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拟供乌克兰贫铀弹 普亭:若成真将以牙还牙 中央社 | 莫斯科 3/25/2023 俄罗斯总统普亭(Vladimir Putin)今天扬言,一旦乌克兰从西方国家手中取得贫铀弹药,莫斯科也将在乌国部署同样的弹药。英国当局日前证实,计划向基辅供应这种弹药。 法新社报导,普亭接受俄国电视台采访时表示,「毫不夸张地说,我们有数十万枚这样的砲弹,但我们还没用过它们。」 他还说,这些武器「可以被列为对人类…与环境最有害且最危险的武器。」 英国当局20日证实,将提供给乌国的弹药当中含有贫铀(depleted uranium,又称衰变铀)。这种重金属之所以用于制成武器,主要因为具有高密度特性,能更轻易穿透战车与装甲。 不过,贫铀对使用武器的士兵和武器发射地区的平民来说是有毒物质,因此颇具争议。 英国外交大臣柯维立(James Cleverly)本月22日曾强调,俄罗斯是唯一谈论核风险升高的国家,且贫铀弹是传统武器,并非核武。 他在宣布英国国际科技战略的场合中说:「并无核升级情况。世界上唯一谈论核问题的国家是俄罗斯。俄罗斯并未受到威胁,这件事纯粹关于协助乌克兰自我防御。」 柯维立还表示:「值得确定让每个人都了解,不是因为贫铀弹的名称中含有铀字,就代表这些是铀弹。这些不是核弹药,纯粹只是传统弹药。」 Source 泽连斯基前往巴赫穆特军区视察 3/22/2023 (早报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星期三(3月22日)前往乌东重镇巴赫穆特附近军事基地视察,向在地乌军握手颁奖,以示感谢。 法新社报道,泽连斯基与乌军会面时说:“我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为我们的英雄颁奖,感谢他们保护了我们国家的主权。” 据悉,当泽连斯基在巴赫穆特军区视察时,南部扎波罗热(Zaporizhzhia)一栋公寓遭俄军炮袭,造成至少一人死亡、20多人受伤。 近半年以来,俄乌双方持续在巴赫穆特血战。尽管俄军一直猛攻巴赫穆特,但分析认为这座城市几乎没有战略价值。乌克兰方面则表明,巴赫穆特的战斗是乌军在整个东线阻挡俄军的关键。 俄罗斯雇佣兵组织瓦格纳的首领普里戈任星期一(20日)在写给俄防长绍伊古的信中说,瓦格纳士兵已攻占了巴赫穆特七成的地区,并将继续进攻。 …
Category: Japan
日本企业干部在北京被捕 传遭怀疑涉间谍活动 中央社/东京 3/25/2023 全日本新闻网(ANN)报导,日本知名企业驻中国北京的日籍干部在这个月因不明原因遭当局逮捕,疑似被怀疑涉入间谍活动。 报导指出,根据日中关系消息人士透露,这名50多岁的日籍干部本月在北京因违反中国法律遭到逮捕,详细被捕情况与理由不明。 其他消息人士说,该名男性是日本知名企业派驻中国的干部,中国国安当局怀疑男子涉嫌参与间谍活动。日本驻中国大使馆表示,将安排会面寻求解释。 中国2014年起实施反间谍法后,截至今年2月,至少有16名日本人遭到逮捕。 Source 福岛核污水排海设备开始运行 大公报 3/19/2023 【大公报讯】据共同社报道:日本福岛第一核电站事故发生逾12年,福岛第一核电站核污染水排海的部分设备,在15日通过日本原子能规制委员会的检查,在17日开始首次运行。 东京电力公司16日宣布,福岛第一核电站处理污水(含放射性物质氚)的排海设备已完成施工并通过检查,从17日起,核电站正式启动设备运转,预计将用两个月左右的时间来推进核污染水的测定。设备包含以管道连接的10个储罐共3组,注入待处理水后,通过搅拌9000吨核污染水,使水中放射性物质浓度均一,在经过6天以上的循环后,可确认氚以外的放射性物质是否未超过标准值。 日本政府和东电早前表示,预计今年春夏季前后会开始排放核污水。