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正恩视察军用架车厂,要求扩建产能 凤凰网 1/05/2024 Source 韩国情报机构:金正恩爱女是现阶段最有力的接班人选 凤凰网 1/04/2024 Source 金正恩:朝韩再也不是同族关系,而是完全敌对 新华社 12/31/2023 新华社首尔12月31日电 据朝中社12月31日报道,朝鲜劳动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30日闭幕,朝鲜劳动党总书记金正恩出席会议并作报告。 据朝中社报道,金正恩在报告中说,2023年朝鲜国内生产总值较2020年增长1.4倍,并超额完成粮食生产目标。报告积极评价了国民经济各部门、民众住宅建设以及科技等领域取得的成果。 对于2024年工作,报告重点要求军工部门落实国防发展战略,对导弹开发及生产部门提出重点目标,要求基于过去一年成功经验在新的一年追加发射3颗侦察卫星。报告还要求通过造舰提高海军战斗力,并要求开发和生产各种无人武器装备和电子战手段。 就朝鲜半岛局势,报告指出,美国及其追随势力的反朝对抗活动达到“史无前例”程度,正使半岛局势濒临更难以预测的危险状态。报告要求朝鲜加快打造压倒性战争应对能力,做好万全军事准备。 就朝韩关系,报告强调“要重新确定对北南关系和统一政策的立场”。金正恩表示,朝韩关系“再也不是同族关系”,而是完全敌对关系。 Source 金正恩下令加速备战 反击美国“对抗性举动” 早报网 12/28/2023 朝中社发布的照片显示,朝鲜领导人金正恩(前排左一)星期三(12月27日)出席朝鲜劳动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法新社) 朝鲜领导人金正恩星期三在朝鲜劳动党第八届中央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上,下令军队、军火工业及核武部门进一步加快完成战备工作,以反击他所称的美国前所未有的“对抗性举动”。 韩国国家情报院称,韩方已掌握金正恩对其亲信发布指示,以制定明年年初在韩国引起轩然大波的方案,继续对韩国发起挑衅。 …
Category: Japan
普京签署总统令允许外籍合同兵加入俄籍 新华社 1/04/2024 俄罗斯总统普京3日签署一项总统令,允许签署兵役合同并在俄武装部队服役的外国人及其家属加入俄罗斯国籍。相关总统令已在俄法律信息网站发布。 根据该总统令,在俄罗斯开展特别军事行动期间与其武装部队签署入伍合同,或在俄军事机构服役的外国公民可加入俄罗斯国籍。同时,在俄对乌开展特别军事行动期间因健康原因、年龄超限、合同期满等原因从俄军队中复员的外国公民也可入籍。此外,上述人员的亲属也有权加入俄籍。 总统令指出,外籍合同兵提交入籍申请时须提供护照和有效期不少于1年的兵役合同等材料,其亲属申请入籍时须提供健康情况证明。 2022年9月,普京曾签署法令,批准简化签署兵役合同并在俄军队服役的外国公民加入俄籍的程序。 Source 立陶宛总理坦承:乌克兰今年很艰难,我们之前太乐观了 观察者网 1/03/2024 据“今日俄罗斯”报道,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在立陶宛媒体1月2日发布的一段采访中称,2024年对乌克兰来说会是“艰难”的一年。她表示,立陶宛早前对乌克兰在冲突中的表现过于乐观了,本期望乌克兰利用军援和支持捍卫西方价值观,但这并没有发生。 报道称,希莫尼特12月29日接受了立陶宛国家广播电视台(LRT)年终特别节目采访,节目在1月2日播出。期间,希莫尼特谈到了立陶宛安全局势和俄乌冲突的问题。 希莫尼特坦承,立陶宛对乌克兰在冲突中的机会过于乐观了。她表示,立陶宛期待2024年乌克兰能够在战场上实现“与当下截然不同的战果”,“但不幸的是,这也意味着我们必须开始承认这样一个事实——在2023年初也就是乌克兰开始反攻之前,我们没料到情况会是这样”。 立陶宛总理希莫尼特/立陶宛媒体 希莫尼特承认,立陶宛“可能对当前局势有点过于掉以轻心了”,他们本期望乌克兰利用其获得的所有武器和支持 “真正捍卫欧洲和西方价值观”。 “可这并没有发生。”她补充道,所有相信乌克兰军队将轻松击败俄罗斯军队的人都“仓促作出了评估”,从军事和政治角度来看,2024年对乌克兰来说会是“艰难”的一年。 在提及俄乌局势对立陶宛国家安全的影响时,希莫尼特称,北约在去年7月的维尔纽斯峰会上制定了“真正的防御计划”,而且德国承诺未来几年内会在立陶宛部署一个重型旅,尽管费用和驻扎地点等细节仍有待解决。 上月,经过长期谈判,立陶宛与德国签署一项协议,约5000名德军将进驻立陶宛,其中部分人会携带家眷,进驻时间将定在2025年至2026年之间。