以军轰炸不断 联合国:加沙已不适合居住 早报网 1/06/2024 以军坚持不停火,加沙地带的人道危机持续恶化。图为法国和约旦的空军星期五在加沙南部城市汗尤尼斯上空,投下医用品等紧急救援物资。(路透社) (联合国综合电)联合国警告,加沙遭以色列军队持续轰炸之后,如今已“根本无法居住”。联合国再次呼吁以色列和哈马斯立即停火。 联合国主管人道事务的副秘书长格里菲思星期五(1月5日)说,以哈冲突以持续三个月,导致加沙地带深陷人道主义危机,充斥着死亡与绝望。“加沙显然已不适合居住。当地人民每天都在眼睁睁看着自己的生存受到威胁,国际社会则袖手旁观。” 据加沙卫生部的最新数据,以军在加沙的军事行动已造成超过2万2700人死亡、逾5万8000人受伤。有多达230万人流离失所,而且都深陷缺粮缺水、缺电缺基本生活物资的困境。 法新社记者星期五在加沙南部的拉法市,看到很多巴勒斯坦人携家带口,乘着载满了东西的车子,或者徒步推着手推车,为逃避战火而来。 从加沙中部的贝雷杰难民营向南撤离的穆罕默德(60岁)说,加沙的未来“黑暗且艰难”。 一名妇女说,她和家人被迫从北部的贾巴利亚难民营,向南迁移到汗尤尼斯市,现在得再往南逃来拉法市。“我们没水、没电、也没有食物。” 巴勒斯坦红新月会说,以军近日又以炮弹和无人机轰炸汗尤尼斯,包括医院周围,造成平民死伤。 格里菲思呼吁国际社会对以哈双方发挥影响力,以实现立即停火和所有人质获释。“这场战争本来就不应该开始,而且早就应该结束。” 他指出,要为加沙200多万人口提供人道援助是不可能的任务,因为在加沙战火中遇难的联合国及其合作组织的救援人员不断增加;此外,那里通信中断、道路损坏、运输救援物资的车队遭袭击,重要的商业供应“基本上已不存在”。 红十字会与红新月会国际联合会(IFRC)警告,加沙原本在南部的医疗系统还可局部运作,如今也“即将崩溃”。 IFRC星期五说,由于缺乏燃料、药物和医疗设备,加沙北部多数医院早已停止运营,南部少数仍在运营的医院现在也因同样的情况而即将停摆。 在加沙中部,一家医院的发言人说:“我们面临着人道灾难,因为传染病在传播,医院里人满为患。” 世界卫生组织的数据显示,加沙的医院和其他医疗设施在以哈冲突中遭到近600次袭击,导致600多人死亡,770多人受伤。 联合国一再呼吁停火之际,以军继续对加沙展开猛烈轰炸。据法新社,以军星期六(6日)清晨再次对聚集了大批难民的加沙南部城市拉法发动空袭。 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周五晚上说,军队继续对加沙各地进行大范围军事打击,包括中部的贝雷杰和南部的汗尤尼斯。在过去24小时内,军队袭击了“100多个目标”,包括军事据点、火箭发射场和武器库。 多月以来的饥饿、死伤和混乱,让许多巴勒斯坦人联想到历史上发生过的几次“Nakba”——阿拉伯语中的“浩劫”一词,即被永久驱逐出自己的土地。自这场战争爆发以来,一些极右翼以色列政客也多次提议,将巴勒斯坦人“转移”到埃及的西奈半岛沙漠或其他国家;但在国际社会,多数人反对这一安排,甚至道德上谴责这样的想法。 Source 和平之路遥遥无期,巴人相信:加沙会走向独立,约旦河西岸将被以色列吞并 凤凰网 1/05/2024 …
Category: Japan
