忧川普上台后 H-1B签证恐限缩 留学生不敢离境

忧川普上台后 H-1B签证恐限缩 留学生不敢离境 世界新闻网 11/26/2024 担心明年川普上任后限缩H-1B签证,有些留学生和员工不敢出境,怕出去了回不来。(本报数据照片) 留学生和外籍员工担心,总统当选人川普上台后,将限制核发H-1B签证。 国家广播公司新闻网(NBC)报导,纽约北部一名24岁的女博士生和许多拿签证的移民一样,陷入持续性的焦虑。 目前持有F-1学生签证的她要求匿名接受NBC访问,以免遭受报复;她忧虑,若因出游离境,可能回不来。 川普及其反移民的内阁即将就任,这名女学生担心,未来恐怕无法获得针对高技能移民的H-1B签证。 她说:「我想知道川普最终会如何做出什么改变,未来四年,世界可能180度转变。」 川普胜选后,许多移民关切川普第二任期限制H-1B(高技能人才签证计划),川普在第一个任期曾尝试限制该类签证。 非营利组织「南亚网络」(South Asian Network)运行董事赛义德(Shakeel Syed)表示:「人们陷入恐慌,预期最坏情况:申请会获准吗?审核过程会被归类在哪?会被驱逐出境吗?」 川普、盟友和内阁提名人都承诺削减H-1B计划,专家分析,这将严重影响科技业。 H-1B绝大多数为印度人所用,占所有申请者的约75%,远多于中国劳工,后者比率不及12%。 签证计划可涵盖任何需要学士以上学位的领域,但科技业占绝大多数,若限制H-1B签证,对该产业的影响会最大。 准副幕僚长米勒(Stephen Miller)将领衔主导川普政府的移民议程,他担任资深顾问期间,坚定反移民,提高驳回H-1B申请的比率,并支持收紧该计划的政策。 圣地牙哥加州大学(UC San Diego)经济学助理教授、移民学者卡纳(Gaurav Khanna)说:「米勒在前政府中,有效率的减少移民数量。」 …

小红书掀「联合国名媛」风 另传花36万参加川普就职

小红书掀「联合国名媛」风 另传花36万参加川普就职 中国新闻组 11/26/2024 明显是摆拍的联合国「发言」照片。(取材自微博) 中国社交平台小红书上近期掀起一股「联合国名媛」风潮,许多博主发布「到联合国开会、演讲、领奖」的影片和照片,塑造「未来领袖」的菁英形象。但其实只是利用联合国对外提供部分场地参观和打卡服务,自掏腰包制造出来的假象。 综合观察者网、香港01等媒体报导,打造联合国菁英人设只需四步。首先通过联合国官网预订参观服务,费用在15美元(约108人民币)到26美元不等,内容包括来自13个国家的专业导游解说、拍摄合影;接着到联合国餐厅享用午餐,营造生活感;再花一天2500美元的费用租借会议室,仿真联合国会议、发表简短演讲;最后通过与联合国合作的组织领取奖项。 小红书上出现预约参观联合国攻略。(取材自微博) 于是小红书上出现了一堆「联合国名媛」,她们通常穿著白色或黑色西装,化着精致妆容,在联合国总部的旗帜前拍照,或者在空荡的会议室中假装发表演讲。仔细观察这些照片或视频可发现,有博主出镜的画面全部都是特写或近景,且视频中会议室场景还不一致,剪接痕迹明显,明显是摆拍。 这些「名媛」似乎出自同一条流水线,不仅拍照打卡地点相同,文案、视频风格相近,连会议室的取景都一样。他们声称参与国际难民、全球气候、未来领袖等主题的会议。但除了标题吸睛外并无实质内容,和小红书个人主页里游山玩水的日常也格格不入。 报导指出,除了自行安排联合国一日游外,一些旅行公司还推出「联合国实践团」,声称参加者可以接受联合国官员的指导,甚至获得推荐信;不少NGO和商业团体也会租用联合国会议室举办活动,吸引名媛参与。联合国宛如成为新的博主赛道,还有人形容「一夜之间我关注的博主都去了联合国」。 演变至今,「联合国名媛」现象逐渐成为一门商业生意。一些专业机构设计高端旅行团,以「国际领袖培训」为名吸引参加者,收取高额费用,并对参加者设置语言门槛,如雅思6分或托福80分。这些团体提供的服务包括专业拍摄、个人品牌打造,甚至安排与联合国官员的交互。最具时代性的菁英人设是花4万9999美元(约36万人民币)参加川普明年的宣誓就职典礼,第一排C位还有专门摄影师服务。 据了解,一些博主通过这种方式在短短30天内粉丝数增长近500万,广告报价高达15万人民币(约2万美元),显现菁英人设的经济潜力。 联合国成了博主塑造菁英人设的热门地点。(取材自微博) Source 小红书诞生大量「联合国名媛」中国媒体揭:付费导览服务 世界新闻网 11/26/2024 小红书量产「联合国名媛」,实际上是自己掏钱去纽约总部演讲领奖。(摘自小红书) 中国社群媒体上近日突然出现大批「联合国名媛」,他们在小红书发布到联合国演讲、领奖等内容,形塑青年领袖的形象,却有中国媒体发现这是联合国付费导览服务,甚至有人做起「联合国实践团」的生意。 观察者网旗下的「风闻」报导,小红书上的「联合国名媛」通常以「到联合国领个奖」、「到联合国开个会」、「到联合国演讲」做为标题,发布一天的Vlog,搭配几张到联合国纽约总部的照片,甚至在会议室演讲,或领奖的片段,形塑青年领袖的形象。 这些「到联合国开会和领奖」,实际上只是联合国的付费导览参观服务,从联合国官网就能预约,收费在15至26美元之间。 其中一名「联合国名媛」,小红书过去的内容都是唱歌和旅游,近期却连发3则与联合国相关的贴文,其中还有自己演讲的片段。但有网友指出,她发布的影片和照片中所出镜的片段都是近景或特写,并且与影片中的全景会议室场景不一致,剪接痕迹明显。 另外也有网友发现部分「联合国名媛」所采用的画面是媒体拍摄角度,或是网络上一再重复出现的片段。 报导指出,小红书上的这些联合国名媛似乎出自一条流水线,同样的拍照打卡地点,几乎相近的文案,同一个影片风格,甚至连会议室的取景角度都一样。 …