德国防长皮斯托里乌斯接受LRT采访时表示,这是一个历史性时刻,也是德军首次在境外永久部署一个旅。 报道称,立陶宛有280万居民,军队只有1.5万人。德国旅被认为是保卫立陶宛免受俄罗斯袭击的关键措施。 俄乌冲突进入已第三年,乌克兰面临的国际政治和战场情势愈发严峻。 “泽连斯基在2023年反攻前制造的过高期望,一定程度上导致了后来的失望感。”英国《经济学人》杂志当地时间1月1日刊发了对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的新年专访文章。泽连斯基在采访中抱怨,西方已经失去了紧迫感,很多乌克兰人也失去了生存威胁感。他一边呼吁西方盟国给予乌克兰资金或军事援助,另一边表示乌克兰也在加强本国军工生产以防西方供应不足。泽连斯基最后不忘喊话西方和乌克兰站在一起,否则要么离开,要么靠边站,但乌克兰不会退缩。 Source 泽连斯基透露反攻失败原因,喊话西方:不行就靠边站 天下事 …
耶鲁中国留学生入境美国被查8小时, 签证注销遣返 中央社 1/04/2024 旧金山“拜习会”后的美中关系看似缓和,但环球时报指称,有中国留学生日前入境美国时遭到“无端粗暴盘问”甚至遣返。 中国驻美大使馆官员并宣称,此举“严重破坏中美正常人文交流和教育合作”。 属中共外围官媒的环球时报今天报道,有多名中国留学生日前入境美国时遭到长时间盘查,并被检查手机、电脑等随身电子设备,其中一些留学生的签证并被注销,还被告知5年内不得入境美国。 根据报道,T姓留学生为耶鲁大学博士生,毕业于北京某一流大学。2023年12月19日,T某自中国返美,在华盛顿杜勒斯机场入境。 机场海关在询问T某就读过的科系后,便将他带往“小黑屋”盘查长达8小时,重点询问大学期间是否获得奖学金及中国政府资助等,并检查随身电子设备。 盘查结束后,T某即被告知他的留学F-1签证已被注销,且5年内不得入境美国,但并未告知注销原因。 另一名M姓留学生2022年前往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国家癌症中心展开研究,在美期间没有任何违法违纪行为。2023年11月22日,M某也在杜勒斯机场入境时被带往“小黑屋”盘查,被重点询问大学科系、导师信息、目前研究内容,是否受国家资助留学、科研计划是否与中国政府、军方和重点实验室有关等。 盘查结束,M某同样被执法人员告知,他的F-1签证已被注销,并表示其签证由美国国务院直接取消,海关及境管单位无权查看取消原因。 中国驻美大使馆相关官员说,美方针对特定国家留学生的“歧视性做法”,与美方自我标榜的开放自由等理念、与开展国际人才交流的时代潮流、与两国人民开展友好交流的共同愿望和旧金山“拜习会”共识精神都背道而驰。 官员又说,人文交流是中美关系的社会根基。中方敦促美方将“欢迎中国留学生”的表态落到实处,立即停止泛化国家安全概念,停止无端遣返、盘查、滋扰中国赴美留学人员,停止侵犯中国公民合法权益,确保此类事件不再发生,为中美人文交流与教育合作营造良好氛围。 报道指出,根据“2023年美国门户开放报告”,过去3年中国学生数量有所减少。2022至2023学年有28万9526名中国学生就读美国大学,创2013至2014学年以来的新低。 Source 在美中国留学生据报遭强制遣返 中国批美国“歧视性执法” 早报网 1/04/2024 近期据报出现多起中国留学生入境美国时,遭无端盘问甚至遣返的情况,中国外交部批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选择性、歧视性、政治性执法”,并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星期四(1月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长期以来,美方出于政治目的,对持合法有效证件和签证的中国赴美留学生滥施打压迫害,动辄盘查、关押、逼供、诱导甚至遣返。近几个月来,每月均有数十名包括留学生在内的中方赴美人员被美方强制遣返。“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选择性、歧视性、政治性执法,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汪文斌称,美国自诩开放包容和学术自由,却错误制定并颁布实施“第10043号行政令”,“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将学术研究政治化、武器化”,一再对中国赴美学生实施盘查、滋扰、遣返,严重损害中国留学人员合法权益,严重毒化两国人文交流氛围,严重违反两国元首关于加强和便利两国人文交流的共识,同中美两国人民开展友好交流的共同愿望背道而驰。 