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疫情趋缓 门诊急诊病患数明显下降 中央社 | 台北 01/06/2023 北京市当局今天说,当地COVID-19疫情态势已经趋缓,门诊急诊病患数已从最高峰明显下降,但重症患者救治等方面工作依然艰巨。专家此前估算北京感染率已逾8成,疫情于元旦前后接近尾声。 综合央视新闻、北京日报报导,北京市6日下午召开疫情防控工作新闻发布会,北京市政府新闻发言人徐和建表示,当前,北京疫情态势已经趋缓,用药紧缺已经缓解,但门急诊、重症患者救治等方面工作任务依然艰巨,容不得丝毫松懈懈怠。 北京市卫健委副主任李昂表示,北京发烧门诊接诊量从2022年12月15日最高峰7.3万人次,逐渐回落到2023年1月4日1.2万人次;急诊接诊量从2022年12月30日最高峰5.2万人次,逐渐回落至目前4.2万人次。 北京市疾控中心副主任庞星火表示,北京在对社会人群的变异株监测工作中,暂未发现XBB、BQ.1等变异株的流行,现阶段社会面流行的毒株仍以BF.7和BA.5的亚分支BA.5.2为绝对优势毒株。 中国上月7日全面放开防疫后,北京是疫情蔓延最快的城市。 中国科学院院士陈赛娟团队和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范小红团队近日发表研究论文,初步判断此轮Omicron疫情感染人数于2023年元旦前后在北京、广州、上海、重庆等城市接近尾声。 中国疾控中心流行病学前首席科学家曾光上周估算,北京感染人数可能已超过80%,甚至还有可能更高。 Source 中国冠病感染人数暴增 重症床位紧缺 殡葬业出现“黄牛党”高价转卖名额 联合早报 01/01/2023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陆蒙吉教授说,北京度过重症和死亡的高峰预计还需要四到六周的时间。对于较晚暴发感染潮的城市而言,时间窗口也很小。 (上海/武汉综合讯)中国冠病感染人数暴增之际,多地医院的重症床位越来越紧缺,殡葬业也出现了“黄牛党”,将名额高价转卖给民众。 据第一财经、路透社和东方网等综合报道,北京、吉林、安徽、武汉、广州等多地二三级医院的患者,尤其合并基础性疾病的高龄老人开始增多,重症床位也越来越紧缺。 最近一个多月以来,中国的重症床位已经急速扩张。每10万人口的重症医疗床位在11月12日不足四张,截至12月25日已经达到每10万人12.8张。即便如此,重症床位的供需依然失衡。 例如,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作为一家三级综合医院,截至12月31日重症床位达到130张,占比超10%,超出国家要求的8%。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济超说,即便如此,无论是综合ICU还是多个专科ICU,床位已经达到比较饱和的状态。以呼吸科为例,在12月初床位扩增之后,目前的床位使用率已超过100%。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说,根据既往数据,奥密克戎引起的第一波社会面疫情的周期一般在三个月左右。但由于中国重症医疗资源存在历史欠账,叠加冬季流感高发期等情况,整体演进周期大概率都会拉长。 …
Category: Japan
防疫情输入 美7机场实行自愿筛检 旅客含中国和周边30国 世界新闻网 01/06/2023 美国要求来自中国、香港和澳门的旅客登机前出示两天内阴性检测结果的规定5日生效,同日也扩大对国际旅客的监测,启动新变种新冠病毒预警系统,在七座机场对入境旅客进行自愿性筛检。 美国原本仅在纽约甘迺迪、纽瓦克、旧金山、亚特兰大和华盛顿杜勒斯五座机场为抵达的旅客提供自愿筛检服务,现再增加洛杉矶、西雅图两机场,适用于来自中国和周边地区等至少30个国家的500余航班。机场筛检是联邦政府早期预警系统的一环,以求及早发现来自确诊暴增地区的新变种病毒。 为防疫情输入,部分科学家呼吁扩大筛检范围,还要检测抵达航班的马桶污水。约翰霍普金斯大学传染病学家雷伊(Stuart Ray)说:「没有检测就不知道状况,更多筛检可知道病毒流行的更多信息。」 部分科学家担忧,中国感染新冠人数激增可能向全球释放新的病毒变种,因为每次大规模感染都是病毒发生异变的机会。