乌军向西退守 俄军继续扩大马林卡战果 凤凰网 1/06/2024 Source 美国记者爆料:泽连斯基在战争之初就像一具行走的尸体 天下事 1/05/2024 美国记者西蒙·舒斯特1月4日在英国《每日电讯》刊文,他与泽连斯基相处了一年,曾亲眼目睹泽连斯基是如何被战争改变的。 文章称,“那是2022年春天,俄乌冲突爆发的第55天,泽连斯基问我计划什么时候完成关于他的书。我告诉他,我的目标是记录战争的第一年,然后出版。他的脸掉了下来,问我:你认为战争一年内不会结束吗?” 文章称,下个月俄乌冲突就满两年,这场战争已经夺去了数十万人的生命,而且还远远没有结束。 文章称,泽连斯基在地堡里住了几个月,夜晚对他来说是最难熬的。他的床不够宽,几乎不能翻身。在最初的日子里,泽连斯基说,“我会叫醒所有人直到我知道什么袭击发生在哪里,我才有权睡觉。”早在凌晨4点50分,泽连斯基就会要求为他提供最新资讯。 文章称,泽连斯基脸色蜡黄,抱怨缺少阳光和新鲜空气。一些助手开始担心起来,他的法律助理回忆说,“他就像一具行走的尸体,活人不可能是那样的。一天早上,总统喃喃自语早上好。而我甚至无法回答,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状态的人。” 最终,地堡里的生活回归日常状态,视频会议改到了早上7点,泽连斯基有足够的时间吃早餐,政府为工作人员也提供了热餐,包括热狗、饺子以及炖牛肉。即使在政府禁止销售酒精饮品后,泽连斯基和他的团队仍可以获得酒精供应,他有时会为一起用餐的助手倒酒。 文章称,泽连斯基还经常在晚上使用哑铃锻炼身体。后来地堡里还添置了一张乒乓球桌,很少有人能打败泽连斯基。偶尔,他会邀请工作人员观看电影,通常是好莱坞最新上映的电影,泽连斯基称自己再也无法忍受苏联的喜剧。 Source 普京签署总统令允许外籍合同兵加入俄籍 新华社 1/04/2024 俄罗斯总统普京3日签署一项总统令,允许签署兵役合同并在俄武装部队服役的外国人及其家属加入俄罗斯国籍。相关总统令已在俄法律信息网站发布。 根据该总统令,在俄罗斯开展特别军事行动期间与其武装部队签署入伍合同,或在俄军事机构服役的外国公民可加入俄罗斯国籍。同时,在俄对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期间因健康原因、年龄超限、合同期满等原因从俄军队中复员的外国公民也可入籍。此外,上述人员的亲属也有权加入俄籍。 总统令指出,外籍合同兵提交入籍申请时须提供护照和有效期不少于1年的兵役合同等材料,其亲属申请入籍时须提供健康情况证明。 2022年9月,普京曾签署法令,批准简化签署兵役合同并在俄军队服役的外国公民加入俄籍的程序。 Source 立陶宛总理坦承:乌克兰今年很艰难,我们之前太乐观了 …
乌克兰男子开车经过检查站,被强抓“壮丁” Source 乌克兰拟再征兵50万引发巨大争议 凤凰网 1/06/2024 Source 美国记者爆料:泽连斯基在战争之初就像一具行走的尸体 天下事 1/05/2024 美国记者西蒙·舒斯特1月4日在英国《每日电讯》刊文,他与泽连斯基相处了一年,曾亲眼目睹泽连斯基是如何被战争改变的。 文章称,“那是2022年春天,俄乌冲突爆发的第55天,泽连斯基问我计划什么时候完成关于他的书。我告诉他,我的目标是记录战争的第一年,然后出版。他的脸掉了下来,问我:你认为战争一年内不会结束吗?” 文章称,下个月俄乌冲突就满两年,这场战争已经夺去了数十万人的生命,而且还远远没有结束。 文章称,泽连斯基在地堡里住了几个月,夜晚对他来说是最难熬的。他的床不够宽,几乎不能翻身。在最初的日子里,泽连斯基说,“我会叫醒所有人直到我知道什么袭击发生在哪里,我才有权睡觉。”早在凌晨4点50分,泽连斯基就会要求为他提供最新资讯。 文章称,泽连斯基脸色蜡黄,抱怨缺少阳光和新鲜空气。一些助手开始担心起来,他的法律助理回忆说,“他就像一具行走的尸体,活人不可能是那样的。一天早上,总统喃喃自语早上好。而我甚至无法回答,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状态的人。” 最终,地堡里的生活回归日常状态,视频会议改到了早上7点,泽连斯基有足够的时间吃早餐,政府为工作人员也提供了热餐,包括热狗、饺子以及炖牛肉。