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此打工30年 后顾之忧何解?

如此打工30年 后顾之忧何解? 早报网 1/12/2024 描述一批合肥农民工生存现状的短片在中国互联网上流传,再次引发了人们对大龄农民工群体的关注。 中国门户网站网易星期一(1月8日)发布了一部名为《如此打工30年》的11分钟短片,片子将镜头对准在合肥从凌晨就开始“趴活儿”(等待招工)的农民工。 他们中,有些人等了一天也没有找到任何工作;有人好不容易找到了,却在去工地的路上,接到了临时取消的电话;还有的,则是在忙碌一天之后,需要照顾孩子和孙子。 这部纪录片发布后不久就被删除,发布视频的网易B站账号也显示暂无法关注。但仍有一些把视频下载下来的网民,用自己的社交媒体账号进行“接力转发”。 网民认为,短片中的几个合肥农民工面临的找工作难、保障不足、难以返乡养老的问题,也是中国一代农民工困境的缩影。 蹲不到活儿 这部纪录片显示,在合肥东南角的周谷堆劳务市场,每天凌晨4点就有上千个农民工聚集等待。这些人多为中年,主要打零工,工钱日结,没有合同,也没有福利保险。 网易发布的纪录片显示,凌晨4点,已有一大批农民工聚集在合肥周谷堆的劳务市场等待招工。(视频截图) 其中一名57岁的务工者董桂兰进城务工七年,和小儿子一家一起生活。为了帮儿子分担房租,她希望尽快找到工作。 董桂兰说,她一般凌晨4点出发去劳务市场,即使早上没遇到合适的老板,也要坚持在市场待到下午4点才肯回家。在短片中已连续一周都没等到任何活的她,显得有些焦急。 但她只是众多蹲不到活儿的农民工中的一个。合肥小有名气的爱心人士“火阳哥”陈火阳,从去年年初开始,给没蹲到零工的农民工发放免费午餐。 他说,起初给农民工发免费午餐,只有十几个人来取,后来逐渐变成了七八十人,最多一天有近200人来排队。“找不到活的民工变多了,比往年多得多。” 网易新闻分析,合肥经过十多年的快速发展,城市建设基本完成,基建所需要的工人也就少了。此外,许多房地产开发商暂停了施工项目,原本固定在工地的工人纷纷流入零工市场。49岁的装修木工汪顺说,开发商少了,活也就少了。 对建筑工人需求的减少,显然并非只影响合肥一地。中国去年以来的房地产行业陷入低迷,新开工面积不断下降。数据显示,2023年前11月,全国房地产新开工施工面积为8.75亿平方米,同比下降21.2%。 中国国家统计局去年4月公布的《2022年农民工监测调查报告》显示,建筑业农民工占整体公民工的17.7%。 进退两难 年纪大,技能缺乏,也决定了大龄农民工的竞争力越来越小。陈火阳说,周谷堆劳务市场的农民工多数在55岁以上,文化水平有限,有些人甚至连认字都费劲,只能干一些像砸墙、拆除、保洁之类的力气活。“去工地也只能混进去,55岁以上的人,基本都不要了。” 中国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报告显示,在近3亿的中国农民工中,40岁以上农民工占比53%,其中50岁以上农民工所占比重为29.2%。学历方面,拥有高中程度学历的占17%,大专及以上仅占13.7%。 50岁以上的这一部分人被称为“第一代农民工”。长期研究农民工群体的安徽师范大学副教授仇凤仙认为,这一代人没有在城市买房,年纪大了之后,工作越来越难找,回乡养老几乎是他们唯一的选择。 但回乡养老并不容易。一方面,是没有积蓄。仇风仙的调查发现有41.2%的受访者打工超过20年,但55.2%的农民工存款不到5万元(人民币,下同,9513.7新元)。 另一方面,则是保障不足。外出务工多年的农民工回乡之后没有了土地,也没有足够的养老和医疗保障,多地农村养老金每月不足300元,为了生计、家庭,许多农民工往往会继续回到城市中,再尝试找工作。 …