但由于放射性元素“氚”无法淨化,将以海水稀释的方法确保其浓度达到世界卫生组织标准才会排放,用于排放的海底隧道和以海水稀释处理水的设备仍在建设之中,现已建设完成的部分设备正接受原子能监管部门的检查,约230项设备中有约6成已合格。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4日表示,日本政府执意强推核污染水排海计划,企图将核污染风险转嫁给全人类,“这绝不是负责任国家行为,也与日方应尽的国际义务背道而驰”。 Source 今年春季排入大海 日本政府拍板「福岛核废水处理计划」 世界新闻网 01/13/2023 日本政府在13日的部长级会议上确认开始着手处里福岛第一核电站核废水,预计于2023年春夏之际开始将水排入大海。 「日本经济新闻」报导,2021年4月公布的基本方针中提到排放时间为「约2年后」、即2023年春季左右。东京电力控股公司总裁小早川智明在会后告诉记者「这一次考虑到国际原子能机构(IAEA)的安全评估和东京电力公司的进展,我们承认有可能赶不上春季,不过仍希望继续以春夏季节左右为目标」。 针对这个决定,日本内阁官房长官松野博和强调「我们已提出一系列具体措施以确保安全并消除有害谣言」,至于排放核废水的安全性问题,国际原子能机构将在实施前发布一份综合报告,该机构曾多次派遣工作人员和专家前往日本以确认东京电力公司的进度、日本政府的监测以及核监管局规定是否适当等。 此外,日本政府还将启动一项新基金以支持担心声誉受损的渔民。 …
国际制裁后依赖中国 俄罗斯学中文人数倍增 中央社 3/25/2023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遭国际制裁,许多学生在前往欧洲「遥不可及」下,学习中文人数大增;不少俄国企业也转向中国订购因制裁而无法获得的商品,使得2022年需要中文能力的工作年增逾4成。 英国广播公司(BBC)24日报导,由于入侵乌克兰遭到国际制裁与孤立,莫斯科在经济上越来越依赖中国。有当地的中文老师向法新社表示,他的学生人数在去年增加两倍。 另人资公司统计显示去年俄罗斯有近1万1000个职缺要求中文技能,比起2021年多了44%;其中,需要中文能力的工作主要聚焦在销售、运输、物流、科技业等。 一名中文老师娜塔莉雅(Natalia)受访说,自己教中文超过10年,去年明显感到需求大增,以前大家不知道为何要学中文,不知道对他们有什么好处,但去年一直接到电话及报名,甚至过去对中国没兴趣的人也开始表示自己要学或要把孩子送来上中文课。 腾讯网20日也刊载文章指,俄罗斯因乌克兰冲突与西方国家关系日益紧张的情况下寻求加深与中国的关系,莫斯科中文补习老师布罗宾(Burobin)的学生人数过去一年就增加了两倍。 布罗宾说,星期天是最忙的一天,在在线授课长达16 个小时,没有休息;他说,这仅仅是个开始,俄罗斯人急于学习中文,因为中国将成为未来几十年的主要合作伙伴。 另一名26岁老师哈姆洛娃(Alina Khamlova)说今年她只有3名英语学生,而中国学生有12名,学习中文的需求正在逐渐赶上英语。 她其中一个22岁的学生梦想去中国发展自己的事业,因为一切都比俄罗斯更便宜;另一名25岁的体操运动员学生因为待遇优厚想在中国工作。 哈姆洛娃还补充说,许多俄罗斯年轻人都希望到中国大学学习,因为许多欧洲学校机构已经「遥不可及」。 Source 北京加大筹码与美国较量 中国强权已成现实 ABC中文 3/25/2023 Stan Grant评论文章: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基廷(Paul Keating)关于中国所做的评论引起了一部分人歇斯底里的反应。 有人说他”精神错乱”和”疯狂”。不过,即便他的一些言论欠缺考虑,但也无疑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 外交部长黄英贤(Penny …