汪文斌说,中方敦促美方将欢迎中国留学生的表态落到实处,撤销错误的“第10043号行政令”,停止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打压限制中国赴美留学人员,切实保障中国在美学者、学生安全和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兑现支持和便利中美人文交流和人员往来的承诺。 据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报道,多名中国留学生近期入境美国时,遭到长时间盘查,并被检查手机、电脑等随身电子设备,还有一些学生的留学签证被注销且五年内不得入境美国,但并未被告知注销原因。 …
“伊斯兰国”宣称对伊朗两起爆炸负责 德黑兰誓言报复 早报网 1/04/2024 1月3日发生在伊朗克尔曼市的两起爆炸造成至少80人死亡、280人受伤。当时大批民众参加悼念革命卫队指挥官苏莱曼尼遭美军击毙四周年的活动。(法新社) 极端组织“伊斯兰国”宣称对伊朗革命卫队指挥官苏莱曼尼墓地附近的两起致命爆炸负责,德黑兰誓言强烈回应,中东的紧张局势可能进一步加剧。 路透社报道,伊国组织星期四(1月4日)通过附属Telegram频道发布声明,称两名袭击者在伊朗东南部克尔曼市实施了两起自杀式袭击。 伊朗第一副总统穆赫贝尔在克尔曼市对记者说,苏莱曼尼的军队一定会“进行非常强烈的报复”。2022年,伊国组织宣称对伊朗什叶派圣地一起致命袭击负责,那起袭击造成15人死亡。 美国白宫发言人柯比星期四说,美国没有理由怀疑伊国组织对星期三两起炸弹袭击负责的说法。 伊朗官方媒体报道,克尔曼市爆炸遇难者的葬礼定星期五举行,伊朗当局号召当天举行大规模的抗议活动。 爆炸已致至少80人死 280人受伤 伊朗星期三一场悼念苏莱曼尼遭美军无人机击杀四周年的活动发生两次爆炸,造成至少80人死亡、280人受伤。伊朗早前将矛头指向美国和以色列,称这是恐怖袭击,目的是惩罚伊朗的反以色列立场。 苏莱曼尼2020年1月3日在伊拉克巴格达机场外被美军无人机击毙。 Source 多国谴责,伊朗誓言“复仇”,美国:不可能是以色列 观察者网 1/03/2024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1月3日下午,伊朗东南部城市克尔曼市发生连环爆炸案。据伊朗媒体Press TV和国家通讯社IRNA最新消息,爆炸已导致至少95人死亡,超200人受伤,死亡人数可能会继续上升。 两次爆炸事件均发生在通往伊朗革命卫队前高级将领苏莱曼尼陵墓的道路上。对于爆炸原因,伊朗方面认为是“恐怖袭击”引起。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总统莱希均发声,誓言对肇事者进行严厉报复,伊朗外长称已经通过联合国采取“法律措施”。 当前,沙特、卡塔尔、土耳其等伊斯兰世界国家以及俄罗斯、欧盟、联合国纷纷对肇事者予以谴责。 “这是伊朗国内历史上最严重的袭击之一,”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截至目前,尚无组织宣布对爆炸事件负责,伊朗官方也尚未就“幕后黑手”达成定论。不过,伊朗议会副议长、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最高指挥官将矛头对准以色列和美国,称袭击是“犹太复国主义政权所为”。 以色列方面尚未就此事置评。但一名拜登政府官员向美媒表示,此次袭击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过去所为类似。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说,“没理由相信以色列参与其中”。 伊朗誓言复仇 …
在美中国留学生据报遭强制遣返 中国批美国“歧视性执法” 早报网 1/04/2024 近期据报出现多起中国留学生入境美国时,遭无端盘问甚至遣返的情况,中国外交部批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选择性、歧视性、政治性执法”,并对此表示强烈不满。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星期四(1月4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长期以来,美方出于政治目的,对持合法有效证件和签证的中国赴美留学生滥施打压迫害,动辄盘查、关押、逼供、诱导甚至遣返。