尽管目前没有迹象显示中国已出现新变种,但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表示,之所以在机场运行新的检测规定,是因为中国有关感染病毒株的信息缺乏充分的透明度。一位CDC专家表示:「我们只能控制美国的信息,对其他国家无法控制。」 CDC旅行卫生部门主任欣蒂·佛里曼(Cindy Friedman)说,机场筛检是因为全球旅行快捷,有利病毒迅速扩散。她表示,机场筛检计划是与从事检测和实验室分析的两家公司合作,美国一年多前首次出现Omicron变种后,机场筛检计划开始扩大。 目前加强旅客筛检主要是针对来自中国的航班,纽瓦克机场开始实施时,也有部分来自墨西哥、法国和比利时的旅客到筛检点自愿接受检测,包括填表和鼻拭子检测的过程约一分钟,但结果不会告知旅客。约10%的旅客接受筛检,他们会得到免费的居家筛检剂。 佛里曼预计,机场筛检可能会扩展到全球,因为可提早发现变种病毒,如机场检测发现的Omicron毒株BA.2和BA.3变种,向全球数据库报告的时间比其他报告早数周。 但CDC流行病专家凯特琳·杰特里纳(Katelyn Jetelina)认为,七个机场的筛检范围仍不够大,发现新变种的可能性犹如大海捞针,应扩大对飞机厕所的污水采样检测,因为飞行过程中大多数乘客都会上厕所。加拿大最近宣布扩大飞机的污水检测,比利时将检测来自中国航班的污水。 专家表示,造成中国确诊暴增的病毒变种是极易逃逸免疫的BF.7,这一变种占美国的2%。科学家指出,新冠病毒不断进化,因此需要不断追踪新变种。 Source 中国冠病感染人数暴增 重症床位紧缺 殡葬业出现“黄牛党”高价转卖名额 联合早报 01/01/2023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陆蒙吉教授说,北京度过重症和死亡的高峰预计还需要四到六周的时间。对于较晚暴发感染潮的城市而言,时间窗口也很小。 (上海/武汉综合讯)中国冠病感染人数暴增之际,多地医院的重症床位越来越紧缺,殡葬业也出现了“黄牛党”,将名额高价转卖给民众。 …
新冠新变种XBB.1.5 占纽约确诊8成 世界新闻网 01/06/2023 新冠病毒Omicron新型亚变异株XBB.1.5来势汹汹,为目前传播速度最快的新冠病毒株,且已经成为纽约等美东城市新确诊病例的主要感染病毒;根据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最新数据显示,目前纽约、新州等地,有高达80.8%确诊病例为XBB.1.5,全美该数字则为61%。 CDC数据显示,XBB.1.5在东北地区传播快速,其中在纽约州、新泽西州等地区,估计在上述地区的确诊病例约有72.2%为感染XBB.1.5病毒,但实际上或可高达80.8%;全美预估数字为40.5%,而实际数据则为61%,且确诊人数约每两周就翻倍。 根据纽约市数据,目前添加的确诊病例与去年8月的数字差不多,且已从去年12月初的高点回落,不过整体数字仍偏高;州府数据则显示,目前全州阳性率为8.7%,为自去年8月以来的最高,在XBB.1.5的影响下,未接种疫苗者和长岛等地的再感染率也持续上升,最新数据,全州共有4350人住院,较前一日添加近390人,另外还有400多人为重症。 由于病例增加,住院和死亡人数都有上升,再加上纽约多间医院的护士酝酿罢工,以及呼吸道融合病毒(RSV)等因素,不少人担心疫情将再卷土重来;对此州长霍楚(Kathy Hochul)呼吁,民众应继续保持勤洗手、戴口罩的习惯,同时在聚会或旅行前进行新冠检测,若呈阳性则应自行居家隔离。 另外政府也鼓励民众接种新冠疫苗二价加强针,可上vaccines.gov查找可预约接种地点,或把邮递区号通过短信发送至438829,也可致电(800)232-0223查找居家附近接种点。 Source 中国第二波感染高峰何时到来?专家最新研判曝疫情规模 世界新闻网 01/03/2023 中国医学专家指出,中国第二波疫情高峰可能在五、六月份。根据对上海周边城市及地区评估,第二波疫情规模将远小于现在,将为现在的25%-50%左右。民众不用过度紧张。 据光明网,2023年中国是否将面临多波感染高峰,近期受关注。上海交通大学医学院附属瑞金医院教授蒙国宇表示,不至于三个月一次,但半年是有可能的。第二波高峰可能在五、六月份。