驻印度中国记者签证遭刁难 新华社罕见吐槽:在那工作太难了

驻印度中国记者签证遭刁难 新华社罕见吐槽:在那工作太难了 中国新闻组 6/07/2023 新华社记者毕晓洋在印度常驻六年,却因此被印方「驱逐」。图为2016年毕晓洋在印度喜马偕尔邦首府西姆拉拍摄的山区火车站。(新华社) 中国与印度日前相互驱逐对方在本国驻点的记者,面对此前印度境内已无中国驻点记者的现况,中国官媒「新华社」近日罕见发文吐槽,该社记者公开驻印度时遇到签证效期过短、续签被拒、遭限期离境等不公平待遇,记者感慨的称「在印度工作真是太难了!」 新华社记者毕晓洋文章指出,2017年2月,他赴任新华社新德里分社社长,常驻印度六年。今年3月15日,印度外交部通过电子邮件告知他,必须于3月31日前离境,且未说明理由。询问之下,印方给出的理由竟是常驻时间过久。 文章指出,印度2017年将驻印中国记者签证有效期缩短为三个月甚至不到一个月,反复折腾中国记者申请续签。而印方给其他国家记者的签证有效期通常为一年至两年。毕晓洋的同事姜磊从2019年8月起,连续七次被印方发放有效期仅25天到33天的签证,其中仅一次有效期超30天,直到2020年3月,签证有效期才恢复到三个月。 签证政策给驻印中国记者的工作和生活带来诸多不便。例如,签证有效期过短,持有人无法开设当地银行帐户。姜磊驻印四年半后才得以办理一张当地银行卡。然而不到三个月,因印度外交部拖延向姜磊续发签证,这张银行卡被冻结。 再例如,根据印度新闻局规定,驻印外国记者的记者证通常一年一续,有效期与签证「同步」。因此,中国记者经常面临记者证有效期短、过期后印度新闻局不予续发的问题。姜磊驻印五年,一直没有申请到印度记者证,在印开展新闻工作遭受的阻力可想而知。 驻外记者最牵挂的莫过于国内的家人,然而,印度政府发放短期签证严重干扰驻印中国记者回国探亲。 毕晓洋指出,疫情期间,同事赵旭绞尽脑汁计划回国探亲时段:既要考虑航班熔断、健康风险等长途飞行难题,更要确保在行前获批「足额」三个月的签证以便顺利返印。由于不确定性太大,他的休假计划多次修改、一拖再拖。 驻外期间,不少同事家中发生急事,他们却不能第一时间回国。赵旭的父亲2020年11月突发脑梗,但由于上述因素影响,他直到2021年1月才得以回国探望,所幸老人病情在此期间有所好转。姜磊在夫人怀孕近五个月时才等到合适签证期护送她回国,然后赶在三个月签证有效期内返回印度;等他再次回国,孩子已1岁半。 此外,自2020年以来,印方拒不审批中方记者赴印常驻申请,造成中国媒体记者轮换受阻。赵旭在新德里分社工作原定任期四年,但到2021年11月任满之时,他却因印方不「放行」接任记者而不能离任。因印方签证政策,新华社新德里分社目前仅有「超期服役」的赵旭一人「持证上岗」。 毕晓洋说,据了解,在他今年3月底仓促离印之前,其他中国媒体的两名驻印记者也遭印方无端强制限期离境。 一名驻印中国记者在2021年11月回国休假期间,被印度外交部电子邮件告知,休假结束后不必返印,如返回则需做好在最短时间内离境的准备,而当时他的签证至少还有两个月才到期。这名记者被迫中断休假,赶回印度处理工作交接、退租住房、关闭银行帐户等事务。很快,他收到十天内离境的通知,于2021年12月初仓促离印回国。 Source 第一次买房者可申请到 $12500-$15000 的买房补助,并且首付可放到低至3%. 两个不同的补助项目: 1. 一个是高达 $15000 补助,目前对马里兰州的所有County和滨州的York …