中国去年汽车产销数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

中国去年汽车产销数量首次突破3000万辆 早报网 1/11/2024 中国去年汽车产销数量双双首次突破3000万辆,为历史新高。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中国汽车工业协会星期四(1月11日)公布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汽车产销数分别为3016.1万辆和3009.4万辆,同比分别增长11.6%和12%。 数据显示,中国2023年出口汽车数量达到491万辆,同比增长58%,有望超越日本成为世界第一汽车出口国。目前中国汽车已经出口到200多个国家和地区。 中国汽车出口近三年快速增长。2020年以前,中国的汽车出口量长年保持在100万辆左右,2021年迅速增长至201.5万辆,2022年再增至311.1万,超越德国排名世界第二。 传统燃油车仍是中国汽车出口主力,但在中国政府近年大力推动与支持下,纯电动汽车等新能源汽车成为中国汽车出口的核心增长点。 数据显示,2023年中国新能源汽车出口120.3万辆,同比增长77.6%。去年第四季度,中国电动车巨头比亚迪超越美国竞争对手特斯拉成为全球最大的纯电动汽车制造商。 据路透社报道,外国车企在中国市场的份额持续减少。德国大众在中国的两家合资企业一汽大众和上海大众在中国市场所占份额合计14.2%,低于2022年的14.8%;日本丰田与广汽和一汽成立的合资企业市场份额合计为7.9%,也低于2022年的8.6%。 这些数据反映出外国车企正输给中国的竞争对手,它们在往电动车过渡中面临多重挑战,例如激烈的价格战,疫后经济复苏放缓和需求疲软等。 Source 特斯拉美中两次大召回,自动驾驶宣传受质疑 环球网  1/09/2024   “在中国这个全球最大、增长最快的电动汽车市场上,此番召回对特斯拉来说是一次挫折。”《纽约时报》评论称。近日,特斯拉宣布在中国开始召回自2014年8月至2023年12月间生产的160多万辆汽车。根据国家市场监督管理总局的消息,上述汽车因为驾驶辅助系统(Autopilot)存在增加车辆发生碰撞的风险,存在安全隐患。   特斯拉针对本次召回给出了远程升级的解决方案。对此,有业内人士认为通过系统升级的方式或难以解决根本问题,并对当前自动驾驶技术的合理化应用产生质疑。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称,因为担忧Autopilot功能增加撞车风险,特斯拉在上个月已于北美市场召回了超过200万辆汽车。美国消费测评杂志《消费者报告》的安全专家称,对更新软件后的Model S评估表明“修复还远远不够”,自动驾驶仍然容易让驾驶者进行不恰当的使用并导致误判。   《华尔街日报》1月8日在报道中称,特斯拉近年来因几起“备受瞩目的撞车事故”而备受质疑,其Autopilot系统也一直受到美国国家公路交通安全管理局(NHTSA)的严格调查。   据美国全国广播公司(NBC)报道,美国自2021年8月起共调查了近千起涉及Autopilot的交通事故,并重点关注了其中的322起,包括正面碰撞和自动驾驶在意外退出时造成的碰撞。NHTSA的调查显示,特斯拉Autopilot在确保驾驶员集中注意力方面或做得不够充分,并可能导致“可预见地滥用系统”。美国运输部长布蒂吉格称,特斯拉不应该将辅助驾驶系统称之为Autopilot,因为“它显然不能实现自动驾驶”。《华尔街日报》对一起特斯拉撞警车事故的行车记录仪录像及数据进行了分析,结果显示特斯拉的Autopilot系统未能识别停在路上并闪灯的应急车辆。   上述业内人士认为,自动驾驶技术正在市面上大量宣传。用户很可能会因此对其过度信任或误用,招致更多危险事故的发生。特斯拉有必要对Autopilot进行更彻底的修复和改进,以提高其自动驾驶系统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沃达福数字汽车国际合作研究中心主任张翔告诉《环球时报》记者,特斯拉作为自动驾驶的行业领头羊,先后在美国和中国两次大规模召回,反映了自动驾驶技术还不成熟的事实。张翔认为,特斯拉目前的自动驾驶技术不断升级迭代,并穿插着不断召回升级,这也是正常的,因为技术发展需要不断完善。消费者和行业应允许新技术不断试错及完善。但在驾驶角度,消费者不能误解为自动驾驶技术已经成熟,可以交由系统自动去驾驶,“仍应将双手放在方向盘上,要保持注意力集中”。 Source 在美国今年买电动车,一个好消息,一个坏消息! 华人生活网 …

