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毅会晤布林肯 王毅暗批美国是巧取豪夺的小人 世界新闻网 02/18/2023 中美「气球事件」后,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在出席慕尼黑安全会议,于当地时间2月18日,与美国国务卿布林肯场边会晤。王毅对布林肯说,正视并解决滥用武力给中美关系造成的损害。 新华社19日报导,王毅是应美方请求,同美国国务卿布林肯进行非正式接触。王毅表明了中方在所谓飞艇事件上的严正立场,要求美方改弦更张,正视并解决滥用武力给中美关系造成的损害。 稍早之前王毅在会议上发表主旨讲话后就中美关系回答记者提问时表示,所谓无人飞艇事件,这其实是美国制造的一场政治闹剧。中方已经清晰、明确告诉美方,这是一艘民用无人飞艇,受超强西风带影响,加之自身控制能力有限,偏离了预定轨道,进入美国上空。 中方要求美方以理性、冷静和专业的态度与中方一道妥善处理。但遗憾的是,美方无视基本事实,悍然出动战机,用导弹击落一艘毫无威胁的飞艇。这种行为匪夷所思,近乎歇斯底里,是百分之百的滥用武力,明显违反惯例和有关国际公约。中方对此绝不接受,已向美方提出强烈抗议。地球上空每天都飘着很多气球,难道美国都要打下来吗? 这种做法不能证明美国的强大,而是恰恰相反。「我们奉劝美国不要再出于国内政治需要,在对外打交道过程中做出这种荒唐的事情。我们要求美国拿出诚意,改正错误,正视并解决事件给中美关系造成的损害」。 王毅说,这样一起意外偶发事件竟然在中美关系中掀起轩然大波,深层原因是美国对中国的错误认知和战略误判。中国的对美政策清晰透明,那就是相互尊重、和平共处、合作共赢,在此基础上探索两个不同社会制度和历史文化的大国正确相处之道。但美国的对华政策却截然相反,视中国为最严峻地缘挑战和战略竞争对手。在这种错误中国观主导下,美方正运用一切手段对中国进行封堵打压。 王毅表示,美国声称要与中国进行竞争,中国从不怕竞争,但竞争应当是公平、讲规则的。美国出台《芯片与科学法案》,动用国家力量打压中国企业,这是百分之百的单边主义和自私自利,百分之百地违反世贸组织规则,严重干扰国际产业链供应链稳定。美国已经站在了自己宣导的自由贸易的对立面,这真是历史的讽刺。中国古人有言,「君子爱财,取之有道」。小人才会巧取豪夺。今天的美国却撕下一切伪装,连巧取都不屑做了,只剩下明火执仗地豪夺。这种作法不仅损害各国的正当合法权益,也将损害美国自身的信誉和利益。 Source 王毅:中俄关系坚如磐石 12/25/2022 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王毅说,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上的中俄关系坚如磐石,并强调中俄一年来坚定支持彼此维护核心利益,政治和战略互信更加巩固。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星期天(12月25日)发布的消息,王毅在2022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上说,中俄两国深化睦邻友好合作,全面战略协作更加成熟坚韧。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和俄罗斯总统普京在北京实现“冬奥之约”,在撒马尔罕举行重要会晤,为中俄关系在新的历史条件下开拓前行提供战略引领。 王毅还说,一年来,中俄坚定支持彼此维护核心利益,政治和战略互信更加巩固。