失踪人口最多 全美最致命的国家公园是这个

失踪人口最多 全美最致命的国家公园是这个 世界新闻网 6/21/2023 大峡谷国家公园以壮阔景致荣膺世界七大自然奇景。美联社 大峡谷国家公园以壮阔景致荣膺世界七大自然奇景,但「纽约邮报」近期调查发现,大峡谷也是全美死亡人数最多、同时最多人失踪的国家公园。 报导指出,2018年到2023年2月期间,至少六人在大峡谷国家公园死亡、56人失踪,同期间内当局接获1100人失踪的通报,大多数人幸运获救。 大峡谷国家公园位于亚利桑纳州,该公园紧急应变处一名退休主任表示,人们罹难的原因包括中暑、闪电、溺水、自杀、意外摔落甚至空难等;他服务期间,每年约12人死在峡谷,而此数据与纽约邮报分析内政部的数据有极大出入。 国家公园管理局(National Park Service,简称NPS)表示,一名36岁的印尼籍女子5月试图当天往返科罗拉多河谷,救难人员找到人时,她已失去意识,不久后脉搏停止,实施心肺复苏术未能救回。  NPS在声明中表示,不建议在极端天气情况下,当天往返科罗拉多河谷。 声明写道,「大峡谷国家公园的巡查员强烈呼吁游客,尤其是造访峡谷的登山客与背包客,未来几周要准备好因应炙热天气;夏季时,部分步道即使有遮荫也会超过华氏120度。公园巡查员不建议在上午10时到下午4时在峡谷内登山,这是许多登山客受到热伤害的时段。」 NPS表示,在酷暑中行进,可能热衰竭、中暑、脱水并引起低血钠症,这是一种会致命的电解质失衡,肇因于饮水过量但盐分不足。 峡谷底部的幻影牧场(Phantom Ranch)已创下历史新高的120度纪录,且因其边缘的空气相对凉爽,许多登山客没料到会出现酷暑。当局表示,海拔每降低1000呎,气温通常会升高5.5度。 福斯新闻(Fox News)气象记者戈登(Max Gorden)曾多次走路到河谷,它看过许多登山客未穿着或携带足够的衣服和水。 海拔变化也是大峡谷的危险因子,北缘海拔约8000呎,南缘则约7000呎。 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指出,长时间待在海拔高的地区会形成低氧的高山症风险,症状轻则头痛、疲倦、恶心、呕吐,严重则会极度疲倦、意识模糊、不协调、呼吸急促。 Source 21岁刘忆佳游德遇害 爸爸叹:最痛的父亲节 世界新闻网 …

布林肯到访后 中:灵活务实推动增加航班

布林肯到访后 中:灵活务实推动增加航班 中国新闻组 6/21/2023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昨天表示,中美两国主管部门针对增加客运航班问题保持沟通,中方愿同美方一道,本着灵活务实的态度,推动增加航班。 中国外长秦刚日前与到访的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举行会谈。据环球网报导,双方同意鼓励扩大两国人文和教育交流,就增加中美之间客运航班进行积极探讨,欢迎更多学生、学者、工商界人士到彼此国家互访。 路透记者在中国外交部例行记者会询问双方将于何时增加客运航班数量。毛宁回答,中美两国主管部门针对增加客运航班问题保持沟通,「我们也愿同美方一道,本着灵活务实的态度,推动增加航班」。 日本野村证券稍早前的报告显示,目前往返中美的航班次数仅恢复至疫情前2019年的6%。反观中国往返埃及、沙特阿拉伯和意大利的航班几乎重返疫前水准,甚至有所成长。 对此,野村首席中国经济学家陆挺表示,地缘政治因素在中国出境旅客方面明显发挥作用。 野村报告援引「飞常准」(Variflight)截至5月22日的数据显示,与疫情前相较,中国往来埃及的航班次数为116.7%,往来沙乌地达93.3%,意大利为91.6%,英国达72.1%,台湾也有38.9%,但日本仅29.1%,美国更只有5.6%。 另据外电,美国运输部于5月18日批准中国数个赴美航班,包括中国国航北京至纽约每周一班;东方航空上海洛杉矶每周一班;厦门航空厦门至洛杉矶每周三班;南方航空广州至洛杉矶每周二班;其中厦航和南航航班均于5月30日生效。 Source 中外交部:美方将和平解决与一中政策挂钩 是篡改承诺 世界新闻网 6/20/2023 中骨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杨涛(中)阐述美的一中政策内容。图为他18日在北京首都机场为访中的美国务卿布林肯接机。(路透) 据外交部网站上午发布消息,6月19日晚,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就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向中外媒体吹风。针对美方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同一中政策相关联,杨涛表示,这不是对美方对华政治承诺的重申和坚持,而是篡改。 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问题。美国在一个中国问题上作出过明确承诺,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些承诺清清楚楚体现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之中,也意味着美方承认台海真正的现状,那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美方叫「一中政策」。 他说,美国的「一中政策」本来是干干净净的,只用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作定语,但后来定语越来越多,先后加上了「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六项保证」。不论是「与台湾关系法」,还是「对台六项保证」,都是美方单方面炮制出来的,不是中美双方共识,中方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不予承认。 他说,美方现在还有一个动向,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同「一中政策」相关联,作为「一中政策」的内核内容。这不是对美方对华政治承诺的重申和坚持,而是篡改。 Source 中国发习近平见布林肯全文 美方称不支持「台湾独立」 世界新闻网 …

