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波?杭州中小学生再传新冠阳性 多为首次感染

第二波?杭州中小学生再传新冠阳性 多为首次感染 世界新闻网 02/17/2023 校州西湖区某小学传出多名学生新冠阳性确诊,西湖教育官方微博发通报称,经调查,2月19日(周日)学校陆续接到班别学生周一(20日)请假的申请,截止当天傍晚6时,该班共计10位学生出现发热症状,在家抗原检测显示阳性,初步考虑为新冠感染。学校根据乙类乙管处置预案,向疾控部门进行了报告并发布了班级停课4天的通知。 另外,浙江日报2月19日报导,杭州多个家长群中流传着一张西湖区某公办小学二(3)班的家长通知书。该通知称,根据上级文档决定,2月20日至23日(周一至周四)停课4天,无身体不适症状并且抗原或核酸检测为阴性的学生于2月24日回校上课。 而另一条消息也在各个家长群不断扩散:拱墅区一所公办初中已有多个班级出现多人新冠感染,而且感染的大多是此前没阳过的学生。两所中小学的相关负责人或就读家长接受当地传媒访问时表示,这两条消息都属实。据报,在开学前,相关部门已经做好了相应预案。 Source 加州XBB.1.5传播快 染新冠者又多了 世界新闻网 02/17/2023 如果您觉得最近身边感染新冠的人变多了,这并不是错觉。尽管病例增幅相对没有过去那么大,但它代表了加州自12月初病例开始呈下降趋势后的一个逆转,主要归因于Omicron亚型病毒株XBB.1.5的快速传播。 随着加州新冠紧急状态即将在本月底解除,公共卫生领导人祈祷加州能做好准备度过这波疫情。 乐观一点来看,这个冬季的病例增加比预期的要温和,虽然流感和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也同时流行,但加州医疗系统并未不堪负荷。即使新冠病例在去年12月达到最高峰后,加州也没有出现在疫情头两年所经历的严重后果。 加州卫生厅流行病学家潘霭(Erica Pan)14日在一场网络医学会议上说:「就住院和死亡人数而言,这些数字要比之前几波疫情低得多,这个冬季,医院的负荷量也远低于预测。」 不过,现在还不清楚这些鼓舞人心的趋势是否能持续,因为XBB.1.5被认为是到目前为止最具传染性的新冠病毒株,其影响范围已遍及全美。 截至16日的数据显示,加州新冠添加病例已停止减少,数字正在回升,每日通报的新病例平均为2893例,约每10万人中有7.2人感染,而两周前为每日平均2434例,即每10万人中有6.1感染,但远低于去年12月3日的每10万人中有24.7人感染。 在家用快筛检测盒普及使用、许多确诊者没有通报病例的情况下,加州官方公布的新冠检测次数创下新低。马连县卫生局本周宣布,将不再公布每日新冠添加病例,因为这些数字已不再可靠。 卫生官员认为,人们应该改看废水监测数据,例如史丹福大学的「废水扫描板」(Wastewater SCAN dashboard),来了解疫情。来自旧金山、阿拉米达县、纳巴县和圣他克拉拉县的废水样本显示,废水中的新冠病毒含量已上升,以旧金山和屋仑的样本最为明显。 …

气球事件未完结 中国发表「美国霸权」报告

气球事件未完结 中国发表「美国霸权」报告 中央社 | 台北 02/20/2023 美中因侦察气球事件而关系再度紧张之际,中国今天发表「美国的霸权霸道霸凌及其危害」报告,声称揭露美国在政治、军事、经济、金融、科技及文化方面的霸权行为。 环球网今天引述报告声称,美国经历两次世界大战和冷战后,成为全球头号强国,「更加肆无忌惮,粗暴干涉别国内政,谋求霸权、维护霸权、滥用霸权,大搞颠覆渗透,动辄发动战争,贻害国际社会」。 报告宣称,美国「惯于打着民主、自由、人权的幌子,发动颜色革命甚至直接发动战争,又指美国大搞集团政治,挑动对立对抗」。 这项报告又说,美国「滥用出口管制,强推单边制裁,将经济金融霸权沦为地缘政治武器,在高科技领域大搞垄断打压,将科技问题政治化、武器化、意识形态化,阻止其他国家科技和经济发展,包括追打具国际竞争力的中国高科技企业,已将1000多家中国企业列入各种制裁清单」。 报告声称,美国对生物技术、人工智能等高端技术加强出口管制,严格投资审查,「打压包括TikTok、微信等中国社交媒体应用程序,游说荷兰和日本限制对中国芯片和相关设备与技术出口,还在对中国科技人才政策采取双重标准,针对部分高科技专业的中国留学生缩短签证有效期限」。 报告表示,中国一贯反对一切形式的霸权主义和强权政治,反对干涉别国内政,美国应该摒弃霸权。 Source 美军44万元飞弹 疑打下12元民间气球 制造商回应 世界新闻网  02/19/2023 制造商曾想接洽美军、FBI未果 「飞航周刊」(Aviation Week,前译航空双周刊)17日报导,美军战机上周末用响尾蛇(Sidewinder)飞弹击落三具不明飞行物,其中一具可能是「北伊利诺瓶盖气球旅」(NIBBB,前译瓶盖气球组)施放的气球,每具售价在12到180元之间,制造商曾想接洽美军及联邦调查局(FBI),但不得其门而入,厂商表示,响尾蛇飞弹每枚43万9000元,打气球似乎殊为可惜。 创办人:飞弹打气球 不太聪明 硅谷「科学气球解方」(Scientific Balloon …