近几个月来,每月均有数十名包括留学生在内的中方赴美人员被美方强制遣返。“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选择性、歧视性、政治性执法,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 汪文斌称,美国自诩开放包容和学术自由,却错误制定并颁布实施“第10043号行政令”,“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将学术研究政治化、武器化”,一再对中国赴美学生实施盘查、滋扰、遣返,严重损害中国留学人员合法权益,严重毒化两国人文交流氛围,严重违反两国元首关于加强和便利两国人文交流的共识,同中美两国人民开展友好交流的共同愿望背道而驰。 汪文斌说,中方敦促美方将欢迎中国留学生的表态落到实处,撤销错误的“第10043号行政令”,停止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打压限制中国赴美留学人员,切实保障中国在美学者、学生安全和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兑现支持和便利中美人文交流和人员往来的承诺。 据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报道,多名中国留学生近期入境美国时,遭到长时间盘查,并被检查手机、电脑等随身电子设备,还有一些学生的留学签证被注销且五年内不得入境美国,但并未被告知注销原因。 公开资料显示,第10043号行政令是时任美国总统特朗普于2020年5月29日签署的总统公告,旨在禁止与中国人民解放军有联系的中国留学生获得F签证或J签证。该行政令于2020年6月1日生效,并实施至今。 Source 凤凰连线 | 伊朗连环爆炸:两个装满炸弹的手提箱被遥控炸毁 凤凰网 1/03/2024 Source 以色列部分预备役军人将重返工作 助推动经济应对长期战 早报网 12/31/2023 2023年12月29日,一支以色列军方军队在约旦河西岸的法拉巴勒斯坦难民营巡逻。(法新社) 以色列军方将让一部分被征召到加沙地带打仗的预备役军人返回工作岗位,以协助推动经济发展,为以哈长期战争做准备。 路透社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哈加里在元旦前夕说:“一些预备役士兵将于本周返回家人身边,回到他们的工作岗位。” 哈加里说:“这将让我们经济得到显著缓解,并让预备役军人为新一年的活动凝聚力量,战斗将继续,我们将需要他们。” …
外交部:近几个月来,每月均有数十名中方赴美人员被美方遣返 凤凰网 1/04/2024 【环球时报-环球网报道 记者 白云怡】在4日外交部例行记者会上,有记者提问称,据报道,多名中国留学生近期入境美国时遭到长时间盘查,并被检查手机、电脑等随身电子设备,一些学生的签证被注销,并被告知5年内不得入境美国,请问发言人对此有何评论? 对此,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表示,长期以来美方出于政治目的,对持合法有效证件和签证的中国赴美留学生滥施打压、迫害,动辄盘查、关押、逼供、诱导甚至遣返。近几个月来,每月均有数十名包括留学生在内的中方赴美人员被美方强制遣返。 “美方的做法是典型的选择性、歧视性、政治性执法。中方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汪文斌表示,美国自诩开放包容和学术自由,却错误制定并颁布实施第10043号行政令,滥用国家安全概念,将学术研究政治化、武器化。一再对中国赴美学生实施盘查、滋扰、遣返,严重损害中国留学人员合法权益,严重毒化两国人文交流氛围,严重违反两国元首关于加强和便利两国人文交流的共识,同中美两国人民开展友好交流的共同愿望背道而驰。 汪文斌表示,中方敦促美方将欢迎中国留学生的表态落到实处,撤销错误的第10043号行政令,停止以国家安全为借口,打压限制中国赴美留学人员,切实保障中国在美学者、学生安全和合法权益,以实际行动兑现支持和便利中美人文交流和人员往来的承诺。中方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决维护中国公民合法权益,也提醒赴美留学人员警惕相关风险。 Source 凤凰连线 | 伊朗连环爆炸:两个装满炸弹的手提箱被遥控炸毁 凤凰网 1/03/2024 Source 以色列部分预备役军人将重返工作 助推动经济应对长期战 早报网 12/31/2023 2023年12月29日,一支以色列军方军队在约旦河西岸的法拉巴勒斯坦难民营巡逻。(法新社) 以色列军方将让一部分被征召到加沙地带打仗的预备役军人返回工作岗位,以协助推动经济发展,为以哈长期战争做准备。 路透社报道,以色列国防军发言人哈加里在元旦前夕说:“一些预备役士兵将于本周返回家人身边,回到他们的工作岗位。” 哈加里说:“这将让我们经济得到显著缓解,并让预备役军人为新一年的活动凝聚力量,战斗将继续,我们将需要他们。” 另据法新社报道,以色列总理内坦亚胡右翼联盟的一名高官呼吁以色列人回返加沙地带定居,还说应鼓励受困飞地的巴勒斯坦人移居到其他地方。 …