即使在政府禁止销售酒精饮品后,泽连斯基和他的团队仍可以获得酒精供应,他有时会为一起用餐的助手倒酒。 文章称,泽连斯基还经常在晚上使用哑铃锻炼身体。后来地堡里还添置了一张乒乓球桌,很少有人能打败泽连斯基。偶尔,他会邀请工作人员观看电影,通常是好莱坞最新上映的电影,泽连斯基称自己再也无法忍受苏联的喜剧。 Source 普京签署总统令允许外籍合同兵加入俄籍 新华社 1/04/2024 俄罗斯总统普京3日签署一项总统令,允许签署兵役合同并在俄武装部队服役的外国人及其家属加入俄罗斯国籍。相关总统令已在俄法律信息网站发布。 根据该总统令,在俄罗斯开展特别军事行动期间与其武装部队签署入伍合同,或在俄军事机构服役的外国公民可加入俄罗斯国籍。同时,在俄对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期间因健康原因、年龄超限、合同期满等原因从俄军队中复员的外国公民也可入籍。此外,上述人员的亲属也有权加入俄籍。 总统令指出,外籍合同兵提交入籍申请时须提供护照和有效期不少于1年的兵役合同等材料,其亲属申请入籍时须提供健康情况证明。 2022年9月,普京曾签署法令,批准简化签署兵役合同并在俄军队服役的外国公民加入俄籍的程序。 Source …
伊拉克宣布终止国际联盟驻军安排 早报网 1/06/2024 伊拉克什叶派民兵“人民动员组织”头目星期四遭美军击杀后,这个组织在巴格达的总部出现了大批武装人员把守。(法新社) 以色列军队近日扩大对黎巴嫩真主党目标发动的密集攻击。图中以军穿的防弹背心,还印有黎巴嫩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的头像。(法新社) (巴格达/贝鲁特综合电)美军在伊拉克首都巴格达击杀一名亲伊朗的民兵头目后,美伊关系陷入紧张。伊拉克政府宣布,将结束国际联盟继续驻扎在伊拉克的安排。 伊拉克总理苏达尼的办公室星期五(1月5日)发表声明说,伊拉克政府要结束国际联盟继续驻扎伊拉克的立场是坚定的,“绝不退缩”。 美国星期四(4日)出动无人机,在巴格达炸死了什叶派民兵“人民动员组织”强硬派系精英运动(Harakat al-Nujaba)的一名亲伊朗头目。苏达尼政府指这是对伊拉克的“公然侵略”。 针对美军近期频繁在伊拉克境内执行的军事行动,苏达尼说,“人民动员组织”部队是伊拉克武装部队的一部分,针对这个民兵组织的袭击违反了国际联盟的目的与原则。 伊拉克政府2016年收编由多个什叶派民兵武装组成的“人民动员组织”。伊拉克不少什叶派民兵组织与伊朗关系密切,其中一些还接受伊朗的训练和支持。 苏达尼强调,伊拉克不容许国家主权被侵犯,伊拉克必将采取必要措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稳定。美国主导的国际联盟如今已没有理由继续留在伊拉克。他透露,伊拉克政府将成立一个双边委员会,为永久结束国际联军在伊拉克的任务做准备。 美国国防部发言人莱德同日被媒体问及此事时,没对苏达尼的宣布置评,而仅重申前一天的声明,即华盛顿将继续就美军的安全与保障问题同伊拉克政府密切磋商。 美国2003年发动伊拉克战争,2011年底从伊拉克撤军,只留下少量驻军。自去年10月以哈冲突爆发以来,驻伊拉克和叙利亚的美军遭遇了至少100次袭击。一个与伊朗有联系的松散武装组织联盟经常声称是他们所为,为的是不满美国在加沙战争中支持以色列。 黎巴嫩真主党警告以色列 将回应哈马斯领袖遇害 在这同时,黎巴嫩真主党警告以色列,它很快会在“战场上”针对哈马斯二号人物阿鲁里在贝鲁特被杀做出回应。 黎巴嫩真主党领袖纳斯鲁拉星期五在电视上说,以色列一旦实现在加沙的军事目标,下一个要对付的就是黎巴嫩。 