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前驻美大使:美国想跟中国对话 不能只靠说

中国前驻美大使:美国想跟中国对话 不能只靠说 中央社 4/21/2023 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21日出席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美联社 中国迄今拒绝美国提议高层对话,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今天以台湾为例,批评美方说一套、做一套,何以取信于人。他说,「对话如果没有诚意,不能平等相待,也不见得能解决问题」。 崔天凯21日出席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期间接受官媒央视博主「玉渊谭天」专访谈近期陷入历史低位的中美关系。 当被问及中国学者郑永年近日提到,「中美关系很重要,但对中美双方来说,并不是唯一的外交关系」,崔天凯说,中国、美国这两个这么大的国家,作为世界前两大经济体,两国还都是联合国安理会常任理事国,在世界上也有各自的重要性。这两个国家之间按理说应该有更多的交往,包括政府之间的交往,包括高层的交往,这种交往应该是相当频繁的,相当经常的,「但是现在很难做到这一点」。 崔天凯认为这主要有两个问题: 第一个就是「能不能真正做到相互尊重」。两个国家之间交往跟两个人之间交往一样,如果不是平等相待,相互尊重,怎么交往下去?但是美国有些人,他的习惯思维就是说我要强势来对付你,言下之意他是强势,就要把对方打成弱势。用他们的话说就是要从实力地位出发来和你交往,老是这种心态,不能平等相待,不能尊重对方,怎么交往? 他说,中国有句古话叫「智者不惑,仁者不忧,勇者不惧」。你要是智者、仁者、勇者,你不需要每天把实力挂在嘴上,这么说可能正是心里没底的表现。「我觉得这是影响中美交往,包括高层交往一个很重要的原因。」 第二个,就是「能不能做到言而有信」。崔天凯说,现在经常看到这样的现象,中美之间有一次正式的交往,甚至相当高层级的交往,然后美国表态好像也还可以,讲了几个不,几个无意,回过头去马上就提升跟台湾的官方关系,马上就继续卖武器给台湾,甚至帮台湾在国际上去搞什么国际空间,然后抹黑中国,然后是脱钩断链,制裁中国企业,就干一系列的事情。 「你说的一套做的一套,何以取信于人?」崔天凯反问,如果官方的高层沟通会晤,你说的话不能取信于人,这些交往还有什么意义?他觉得这两个问题如果不解决,会继续影响中美之间的交流。 针对美国最近一直在释放希望对话的信号,崔天凯则说:「不对话肯定解决不了问题。对话如果没有诚意,不能平等相待,也不见得能解决问题。」 崔天凯表示,原来美国人很喜欢说一句话,他嫌中美之间对话多了,他说「我们不能为了对话而对话」。现在回过头来看,中国也可以跟他说同样的话:「你如果没有诚意,没有一个平等相待的态度,那光为了对话而对话也没有多大意义」。 中国前驻美大使崔天凯21日出席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Getty Images Source 外泄文档显示 俄电子干扰致美援乌导引炸弹失准 中央社 | 华盛顿 4/14/2023 美国机密文档外泄,乌克兰是焦点之一。图为美国准备援助乌克兰艾布兰重型坦克。(美联社) …

