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友分享: 回国最新隔离政策

回网友分享: 回国最新隔离政策 9/28/2021 隔离政策 上海 针对目的地不同,上海对入境人员采取的是不同的隔离政策。 目的地为上海的入境人员:采取“14+7”隔离政策,即在上海集中隔离14天后,再进行7天社区健康监测,期间非必要不能外出,外出必须戴口罩且避免前往人群聚集场所,每天早晚进行2次体温检测。 目的地为苏浙皖三省的入境人员:采取“3+11”隔离政策,即在沪集中隔离3天后,闭环转运至当地,继续集中隔离11天。即在定点隔离的第4天,由三省安排专人专车将符合转运要求的相关人员,从隔离点闭环转运至三省目的地,继续实施后续健康观察至14天期满。 目的地为沪苏浙皖以外的入境人员:一律在上海集中隔离14天。 天津 目的地为天津的入境人员:“14+7”隔离政策,即14天集中隔离后在接受7天居家隔离。 目的地为北京的入境人员:需要入境满21天之后才能进入北京,并且还要再进行7天的健康监测。 目的地为天津以外的入境人员:14天的集中隔离结束后可以返回居住地。 广州(广东) 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隔离,如果不具备居家健康管理条件的,要在原集中隔离场所继续实施7天隔离。 北京 北京实行的是14+7+7隔离政策,即入境需在14天集中隔离期满后,继续7天居家或集中隔离,期满后再进行7天健康监测。 中国其他地区公众入境满21天后才能进入北京,并且还要再进行7天的健康监测。 其它省市的隔离政策最近也有了各种调整: 浙江 浙江对入境人员实行“14+7+7”健康管理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和7天日常健康监测。 深圳 深圳对入境人员实行“14+7+7”健康管理措施,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和7天日常健康监测。 福建 福建对入境人员实行“14+7+7”管理政策,即14天集中隔离医学观察、7天居家健康观察和7天健康监测。 …

中国民航局发布第八版防疫指南 从严调整国际航班机组隔离政策

民航局发布第八版防疫指南 从严调整国际航班机组隔离政策 来源: 新华社 9/24/2021 新华社北京9月24日电(记者 周圆)民航局日前修订发布《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八版)》,从严调整了国际(地区)航班机组人员的入境隔离政策,要求加大核酸主动筛查频次,增加机组人员签署疫情防控承诺书的有关规定。 民航局飞行标准司有关负责人表示,修订后的防疫指南按照“分级、分区、差异化”策略,在国际(地区)航班机组人员管理、国内航班分级防控、入境航班地面保障人员管理等方面作出调整,旨在指导各航空公司、机场全面深入查找短板漏洞,筑牢民航疫情防控屏障,增强行业恢复发展底气。 在地面保障人员管理方面,防疫指南要求,所有参与入境保障地面人员必须实名制管理并全员登记造册,全员、全程接种新冠病毒疫苗并持疫苗接种证明上岗;加大核酸检测与健康监测的频次,高风险岗位人员工作期间每隔1天开展1次核酸检测;执勤期间要避免交叉感染风险,按照风险等级对应标准做好个人防护等。 “人物同防”是疫情防控策略的一大要点。在入境货运航班保障方面,防疫指南强调,不同类型和风险货物的转运、操作区域互不交叉;对于冷链货运、高中风险普货运输,应在货物(集装器)装车转运前及货站分拣区分别设立专门消杀点;作业时货物不逆向流动;冷链工作场所应定期开展新冠病毒外环境标本采样监测工作等。 相关稿件 民航局修订发布《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八版)》 民航局修订发布《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七版)》 Source 民航局修订发布《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八版)》 来源: 民航局网站 9/24/2021 9月23日,民航局修订发布了《运输航空公司、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八版)》(以下简称《指南(第八版)》),旨在指导各运输航空公司、机场全面深入查找短板漏洞,切实完善防控措施,实施分级、分区、差异化的疫情防控策略,持续做好“外防输入、内防反弹”,持续强化“人物同防”,保证“空中防控力度不减、地面防控措施更严”,推进疫情防控水平再提高、疫情防线再加固,继续科学精准、有序高效的做好民航疫情防控工作,为行业恢复发展奠定坚实基础。 《指南(第八版)》的修订工作按照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有关部署和要求,结合当前疫情形势和民航疫情防控特点,始终坚持“认真、科学、冷静”原则开展,其充分总结了前七版《指南》的经验和成果,并进一步深入分析研究了与境外输入相关的新冠肺炎聚集性疫情案例情况,在《指南(第七版)》的基础上,进一步强化疫情防控常态化下的防控要求。机组人员管理方面,《指南(第八版)》科学从严调整了国际/地区航班机组的入境隔离政策,加大核酸主动筛查频次,加强人员健康监测,并增加了机组人员疫情防控承诺的有关要求。国内航班方面,《指南(第八版)》在分级防控措施上提出了更精准、有效的适时动态调整方案。地面保障人员管理方面,《指南(第八版)》进一步明确了入境航班地面保障人员的管理责任,对入境保障地面人员的岗位要求、工作流程、健康监测等方面的防控措施做出更加全面、细化的要求。 民航局要求,各单位要结合实际,认真学习并严格落实《指南(第八版)》中的各项防控措施;民航各地区管理局要督促辖区内境外航空公司来华航班遵照执行《指南(第八版)》中的各项防控措施。 附件: 运输航空公司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八版) 运输机场疫情防控技术指南(第八版) Source …