两国贸易额加速迈向2000亿美元(约2703亿新元)大关,重大投资项目稳步实施,人民币币结算规模持续扩大,黑河公路桥、同江铁路桥建成通车,跨境互联互通取得标志性进展,互利合作内生动力更加强劲。 王毅也暗批美国重拾冷战思维,制造“民主对抗威权”的伪命题,并强调中俄同各国一道,坚定不移推进世界多极化和国际关系民主化,坚定不移反对霸权、抵制新冷战。“建立在不结盟、不对抗、不针对第三方基础上的中俄关系坚如磐石,不受干扰挑拨,无惧风云变幻。” 另据中国外交部官网,王毅也在同一个场合谈到中欧关系。他说,中欧合作关乎全球格局稳定和亚欧大陆繁荣。友好是中国对欧政策的主基调,合作是中国对欧政策的总目标。“我们乐见欧洲加强战略自主,支持欧洲一体化进程,期望欧盟在国际事务中发挥更大作用。” 王毅说,习近平过去一年来同欧方领导人举行20余次通话和会晤,接待德国总理朔尔茨、欧洲理事会主席米歇尔访华。中欧贸易投资逆势增长,一系列重大项目相继建成,充分说明中欧是伙伴不是对手,是机遇不是威胁。 王毅强调,中欧在国际舞台上共同践行真正的多边主义,携手应对气候变化、生物多样性等全球性挑战,对世界具有重要意义,给人类带来积极启示。他说,中国愿同欧盟在相互尊重和平等基础上继续妥处矛盾和分歧,加强战略对表和务实合作,携手打造亚欧大陆稳定锚、发展繁荣新高地。 Source 中国外交部宣布:对余茂春、托德·斯坦恩采取反制裁措施 北京日报客户端 12/22/2022 …
Category: Japan
尴尬了…F-22战机射40万美元飞弹 恐打下12美元民间气球 世界新闻网 02/18/2023 美国总统拜登日前坦言,在一个据称是中国的侦查气球被击落后,在北美上空被击落的三个不明飞行物可能与私人公司有关,或与娱乐或科研有关。对此,美国伊利诺斯州的一个高空气球兴趣俱乐部表示,他们的一个气球失联,疑似是苦主之一。 纽约邮报报导,「北伊利诺伊州瓶盖气球队」(Northern Illinois Bottlecap Balloon Brigade,NIBBB)16日向《航太周刊》(Aviation Week)说,他们的一个气球11日失踪了,大约在同时间,拜登下令击落加拿大育空地区(Yukon Territory)上空的一个不明飞行物体。 虽然白宫尚未证实相关消息,但已在社群媒体上引发热议。美国参议员克鲁兹(Ted Cruz)发推文说,「老实讲,拜登正在向任何可能试图入侵美国的高中科学俱乐部展现强大震慑力……」,并补充说,「拜登总统需要告诉美国人民这是否属实。」 美国前总统川普的长子小唐纳德也发推文说,「拜登用价值40万美元的响尾蛇飞弹击落一些孩童的科学项目!」 美国独立记者布鲁门萨尔(Max Blumenthal)表示,「一架每小时飞行成本为8万5000美元的F-22战机,使用一枚价值45万美元的飞弹,击落一个属于北伊利诺伊州瓶盖气球队的价值12美元气球」,称所有这些只为了让拜登展现他的男子气概。 Source 华邮:中国气球疑目标关岛 因强风意外侵美 世界新闻网 02/15/2023 在中国侦察气球侵入美国领空事件爆发近两周,严重冲击美中两国关系之际,华盛顿邮报14日引述多位匿名美国情报官员独家报导,从这枚气球的飞行途径判断,目标似乎是要前往关岛,而向东行进途中,却意外转而往北;官员说,分析人士通过现有各种数据研判,中国可能无意让空中侦测设备侵入美国本土的内核地带。 报导指出,引发华府与北京关系紧张的侦察气球危机,或许部分因素是「错误」造成的。 美军早已监控气球近1周 …