生活成本增 高薪族也吃不消…有人搬回老家 放弃度假

生活成本增 高薪族也吃不消…有人搬回老家 放弃度假 世界新闻网 02/20/2023 金融机构LendingClub和PYMNTS最新调查显示,在近4000名受访者中,有64%表示目前生活只是过得去,比前一年的61%略为增加;该调查也发现,86%受访者年收入超过10万元,远高于全国家庭中等收入7万784元,但因通膨居高不下,生活成本增加,连这些高收入族群也吃不消,不仅每天节衣缩食,放弃休闲度假,更遑论购屋置产的计划更是遥不可及。 LendingClub主管纳亚尔(Anuj Nayar)表示,「通膨影响波及每个国人的荷包,而且联准会抑制通膨,提高利率,我们看到靠薪水过活的国人,财务状况恶化的人数逼近创纪录高点。 」 根据盖洛普(Gallup)自1976年以来的调查,受访者财务状况比一年前更糟的比率超过20%,而且逐年恶化,今年国人财务状况比一年前恶化比率达50%,是自经济大衰退(Great Recession)以来最高纪录。 34岁的帕克(Devin Parker)自陆战队退伍后,目前在马里兰州一家农产公司担任物流主管,年收入约10万2000元,但随着开支增加,决定带着8岁女儿搬回祖母家,并且减少外食,「现在三餐大多在家里料理」,除了节流,帕克也努力开源,过去半年来,以2000元投资额获取约1万5000元利润。 27岁的罗德里格兹(Josh Rodriguez)一家四口住在休斯顿郊区,身为房地产经纪公司合伙人,每月收入达1万4000元,但每周支出暴增,日常三餐精打细算,连假期也暂缓,罗德里格斯坦承「就算没有身受其害,但很清楚,我们每个月花费已让1万元所剩无几,我赚的比支出更多,但我的消费能力却降低。」 据统计,全国家庭平均中等收入经过通膨调整后,已从1984年的5万6000元上涨至2021年的7万1000元,增加27%。相较之下,中等房价却从1984年的23万2000元上涨102%,2022年最后一季达到近46万8000元。 因此现年36岁、每月税前收入9000元的卡梅伦(Marissa Cameron)也坦承自己购屋置产的目标遥不可及,「我存不到那么多钱,也赚不到那么多钱,因为生活成本很高。」 Source 拜登总统任期进入下半场 内外挑战一大堆 世界新闻网 01/01/2023 新年伊始,拜登总统第一个任期进入下半场,但拜登政府无论外交还是内政,都面临严峻挑战。 俄乌、中国、中东 …

