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真正月收入1万人民币以上有多少?答案超乎想像 世界新闻网 4/06/2022 上海人民公园「相亲角」流传的择偶条件:月入人民币1万(约1572美元)如讨饭。据中国社交网站热议,「在中国,每月可支配收入人民币1万已经超过99%的人」,然而事实真的如此吗? 上海第一财经旗下的数据研究媒体DT财经报导,尽管网络平台上,关于月收入人民币一万在中国稀松平常的讨论不绝于耳,但事实是,确实只有极少数人能够月入人民币过万。 报导指,北京师范大学中国收入分配研究院一直在追踪中国收入分配情况,分别在1988年、1995年、2002年、2007年、2013年和2018年进行了六次入户调查,沉淀为中国家庭收入调查数据库(CHIP)。 CHIP的最近一次调查时间为2018年,研究院官网并未公布相关数据,但该院研究人员在财新发布的一篇文章透露了部分数据结果,分层抽取了7万个样本的数据显示:人均可支配月收入(扣除个人所得税等之外可用于实际使用的可支配收入)在 人民币10,000元以上的家庭占比仅为0.61%,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在人民币5,000-10,000元区间的是4.52%;而大部分中国家庭人均可支配月收入在人民币500-1,500元这个区间,占比约40.71%。 报导进一步分析,有质疑统计样本中包含了家庭中的无收入人群,比如无退休金的老人、失业者、正在读书的孩子等,因而数据偏低,只看打工人的话,遍地是高薪。 但是当把人群缩小聚焦于已经毕业的本科生,能达到月入人民币1万的仍然是少数群体。若涉及到更具体的就业人群划分,能找到的统计数据多是含税收入,如果考虑到手,还会更低。 DT财经调查还发现,近7成应届毕业生税前月入在人民币6,000元以下。据麦可思《中国2020届大学毕业生培养质量跟踪评价》的数据显示,月收入(税前,包含工资、奖金、津贴等在内)在 人民币1万元以上的大学应届毕业生仅占该群体总人数的4.3%,同时,有68.1%大学毕业生月收入在人民币6,000元以下。 研究还指,即便是在工作三年后,也有相当大一部分大学生的月收入没有达到 人民币1万元。数据显示,毕业三年后,大学毕业生的平均月收入为人民币8,279元。 也就是说,仅管互联网上似乎到处都是年薪百万人民币的人,但在中国,月入人民币1万,仍旧是一道卡住了大部分人的门槛。 Source 中国近六成白领今年无年终奖金 有年终者逾四成破万元 世界新闻网 01/22/2022 年关将近,许多人最关心的莫过于年终奖。中国人力资源平台「智联招聘」近日发布的《2021年白领年终奖调查报告》显示,中国今年能拿到年终奖金的白领仅36.6%。而能拿到年终奖的白领中,逾4成年终奖超过人民币1万元(约1577.5美元)。 这份报告的数据显示,2021年能拿到年终奖的白领占36.6%,虽然比2020年的27.6%、2019年的33.3%有所上升,但仍低于2018年的55.2%、2017年的66.1%。 就企业性质来看,54.9%的国企白领可以拿到年终奖,在不同性质企业中排名第一,外商/港澳台独资企业有51%、政府机关/事业单位有47.9%、合资企业为46.2%。相比之下,只有29.5%的私营/民营企业白领能拿到年终奖,比例约为国企的一半。 另一方面,中国年终奖的分化情况十分严重。中国白领年终奖在人民币1万至5万元和5万元以上的占比分别为32.3%、9%,两项合计41.3%。亦即,在近六成白领拿不到年终奖的情况下,能拿到年终奖的白领中有四成以上年终奖超过人民币1万元。 从行业别来看,报告指出,2021年,金融业白领年终奖均值为人民币1万5,152元,居各行业之冠;能源/矿产/环保业白领年终奖为人民币1万2,571元,居次;文化/传媒/娱乐/体育业白领年终奖均值人民币7,156元,排名垫底。 …
Category: WORLD