中驻美使馆投书华邮:勿让「流浪气球」带偏中美关系 世界新闻网 02/17/2023 中国驻美使馆临时代办于当地时间17日在《华盛顿邮报》发文,题为「中美关系不应因『流浪气球』随风逐流」。文章指出,希望美方同中方相向而行,勿让一只「流浪气球」带偏中美关系,采取切实措施,防止事态继续朝着错误方向发展,推动中美关系重回健康稳定发展轨道。 文章指出,中美关系是世界上最重要也是最复杂的双边关系,其历程从来不是一帆风顺,而是在不断出现和克服困难的过程中向前发展。中美间的许多问题源于战略误解、误判,飞艇误入美境内这一不幸偶发事件演变成目前的局面是最新的例证。 文章还称,出现问题并不可怕,关键是有没有妥善处理问题的诚意和能力。中美关系需要「全过程」管理,需要着眼大局加以实现。什么是中美关系的大局?那就是两国共同利益远远大于分歧这一基本事实,是一个健康稳定的中美关系符合两国和世界人民根本利益这一重要道理。 文章并指,在中美关系处于困难之际,要有尊重事实、回归理性的勇气和智能。任何情绪化、政治化的举动,在损害对方的同时,也必然会导致反噬,伤及自身。中美双方如能妥善解决气球事件,将向两国人民和国际社会展示,中美能够以相互尊重的负责任态度,来管控分歧、避免对抗。 最后,文章强调中方一贯主张加强中美各层级交流对话,这也是两国元首峇里岛会晤达成的重要共识,双方都有责任贯彻落实。 Source 中国称美高空气球至少10多次非法飞越新疆西藏 02/15/2023 中国外交部就美国高空气球曾多次进入中国领空给出更多信息,称其至少10多次非法飞越中国领空,包括飞跃新疆、西藏等地。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星期三(2月15日)在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针对相关媒体提问作出上述答复。 汪文斌说,自去年5月以来,美国在本土放飞大量高空气球,持续进行全球环行,未经中国相关部门批准,至少10多次非法飞越中国领空,包括飞越新疆、西藏等地。 他指出,对于中国民用飞艇因不可抗力误入美领空,中国已多次向美国作出说明,但美国对美国气球未经中国批准、非法飞越中国领空却只字不提,还声称中国散布虚假信息。 汪文斌反问,美国指责中国气球误入美领空是侵犯美国的主权,那美国对美国气球非法飞越中国领空又该作何解释。 汪文斌说,中国对非法飞越中国领空的美国气球做出冷静、专业处置,美国却对中国民用气球做出过度反应。不过,他并没有透露中国具体如何处置这些飞跃领空的气球。 汪文斌说,美国应当就对中国气球的过度反应,向中国和国际社会做出解释和交代,切实反躬自省,停止对中国的抹黑攻击,停止误导美国民众和国际社会了。他也重申,中国保留做出进一步必要反应的权利。 美国白宫国家安全发言人柯比星期一(2月13日)接受微软全国广播公司(MSNBC)采访时,否认中国外交部对于美国气球飞越中国领空的指控。 柯比说:“这不是真的。(美国)没有这么做。完全不是真的。我们没有在中国上空放气球。”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和美国国务院也否认了相关指控。 Source 白宫:在阿拉斯加和加拿大打下的飞行物与中国气球“不是非常相似” 文 / 陈慧璋 …
瓦格纳集团宣称 攻占乌东巴赫姆特附近村落 中央社 | 莫斯科 02/17/2023 俄罗斯佣兵组织瓦格纳集团(Wagner Group)首脑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今天宣称,攻占乌东城市巴赫姆特(Bakhmut)附近的帕拉斯科维夫卡村(Paraskoviivka)。 法新社报导,帕拉斯科维夫卡村是莫斯科攻势持续时间最长的战斗现场。 普里格津表示:「帕拉斯科维夫卡村的聚落完全在瓦格纳集团掌控之下。尽管弹药供应受阻、严重损失和战斗血腥激烈,兄弟们完全攻占帕拉斯科维夫卡村整个区域。」 