中国外长秦刚:在台湾问题上玩火者 必自焚

中国外长秦刚:在台湾问题上玩火者 必自焚 4/21/2023 中国外交部长秦21日上午出席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开幕式时表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天经地义。(取材自解放日报)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秦21日上午出席在上海举办的「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时表示,维护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天经地义。「我们要正告那些打着国际秩序旗号,干着破坏国际公理勾当的势力:台湾问题是中国内核利益中的内核,谁要在一个中国原则上做文章,我们绝不含糊;谁要在中国主权安全上搞动作,我们绝不退让。在台湾问题上玩火者,必自焚。」 「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蓝厅论坛21日在上海北外滩世界会客厅举办,秦刚出席论坛开幕式并发表主旨演讲,上海市委书记陈吉宁,金砖国家新开发银行行长、巴西前总统罗塞夫,埃及前总理沙拉夫等多名外国政要、中外知名专家学者和工商界代表以及外国驻华使节、国际组织驻华代表、国际媒体代表出席论坛。 秦刚表示,最近经常听到一些奇谈怪论,声称中国挑战「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试图用武力或胁迫方式单方面改变台海现状」、「破坏台海和平稳定」。这些言论违背起码的国际常识和历史正义,其逻辑是荒谬的,其后果是危险的。 秦刚称,在遵守联合国宪章宗旨和原则、国际法和国际关系基本准则方面,中国的记录是最好的。「我们无需有的国家或国家集团提醒。是谁对联合国合则用、不合则弃,是谁在破坏国际秩序,是谁在搞霸权霸凌霸道,自有公论。」 秦刚强调,台湾自古以来就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两岸同属一个中国,这是台湾的历史,也是台湾的现状。台湾回归中国是二战后国际秩序的组成部分,《开罗宣言》白纸黑字写着,《波茨坦公告》清清楚楚印着。 他说,「今天,破坏国际规则、单方面改变现状、破坏台海稳定的,不是中国,而是『台独』分裂势力以及少数企图利用『台独』的国家。他们定义的规则、现状、稳定实质上就是要架空一个中国、『和平分裂』中国,就是要篡改二战历史、颠覆战后秩序、践踏中国主权。14亿中国人民不会答应。中国的土地收回来了,就绝不会再失去。战后国际秩序创建起来了,就绝不允许被颠覆。」 此次论坛由中国公共外交协会、中国人民外交学会和上海市政府共同主办,将围绕「中国式现代化与世界」主题举行三场论坛和一场工商界午餐会,就中国新发展推动全球治理,人文交流互鉴,坚持高水准开放等议题进行交流。 Source 外泄文档显示 俄电子干扰致美援乌导引炸弹失准 中央社 | 华盛顿 4/14/2023 美国机密文档外泄,乌克兰是焦点之一。图为美国准备援助乌克兰艾布兰重型坦克。(美联社) 根据外泄文档显示,美制导引炸弹在乌克兰深受俄罗斯电子干扰所害,导致投掷后无法击中目标,有时则是技术问题无法启爆,但后者乌军已着手改善。 政治新闻网Politico报导,过去一周高度机密文档外流至社群媒体的消息接连曝光,揭露不少乌克兰军队惨澹光景,导引炸弹消息只不过是最新一例。外泄文档显示美国严重忧心乌克兰不断消耗的弹药和空防,恐导致乌军难以实现预期的春季反攻目标。 五角大厦去年12月开始向基辅交付能将无导引空投弹药变成精准导引炸弹的先进设备,以便能更精确击中俄方目标。 导引炸弹可由轰炸机和战斗机等多种空中载台发射,也被称为「联合直攻弹药」(JDAM)。给乌克兰的则是JDAM增程型(JDAM-ER)。 但外泄文档中一份来自美国参谋首长联席会议的投影片显示,导引炸弹在乌克兰战场的失败率高于预期,打不中目标,有时则是炸弹投放后引信未能启动而无法引爆,得由乌克兰空军修理解决;不愿具名的美国国防部官员证实相关内容。 外泄文档中包含有弹药的图解,说明武器遇到的技术问题及建议的解决方法,甚至还详细记录最近几次攻击中弹药的失败率,包括日期和击毁目标耗费的弹药数量。Politico表示他们无法独立核实相关资讯。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俄罗斯发布征兵视频 强调“真男人”应保卫祖国

