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个挑衅中国的立陶宛外长,要辞职了? 环球网 12/10/2021 [环球网报道]兰茨贝尔吉斯这个名字想必许多人并不陌生了,没错,就是那个近来频频对中国喊话示强的立陶宛外长。近日有报道称,兰茨贝尔吉斯打算辞去立陶宛外长职务。虽然直接原因与中国没有关系,但在他当外长期间,立陶宛在台湾等问题上不断挑衅中国,导致中立关系急剧恶化。 综合俄罗斯塔斯社、俄新社等媒体报道,美国对白俄罗斯钾肥公司等企业采取的制裁措施于本月8日生效。而白俄罗斯钾肥公司此前曾同立陶宛国有企业——立陶宛国家铁路公司签署了合作合同,立陶宛国内就本国公司是否应该停止与该公司合作存在分歧。兰茨贝尔吉斯当地时间9日称,一旦确认白俄罗斯钾肥公司按照合同向立方完成支付预付款,他本人打算辞职。 报道称,兰茨贝尔吉斯当天对记者说:“今天我已经跟总理说过了,其实是昨天晚上说的,我准备辞职,我正在等总理的决定。” 立陶宛总理因格丽达·希莫尼特当天表示,尚未就兰茨贝尔吉斯辞职作出决定。“我在作出决定后会通知。”塔斯社援引波罗的海通讯社的消息报道称,希莫尼特还承诺择机在对立方不造成财政损失的情况下,解除立陶宛国家铁路公司与白俄罗斯钾肥公司的合同。“我们肯定会找到一个方案,在对立陶宛共和国不构成财政损失威胁的情况下解除合同。”她说。 综合塔斯社、《欧亚日报》等俄媒报道,美国等国针对多家白俄罗斯企业实施的制裁自12月8日起生效,受制裁企业包括白俄罗斯钾肥公司。在这些制裁生效后,立陶宛国内就立陶宛国家铁路公司是否继续与白俄罗斯钾肥公司进行合作存在分歧。 塔斯社称,立陶宛将美国视为战略伙伴,立陶宛政府主张不能长期经过立陶宛运输白俄罗斯方面的肥料,但尚未确定停止运输肥料的具体时间。不过,立陶宛国家铁路公司高层领导曼塔斯·巴尔图什卡说,白俄罗斯钾肥公司上个月就已支付本月运输肥料的预付款,而且这笔预付款可能包括明年1月份运输部分肥料的费用。如果自明年1月起停止运输白俄罗斯公司的肥料,立陶宛铁路公司需要大约4900万欧元的国家补贴。兰茨贝尔吉斯则称,白俄罗斯公司的预付款“不正常”。 值得注意的是,因为过于追随美国,立陶宛企业不仅在与白俄罗斯公司合作方面可能遭受损失,在中国市场也可能遭受损失。 在中立关系因立陶宛允许台湾当局设立“驻立陶宛台湾代表处”受损后,兰茨贝尔吉斯频繁发表不当言论挑衅中国。兰茨贝尔吉斯上月访美期间就声称,立陶宛企业在中国的生意停滞等这些痛苦“将是短期的”,立陶宛正努力减少在供应链方面对中国的依赖。立陶宛学到的最大教训是,“受到经济压迫并不意味着要放弃外交政策上的独立决定”,立陶宛将为各国提供如何抵御压力的模式。关于立陶宛与美方签署的信贷协议,立陶宛外交部引述兰茨贝尔吉斯的话称,该国“正在扩大与战略合作伙伴(美国)的经济关系,并为立陶宛公司寻找各种新的替代方案”。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赵立坚表示,立陶宛不惜以损害中国主权为“投名状”换取贷款,这种交易不道德,而且危险。立陶宛背信弃义,不顾中方严正交涉,不顾国际公理和正义,为大国火中取栗,终将为此付出代价。 Source Lithuanian foreign minister says is ready to resign over Belarus potash REUTERS 12/10/2021 …
Category: Europe
民主峰会沦圈地运动 恐不利拜登外交布局 世界新闻网 12/10/2021 由美国发起的民主峰会,从一开始就被外界视为「围堵中国」的战术之一,中国也打着民主的旗号另辟战场;这也让主办方设置的「盛会」,沦为敲锣打鼓的「美中互相圈地运动」,反而让受邀者怕被粘贴标签而望之却步;已预料雷声大雨点小的结果,很可能斲伤美国的领导威信,不利拜登整体外交布局。 拜登今年1月重返欧洲起,就再三向盟友保证「不要求大家在美中之间选边站」,但民主峰会遭华盛顿邮报质疑,与会成员的民主品质良莠不齐,且不脱地缘政治考量,在在让外界看到美国为团结盟友伙伴,对抗中国的图穷匕见。 民主党政府上台后,外交动作频仍,无论是双边或多边的联合声明,应对新冠或强化供应链等针对特定议题的会议,基本上各国和民间企业都很给面子出席,也许下若干承诺,唯独这次的民主峰会,拜登竭力吹拉弹唱,具体共识结论犹未可知。 