根据对上海周边城市及地区评估,第二波疫情规模将远小于现在,将为现在的25%-50%左右。因此不需要过度紧张。 这两天,有关新冠病毒Omicron变异株XBB的消息颇受关注。Omicron亚型毒株XBB.1.5确实已经进入上海和长三角地区,中国多地也已监测到XBB毒株的输入。 上海市公共卫生官员表示,XBB亚型毒株尚未在社会面上造成本土传播。 近日,针对上海市民对于欧美地区毒株BQ.1和XBB传入的担心,上海市疫情防控工作领导小组专家组成员袁政安表示,目前上海所发现的BQ.1和XBB毒株,仅在极少数入境隔离人员中检出,尚未在社会面上造成本土传播。 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副主任凌云则表示,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作为上海收治入境确诊病例的定点医院,按要求对于输入性病例实行严格闭环管理,符合出院标准后予以解除隔离,目前未发现有境外输入毒株的本土传播。 Source 中国冠病感染人数暴增 重症床位紧缺 殡葬业出现“黄牛党”高价转卖名额 联合早报 …
世卫答新京报:预防奥密克戎其他亚型的方式适用于XBB.1.5 新京报 01/06/2023 XBB.1.5是迄今为止最具传染性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近期,全球多地检测到新冠变异株XBB.1.5,引起广泛关注。与其他奥密克戎变异株相比,XBB.1.5的传播是否有所不同?会引发新一轮感染高峰吗?人们该如何防护?北京时间1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发言人克里斯蒂安·林德迈尔(Christian Lindmeier)就有关问题答复新京报。 XBB.1.5显示出巨大传播优势 新京报:关于新冠变异株XBB.1.5,世卫组织有何最新发现? 林德迈尔:XBB.1.5是世界卫生组织正在密切跟踪的奥密克戎亚型,它是XBB的子系毒株,是两个BA.2亚型的重组。根据全球共享所有流感数据倡议(GISAID)数据库,XBB.1.5最早的序列在2022年10月22日发现。大多数序列由美国报告。 新京报:XBB.1.5短期内是否会引发新一轮感染高峰? 林德迈尔:与XBB中存在的突变F486S相比,XBB.1.5包括一个突变F486P,使其具有更高的与ACE2受体结合亲和力(ACE2可以被视作新冠病毒进入人体细胞的“大门”,这意味着XBB.1.5更容易感染人体)。在美国,XBB.1.5与BQ.1相比显示出巨大的传播优势。BQ.1是全球的主导变异株之一。总的来说,序列数量有限,目前欧洲和北美,可能还有亚洲,报告的XBB.1.5病例不断增加,而其他地区到目前为止报告了少数病例。 世界卫生组织鼓励各国继续对新冠病毒保持警惕,对有代表性的样本进行基因组监测,并在公开平台上分享这些序列,以便进行分析并进一步了解传播中的变异株,包括XBB.1.5。 新京报:人们应如何做好防护? 林德迈尔:目前,我们建议可以采取预防感染其他奥密克戎亚型的方式预防XBB.1.5。如果有何变化,我们将迅速分享信息。鉴于新冠病毒密集传播,我们需要加大努力减少病毒的传播,并通过为风险最大的人群接种疫苗来加强对他们的保护。 预计世界各地出现更多的感染浪潮 当地时间1月4日,世界卫生组织(WHO)在日内瓦举行新闻发布会,并回答记者提问。 在谈及XBB.1.5新冠变异株时,世卫组织卫生紧急项目技术主管玛丽亚·范·科霍夫表示,目前在美国占据主导的奥密克戎亚型XBB.1.5是迄今为止最具传染性的新冠病毒变异株。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当地时间1月3日报道,XBB.1.5在美国迅速蔓延。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估计,目前美国41%的新冠确诊病例感染了该变异株。 “XBB.1.5是截至目前发现的传染性最强的亚型,因为它的突变使这种病毒能够粘附在细胞上,使其复制变得更加容易。”科霍夫说,“截至2023年1月4日,XBB.1.5毒株已在29个国家和地区被发现,未来有可能进一步传播。这种病毒传播得越多,发生突变的机会就会越多。