美国风投巨擘红杉中美业务将完全分开

美国风投巨擘红杉中美业务将完全分开 6/07/2023 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宣布把中国和美国的业务完全分开。图为红杉资本在美国加利福尼亚州的办事处。(彭博社) 在中美关系日益紧张之际,科技投资界声名显赫的红杉资本(Sequoia Capital)宣布把中国和美国的业务完全分开。 综合彭博社,路透社和《华尔街日报》的报道,红杉资本星期二(6月6日)晚间宣布,将全球业务一拆为三。其中,红杉的中国业务将从Sequoia China更名为红杉,HongShan。在印度和东南亚的业务将被命名为Peak XV Partners。而在美国和欧洲的业务将保留原有名称。分拆将在2024年3月31日前完成。 由红杉资本管理合伙人鲁洛夫·博塔(Roelof Botha)、中国区总裁沈南鹏及其印度业务负责人沙伊伦德拉·辛格(Shailendra Singh)共同签署的一份声明显示,该公司的全球业务管理已变得“越来越复杂”。 报告称,红杉资本发现市场越来越混乱,原因各个实体共享红杉这个品牌名字,但他们之间的投资组合出现了冲突。因此,该公司决定采用“本地优先策略”。 投资组合冲突的一个例子是,随着创业公司项目全球化,具体由哪一家红杉来投资,成了一个需要讨论的问题。 在拆分之前,红杉在中国和印度的业务独立运营,但会与整个红杉集团分享部分利润。分拆后这种情况将不复存在。 报告未直接提及地缘政治。但分析认为,这是因为中美关系紧张的情况下,美国准备限制投资中国科技业,中国也在限制美元资本在中国市场上投资科技公司。《华尔街日报》称,业务分拆也凸显出中美两国围绕下一代尖端技术创新的争夺日趋激烈。 红杉资本从15年前开始投资中国市场,管理资金规模逾3000亿人民币(567亿9800万新元),投资超1200个项目,投资组合里的标杆科技公司包括美团,字节跳动,拼多多等。 彭博社称,中美两国对安全的担忧和针锋相对的贸易限制,让许多美元投资者对中国投资呈观望态度。消息人士告诉路透社,拜登政府一直在制定新的规则,限制美国在中国的投资,红杉资本已经聘请了一家国家安全公司,就如何减轻此类风险向其提供建议。  Source 反对北约设东京办事处 马克宏:应聚焦北大西洋 中央社 | 巴黎 …

金砖国家扩大 专家:恐改变巴西地位、有利俄罗斯

金砖国家扩大 专家:恐改变巴西地位、有利俄罗斯 中央社/圣保罗 6/06/2023 金砖五国代表1日在南非举行峰会。前排左起为中国外交部副部长马朝旭、巴西外长维艾拉、南非外长潘道尔、印度外长苏杰生和俄罗斯外长拉夫罗夫。(路透) 由巴西、俄罗斯、印度、中国和南非组成的「金砖国家」(BRICS)有意扩大,纳入新成员,专家评估此举可能改变巴西在集团中的地位,让西方制裁的俄罗斯更有利。 巴西利亚玛肯西(Mackenzie)长老会学院机构和政府关系研究所主任孔布拉(Márcio Coimbra)分析指出,虽然金砖国家希望成长并将更多国家纳入集团,但必须看它将以哪种方式成长,并且这种成长是否会导致巴西在一个拥有中国和俄罗斯两个强国集团中的重要性降低。 委内瑞拉总统马杜洛(Nicolás Maduro)上周与巴西总统鲁拉(Luiz Inácio Lula da Silva)会晤后表示, 有意加入金砖国家集团,因为该集团代表新世界地缘政治的建设,吸引其他寻求世界和平和合作的国家。 鲁拉表示,将在金砖国家会议上提出讨论,而他个人会支持委内瑞拉及其他国家加入金砖国家集团。 巴西IBMEC学院国际关系教授曼东萨(Christopher Mendonça)认为,合作参与国家越广泛,其成员就越重要,因为它们具有对话能力,这将使巴西有更多机会。 根据曼东萨意见,一旦金砖国家集团纳入委内瑞拉,阿根廷、墨西哥、智利、哥伦比亚以及非洲和亚洲其他中型经济体也可能加入,在各自地区之外的空间发展新的伙伴关系。曼东萨相信,扩大金砖国家只是一个新阶段的开始。 巴西前总统罗赛芙(Dilma Rousseff)自4月起担任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NBD)行长,她在5月30日银行年会开幕式上表示,成员数量扩大将加强银行的资本基础。 巴西政府正在为未来尝试将阿根廷纳入金砖国家银行做准备,以便邻国能够获得新开发银行提供的融资。 金砖国家银行新开发银行总部设在上海,初始认缴资本为500亿美元,由5个创始成员平均出资,2014年创建,2021年新开发银行扩大,批准吸收阿拉伯联合酋长国、乌拉圭、孟加拉、埃及为新成员。 孔布拉表示,尽管由巴西前总统出任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不是金砖国家集团的主角,该集团的主角显然是中国和俄罗斯,是这两个国家在政治和经济上控制着金砖国家;巴西仍然是一个次要的伙伴,但在地缘政治上也很重要,不可忽视。 孔布拉指出,金砖国家在世界地缘政治中的重要性日益增加,主要是由于美国的经济形势和俄乌战争,但它也遭受到挫折,主要是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问题使金砖国家的处境比以前困难得多。 …