美中「密集竞争」,从联合国组织、疫苗援助到台湾议题,经常亦步亦趋,双方大动作或少,小动作却不断;这次美国的民主峰会登场前,中国抢先一步开了「民主论坛」,形同正面接战。但如此拉帮结派画分阵营,与圈地何异?对于被迫入伙的国家来说,实质利益和副作用又该如何计算? 包含美国在内,世界各国的期待与其说是「有效和陆方竞争」,更该说是「避免美中陷入冷战式的集团对抗」。 但台湾的执政党不这样看,民进党政府从一开始便积极高调宣传此事,强化自己亚洲民主灯塔的形象,在军事和外交压力环伺的状况下与美国交心,却无力打开两岸沟通管道。 驻美代表萧美琴和拜登等民主盟友「同框」的这一天,尼加拉瓜选择和中华民国断交,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映照的正是国际政治现实下的「民主价值」与「国家利益」;台湾不是唯一面临这道难题的国家,世界各国亦如是。 「民主」为美国为重返世界所高举的旗帜,却在激烈大国竞争的状态下被稀释和转化,可能并非拜登这个政坛老将所愿,他更该忧心的是,这场峰会落幕后,美国的领导威信如何维持,是否还能联合世界各国与中国竞争或对抗。 Source A reality check: The lighthouse of democracy dies down CGTN 12/10/2021 Democracy …
尼加拉瓜加速倒向中国与台断交 美国「推了一把」? 世界新闻网 12/09/2021 中美洲国家尼加拉瓜宣布与中华民国断交,改与中华人民共和国建交,这除了与中共极力拉拢尼加拉瓜外,也与近来美国制裁尼加拉瓜,加速尼国倒向中国有关。 中美洲临近美国,多数国家的外交政策深受美国影响,但尼加拉瓜左派阵营的奥蒂嘉当选总统以来一直与美国龃龉,多番批评美国,是少数与美国唱反调的中美洲国家。 当地时间12月9日下午,尼加拉瓜外交部发表声明,宣布与台湾断绝“外交关系”。声明说,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尼加拉瓜自即日起断绝与台湾的“外交关系”并停止与台湾的一切接触和官方联系。 美国众议院先前通过对尼加拉瓜制裁,指控奥蒂嘉妨碍总统大选公平举行,并把尼国推向一党专政独裁国家。今年11月8日美国拜登政府在尼加拉瓜进行新一轮大选的时候,拜登再指控奥蒂嘉及其妻子,多年来利用武力和囚禁的方式来压制国内反对派,从而确保他们稳坐政府总统之位。拜登还强调,美国将采用「一切外交和经济手段」帮助尼加拉瓜民众,制裁和追究奥蒂嘉政府的责任。 美国的举动让台湾与尼国的外交关系更加尴尬,台湾在中美洲的影响力,无疑受益于美国为其背书;但尼加拉瓜与美国关系弄僵,台湾的外交处境自更艰困。不少西方媒体就报导,美国一直想推翻奥蒂嘉政府,加大对尼加拉瓜政府的制裁力度,此举只会进一步刺激尼加拉瓜向中国和俄罗斯靠近。 尼加拉瓜现任总统奥蒂嘉担任尼国多年总统(一任五年)。1985年,奥蒂嘉的左翼政党桑定民族解放阵线当选后,尼加拉瓜宣布与中国建交,与台方断交。到了1990年右翼「全国联盟」领导人查莫洛夫人上台,尼加拉瓜宣布与台湾复交,中共随即与尼国断交。 2006年奥蒂嘉复出重新当选总统,2011年连任,2014年修宪取消连任限制,2016年连任,2021年11月又再度当选,进入第四任总统。他也是当前中美洲国家在位最久的元首。 新华社曾报导,奥蒂嘉在2006年竞选期间曾说过,如获选的话,尼加拉瓜新政府将优先考虑与中华人民共和国恢复创建外交和经济关系,届时只待中国驻尼加拉瓜大使递交国书,尼中即可复交。2014年他接受中国大陆媒体访问时也明确表达:「愿与中国再次相遇」。 尼国的「桑定」阵营长年与中国共产党保持党际交流,近年在新疆、香港人权议题上也立场鲜明地支持中国。 尽管奥蒂嘉多次表达和中国大陆复交的愿望,但2008至2016年台湾马政府执政时,两岸「外交休兵」,北京并未同意复交,以免影响改善中的两岸关系。如今台湾不承认九二共识,「外交休兵」默契已去,尼国与台湾断交改与中共建交已成迟早会发生的事。近来美国的加大制裁,只是个导火线,让尼加拉瓜无所顾忌转与中共复交,与我断交。 同样最近刚结束大选的我友邦洪都拉斯,已获胜选的卡斯楚早前表示当选后会与中共建交,但受到美国压力后已改口「尚未决定」,如今受到隔邻尼加拉瓜最新的外交举动影响,是否会有变量,也让各界关注。 Source 快讯: 尼加拉瓜政府宣布与中华民国断交 与中国建交 中央社 12/09/2021 尼加拉瓜政府今天宣布,与中华民国断绝外交关系。 尼加拉瓜政府今宣布与中华民国断交。这是中美洲国家尼加拉瓜史上第二次与中华民国断交,两次相隔36年,而且决定都是由奥蒂嘉(José Daniel Ortega …