中外交部:美方将和平解决与一中政策挂钩 是篡改承诺

中外交部:美方将和平解决与一中政策挂钩 是篡改承诺 世界新闻网 6/20/2023 中骨外交部北美大洋洲司司长杨涛(中)阐述美的一中政策内容。图为他18日在北京首都机场为访中的美国务卿布林肯接机。(路透) 据外交部网站上午发布消息,6月19日晚,外交部美大司司长杨涛就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访华向中外媒体吹风。针对美方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同一中政策相关联,杨涛表示,这不是对美方对华政治承诺的重申和坚持,而是篡改。 台湾问题历来是中美关系中最重要的问题。美国在一个中国问题上作出过明确承诺,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台湾是中国的一部分,中华人民共和国政府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这些承诺清清楚楚体现在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之中,也意味着美方承认台海真正的现状,那就是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两岸同属一个中国,美方叫「一中政策」。 他说,美国的「一中政策」本来是干干净净的,只用了中美三个联合公报作定语,但后来定语越来越多,先后加上了「与台湾关系法」、「对台六项保证」。不论是「与台湾关系法」,还是「对台六项保证」,都是美方单方面炮制出来的,不是中美双方共识,中方从一开始就坚决反对、不予承认。 他说,美方现在还有一个动向,将和平解决台湾问题同「一中政策」相关联,作为「一中政策」的内核内容。这不是对美方对华政治承诺的重申和坚持,而是篡改。 Source 中国发习近平见布林肯全文 美方称不支持「台湾独立」 世界新闻网 6/19/2023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于北京会见国国务卿布林肯。(路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9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据央视新闻晚间发布的中方新闻稿全文,布林肯在会见中,转达拜登总统对习近平的问候,还表示美方遵守承诺,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制度、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上述承诺,被中方称为「四不一无意」。 据央视发布的中方新闻稿,习近平强调,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世界需要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美两国能否正确相处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样,都是自尊自信自强的人民,都拥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两国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应该得到重视,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都是机遇而非威胁。 习近平说,当前,国际社会普遍对中美关系现状感到担忧,不希望看到两国冲突对抗,不愿在中美之间选边站队,期盼中美和平共处、友好合作。两国应该本着对历史、对人民、对世界负责的态度,处理好中美关系,为全球和平与发展作出贡献,为变乱交织的世界注入稳定性、确定性、建设性。 习近平指出,大国竞争不符合时代潮流,更解决不了美国自身的问题和世界面临的挑战。中国尊重美国的利益,不会去挑战和取代美国。同样,美国也要尊重中国,不要损害中国的正当权益。任何一方都不能按照自己的意愿塑造对方,更不能剥夺对方正当发展权利 习近平说,中方始终希望中美关系能够健康稳定,相信两个大国能够排除万难,找到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的正确相处之道。希望美方采取理性务实态度,同中方相向而行,共同努力,坚持他和拜登峇里岛会晤达成的共识,把有关积极表态落实到行动上,让中美关系稳下来、好起来。 据中方新闻稿,布林肯转达拜登对习近平的问候,表示拜登相信美中两国有责任和义务管理好双边关系,这符合美国、中国乃至世界的利益。美方致力于重回两国元首峇里岛会晤确定的议程。 布林肯表示,美方遵守拜登总统作出的承诺,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制度、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期待和中方开展高层交往,保持畅通沟通,负责任地管控分歧,寻求对话交流合作。 另,习近平请布林肯转达对拜登的问候。中共中央外办主任王毅、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等参加会见。 Source 会晤习近平 …