俄罗斯发布征兵视频 强调“真男人”应保卫祖国 4/20/2023 此前报道称,莫斯科正寻求招募多达40万名职业士兵,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俄军部队,从而巩固在乌克兰的俄军力量。(俄罗斯征兵视频截图) 俄罗斯军方近日发布一则征兵宣传视频,通过生活化场景与战场情景之间的转换,以及着重强调“真男人”等男性品格,期望吸引有志人士加入俄军队伍。 从社交媒体平台上转载的俄征兵视频中可以看到,几名男性的身份在超市保安、健身教练、网约车司机与军人之间切换,画面还配有“你是一个真正的男人,做一个真正的男人”,以及“这真是你的力量所在吗?”等文案,背景音乐也十分庄严、激昂。 视频末尾还展示出征兵待遇,如合同制、月薪20万4000卢布(约3335新元)等。 此前有英国军事情报和俄罗斯媒体的报道称,莫斯科正寻求招募多达40万名职业士兵,以志愿者的身份加入俄军部队,从而巩固在乌克兰的俄军力量。 俄罗斯总统普京去年9月21日在全国讲话中宣布,在国内进行部分动员后,从俄罗斯起飞的单程航班机票价格飙升并迅速售罄。之后,俄当局便淡化第二次动员的可能性,但已采取行动引入电子征召令,以打击逃避征召者,同时寻求招募志愿者。 最近几周,俄罗斯首都莫斯科出现了招募职业军人的海报,宣称 “我们的职业是保卫祖国”。 相关海报表明,俄军正在招募炮手、工兵、军医、司机和坦克指挥官,并承诺这将是光荣和备受尊重的职业,还会得到体面的报酬。 Source 乌军:俄罗斯正在加大对巴赫穆特的袭击 4/18/2023 虽然专家普遍认为,巴赫穆特并不具备重要战略价值。但对乌克兰来说,坚守这一城市具有重要的象征价值。图为一群坚守在巴赫穆特的乌军。(路透社) 乌克兰军方说,俄军正在加大对乌东城市巴赫穆特的袭击力度。美国媒体称,乌克兰将在4月30日发动反攻。 路透社报道,乌克兰地面部队最高指挥官瑟尔斯基(Oleksandr Syrskyi)星期二(4月18日)发声明说:“目前,敌人(俄军)正在增加重炮和空袭力度,以将这座城市变成废墟。” 俄罗斯国防部星期六(15日)称,俄罗斯瓦格纳集团在巴赫穆特激战中,成功再攻下北部和南部两个地区。另据英国防部消息,乌军在俄军新一轮猛攻和炮轰下,被迫弃守巴赫穆特的一些阵地。 瓦格纳集团创始人普里戈任本月早些时候说,俄方战斗部队已控制了该市八成以上地区。但这一说法遭乌克兰当局否认,称乌军仍掌控着超过两成以上地区。 另据美国《新闻周刊》(Newsweek)星期二(17日)引述泄露的机密文件称,美国及其盟友正在帮助乌克兰准备进攻,计划于4月30日发动攻势。泄密文件还显示,乌克兰已经将12个旅调动到巴赫穆特方向,总计人数超过3万人。 不过,乌军面临的弹药短缺问题至今未决。美国《华盛顿邮报》日前刊文称,即使在弹药短缺的情况下,乌克兰每天仍要发射约7700枚炮弹。俄罗斯虽然可能同样面临弹药短缺问题,但火力依然强于乌方,有人估计是乌克兰发射量的三倍。 Source 俄大使:战术核武将部署在白俄与北约邻国边境附近 …