快讯: 尼加拉瓜政府宣布与中华民国断交 与中国建交 中央社 12/09/2021 尼加拉瓜政府今天宣布,与中华民国断绝外交关系。 尼加拉瓜政府今宣布与中华民国断交。这是中美洲国家尼加拉瓜史上第二次与中华民国断交,两次相隔36年,而且决定都是由奥蒂嘉(José Daniel Ortega Saavedra)主政期间做成。 奥蒂嘉现年76岁,原本是左派反阵政府阵线的领导者,1979年取得政权后,于1985年12月首次中断与中华民国55年的外交关系,并承认北京,直到1990年查莫洛夫人(Violeta Barrios Torres de Chamorro)领导的政府上台,再度承认中华民国。 2006年奥蒂嘉再次当选总统,此后对台湾的态度暧昧,尼加拉瓜被视为可能倒向中国的中美洲国家之一。 尼加拉瓜转向后,中华民国台湾的邦交国减为14个,包括8个拉丁美洲和加勒比海国家。 记者陈言乔/即时报导 中国央视报导,当地时间12月9日下午,中美洲国家尼加拉瓜政府发表声明:承认世界上只有一个中国。中华人民共和国是代表全中国的唯一合法政府,台湾是中国领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尼加拉瓜政府即日起与台湾断交。 Source Taiwan ends diplomatic links with …
Google发1600美元红利给全球员工 外聘、实习生也有份 中央社 12/09/2021 Alphabet Inc所属的谷歌(Google)延后重返办公室计划的同时,今天宣布今年将对全球员工加发1600美元红利,连实习生也拿得到。 Google发言人告诉路透,公司本月将加发所有雇员,包括外聘员工和实习生一笔1600美元的一次性现金福利,或员工所居国家等值货币。 这名发言人表示,这笔钱是Google居家办公津贴和福利奖金以外的额外福利,以在新冠肺炎(COVID-19)大流行期间支持自家员工。至于公司呼出多少款项来应付这笔支出,发言人并没有具体说明。 稍早于3月期间,Google内部调查显示过去一年员工福利缩水。Google之后宣布一连串补助措施,包括一笔500美元的福利现金红利。 Google原本预料于明年1月10日起让员工返回办公室上班,但在新冠肺炎变异株Omicron掀隐忧、公司硬性规定员工接种疫苗引反弹下,Google上星期宣布,返回办公室计划将无限期延后。 Source Omicron迅速蔓延!Google取消一月重回办公室计划 文章来源: Newtalk 12/03/2021 Google原定要在1月10日开始实施1周3天回办公室上班的政策,但随着新冠变种病毒Omicron在越来越多国家现踪,Google宣布将延长居家办公模式,欧洲、中东和非洲地区的上班政策也将视各地情况调整。 《CNBC》报导,Google安全副总裁Chris Rackow向所有全职员工发送信件表示,公司计划等到新年再决定美国员工是否该回归办公室上班,原定1月10日开始实施的新规定将往后顺延。不过Rackow仍鼓励所有员工,如果情况允许的话,可以尽量返回办公室,重新熟悉以往的工作模式。 Rackow指出,Google目前重启了90%的美国办公室,这几周以来,差不多有40%的员工已经进公司上班。 Google said it is indefinitely pushing back …
锁定跨国公司 中国再出招施压立陶宛 世界新闻网 12/09/2021 路透9日独家报导,波罗的海国家立陶宛的资深政府官员与产业团体透露,中国已经告知跨国公司,跟立陶宛断绝关系,否则就要面临被中方市场拒之门外。 立陶宛与中国的直接贸易量不算大,但该国采出口基础经济,境内数百家企业为商品销往中方的跨国公司制造家具、雷射、食物与服装等产品。 立陶宛外交部副部长艾德梅纳斯(Mantas Adomėnas)告诉路透,「他们(中国)一直发送消息给跨国公司,如果他们采用来自立陶宛的零件与供应商,将不再获许销往中国市场或找到当地供应商」。 艾德梅纳斯表示,「我们已看到部分公司取消跟立陶宛供应商的合约」,但他没有说出任何受影响公司或供应商的名称。 