华邮:美国在事发前已掌握乌克兰策划袭击北溪管道

华邮:美国在事发前已掌握乌克兰策划袭击北溪管道 6/06/2023 2022年9月26日,位于波罗的海海底的北溪一号与北溪二号管道相继发生水下爆炸,导致大量天然气泄漏到附近海域。(路透社) 《华盛顿邮报》引述网上泄露的信息称,美国在北溪天然气管道发生水下爆炸的三个月之前,已经掌握乌克兰密谋策划袭击北溪管道。 这起袭击发生在去年9月。 美国官员此前告诉《纽约时报》,他们认为亲乌克兰团体应对北溪袭击事件负责。 美国官员近日说,一系列的秘密袭击是一些间接听命于乌克兰政府的亲乌克兰团体所为,其中就包括北溪袭击。 但一份发布在Discord平台并由《华盛顿邮报》获得的情报摘要显示,美国和欧洲盟友在北溪管道遭袭击之前,已知道北溪管道是乌克兰很想下手的目标,还掌握了乌方计划由潜水员和使用深水设备的具体细节。 《华盛顿邮报》星期二(6月6日)报道,去年6月,美国中央情报局(CIA)通过一欧洲间谍机构获悉,来自乌克兰特种部队的一个六人小组,计划炸毁由俄罗斯输往德国的这个离岸天然气管道。 被控泄露大批美国情报文件的空军国民警卫队员特谢拉(Jack Teixeira),在社媒平台Discord分享了这份情报。《华盛顿邮报》称从特谢拉的一名网友获得情报副本。 这份情报是基于一名乌克兰人提供的信息,中情局于2022年6月与德国及其他欧洲国家共享了这份情报。 报道指多国官员证实,发布在Discord的情报摘要准确地阐述了中情局从一欧洲情报机构取得的信息。 《华盛顿邮报》应政府官员的要求,同意不公开这个欧洲情报机构的名称以及破坏北溪管道计划的某些信息,理由是消息来源和当局行动存在风险。 中情局没有立即回应置评请求。 第一次买房者可申请到 $12500-$15000 的买房补助,并且首付可放到低至3%. 两个不同的补助项目: 1. 一个是高达 $15000 补助,目前对马里兰州的所有County和滨州的York County开放. 2. …