BuzzFeed宣布“关闭新闻部门”裁员15% 内部信曝光

BuzzFeed宣布“关闭新闻部门”裁员15% 内部信曝光 东森新闻 4/20/2023 ▲美网媒BuzzFeed宣布裁员15%,关闭BuzzFeed News。(图/达志影像/美联社) 美国网络媒体BuzzFeed宣布,将关闭公司的新闻部门(BuzzFeed News),并从业务、内容、技术及管理等团队中裁员15%(约180名员工)。BuzzFeed执行长裴瑞帝(Jonah Peretti)说,尽管每个部门都在裁员节省成本,公司仍决定不再为新闻部门提供资金。 根据路透社报导,BuzzFeed执行长裴瑞帝20日上午向旗下员工发送了一份电子邮件,宣布公司将从业务、内容、技术及管理等各个团队中裁员15%,预计影响180人,同时将关闭新闻部门(BuzzFeed News),目前已经与美国新闻及报业工作者公会(TNG-CWA)进行协商工作。 裴瑞帝说,尽管每个部门都在裁员节省成本,公司仍决定不再向作为独立组织的BuzzFeed News提供资金, BuzzFeed.com(母公司)及HuffPost(BuzzFeed子公司,哈芬登邮报)将为受影响的新闻员工提供工作岗位,未来新闻工作全部聚焦在拥有单一品牌、大量忠实读者且有盈利能力的哈芬登邮报上。 裴瑞帝也解释,过去数年公司面临了许多挑战,包含新冠肺炎、经济不景气、股市下滑、网络广告市场衰退、平台用户转移等,导致公司不得不裁员及减少开支。他也坦承过度投资BuzzFeed News,“因为我非常喜欢他们的工作和使命”,但也因此让他难以承受,平台不愿意为优质的免费新闻提供分润或财务支持。 他很遗憾无法让公司赚到更多的获利,让公司无法应对经济与行业的衰退,最后必须做出如此痛苦(裁员)的决定,“我们已用尽其他方式去节约成本,尽量保留更多的工作岗位,包含减少房产、差旅及娱乐等支出,省下了数百万美元”。他最后说,希望未来大家仍能共同努力,一起为美好的未来而奋斗。 Source Meta裁员 打击餐饮合同工 世界新闻网 4/13/2023 受到大规模裁员、主管缺席和工作压力的影响,Meta的员工士气大受打击。(Getty Images) 科技巨头公司Meta在多轮裁员中已经解雇了超过2000名湾区员工。去年公司取消了员工免费洗衣的服务,取消了食堂的外卖容器。在最新的一轮裁员中,超过126名食堂雇员也将离开该公司。 …

BuzzFeed宣布裁员15% 关闭新闻网BuzzFeed News

BuzzFeed宣布裁员15% 关闭新闻网BuzzFeed News 世界新闻网 4/20/2023 BuzzFeed20日宣布裁员15%,并将关闭新闻分支BuzzFeed News。(美联社) 网络新闻媒体公司BuzzFeed在20日发给员工的内部邮件中宣布,公司将会裁员15%,并且关闭旗下的新闻分支BuzzFeed News,给出的原因是营收欠佳。 这个决定会影响BuzzFeed商业、内容、技术以及行政部门的共180人;BuzzFeed News的关闭将会影响60名员工。纽约时报报导,跟BuzzFeed相似的网络媒体,如Vox Media、Vice等,都纷纷受到当今市场的影响;曾经以为依靠科技平台和社群媒体能够带来营收,如今却发现付出与收入不成正比。 同样是在今天,另一个网络新闻媒体公司Insider也宣布裁员10%。 在BuzzFeed News这个新闻分支关闭之后,公司会通过旗下另一个新闻网站HuffPost继续产出新闻内容。公司首席执行官柏瑞蒂(Jonah Peretti)表示,原因是HuffPost更少依赖于社群媒体平台,并且仍然处于营利状态。 消息一出,推特民众对BuzzFeed News的关闭表示遗憾;也有不少人指出,与充斥着条列式网络疯传小测试和排行榜内容的BuzzFeed.com不同,BuzzFeedNews.com是一个认真做新闻的优质内容网站。该新闻网站自2021年总统大选期间诞生以来,产出过不少深度的政治、调查类新闻报导。在2021年,BuzzFeed News一份使用了卫星影像来报导中国政府在新疆设立「再教育营」的报导,拿到了新闻界至高荣誉普利兹奖(The Pulizer Prize)的国际新闻报导奖;2017年,在川普刚刚当选美国总统不久,BuzzFeed News公布了一份充满关于川普的未经证实内容的卷宗,在当时掀起争议。 曾任BuzzFeed编辑、后在2020年到纽约时报成为专栏作家的史密斯(Ben Smith)表示,「我很为BuzzFeed的成就感到骄傲,但觉得现在这个时刻,也算是一个媒体时代终结的开始——这是社群媒体和新闻之间链接的终结。」 Source …