抗争多年仍被制裁 华为结束在美游说行动

抗争多年仍被制裁 华为结束在美游说行动 早报网 1/11/2024 中国科技巨企华为耗费数以亿计美元尝试游说美国决策者,却仍被列入黑名单,因此决定结束在美国的游说行动。 彭博社星期三(1月10日)报道,华为在美国仅存的最后两名说客霍格(Jeff Hogg)和莫里西(Donald Morrissey)已在近期离开。总部位于深圳的华为公司多次受询时未予以置评。 十多年前,美国官员开始警告称,华为有能力在旗下美国数以千计的手机信号塔和其他网络设备安置搜集情报的功能。华为对此说法予以反驳,坚称该公司的产品不构成任何威胁,但美国监管部门仍在2022年禁止华为在美出售其产品,之后还禁止华为获得美国的顶尖科技技术。 在禁令不会被解除和美国业务不足的背景下,华为没有什么理由要继续在华盛顿投放游说资金。 华为在游说行动的巅峰期聘用九家公司和一支公关小团队。据悉,华为高层经常安排与美国国会办公室和主要新闻编辑部做简报会。美国联邦文件显示,华为过去10年花费逾1300万美元(约1727万新元)在游说工作上。 单在2019年,华为的联邦游说支出总计180万美元,较前一年增加六倍。2021年,华为的联邦游说支出翻倍至360万美元,部分费用花在举办耀眼夺目的派对,出席者包括民主党知名说客波德斯塔(Tony Podesta)。美国国会披露,波德斯塔在2021年从华为赚取100万美元。波德斯塔说,他在2022年12月30日之后不再受聘于华为。 莫里西在领英留言确认他已在去年12月离开华为,目前在中国动力电池企业国轩高科担任政府事务高级总监。根据霍格的领英专页,自2020年起,他担任华为政府关系主管,并于去年11月离开公司。 Source 英伟达与四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合作自动驾驶系统,英媒:仍有意在华扩张 观察者网 1/09/2024 据路透社8日报道,当地时间周一在美国拉斯维加斯举行的2024年国际消费电子展(CES)上,美国芯片巨头英伟达宣布与四家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达成协议,这些公司将利用其DRIVE技术设计新款产品的自动驾驶系统。 报道认为,此举表明尽管英伟达正面临美国商务部更严格的出口管制,但仍有意在华扩张。美媒早些时候发现,美国收紧芯片管制正让英伟达的中国业务成为“牺牲品”。虽然英伟达为应对拜登政府出口限制,试图向中企出售“阉割版”芯片,但中国买家热情不高。 据英伟达官网介绍,中国电动汽车制造商理想汽车在其下一代车型中将使用NVIDIA DRIVE Thor集中式车载计算平台;长城汽车、极氪和小米则已经在其新一代自动驾驶系统中采用NVIDIA DRIVE Orin平台。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普京:我一定会去千岛群岛

普京:我一定会去千岛群岛 天下事 1/11/2024 俄罗斯卫星网1月11日报道,普京在与远东企业家见面会上谈到了千岛群岛旅游业的发展。普京说:“据说那里非常有意思。遗憾的是,我一次也没去过。我一定会去。” 报道称,普京赞同必须发展千岛群岛的旅游产业集群,并表示这是一个非常正确的方向。 千岛群岛位于俄远东堪察加半岛与日本北海道之间。群岛南部的齿舞、色丹、国后和择捉四岛被俄称为南千岛群岛,日本则称之为北方四岛。 二战结束以来,四岛由俄方实际控制。俄认为日本要求归还四岛即是在要求重新定义二战结果。由于争议严重,两国至今未能缔结和平条约。 Source 美专家:乌克兰今年或铤而走险 凤凰网 1/10/2024 据俄新社莫斯科1月9日报道,美国分析机构欧亚集团总裁伊恩·布雷默撰文称,乌克兰或在一年内失去更多领土,并“绝望地”试图将北约拖入与俄罗斯的公开冲突。 这名专家认为,“今年,乌克兰实际上将分裂成几个部分。它的领土损失或为永久性的,甚至可能增加。” 报道引用布雷默的文章指出,美国减少政治和物质支持对乌克兰而言是“毁灭性打击”。他认为,就连欧洲对基辅的援助前景也不尽如人意。 西方物质支持的急剧减少和乌军兵力的极度匮乏令乌克兰步履维艰。布雷默担心,“基辅今年将铤而走险,包括对俄罗斯领土发动新的袭击,这将招致俄罗斯前所未有的报复并可能把北约拖入冲突”。 报道称,英国天空新闻频道早些时候发布关于国际热点地区形势发展的预测报告。其中指出,俄罗斯2024年可能发起进攻,“夺取敖德萨和乌克兰整个黑海沿岸”。 Source 德国大罢工,梅德韦杰夫:我们正怀着恶意关注 天下事 1/09/2024 德国农民1月8日在全国各地举行罢工,抗议政府取消农业柴油税收减免的计划。 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主席梅德韦杰夫1月9日在社交媒体“X”上写道。“德国罢工:农民封锁了该国大部分地区。补贴已经结束,但援助乌克兰的天文数字仍在增长。德国是(乌克兰的)主要资助者。如果这种情况继续下去,班德拉主义者将向柏林出口他们久经考验的武器——独立广场。在这种情况下,猪肝肠朔尔茨能否坚持下去就很值得怀疑了,我们正怀着恶意关注。” 当地媒体报道,位于德国西北埃姆登的大众汽车工厂也因为道路封锁,其员工难以抵达工作地点而不得不停下生产。这也引起了其他团体的警惕,德国政府警告称,极右翼势力和其它人可能会利用这次抗议。 Source 美国众议长:美国债台高筑,援乌需理性 …