纽时:若中国站队援俄 全球重回冷战对抗老路

纽时:若中国站队援俄 全球重回冷战对抗老路 中央社/马德里 02/20/2023 尽管美中外交高层在周末的慕尼黑安全会议都表示无意新冷战,但美方声称有证据显示北京正认真考虑武器弹药支持俄国侵乌,全球有重回冷战两阵营剑拔弩长对峙之忧。 「纽约时报」指出,当年为期数十年的冷战期间,美国、苏联在全球各处冗长战争里倾注军事资源,韩战、越战、阿富汗战争无不大打血腥代理人战争。中国不时也会参一脚。 美方官员表示有别于伊朗与北韩,在过去一年的俄乌战争里中国仍未实质性援助俄国。中国若「下海」无疑将扭转俄乌冲突本质,一场欧陆的战争将摇身一变成为全球两大阵营对立:俄、中、伊朗、北韩对抗美国、乌克兰、欧洲盟邦与日韩等部分亚洲盟国。 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J. Blinken)接受哥伦比亚广播公司新闻网(CBS News)访问表示,他在慕尼黑安全会议场边会谈时告诉中方外交第一把手王毅,美方相信中国正考虑提供「致命性援助」支持俄国侵略乌克兰战事。 布林肯称「致命性援助」将含武器与弹药,但未详述支撑美方研判的情报细节。 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料将于数日内往访莫斯科,美方势必密切关注;俄国之前也已表示,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今年将访俄。 美国今年1月以提供卫星影像给俄国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Wagner Group)为由,制裁一家中方企业,另也惩处违反出口禁令到俄国的其他几家中企。但纽时直言,美国手头能制止中国援俄的好牌并不多。 「华尔街日报」称根据他们近期看到的俄国海关数据,中国准备提供俄国所需、但列为制裁与出口管制的科技。数据显示中国国营军工企业提供军民两用物品、船舶导航设备、电子干扰技术、战机零件给被制裁的俄国国营军工企业。 俄国还持续购买、部署民用中国制小型无人机,供部队在战场上标定乌军之用。 中国人民大学国际关系学院副院长金灿荣表示,当前俄乌战争僵局的本质是已成为俄北(北约)战争,中国的制造业强大,军工产能目前只发挥15%,只要开始提升就能超过整个北约,「中国一旦下场,僵局就会打破」,这是美国最忌惮与紧张之处。 Source 俄乌紧张加剧 欧盟:须迅速解决乌弹药不足问题 中央社/华盛顿 02/19/2023 随着俄乌冲突即将于本周届满周年,紧张局势正在加剧。欧盟对基辅弹药短缺的问题示警,说问题必须迅速解决;美国则指控中国考虑向俄罗斯提供武器用于乌克兰战争。 法新社报导,欧洲联盟(EU)表示,必须在数周内解决乌克兰军队面临的弹药严重短缺问题。 …

中学者:美方言而无信 中美领导人当前通话时机不宜

中学者:美方言而无信 中美领导人当前通话时机不宜 世界新闻网  02/20/2023 中美「气球事件」后美国开始降温,拜登表示,美国将继续与中国接触,并且希望与中国领导人通话。有中国学者称,美方言而无信,中美领导人当前通话时机不合适。 「纽约时报」先前报导,美总统拜登本月16日就中国高空侦察气球事件做出阐释后表示,美国将「继续与中国接触,正如我们在过去几周里所做的那样,并且希望与中国领导人通话」。 澎湃新闻报导,复旦大学国际问题研究院院长吴心伯就此指出,领导人通话需要创造条件和气氛。但美方言而无信,去年巴厘岛会晤(习拜会)后,美方不仅加大在科技问题上对华施压,还继续在台湾问题发起挑衅,近期也未能处理好「飞艇」事件,「目前,通话的时机恐怕不合适」。 吴心伯指出,「飞艇事件」让中方认识到,当前美国国内存在一股强大而活跃的反华势力,他们会抓住各种机会,不管是偶发或非偶发的事件,用以攻击中国,损害两国关系。同时,从「飞艇事件」也能看出,拜登政府管理国内政治的能力较弱,很容易被反华势力的政治炒作牵着鼻子走。在这种情况下,中美关系的脆弱性和波动性比较高。 他提醒,这对中方的启发是,降低对中美关系的预期,提高危机意识。即便双方前期已就一些特定议程做好安排,我们(中方)也要做好准备应对随时可能出现的负面冲击和变化。 他说,美国总统拜登、副总统哈里斯(贺锦丽)的表态开始寻求给事件降温,外加这次也是美方主动要求与王毅会面,这些迹象表明美方或不打算就该事件继续纠缠。这次王毅与布林肯见面意味着「飞艇事件」告一段落,双方都有意愿翻篇。 吴心伯表示,「飞艇事件」逐渐平息后,有两个方面的内容值得关注。一是,双方还能否朝着去年11月中美巴厘岛会晤的共识继续推进。具体而言,包括恢复(两国高层官员)部分交往。例如,推动美方提出的布林肯、美国财长叶伦访华,以及中方一些官员访美。 另一方面,中美之间的联合工作组能否处理好双方共同关心的具体问题,能否取得更多突破和进展也有待观察。 Source 美军44万元飞弹 疑打下12元民间气球 制造商回应 世界新闻网  02/19/2023 制造商曾想接洽美军、FBI未果 「飞航周刊」(Aviation Week,前译航空双周刊)17日报导,美军战机上周末用响尾蛇(Sidewinder)飞弹击落三具不明飞行物,其中一具可能是「北伊利诺瓶盖气球旅」(NIBBB,前译瓶盖气球组)施放的气球,每具售价在12到180元之间,制造商曾想接洽美军及联邦调查局(FBI),但不得其门而入,厂商表示,响尾蛇飞弹每枚43万9000元,打气球似乎殊为可惜。 创办人:飞弹打气球 不太聪明 硅谷「科学气球解方」(Scientific Balloon …