21岁刘忆佳游德遇害 爸爸叹:最痛的父亲节

21岁刘忆佳游德遇害 爸爸叹:最痛的父亲节 世界新闻网 6/20/2023 年仅21岁的刘忆佳,不幸在德国遇害。(家人提供) 「接到还在担架上的Kelsey(与刘忆佳同行的好友)打电话给我时,我全身发抖无法置信」,日前在德国遭陌生男推下山谷遇害的21岁刘忆佳(Eva Liu)的双胞胎姊姊刘思佳(Alice Liu)20日说,妹妹此次欧洲游是她期待许久的放松之旅,万万没想到原本甜蜜幸福的刘家四口,却因为这场旅行再也无法团圆。 听到妹妹发生意外后,刘思佳第一时间赶往德国,「除了不舍就是痛心」,坚强的她在当地等待从芝加哥独自飞到德国的父亲一起善后,「我的父亲一路强撑着,妈妈已完全崩溃」,全家人至今仍无法接受刘忆佳离开的事实。而19日父亲节当天从德国返回芝加哥的刘忆佳父亲说,「这是我最痛的父亲节」,看到甜美贴心的女儿静静躺在医院,刘父心疼到无以复加。 在英国牛津大学攻读硕士的刘思佳说,她的父母从中国移民到加拿大,后来在她与妹妹六年级时,又从加拿大搬到美国伊利诺州的瑞柏市,两人并如愿考进伊州数学与科学高中(Illinois Mathematics and Science Academy)。从小乖巧认真的两姊妹,也是刘家父母最疼爱的心头肉,尽管家境小康,但两姊妹不论求学、就业都获得爸妈的全力支持。 7月将入职微软 游欧行成人生终点 刘思佳表示,妹妹在香槟伊利诺大学(UIUC)毕业前,就跟好友Kelsey Chang计划了13天的欧洲之旅,希望7月到微软公司就职前,庆祝毕业并好好看看世界。 刘忆佳与Kelsey于6月5日从芝加哥出发,先游览布达佩斯、维也纳、布拉格,并于13日抵达最后一站慕尼黑,两个女孩在这个城市规画了「德国天鹅堡一日游」,然而这趟旅程的最后一站,却成了年仅21岁刘忆佳的人生终点。 同是应届毕业生 好友幸存心理受创 据了解,父母来自台湾,家住芝加哥西北郊布鲁明顿(Bloomington)的Kelsey,现已回到芝加哥;芝加哥太阳报报导,幸存女孩Kelsey Chang的父亲张伟翰(Weihan Chang,音译)说,袭击事件让女儿受到心理创伤,「它势必改变了Kelsey的生活」,22岁的Kelsey也是UIUC的应届毕业生,她18日出院后,20日搭上回芝加哥的班机;张父说,他还没有机会跟女儿详谈。 女儿与刘忆佳为多年好友的王亚勤说,上周五听到女儿说刘忆佳遇害时「震惊不已」,她说,刘忆佳钢琴弹得非常好,中文说写流利,个性温柔坚强,非常讨人喜欢,而且她短短四年就完成了UIUC的电脑学士与硕士学位,「品学兼优」都不足以形容她的好,「希望凶手受到最严厉的惩罚」。 …

「大辞职」潮持续 调查:全球1/4劳工打算换工作

「大辞职」潮持续 调查:全球1/4劳工打算换工作 中央社 | 孟买 6/20/2023 一份调查显示,全球有1/4劳工未来12个月内打算换工作,图为纽约一处征才看板。(欧新社) 资诚会计师事务所(PwC)调查指出,1/4劳工未来12个月打算转换工作,高于去年调查时的19%。经济降温,加上通货膨胀压力,让这些人更加阮囊羞涩。 路透报导,即使「大辞职」持续,资诚这份全球劳动力新研究访问的劳工中,仍有约42%表示,打算要求加薪来应付更高的生活成本,比例高于去年的35%。 这份「2023年希望与恐惧全球劳动力调查」(2023 Hopes and Fears Global Workforce Survey)访问46国5万4000劳工,约46%受访者表示,家里难以负担每月开支,多数时间甚至付不出钱。 约38%受访者表示,月底会剩下一些钱,低于去年的 47%。约1/5会兼差,其中69%自陈是为了多赚点钱。 经济状况较差的劳工也难以应付未来挑战,包括投资自己学习新技能,适应人工智能(AI)兴起等等。 经济状况较好的受访者,则有逾1/3表示AI会提高他们的生产力,1/4预计AI会创造新就业机会。 Source 这个法律界工作不需大学文凭 年薪6位数 世界新闻网  6/19/2023 …