明确阐述与对方发展关系如何影响区域稳定 李总理:鼓励各国思考中国机遇风险 联合早报 3/25/2023 李显龙总理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高端访谈》节目专访时,阐述了新加坡如何思考自身角色与生存之道。李总理也提到,新加坡要与许多国家交朋友,了解世界发生的变化来确保我国的地位;而在国内新加坡人必须能合作及相互关怀,不论出现什么争论或分歧,都记得我们拥有的共同身份才是更为重要的。 在中国崛起的过程中,新加坡更明确地阐述与中国发展关系将如何关系到本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并希望通过这样的发声,鼓励各国思考国际舞台上的机遇和风险,合作抓住机遇、规避风险。 我国总理李显龙近日接受中国中央电视台《高端访谈》节目专访时,阐述了新加坡如何思考自身角色与生存之道。李总理也提到,新加坡要与许多国家交朋友,了解世界发生的变化来确保我国的地位;而在国内新加坡人必须能合作及相互关怀,不论出现什么争论或分歧,都记得我们拥有的共同身份才是更为重要的。 专访于星期五(3月24日)晚上播出。这档节目主要聚焦中国议题。 根据总理公署发出的完整专访问答录,李总理说,中国的崛起毫无疑问给东南亚带来了巨大好处,几乎所有东南亚国家最大的贸易伙伴都是中国,新加坡亦然。 他说,新加坡对中国崛起的机遇给予了更大比例的重视,早年或许比其他国家更早与中国发展经济关系。随着其他国家发展自身的联系以及中国逐渐扩展网络,中国如今与东南亚所有国家都建立了联系,并直接与所有国家打交道。 谈到新加坡能发挥什么角色时,李总理举例指出,中国公司与新加坡合作,通过新加坡管理在东南亚业务,把新加坡作为区域控制塔和总部,也有大量的金融活动通过新加坡进行。 他接着提出,新加坡也更明确地阐述与中国发展关系将如何关系到维护本区域的和平、稳定与繁荣。我国希望能通过这样的发声,产生一些影响,鼓励各国思考国际舞台上的机遇和风险,合作抓住机遇,规避风险。 李总理:新中关系非常好 广泛且涉及多个领域 李总理也形容新中关系“非常好”,广泛且涉及多个领域。新中彼此有互信和相互理解,两国虽然在一些议题上有不同观点,但也彼此合作,并且能推进非常实质性的项目。 展望下来的发展,李总理认为,两国都已重新开放,并且积压了很多需求,随着两国航班恢复并逐步增加,两国关系将有显著进展。 他并说,新中还有具体的事情要做,包括两国自由贸易协定升级,他希望谈判能在不太久后完成。 李总理在回应有关一带一路的提问时则说,中国在发展并走向繁荣,在国际上的地位越来越重要,而中国如何融入区域和世界的方式若没有处理好,可能会出现摩擦和紧张局势,形势可能很艰难。新加坡认为,一带一路是中国为区域发展做贡献、融入区域合作与相互依存网络的方式之一,由此以双赢的方式受到区域的欢迎。 李总理指出,新加坡是金融中心,一带一路的项目可以在新加坡进行融资和评估。参与一带一路倡议的国家如需要找寻仲裁地或法律咨询,作为仲裁和调解中心的新加坡也能满足这些需求。 李总理也对中国在2021年申请加入《数字经济伙伴关系协定》(Digital Economy Partnership Agreement,简称DEPA)表示欢迎。他说,DEPA成立时,构想就是要设立一个开放的机制。除了中国,韩国和一些国家都表达了加入的意愿;只要能达标、参与和为协定增值,谁都能加入。 《高端访谈》主持人邹韵也请李总理评论中国在2021年提出的全球发展倡议。 李总理答说,新加坡是“全球发展倡议之友小组”的成员,并肯定全球发展倡议的目标,认为这些目标可以用务实、包容、开放的方式落实。 …