在数百万欧洲犹太人的生命受到威胁之际,英国封锁通往巴勒斯坦的移民途径 凤凰网 1/04/2024 Source 多国谴责,伊朗誓言“复仇”,美国:不可能是以色列 观察者网 1/03/2024 (观察者网讯)当地时间1月3日下午,伊朗东南部城市克尔曼市发生连环爆炸案。据伊朗媒体Press TV和国家通讯社IRNA最新消息,爆炸已导致至少95人死亡,超200人受伤,死亡人数可能会继续上升。 两次爆炸事件均发生在通往伊朗革命卫队前高级将领苏莱曼尼陵墓的道路上。对于爆炸原因,伊朗方面认为是“恐怖袭击”引起。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总统莱希均发声,誓言对肇事者进行严厉报复,伊朗外长称已经通过联合国采取“法律措施”。 当前,沙特、卡塔尔、土耳其等伊斯兰世界国家以及俄罗斯、欧盟、联合国纷纷对肇事者予以谴责。 “这是伊朗国内历史上最严重的袭击之一,”美国《纽约时报》报道称,截至目前,尚无组织宣布对爆炸事件负责,伊朗官方也尚未就“幕后黑手”达成定论。不过,伊朗议会副议长、伊斯兰革命卫队“圣城旅”最高指挥官将矛头对准以色列和美国,称袭击是“犹太复国主义政权所为”。 以色列方面尚未就此事置评。但一名拜登政府官员向美媒表示,此次袭击与极端组织“伊斯兰国”(IS)过去所为类似。美国国务院发言人也说,“没理由相信以色列参与其中”。 伊朗誓言复仇 克尔曼市位于首都德黑兰东南约510英里(约820公里)处。报道称,当时克尔曼正在举行纪念苏莱曼尼遇难四周年的活动。爆炸发生在苏莱曼尼位于克尔曼市的墓地附近,两次爆炸间隔不到十分钟。伊朗政府已宣布1月4日为全国哀悼日,克尔曼省则宣布哀悼三天。 克尔曼省副省长表示,两个装有炸弹的袋子被放置在墓地入口处,并通过远程控制引爆。克尔曼省一名当地官员说,“爆炸是由恐怖袭击引起的”。 爆炸现场,图自伊朗媒体 3日晚些时候,伊朗外交部长阿卜杜拉希扬在推特发文表示,该国已开始通过联合国采取“法律和国际措施”。伊朗常驻联合国代表阿米尔·赛义德·伊拉瓦第一时间致函联合国秘书长古特雷斯,表示伊朗“致力于利用一切现有机制,确保追究这一令人发指的恐怖主义行为的责任人及其同谋的责任”。 伊朗最高领袖哈梅内伊指出,那些下令并实施恐怖袭击的人肯定会面临“适当的惩罚和严厉的回应”。 伊朗总统莱希则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这次袭击是反伊朗特工从事“恐怖”活动的犯罪行为,那些“不分青红皂白和懦弱”袭击的幕后黑手将很快被绳之以法。他说:“毫无疑问,肇事者和下令实施这一懦夫行为的人很快就会被安全和执法部队查出,并因其令人发指的行为而受到惩罚。” 与此同时,莱希取消了原定于1月4日访问土耳其的计划。 伊朗总统莱希3日发表讲话,图自伊朗媒体 伊斯兰世界及俄罗斯、欧盟等国家和机构发声谴责 爆炸发生后,土耳其、沙特、卡塔尔、阿曼、伊拉克、约旦、巴基斯坦、黎巴嫩、也门、巴基斯坦等伊斯兰世界国家纷纷对遇难者表示哀悼,对肇事者予以谴责。 土耳其总统埃尔多安在推特发文表示,他就这一“令人发指的恐怖袭击”向“友好和兄弟”的伊朗人民表示哀悼。他写道:“我们对伊朗克尔曼省发生的令人发指的恐怖袭击深感悲痛。我祝愿真主怜悯那些在袭击中丧生的人,并祝愿受伤的人早日康复。 …
从抗拒轮椅到熟练使用,轮椅网球运动给地震受伤人员带来别样的体育人生 凤凰网 1/04/2024 Source 出道即巅峰 首秀夺冠!华裔天才少女征服全美! 华人生活网 7/27/2023 又一位华裔新星震撼全球体育界! 华裔20岁华裔高尔夫天才少女张斯洋,成为72年以来第一个职业生涯首秀就赢得LPGA冠军的选手,媒体甚至将其赞誉为 “女版伍兹”。 上个月LPGA瑞穗银行美洲公开赛在自由国家高尔夫俱乐部结束全部比赛。20岁、刚转职业的美籍华裔球员张斯洋(Rose Zhang)在经过两个加洞之后,赢得了职业首冠。 据悉,张斯洋领先进入决赛,她交出74杆,以279杆的总成绩被珍妮弗·卡普秋追平,逼进延长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