WSJ:美国立场改变 欧美盼中国说服俄和谈停火 世界新闻网 5/08/2023 美国及其欧洲盟友认为,乌克兰计划5、6月发动反攻,可能为今年底对俄磋商铺路,且中国可望说服俄罗斯代表坐上谈判桌;华尔街日报7日报导,西方国家的态度与官员思维的重大转变,凸显欧美国家愿意让长期支持俄国总统普亭(Vladimir Putin)政府的中国参与乌俄终战协商。 华尔街日报报导,西方国家改变态度,以美国最明显。美国曾强烈怀疑中方介入的动机。 布林肯乐观看待中国和缓冲突 报导指,但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近期审慎地公开表示,对于北京可能帮助缓和冲突抱以乐观看法。 谈判停战 欧美不确定普亭态度 华尔街日报指出,欧美官员一致认为,没有任何一个交战方具备无限期战斗的能力,而北京政府愿意在国际和谈中发挥作用的表态,应当受到国际社会检验。然而,欧美官员依然不确定,俄国在普亭的领导下,是否有意通过谈判停战。 习泽通话 习斡旋俄乌和谈 中国国家领导人习近平上月26日与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y)进行电话会谈,这是中乌领袖自去年2月底俄国侵乌以来,两人首度通话。 美联社分析,中国欲重新定位自身全球角色,是北京斡旋俄乌的动机之一。 北京官方公布的通话内容显示,习近平告诉泽伦斯基说,「对话和谈判是唯一可行的解决办法」,同时警告冲突的风险,意图将中国描绘成「一个公正的国家」,并呼吁各方克制,强调「核战没有赢家」。 无意久战 欧美盼乌战结束 尽管欧美国家一再公开表态,誓言无论乌俄战争持续多久,都会力挺乌克兰,直到乌军打败俄军,但西方国防工业已经证明,欧美国家无法在满足本国需求的同时应援乌克兰;欧美国家迫切希望乌俄冲突结束,或至少有所缓和,遂持续呼吁交战方通过谈判解决问题。 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一边鼓励乌军春季反攻,一边呼吁双方上谈判桌,而西方国家军援乌克兰,让基辅位处更有利的谈判地位。美国白宫和国务院则坚称,所有战事都在谈判桌上结束,前提是俄国愿意谈。 消息人士透露,白宫内部、法国与德国官员初步共识是在乌军春季反攻有所进展后,促成乌俄谈判,且要设法让乌军夺回南部领土,这才能让乌克兰发出捷报。 …
Category: Japan
![](https://cinfoshare.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VeritasTechOwl-Small.png)
日韩「站队美国」中媒酸:一个强扭的瓜 中国新闻组 5/08/2023 时隔12年,日本、南韩重启首脑间「穿梭外交」。中国媒体纷纷发表评论,对于日韩这对「冤家」是否迎来「柳暗花明」?有中国媒体刊文称,这主要是美国因素在作用。日韩已公开站队,宣示自己是美国「马前卒」;所谓的「美日韩军事同盟」就是「一个强扭的瓜」。 深圳卫视旗下直新闻8日刊登对特约评论员吴蔚的访问文章,内文提到,短短三个月内,美日韩三国领导人之间的交互非常频密,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日韩领导人之间「过于友善」的姿态。「一言以蔽之:日本与韩国都已经明确地、公开地站队了,重新宣示了自己作为美国马前卒的角色。」 被问到是什么因素促使日韩重新拥抱彼此?该文称,最主要的还是美国因素在发挥作用。「一直以来,所谓的『美日韩军事同盟』就是一个强扭的瓜,是在美国盟主软硬兼施下规劝出来的一个貌合神离的松散组合。之所以松散,源于日韩之间根深蒂固的矛盾,若将这个矛盾摊开了讲,大致可以归类为三个主因:历史上的民族仇恨、现实中的领土纷争以及经济上的产业链碰撞。」 文章认为,「拜登非常狡猾地抓住了一个『牛鼻子』,那就是日韩产业链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美国用经济关系迫使韩日两国重新调试彼此关系。」 文章直指,(美国)以产业链的重新调整为切入点,让日韩两国乖乖归队。「归根结底那都是『美国爸爸赏饭吃』。