哈佛教授罗格夫:美元主导地位20年内可能终结 文章来源: 经济日报 4/06/2022 美国哈佛大学经济学教授罗格夫(Kenneth Rogoff)5日在彭博电视的访谈中表示,美元的主导地位有可能会在20年内终结。理由是,美国与盟国因俄乌战争发动制裁,限制俄罗斯进入美元主导的全球金融体系,这反而会激发替代方案加速进行。 哈佛教授罗格夫:美元主导地位20年内可能终结 罗格夫说,中国与俄罗斯长期以来就一直在寻求美元替代品,而想要取代美元的挑战包括巨大的网络效应,中国的法规也与美国不同。 他提到,这次美国封锁或是冻结俄罗斯央行的外汇准备,绝对是历史性的发展。 罗格夫认为,以美国为首的西方世界对俄国实施金融制裁这个先例,“可能加速国际金融体系内的变动,以便与美元竞争。尽管不会以极快速度发生,其中一些原本需要50年的事,现在可能20年就将实现”。 Source 美元霸权或松动 北京布局俄乌战后世界新秩序 来源:中时新闻网 4/03/2022 俄乌战争表面上是欧洲的区域战争,但从影响国际格局的战略大三角:中美俄的角度看,是三方对后冷战的世界格局都有所不满,并希望能够改变。 美国是后冷战时代唯一霸权,近年出现霸权松动迹象,希望重新巩固霸权,乌克兰正是契机,老神在在布局;俄罗斯明知乌克兰是陷阱,仍奋不顾身往下跳,看似暴虎冯河,其实心中也有一盘大棋。北京走自己的路,外交动作频频,积极展开新一轮全球布局,台湾需理性关注,审慎以对。 透过经济发挥影响力 拜登总统日前在美国“商业圆桌会议”演讲,声称当今世界正处于“拐点”,美国将带领其他国家实现“世界新秩序”的建立。冷战结束,美国前总统老布什就曾提过要建立世界新秩序。30多年过去,拜登重提世界新秩序,豪气不减当年,但底气已经不足。 拜登想要召唤的,其实不是什么新秩序,而是旧荣光。但是美国的往日荣耀早已被川普的“美国优先”及其右翼追随者戳破;拜登亟欲重建威信,此时俄罗斯出手攻打乌克兰,欧盟受到惊吓,只得重新归队美国。弱化俄罗斯、收编欧洲,撑起“民主对抗专制”旗帜,世界重新画分敌我,进行一场“去全球化”、“去中国化”的新冷战,这是拜登的“世界新秩序”。 多年来,普京努力巩固前苏联的势力范围, 2008年与乔治亚的战争,2014年吞并克里米亚,进而强化对白俄罗斯和中亚的控制,现在又入侵了乌克兰。许多人认为与中国“修正主义国家”比较,普京更像是一个“复仇主义者”。 不过,从2月初与习近平共同发表的联合声明来看,普京对后冷战时代美国主导的世界秩序同样不满,认为俄罗斯应该有更大的发言权,而这个发言权只能靠自己的拳头打出来。只要这场战争达到阻止北约东扩、扩大自身在乌克兰势力范围的目的,又没有伤筋动骨,陷入长期战争泥沼,俄罗斯就更有本钱成为决定国际格局的一极。 从世界各国对于制裁俄罗斯的反应就可以见到国际秩序的变化,除了传统西方盟友外,大多数非西方国家并不跟从美国。特别是印度、土耳其、南非、巴西等新兴大国或区域强权。所以俄罗斯对于后冷战国际秩序的挑战,已经造成美国霸权的松动,以及世界地缘政治权力结构的重组,给中国带来本世纪的第二个机遇期。对中国而言,其所追求的世界新秩序就是建立有利于中华民族复兴、和平发展的国际政治经济环境。中国不相信拳头,也不用拳头,而是透过经济合作与经贸往来发挥影响力,来完成新秩序的建构。 美元霸权将开始松动 因此,中俄关系将更为紧密,特别是在对抗美国对中俄的遏制上成为亲密的战友。中俄结盟趋势不会改变,所建构的世界格局将成为决定世界新秩序的基石,连带影响中亚、中东的地缘政治,并扩大到南亚、东南亚甚至东欧。而过去被美国视作禁脔的拉美、南美以及太平洋,也会希望从美国霸权松动中获得利益。 …
房贷利率飙涨 导致美房贷需求比一年前锐减40% 世界新闻网 4/06/2022 不断上涨的利率正在压垮美国房贷市场,因为现在很少有屋主可以从房贷再融资受惠,而且有更多潜在的购屋族因利率过高而买不起房子。 财经媒体网站CNBC报导,根据抵押贷款银行家协会(MBA)的季节性调整指数,美国上周申请的房贷总额比前一周减少6%,更比一年前锐减41%。 美国标准型房贷(64.72万美元或以下)30年期固定利率房贷平均合约利率,在上周升至4.9%,高于前一周的4.8%和一年前的3.36%,而且是连续第四周走高。支付20%头期款的贷款贴现点数则从0.56降为0.53(包括贷款手续费在内)。 过去几个月来持续走下坡的房贷再融资的申请件数,上周又比前一周减少10%。房贷再融资的需求则比一年前锐减62%。房贷再融资的申请占全部房贷申请的比率,已从一年前的51%下滑至38.8%。 MBA经济学家卡恩表示:「由于房贷利率快速攀升,房贷申请数量持续下滑,因为金融市场预期未来几个月货币政策将大幅紧缩。」 