传中国图在古巴设军事设施 布林肯:曾对中方提警告

传中国图在古巴设军事设施 布林肯:曾对中方提警告 中央社 | 伦敦 6/20/2023 国务卿布林肯在英国访问。(Getty Images) 媒体披露中国正针对在古巴创建联合军事训练设施进行谈判,刚访问过北京的国务卿布林肯今天表示,他已就此向中国领导人警告,美方对此事深为关切。 法新社报导,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伦敦告诉记者:「是的,我非常清楚表明,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在古巴进行情报或军事活动,我们会深感关切。」 他又说:「我们会非常、非常密切关注此事,我们对此态度非常明确。我们将会保护自己的国家,我们会保护自己的利益。」 现任和前任美国官员透露,中国正针对在古巴创建联合军事训练设施,与古巴进行谈判,此事已引起华盛顿警觉,担忧中国可能借此在距佛罗里达海岸仅100英里处驻军,进而展开情报行动。 布林肯昨天刚完成访中行程,华尔街日报今天即披露上述消息。在此之前,华尔街日报8日曾报导,中国与古巴已达成秘密协议,将在古巴设立窃听站,并同意为此支付古巴数十亿美元。 根据报导,美国情报报告显示,这座位在古巴北部海岸的联合军事训练设施,相关讨论已进入后期阶段,但尚未得出结论。为此,拜登(Joe Biden)政府已与古巴官员联系,尝试阻止这项交易。 报导引述一名现任及一名前任美国官员指出,有关军事设施可为中国提供平台,让中国有可能在古巴永久驻军,并扩大情报搜集范围,包括针对美国的电子窃听。 Source 美日法加海军联演 美国罕见出动2大航母打击群 中央社 | 横须贺 6/13/2023 美日法加在菲律宾海进行联合演习。(取自第七舰队脸书) …

布习会后 克里姆林宫称对俄中关系充满信心

布习会后 克里姆林宫称对俄中关系充满信心 中央社 | 莫斯科 6/20/2023 俄国克里姆林宫发言人培斯科夫。(Getty Images) 克里姆林宫今天就国务卿布林肯访问北京并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会晤一事发表评论。克宫强调,俄方并不担心美国可能试图影响中国对俄政策。 路透报导,布林肯(Anthony Blinken)罕见访问北京期间,美中同意避免双方激烈竞争升级为冲突,但未取得重大突破。 布林肯还表示,他已要求北京政府高度警惕,中国企业可能向俄罗斯提供可用于乌克兰战争的技术。 对此,克宫发言人培斯科夫(Dmitry Peskov)表示,北京拥有与其他国家创建关系的主权权利,且在中美之间创建可预测关系的过程相当重要。 他说,俄罗斯相信,美中会晤不会给莫斯科带来麻烦。 「与中国的战略伙伴关系让我们相信,(北京)与其他国家发展关系的目标,绝不会是针对(伤害)我国。」 受到美国和欧洲联盟(EU)制裁后,俄罗斯转向北京寻求能源出口市场,并在全球反西方轴心上寻求伙伴关系,挑战现存世界秩序。 习近平3月曾访问俄罗斯,承诺保持友好关系,但称将在乌克兰冲突问题上会保持「公正立场」。北京提出的乌克兰和平计划迄今未取得任何突破。 Source 中国5月进口俄罗斯石油大增 创俄乌战争以来新高 中央社 | 北京 6/20/2023 …

中国5月进口俄罗斯石油大增 创俄乌战争以来新高

中国5月进口俄罗斯石油大增 创俄乌战争以来新高 中央社 | 北京 6/20/2023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左)和俄国总统普亭在今年3月会面。(美联社) 海关今天公布的数据显示,中国5月进口的俄罗斯石油创下莫斯科2022年2月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的新高。 根据中国海关的数据,中国是俄罗斯最大的经济伙伴,双方去年的贸易额达到创纪录的1900亿美元。 海关详细数据显示,中国在5月从俄罗斯进口971万吨石油,高于2022年2月的540万吨和同年3月的630万吨。 数据显示,自莫斯科全面入侵乌克兰以来,中国进口的俄罗斯原油几乎增加1倍。 这和6月公布的贸易数据一致,这些数据显示中国与俄罗斯的贸易飙升到2022年2月以来的新高。 北京当局的数据显示,两国之间5月的贸易额为205亿美元,其中中国从俄罗斯进口额为113亿美元。 在3月的一次峰会上,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亭(Vladimir Putin)承诺在2023年将贸易额提高到2000亿美元,并赞扬两国间「无上限」的伙伴关系。 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Alexander Novak)5月说,俄罗斯今年对中国的能源供应将增加40%。 Source 会晤习近平 布林肯转述拜登立场:美中有义务经营两国关系 世界新闻网 6/19/2023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左)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19日于北京会面。(美联社)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9日接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会谈已于当地时间下午5时许结束。会议前,习近平对于双方已取得进展、在一些议题上达成共识表达肯定,也称布林肯先前与秦刚、王毅等中方外交高官的会谈「坦诚」且「深入」。 …