美国将继续在南海小动作不断?

美国将继续在南海小动作不断? 凤凰网 1/11/2024 Source 刘建超会晤美国首席副国安顾问,谈及台湾问题 凤凰网 1/11/2024 Source 中美军方举行工作会晤: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绝不会丝毫妥协退让 国防部发布 1/09/2024 1月8日至9日,第17次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领导与美助理防长帮办共同主持。 中方表示,愿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与美方发展健康稳定的两军关系,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涉军重要共识。美方应正视中方关切,多做有利于两军关系发展的事。 中方强调,在台湾问题上绝不会丝毫妥协退让,要求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切实将有关承诺落到实处,停止武装台湾,反对台湾“独立”。中方敦促美方减少在南海的军事部署和挑衅行动,停止对个别国家侵权挑衅提供支持。美方应充分认清海空安全问题根源,严格约束一线部队,停止渲染炒作。中方还就涉及中方核心利益问题和国际热点问题阐明严正立场和重大关切。 Source 王毅:面对外部干涉挑衅,我们进行了坚决有力斗争 观察者网 1/09/2024 外交部网站消息,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出席2023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王毅表示,2023年是国际关系发生深远演变、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的一年,也是中国外交的开拓之年、收获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守正创新,砥砺奋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营造有利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王毅回顾了2023年中国外交的六大亮点:元首外交精彩纷呈,铸就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丰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扎实推进,为构建人类美好未来注入新动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金砖机制实现历史性扩员,凝聚了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新力量;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办,打造区域睦邻友好合作新平台;促成沙特和伊朗历史性和解,树立了政治解决热点问题新典范。王毅指出,这些亮点留下了中国外交一个个精彩瞬间,谱写了同世界合作共赢的崭新篇章,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彰显出新时代中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影响力、创新引领力、道义感召力。 王毅强调,过去一年,面对关乎人类前途命运和世界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中国外交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时代进步的一边,作出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决断。在合作与对抗之间,我们坚定地选择合作;在团结与分裂之间,坚定地选择团结;在开放与封闭之间,坚定地选择开放;在和平与战争之间,坚定地选择和平;在多边与单边之间,坚定地选择多边;在正义与强权之间,坚定地选择正义。 王毅表示,面对外部干涉挑衅,我们进行了坚决有力斗争,针对各种无理打压,我们采取了正当合理反制。国际社会一个中国格局更加巩固,14亿中华儿女推进国家统一的决心坚如磐石。 王毅说,中国外交是人民的外交,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时刻牢记的初心使命。过去一年里,随着新冠疫情防控转段,更多中国老百姓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外交领事保护和服务也在紧紧跟上,为海外同胞提供全天候、零时差服务,从全球战乱之地打通“万里归途”。我们主动对标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致力于为国内发展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为促进国际合作牵线搭桥,为增进人民福祉不懈努力。 王毅表示,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对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会议的重要成果是明确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外交工作主线,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确立了崇高目标,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树立起光辉旗帜。2024年,我们将紧紧围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守正创新,胸怀大局,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我们将始终坚持自信自立,履行负责任大国应尽职责,以东方智慧为人类进步作出应有贡献;始终坚持开放包容,巩固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始终坚持公道正义,倡导建设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坚持大小国家都能在多极体系中发挥应有作用;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积极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各国人民共同走上现代化的坦途大道。 …

