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infoshare.com/wp-content/uploads/2022/05/crimson-banner-600x400.png)
报告:到2035年中国将有约187万初中小学教师过剩 早报网 1/04/2024 麦可思研究院星期三(1月3日)发布的《中国-世界高等教育趋势报告(2023)》引述北京师范大学研究团队研究成果预测,到2035年,中国将有约150万小学教师、37万初中教师过剩。 综合红星新闻和21世纪经济报道,北京师范大学教育学部高等教育研究院副教授乔锦忠团队预测,小学教师需求量过剩较大,初中教师先短缺后过剩。为应对可能出现的师资过剩,未来应在稳定部属和省属师范大学招生计划的同时,逐步减少师专和高职高专的师范生招生,保持一定的师资规模和质量。 上述《报告》调查结果表明,已有多省市开始在专业动态调整中主动给教育类专业“降温”。在各省份对高校增设专业调控的要求中,除了落实自2021年起,教育部连续三年在《关于开展普通高等学校本科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中提出的“从严控制艺术类专业设置”,2023年多地还提到控制教育类专业新增布点。 其中,四川省教育厅、人力资源社会保障厅在去年7月联合印发的《关于深化高等学校“就业—招生—培养”联动机制改革的指导意见》中,就明确严控教育学专业新增布点,非师范类高校原则上不再新设教育类专业。 去年9月,山东省教育厅发布的《关于做好2024年度高等职业教育新增专业设置工作的通知》,其中提及的21个从严控制新设专业中,就包括学前教育、早期教育,并指出教育类专业原则上不再新设。山东省教育厅等五部门也在去年印发了《山东省普通高等教育学科专业设置调整优化改革实施方案》,文中指出,进一步提到将调整优化师范教育相关专业布局。 严控同样体现在职业教育方面,在教育部职成司下发的《关于做好2023年职业教育拟招生专业设置管理工作的通知》中明确,2023年高职(专科)原则上暂不新增小学教育类专业点。 《报告》统计发现,中国教育部去年3月公布了2023年高等职业教育专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此次受理拟新设国控专业点申请里教育类专业点249个,较2022年、2021年分别减少了77个、104个。并且,经过审核有112个教育类专业点明确不同意设置,占比45%;新设教育类专业未通过比例较2021年(33%)高出12个百分点。 Source 中国教育部:寒假期间严打以冬令营等名义校外培训 早报网 1/04/2024 中国教育部发布通知,明确要在寒假期间严厉打击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游学研学”“冬令营”等名义进行变相违规校外培训。 根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星期四(1月4日)消息,为进一步巩固校外培训治理成效,严防学科类培训隐形变异,强化非学科类培训监管,教育部近日印发通知,部署各地教育行政部门认真做好寒假期间校外培训治理工作。 通知要求,各地要加强监督执法,健全校外培训执法体系,强化对重点机构和人员的管理,用好网格化综合治理体系,严厉打击以“家政服务”“众筹私教”“游学研学”“冬令营”等名义进行变相违规培训,同时加大对违法违规案例的曝光惩戒力度。 通知指出,各地要严防安全风险,组织安全专项检查,指导机构开展安全自查自纠、加强日常安全管理,常态化开展“爆雷”“冒烟”监测,防范“退费难”“卷钱跑路”等问题,用好校外培训社会监督员队伍,及时核查处置各类问题和线索。 通知称,各地也要强化艺考培训监管,重点关注机构开展集中住宿培训的情况,着重维护招生考试秩序,严查艺术类培训机构开展学科类培训等违法违规行为。 通知还强调,各地要推进综合施策,确保“双减”政策(减轻义务教育阶段学生作业负担、校外培训负担的政策)落地落实,强化年审工作,推动机构全部纳入全国校外教育培训监管与服务综合平台管理;强化预收费监管,将收费标准等信息向社会公开,严防恶意涨价,引导家长使用“校外培训家长端”应用程序进行购课、缴费,切实维护家长学生合法权益。 Source 中国教育部严查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弄虚作假 8/04/2023 中国教育部近日派出多个工作组,结合有关问题举报线索和存疑信息逐一开展调查核实和现场约谈,对高校规范开展毕业去向登记监测、严防就业数据弄虚作假等情况开展了针对性核查。 根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星期五(8月4日)发布的新闻稿,教育部工作组以直奔主题、直插一线的方式,深入高校、院系,通过检查就业数据自查清单、核对自查报告、抽查相关就业佐证材料,结合有关问题举报线索和存疑信息逐一开展调查核实和现场约谈,对高校规范开展毕业去向登记监测、严防就业数据弄虚作假等情况开展了针对性核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