WSJ:中国拟在古巴建军事训练设施 或用作驻军

WSJ:中国拟在古巴建军事训练设施 或用作驻军 世界新闻网 6/20/2023 图为解放军驻澳门部队官兵今年4月30在军营开放活动上进行「刺杀」课目展示。(新华社) 华尔街日报引述现任和前任华府官员消息指出,中国正和古巴政府进行谈判,寻求在当地创建一个新的联合军事训练设施。事件已在华盛顿引起警觉,因为中国可能由此得以在距离佛罗里达海岸仅100英里处驻扎军队,以及开展其它安全和情报行动。白宫拒绝评论有关报导。 报导指出,美国的情报报告显示,关于上述古巴北部海岸设施的讨论已进入后期阶段,但尚未得出结论。 拜登政府已与古巴官员联系,尝试阻止这项交易,同时试图了解其认为古巴可能对让渡主权的担忧。美国官员认为这些情报有说服力但较零散,而决策者和情报分析人员则对此表达了不同程度的担忧。 Source 美日法加海军联演 美国罕见出动2大航母打击群 中央社 | 横须贺 6/13/2023 美日法加在菲律宾海进行联合演习。(取自第七舰队脸书) 根据美国第七舰队发出的新闻稿,来自日本、法国和加拿大海军的舰艇,与两个美国航母打击群会合,自9日起在菲律宾海进行联合演习。 美国第七舰队(U.S. Navy’s 7th Fleet)在新闻稿中表示,美国航空母舰尼米兹号(USS Nimitz, CVN 68)和雷根号(USS Ronald …

30岁密西根男子推落2华裔女大生 邻居:他一家都诡异

30岁密西根男子推落2华裔女大生 邻居:他一家都诡异 世界新闻网 6/20/2023 嫌犯为30岁美国籍观光客波林。(取自脸书) 刚从香槟伊利诺大学(University of Illinois at Urbana-Champaign)毕业的两名华裔女学生结伴赴欧洲旅行,却在德国遭陌生人攻击并被抛下山谷导致一死一伤,证实为凶嫌的30岁美国籍观光客波林(Troy Phillip Bohling)已被控谋杀、杀人未遂、性攻击等罪。 波林遭控在14日巴伐利亚观光胜地新天鹅堡(Neuschwanstein Castle)附近,将22岁的张凯西(Kelsey Chang,姓名均暂译)、21岁的刘伊娃(Eva Liu)推下165呎深谷,刘伊娃因此死亡,张凯西坠落过程因获得树木缓冲保住一命。 波林来自密西根州林肯公园市(Lincoln Park),持观光签证在德国旅游,住在奥柏斯道夫(Oberstdorf)供膳宿舍。波林是在案发现场被德国警方逮捕,现场目击影片显示他被戴上手铐。 巴伐利亚警方发言人史塔毕克(Holger Stabik)表示,项目小组成立的网站收集到民众提供的20多张照片及影片。德国检方表示,两名受害女性与波林素不相识。 邻居:波林沉默寡言、不友善 根据媒体报导,波林与34岁哥哥一起住在距离底特律约20分钟车程的林肯公园市一栋小房子,每月房租1400元。邻居形容波林「沉默寡言」,态度不太友善,兄弟两人经常颇长一段时间都不在家。邻居表示,波林兄弟据称在采油厂上班。 嫌犯为30岁美国籍观光客波林。(取自脸书) 未透露姓名的邻居对「每日邮报」(DailyMail)表示,兄弟绝大多数时间都待在家里,偶尔则在院子里用链子遛猫,「他们家人颇为诡异」。邻居表示,波林平常出入时如果遇到左邻右舍,都避免跟人有眼神接触。 邻居也说,得知波林犯罪非常震惊,很害怕他可能在美国也犯下相同罪行,只是还没曝光。 …