斯洛伐克总理反驳总统:援乌是浪费资源,只会让乌墓地填满死去的士兵

斯洛伐克总理反驳总统:援乌是浪费资源,只会让乌墓地填满死去的士兵 凤凰网 1/11/2024 俄乌战争仍在持续,乌克兰的反攻收效甚微,美国和欧盟新一轮对乌援助也均难产。斯洛伐克总理菲佐认为,援助乌克兰只是浪费资源,只会让更多的乌克兰士兵白白牺牲。 菲佐1月9日在斯洛伐克《真理报》上刊文称,援助和武装乌克兰只是浪费资源和金钱,只会让乌克兰的墓地填满成千上万死去的士兵。 菲佐刊文是为了反驳斯洛伐克总统恰普托娃,恰普托娃此前敦促菲佐向乌克兰援助武器。菲佐去年9月当选后,迅速切断了斯洛伐克对乌克兰的军事援助,同时誓言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然而,恰普托娃呼吁给予乌克兰足够的武器以自卫。 菲佐在文章中说:“我不会再屈从于愚蠢的自由主义和进步主义的蛊惑。看到西方在评估俄罗斯局势时一再犯错,真是令人震惊。” 他还解释说,尽管西方向乌克兰提供了价值数百亿美元的武器,并制裁了莫斯科的经济,“但俄罗斯在军事上完全控制了被占土地,乌克兰没有能力进行任何有意义的军事反击,它已经完全依赖西方的财政援助,这将在未来几年对乌克兰人造成不可预见的后果”。 菲佐继续写道,乌克兰总统的地位受到了动摇,而俄罗斯总统的政治支持却得到了巩固和增强。俄罗斯经济和俄罗斯货币都没有崩溃,反俄制裁使得俄罗斯内部自给自足得到加强。 他认为,如果西方继续沿着恰普托娃所希望的道路前进,两三年后,我们仍将在原地踏步。只不过,欧盟会少了500亿欧元,而乌克兰的墓地里将堆满成千上万死去的士兵。 菲佐此前也曾在多个场合给恰普托娃贴上了“美国特工”的标签。 Source 日本外相突访基辅,遭遇防空警报,转至地下避难所开记者会 凤凰网 1/07/2024 Source 乌克兰拟再征兵50万引发巨大争议 凤凰网 1/06/2024 Source 美国记者爆料:泽连斯基在战争之初就像一具行走的尸体 天下事 1/05/2024 美国记者西蒙·舒斯特1月4日在英国《每日电讯》刊文,他与泽连斯基相处了一年,曾亲眼目睹泽连斯基是如何被战争改变的。 文章称,“那是2022年春天,俄乌冲突爆发的第55天,泽连斯基问我计划什么时候完成关于他的书。我告诉他,我的目标是记录战争的第一年,然后出版。他的脸掉了下来,问我:你认为战争一年内不会结束吗?” …

事故不断,波音737还能行吗

事故不断,波音737还能行吗 凤凰网 1/11/2024 Source 波音737MAX9客机被曝有螺栓松动问题 凤凰网 1/09/2024 Source 美联航发现多架波音737 Max 9型飞机螺栓松动 早报网 1/08/2024 飞行行业出版物Air Current报道,美联航在检查波音737 Max 9飞机时,发现至少五个机身板面其他部件的螺栓有问题。(法新社) 美国联合航空公司对停飞的波音737 Max 9型飞机进行检查时,发现多架飞机有松动的螺栓。 上周,阿拉斯加航空公司一架波音737 Max 9型客机在起飞后,一个紧急舱门突然脱落。美国联邦航空管理局(FAA)随即下令暂时停飞由美国航空公司运营或在美国境内运营的波音737 Max 9型飞机,以对这款飞机进行安全检查。 …