因此,当美国政府一旦触及了这个根本,这些小弟都得乖乖低头…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该文还痛批,「一个允许他国大量驻军、放任自己的国家领导人被监听、被监视的国家,国格是不完整的。」 Source 奈伊:美中2017年来进入大国竞争周期 须防1914年重演 世界新闻网 5/06/2023 美国知名国际关系学者、哈佛大学名誉教授奈伊以「软实力」、「巧实力」论述闻名于世,近日他接受中国媒体访问时指出,美中关系自2017年以来进入「大国竞争」为重点周期,对此须慎重、不要让这段时期失去控制,重演1914年状况。他估计,也许到了2030、2040年代,双方关系的周期可能会转向更多接触与合作,但必须先度过这个危险时期。 奈伊(Joseph Nye)近日在中国出版他的新书「软实力与中美竞合」,在视频出席新书发表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对美中关系提出阐述。 据新京报的专访,奈伊指出,历史上美中关系经历了起起伏伏,有些会持续十年或更长时间。「自2017年以来,我们进入了一个以大国竞争为重点的周期。在此之前,我们经历了一个更注重经济关系的周期。我认为这些周期都不会很快得到改变」。他认为,当人们讨论2020年代剩下的时期美中关系会怎么样时,「我们必须慎重,不要让这段大国竞争时期失去控制,以至于我们在无意中陷入我们都不想看到的局面。我认为这是(未来一段时期)值得关注的原因」。 他也预期,也许到了2030年代和2040年代,这个周期可能会再次转向更多的接触、更多的合作,「但我们必须先度过这个危险的时期,才能够看到这种转变的到来」。奈伊强调,美国和大陆应该有高层接触,但也应该有中层接触,想办法创建「护栏」,防止小事件演变成大事件。他也强调,不应该把当前的情况看作是中国在崛起、美国在衰落,而应该看作是两国将成为同伴,需共同努力管理好这种关系。 奈伊指出,如果拜登(Joe Biden)连任美国总统,华府对北京政策将延续,但也不是一成不变,「如果双方能够在所划定的领域内开展互惠合作,拜登的政策也可能会逐渐改变」。 就「软实力」议题,他认为,中国软实力来自于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传统文化;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功,让数亿人脱贫也非常吸引人;而美国的「软实力」不仅基于政府行为,还依赖美国文化中的公民社会。对于近期北京在国际事务扮演了不少调停者角色,奈伊认为这增强了北京的「软实力」。他认为,软实力可成为双方竞争领域,也可以成为合作的领域。 而在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的对话中,他则提到,一些美国人将中国袭击美国视作一种潜在的威胁,就像日本在1941年袭击珍珠港一样。不过他强调,中美之间的潜在威胁更像是1914年,当时的欧洲大国都认为将进行的是一场非常短暂、激烈的战争,但事实恰好相反,战争持续四年,导致1,000多万人死亡。他认为危险「是我们像1914年那样犯错,而不是像1941年那样我们中的一方攻击另一方,这就是我们之前谈到的『护栏』如此重要的原因」。 奈伊强调,自己拒绝将美中关系视作进入新冷战,因为虽然有激烈的竞争,但在经济和生态方面存在着高度的相互依赖,这在美苏冷战期间从未存在过。他提到,若能摆脱这些「谁崛起和谁衰落的问题」,中美关系将更加健康。 对于北京发展「巧实力」,他则直言,仅在中东或乌克兰推动和平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其周边这样做、管理与邻国的边界争端。另外,对近年中共「战狼外交」的进展,他则直言,「这种与其他国家争论对立的情况在国际政治中是比较糟糕的」。 …