帕拉斯科维夫卡村是顿内次克(Donetsk)地区内的巴赫穆特北郊1个小村落,莫斯科一直想要完全掌控。 数周以来,俄军在巴赫穆特北部艰苦取得进展,并称已截断乌克兰对巴赫穆特4条供应路线中的3条。 不过普里格津指出,可能要花数个月时间才能拿下这座四面楚歌的城市。 对于帕拉斯科维夫卡村被攻占,俄罗斯国防部未立即置评。 攻占巴赫穆特的战斗延续数月之久,暴露出瓦格纳集团和俄罗斯军队间的紧张关系,不过克里姆林宫否认两者间出现裂痕。 Source 俄乌激战据点 俄佣兵:乌3理由坚守 但俄3、4月能拿下 世界新闻网 02/16/2023 俄罗斯瓦格纳佣兵集团老板普里格津(Yevgeny Prigozhin)15日接受俄国官媒「RT」访问时指出,俄军可能在3月或4月的某个时候占领鏖战已久的巴赫穆特(Bakhmut,俄方称Artyomovsk),但他也指时间点很难预测,因为乌军持续从西方国家接收军援。 普里格津还表示,德制豹式主力战车等西方国家军事装备的交付可能是这场军事行动的一个重要因素。尽管如此,他们将「100%学习怎么摧毁这些豹子,100%学习怎么燃烧它们」。 …
加州XBB.1.5传播快 染新冠者又多了 世界新闻网 02/17/2023 如果您觉得最近身边感染新冠的人变多了,这并不是错觉。尽管病例增幅相对没有过去那么大,但它代表了加州自12月初病例开始呈下降趋势后的一个逆转,主要归因于Omicron亚型病毒株XBB.1.5的快速传播。 随着加州新冠紧急状态即将在本月底解除,公共卫生领导人祈祷加州能做好准备度过这波疫情。 乐观一点来看,这个冬季的病例增加比预期的要温和,虽然流感和呼吸道融合病毒(respiratory syncytial virus)也同时流行,但加州医疗系统并未不堪负荷。即使新冠病例在去年12月达到最高峰后,加州也没有出现在疫情头两年所经历的严重后果。 加州卫生厅流行病学家潘霭(Erica Pan)14日在一场网络医学会议上说:「就住院和死亡人数而言,这些数字要比之前几波疫情低得多,这个冬季,医院的负荷量也远低于预测。」 不过,现在还不清楚这些鼓舞人心的趋势是否能持续,因为XBB.1.5被认为是到目前为止最具传染性的新冠病毒株,其影响范围已遍及全美。 截至16日的数据显示,加州新冠添加病例已停止减少,数字正在回升,每日通报的新病例平均为2893例,约每10万人中有7.2人感染,而两周前为每日平均2434例,即每10万人中有6.1感染,但远低于去年12月3日的每10万人中有24.7人感染。 在家用快筛检测盒普及使用、许多确诊者没有通报病例的情况下,加州官方公布的新冠检测次数创下新低。马连县卫生局本周宣布,将不再公布每日新冠添加病例,因为这些数字已不再可靠。 卫生官员认为,人们应该改看废水监测数据,例如史丹福大学的「废水扫描板」(Wastewater SCAN dashboard),来了解疫情。来自旧金山、阿拉米达县、纳巴县和圣他克拉拉县的废水样本显示,废水中的新冠病毒含量已上升,以旧金山和屋仑的样本最为明显。 史丹福大学废水监测专家波姆(Alexandria Boehm)说:「查看废水病毒浓度可以帮助民众了解社区中的感染状况,病毒浓度的变化与社区感染的变化有直接的关联。」 根据旧金山纪事报(San Francisco Chronicle)收集的数据,加州通报的新冠病例总数已超过1200万例,但这一数字很可能被低估,一旦XBB.1.5的传播速度加快,这个数字将大幅增加。 此外,加州的新冠检测阳性率也已从两周前的4.9%上升为6.4%。传染病学家认为,检测阳性率超过5%代表社区传播已开始。 Source 洛县华人新冠检测收千元账单 …