前舞蹈演员起诉神韵艺术团强迫劳动和诱拐儿童

前舞蹈演员起诉神韵艺术团强迫劳动和诱拐儿童 纽约时报中文网 11/26/2024   周一,法轮功宗教运动的著名音乐和舞蹈团体——神韵艺术团的前舞蹈演员提起诉讼,指控神韵及其领导者诱拐弱势儿童,让他们从事报酬微薄甚至无偿的工作。   这份长达68页的诉讼由张郡格在纽约州怀特普莱恩斯联邦地区法院提起,其中将神韵描述为“强迫劳动企业”,通过威胁和公开羞辱剥削未成年舞蹈演员赚取数亿美元的收入。   该诉讼称,神韵通过各种手段向舞者灌输服从意识,包括没收护照、禁止接触外部媒体,如果舞者质疑该团体的做法,就被指责为中国政府的间谍,并且让违规者接受公开批评。   张郡格说,她在2009年13岁时从台湾被招募加入神韵,成为一名舞者。她一直随团演出,直到2020年离开,当时她24岁。   张郡格提起诉讼的依据是一项联邦法律,该法律使得强迫劳动的受害者得以起诉他们的贩运者。   这起诉讼是在《纽约时报》披露神韵的表演者多年来一直在虐待条件下工作三个月后提出的。现年28岁的张郡格是文章采访的其中一位前表演者和舞蹈老师。   《纽约时报》上周报道,纽约州劳工部已对该团体的劳资行为展开调查,包括雇佣儿童表演者等问题。   诉讼要求的赔偿金额不详。   张郡格是唯一已知原告,但她要求联邦法官批准将诉讼作为集体诉讼,以代表更多的神韵表演者。她的律师正在寻找其他原告加入诉讼。   在最近五个月的巡演中,神韵在五大洲进行了800多场演出。该团体表演的舞蹈和音乐节目时长两小时,旨在传播法轮功的信息。法轮功是一种在中国被禁止的精神修炼,其追随者一直受到中国政府的迫害。   神韵和法轮功的代表没有回应置评请求。两个团体此前对有任何不当行为均表示否认,并表示劳动法不适用于他们的未成年表演者,因为这些表演者是以学习机会的名义随神韵巡演的学生,而非员工。他们表示,每个学生都是自愿参加神韵的。   “当然,有些人因为不适合而离开,这完全没问题。”神韵的代表在最近的一份声明中说,“但绝大多数学生都会告诉你,这是在让他们实现梦想,家长们也会对孩子的积极变化赞不绝口。”   张郡格的律师、常驻华盛顿的泰时·王(音)在一份声明中表示,法轮功遭受的迫害“不能成为神韵被告强迫儿童劳动的理由”。   在同一份声明中,张郡格表示,她之所以提起诉讼,是为了“确保没有其他孩子经历我所经历的事情”。   每年都有数以百计的表演者随神韵巡回演出,其中包括大量青少年舞蹈演员和乐手。为了接受表演训练,孩子们从世界各地来到位于纽约市西北方向的纽约州库德巴克维尔的神韵总部上学。   像大多数神韵表演者一样,张郡格从小就是法轮功的信徒。她父亲去世后,她加入了神韵。她被告知,为神韵跳舞表演是一种神圣的荣誉,因为神韵是由法轮功创始人兼精神领袖李洪志亲自负责的。   在这场诉讼中,李洪志和他的妻子李瑞均被列为被告。   许多孩子来到神韵总部龙泉寺,他们几乎不会说英语,在美国举目无亲。诉讼称,他们与家人分离后,陷入“一种胁迫和控制体系,这种体系几乎延伸到了舞者生活各个方面”。   根据诉讼,他们未经允许不能擅自离开,往往被武装警卫关在园区里。他们被禁止阅读未经批准的新闻媒体,也不允许与退出法轮功的人联系。   诉讼称,张郡格曾因私人日记的内容而受到神韵领导人的责骂。她说,她被允许每周给母亲打一次电话,但被告知她的电话被监听,神韵还告诉她,希望舞者们将李洪志夫妇视为新的父母。   尽管神韵注册为非营利组织,但诉讼称,其核心动机是创造收入,包括为李洪志夫妇谋取个人经济利益,尽管诉讼没有提供证据,只是声称他们有一名保镖。   张郡格还起诉了芝加哥国际银行,指控这家社区银行从人口诱拐活动中获利,因为该银行在为神韵的儿童演员开设账户时,无视他们受到剥削的“危险信号”,包括他们微薄的收入。 …