刘建超会晤美国首席副国安顾问,谈及台湾问题

刘建超会晤美国首席副国安顾问,谈及台湾问题 凤凰网 1/11/2024 Source 中美军方举行工作会晤:中方在台湾问题上绝不会丝毫妥协退让 国防部发布 1/09/2024 1月8日至9日,第17次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在美国华盛顿举行,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领导与美助理防长帮办共同主持。 中方表示,愿在平等和尊重基础上与美方发展健康稳定的两军关系,共同落实好两国元首旧金山会晤涉军重要共识。美方应正视中方关切,多做有利于两军关系发展的事。 中方强调,在台湾问题上绝不会丝毫妥协退让,要求美方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切实将有关承诺落到实处,停止武装台湾,反对台湾“独立”。中方敦促美方减少在南海的军事部署和挑衅行动,停止对个别国家侵权挑衅提供支持。美方应充分认清海空安全问题根源,严格约束一线部队,停止渲染炒作。中方还就涉及中方核心利益问题和国际热点问题阐明严正立场和重大关切。 Source 王毅:面对外部干涉挑衅,我们进行了坚决有力斗争 观察者网 1/09/2024 外交部网站消息,1月9日,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外交部长王毅在北京出席2023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开幕式并发表演讲。 王毅表示,2023年是国际关系发生深远演变、中国式现代化扎实推进的一年,也是中国外交的开拓之年、收获之年。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守正创新,砥砺奋进,为强国建设、民族复兴营造有利环境,为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作出新的贡献。 王毅回顾了2023年中国外交的六大亮点:元首外交精彩纷呈,铸就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丰碑;人类命运共同体建设扎实推进,为构建人类美好未来注入新动力;“一带一路”国际合作高峰论坛成功举行,推动共建“一带一路”迈入高质量发展新阶段;金砖机制实现历史性扩员,凝聚了发展中国家团结合作新力量;中国—中亚峰会成功举办,打造区域睦邻友好合作新平台;促成沙特和伊朗历史性和解,树立了政治解决热点问题新典范。王毅指出,这些亮点留下了中国外交一个个精彩瞬间,谱写了同世界合作共赢的崭新篇章,体现了鲜明的中国特色、中国风格、中国气派,彰显出新时代中国日益提升的国际影响力、创新引领力、道义感召力。 王毅强调,过去一年,面对关乎人类前途命运和世界发展方向的重大问题,中国外交始终站在历史正确的一边、时代进步的一边,作出经得起实践和时间检验的决断。在合作与对抗之间,我们坚定地选择合作;在团结与分裂之间,坚定地选择团结;在开放与封闭之间,坚定地选择开放;在和平与战争之间,坚定地选择和平;在多边与单边之间,坚定地选择多边;在正义与强权之间,坚定地选择正义。 王毅表示,面对外部干涉挑衅,我们进行了坚决有力斗争,针对各种无理打压,我们采取了正当合理反制。国际社会一个中国格局更加巩固,14亿中华儿女推进国家统一的决心坚如磐石。 王毅说,中国外交是人民的外交,为人民服务是我们时刻牢记的初心使命。过去一年里,随着新冠疫情防控转段,更多中国老百姓走出国门,走向世界,外交领事保护和服务也在紧紧跟上,为海外同胞提供全天候、零时差服务,从全球战乱之地打通“万里归途”。我们主动对标党和国家中心工作,致力于为国内发展建设创造有利条件,为促进国际合作牵线搭桥,为增进人民福祉不懈努力。 王毅表示,中央外事工作会议对今后一个时期的对外工作作出全面部署。会议的重要成果是明确了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这一外交工作主线,为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确立了崇高目标,为人类社会发展进步树立起光辉旗帜。2024年,我们将紧紧围绕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全面服务中国式现代化,守正创新,胸怀大局,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我们将始终坚持自信自立,履行负责任大国应尽职责,以东方智慧为人类进步作出应有贡献;始终坚持开放包容,巩固拓展全球伙伴关系网络,共同推动人类文明发展进步;始终坚持公道正义,倡导建设平等有序的世界多极化,坚持大小国家都能在多极体系中发挥应有作用;始终坚持合作共赢,积极推进普惠包容的经济全球化,推动各国人民共同走上现代化的坦途大道。 王毅强调,中国外交将继续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领导下,把中国的发展和世界的发展结合起来,把中国人民和世界人民的利益结合起来,同各国一道,以更宽阔的视野、更积极的作为,担起时代责任,携手应对挑战,推动世界走向更加美好、光明的未来。 2023年国际形势与中国外交研讨会由中国国际问题研究院与中国国际问题研究基金会联合举办。 Source 王毅:中方已做好大熊猫年内重返加州准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