这是阿鲁里星期二遇袭身亡后,纳斯鲁拉第二次发话。他说,真主党不能保持沉默,否则黎巴嫩将面对以色列更多的袭击。“我们不能对如此严重的侵犯行为保持沉默,因为这意味着整个黎巴嫩、所有的城市、村庄和人民都将暴露于危险之中。如今,一切在战场上决定。” 纳斯鲁拉还警告,如果以色列向黎巴嫩开战,先遭殃的会是以色列北部的人民。他说,自以哈冲突爆发三个月来,真主党已在以黎边境针对以军的48个据点以及11个后方设施发动了近670次军事行动,破坏了敌方的大量军车和坦克。 Source 伊拉克什叶派武装领导人遭美无人机袭杀 凤凰网 1/06/2024 Source …
以色列遭大规模袭击 中国新闻社 1/06/2024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当地时间1月6日,黎巴嫩真主党发表声明称,作为对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高级领导人萨利赫·阿鲁里被暗杀事件的初步回应,当天上午8时10分,真主党使用62枚火箭弹向以军梅隆空中监视基地发动了袭击,并直接命中。 据声明介绍,梅隆空中监视基地位于以色列北部最高峰梅隆山山顶,是以军在当地唯一的管理、监视和空中控制中心,且为以军两个重要军事基地之一,另一个军事基地为南部的米茨佩·拉蒙军事基地。 图片来源:央视新闻客户端 另据以色列国防军当地时间6日称,黎巴嫩向以色列北部梅隆山地区(Mount Meron)发射40枚火箭弹,以军称尽管多地响起警报声,但未收到火箭弹造成人员伤亡的报告。以军表示,作为回应,袭击了黎巴嫩南部的一个“恐怖”组织,该组织称对部分火箭发射负责。 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发声 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报道,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5日表示,真主党对以色列的袭击旨在向以政府施加压力,并阻止其对加沙的袭击。 纳斯鲁拉表示,自去年10月8日以来,真主党已在黎以边境开展了约670次行动,摧毁大量以军用车辆和坦克。如果以色列在加沙取得成功,那么它将转向黎巴嫩南部。他警告说,如果发生更广泛的冲突,以色列北部居民将首先受到影响。 另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当地时间1月5日,黎巴嫩真主党领导人纳斯鲁拉发表讲话说,如果不对哈马斯政治局副主席阿鲁里被杀一事作出回应,那么整个黎巴嫩都将被暴露在危险之中。 据黎巴嫩政府安全部门和哈马斯方面证实,位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的哈马斯办公室1月2日遭以色列无人机袭击,导致包括哈马斯政治局副主席阿鲁里在内的多人死亡。 资料图:当地时间1月2日,以色列无人机袭击位于黎巴嫩首都贝鲁特南郊的巴勒斯坦伊斯兰抵抗运动(哈马斯)办公室,导致哈马斯政治局副主席萨利赫·阿鲁里等7人死亡。图片来源:中新视频截图 以军称对黎巴嫩多地发动空袭或炮击 据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阿德雷伊当地时间1月5日晚间声明,以军战机当天针对黎巴嫩南部布利达地区一处真主党行动指挥部发动了空袭,对黎巴嫩境内多地发动了炮击。 以防长:将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 当地时间1月5日晚间,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发表视频声明称,以军已经准备了一份应对以色列北部战线的综合军事计划,以军在以黎边境地区将继续开展军事行动,并视情况进一步扩大行动范围。 