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华邮记者:泄密案显示中国得知美国秘密免靠TikTok 世界新闻网 4/17/2023 华盛顿邮报记者奥瑞莫斯撰文分析,从机密国防档案外泄案可以看出,中国若想知道美国秘密,并不必靠TikTok。(路透) 华盛顿邮报记者奥瑞莫斯(Will Oremus)17日撰文分析,从机密国防档案外泄案可以看出,中国若想知道美国秘密,并不必靠TikTok;这起事件再次提醒世人,想要管控网络并不容易。 奥瑞莫斯在文中指出,今年3月23日,国会议员在听证会上拷问TikTok首席执行官,要求说明中国对其公司的持有权、危害美国国家安全等疑虑。拜登总统则在几个月前签署联邦员工禁止在电子设备使用TikTok的命令,以免敏感消息外泄。 文中写道,但国会议员不知道的是,早在几个月前,国家机密就已经在社群媒体一点一滴外流,通过网络论坛逐渐向外扩散,但外泄平台并不是TikTok,而是美国人持有的社群媒体Discord;就在国会议员针对TikTok举办听证会的两周后,遭到泄露的国防机密档案美国公司推特(Twitter)曝光,资讯连续几天可供公众浏览,推特负责人马斯克(Elon Musk)对于移除机密消息的提议则嗤之以鼻。 奥瑞莫斯写道,让国防机密文档曝光的幕后主使并非外国敌人,而是21岁的空军国民兵,通过披露机密向网络群组朋友炫耀。 奥瑞莫斯指出,就在美国政府专注于中国谍报手段的同时,国防档案泄露事件提醒世人,网络时代的机密外泄可以来自任何地方,专门研究科技法规的乔治城大学(Georgetown University)法学教授钱德(Anupam Chander)指出,美国政府通常认同如此风险是言论自由必须付出的相对代价。钱德表示,网络从来不是基于国家安全考量而设计的,存有与生俱来的弱点。 文中指出, 钱德坦承中国确实可能通过TikTok等应用程序的秘密管道取得有关美国官员的消息,但在网络上可以取得消息的方式还有很多,如果只把重点放在TikTok,会让问题失焦;钱德分析,况且TikTok搜集的消息并不是通常可以拿来勒索的数据,也不是与谍报工作有关的消息。 Source 网络留足迹 FBI靠1张厨房流理台照片揪出泄密者 世界新闻网 4/15/2023 通过网络之便,让机密更容易泄露;但也因为数字足迹容易追踪,像特薛拉的泄密案很快就可以追到源头。(美联社) 联邦调查局13日在麻州逮捕21岁空军国民兵特薛拉,他被认为是最近五角大厦大量机密文档外泄的幕后主谋,而破案关键除了网络付款纪录以及访查社群网站群组友人之外,特薛拉家中的厨房流理台更是破案关键之一。 司法部长加兰德(Merrick Garland)表示特薛拉被逮捕与「未经授权移除、保留与发送国防机密资讯」有关;特薛拉在电玩玩家社群平台Discord私人聊天室张贴机密文档,FBI借由纽约时报的数字证据循线找到特薛拉家,侦破这宗泄密案。 一个以「空军士兵特薛拉」(Airma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