法。马里亚尔指出,外界应通过许多不同的军事任务来评估乌军反攻行动的有效性,而不是仅根据乌军的前进速度和解放定居点作评估。 她补充说:“所有任务都在进行中,只有乌克兰军方能正确和准确地评估这一点(反攻行动的有效性),而根据他们的评估,一切都在按计划进行。” 另一方面,乌克兰国防部情报总局(GUR)同日称,俄罗斯正在逐步减少驻扎波罗热核电站的俄方人员。 GUR说在即时通信平台Telegram发文说:“根据最新数据,(俄方)占领部队正在逐步离开扎波罗热核电站的领土。” 俄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说,乌克兰在扎波罗热核电站问题上正在玩一场危险的游戏,指基辅有关莫斯科意图炸毁核电站的说法“纯属谎言”。他指出,俄罗斯已对乌克兰的挑衅行为表示严重关切。 Source 西方间谍机构插手瓦格纳兵变?俄罗斯外长:情报机关正在调查 中央社 | 莫斯科 6/27/2023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洛夫。(Getty Images) 俄罗斯塔斯社(TASS)今天引述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说法报导,俄罗斯情报机关正在调查西方间谍机构是否在瓦格纳集团针对克里姆林宫的短暂兵变事件当中插了一脚。 塔斯社报导,拉夫罗夫(Sergei Lavrov)接受「今日俄罗斯」(RT)电视台访问时说,美国驻俄大使崔西(Lynne Tracy)昨天与俄方代表对话,「暗示」美国没有涉入瓦格纳集团(Wagner Group)兵变,以及华府希望俄国的核武弹药库安全无虞。 拉夫罗夫还说,崔西称这次兵变是俄国的内部事务。 …

美荷拟左右开弓 进一步限制中企取得晶片设备

美荷拟左右开弓 进一步限制中企取得晶片设备 6/30/2023 阿斯麦为荷兰光刻巨头,是半导体行业的创新领导者。(路透社) 美国和荷兰料将在今年夏季加码限制晶片制造设备销售,这是美荷两国继续防止技术被用于增强中国军事力量的一部分。 路透社报道,虽然荷兰已计划限制荷兰光刻技术领导者阿斯麦(ASML)及其他公司的某些设备出口,但美国预计会更进一步,利用其长期影响力阻止特定的中国晶圆厂获得更多荷兰设备。 荷兰政府和阿斯麦拒绝对报道置评,负责监督出口管制的美国商务部也拒绝回应。 去年10月,美国以国家安全为由,限制泛林集团(Lam Research)和应用材料公司(Applied Materials)等美国公司,向中国出口美国晶片制造工具,并游说其他拥有主要晶片供应商的国家采取类似限制措施。 中国驻华盛顿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对此予以谴责,称美方“蓄意封锁、束缚中国企业,强行搬迁产业,推动脱钩”,中方将“密切关注事态发展,坚定维护自身利益”。 Source 布林肯再呛「继续做中方不喜欢的事」 北京开口了 世界新闻网 6/30/2023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受访时说,美国将一如既往捍卫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继续做中方不喜欢的事。(Getty Images)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结束访问中国后,屡因言论激起北京不满。最新的情况是布林肯强调将会继续做北京「不喜欢的事」,中国外交部昨天表达不满并要求他停止不负责任言论。 根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访谈全文,布林肯25日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他访问中国期间对北京说,「我们将继续做一些你们不喜欢的事情,说一些你们不喜欢的话,就像你们(北京)毫无疑问将继续做我们不喜欢的事情、说我们不喜欢的话一样」。 对于布林肯上述表态的前两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9日在例行记者会表示「不满」。她批评,「美方出于错误对华认知,奉行错误对华政策,对中国进行围堵遏制打压,无端对中国进行攻击抹黑,肆意干涉中国内政」。毛宁强调,「美方说的这些话、做的这些事,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理所当然坚决反对」。她重申,相互尊重是国与国打交道最基本原则,是中美正确相处之道的应有之义,敦促美方「停止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用实际行动兑现美方所作承诺」。 中共外事办主任王毅26日会见曾任美国财长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陆杰克时强调,中美关系面临困难的根源在于「美方对华认知和对华定位出现了严重偏差,进而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对华举措」。 王毅提到,美方应切实尊重中国的正当发展权利,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维护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以实际行动落实两国元首峇里岛共识,兑现多次作出的承诺,同中国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 此外,布林肯28日出席智库「外交关系协会」(CFR)活动时表示,美国必须找到一种在激烈竞争中与中国「和平共处」的方法,并指出华盛顿在经济上并没有与北京脱钩,双边贸易去年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不会消失。我们也不会消失,」布林肯说,「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共处以及和平共处的方法……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是『长期竞争』,没有『明确的终点线』」。 …