我们预计,世界各地会出现更多的感染浪潮,但并不一定会出现更多的死亡病例,因为我们的应对措施会继续发挥作用。” 科霍夫还表示,随着全球基因组测序的减少,追踪新冠病毒变异株也变得更加困难。世卫组织关于XBB.1.5的数据仍十分有限,但目前没有迹象表明它较此前版本的奥密克戎毒株更易导致重症。 目前,世卫组织追踪新冠变异株的咨询小组正在对XBB.1.5进行风险评估,未来几天将发布评估结果。 在当天的新闻发布会上,当被问及如何保证疫情信息透明以避免引起公众恐慌时,世界卫生组织突发卫生事件规划执行主任迈克尔·瑞安(Michael Ryan)表示,多数普通人不会盲目恐慌,而有部分人会恐慌是因为他们无法确定所了解的病毒信息是否官方和可信,因此各国政府更新有关病毒的消息等十分重要。他也相信各国政府此前会、接下来也会持续披露有关信息,帮助民众评估风险,从而避免可能引起的恐慌。 此外,世卫组织总干事谭德塞也表示,2023年是新冠大流行的第四年,疫情形势比前几年好转许多,原因在于新冠诊疗方法逐年改善,疫苗接种量不断增加,抗病毒药物的推出降低死亡风险等。 不过,各国依旧不能降低对新冠病毒的警惕性。他说,“新冠病毒仍然对人们身体健康、社会和经济构成威胁。根据不完全统计,全球每周大约有1万人死于新冠,实际死亡数据可能更高。” …
国会暴乱2周年 民粹主义弥漫 社会对立依旧 中央社/华盛顿 01/06/2022 2021年1月6日,不满总统大选结果的川普支持者闯入国会山庄,四处捣毁、破坏公物,全球哗然。两年过了,尽管民粹主义从高峰稍稍减退但依然弥漫,美国社会对立依旧。 政治素人、电视实境秀主持人出身的川普(Donald Trump)在2017至2021年担任美国总统四年期间,不尊重专业幕僚意见,经常跳过现有体制,直接诉诸选民,导致美国民粹主义快速高涨。川普利用民粹语言制造社会对立,也让社会撕裂扩大到难以修复的状况。 社会两极化发展,正是2021年国会暴动引爆的背景。 2021年1月6日,不承认输掉总统大选的川普,在白宫南草坪对支持者指控选举舞弊、大选结果遭民主党窃取。 大批支持者随后沿着宾州大道往国会山庄前进,和国会警察对峙后闯入国会内部,扰乱国会计票认证总统候选人拜登(Joe Biden)获胜的结果,四处捣毁公物。这起事件造成包括一名警察在内共五人丧生,也让美国这个全球老牌民主国家蒙羞。 在国会暴动两周年之际,总统拜登举行仪式纪念这美国民主史上黑暗一页。拜登曾公开谴责这起暴动对民主与法治构成威胁,也誓言任内将重新团结美国,并消除社会分歧。 2021年5月,联邦众院成立国会山庄暴动事件调查特别委员会(Jan. 6th Select Committee),这个由七名民主党人和两名共和党人组成的小组历经18个月的调查,于2022年12月底提出超过800页最终报告后,在新一届国会成立时解散。 调查特别委员会去年11月建议美国司法部应就国会山庄暴动事件起诉川普涉嫌煽惑动乱,并在去年12月22日公布的最终调查报告中援引美国宪法修正案建议不得让川普参与公职。 目前不知由共和党主导的新一届众院将如何处理委员会提出的数据与报告,但一连串国会听证会、川普时期官员与幕僚接受媒体访问的说词,都让外界清楚看到川普面对选举结果的不理性与违法行为,对于理性的川普支持者确实发挥劝退效果,成果也在去年11月美国期中选举中显现,共和党内出现摆脱被川普绑架的声音。 但深信川普阴谋论的人依然不在少数。即使川普跌落神坛,但川普的反全球化、反移民言论已深植在这群人的脑海中,即使拜登政府寻求社会团结,但因为对枪枝、堕胎、移民等议题的立场迥异,政党恶斗、社会分歧依然大得难以跨越。 拜登在去年圣诞致词中坦言社会变得过于分歧,呼吁大家利用圣诞节期间「花点时间静静反思,找回圣诞节最重要的宁静……并认真对待彼此」。 Source 卸任议员对新国会看法:华府政局情势更险峻 世界新闻网 01/03/2023 …