代表数千家立陶宛企业的立陶宛工业家联合会(LPK)证实,部分自立陶宛供应商购买货物的跨国公司正被中国锁定。LPK主席努维丘斯(Vidmantas Janulevicius)说,「本周是我们第一次看到中方直接施压一位供应商放弃立陶宛制货物,我们之前只遇过威胁说这可能会发生,现在变成了现实」。 China closed its door to Lithuania, and here is why. 努维丘斯表示,「对我们来说,最痛苦的部分在于该供应商是一家欧洲公司,许多立陶宛企业是这些公司的供应商」。 据悉,立陶宛正考虑设立一个基金以保护当地企业免受中国的报复,政府则找上处于外交纠纷余波危险之中的企业,就提供贷款等可能财务支持进行磋商。 Source 立陶宛外长求助欧盟:我们没办法单独”制裁”中国 …
俄参谋总长:准备入侵乌克兰是假新闻 将扑灭挑衅举动 世界新闻网 12/09/2021 西方国家怀疑俄国军队在乌克兰边界集结,可能有意入侵,美国总统拜登7日为此特别与俄国总统普亭举行视频峰会。俄军参谋总长Valery Gerasimov将俄军准备入侵乌克兰的报导斥为「假新闻」,并表示西方国家提供乌克兰直升机、无人机、侦察机、反战车飞弹在先,让乌克兰放胆愈来愈挑衅,造成乌东局势动荡。Valery Gerasimov语带玄机表示,乌克兰的军事挑衅将被压制。 英参谋总长:乌克兰危机恐引爆二战以来最大冲突 英国参谋总长(the chief of the defense staff)拉达金上将(Admiral Sir Tony Radakin)用「可能引爆二战以来的最大冲突」,形容当前的乌克兰局势,表示9万名俄国官兵出现在俄乌边界,令人非常忧虑。 As tensions simmer and troops amass along on …
史丹福报告:Omicron恐与爱滋病毒有关 世界新闻网 12/09/2021 Omicron变种病毒突然出现,而形成大流行,可能是因为免疫受损者(未治愈的HIV感染者)感染了新冠病毒,从而引起病毒突变所引发的。史丹福大学医院今年初治疗一名诊断患有HIV与新冠病毒的患者,并仅在15天内看到新冠病毒突变的惊人发展。史大报告强调,需改善全球新冠疫苗接种,并同时加强HIV(爱滋病毒)治疗,以防止新冠病毒进一步变异而延长疫情。 史大患者是一名61岁东湾妇女,在家接受24小时护理。她感染了HIV,但未接受治疗,于2020年12月中旬出现轻微新冠症状。新冠症状出现几天后,检测结果呈阳性,但也未住院。今年1月,她到史丹福治疗严重褥疮,当时所有患者都须接受标准新冠筛检,她的检测结果呈阳性,但已是发生症状后30天,几周前便没有了不适感。但史大测试比大部分诊所进行的常规测试更敏感,发现了她鼻内不仅有新冠病毒,而且仍在积极拷贝。 病患感染HIV且未获得治疗,因此免疫系统不佳。医生在她住院一周后,就开始对她进行抗病毒治疗。一个月后,病患免疫系统恢复,血液中HIV含量几乎检测不到。同时,在开始HIV治疗后不到两周,检测显示她的新冠病毒不再活跃拷贝,六周后,她的新冠检测完全呈阴性。 史大通过使用抗逆转录病毒药物(antiretroviral drugs)治疗患者,使得HIV与新冠病毒感染都获得控制、免疫系统恢复,快速抵御新冠病毒。史大临床病毒学实验室对患者病毒进行测序,发现病毒在两周内至少产生了五种新突变,其中一种与其他变体的免疫抵抗有关,且与Omicron中发现的突变非常相似。 传染病专家指出,这位患者在感染新冠期间在家中与医院接受治疗,因此未构成将变种病毒传染给他人的太大风险。但其他免疫系统受损的人,则可能携带新冠病毒数周或数月,病毒变异风险更严重,并会将变种病毒传染给他人。Omicron可能就是一例。 史大团队的病例研究报告,已在10月美国疾病控制防治中心期刊「新兴传染疾病」(Emerging Infectious Diseases)正式发表。 旧金山加大感染疾病专家李维(Dr. Jay Levy)表示,若Omicron确实来自感染爱滋病毒族群,就无法让人对爱滋与新冠两种流行病视而不见,这是个警钟。 Medical researchers at Stanford may be unlocking key mysteries of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