据《以色列时报》报道,以防长加兰特当天表示,以外交手段结束以色列与真主党紧张关系的时间已经不多了,这表明以色列很快将别无选择,只能对黎巴嫩真主党发动大规模军事进攻。 加兰特称,“我们更倾向于达成一致的外交解决方案,但我们正在接近沙漏翻转的时刻”。 对于以方这一说法,黎巴嫩真主党方面还未作出回应。 新闻多一点 以军称突袭约旦河西岸难民营 据巴勒斯坦通讯社消息,当地时间1月5日凌晨,以色列军队在约旦河西岸多地展开军事行动,造成1人死亡、9人受伤。 此前,以色列军方称,以军从当地时间1月4日起,在约旦河西岸城市图勒凯尔姆的努尔沙姆斯难民营展开突袭行动,行动持续到5日下午,上百人被以方拘留。巴勒斯坦方面称,以军行动造成多人受伤及多栋房屋被毁。 …
伊拉克什叶派武装领导人遭美无人机袭杀 凤凰网 1/06/2024 Source 以防长说明加沙战争新阶段 飞地民事由巴勒斯坦人管理 早报网 1/05/2024 加兰特1月4日晚说,本轮以哈冲突结束后,加沙地带的民事事务将由巴勒斯坦人管理,以色列将保持对这一地区的整体安全控制。(路透社) 以色列国防部长加兰特星期四(1月4日)说明以色列在加沙地带战争的新阶段,在加沙北部采取更有针对性的行动,在南部进一步追击哈马斯领导人,同时寻求哈马斯释放被扣押的剩余人质。 综合路透社和新华社报道,加兰特星期四晚在新闻发布会上说,本轮以哈冲突结束后,加沙地带的民事事务将由巴勒斯坦人管理,以色列将保持对这一地区的整体安全控制。 他说,在以方实现目标后,加沙地带将不会有以色列平民。巴勒斯坦机构将对加沙地带的巴勒斯坦人负责,条件是不会有针对以色列的敌对行动。 谈到以哈冲突后加沙地带的安全管理问题时,加兰特说,以色列不会允许哈马斯控制加沙地带或对民众构成安全威胁,因此以色列将保留在加沙地带的“行动自由”。 加兰特还说,以方将过渡到本轮以哈冲突的第三阶段。在此期间,以军将袭击、摧毁哈马斯的地下隧道,进行空中和地面打击活动等。但他没有透露何时过渡到第三阶段。 以色列政府新闻办公室星期四发表声明说,以方第三阶段作战目标是削弱哈马斯在加沙地带的剩余势力。 哈马斯于2023年10月7日大规模突袭以色列南部,造成约1200人死亡,另有约120人被哈马斯扣押为人质,其中一部分人质在双方临时停火期间获释。 根据哈马斯控制的加沙地带卫生部在1月3日公布的数据,以军近三个月来对加沙地带进行的军事行动,至今夺走超过2万2000条人命,造成5万7000多人受伤。 Source 在数百万欧洲犹太人的生命受到威胁之际,英国封锁通往巴勒斯坦的移民途径 凤凰网 1/04/2024 Source 多国谴责,伊朗誓言“复仇”,美国:不可能是以色列 观察者网 1/03/2024 …
乌克兰拟再征兵50万引发巨大争议 凤凰网 1/06/2024 Source 美国记者爆料:泽连斯基在战争之初就像一具行走的尸体 天下事 1/05/2024 美国记者西蒙·舒斯特1月4日在英国《每日电讯》刊文,他与泽连斯基相处了一年,曾亲眼目睹泽连斯基是如何被战争改变的。 文章称,“那是2022年春天,俄乌冲突爆发的第55天,泽连斯基问我计划什么时候完成关于他的书。我告诉他,我的目标是记录战争的第一年,然后出版。他的脸掉了下来,问我:你认为战争一年内不会结束吗?” 文章称,下个月俄乌冲突就满两年,这场战争已经夺去了数十万人的生命,而且还远远没有结束。 文章称,泽连斯基在地堡里住了几个月,夜晚对他来说是最难熬的。他的床不够宽,几乎不能翻身。在最初的日子里,泽连斯基说,“我会叫醒所有人直到我知道什么袭击发生在哪里,我才有权睡觉。”