默克尔:当初若不是我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俄乌冲突早就爆发了

默克尔:当初若不是我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俄乌冲突早就爆发了 观察者网 11/26/2024 “如果默克尔没有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俄乌冲突还会爆发吗?”英国广播公司(BBC)11月25日发表了对德国前总理默克尔的专访报道。默克尔在采访中说,她任内与俄罗斯达成的天然气协议是为了帮助德国公司,并维护与俄罗斯的和平。默克尔坚称,如果她没有在2008年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俄罗斯与乌克兰的冲突早就爆发了。 “我们早就预见了军事冲突。我完全清楚,俄罗斯总统普京不会袖手旁观,放任乌克兰加入北约。”默克尔说,“在那个时候,乌克兰这个国家肯定不会像2022年2月那样做好(战争)准备。” 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曾抨击默克尔阻止乌克兰加入北约是明显的“误判”,他抱怨这一决定促使俄罗斯更加“大胆”。 默克尔接受BBC采访画面 值得一提的是,默克尔2022年12月在德媒《时代周报》发表的采访文章中坦言,德国和法国在2014年推动明斯克协议谈判是为了“争取时间”,让乌克兰得以“增强军事力量”,“所有人都清楚,冲突已暂时冻结,问题还没有得到解决,但这给了乌克兰宝贵的时间。” 对于默克尔的这一说法,普京后来回应说,默克尔关于明斯克协议的评价表明,俄方对乌克兰发起特别军事行动的决定是正确的。他称,对乌克兰的特别军事行动本可以更早开始,但俄罗斯曾希望在明斯克协议的框架内解决问题,“事实证明,没有人会执行明斯克协议”。 谈及俄罗斯可能在战场上使用核武器的猜测,默克尔在专访中说:“我们必须尽一切可能阻止使用核武器。”“我们不应该因为恐惧而束手无策,我们也必须承认,俄罗斯是与美国并列的世界上最大的两个核大国。” 尽管已退出政坛,默克尔的对俄政策仍饱受批评,其中包括德国对廉价俄罗斯天然气的依赖,特别是与俄罗斯直接相连的“北溪”天然气管道。2022年,她拒绝了道歉的呼吁,坚持认为自己的决定是基于当时的实际情况。 意大利前总理马泰奥·伦齐曾表示,作为欧洲最大经济体德国的掌舵人,默克尔是欧洲事实上的领导者——“欧盟的老板”。 “人们不能因为与俄罗斯的关系而攻击默克尔。”伦齐说,“2005年和2006年,(发展对俄关系)是欧洲每个人的目标,而不仅仅是安格拉·默克尔的目标。” 2019年12月,泽连斯基、默克尔、马克龙和普京在巴黎举行会晤。 路透社 默克尔对BBC说,她在任内尽其所能确保与俄罗斯的和平合作。 至于为何要修建天然气管道,默克尔给出了两个原因:一是为了德国的商业利益,二是为了与俄罗斯保持和平。 默克尔坚称,她试图通过外交和谈判遏制俄罗斯对乌克兰的袭击,但最终失败了。她说,在乌克兰遭到俄罗斯的全面进攻后,欧洲与俄罗斯关系进入了“令人遗憾”的新时代。 对于特朗普的第二任期,默克尔给现任德国政府提了个建议。 “搞清楚你的优先事项是什么,然后清楚地表达出来,别害怕,这真的很重要,因为特朗普就是个非常直言不讳的人。”默克尔说,“他会把话说得很清楚。因此如果你也是这么做的,那么你们就会建立一定的相互尊重。” “无论如何,这就是我的经验。”她说。 Source 马斯克呼吁美国以无人机取代战机 早报网 11/26/2024 11月16日,马斯克(右)和特朗普一起到麦迪逊广场花园看终极格斗冠军赛,站在两人中间的是嘻哈歌手“摇滚小子”(Kid …