房贷业务的下滑正迫使Movement Mortgage和Better.com等房贷业者进行裁员,这些业者在新冠疫情的第一年大举招募人力,因为当时房贷利率迭创新低,且房贷再融资和买房需求都同样畅旺。 Source 美国房价涨幅45年罕见 硅谷加价百万美元竞标 中央社/旧金山 4/03/2022 根据房地产分析,去年至今是美国房价45年来涨幅最快的12个月,旧金山湾区房市需求强劲,购屋者加价竞标,甚至加到比原价高出100万美元成交。 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爆发两年多来,从去年开始,美国除了车市出现新车二手车齐飙涨的现象外,房市也发烧。 旧金山湾区有9个郡,典型独门独院的房子,卖价几乎比屋主原开价再追加6%的价位成交。根据加州房地产经纪人协会(California Association of Realtors)追踪自1995年的数字至今,从未这么高。以去年底来说,这类房型均价是125万美元。 某些特定地点抢标的情形更厉害,旧金山市区房子平均成交价比开价高出21%,硅谷圣克拉拉郡(Santa Clara)最后的平均成交价比开价高17%。而且房子几乎在上市7天之内就成交,这也创下加州房仲协会统计「史上卖房最快速的纪录」。 来自台湾、在加州帕罗奥图(Palo …
准备好长期抗战 北约:乌克兰战争恐持续数月甚至数年 世界新闻网 4/06/2022 北约秘书长史托腾柏格6日说,乌克兰战争恐持续数月甚至是数年,并称北约准备长期支持乌克兰。 他在北约外长会议举行前告诉记者说:「当他们入侵乌克兰时,我们已做好充分准备,但现在我们必须采取新的举措,以长期加强我们的集体防御,我希望今明两天的外长会议将讨论这个问题。」 史托腾柏格还说:「我们必须务实地了解到,战争恐持续很长一段时间,好几个月,甚至好几年。这就是我们也必须做好长期准备的原因,无论是在支持乌克兰、维持制裁还是加强我们的防御方面。」 Source 美参联会主席密利:「重大国际冲突」可能性正在增加 世界新闻网 4/06/2022 美国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密利上将(Gen. Mark Milley)5日表示,世界正在变得更加不稳定,并警告发生「重大国际冲突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不是减少」。 CNN报导,密利跟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 Lloyd Austin)当天出席联邦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举行的2023会计年度国防预算听证会,这也是两人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首度赴国会作证。奥斯汀跟密利表示,俄罗斯与中国两国的威胁仍然重大,并为美国对战争态度及正送往乌克兰的军火流通进行辩护。 据报导,密利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自己从军42年期间,「对欧洲、或许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最大威胁」,但也补充指出,看到世界团结在乌克兰周围「鼓舞人心」。他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正威胁要破坏的,不只是欧洲的和平与稳定,还有我们父母及一代美国人如此努力捍卫奋战的全球和平与稳定」。 密利表示,美国现在正面对中国及俄罗斯等两个全球强权,「各自有着显著的军事能力,双方都打算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全球秩序为基础的规则。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变得更加不稳定的世界,重大国际冲突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不是减少」。 Source 乌克兰战局“四国演义” 来源:华尔街见闻 01/27/2022 近日,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 乌克兰的冲突由来已久。 …