反攻面临50万俄大军 乌防长:结果或令大家失望 中时新闻网 5/08/2023 俄乌战争至今打了快15个月,乌克兰展现惊人的反抗意志,多次成功阻止俄军攻势。随著反攻时机将至,外界莫不对乌军寄与厚望,希望能藉此机会扭转局面。乌克兰国防部长日前接受《华盛顿邮报》採访,坦言反攻未必能取得重大战果,呼吁各界不要期望过高。 乌克兰国防部长列兹尼科夫(Oleksii Reznikov)本周接受《华盛顿邮报》专访,直言外界的期待过高。“全世界都高估了我们的反攻行动,”列兹尼科夫说。“很多人都在等…希望能看到显著的进展,”他强调,实际结果可能会令人失望。 乌克兰必须尽可能在战场上获胜,才能得到更多盟友的信任和援助,尤其是他们去年秋天在哈尔科夫(Kharkiv)战场成功逆袭,10天收复了6000平方公里失土。 然而现实情况是,俄军在长达1,400多公里的战线上挖了大量战壕和防御工事,同时有多达50万俄军正把矛头对准乌克兰,其中6成就驻扎在乌克兰境内,乌军要想複制过去的胜利,恐怕没那么容易。 “我无法告诉你收复多少失土算是成功,10公里、30公里、100公里还是200公里?”列兹尼科夫说。毕竟在前线,有地理和人数优势的是俄罗斯,不是乌克兰。 Source 瓦格纳集团创始人:俄军已控制巴赫穆特95%的土地 观察者网 5/07/2023 (观察者网讯)据俄罗斯塔斯社当地时间5月6日消息,俄罗斯“瓦格纳”集团创始人叶夫根尼·普里戈津当天发表声明称,俄军已经控制乌克兰东部城镇巴赫穆特95%的土地。普里戈津早些时候还宣布,瓦格纳集团将在5月10日撤出巴赫穆特,把阵地移交给车臣部队。 “现在,巴赫穆特大约95%的土地已经被占领,剩余5%的区域不会影响俄军进一步向西推进,2平方公里的土地不会以任何方式干扰军事行动的进程。”普里戈津说,他无意争夺“拿下巴赫穆特”的功绩,“我志在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受益。” 普里戈津还表示,瓦格纳集团“弹药短缺”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为了俄罗斯的利益,他将保存瓦格纳部队的兵力,以便开展后续行动。 普里戈津在6日早些时候宣布,瓦格纳集团部队准备在当地时间5月10日零时之前撤往后方阵地休整。根据车臣领导人拉姆赞·卡德罗夫的提议,瓦格纳集团将把巴赫穆特的阵地移交给车臣“艾哈迈德”部队。 对于瓦格纳集团宣布将撤出巴赫穆特的消息,乌克兰军方持怀疑态度。5月5日,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汉娜·马里亚尔表示,俄罗斯正在从前线其他地区调遣瓦格纳集团兵力,前往乌克兰东部城镇巴赫穆特作战,莫斯科方面希望在下周的“胜利日”庆祝活动前拿下这座城市。 马里亚尔6日还发文称,不需要探究俄军领导人声明的“隐藏含义”,无论俄方作出何种表态,乌克兰军队都应该时刻准备应对最危险的情况。 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则表示,车臣部队已经做好进驻巴赫穆特的准备。他在6日发文称:“我已签署了一封致武装力量最高指挥官的信函,表明‘艾哈迈德’部队准备好控制这座城市。士兵们处于战备状态,正在等待命令。几支部队已经启程前往特别军事行动区。” 卡德罗夫宣称,俄军将很快控制整个巴赫穆特。他透露,考虑到乌克兰军队的战术和俄军可用的资源,“艾哈迈德”部队正与俄罗斯国防部制定在巴赫穆特地区的行动战略,这些策略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Source 暗杀普亭未遂?乌克兰否认 称对克宫爆炸不知情 …
瓦格纳:俄军承诺提供弹药支持 5/07/2023 俄罗斯雇佣兵组织瓦格纳首脑普里戈任星期天(5月7日)说,俄军方已承诺为瓦格纳部队提供更多弹药支持,似乎暗示瓦格纳将会继续驻守巴赫穆特,与乌克兰军队作战。 综合法新社和路透社报道,普里戈任在通讯应用Telegram的个人频道发文说:“我们连夜收到作战命令,这是这么久以来的第一次。我们已经得到承诺,会得到所需弹药和武器来继续进一步行动。” 他补充称,莫斯科承诺会将瓦格纳需要的一切补给部署在部队侧翼,以防乌军切断瓦格纳的弹药供应。 此外,根据普里戈任的消息,俄国防部已指派苏洛维金(Sergey Surovikin)将军与瓦格纳合作。 普里戈任星期五(5日)宣布,他的部队将撤出激烈争夺数月的巴赫穆特,因为部队已经缺乏弹药,并因此遭受 “无谓且不合理的 “损失。 