中国驻美使馆 重要通知: 自即日起启用签证业务专用邮箱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 关于中国驻美国使馆启用签证业务专用邮箱的通知 2021/09/23   因新冠肺炎疫情防控需要,我馆签证大厅目前仍处于日常关闭状态。为进一步提升签证业务受理效率,我馆即日起启用签证业务专用邮箱visaoffice.dc@vip.163.com。领区内外国公民如需赴华从事必要经贸、科技活动等,或有紧急人道主义事由需赴华,请首先向该邮箱发送相关证明材料。对符合申办条件的签证申请,工作人员将回复邮件予以具体指导。原邮箱visaoffice.dc@gmail.com现已停用,如有在原邮箱处理中的签证申请,请将相关材料转发至新邮箱,以便继续处理。   感谢您的理解和配合。 Source Embassy of the People’s Republic of China in the United States of America Notice of Using a New Email …

疫情防控措施升级,厦大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

厦大校园实行封闭管理 9/22/2021 根据厦门市应对冠病疫情工作指挥部最新指示,厦门大学从今天(9月22日)中午12点起升级疫情防控措施,厦大校园实行封闭式管理。 根据“厦门大学”官方微博消息,指挥部表示,这是为了最大程度减少人员流动,坚决阻断疫情传入校园。 消息称,目前厦大在校师生员工零确诊、零疑似、零感染。校园总体运转平稳,师生员工工作生活正常有序。 福建省昨天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42例,其中厦门市36例。 据《厦门日报》报道,中国疾病预防控制局副局长孙阳昨天在厦门市同安区各级干部视频会议上强调,对于防控来说,就是三个字:封、筛、隔。封就是封控,筛就是筛查,隔就是隔离。  据昨天下午厦门市疫情防控情况新闻发布会通报,同安区的疫情形势仍然严峻。截至前天(20日)24时,同安区累计共确诊164例,占比全市确诊病例近90%。同安区前天新增的35例确诊病例中,有27例是从全员核酸检测中筛查发现。而新民镇作为高风险地区,已累计报告138个确诊病例,占全市总病例数的四分之三。 Source 厦门公布9月20日新增确诊病例详情 新京报 9/21/2021 新京报快讯 厦门市卫健委公布20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疫情情况。全文如下: 一、境外输入疫情 9月20日0—24时,厦门市报告新增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2例(英国1例,无症状感染者转确诊1例),新增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0例。 境外输入确诊病例:朱某,中国籍,英国留学。经荷兰转乘航班MF812回国,北京时间9月16日抵厦。入境后即被集中隔离医学观察,19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市定点医院隔离诊治。其同航班旅客均已落实隔离医学观察措施。 截至9月20日24时,厦门市累计报告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确诊病例380例。 境外输入无症状感染者尚在接受集中隔离医学观察2例。 已治愈出院病例370例,目前住院病例10例;无死亡病例。 现有报告境外输入新型冠状病毒肺炎疑似病例0例。 二、本地疫情 9月20日0—24时,我市报告新增本土确诊病例36例,报告新增本土无症状感染者0例。 20日新增确诊病例1:高某,现住同安区新民镇。9月2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市定点医院隔离诊治。 20日新增确诊病例2:洪某,现住同安区新民镇。9月20日核酸检测结果阳性,结合流行病学史、临床症状、影像学表现和实验室检测结果,诊断其为新冠肺炎确诊病例,由市定点医院隔离诊治。 …