南韩研究:中国科研在纳米等5领域超越美国 世界新闻网 4/06/2022 美中竞争格局下,许多层面都被外界拿来对比,而科学研发向来是重中之重。为此,有韩国媒体指出,中国已经在五个重要的领域超越美国。 南韩「朝鲜日报中文网」,引述南韩政府支持的研究机构「韩国科学技术资讯研究院」(KISTI)近日公布的《全球美中科学技术竞争地形图》报告,将科学论文分为十大领域(电脑和资讯科学、物理和天文学、化学、生命科学、电气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材料工程、纳米技术、临床医学),以西元2000年至2019年的论文产出为界,比较美中之间的竞争力。 该报告称,在2000年至2002年期间,美国在上述十个领域的论文数量和品质均具压倒性优势,中国则排在第五名前后。但在2010年至2012年期间,中国论文在量和质方面排名均升至第二、三名,到了2017年至2019年期间,则已有八个领域,其被引用指数排名前1%的论文数超过美国。中国2017年至2019年的被引用指数排名前1%的论文占有率最低为43.41%(物理和天文学),最高是71.37%(纳米技术)。 朝鲜日报指出,中国在这十个科学领域中有五个被引用指数排名前1%的论文数是美国的两倍以上,「也就是说,并非单纯的赶超排名,而且两者间的差距也越来越大」。这五个领域是化学、电气电子工程、机械工程、化学工程和涉及纳米技术的一切人工智能(AI)、量子、半导体等尖端技术相关的领域。 KISTI全球研发分析中心负责人朴镇瑞(音译)表示,中国从十多年前开始就在数量上对美国构成了威胁,如今在研究成果方面也让美国感到了危机感。 Source 中俄将签协定合建月球科研站 分析:联手在航天领域与美国竞争 来自 / 联合早报 01/28/2022 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形容这个月球科研站就像一个小城镇一样,有能源系统、通信导航系统、远程运输系统、天地往返系统、地面支持系统等。 (北京综合讯)中国国家航天局官员昨天透露,中国正与俄罗斯共同发起国际月球科研站计划,双方已基本达成共识,今年有望签署协定。国际月球科研站预计将于2035年进入使用阶段。 综合央视新闻、新华社与彭博社的报道,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昨日在《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发布会上,透露上述消息。 吴艳华说,“国际月球科研站是2016年提出的一个概念,国际上很多国家也在响应这个概念。总体来说,像地球的南极站、北极站一样,未来倾向于在月球南极建成地面科考设施,在月轨、月表建设科研实验设施,开展多学科、多目标的科研工作。” 他形容这个月球科研站就像一个小城镇一样,有能源系统、通信导航系统、远程运输系统、天地往返系统、地面支持系统等。如果远期有人驻留,还要有生命保障系统,预计2035年会完成建设,之后进入使用阶段。 中俄两国政府去年3月签署了科研站的合作谅解备忘录,4月两国航天机构发布了联合声明,6月双方还向国际社会发表了路线图和国际合作伙伴指南。 吴艳华说,国际月球科研站协定签署后,中俄航天机构将正式向全世界发布合作宣言。 中国已批复建设科研站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包括已发射并落在月球背面的“嫦娥四号”,及接下来的“嫦娥六号”“嫦娥七号”和“嫦娥八号”。“嫦娥七号”已和俄罗斯的“luna-26”签订了协议,共同进行探测,2025年前后将完成相关工作。 中俄这一合作被视为两国决定在航天领域联手与美国竞争。根据彭博社,美国“阿尔特弥斯”(Artemis)登月计划下个月将展开一项重要测试。 《2021中国的航天》白皮书提出,中国航天接下来五年将推动空间科学、空间技术、空间应用全面发展,将继续实施月球探测工程、行星探测工程,完成月球极区采样返回,完成火星采样返回、木星系探测等关键技术攻关,论证太阳系边际探测等实施方案。 中国还将继续实施载人航天工程,全面建成并运营中国空间站,深化载人登月方案论证。 …