网传解放军歼20换上自制涡扇-15发动机 试飞成功

网传解放军歼20换上自制涡扇-15发动机 试飞成功 6/30/2023 网传消息称,图中的歼-20B战机使用了两台中国自制涡轮-15发动机,并在星期三(6月28日)试飞成功。(互联网) 网传信息显示,中国解放军歼-20隐形战机已换上自制的涡扇-15发动机,并首度成功试飞。 据网媒“动力”(The Drive)星期四(6月28日)报道,推特等社交媒体上的图片和录像显示,疑似更换了发动机的歼-20星期三(28日)在成都飞机公司的测试机场试飞成功。 报道称,由于图片和录像的清晰度不佳,难以从外观判断该歼-20是否使用了涡扇-15发动机,而非现今广泛应用的涡扇-10发动机。 推特简介为中国军事航空研究者、作者和中国新闻记者的Andreas Rupprecht发推称,他注意到视频中飞机的发动机声音与一般的涡扇-10C发动机不同,是更加低沉、沉闷的轰鸣。 报道认为,如果装载涡扇-15的歼-20试飞成功,对于中国军事和航天事业发展都是重要里程碑。早在2022年3月就有消息称,一架使用了一台涡扇-15发动机的歼-20已经试飞;2022年12月,网络上也出现了看起来有所改进的歼-20变种的图片。 另据中国媒体此前报道,中国航发北京航空材料研究院项目负责人张勇今年3月在公开演讲中说,相关的所有技术瓶颈已经打破,涡扇-10、涡扇-15已经实现批数生产交付。 Source 传中国图在古巴设军事设施 布林肯:曾对中方提警告 中央社 | 伦敦 6/20/2023 国务卿布林肯在英国访问。(Getty Images) 媒体披露中国正针对在古巴创建联合军事训练设施进行谈判,刚访问过北京的国务卿布林肯今天表示,他已就此向中国领导人警告,美方对此事深为关切。 法新社报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伦敦告诉记者:「是的,我非常清楚表明,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古巴进行情报或军事活动,我们会深感关切。」 他又说:「我们会非常、非常密切关注此事,我们对此态度非常明确。我们将会保护自己的国家,我们会保护自己的利益。」 …

高薪老总45岁失业 求职碰壁只能当快递员引共鸣

高薪老总45岁失业 求职碰壁只能当快递员引共鸣 中国新闻组 6/30/2023 一名男子在河南省郑州街道旁查看招聘信息。(路透) 网上近日出现一篇描写年薪80万元(人民币,下同)的民企总经理,在45岁失业后求职处处碰壁,只好担任时薪仅18元的一对一快递员,引起强烈共鸣并成为话题。显示中国不仅年轻人失业率飙高,中壮年失业问题也浮上台面。 中央社报导,文章指出,45岁的魏鹏(化名),10年前担任一家家居用品企业的区域总经理,年薪高达80万元,有房有车,旗下有100多名部属。今年失业后,他却一直找不到正职工作,应征肯德基、必胜客、宜家、星巴克等连锁店的兼职工作,全数失败。面试他的店长直言,「小伙子小姑娘学生最好」。 持续应征的他,不是石沉大海就是被拒绝。他才逐渐明白,自己因为步入45岁这个被中国企业普遍内化的「就业红线」,才遭到年龄歧视。 魏鹏倒数第2份工作,是在自家附近的花店兼职工作,时薪只有12.5元,却有不少婆婆妈妈抢着应征。之后,魏鹏转而担任「一对一专送」的「闪送」快递员,时薪18元,一整天赚了145元,一直做到现在。 文章获得不少共鸣,网友纷纷以「45岁能做什么」为开头,直陈中年失业群体的数量日趋庞大,问题不但不下于相对被热炒的青年人失业,且中年失业对社会、国家的冲击,将明显大于青年人失业。 另据报导,金融学者贺江兵解读,「失业是表面现象,现在出的问题不在于中产阶级,也不在于失业,而在于企业出问题。企业是经济活动的基础,最关键也最内核」。 贺江兵分析,扶不起的国企、央企占据不少垄断事业仍亏损,解决不了就业问题;在民企方面,房地产民企一一爆雷,开发少了,水泥、钢材需求跟着下滑,导致房地产上下游产业都积弱不振。 另一方面,数字经济平台阿里、京东、腾讯等互联网民营企业和教培业,也被横扫了一遍,重创甚深;而外资企业受到地缘政治影响,担心像在俄罗斯外企的下场,也纷纷出逃。追根究底是企业出了问题,才导致就业问题。 Source 中国内卷加剧 224名校硕博士竞争央企一行政职 中央社 6/28/2023 图为4月28日在北京联合大学举办的招聘活动。(中新社) 进入毕业季,中国「内卷」不断加剧。据陆媒报导,隶属中央企业的中国石油天然气集团近期招聘一个综合行政职务,竟有224位世界名校级的硕博士生应聘。 进入毕业季,中国央企、国企因为薪资福利较好,招聘职务「内卷」(内部竞争)程度也在不断加剧。 据红星新闻报导,近日,有网传截屏显示,224名世界名校的硕博士生应聘中石油的某综合行政职务。 中石油官网截屏显示,这个综合行政职务的最低学历要求为硕士,只招聘1人,但应聘人数高达819人,有效应聘人数是470人。 中国人民大学管理学硕士胡雯(化名)是今年的应届毕业生,从去年开始便在投简历、笔试、面试,力求找一份安稳的工作。 她表示,自己参加了中石油、中石化、烟草、国家电网、中国银行等多家央企国企的校园招聘,「这里面,中石油、中石化是最卷的」。 …