中国驻美使馆 重要通知: 自即日起启用护照、旅行证业务专用邮箱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 关于中国驻美国使馆启用护照、旅行证业务专用邮箱的通知 2021/09/20   为进一步便利在美中国公民咨询办理护照、旅行证业务,提升领事证件服务质量,中国驻美国使馆自即日起启用以下专用邮箱:passportoffice.dc@gmail.com,处理有关咨询邮件。申请人如有人道主义等紧急、特殊办证需求,亦可通过此邮箱申请“绿色通道”或“中国领事”APP护旅业务优先审核通道。   特此通知。 Source 中华人民共和国驻美利坚合众国大使馆 自驻美使馆领区离境赴华人员“双检测”具体安排 2021/09/08   当前美国疫情形势仍然严峻复杂,驻美使馆郑重提醒所有赴华人员,继续坚持“非紧急、非必要、不旅行”。充分考虑防疫大局,做好防疫,才能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才能确保航班顺利执飞,才能推动国际旅行逐步趋于正常。根据中国主管部门最新要求,现再次梳理、更新自驻美使馆领区离境赴华人员“双检测”具体安排。   一、直飞航班选择   根据此前发布的通知,2020年12月23日起,从美国搭乘航班离境赴华的中、外籍乘客,均应在航班起飞地指定的机构进行采样和检测,向相应的驻美使、领馆在线提交检测证明等材料,申请获得健康码,并在有效期内办理值机。当前驻美使、领馆仅为乘坐美中直航航线的乘客发放健康码。截至9月2日(航班起飞情况请以航空公司信息为准),中美间直航航线及健康码审核负责使领馆情况如下:   1.美国航空:AA 127(达拉斯→上海)由驻美使馆审批。   2.达美航空:DL 283(底特律→上海)由驻芝加哥总领馆审批、DL 289(西雅图→上海)由驻旧金山总领馆审批。   3.联合航空:UA 857(旧金山→上海)由驻旧金山总领馆审批。   4.国航:CA 988(洛杉矶→北京/天津)、 CA 770(洛杉矶→深圳)由驻洛杉矶总领馆审批。   5.南方航空:CZ 328(洛杉矶→广州)由驻洛杉矶总领馆审批。 …