反省疫情错失 CDC一个月内将提改革蓝图 世界新闻网 4/06/2022 新冠疫情造成国内巨大的人命及经济损失,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难辞其咎;CDC主任瓦伦斯基(Rochelle Walensky)4日宣布,CDC将进行一个月的全面审视及评估,为之后的改革绘出蓝图。 纽约时报报导,瓦伦斯基在致员工信上表示,新冠疫情的教训,还有内外部对CDC的意见和指点,都表明采取行动,为CDC谋画战略方向,以支持美国公卫的未来的时刻已到。 瓦伦斯基表示,审视评估的重点包括公卫人力、实验室、数据现代化、医疗资源平等、快速反应及事前准备能力等;经过内部审视评估后,将对CDC应有的结构及新体系擘划出改革蓝图。 长年以来,CDC以其严谨、科学的态度处理公卫议题而备受全球赞誉,是许多国家创建自己的公卫体系的蓝本,甚至许多国家的公卫人才也由CDC训练所出;然而新冠疫情的爆发,让CDC受到批评。 CDC在疫情期间犯下的错误,包括配发有问题的防疫器材到各州,太迟发布戴口罩指引,而这又与内部科学家无法即时掌握病毒的传染途径有关;去年5月解除口罩令操之过急,8月又在内部科学家审核数据完毕之前,就宣布支持补强针。 去年12月,CDC宣布缩短染疫隔离天数等指引,外界怀疑其与过去的标准不合;以上种种都让外界质疑,CDC是否为了经济或是政治考量,而松动了原本应按科学行事的坚持;此外,CDC还苦于公卫领域过去几十年来受到政府忽视。 CDC发言人曾表示,CDC过去几年来,一直都在试着加快数据搜集分析,以及科学上的处理程序速度等,但还有更多该做的事情,包括找出新方法以让CDC能「在结构上适应不断变化的环境」等。 瓦伦斯基说,当前CDC必须要做出决定的速度之快,堪称75年前CDC成立以来之最,而这些决定,常常又得依赖有限、即时且不断变化的科学依据而做。 Source CDC:Omicron亚型BA.2 占新冠变异株病例近3/4 中央社/华盛顿 4/05/2022 美国疾病管制暨预防中心(CDC)今天表示,估计在美国每四例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变异株病例中,Omicron亚型变异株BA.2就占了近三例。 路透报导,美国添加COVID-19病例数在今年1月创下高峰后,如今已大幅减少。在亚洲和欧洲部分地区疫情再起后,部分人担心美国又掀一波疫情;不过,美国卫生专家认为可能性不高。 根据美国疾管中心数据,美国COVID-19单日添加病例截至4月1日的7天滚动平均值为2万6106例,略低于一周前的2万6309例。 疾管中心估计,截至4月2日,高传染力的亚型变异株BA.2占美国COVID-19变异株病例的72.2%,比前一周近57.3%大幅增加。 世界卫生组织(WHO)数据显示,目前BA.2占全球所有定序病例约86%。已知此一变异株比Omicron亚型变异株BA.1和BA.1.1更具传染力,但目前证据显示,BA.2导致重症的可能性不会比较高。 美国卫生主管机关考量到免疫力逐渐下降及Omicron变异株带来的风险,上周批准50岁以上和免疫系统受损的较年轻群体使用辉瑞(Pfizer)/BioNTech、莫德纳(Moderna)疫苗作为第2剂追加剂。 Source …
美国追加1亿美元军援 向乌克兰运标枪飞弹 中央社/华盛顿 4/06/2022 美国5日宣布,将加码向乌克兰提供1亿美元的安全援助,运送其迫切需要的「标枪」(Javelin)反装甲飞弹。 法新社报导,美国国务卿布林肯(Antony Blinken)在声明中表示:「依据总统拜登(Joe Biden)今天稍早授权,我已批准立即发放价值达1亿美元的安全援助,以满足乌克兰对额外反装甲武器系统的迫切需求。」 布林肯说:「俄罗斯军队在布查(Bucha)与乌克兰各地所犯下的暴行,举世震惊愕然。」 根据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这批额外军援,将用在满足乌克兰对「标枪」反装甲飞弹的紧急需求。