乌克兰游说美国国会议员 盼拜登提供F-16战机

乌克兰游说美国国会议员 盼拜登提供F-16战机 中央社/慕尼黑 02/20/2023 多位美国国会议员表示,乌克兰官员要求他们施压拜登政府提供F-16战机给乌国。乌克兰方面认为这些战机将提升他们以美制飞弹打击俄罗斯飞弹部队的能力。 路透报导,这项游说是周末在慕尼黑安全会议(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场边进行的,会谈成员包括乌克兰外交部长库列巴(Dmytro Kuleba)等官员,以及美国民主、共和两党的参众议员。 美国联邦参议员凯利(Mark Kelly)昨晚向路透表示,乌克兰官员「向我们表示需要(F-16)以压制敌人空防,如此一来乌军的无人机」即可穿越俄罗斯前线。凯利过去是太空人,也曾在战争中驾驶过海军战斗机。 拜登总统上个月被问到美国是否会提供乌克兰F-16战机时,他明确回应:「不会。」 拜登政府官员今天也说,美国应专注于提供可立即投入战场的武器,而非需要大量训练才能操作的战机。不过他们并未全然排除提供F-16的可能性。 美国驻联合国大使托马斯-格林菲尔德(Linda Thomas-Greenfield)告诉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说,「讨论将在接下来数周与数个月内持继续进行。」 这次慕尼黑安全会议以乌克兰议题为主轴,且召开时间点正值俄罗斯侵乌即将于24日届满1年之际。俄罗斯在战场上碰上一连串挫败后,俄乌两方在战场上陷入持久战,战局多集中在乌东顿巴斯(Donbas)地区。 参议员凯利和其他三位美国议员告诉路透,他们认为,国会有愈来愈多人支持提供F-16战机给乌克兰。 乌克兰空军改装美制AGM-88 HARM高速反辐射飞弹,让这型空对地飞弹可自俄罗斯设计的MiG-29战机上发射。这型飞弹会依地对空飞弹部队雷达的电子信号瞄准目标。 美国国会议员们表示,乌克兰官员认为他们的飞行员如果可用F-16上更先进的航电设备发射AGM-88,将可更有效瞄准俄罗斯的S-300与S-400防空飞弹系统。 凯利说:「乌克兰官员主张,他们需要这架飞机(F-16)来进行(压制敌人空防)任务。」他说:「他们或许认为,这样他们可更精准打击S-400。」 凯利表示,虽然至少需要一年训练才能掌握F-16所有功能,但乌克兰飞行员「可以在几个月内…学会少数几样事情」。 Source 马克宏盼俄国在乌克兰战争中被打败 而非遭摧毁 …