早在凌晨4点50分,泽连斯基就会要求为他提供最新资讯。 文章称,泽连斯基脸色蜡黄,抱怨缺少阳光和新鲜空气。一些助手开始担心起来,他的法律助理回忆说,“他就像一具行走的尸体,活人不可能是那样的。一天早上,总统喃喃自语早上好。而我甚至无法回答,我从来没有见过这种状态的人。” 最终,地堡里的生活回归日常状态,视频会议改到了早上7点,泽连斯基有足够的时间吃早餐,政府为工作人员也提供了热餐,包括热狗、饺子以及炖牛肉。即使在政府禁止销售酒精饮品后,泽连斯基和他的团队仍可以获得酒精供应,他有时会为一起用餐的助手倒酒。 文章称,泽连斯基还经常在晚上使用哑铃锻炼身体。后来地堡里还添置了一张乒乓球桌,很少有人能打败泽连斯基。偶尔,他会邀请工作人员观看电影,通常是好莱坞最新上映的电影,泽连斯基称自己再也无法忍受苏联的喜剧。 Source 普京签署总统令允许外籍合同兵加入俄籍 新华社 1/04/2024 俄罗斯总统普京3日签署一项总统令,允许签署兵役合同并在俄武装部队服役的外国人及其家属加入俄罗斯国籍。相关总统令已在俄法律信息网站发布。 根据该总统令,在俄罗斯开展特别军事行动期间与其武装部队签署入伍合同,或在俄军事机构服役的外国公民可加入俄罗斯国籍。同时,在俄对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期间因健康原因、年龄超限、合同期满等原因从俄军队中复员的外国公民也可入籍。此外,上述人员的亲属也有权加入俄籍。 总统令指出,外籍合同兵提交入籍申请时须提供护照和有效期不少于1年的兵役合同等材料,其亲属申请入籍时须提供健康情况证明。 2022年9月,普京曾签署法令,批准简化签署兵役合同并在俄军队服役的外国公民加入俄籍的程序。 Source 立陶宛总理坦承:乌克兰今年很艰难,我们之前太乐观了 观察者网 …
中纪委密集通报三“虎”被处置 早报网 1/05/2023 中国官方星期五(1月5日)密集通报三“虎”被处置的消息,包括国家开发银行原副行长王用生、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原副总经理肖星和西藏自治区政协原副主席姜杰。 据中共中央纪委国家监委官网通报,王用生被开除中共党籍、肖星和姜杰均被开除中共党籍和公职。 公开资料显示,王用生出生于1958年,曾任中国投资银行郑州分行行长,国家开发银行沈阳分行行长、辽宁分行行长、企业局局长等职。有财经媒体报道,王用生于2011年5月起担任国开行副行长,主管财务工作,2018年4月卸任,五年后的7月20日通报被查。财新网报道称,王用生去年7月11日就已被带走。 通报指,王用生顶风违纪,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接受私营企业主安排的宴请、旅游、打高尔夫球活动,违规借用他人车辆;违反组织原则,隐瞒不报个人有关事项,大肆干预、插手金融机构职工录用工作。王用生还被指违规拥有非上市公司股份;贪欲膨胀,纪法底线失守,大搞权钱交易,通过投资入股等隐蔽手段大肆接受利益输送,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贷款融资、债券申购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肖星出生于1971年12月,江西上饶人。他曾任中国人寿上海市分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太平资产管理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等职。