「标枪」经证明是对抗俄军最有效的武器之一。 五角大厦发言人柯比(John Kirby)在另份声明中也表示,追加的经费将用在「满足乌克兰对额外标枪反装甲系统的迫切需求」。 他指出,乌克兰人一直在使用这款肩射飞弹「来有效地捍卫国家」。 五角大厦本月1日才宣布,将加码向乌克兰提供3亿美元的军事援助。 柯比说,自从俄罗斯2月24日对乌克兰展开有预谋且无端的入侵,美国已提供超过17亿美元的军事援助;而自拜登总统上任以来,军援已超过24亿美元。 Source 美参联会主席密利:「重大国际冲突」可能性正在增加 世界新闻网 4/06/2022 美国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密利上将(Gen. Mark Milley)5日表示,世界正在变得更加不稳定,并警告发生「重大国际冲突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不是减少」。 CNN报导,密利跟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 Lloyd Austin)当天出席联邦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举行的2023会计年度国防预算听证会,这也是两人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首度赴国会作证。奥斯汀跟密利表示,俄罗斯与中国两国的威胁仍然重大,并为美国对战争态度及正送往乌克兰的军火流通进行辩护。 …
美参联会主席密利:「重大国际冲突」可能性正在增加 世界新闻网 4/06/2022 美国参谋首长联席会议主席密利上将(Gen. Mark Milley)5日表示,世界正在变得更加不稳定,并警告发生「重大国际冲突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不是减少」。 CNN报导,密利跟美国国防部长奥斯汀( Lloyd Austin)当天出席联邦众议院军事委员会举行的2023会计年度国防预算听证会,这也是两人自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首度赴国会作证。奥斯汀跟密利表示,俄罗斯与中国两国的威胁仍然重大,并为美国对战争态度及正送往乌克兰的军火流通进行辩护。 据报导,密利称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是自己从军42年期间,「对欧洲、或许世界的和平与安全最大威胁」,但也补充指出,看到世界团结在乌克兰周围「鼓舞人心」。他说,「俄罗斯入侵乌克兰正威胁要破坏的,不只是欧洲的和平与稳定,还有我们父母及一代美国人如此努力捍卫奋战的全球和平与稳定」。 密利表示,美国现在正面对中国及俄罗斯等两个全球强权,「各自有着显著的军事能力,双方都打算从根本上改变当前全球秩序为基础的规则。我们正在进入一个变得更加不稳定的世界,重大国际冲突的可能性正在增加、不是减少」。 Source 乌克兰战局“四国演义” 来源:华尔街见闻 01/27/2022 近日,俄罗斯与乌克兰之间剑拔弩张,战事一触即发。 乌克兰的冲突由来已久。 国际上乌克兰是西方和俄罗斯角力的棋子,国家内部亲俄派和亲欧美派矛盾也十分突出。这注定了乌克兰似乎永无宁日。 对这片领土广阔、资源丰富的土地,美国、欧洲、俄罗斯都有着自己的想法。 而乌克兰的想法似乎已经不重要了。 因为靠实力得不到的东西,靠“盟友”也得不到,靠战争更得不到。 01 来自“乌克兰危机”的爱恨情仇 乌克兰位于欧洲东部,东接俄罗斯、南濒黑海,北与白俄罗斯毗邻、西与波兰、斯洛伐克、匈牙利、罗马尼亚和摩尔多瓦诸国相连。乌克兰的地理位置之所以重要,是因为它可以称得上是俄罗斯“战略收缩的底线”和北约“战略扩张的前沿”。 同时乌克兰内部的民族矛盾也十分突出。乌克兰共有130多个民族,其中乌克兰族占77.8%,主要集中在中西部,俄罗斯族占17.3%,主要集中在东南部。在历史地理背景下,乌克兰西部地区偏西方,东南部地区偏俄罗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