俄乌战争前有长路 美大选、中和平提案将使局势更复杂

俄乌战争前有长路 美大选、中和平提案将使局势更复杂 世界新闻网 02/20/2023 在慕尼黑安全会议上,乌克兰的主要盟友开始面对支持基辅政府熬过长期战争所必须提供的支持,乌国对弹药和武器的需求大增,而时间拉长益使局势复杂化。 跨大西洋的高端防务官员也针对如何对莫斯科实施经济制裁、如何说服南营国家支持乌克兰,以及中国在俄乌战争会起什么样的作用等等,进行了角力。俄国官员数十年来首度缺席慕尼黑活动。 参与会议的逾45位国家元首和政府领导人中,有些人对自从上次会议、俄乌战争爆发前几天以来的情势发展表达意外。乌克兰并未一周内就被占领、北约盟国未因运送武器到基辅产生分歧、俄总统普亭在他所谓的红线被越后没让战事升级为非传统战争,而俄国军力也没大家担心的那么强大。 战前,乌克兰加入欧盟和北约组织被认为遥不可及,现在则被视为理所当然。但那里的局势依然严峻,俄国正向东顿巴斯地区投入新近动员的部队,加强攻势。 俄乌战争可能持续到下一届美国总统大选,这个乌克兰最大的军事和财务支持者可能因为国内政治而有态度上的变化。 大力为乌克兰发声的爱沙尼亚总统卡拉斯下月也面临选举,随着通膨和其他担忧蔓延,担心欧洲舆论产生变化。 当前不惜一切代价支持乌克兰的政策,有可能因为时间拉长,在国际层面上更趋复杂。美国表示,它掌握的消息表明,中国考虑提供武器给俄罗斯,这可能改变战争进程和后果。 中国外长王毅在慕尼黑宣传一项和平计划。位于保加利亚的智库自由战略中心(CLS)主席Ivan Krastey认为,「这显然是在帮俄罗斯,现在和解不利于乌克兰。但若美国和欧洲拒绝,看起来反像好战,普亭则想要和平」。 退休美国将领和前中情局局长David Petraeus在大多看好乌克兰获胜的乐观评论中表示,乌国迫切需要更多防空系统和精准弹药,以抵挡俄罗斯攻势,度过接下来艰难的几个月。他也说,乌克兰在收复俄罗斯2014年来占走的所有领土之前,最终可能不得不求和。 Source 马克宏盼俄国在乌克兰战争中被打败 而非遭摧毁 中央社/巴黎 02/19/2023 法国总统马克宏(Emmanuel Macron)在今天播出的媒体访问中表示,他希望俄罗斯在侵略乌克兰的战争中被打败,但不是「被摧毁」。 马克宏是从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Munich Security Conference)回来后发表上述谈话,他在会议期间敦促盟邦加强支持乌克兰,还说法国已做好准备因应一场旷日持久的冲突。 …

气球事件后 4个细节看美中交锋

气球事件后 4个细节看美中交锋 世界新闻网  02/19/2023 中国官方把美国国务卿布林肯与中共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德国慕尼黑安全会议,定位为首次「非正式接触」。根据这次接触,中国媒体分析,透露四大消息。 1.中方不期待有共识 新华社报导,此次王毅和布林肯既非「会晤」,也不是「会谈」,而是「非正式接触」。 专家分析指出,这番措辞凸显中美关系冷漠和紧张,「非正式接触」意味双方对谈话持开放态度,但不期待达成共识。 中国外交学院教授李海东19日告诉「环球时报」,非正式接触为临时交谈,未预先安排;当两国在友善冷静氛围下难以举行正式会谈时,便会采取非正式交流,但尽管形式属非正式,但会谈议题仍相当严肃。 社科院美国问题专家吕祥则表示,从各方释出的资讯看来,华府仍未展现妥善解决问题的意愿,此前中美还能预期「坐下来谈」,但现在的气氛「只能站着谈」。 2.王毅重话升高态势 新华社报导,王毅18日以连串犀利词句回应关于气球事件的提问,以及美国近期的对华举动,包括「政治闹剧」、「匪夷所思」、「歇斯底里」、「撕下一切伪装」、明火执仗地豪夺」等。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王毅表明若美方执意借题发挥、炒作升级、扩大事态,中方必将奉陪到底,后果将由美方承担。 吕祥表示,气球事件刚发生时,中国的外交表态是冷静解决问题,遗憾美方未释出相应诚意,反而用无意义的「疯狂」升高事态,并借此在美国社会营造仇华反华氛围。中方此次的严正表态,正是对华府过度反应的回应。 3.布林肯访中没下文 中美会后均未提及双方讨论重新安排布林肯访华事宜,李海东表示,尽管华府未宣布取消布林肯的访华计划,但中美关系很难在未来几个月内趋稳。 4.美中脆弱后果难想 气球事件凸显中美关系脆弱及其可能的后果,新加坡前外长杨荣文接受环球时报访问时直言,「若一个小小的气球就能引发如此大的震动,若发生更严重的事情,华府决策者做出正确决定会有多困难。在更大的政治压力下,华府可能会做出不符合美国利益,但基于国内政治原因而不得不做的事。对此,中国心里得有个数。」 Source 美军44万元飞弹 疑打下12元民间气球 制造商回应 世界新闻网  02/19/2023 制造商曾想接洽美军、FBI未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