关键证据曝光 乌克兰水坝被炸前 惊见「满载炸药」可疑车辆

关键证据曝光 乌克兰水坝被炸前 惊见「满载炸药」可疑车辆 世界新闻网 6/20/2023 最新曝光的一张无人机照片显示,一辆满载爆裂物的车辆事发前停在乌克兰南部新卡科夫卡大坝上方,进一步证实俄罗斯就是炸毁该水坝的幕后黑手。(美联社) 乌克兰南部赫尔松地区新卡科夫卡大坝(Nova Kakhovka Dam)月初遭到炸毁,造成大规模洪灾,乌俄双方互控对方所为,但根据最新曝光的一张无人机照片显示,一辆满载爆裂物的车辆事发前停在大坝上方,进一步证实俄罗斯是幕后黑手。 这张由乌克兰无人机拍摄并提供给美联社的照片于5月28日拍摄。照片显示,卡科夫卡水坝(Kakhovka Dam)上方停放一辆白色轿车,车顶被切开,露出车内好几个不明桶子,其中一个桶盖上似乎连接着地雷,另外还有一条电缆延伸到俄军控制的河边。 一位匿名乌克兰特种部队通信官向美联社表示,这辆汽车的出现,一方面是为了阻挡乌军在大坝上的推进,另方面是是要扩大水坝机房爆炸的规模。根据俄军计划,他们将在乌克兰攻进水坝时将机房炸毁。 该名通信官进一步指出,从无人机拍下的画面来看,无法得知该汽车炸弹是否被引爆,如果有,推测威力也不足以炸毁水坝并引发溃堤,但照片仍显示俄军有意控制水坝并造成破坏。 俄罗斯总统普亭上周与军事部落客会谈时,否认下令摧毁水坝,但同时也肯定水坝受损对俄军有利。 除了汽车炸弹,先前乌克兰情报部门也公布一段截获的对话,其中两名俄罗斯军官透露水坝被毁是俄方所为,且破坏的程度远超出他们预期。 Source 《纽时》:俄军从错误中学习 乌军反攻更棘手 中央社 6/19/2023 俄军去年2月入侵乌克兰以来曝露诸多战力问题,但美国媒体指出在当前乌克兰展开反攻之际,俄军无论作战准则、部队协调和空中支援已见改进,恐让整场战争更充满变化。 《纽约时报》报导,一队乌克兰士兵离开装甲运兵车仅几分钟后,前方林线就被俄军炮火覆盖,十多名前往加固战壕工事的士兵因此受困数小时;1名士兵在任务报告里忆称“从没看过这么多火力,从如此多的位置发动攻击”。 当时这场今年3月发生于乌东巴赫穆特(Bakhmut)的遭遇战,乌军1人丧生、9人受伤。任务报告称俄军“战技与装备均属高水准”。 俄罗斯去年2月底入侵乌克兰以来,头一年大部分时间战术毫无章法,但这场伏击相较一年前,俄军在耐性与纪律等各方面表现进步鲜明。 纽时访谈17名乌军士兵、1名俄军战俘、多名军官、援乌作战外籍佣兵及西方官员,另检阅文件和相关影片后,认为俄军正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进而适应乌方战术。 …

美中关系阴影下 留学生为断航、遭限制行动盘算

美中关系阴影下 留学生为断航、遭限制行动盘算 中央社 6/20/2023 中美关系紧绷之下,中国人对留学的考量比平时多了风险意识。(美联社) 中美关系紧绷之下,中国人对留学的考量比平时多了风险意识。在美或即将赴美的留学生不少都担心,中美或两岸一旦爆发战事,他们可能会面临断航、被限制行动等处境。 即将带着女儿赴美念高中的上海律师说,女儿当初是在美国出生的,所以这个求学路径10几年前就已经规画好。但是,现在中美关系不佳,确实让他想得更多。 「从俄乌战争来看,如果中国打台湾,中国会被孤立,中美之间可能断航。」他带女儿赴美初期,妻子仍将留在中国工作,他们已经考虑到如果发生上述状况,一家人短期会很难团聚。 一名在美国就读与艺术相关领域博士的中国女学生说,家里一直在讨论,如果中美开打或两岸发生战事怎么办,「我爸觉得要待在美国,我觉得要回中国,但其实那种情况下,待在这两边都很糟。」 她在2015年就赴美念大学,2020年取得学位后,原本也想给自己两年时间多方尝试做些不同的事情。当时正逢疫情,文化产业的工作机会难找,加上中美关系越来越差,美国的学生签证政策调整的风声飘忽不定,她担心日后无法再返美深造,因此想尽快在美国找到大学等机构栖身,便决定直升博士班。 说起出国留学,她说:「以前是走愈远、愈多选择,现在是走得愈远、选择愈少。」她担心自己会受到「中美脱钩」的影响,也意识到不能像从前在中美两边来去自如,而是必须做出选择。 另一名年近40岁的心理咨商师计划明年要到美国读博士班。她以第二次世界大战期间美日交战为参照,当时在美国的日本人被强制集中在「日裔拘留营」居住管理,行动受限。如果中美发生军事冲突,「我觉得这是我可能面临的情况。」 对于外部环境的变化,个人经常是身不由己。但她认为,至少可以预先做好心理准备,如果被要求集中居住或是遭驱逐出境,也能借机深入思考自己的身分认同和价值观,这会影响一个人如何理解自己的处境。 她的朋友圈里,谈到中美关系的议题,担心会发生战事的不在少数。 近年中美关系和国际格局的变化,对这名咨商师的影响很大。她已规画在读博士班时转攻政治领域,研究「国际冲突调停」,因为她认为未来10年内可能会发生「第三次世界大战」,国际上会很需要斡旋的人才。「10年后做这些事的人,不就是我们这一代吗?」她希望能为走向冲突的世界尽一份力。 根据日经新闻等外媒报导,美国国际教育协会(IIE)去年11月公布的报告显示,中国留学生数量急剧下降,在2021/22学年总数比前一年下降了8.6%。而2020/21学年又比前一学年下降了14.8%。 分析指这可能是受到疫情影响之故,但一些中国年轻人表示,听说了越来越多赴美学生签证遭拒的例子,主要发生在理工学习领域。不过,中国目前仍是美国最大的生源国,在美留学生总数超过29万人。 Source 中国发习近平见布林肯全文 美方称不支持「台湾独立」 世界新闻网 6/19/2023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右)于北京会见国国务卿布林肯。(路透)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9日下午,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会见美国国务卿布林肯,据央视新闻晚间发布的中方新闻稿全文,布林肯在会见中,转达拜登总统对习近平的问候,还表示美方遵守承诺,不寻求「新冷战」、不寻求改变中国制度、不寻求通过强化盟友关系反对中国、不支持「台湾独立」、无意同中国发生冲突。上述承诺,被中方称为「四不一无意」。 据央视发布的中方新闻稿,习近平强调,世界在发展,时代在变化。世界需要总体稳定的中美关系,中美两国能否正确相处事关人类前途命运。宽广的地球完全容得下中美各自发展、共同繁荣。中国人民和美国人民一样,都是自尊自信自强的人民,都拥有追求美好生活的权利,两国之间存在的共同利益应该得到重视,各自取得成功对彼此都是机遇而非威胁。 …