2017年5月,肖星出任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党委委员、副总经理,并于2018年9月至2019年11月兼任太平财产保险有限公司董事长。2020年6月,肖星任中国太平保险集团党委委员、执行董事、副总经理,并于2021年12月起兼任太平养老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党委书记、总经理,至2023年7月18日被查。 经查,肖星丧失理想信念,背离初心使命,不信马列信鬼神,搞迷信活动,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他还被指“不如实报告个人有关事项,利用职权违规在职工录用方面为他人谋取利益”“弃守廉洁底线,利用职权或者职务上的影响为亲属经营活动谋取利益”“靠金融吃金融,大肆收钱敛财”等。 姜杰则是中共二十大后第二名落马的西藏高官。他出生于1965年10月,曾任山东省青岛市委常委、黄岛区委书记,山东省东营市委书记、市人大常委会主任,西藏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区政府党组副书记等职。2023年7月3日,姜杰官宣被查。 姜杰被指对党不忠诚不老实,对抗组织审查,搞迷信活动,污染当地政治生态;违反中央八项规定精神,接受可能影响公正执行公务的宴请,超标准配备公务车辆。他还被指,廉洁底线失守,违规收受礼品礼金,违规拥有非上市公司股份,搞权色交易;贪图享乐,生活腐化,作风败坏;大搞权钱交易,利用职务便利为他人在工程承揽、土地出让、企业经营等方面谋利,并非法收受巨额财物。 Source 中国论文大量被撤稿 教育部要求开展论文自查工作 早报网 1/05/2023 由于国际期刊撤回大量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中国教育部发布通知,要求各高校开展撤稿论文自查工作。 综合澎湃新闻和极目新闻报道,武汉大学、山东大学、陕西中医药大学、河南财政金融学院等高校发布消息,称2023年以来,Hindawi等国外出版机构撤回大量中国学者发表的论文,对中国学术声誉和学术环境造成不良影响。中国教育部科学技术与信息化司已发布通知,决定在各高校开展撤稿论文自查工作。 教育部通知发出后,河南省、陕西省、河北省、福建省等地教育部门均已印发开展撤稿论文自查的相关通知。 其中武汉大学下令倒查2021年起发表的论文,山东大学学术委员会办公室也要求全体教职医务员工及在读研究生全面梳理相关情况,确保全员覆盖。 报道说,河南省教育厅近期也收到教育部转来的一批撤稿论文清单,撤稿的主要理由是疑似存在操纵同行评审过程、未真实开展实验、存在代写代投等不当行为,可能与“论文工厂”有关。 对此,河南省教育厅要求涉事高校在自查过程中,着重对撤稿清单上的论文深入开展调查,从论文的研究思路、形成过程、实验数据取得、投稿过程等全方面了解情况,核查事实。 河南省教育厅强调,要对涉事人员予以顶格处理,并对所在高校予以约谈和通报。对查实的学术不端行为,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罚。对于涉及学校主要负责人的,由省教育厅商相关部门提级办理。 据《中国科学报》去年12月19日引述《自然》报道,2023年全球被撤回的研究论文数量超过1万篇,为历史新高。其中Hindawi就撤回了8000多篇论文,原因是担心同行评议过程存在问题,以及有人对出版物和同行评议过程进行系统性操纵。期间,期刊编辑和研究诚信专家也对数千篇论文中不连贯的文本和无关的参考文献提出质疑。 Sour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