解放军首公开半潜船「饮马湖」 港媒:可用来登陆作战 世界新闻网 01/05/2023 中国解放军海军半潜舰「饮马湖船」公开演训画面近日首度公开,有港媒指出,其主要任务是救援在战场受损的战舰,也可用来载运两栖战车或登陆船艇夺岛抢滩作战。 解放军海军官方微博5日发布一段「饮马湖船」赴某海域组织舰船转运训练,官方称这是训练「半潜船精准投送,多元保障能力」,内容包含从「一般条件到边界条件下的远海海域投送本领」。有港媒指出,这艘船主要任务是救援在战场受损的战舰,也可以用来载运两栖战车或登陆船艇夺岛抢滩作战。 半潜船也称半潜式母船,主要分为无动力半潜驳船和自航式半潜运输船两类,工作时通过本身压载水的调整,把装货甲板潜入水中,以便将所要承运的特定货物(像驳船、游艇、舰船、钻井平台等)从指定位置浮入半潜船的装货甲板上。半潜船在民用领域使用较为普遍,中国近年来也在大力发展半潜船船队。 「饮马湖船」隶属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在2022年被披露已经服役,被归类为支持作战舰艇,主要作用是当潜艇、驱逐舰等这些体形较大的战舰,一旦在远离母港的地区发生故障或受损,该舰能将其「驮」回船厂或基地。报导并指出,有军事评论员认为,解放军也可能用其来运送登陆艇到近岸实施登陆作战。 公开数据显示,解放军首艘半潜船是2015年服役的「东海岛船」,该船舷号「868」,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是由一艘货轮改装而成,长175.5公尺,宽32.4公尺,排水量2万多吨,可对重型装备构件及小型舰艇进行拖带、运输,亦可作为临时船坞对受损舰艇实施海上抢修。 共青团旗下官媒中国青年报曾指出,「东海岛船」具有五大军事应用,包含可以作为运输平台、搭载平台、海上基地、中转平台以及抢修平台。报导称其可以投送或拖带各种直升机、装甲战车等重型装备以及舰艇,如726型气垫艇、从乌克兰引进的野牛气垫船、登陆艇等,并且可以支持两栖作战。 由于投送能力强,半潜船也被称为是「全新岛屿冲击舰」,且解放军半潜船部署在南部战区,所以在南海的作用也备受瞩目。上述报导称,在南海很多有争议的岛礁与中国相距遥远,半潜船可充分利用其航程远、装载甲板大的优势,将大批作战物资输送到位,为南海军事斗争发挥作用,也可以更好参与南海巡逻执法等非战争军事行动。 Source 日本新版安保文档 美国:强化并现代化美日同盟 中央社 | 华盛顿 12/16/2022 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日本今天通过的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3文档,将「强化并现代化」日本与美国的军事同盟。 法新社报导,苏利文表示:「日本大幅增加国防投资的目标,将会…强化和现代化美日同盟(US-Japan Alliance)。」 在这项日本数十年来最大的国防调整中,防卫省未来5年军费支出总额将超过43兆日圆(约3,170亿美元),达到国内生产毛额(GDP)的2%左右。日本并将重组军事指挥体系,且从2026年度起陆续部署长程弹道飞弹,让日本将拥有反击能力(敌基地攻击能力)。 日本的作法还包括向美国采购多达500枚的战斧巡弋飞弹(Tomahawk Cruise …
专家:新冠不是大号流感 北京的患者中招很深 世界新闻网 01/05/2023 据澎湃新闻,1月5日,中国国家中西医结合医学中心主任仝小林受访时表示,新冠不是大号流感,北京这波疫情症状明显,部分人转成肺炎,而且大部分患者中招时间很长。 另据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报导,「高烧到39℃」「身体疼得睡不着觉」「根本无法呼吸」……在北京本轮疫情中,轻症患者反映,感染Omicron后,症状比感冒明显。对此,浙江大学医学院附属第一医院传染病科副主任徐小微对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表示,目前各地新冠毒株Omicron亚型不同,不同毒株症状有所不同。但无论新冠病毒再怎么变异,也都还是Omicron株,重症率低。 徐小微说,Omicron变异株较原始株毒力与致病力都显著下降,主要侵犯上呼吸道,无症状或轻症占99.5%以上。 感染BF.7变异株后,患者与BA.5.2等其他变异株症状相似,但具体表现略有不同。 BF.7表现的症状包括高烧、持续性咳嗽、身体疼痛、头痛、喉咙痛、嗅觉改变和食欲不振等。徐小微表示,持续性咳嗽、高烧引起的身体疼痛等症状,往往会让患者感觉病情较重。而BA.5.2症状主要为中低烧、干咳、喉咙痛等。 广州中医药大学副校长、广东省中医院院长张忠德接受央视采访时表示,广州很多有症状的病人往往是服用药物后12小时或24小时,大多数都能够缓解,缓解以后有一点点咳嗽。 