Source 瓦格纳集团创始人:俄军已控制巴赫穆特95%的土地 观察者网 5/07/2023 (观察者网讯)据俄罗斯塔斯社当地时间5月6日消息,俄罗斯“瓦格纳”集团创始人叶夫根尼·普里戈津当天发表声明称,俄军已经控制乌克兰东部城镇巴赫穆特95%的土地。普里戈津早些时候还宣布,瓦格纳集团将在5月10日撤出巴赫穆特,把阵地移交给车臣部队。 “现在,巴赫穆特大约95%的土地已经被占领,剩余5%的区域不会影响俄军进一步向西推进,2平方公里的土地不会以任何方式干扰军事行动的进程。”普里戈津说,他无意争夺“拿下巴赫穆特”的功绩,“我志在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受益。” 普里戈津还表示,瓦格纳集团“弹药短缺”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为了俄罗斯的利益,他将保存瓦格纳部队的兵力,以便开展后续行动。 普里戈津在6日早些时候宣布,瓦格纳集团部队准备在当地时间5月10日零时之前撤往后方阵地休整。根据车臣领导人拉姆赞·卡德罗夫的提议,瓦格纳集团将把巴赫穆特的阵地移交给车臣“艾哈迈德”部队。 对于瓦格纳集团宣布将撤出巴赫穆特的消息,乌克兰军方持怀疑态度。5月5日,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汉娜·马里亚尔表示,俄罗斯正在从前线其他地区调遣瓦格纳集团兵力,前往乌克兰东部城镇巴赫穆特作战,莫斯科方面希望在下周的“胜利日”庆祝活动前拿下这座城市。 马里亚尔6日还发文称,不需要探究俄军领导人声明的“隐藏含义”,无论俄方作出何种表态,乌克兰军队都应该时刻准备应对最危险的情况。 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则表示,车臣部队已经做好进驻巴赫穆特的准备。他在6日发文称:“我已签署了一封致武装力量最高指挥官的信函,表明‘艾哈迈德’部队准备好控制这座城市。士兵们处于战备状态,正在等待命令。几支部队已经启程前往特别军事行动区。” 卡德罗夫宣称,俄军将很快控制整个巴赫穆特。他透露,考虑到乌克兰军队的战术和俄军可用的资源,“艾哈迈德”部队正与俄罗斯国防部制定在巴赫穆特地区的行动战略,这些策略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Source 暗杀普亭未遂?乌克兰否认 称对克宫爆炸不知情 …
![](https://cinfoshare.com/wp-content/uploads/2020/09/aplus-education-logo.png)
克里米亚:乌军无人机袭击黑海舰队司令部所在城市 中央社/莫斯科 5/07/2023 克里米亚当局今天说,他们前一晚击退乌克兰针对塞凡堡(Sevastopol)发动的无人机攻击。俄占克里米亚地区的塞凡堡是俄军黑海舰队主要基地和司令部所在地。 法新社报导,这代表着俄罗斯在5月9日庆祝苏联战胜纳粹活动之前,以及预期基辅发动的反攻中,乌克兰据信最新一波的无人机袭击和破坏意图。 塞凡堡市长拉兹沃扎耶夫(Mikhail Razvozhayev)今天说,有几架无人机在夜间发动攻击。 他说:「防空和电子作战部队击退新一轮的攻击。」 拉兹沃扎耶夫在Telegram发文说,乌克兰向塞凡堡发动十多架无人机袭击,其中两架在海上被击落,另一架失控后掉入森林。 他说:「塞凡堡的公共设施没有受到破坏。」 俄罗斯6日说,俄军在克里米亚半岛上空击落一枚乌克兰飞弹。莫斯科2014年从乌克兰手中并吞克里米亚半岛。 Source 消息:乌军对克里米亚半岛发动袭 5/07/2023 综合俄罗斯和乌克兰媒体报道,克里米亚半岛几处地区星期天(5月7日)发生爆炸袭击,俄罗斯防空部队正在击退攻击。 路透社引述俄罗斯媒体Baza报道称,乌克兰向克里米亚半岛派出无人机,俄防空部队在塞瓦斯托波尔市(Sevastopol)港口上空击落至少一架无人机;初步消息显示,暂未有人员伤亡。 此外,根据监测乌克兰情况的数个Telegram频道消息,爆炸袭击发生在塞瓦斯托波尔市和萨基镇(Saki),俄罗斯在当地设有空军基地。 除了这两处地点,俄军还在其他几个地点设有军事据点。 上述消息尚未得到俄乌官方证实。 过去两周,乌军对俄控地区尤其克里米亚加强打击。乌克兰没有证实这些袭击的作用,只说破坏基础设施是为计划的地面反攻做准备。 Source 暗杀普亭未遂?乌克兰否认 称对克宫爆炸不知情 世界新闻网 5/03/2023 …