影/独自在健身房锻炼时遇袭 24岁女子顽强反抗让歹徒无法得逞 世界新闻网 02/17/2023 佛州一名女子在健身房锻炼时,突遭一名男子袭击、抱住跟按倒在地,但从监视器画面可见到,这位自称是健美运动员的女子不断反击。她在事后告诉警方,「我会告诉每个女人,永远坚持战斗、绝不放弃」。 「迈阿密前锋报」(The Miami Herald)16日报导,当事人叫纳莎莉(Nashali Alma),事件则发生在1月22日,地点是坦帕(Tampa)地区的一栋公寓大楼,佛州希尔斯波罗郡(Hillsborough County, FL)警局则在她通报袭击将近一个月后发布了当时影像。 今年24岁的纳莎莉表示,她当天正独自锻炼,见到一位认识的健身房顾客,于是开门让他进来,但这名男子之后据报接近纳莎莉与试图触摸她。纳莎莉告诉警员,她推了男子,对他大喊着退后,男子开始绕着一具器材追着她跑,两人最终到了健身房的另外一边。 根据报导与警方发布影像,男子试图把纳莎莉按到地上。不过,即使男子先把她抱住,接着把人举到空中后压倒在地,纳莎莉仍不断反抗与殴打对方。她向媒体表示,「当事情发生时,我其实并不害怕。我是健美运动员,实际上挺强壮的,所以在我看来,他跟我算是平等的」。 警方在新闻稿表示,这名25岁男子最终松手,让纳莎莉跑到了安全地点,并在24小时内被捕,面临「性殴击(sexual battery)、非法拘禁与绑架」等指控。 纳莎莉据报想要分享她的故事,以鼓励其他人发声。郡警局长柯罗尼斯特(Chad Chronister)则在新闻稿表示,「我对嫌犯的行径、他怎么伤害这位年轻女子感到厌恶,这位女性的力量、勇气与决心都振奋人心」。 View this post on Instagram A post shared …
参联会主席密利:战争会谈判结束 俄乌都不可能达军事目标 世界新闻网 02/17/2023 美国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密利上将(Gen. Mark Milley)近日接受金融时报访问时,谈到五角大厦启动了武器的库存的检讨,同时称他仍相信俄乌战争会在谈判桌上结束,而莫斯科与基辅都不可能达成他们的军事目标。 根据金融时报17日刊登的报导,密利上将称「俄罗斯人几乎不可能以军事手段达成他们的政治目标,俄罗斯不太可能将要击溃乌克兰,这不会发生」。但他也指出,「对乌克兰来说,今年就把俄罗斯人踢出俄方占领的每一寸乌方国土同样非常、非常困难。这不是说不可能发生…但是极其困难,基本上需要俄军崩溃」。 当记者问到俄乌之间的外交时刻是否已经过去时,密利上将则说,「我们距离春季开始还有几周,但这是滚动的窗口,任何时刻都有机会」。他也表示,双方都「相当努力固守于他们的目标」,并且不愿意谈判。 密利上将表示,俄乌冲突呼应了二战的教训,即侵略必须「用坚定、威慑与军事力量」加以阻止,但他也提到,有了俄罗斯的核武库,风险会更高,「在这种特殊情况下,针对的是广大又拥有核武的国家。所以,你必须非常、非常清醒地管理升级。在此同时,必须坚持联合国所成立与国际秩序所仰赖的原则」。 Source 克里米亚是「红线」 布林肯:美方未积极鼓励乌军收复 世界新闻网 02/16/2023 Politico报导,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5日跟一群专家进行Zoom视频通话时表示,乌克兰试图夺回克里米亚将是俄罗斯总统普亭的一条红线,可能导致俄方做出更广泛的回应。 据指出,有人在此次非公开的Zoom视频通话问道,美国是否愿意协助基辅当局实现乌克兰收复此一被莫斯科夺取领土的长期目标。四位了解布林肯回应的人士指出,他传达了美方并未积极鼓励乌方收复克里米亚,但是基辅独自做决定,拜登政府主要重点则是协助乌克兰在主要位于东部的战事所在地点推进。 