美国拟11月初开始放宽国际航班旅客入境限制

美国拟11月初开始放宽国际航班旅客入境限制 文 / 陈慧璋 9/20/2021 (早报讯)美国政府计划从11月初开始对“完全接种冠病疫苗”的外国旅客放宽入境限制。 新华社报道,白宫冠病疫情应对协调员津茨周一(20日)说,新规定适用于所有抵美国际航班,所有外国旅客入境美国时须出示“完全接种冠病疫苗”证明,以及出发前72小时内冠病检测阴性证明。 已完全接种冠病疫苗的国际旅客入境美国后不需要隔离。该规定将于11月初生效,以便相关机构和各航空公司做好准备。 津茨说,白宫将遵从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对“完全接种冠病疫苗”的具体解释,包括哪些疫苗符合规定要求。此外,美国疾控中心计划发布一项“追踪令”,要求航空公司收集并保留30天内抵美旅客的电话、电子邮箱等联系信息,以提醒旅客可能发生的接触感染风险。 津茨说,对未接种冠病疫苗的返美美国公民,美国政府将施行“更严格的检测要求”,包括须提供出发前一天内冠病检测阴性证明和已交纳返美后检测费用的证明。 美国政府周一继续把与加拿大、墨西哥的陆水两路跨境旅行限制令延长一个月至10月21日。这一陆水跨境限制令自2020年3月起实施,每月延长一次。今年8月9日起,加拿大允许接种过冠病疫苗的美国公民进入加拿大。 美国政府在去年冠病大流行初期开始实施国际旅行限制令,并不断扩大到新的国家和地区。此间媒体援引美国航空协会的数据说,截至今年8月底,国际旅行规模较疫情前缩水43%。美国旅游协会此前估计,如果美国的国际旅行限制令持续到今年年底,将使美国损失110万个就业岗位,并给美国经济造成约3250亿美元(约4394亿新元)的损失。 Source U.S. to lift international air travel restrictions on vaccinated adults in November BY …

中国年内将向发展中国家捐1亿剂冠病疫苗

中国年内将向发展中国家捐1亿剂冠病疫苗 9/09/2021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昨天(8日)宣布,中国将在今年内向发展中国家无偿捐赠1亿剂冠病疫苗。 据中国央视新闻报道,习近平当天以视频方式在金砖国家领导人会晤上发表讲话时,中方已向100多个国家和国际组织提供超过10亿剂疫苗和原液,并将努力全年对外提供20亿剂疫苗。中国也向冠病疫苗实施计划(COVAX)捐赠1亿美元。 习近平强调,金砖国家要推动全球团结抗疫,携手应对疫情,坚持科学溯源,反对政治化、污名化,加强联防联控,促进疫苗作为全球公共产品的研发、生产、公平分配。 习近平也说,金砖国家要拿出应有的政治担当,支持彼此抗疫努力,分享疫情信息,交流抗疫经验;要在疫苗联合研发、合作生产、标准互认等领域开展务实合作,推动金砖国家疫苗研发中心在线上尽快启动;要加强传统医药合作,为抗击疫情提供更多手段。 Source 广东疾控研究显示: 全程接种中国产冠病灭活疫苗对德尔塔毒株有效 8/21/2021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周报(英文)》昨天在线刊登了广东省疾控中心一项对德尔塔病毒毒株灭活疫苗有效性的研究报告。研究结果显示,中国产冠病灭活疫苗对德尔塔毒株引起的冠病感染者提供了良好的保护,这一结果与针对原冠病病毒毒株的灭活疫苗三期临床试验结果一致。 根据健康时报客户端消息,研究结果还显示,在18岁及以上人群中,完成全程疫苗接种(即第二次接种后14天,两次接种间隔21天以上)对冠病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的疫苗保护率约为78%和70%,对重症患者的疫苗保护率为100%。 相比之下,未完成全程接种的疫苗保护力效果甚微。仅接种单剂次疫苗的轻型和普通型患者的疫苗保护率分别为1.4%和8.4%,不过,没有出现重症和危重症病例,而未接种疫苗的密切接触者有19例严重或危重症病例。 该研究强调,需要两剂灭活疫苗才能起到保护作用。完成第一剂接种的个人应尽快接受第二剂接种。 中疾控指出,随着冠病大流行,新出现的变异毒株在传播能力、不同年龄组的传染性和疾病严重程度方面存在差异。由于疫苗是预防冠病感染的重要途径,因此持续评估其效果至关重要。广东省疾控中心的研究是一个很好的例子,提供了中国产冠病灭活疫苗的真实有价值的信息。 原文链接>> 德1万3000人完成接种依旧感染冠病 文 / 许禄艺 5/16/2021 (早报讯)根据德国联邦卫生部当地时间周五(5月14日)发布的数据,该国目前完成全部疫苗接种的人数已超过800万,但其中仍然有约1万3000人的冠病病毒检测结果呈阳性,占比0.16%,死亡人数为662人;接种过第一剂疫苗的人数已超过2850万人,其中有约4万4000人感染冠病病毒,占比0.15%,死亡人数达到约2000人。 根据德国联邦卫生部的说法,目前还不能确定完成全部疫苗接种人员的具体感染时间,究竟是在接种第二剂疫苗后的14天之内还是之外。 德国卫生部指出,冠病疫苗虽然在大部分情况下可以显着降低感染风险,但无法百分之百保证。而且,在接种完第二剂疫苗之后,人体一般需要大概两周的时间才能建立起完全的保护机制。 原文链接>> Six …