蓝州居民受不了高税率高犯罪而出走 红州逐渐变成紫州

蓝州居民受不了高税率高犯罪而出走 红州逐渐变成紫州 世界新闻网 4/20/2023 高犯罪、高税率等问题,让民主党执政的「蓝州」居民纷纷出走,图为曼哈顿天际线。(美联社) 新闻周刊(Newsweek)20日报导,高犯罪、高税率等问题,让民主党执政的「蓝州」居民纷纷出走,加州、纽约州、伊利诺州均出现人口大量流失,专家指出这股出走潮属于长期趋势,并非针对当前时事的反应,而共和党执政的「红州」则因为蓝州居民迁入,政治立场逐渐转变成「紫州」。 报导指出,人口普查局(US. Census Bureau)统计数据显示,传统上以共和党居多数的州,截至2022年7月的一年之间普遍出现人口成长,民主党执政州则人口下降。许多民众表示,决定离开蓝州的原因包括犯罪与治安问题、政治因素、生活开销过高等,加州居民还特别提到税务负担沉重、犯罪丛生以及游民问题。 专家分析,「蓝州」与「红州」之间人口消长的现象属于长期趋势,而不是因为目前发生时事的反应;来自「蓝州」的大量迁入人口,则让原本政治立场倾向保守的「红州」,慢慢变成「紫州」。 根据人口普查局去年12月公布数据,佛罗里达州在2022年里,出现了1957年以来首度人口成长,截至2022年7月的一年之间,增加幅度有1.9%,德州在同期之间也出现1.6%人口成长,同属「红州」得南卡罗来纳州、亚利桑纳州、爱达荷州人口增加分别有1.7%、1.3%、1.8%。 向来是民主党铁票仓的「蓝州」则是另一番景象,加州在同期之间人口缩水0.3%,纽约州、伊利诺州、俄勒冈州人口分别减少0.9%、0.8%、0.4%。 值得注意的是,加州境内极端自由派的旧金山、拉森郡(Lassen County),从2020年4月至2022年7月之间,人口减少分别高达7.1%、7.5%。 房地产仲介玛丽‧贝利(Marie Bailey)是拥有4万4000名成员脸书(Facebook)社团「从加州搬到德州」(Moving to Texas from California)的管理员。贝利接受新闻周刊访问时说,六年前从加州搬到达拉斯-沃斯堡(Fort Worth),许多加州亲朋好友对于她的新生活非常有兴趣,结果促成原本从事行销的她转行成为房地产仲介,专门协助加州民众搬到德州。 她说,政治因素与生活开销昂贵是决定搬家的主因,但不少加州人决定出走是受不了「自由派政策」。她指出:「我每天听到的就是这样,我们社团成员每天都在抱怨,所有人都在讲。」 Source 硅谷联合创投报告:贫富差距愈拉愈大 世界新闻网 …

IBM看好下半年营收好转 裁员可能逼近5000人

IBM看好下半年营收好转 裁员可能逼近5000人 世界新闻网 4/20/2023 IBM第1季获利优于市场预期。(路透) IBM周三(19日)发布全年业绩展望符合分析师预期,对于经济不确定下客户的科技支出,发出谨慎乐观信号。IBM表示,今年全年营收将成长3%~5%,同时确认先前预测的全年现金流105亿美元。 IBM第1季营收143亿美元,与去年同期相差甚微,但略低于市场平均预估。截至3月31日这一季,剔除特定项目后的每股盈余为1.36美元,则是优于彭博访调分析师所估的1.25美元。 首席执行官克里希纳(Arvind Krishna)说,「上半年结束之前,我们会看到市场呈现些许疲态。之后,在接近今年底时,我确实认为成长将好转一点。」 IBM股价在周三盘后交易上涨约1.6%,正常交易时段收在126.32美元。今年以来,IBM股价下跌10%,而其他许多科技股呈现上涨行情。 彭博行业研究分析师Anurag Rana指出,IBM这份最新财报显示,软件产品与服务帮助公司抵挡经济减缓。Jefferies分析师Kyle McNealy也同意,软件部门的较高利润率与良好表现,令IBM克服市场的保守预期。 克里希纳则是提到,IBM获利超出预期,部分原因是今年稍早采行开支管理与调整生产措施。他说,裁员计划完成时,精简人数可能接近5000人,而不是先前宣布的3900人。不过,克里希纳强调IBM在第1季也雇用了7000人。 财务长卡瓦诺(James Kavanaugh)说明生产效率改善步骤时表示,公司定下目标,计划在2024年底以前,达成一年节省20亿美元。 Source Meta裁员 打击餐饮合同工 世界新闻网 4/13/2023 受到大规模裁员、主管缺席和工作压力的影响,Meta的员工士气大受打击。(Getty Images) 科技巨头公司Meta在多轮裁员中已经解雇了超过2000名湾区员工。去年公司取消了员工免费洗衣的服务,取消了食堂的外卖容器。在最新的一轮裁员中,超过126名食堂雇员也将离开该公司。 根据13日公开的信件显示,受影响食堂员工都受雇于Flagship设施服务公司。该公司提供包括维修、清洁和食品人力的服务。 …