徐小微提醒,科学佩戴口罩和勤洗手仍是非常有效的个人防护手段,感染后以对症治疗为主,对于居家隔离的新冠阳性患者转阴后,建议家中多开窗通风,病毒在常温的状态下存活时间较短,会自行消亡。 Source 中国冠病感染人数暴增 重症床位紧缺 殡葬业出现“黄牛党”高价转卖名额 联合早报 01/01/2023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陆蒙吉教授说,北京度过重症和死亡的高峰预计还需要四到六周的时间。对于较晚暴发感染潮的城市而言,时间窗口也很小。 (上海/武汉综合讯)中国冠病感染人数暴增之际,多地医院的重症床位越来越紧缺,殡葬业也出现了“黄牛党”,将名额高价转卖给民众。 据第一财经、路透社和东方网等综合报道,北京、吉林、安徽、武汉、广州等多地二三级医院的患者,尤其合并基础性疾病的高龄老人开始增多,重症床位也越来越紧缺。 最近一个多月以来,中国的重症床位已经急速扩张。每10万人口的重症医疗床位在11月12日不足四张,截至12月25日已经达到每10万人12.8张。即便如此,重症床位的供需依然失衡。 例如,北京航天中心医院作为一家三级综合医院,截至12月31日重症床位达到130张,占比超10%,超出国家要求的8%。该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主任陈济超说,即便如此,无论是综合ICU还是多个专科ICU,床位已经达到比较饱和的状态。以呼吸科为例,在12月初床位扩增之后,目前的床位使用率已超过100%。 德国华裔病毒学家、埃森大学医学院病毒研究所教授陆蒙吉说,根据既往数据,奥密克戎引起的第一波社会面疫情的周期一般在三个月左右。但由于中国重症医疗资源存在历史欠账,叠加冬季流感高发期等情况,整体演进周期大概率都会拉长。 陆蒙吉认为,北京度过重症和死亡的高峰预计还需要四到六周的时间。对于较晚暴发感染潮的城市而言,时间窗口也很小。一方面需要更充分调度社会以及基层医疗机构力量,实现医疗救治压力分流;另一方面,要谨防重症医疗资源分配失衡,导致其他疾病患者得不到及时救治。 除了医疗挤兑的问题,中国多地殡葬业负荷超重。据报道,星期天在武汉市郊的汉口殡仪馆,有送葬者和灵车陆陆续续抵达。入口工作人员拒绝回答最近工作量的问题。不过,成都和北京的多个殡仪馆透露,自防疫政策取消,他们比以往任何时候都繁忙。 …
东正教圣诞节前夕 普亭令俄军在乌克兰停火36小时 中央社 | 莫斯科 01/05/2023 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战争进行之际,克里姆林宫今天表示,俄罗斯总统普亭(Vladimir Putin)已经下令俄国军队于东正教圣诞节期间在乌克兰停火36个小时。 路透报导,克里姆林宫指出,俄国军队必须从1月6日中午12时开始停火,时间维持36个小时。 包括居住在俄罗斯和乌克兰的许多东正教徒,都在1月6日至7日庆祝圣诞节。 Source 俄:乌克兰导弹袭击中丧命俄士兵人数上升至89人 文 / 廖慧婷 01/04/2023 (早报讯)俄罗斯国防部星期三(1月4日)说,新年前夕当天,在乌军对俄控乌东城镇马克耶夫卡(Makiivka)展开的导弹袭击中丧命的俄士兵人数上升至89人。 法新社报道,塞夫留科夫中将在俄国防部当天发布的一份视频中说,在瓦砾堆中发现更多的遗体,“我们死去的同僚人数已经上升到89人。”此前,俄方称有63名士兵在这次的袭击中阵亡。 他还说,军方已经确定死亡人数高的原因是“(军人)违反禁令,在敌人的武器袭击范围内开启并大量使用手机。” “这一因素使敌人能够追踪并确认士兵的位置坐标,以进行导弹袭击。” 俄军正在采取措施,确保今后不再发生这类事件,所有相关负责人将受到惩罚。 俄军透露,乌克兰在1月1日凌晨0时01分,使用美国提供的高机动性多管火箭系统“海马斯”(HIMARS),向俄军发射火箭弹,击中位于当地的一个临时驻扎地。 乌军承认对马克耶夫卡发动攻击,并称有近400名俄军士兵死亡,另有300人受伤。亲俄官员则指乌军夸大伤亡人数。 这起事件在俄罗斯国内引发不满,有民族主义分子和议员要求惩罚把士兵全都集中在一处的俄军指挥官。他们指责军方忽视战场的危险性,没有做出妥善的部署。 Source 乌东巴赫姆特血战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