伊朗公布自主研发“法塔赫”高超音速导弹

伊朗公布自主研发“法塔赫”高超音速导弹 6/06/2023 法塔赫”导弹拥有二级移动喷嘴,使用固体燃料推进剂。其在大气层内外拥有各种机动能力,以应对各类防空系统。导弹射程为1400公里,击中目标前的速度可达13至15马赫。(法新社) 伊朗星期二(6月6日)公布了一款名为“法塔赫”的高超音速导弹,由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研发。 这款导弹拥有二级移动喷嘴,使用固体燃料推进剂。其在大气层内外拥有各种机动能力,以应对各类防空系统。“法塔赫”导弹射程为1400公里,击中目标前的速度可达13至15马赫。 报道称,揭幕仪式于当天上午举行,伊朗总统易卜拉欣·莱希、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总司令侯赛因·萨拉米和伊朗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指挥官阿米尔-阿里·哈吉扎德出席了仪式。 “法塔赫”高超音速导弹由伊朗伊斯兰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研制,“能突破所有导弹防御系统并将其摧毁”。“法塔赫”高超音速导弹是伊朗首枚国产高超音速弹道导弹。 高超音速导弹的飞行速度至少是音速的五倍,而且飞行轨迹复杂,这使得它们很难被拦截。 据媒体去年11月消息,伊朗革命卫队航空航天部队指挥官哈吉扎德11月10日说,伊朗研制出了首枚高超音速弹道导弹,标志着伊朗在研发新一代导弹方面取得了巨大飞跃。 Source 沙国、埃及向中国提重大军购 专家指「一原因」吸引中东 世界新闻网 5/25/2023 南华早报报导,沙特阿拉伯和埃及正与中国进行重大军购谈判,指两国正寻求武器供应多元化,以减少对美国与俄罗斯的依赖。图为歼-10C。(新华社) 南华早报报导,沙特阿拉伯和埃及正与中国进行重大军购谈判,指两国正寻求武器供应多元化,以减少对美国与俄罗斯的依赖。 贝鲁特情报服务机构《战术报告》(Tactical Report)称,沙乌地军事产业公司(SAMI)正与中国兵器工业集团(Norinco)谈判,购买侦察无人机、防空系统等各式武器。 该机构上周报导,这笔交易可能涉及「锐鹰」(Sky Saker)FX80无人机、CR500垂直起降(VTOL)无人机、Cruise Dragon 5与10型自杀无人机,以及红旗-17AE短程防空系统。双方为此谈判约1年,进入高层阶段,红旗-17AE是最新纳入的品项。报导称谈判预计持续到今年底或明年初,传言两国将以人民币进行交易。 《战术报告》22日另发布报导称,埃及也正与中国谈判,洽购成都飞机工业集团开发的歼-10C多功能战机。 虽然美国仍然是世上最大的武器出口国,但分析师说,中国已成为替代供应商,因为它提供价格较便宜的先进武器,而且没有政治附加条件。 中国军事评论员宋忠平(Song …

赫尔松州水坝被炸 水位上升超10米

赫尔松州水坝被炸 水位上升超10米 6/06/2023 塔斯社引述俄罗斯支持的地方当局的话说,赫尔松州港口城市新卡霍夫卡(Nova Kakhovka)的水坝被炸,水位上升了10多米。 路透社报道,俄罗斯任命的市长列昂季耶夫说,紧邻决堤的大坝的小镇水位可能会上升12米。当局说,这一小镇的水位预计将在未来72小时内上升。 乌克兰和俄罗斯星期二(6月6日)相互指责炸毁了坐落在第聂伯河的卡霍夫卡水坝。俄新社引述当地官员的话说,新卡霍夫卡区的一些定居点已经开始疏散。 俄罗斯国家原子能公司(Rosatom)负责人切尔尼恰克说,水坝被炸暂时不对俄方控制的扎波罗热核电站构成威胁,并说正在监视那里的情况。他说,冷却核电站设施乏核燃料储存池的水是闭路的,与来自卡霍夫卡水库的水没有直接接触。 Source 乌克兰水坝遭炸淹没24定居点 第聂伯河遭机油污染 中央社 | 基辅 6/06/2023 卡科夫卡水坝遭到攻击后,已有24个定居点被洪水淹没,图为遇到洪灾的居民。(美联社) 乌克兰今天表示,俄罗斯占领地区的卡科夫卡水坝(Kakhovka Dam)遭到攻击后,已有24个定居点被洪水淹没,还有150公吨机油泄漏到第聂伯河中,势将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法新社报导,乌克兰内政部长克利孟科(Igor Klymenko)通过声明表示,「截至目前,已有24个乌克兰定居点被洪水淹没」。他还说乌国内政部已紧急疏散「约1万人」。 乌克兰检察总长柯斯汀(Andriy Kostin)指称,当局正从洪灾地区疏散逾1万7000人,超过4万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乌克兰总统顾问萨里夫纳(Daria Zarivna)也在社群媒体发文宣布,「爆炸导致150公吨机油流入了第聂伯河(Dnipro River)」。 …