乌克兰加紧打造3层防空系统 阻俄密集空袭耗尽飞弹

乌克兰加紧打造3层防空系统 阻俄密集空袭耗尽飞弹 中央社 | 基辅 6/20/2023 一名乌克兰士兵在准备远程操作「复仇者」短程飞弹系统。(路透) 乌克兰首都基辅外围隐约可见美制「复仇者」(Avenger)短程飞弹系统部署,这包括在乌克兰正在建构的3层防空网络当中,搭配一系列高精密西方系统,以拦阻俄罗斯的空中攻击。 路透报导,俄罗斯自去年10月以来便经常对乌克兰发动长程飞弹和无人机攻击,但今年5月开始攻势明显加重,因为基辅当时准备在6月发动反攻。 乌克兰官员指出,这些经常造成平民死亡的俄罗斯空袭,看来至少目的之一是要消耗乌克兰的防空系统储备,好让俄军在空中优势保护下尝试推进时,乌军能动用的系统愈少愈好。 以战前职业「建筑师」为呼号的乌克兰复仇者防空单位指挥官表示:「最难应付的是来自数种空中目标的同时攻击。有一晚攻击来时,同时有(无人机)和巡弋飞弹飞过,这是最困难的。」 这名指挥官带领的6人小组,经过美国在欧洲的军事教官训练后,在2周前就战斗位置。但他们还没击落任何飞弹或无人机。 他们加入已持续数周的俄乌空中战斗。基辅至今通报不凡的无人机和飞弹击落率,包括击落极音速飞弹。 乌克兰16日表示,俄罗斯对基辅市内外目标发动6枚巡弋飞弹和6枚「匕首」(Kinzhal)极音速飞弹攻击,全数遭到击落。 不过,俄罗斯的空袭仍经常躲过乌克兰的防御。14日乌南黑海港市敖德萨(Odesa)便遭到一枚飞弹击中,造成3位平民死亡;13日则是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在乌国中部的故乡克利福洛市(Kryvyi Rih)遭到空袭,有11人丧命。 乌克兰国防部长顾问萨克(Yuriy Sak)指出,虽然新闻常报导乌克兰请求西方提供美制F-16战斗机,但基辅仍经常请求并接获防空飞弹供应,以补充储备。 他说:「俄罗斯的手法,是利用便宜无人机来耗尽我们的防空系统。现在几乎像是和时间赛跑,谁(的武器)会先用光?是俄国的飞弹,还是我们从盟友获得的飞弹?」 萨克表示:「在改革我军及强化我方防空能力方面,我们最优先事项之一是建构一套3层的防空系统。」 在这套3层系统中,近程由射程最远5公里的复仇者飞弹负责,远程则由射程介于3至80公里的美制「爱国者」(Patriot)防空飞弹担纲。 萨克说,复仇者飞弹系统具有较高机动性来应对近程目标,且比发射爱国者飞弹便宜许多,但乌克兰能够动用在战场附近移动的防空系统仍太少。 他表示,乌克兰为了强化近程战力,正在请求澳洲提供「霍凯」(Hawkei)四轮驱动装甲车,可在车上设备防空飞弹,当作复仇者系统使用。 Source …