![](https://cinfoshare.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VeritasTechOwl-Small.png)
英国君主制成本纳税人一年一杯咖啡 存续关键在王室 中央社 / 伦敦 5/07/2023 英国迎来睽违70年的君主加冕典礼,欢庆之余,君主与共和制之争较去年女王国葬期间更显尖锐。有研究指出,英国君主制一年不过花费一名纳税人一杯咖啡的钱,十分「划算」,但问题不只在钱而已。由于英国废除君主制的社会动能尚不成气候,制度能否存续,很大取决于王室本身。 回顾近10年民意调查,支持延续君主立宪制的英国民众占比大约是6成,认为国家元首应经选举产生者则仅占2成余,这样的正、反意见比例至今堪称稳定。不过,若将回顾时间拉长,可发现英国君主制确实已从「万民拥戴」步入必须更加努力说服大众自身存在正当性的年代。 非营利组织「国家社会研究中心」(NatCen)运行的「英国社会态度」(British Social Attitudes, BSA)调查,品质普获学界肯定。1983年,BSA首次调查英国民众认为延续君主制有多重要,高达86%的民众回答「非常重要」(65%)或「还算重要」(21%)。 1992年,已故女王伊丽莎白二世(Queen Elizabeth II)的4个孩子中,有3个相继宣布与配偶离婚或分居,包括如今的查理三世(King Charles III),这重创白金汉宫精心营造的王室「模范家庭」形象。1994年,BSA调查结果显示,认为延续君主制非常或还算重要的民众占约66%,较10年前足足少了10个百分点。 接下来几年,支持维系君主制的英国民众占比稳定保持在6至7成。像女王登基周年这样的「喜事」有助推升民意对君主制的支持度;女王2011年访问爱尔兰、与前爱尔兰共和军(IRA)指挥官麦金尼斯(Martin McGuinness)「握手言和」,曾让君主制支持度冲高至近8成。 然而,2019年起,安德鲁王子(Prince Andrew)卷入性侵案、哈利王子(Prince Harry)与妻子梅根(Meghan Markle)与王室闹翻等一连串风波,又让君主制的支持度呈下滑趋势,甚至数度跌落6成门槛,刷各民调新低纪录。 女王去年9月逝世,当时在国丧一片「搁置争议」、鼓励团结的氛围中,许多问题暂被压抑,但各界隐而不宣的默契是:英国君主立宪制的问题只会更多,不会更少。 公众好感度长期处于低档的查尔斯三世虽然或许不至于如部分人士预言的成为「英国最后一任君主」,但他是否能有效管控国内外重大政治事件、特别是王室成员本身言行对君主制构成的威胁,仍有待观察。 …
俄承诺提供弹药 瓦格纳决定不从乌东巴赫姆特撤军 中央社 / 莫斯科 5/07/2023 俄罗斯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首脑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今天说,在他威胁要将前线部队撤出巴赫姆特(Bakhmut)之后,已获得俄罗斯军方「承诺」提供更多弹药。 普里格津曾就乌克兰与莫斯科部队激战焦点的巴赫姆特情势、猛烈抨击俄罗斯军事首长,他今天说:「他们承诺将提供我们继续行动所需的所有弹药和武器。」 他说,他们已经获得保证,「巴赫姆特周围的战斗人员一切所需的东西都将获得满足」。 普里格津领导的瓦格纳集团(Wagner Group)在俄罗斯对巴赫姆特长达数月的艰苦进攻中担任带头角色,在这场俄乌战争中时间最长、最血腥的战斗中几乎攻占这座城市。 普里格津5日一度威胁说,「我将把瓦格纳部队撤出巴赫姆特,因为在缺乏弹药的情况下,他们会面临无意义的死亡」。他当时还说,他正在等待撤离巴赫姆特的命令。 Source 瓦格纳集团创始人:俄军已控制巴赫穆特95%的土地 观察者网 5/07/2023 (观察者网讯)据俄罗斯塔斯社当地时间5月6日消息,俄罗斯“瓦格纳”集团创始人叶夫根尼·普里戈津当天发表声明称,俄军已经控制乌克兰东部城镇巴赫穆特95%的土地。