布林肯再呛「继续做中方不喜欢的事」 北京开口了

布林肯再呛「继续做中方不喜欢的事」 北京开口了 世界新闻网 6/30/2023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受访时说,美国将一如既往捍卫美国的利益和价值观,继续做中方不喜欢的事。(Getty Images)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日前结束访问中国后,屡因言论激起北京不满。最新的情况是布林肯强调将会继续做北京「不喜欢的事」,中国外交部昨天表达不满并要求他停止不负责任言论。 根据美国国务院发布的访谈全文,布林肯25日接受美国哥伦比亚广播公司采访时,表示他访问中国期间对北京说,「我们将继续做一些你们不喜欢的事情,说一些你们不喜欢的话,就像你们(北京)毫无疑问将继续做我们不喜欢的事情、说我们不喜欢的话一样」。 对于布林肯上述表态的前两句,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9日在例行记者会表示「不满」。她批评,「美方出于错误对华认知,奉行错误对华政策,对中国进行围堵遏制打压,无端对中国进行攻击抹黑,肆意干涉中国内政」。毛宁强调,「美方说的这些话、做的这些事,违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中方理所当然坚决反对」。她重申,相互尊重是国与国打交道最基本原则,是中美正确相处之道的应有之义,敦促美方「停止发表不负责任的言论,用实际行动兑现美方所作承诺」。 中共外事办主任王毅26日会见曾任美国财长的美中关系全国委员会董事会主席陆杰克时强调,中美关系面临困难的根源在于「美方对华认知和对华定位出现了严重偏差,进而采取了一系列错误的对华举措」。 王毅提到,美方应切实尊重中国的正当发展权利,恪守一个中国原则,维护中美关系的政治基础,以实际行动落实两国元首峇里岛共识,兑现多次作出的承诺,同中国相向而行,「推动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 此外,布林肯28日出席智库「外交关系协会」(CFR)活动时表示,美国必须找到一种在激烈竞争中与中国「和平共处」的方法,并指出华盛顿在经济上并没有与北京脱钩,双边贸易去年创下历史新高。 「中国不会消失。我们也不会消失,」布林肯说,「我们必须找到一种共处以及和平共处的方法……美国与中国的关系是『长期竞争』,没有『明确的终点线』」。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路透) Source 布林肯到访后 中:灵活务实推动增加航班 中国新闻组 6/21/2023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昨天表示,中美两国主管部门针对增加客运航班问题保持沟通,中方愿同美方一道,本着灵活务实的态度,推动增加航班。 中国外长秦刚日前与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谈。据环球网报导,双方同意鼓励扩大两国人文和教育交流,就增加中美之间客运航班进行积极探讨,欢迎更多学生、学者、工商界人士到彼此国家互访。 路透记者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询问双方将于何时增加客运航班数量。毛宁回答,中美两国主管部门针对增加客运航班问题保持沟通,「我们也愿同美方一道,本着灵活务实的态度,推动增加航班」。 日本野村证券稍早前的报告显示,目前往返中美的航班次数仅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6%。反观中国往返埃及、沙特阿拉伯和意大利的航班几乎重返疫前水准,甚至有所成长。 对此,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表示,地缘政治因素在中国出境旅客方面明显发挥作用。 野村报告援引「飞常准」(Variflight)截至5月22日的数据显示,与疫情前相较,中国往来埃及的航班次数为116.7%,往来沙乌地达93.3%,意大利为91.6%,英国达72.1%,台湾也有38.9%,但日本仅29.1%,美国更只有5.6%。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