俄军转移资源到札波罗热 在南部前线布满大量地雷

俄军转移资源到札波罗热 在南部前线布满大量地雷 世界新闻网 6/19/2023 乌克兰和英国官员表示,俄罗斯似乎正从乌克兰其他地区调动人员和重型军事装备,以支持在札波罗热(Zaporizhzhia)地区的前线。(Getty Images) 乌克兰和英国官员表示,俄罗斯似乎正从乌克兰其他地区调动人员和重型军事装备,以支持在札波罗热(Zaporizhzhia)地区的前线。 CNN报导,乌克兰梅利托波尔市长费德罗夫(Ivan Fedorov)通报,俄罗斯从赫尔松的新卡科夫卡(Nova Kakhovka)和卡科夫卡(Kakhovka)地区资源转移至札波罗热前线的状况。 英国国防部19日在情报报告中也指出,俄罗斯极有可能已经开始将第聂伯河东岸的部分人员重新部署,过去十天都在加强札波罗热和巴赫姆特地区。而这可能是因为在大坝倒塌引发洪水后,俄罗斯认为,乌克兰越过第聂伯河发动攻击的可能性降低。 有分析人士指出,乌军可能会暂时暂停反攻行动,以重新评估未来行动的战术。战争研究所称,此前已注意到,乌克兰尚未将其大部分可用部队投入反攻行动,也尚未展开主要行动。 此外,乌克兰武装部队指挥官声称,俄军在乌克兰南部前线布满地雷还派遣了大批预备役人员投入战斗。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说,乌军正在前进,没有失去任何位置。 Source 《纽时》:俄军从错误中学习 乌军反攻更棘手 中央社 6/19/2023 俄军去年2月入侵乌克兰以来曝露诸多战力问题,但美国媒体指出在当前乌克兰展开反攻之际,俄军无论作战准则、部队协调和空中支援已见改进,恐让整场战争更充满变化。 《纽约时报》报导,一队乌克兰士兵离开装甲运兵车仅几分钟后,前方林线就被俄军炮火覆盖,十多名前往加固战壕工事的士兵因此受困数小时;1名士兵在任务报告里忆称“从没看过这么多火力,从如此多的位置发动攻击”。 当时这场今年3月发生于乌东巴赫穆特(Bakhmut)的遭遇战,乌军1人丧生、9人受伤。任务报告称俄军“战技与装备均属高水准”。 俄罗斯去年2月底入侵乌克兰以来,头一年大部分时间战术毫无章法,但这场伏击相较一年前,俄军在耐性与纪律等各方面表现进步鲜明。 纽时访谈17名乌军士兵、1名俄军战俘、多名军官、援乌作战外籍佣兵及西方官员,另检阅文件和相关影片后,认为俄军正从错误中汲取教训进而适应乌方战术。 例如,俄军装甲纵队已不会再一头撞进对方火力陷阱,部队已更常使用无人机和试探性攻击;俄罗斯佣兵组织华格纳集团(Wagner Group)则靠改良战术外加召募囚犯等可供消耗的人力,击败乌克兰守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