疫苗总产量年底可达120亿剂 可覆盖全球人口

疫苗总产量年底可达120亿剂 可覆盖全球人口 9/08/2021 文 / 潘万莉 (早报讯)国际制药生产联盟(IFPMA)表示,冠病疫苗的累计产量已达到75亿剂,预估各大药厂到今年底将可生产共120亿剂疫苗。有数据公司表示,疫苗产量已变得稳定,若富国愿意释出额外持有的疫苗,疫苗生产量将可覆盖全球人口。 IFPMA主席库尼周二在瑞士日内瓦举行的记者会上指出,目前每月的疫苗产量大约为15亿剂,至今各大药厂累计已生产75亿剂疫苗,预估到今年底将可生产共120亿剂疫苗,到明年6月产量则可翻倍达到240亿剂。 他认为,随著疫苗产量提升,将不再会有国家需要为了避免疫苗短缺而囤积疫苗库存,呼吁西方国家不应对疫苗分配不均的情况漠不关心。 他说,目前富裕国家和贫穷国家的疫苗接种率仍有很大的差距,相较于富裕国家能有高达70%成年人口完整接种2剂疫苗,在如非洲的一些贫穷国家仅有6%的成年人口已完整接种2剂。 科学数据分析公司“Airfinity”指出,截至8月底全球疫苗总产量已达61亿剂,随著疫苗产量持续增加,目前疫苗产量每月大约可生产15亿剂,今年底总产量将达到约120亿剂,这样一来即使富国想帮所有12岁以上的民众接种疫苗,预估到今年底将有额外的12亿剂疫苗可用于分配给其他国家。 据“Our World in Data”数据显示,截至目前全球已注射55.2亿剂疫苗,每月大约注射约10亿剂疫苗。 Source 研究:两款冠病疫苗防德尔塔变种毒株有一定效果 文 / 陈慧璋 8/21/2021 (早报讯)牛津大学日前公布的一项研究显示,在英国使用的阿斯利康制药公司和牛津大学联合研发的冠病疫苗,以及辉瑞制药公司和德国BioNTech公司合作开发的冠病疫苗,有助于预防感染德尔塔变种冠病毒株。 新华社报道,牛津大学与英国国家统计局、英国卫生部合作开展了这项研究。德尔塔变种毒株于今年5月成为在英国传播的主要变种冠病毒株,科研人员对比了5月17日前后冠病疫苗的防护作用,该研究成果以预印本形式发布。 研究结果显示,无论是阿斯利康疫苗还是辉瑞疫苗,在接种两剂后均能发挥针对德尔塔变种毒株的防护作用,但其防护效力比起针对阿尔法变种毒株的防护效力有所下降。 研究报告主要作者、牛津大学的普韦尔斯说,接种冠病疫苗能降低感染冠病的概率,但它不会消除接种者遇到的冠病病毒。研究数据也显示,接种了冠病疫苗的人仍有可能把冠病病毒传播给别人,所以病毒检测和隔离在降低冠病病毒传播风险方面仍非常重要。 原文链接>> 新研究显示感染德尔塔病毒的完成疫苗接种者仍可携带大量病毒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