布林肯:美国将提出“强有力”援乌方案

布林肯:美国将提出“强有力”援乌方案 6/20/2023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6月20日在伦敦与英国外长克莱弗利举行联合记者会。(法新社)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说,他星期三(6月21日)将提出对乌克兰的新援助方案,鼓励私人企业投资乌克兰的重建工作。 路透社报道,布林肯星期二(20日)在与英国外交部长克莱弗利一起举行的记者会上说:“拜登总统说,我们会一直站在乌克兰这边,我们(美英)两国都非常致力于这一点。” 他说,美英两国会继续遵守这份承诺,并说将于星期三宣布“新的、强有力的美国援助计划”。 乌克兰和英国将在星期三举行为期两天的乌克兰重建会议,来自60多个国家的超过1000名外交官、商界领袖和全球投资者将聚集伦敦,讨论帮助乌克兰重建。 布林肯和克莱弗利都强调,这场会议着重于鼓励私企利用自身的资源加快乌克兰的重建,但乌克兰必须做好本分推动改革,世界也必须找出办法,为公司提供战争损失和破坏的保险。 乌克兰一名高级官员在会议前说,乌克兰正在寻求高达400亿美元(约538亿新元)的资金,以资助“绿色马歇尔计划”的第一阶段,包括发展无煤钢铁工业。 Source 会晤习近平 布林肯转述拜登立场:美中有义务经营两国关系 世界新闻网 6/19/2023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左)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19日于北京会面。(美联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9日接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会谈已于当地时间下午5时许结束。会议前,习近平对于双方已取得进展、在一些议题上达成共识表达肯定,也称布林肯先前与秦刚、王毅等中方外交高官的会谈「坦诚」且「深入」。 习也表示,国与国的交互应奠基于相互尊重和诚意,希望布林肯通过访中行发挥更多积极贡献,使两国关系稳定。 布林肯则回应表示,拜登(Joe Biden)总统派遣他访中,是因为拜登相信美中有责任与义务经营好两国关系,这也是美国致力的方向,符合美方、中方乃至世界的利益。 布林肯并向习表示,这两天和中国外交部长秦刚、中共中央外办主任王毅的会谈「坦诚而有建设性」,触及多项双边和全球议题,很感谢藉这次机会和习近平讨论未来前进的方向。 Source 习近平见布林肯 称双方取得进展、达成共识「这很好」 世界新闻网 …

俄防长:乌克兰拟用美英导弹袭击克里米亚

俄防长:乌克兰拟用美英导弹袭击克里米亚 6/20/2023 俄罗斯国防部长绍伊古说,如果克里米亚遭乌克兰攻击,俄方将予以还击。(路透社) 俄罗斯指乌克兰正计划用美国和英国的远程导弹袭击俄罗斯控制的克里米亚。 国防部长绍伊古说,如果克里米亚遭攻击,俄方将予以还击。 路透社报道,绍伊古星期二(6月20日)在一次军事官员会议上说,莫斯科掌握的情报显示,乌克兰计划用美国提供的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HIMARS,又称海马斯)和英国提供的“暴风影”(Storm Shadow)巡航导弹袭击克里米亚。 绍伊古说:“在我们的特别军事行动区之外使用这些导弹,意味着美国和英国将完全卷入这场冲突,乌克兰的决策中心会立即受到袭击。” 莫斯科去年2月入侵乌克兰东部和南部,却将之称为“特别军事行动”。莫斯科认为它在2014年吞并的克里米亚不属于这次特别军事行动的战争地区。 俄罗斯在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乌克兰则誓言要在这场战争夺回包括克里米亚半岛在内,所有被俄罗斯占领的领土。 绍伊古说,6月4日以来,乌克兰军队对俄罗斯军队的阵地进行了263次攻击。“由于我们部队聪明和无私的行动,所有这些(攻击)都被击退,敌人没有完成目标。” 乌克兰称,在反攻的早期阶段已经夺回八个村庄。一名国防官员说,尽管俄军顽强抵抗,但基辅“最大的打击”还在后头。 Source 俄军转移资源到札波罗热 在南部前线布满大量地雷 世界新闻网 6/19/2023 乌克兰和英国官员表示,俄罗斯似乎正从乌克兰其他地区调动人员和重型军事装备,以支持在札波罗热(Zaporizhzhia)地区的前线。(Getty Images) 乌克兰和英国官员表示,俄罗斯似乎正从乌克兰其他地区调动人员和重型军事装备,以支持在札波罗热(Zaporizhzhia)地区的前线。 CNN报导,乌克兰梅利托波尔市长费德罗夫(Ivan Fedorov)通报,俄罗斯从赫尔松的新卡科夫卡(Nova Kakhovka)和卡科夫卡(Kakhovka)地区资源转移至札波罗热前线的状况。 英国国防部19日在情报报告中也指出,俄罗斯极有可能已经开始将第聂伯河东岸的部分人员重新部署,过去十天都在加强札波罗热和巴赫姆特地区。而这可能是因为在大坝倒塌引发洪水后,俄罗斯认为,乌克兰越过第聂伯河发动攻击的可能性降低。 有分析人士指出,乌军可能会暂时暂停反攻行动,以重新评估未来行动的战术。战争研究所称,此前已注意到,乌克兰尚未将其大部分可用部队投入反攻行动,也尚未展开主要行动。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