乌克兰水坝遭炸淹没24定居点 第聂伯河遭机油污染

乌克兰水坝遭炸淹没24定居点 第聂伯河遭机油污染 中央社 | 基辅 6/06/2023 卡科夫卡水坝遭到攻击后,已有24个定居点被洪水淹没,图为遇到洪灾的居民。(美联社) 乌克兰今天表示,俄罗斯占领地区的卡科夫卡水坝(Kakhovka Dam)遭到攻击后,已有24个定居点被洪水淹没,还有150公吨机油泄漏到第聂伯河中,势将对环境造成负面影响。 法新社报导,乌克兰内政部长克利孟科(Igor Klymenko)通过声明表示,「截至目前,已有24个乌克兰定居点被洪水淹没」。他还说乌国内政部已紧急疏散「约1万人」。 乌克兰检察总长柯斯汀(Andriy Kostin)指称,当局正从洪灾地区疏散逾1万7000人,超过4万人面临被淹没的危险。 乌克兰总统顾问萨里夫纳(Daria Zarivna)也在社群媒体发文宣布,「爆炸导致150公吨机油流入了第聂伯河(Dnipro River)」。 乌国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表示,还有「超过300吨(的机油)恐会进一步泄漏」。 这座被炸毁的水坝位于第聂伯河上,于1956年竣工,约30公尺高、长度约3.2公里,蓄水量相当美国犹他州(Utah)的大盐湖(Great Salt Lake),也是新卡科夫卡(Novaya Kakhovka)水力发电厂的一部分。 乌克兰水力发电公司Ukrhydroenergo今天也证实,与卡科夫卡水坝相连的一座发电站已被「完全摧毁」。 卡科夫卡水坝遭到攻击后,已有24个定居点被洪水淹没,图为居民在淹水的村庄中用餐。(美联社) Ukrhydroenergo负责人西罗塔(Igor …

反对北约设东京办事处 马克宏:应聚焦北大西洋

反对北约设东京办事处 马克宏:应聚焦北大西洋 中央社 | 巴黎 6/06/2023 法国总统马克宏。(欧新社) 英国「金融时报」报导,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反对北约在日本东京开设联系办事处的提案,他认为北约应持续将注意力放在北大西洋地区。 8名知情人士透露,法国反对使得北大西洋公约组织(NATO)这几个月来针对其在印太地区开设首个驻外办事处的讨论变得复杂。 北约推动明年在东京设立一个小据点之际,美国和日本正敦促欧洲对亚洲安全议题介入更深,尤其是当各界对中国未来可能对台湾动武的忧虑日益加深。 然而,北约这项决定恰好呼应北京指责美国正极力于印太地区创建所谓反中联盟的说法,中国将这个联盟比拟成「亚洲的北约」。 一名法国官员表示,巴黎当局认为,北约宪章要求北约将地理范围限制在「北大西洋」。这名官员也说,此举可能在俄乌战争方面破坏欧洲对中国的信誉,特别是欧洲要求中国不要提供武器给俄罗斯。 一名熟知北约内部辩论的人士说,法国不愿支持任何「使北约和中国紧张关系加剧」的事情。 马克宏上周在一场会议中说,北约不应扩大到北大西洋之外地区,还说「如果我们推动扩张北约影响力和地理范围,我们将铸下大错」。 马克宏两个月前造访中国时表示,欧洲应避免因台湾议题被卷入美中冲突之中,惹火了美国和其他盟邦。 北约要成立新办公室,需要最高决策机构北大西洋理事会(North Atlantic Council)一致支持,这意味法国有权阻止其在东京设办事处。北约拒绝透露「正在研议中」的相关细节。 日本政府并未对此做出评论,但有一名日本官员表示,东京当局希望加强与北约的关系。美国方面尚未回应置评要求。 已故日本前首相安倍晋三2007年访问北约总部后,日本便持续与北约讨论在东京设办事处一事。日本政府2018年在比利时布鲁塞尔成立驻北约办事处,现任首相岸田文雄去年成为首位出席北约峰会的日本领导人,今年他将参与7月在立陶宛举行的会议。 英国智库「国际战略研究所」(IISS)日本专家越野结花(Yuka Koshino)表示,在日本设办事处将使北约正式且持久地参与印太地区事务。 越野结花说:「岸田认为,欧洲-大西洋和印度-太平洋战略环境之间存在密切关系…并试图寻求与志同道合伙伴协调的方法。」 安倍时代的前日本政府高层官员兼原信克(Nobukatsu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