Meta本月19日再裁员 这波主裁工程技术人员

Meta本月19日再裁员 这波主裁工程技术人员 世界新闻网 4/20/2023 Meta裁员动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去年11月和今年3月连续裁员逾两万人后,19日又大刀开铡技术人员,图为Meta首席执行官查克柏格(Mark Zuckerberg)。(本报数据照片) Meta裁员动作一波未平一波又起,继去年11月和今年3月连续裁员逾两万人后,19日又大刀开铡技术人员,并以Facebook、Instagram 和 WhatsApp工程师为主,甚至连新兴指针单位也躲不过。Meta员工私下表示,Meta这波裁员公司有提前发信通知那些部门的员工要特别注意,员工们更加紧张、人心惶惶。 Meta员工私下表示,3月开始公司就传出又要开铡的风声,上周则被要求本周非必要不得进公司、不得安排出差等活动,同事们也都在传应该就是这周了,直到18日又收到一封明确的信件指出,这波裁员名单将以科技部门为主,包括Facebook、Instagram、WhatsApp和Reality Lab,这也是第一次这么明确的指出哪些部门是危险名单,相当令人紧张。 19日清晨5时,Meta总部又寄了一封信给员工,说明哪些部门已经裁员了,而剩下其他没提到的部门,则是5月的裁员范围,显示收到信的人「短时间还算安全」。根据信中显示,19日裁员的以技术职务为主,包括用户体验、软件程序、图像处理等工程师,而5月要裁员的则以业务、行政部门为主,例如财务、法律和人资等。 随着2022年广告收入下滑和股价直线下跌,Meta去年11月是硅谷众多科技业中第一个开枪裁员的科技大厂,当时一口气就裁了1万1000人;紧接着又在今年3月裁员第二波,以中阶主管为主,裁员名单达一万人。本月19日则以科技人员为主,约4000人;5月又将裁业务、行政部门。 硅谷科技业工程师表示,虽然自己不在所谓顶尖科技业(FAANG)工作,但看到这些科技业不断裁员也感到相当心慌,代表硅谷的就业市场景气未明,也代表着整体经济尚未复苏,要随时做好准备,持续蹲低身子、度过科技业寒冬。 科技业界人士分析,Meta目前仍困在广告收入无法增加的困境中,再加上每季花费数十亿元开发元宇宙技术,目前元宇宙也尚未开发成功进入市场,不过经过组织重组,降低人事成本开销,仍能达到一定的效果。Meta股价今年以来已与去年低点相比,涨幅高达81%,19日收在215.7元。 Source Meta裁员 打击餐饮合同工 世界新闻网 4/13/2023 受到大规模裁员、主管缺席和工作压力的影响,Meta的员工士气大受打击。(Getty Images) 科技巨头公司Meta在多轮裁员中已经解雇了超过2000名湾区员工。去年公司取消了员工免费洗衣的服务,取消了食堂的外卖容器。在最新的一轮裁员中,超过126名食堂雇员也将离开该公司。 根据13日公开的信件显示,受影响食堂员工都受雇于Flagship设施服务公司。该公司提供包括维修、清洁和食品人力的服务。 Meta公司目前不强制要求雇员返回办公室工作。发言人克雷顿(Tracy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