俄逾5000名前罪犯作战后获赦免 3/25/2023 (早报讯)俄罗斯瓦格纳雇佣军的创办人普里戈任称,超过5000名前罪犯完成对乌克兰作战的合同后被赦免。 路透社报道,瓦格纳雇佣军最初雇用的是俄罗斯军队身经百战的老兵。俄军去年在战场上受挫后,瓦格纳雇佣军在俄乌战事中发挥更突出的作用。身为俄罗斯总统普京亲密盟友的普里戈任(Yevgeny Prigozhin)当时开始从监狱中招募了数以千计的人,在乌克兰一些最危险的战斗中服役,以换取获得自由的机会。 普里戈任在Telegram应用上发布一段音频说:“目前,有超过5000人在完成与瓦格纳的合同后被赦免。”他说,在被赦免的人当中,只有0.31%继续犯罪,他说这个数字比标准指标少10至20倍。 因拥有庞大的餐饮业而被称为“普京的厨师”,普里戈任在普京的一群盟友中是最有权势的。这一群盟友现在控制招募高级军官、前间谍和罪犯的私人军队。 美国将普里戈任视为寡头,并因据称干预美国选举和在全球范围内传播俄罗斯虚假信息而对他实施制裁。普里戈任在苏联时期曾因抢劫和其他罪行入狱九年,然后在1990年代开始经商。他承认干预美国选举,并首次承认他是瓦格纳雇佣军的创办人。 曾在利比亚、叙利亚、中非共和国和马里作战的瓦格纳雇佣军,将自己标榜为世界上最善于作战的雇佣军团体。 Source 泽连斯基前往巴赫穆特军区视察 3/22/2023 (早报讯)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星期三(3月22日)前往乌东重镇巴赫穆特附近军事基地视察,向在地乌军握手颁奖,以示感谢。 法新社报道,泽连斯基与乌军会面时说:“我很荣幸今天能在这里为我们的英雄颁奖,感谢他们保护了我们国家的主权。” 据悉,当泽连斯基在巴赫穆特军区视察时,南部扎波罗热(Zaporizhzhia)一栋公寓遭俄军炮袭,造成至少一人死亡、20多人受伤。 近半年以来,俄乌双方持续在巴赫穆特血战。尽管俄军一直猛攻巴赫穆特,但分析认为这座城市几乎没有战略价值。乌克兰方面则表明,巴赫穆特的战斗是乌军在整个东线阻挡俄军的关键。 俄罗斯雇佣兵组织瓦格纳的首领普里戈任星期一(20日)在写给俄防长绍伊古的信中说,瓦格纳士兵已攻占了巴赫穆特七成的地区,并将继续进攻。 Source 五角大厦:俄军机危险拦截 擦撞导致美无人机坠海 世界新闻网 3/14/2023 五角大厦表示,一架美国无人侦察机14日上午在黑海运行任务时,俄罗斯战机升空拦截却撞机,最终美机坠入黑海;这是俄乌战争1年多以来,美俄首度发生直接冲突,华府警告这类挑衅可能导致误判和冲突升高,莫斯科否认相关指控。 黑海邻近乌克兰战区,俄罗斯正加紧攻势盼控制乌克兰东南部;白宫国家安全会议战略沟通协调官柯比(John Kirby)表示,俄罗斯空军在最近数周内运行过类似的拦截行动,美俄的空中遭遇事件不是没发生过,但撞机相当罕见,且首度导致美国的无人机坠毁,他指控俄方此举不安全、不专业且鲁莽。 …
知情者:俄计划今年招募40万合同兵 为长期战争准备 3/25/2023 (早报讯)知情者说,俄罗斯计划今年招募多达40万合同兵,以补充军力,为长期战斗做准备。 彭博社报道,了解计划情况但因计划未对外公开而要求匿名的知情人士称,由于乌克兰战事未能取得重大进展,克里姆林宫已放弃在今年春天发动进一步攻势的计划,而是把重点放在削弱乌军预计很快会展开的反攻。 不过,一些官员认为,要在今年征召40万合同兵的目标并不实际,因为在俄乌战事去年2月爆发之前,俄罗斯的专业军人总数也只有约40万。乌军则认为,俄罗斯继续战斗的能力有限,因为俄军已耗尽武器库存,而西方制裁限制了他们补充库存的能力。乌军情报局副局长说,俄军最多只能坚持到2024年底。 即便面临战场和政治上的挑战,俄罗斯总统普京已经暗示,他相信俄罗斯能够比乌克兰在美国和欧洲的支持者坚持更长时间,他认为如果俄军能在未来几个月防止乌军再次取得突破,基辅获得的支持力度将会减弱。 