沃尔玛新入列 成缩减DEI政策最大规模企业

沃尔玛新入列 成缩减DEI政策最大规模企业 侨报网 11/26/2024 全球最大的零售商沃尔玛宣布缩减其多元化、公平与包容(DEI)政策,这是近期做出类似决定的多个大型企业中,最大规模的巨头商家。 沃尔玛周一证实,将加强对第三方市场商品的监控,确保不销售针对未成年人的性别和跨性别相关产品。这包括面向正在进行性别转换的青少年的束胸衣等商品。 沃尔玛还表示,将审查对“骄傲月”活动的资助,确保不为面向儿童的色情化内容提供资金支持。例如,公司希望确保家庭展区不会设置在骄傲活动中的变装秀旁边。 此外,沃尔玛不再将种族和性别作为增加多样性时考量的因素,例如在提供供应商合同时。公司表示,过去没有制定种族和性别配额,未来也不会如此。同时,在确定资助资格时,将停止收集与人口统计相关的数据。 “我们一直在努力改进,虽然并不完美,但每一个决定都源于希望为所有员工、顾客和供应商营造归属感,打开机会之门,让沃尔玛成为所有人的沃尔玛,”公司在声明中表示。 沃尔玛确认了这一政策变化后,保守派政治评论员和反DEI活动家罗比·斯塔巴克在X平台发文称,他就“觉醒主义”问题与沃尔玛进行了对话,并表示“取得了富有成效的成果”。 类似企业还包括波音公司,近年来实施了DEI政策,但在执行过程中,存在过度倾斜的现象,最显著的例子是在波音737 MAX危机期间,公司被批评将更多资源放在DEI和其他非核心业务目标上,而非集中解决安全设计和质量管理问题。有报道称波音在招聘和晋升中更加注重员工的多样性指标,而不是专注于技术能力和经验。 近期,除了沃尔玛外,多家大型企业也对DEI政策进行了缩减。例如,微软7月解散了其DEI团队,裁减了相关员工。 此外,CNN、DoorDash、Ford、Google、Lyft、Tesla和Zoom等公司也被报道对其DEI政策进行了修订。 Source 保守派倡议人士鲁弗向川普献策:推翻多元平权包容政策 世界新闻网 11/25/2024 保守派倡议人士鲁弗(左侧穿西装者)2023年在佛州新学院(New College of Florida)校园面临群众抗议。(美联社) 保守派倡议人士鲁弗(Christopher Rufo)2018年角逐西雅图市议员时,主要政见是取缔游民问题,后来因为遭到死亡威胁而退选。华尔街日报(WSJ)报导,鲁弗对总统当选人川普具有直达天听的影响力,已受邀前往海湖庄园(Mar-a-Lago)向川普团队简报如何推翻「多元、公平及包容」(diversity, equity …