报导指出,普亭认为克里米亚完全是俄罗斯的一部分,而不属于乌克兰,将不愿见到此地脱离他的掌握,不分党派的美国政府自2014年之后反复表示「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但布林肯的谈话肯定会让基辅当局感到沮丧。 两位知情人士表示,布林肯让人觉得美方并不认为目前推动收复克里米亚是明智之举,但强调他没有明白说出这些话。带另外两位人士认为,决定权在基辅的说法表明了他对乌方可能的克里米亚竞逐持更开放的态度。 一位消息人士说,「总体消息就是,对于情势将如何发展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关于任何一方取得巨大战果的能力都有着实际的疑问」。美国国务院拒绝就此次Zoom视频通话做出评论。 Source 美国迄今拒援乌ATACMS 除了俄罗斯画红线 还有这个原因 世界新闻网 …
再提供领土给俄军?白俄总统:若受攻击会加入战争 世界新闻网 02/17/2023 白俄罗斯总统卢卡申科(Alexander Lukashenko)近日接受包括BBC在内一小部分外国媒体的提问时被问到,是否愿意再次提供国土给俄军集结,他回应道「在『一个前提』下会同意」。 根据报导,当记者提问「去年你允许自己的国家被用作俄罗斯入侵的集结地,你准备好再来一次吗?」,卢卡申科回应道「是,我准备好了,我准备好再次提供领土,我也准备好与俄罗斯人一起从白俄罗斯领土发动战争」。 不过卢卡申科补充说「前提是只要有人、即使只是一名士兵从乌克兰进入我们的领土并以武器杀死我的人民」。 据悉,俄罗斯和白俄罗斯之间的军事合作一直在增加,包括联合演习和组建联合军团,但目前为止卢卡申科一直避免直接派遣军队进入乌克兰与俄罗斯军队并肩作战。同时卢卡申科也将乌克兰战争归咎于西方国家,他指责西方政府助长冲突。 Source 克里米亚是「红线」 布林肯:美方未积极鼓励乌军收复 世界新闻网 02/16/2023 Politico报导,美国国务卿布林肯15日跟一群专家进行Zoom视频通话时表示,乌克兰试图夺回克里米亚将是俄罗斯总统普亭的一条红线,可能导致俄方做出更广泛的回应。 据指出,有人在此次非公开的Zoom视频通话问道,美国是否愿意协助基辅当局实现乌克兰收复此一被莫斯科夺取领土的长期目标。四位了解布林肯回应的人士指出,他传达了美方并未积极鼓励乌方收复克里米亚,但是基辅独自做决定,拜登政府主要重点则是协助乌克兰在主要位于东部的战事所在地点推进。 报导指出,普亭认为克里米亚完全是俄罗斯的一部分,而不属于乌克兰,将不愿见到此地脱离他的掌握,不分党派的美国政府自2014年之后反复表示「克里米亚属于乌克兰」,但布林肯的谈话肯定会让基辅当局感到沮丧。 两位知情人士表示,布林肯让人觉得美方并不认为目前推动收复克里米亚是明智之举,但强调他没有明白说出这些话。带另外两位人士认为,决定权在基辅的说法表明了他对乌方可能的克里米亚竞逐持更开放的态度。 一位消息人士说,「总体消息就是,对于情势将如何发展存在很多不确定性,关于任何一方取得巨大战果的能力都有着实际的疑问」。美国国务院拒绝就此次Zoom视频通话做出评论。 Source 美国迄今拒援乌ATACMS 除了俄罗斯画红线 还有这个原因 世界新闻网 02/14/2023 自俄罗斯入侵之后,乌克兰屡屡请求美国军援射程近300公里的「陆军战术飞弹系统」(ATACMS),但华府从没答应过。Politico报导,除了莫斯科画下的红线外,拜登政府给了基辅另外一个理由,就是美方担心自己会没有足够的ATACMS飞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