知情人士说,虽然俄政府和克里姆林宫精英多对俄罗斯能否获胜持怀疑态度,但强硬派安全部门官员决心要推进这场在他们看来事关存亡,且有普京支持的战争。 Source 习近平访俄尽显优势 冷战以来中俄角色大翻转 中央社 | 北京 3/24/2023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结束访问俄罗斯的盛大行程,此行凸显出中俄两国之间萌芽不久但不甚平等的结盟关系,也巩固了中国相对于俄罗斯的「老大哥」地位。 法新社分析,对习近平来说,此行不需要做出太多让步,就能达成重要的战略性和象征性目标,也就是展现对抗美国的联合阵线、强化习近平的政治家地位,以及加深俄罗斯依赖中国的印象。 美国智库「大西洋理事会」(Atlantic Council)俄罗斯事务专家惠特摩(Brian Whitmore)说:「或许习普会是办在(俄罗斯总统)普亭(Vladimir Putin)的地盘上,但谁才是老大,一目了然。」 惠特摩指出:「肢体语言说明了一切。在这周两人连袂出席的一场公开活动上,习近平胸有成竹地靠在椅子上,神情轻松、面带微笑。对比之下,普亭身体前倾、坐立不安,显得紧张焦虑。」 中国国营电视台播出习近平在停机坪接受仪队致敬和莫斯科民众沿路向他的车队挥旗欢迎的冗长影片,帮忙在国内宣传习近平的政治家地位。 习近平此行似乎是扩大中国外交影响力的整体行动一环。 数十年来,中国政府在亚洲、非洲展现经济实力,将安全部队远拓至海外,从吉布堤的军事基地,到南海的海军设施,再到索罗门群岛的小规模安全部署。 …
北京加大筹码与美国较量 中国强权已成现实 ABC中文 3/25/2023 Stan Grant评论文章:澳大利亚前总理保罗·基廷(Paul Keating)关于中国所做的评论引起了一部分人歇斯底里的反应。 有人说他”精神错乱”和”疯狂”。不过,即便他的一些言论欠缺考虑,但也无疑提出了一些重要的问题。 外交部长黄英贤(Penny Wong)说基廷脱离时代,低估了中国的军事威胁。 如果要基廷说,他会不会也认为是黄英贤脱离时代,无视全球权力的转移。工党领导人驳斥基廷的批评,称之为过时的想法。 所谓的基于规则的秩序能够主宰世界吗? 中国能被遏制吗?应该遏制中国吗? 中国这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增长引擎,为什么要接受美国主导的秩序? 我们能够避免战争吗? 我们要务实地接受世界的现状,而非执着于一厢情愿的想法,难道不是吗? 当我们看到《红色警报》新闻标题,警告即将发生冲突时,这些都是应该及时考虑的要紧问题。 中国强权的现实 对于基廷来说,坚持美国自由霸权主义梦想,即使是可取的,但也是愚蠢的。更糟糕的是,还很危险。 他说我们可以接受中国强大的现实,而且我们必须接受。 中国是一个不可或缺的国家,是世界上最大的经济增长引擎。 中国共产党彻底改变了中国,进而也改变了世界。 超过五亿人以惊人的速度摆脱了贫困。 中国是一个合法的国家,共产党是一个合法的政府。 澳大利亚不质疑这种合法性。美国也不质疑。 …
中国全面开放?无PCR证明 南加华女飞上海被拒登机 世界新闻网 3/25/2023 中美两国自疫情好转逐渐开放以来,不少在美华人纷纷踏上回国行程。南加一名华女最近从洛杉矶飞香港,再飞中国上海,但她在香港机场无法顺利登机,工作人员指出因为华女没有新冠核酸检测(PCR)证明,按照规定不能上飞机。 南加居民莫小贝,日前从洛杉矶起飞回上海,因为没有直飞航班,她选择先去香港。莫小贝表示,正好在香港有业务需要处理,她就在那里停留了三天,之后买了香港回上海的机票。 3月21日,莫小贝在香港机场登机时,按照要求上网填写一份表格,但表格一直无法确认,这也意味着她不能登机,「身边乘客都很顺利,只有我的表格无法确认,当时感觉很莫名其妙。」