普里戈津早些时候还宣布,瓦格纳集团将在5月10日撤出巴赫穆特,把阵地移交给车臣部队。 “现在,巴赫穆特大约95%的土地已经被占领,剩余5%的区域不会影响俄军进一步向西推进,2平方公里的土地不会以任何方式干扰军事行动的进程。”普里戈津说,他无意争夺“拿下巴赫穆特”的功绩,“我志在让我们的国家和人民受益。” 普里戈津还表示,瓦格纳集团“弹药短缺”的问题始终没有得到解决,为了俄罗斯的利益,他将保存瓦格纳部队的兵力,以便开展后续行动。 普里戈津在6日早些时候宣布,瓦格纳集团部队准备在当地时间5月10日零时之前撤往后方阵地休整。根据车臣领导人拉姆赞·卡德罗夫的提议,瓦格纳集团将把巴赫穆特的阵地移交给车臣“艾哈迈德”部队。 对于瓦格纳集团宣布将撤出巴赫穆特的消息,乌克兰军方持怀疑态度。5月5日,乌克兰国防部副部长汉娜·马里亚尔表示,俄罗斯正在从前线其他地区调遣瓦格纳集团兵力,前往乌克兰东部城镇巴赫穆特作战,莫斯科方面希望在下周的“胜利日”庆祝活动前拿下这座城市。 马里亚尔6日还发文称,不需要探究俄军领导人声明的“隐藏含义”,无论俄方作出何种表态,乌克兰军队都应该时刻准备应对最危险的情况。 车臣领导人卡德罗夫则表示,车臣部队已经做好进驻巴赫穆特的准备。他在6日发文称:“我已签署了一封致武装力量最高指挥官的信函,表明‘艾哈迈德’部队准备好控制这座城市。士兵们处于战备状态,正在等待命令。几支部队已经启程前往特别军事行动区。” 卡德罗夫宣称,俄军将很快控制整个巴赫穆特。他透露,考虑到乌克兰军队的战术和俄军可用的资源,“艾哈迈德”部队正与俄罗斯国防部制定在巴赫穆特地区的行动战略,这些策略将发挥“积极的作用”。 …
![](https://cinfoshare.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VeritasTechOwl-Small.png)
排华法案百余年余毒 学者:还有亚洲人无法融入美论调 世界新闻网 5/07/2023 1882年5月6日,「排华法案」(Chinese Exclusion Act)在亚瑟总统(Chester Arthur)签署下生效。相隔百余年后,国会已为这项歧视华人的法案正式道歉。 「排华法案」禁止合法华工前来美国、禁止已经在美国生活的华人移民成为美国公民。国会图书馆指出,「排华法案」是美国历史上首次对自由移民祭出重大限缩。虽然「排华法案」与相关法规在1943年遭到撤销,余毒却持续存在数十年之久。 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1882基金会」(1882 Foundation)运行董事江权活(Ted Gong)说,「排华法案」限制之下让数代华人家庭遭到拆散,蒙受痛苦。他说,「排华法案」改变了整个华裔社区,直到今天。 华裔历史教授艾明如(Mae Ngai)2021年在「大西洋月刊」(The Atlantic)撰文指出,「排华法案」立法动机在于认为华人是「无法同化」(unassimilable)的族裔,因此永远无法成为美国人,直到现在美国政治与文化当中都还存有「亚洲人对美国社会存有种族危险」的论述。 19世纪的加州淘金潮(California Gold Rush)让大量华人移民抵达美国,加州人口在十年当中增为四倍。但许多华人矿工受到严重种族歧视与仇恨移民的对待,华工在美国横贯铁路的建造当中扮演重要角色,却经常遭到剥削、扣薪,1869年横贯铁路完工时的庆祝仪式照片则完全排除华工参加。 1870年代经济危机笼罩全美之际,白人把华工当成代罪羔羊,声称华工抢走就业机会。 就在同一时期,美国各地华人社区面临越来越多暴力攻击。艾明如指出,光是1885年里,华盛顿州塔科玛(Tacoma)所有华人都遭受暴力驱逐,在怀俄明州石泉城(Rock Springs)则有128名华人矿工遭到屠杀。 江权活指出,因为华人移民与移民后代从其他地点遭到驱逐之后,需要有安全的栖身之地,这就是各地中国城因此诞生的原因。 Source Parent Night【家长周二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