马斯克呼吁美国以无人机取代战机

马斯克呼吁美国以无人机取代战机 早报网 11/26/2024 11月16日,马斯克(右)和特朗普一起到麦迪逊广场花园看终极格斗冠军赛,站在两人中间的是嘻哈歌手“摇滚小子”(Kid Rock)。(法新社) 美国亿万富豪马斯克猛烈批评现代战斗机“过时”,称无人机为空战的未来。 法新社报道,马斯克是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和电动车公司特斯拉(Tesla)创始人,也是社媒平台X的老板,美国当选总统特朗普任命他和企业家拉马斯瓦米负责削减联邦政府开支。 星期一(11月25日),马斯克在X写道:“在无人机时代,载人战斗机已经过时,只会让飞行员丧命。” 他还特别点名批评F-35战斗机,这是美国洛克希德·马丁公司制造的下一代战斗机,于2015年开始服役。 马斯克发布了一段数百架无人机在空中盘旋的视频,并写道:“现在还有一些白痴在制造像F-35这样的载人战斗机。” F-35是全球最先进的战斗机,具有隐形能力,也可用于收集情报。然而F-35的开发也遇到一些问题,尤其是计算程序方面,而其非常高昂的运营成本也备受批评。 德国、波兰、芬兰和罗马尼亚最近都签署了订购F-35的协议。 马斯克说:“F-35的设计在需求层面存在缺陷,因为它需要满足太多人的要求。”他称F-35为“昂贵且复杂的多面手,结果却一无所长。” 对此,苏黎世瑞士联邦理工学院研究员吉利(Mauro Gilli)在X说,F-35昂贵的关键在它的软件和电子设备,不在于飞行员本身。 吉利说:“一架可以重复使用的无人机需要具备F-35的所有炫酷电子设备。” 他也指F-35的存在迫使美国竞争对手开发自己的飞机和先进雷达以与之匹敌。“由于F-35和B-1轰炸机的面世,俄罗斯和中国不得不做出它们原本不必做的战略选择(意指预算分配)。” 吉利说:“即使马斯克是对的(而他错了),放弃这些项目(F-35)将会解除我们给予它们(俄中)的约束。” Source 湾区科技业瘦身 3年裁员4.9万人 世界新闻网 11/25/2024 湾区科技公司三年内裁员超过 4万9300 …

小红书诞生大量「联合国名媛」中国媒体揭:付费导览服务

小红书诞生大量「联合国名媛」中国媒体揭:付费导览服务 世界新闻网 11/26/2024 小红书量产「联合国名媛」,实际上是自己掏钱去纽约总部演讲领奖。(摘自小红书) 中国社群媒体上近日突然出现大批「联合国名媛」,他们在小红书发布到联合国演讲、领奖等内容,形塑青年领袖的形象,却有中国媒体发现这是联合国付费导览服务,甚至有人做起「联合国实践团」的生意。 观察者网旗下的「风闻」报导,小红书上的「联合国名媛」通常以「到联合国领个奖」、「到联合国开个会」、「到联合国演讲」做为标题,发布一天的Vlog,搭配几张到联合国纽约总部的照片,甚至在会议室演讲,或领奖的片段,形塑青年领袖的形象。 这些「到联合国开会和领奖」,实际上只是联合国的付费导览参观服务,从联合国官网就能预约,收费在15至26美元之间。 其中一名「联合国名媛」,小红书过去的内容都是唱歌和旅游,近期却连发3则与联合国相关的贴文,其中还有自己演讲的片段。但有网友指出,她发布的影片和照片中所出镜的片段都是近景或特写,并且与影片中的全景会议室场景不一致,剪接痕迹明显。 另外也有网友发现部分「联合国名媛」所采用的画面是媒体拍摄角度,或是网络上一再重复出现的片段。 报导指出,小红书上的这些联合国名媛似乎出自一条流水线,同样的拍照打卡地点,几乎相近的文案,同一个影片风格,甚至连会议室的取景角度都一样。 「联合国名媛」都穿着正装,以「成功人士」的姿态在联合国总部大楼各国旗杆下拍照,在会议室演讲,再吃个联合国午餐。影片中还会声称参与国际难民问题、青年成长、全球气候问题、未来领袖、女性和儿童保护等主题的会议,然而他们小红书过去经营的内容却与此完全无关。 报导还发现,在小红书上有人专门做「联合国实践团」的生意,费用近人民币6万元。据称只要参加这个团就能到联合国接受官员在气候保护、应对调整等方面的训练。培训结束后,还可以在联合国实习。参加者不仅可以在联合国长期拍照打卡,甚至还能获得联合国官员的推荐信,结业证书等。 不过这个「联合国实践团」不仅价格高昂,对参加者的语言门槛也有一定要求,包括雅思6分以上或托福考试80分以上。 Source 南加150万STEM奖学金开放申请 外加暑期实习机会 世界新闻网 11/25/2024 Edison Scholars奖学金计划已于近日开放申请,将至1月23日结束。入围学生每人可获总计5万元的大学奖学金。图为此前的获奖学生。(南加州爱迪生电力公司) 在南加州地区推行多年的Edison Scholars奖学金计划已于近日开放申请,至2025年1月23日结束。该项目为STEM相关专业的入围学生每人提供总计5万美元助学奖励,帮助他们追求梦想。 由南加州爱迪生电力公司(SCE)的控股公司Edison International提供的奖学金计划,每年向其服务区域内的30名即将毕业的高中生颁发总额为150万美元的奖学金。每位获奖者除能在大学四年获得5万美元资助外,还可以在完成第一年大学课程后,在南加州爱迪生电力公司进行带薪暑期实习。 Edison …