工作人员询问前七天的行程,莫小贝表示三天在香港,之前都在洛杉矶。工作人员指出,正因为曾在美国,按照规定,一定要有核酸检测才能登机,如果在香港待满七天以上,那就无需核酸结果。 对此,莫小贝表示非常困惑,她从美国出发前咨询过很多朋友,大家都指出现在中国已全面放开,无需核酸检测。有朋友最近刚从美国顺利到达中国,途中也没有要求提供核酸检测;而有些朋友则表示,在中国境内过关时会随机抽查抗原检测,为何她那么倒霉无法登机? 当天这趟香港飞上海的航班起飞时间是下午5时,航空公司柜台将在4时左右关闭,莫小贝被拒登机时已是下午3时。工作人员建议机场有快速核酸检测,可以在两个小时内出报告,莫小贝赶紧飞奔过去,花费499元港币,做了核酸检测。 莫小贝回忆说,检测后,她一直在网上刷新看结果,每五分钟刷一次,但等到4时10分,结果还没有出来,航空公司表示不能再等下去,必须关闭柜台。直到4时30分,核酸检测结果最终出来,显示阴性,但莫小贝已经错过了这趟航班,她不得不重新购买一张机票,当晚7时左右飞上海。 对于这次遭遇,莫小贝表示很折腾,她说现在回国信息比较混乱,尽管出发前已咨询很多人,但还是出了意外,看来每个人的情况都不一样。 根据中国政府网微信公众号最新消息,部分来华人员行前48小时需进行核酸检测,结果阴性者可入关;泰国、新加坡、新西兰、法国、西班牙等多个国家、地区,搭乘赴华直飞航班人员,允许以抗原检测代替核酸检测,但这些国家的名单中并没有美国。 业内人士同时指出,各家航空公司对核酸检测也有不同规定,加上目前很多城市的直飞航班尚未恢复,不少华人选择转机回国,建议行前务必详细咨询领事馆、航空公司等官方机构,避免行程中出现不必要的麻烦。 Source 中国每日核酸阳性4000以上 专家:冠病没消失 处低水平流行 3/22/2023 上海、北京、山东、安徽等多地网民近期在社交平台发文称自己于近日感染冠病,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数据,自3月3日以来,中国每日报告冠病核酸检测阳性数仍保持在4000人以上。中国卫健委全国新型冠状病毒专家组成员、北京大学公共卫生学院流行病学与卫生统计学系研究员刘珏说:“新冠没有消失,只是处于低水平流行状态。” 根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消息,一位北京居民表示:“以为自己终于挺进‘决赛圈’了,结果在3月份还是中招了。” 家住河南郑州的陈雪(化名)说:“感染过程基本和第一次感染一样,最开始是咽喉不适,当天下午开始发热,第二天退烧后开始嗓子疼、咳嗽,一周后转阴。” 一月已感染过一次冠病的陈雪说,“此次感染是因为家人首次感染了,在家人感染后的六七天才出现了症状,说明还是有一些抵抗力的,可能还是因为接触病毒太多了。” 据中国疾控中心最新发布的全国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疫情情况,自3月3日以来,中国冠病核酸检测阳性数呈波动下降趋势,每日报告核酸检测阳性数仍保持在4000人以上。 南方医科大学公共卫生学院生物安全研究中心主任赵卫受访时表示,从群体水平看,大暴发后6个月内一般不会再次暴发,但也有例外,如冠病病毒发生大的变异,从个体看,不能完全排除二次感染的可能性。“尤其是一些免疫力较弱或免疫反应不持久的人群,包括有免疫缺陷、基础病等,另外还与进入体内的病毒量有关,如果一次性进入体内的病毒量大,也会更容易发生二次感染。” 赵卫提醒,考虑到目前叠加流感的形势,建议公众继续保持密闭场所戴口罩、勤洗手和开窗通风、保持社交距离和咳嗽礼仪等卫生习惯。听从防疫部门的提示和指引,是正确应对的好方法。 Sour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