美H-1B工作签证行政审查增 律师:避假日申请

美H-1B工作签证行政审查增 律师:避假日申请 世界新闻网 11/26/2024 对于持工作签证回美国的风险性,律师建议避开节假日的高峰期。(示意图,取自海关与边境管理局网页) 部分工作签证申请人在面谈结束后可能进入行政审查程序,由于等待时间的不确定性,不仅可能影响原本的工作计划,甚至失去原本的工作岗位。有些工作签证持有者为了确保万无一失,在拿到绿卡前都不敢贸然回国,与亲人多年无法见面。律师建议申请人在回国之前应提前规画,为签证办理预留充足时间。 中国社群平台小红书有不少用户都反映近些年在申请工签时遇到行审,网友们纷纷晒出自己案件被行审后的进程时间线,同时也提供了许多向领事馆的催签方法实例,对于催签的有效性众说纷纭,但大家都会在评论区互相祈祷案件能尽快获批。 行政审查通常意味着领事官员在作出最终批准或拒绝决定之前,仍需进一步核实信息或进行更深入的背景调查。大多数行政审查会在面谈结束后的30天内完成,但具体时长因案件而异。在极端情况下,审查可能持续数年未能得出结论。 A先生的同事在今年也遇到过类似状况,两人的行政审查时长也相近。南加移民律师许俊良表示,看起来A先生的这类行审案件通常不存在过多疑虑,因此领事馆能快速处理。通常申请人如果有犯罪纪录,公司涉及高科技、工程、国防等敏感技术领域,在美国曾经转换过身分,个人背景信息有疑虑,家人在美有逾期滞留或政治庇护等才会遭到严格的行政审查。南加移民律师姜国栋表示,之前有客户在面签时被面签官当场告知曾在美国有醉酒驾驶(DUI)的纪录,可见美国所有的警局和法庭会第一时间将犯罪纪录通报给领事馆。 A先生表示,自己的两次面签都曾遇到签证官拿着数据前往办公室的情形,不免揣测签证官当下对于是否批准产生疑虑。姜国栋表示,行政审查更像是一种「随机抽样调查」,往年并不常见,但近几年的频率有所增加,至于调查原因是不得而知的。通常工作状态正常的申请人并不需要过多担心审查不通过的风险。根据「外交手册」(Foreign Affairs Manual, FAM),行政审查是指美国领事馆对某些签证申请进行进一步的内部咨询,或向美国国务院寻求安全相关建议的程序。FAM同时规定,领事官员不得向申请人透露行政审查的具体原因。 对于工作签证回国的风险性,许俊良建议,回国签证最好是避开节假日高峰期,比如中国春节、十一国庆假期、美国圣诞假期等,每年的3月到6月是签证淡季,领事馆的申请案件较少,因此作业流程也相对迅速。同时提醒申请人的公司主管应当随时保持联系畅通,如果遇到潜在的突发状况可以让领事馆联系到。另外川普即将上台,短期内美中关系可能不会缓和,申请人最好是等政策明朗后再考虑回国签证。 工作签证行政审查时间因案件而异,申请人可在国务院网站查找案件状态。(图/A先生提供) Source 北加华人留学生拿H1B签证 加拿大苦等两月 花费1万5000元 世界新闻网 11/20/2024 川普再次上任后,可能颁布旅行禁令,也可能加大限制留学生入境或工作签证。不少留学生忧心忡忡。图为柏克莱加大门口。(记者刘先进╱摄影) 在湾区上班的华人留学生Thomas于20日表示,因为H-1B工作签证需要出境面签,选择到加拿大温哥华领事馆,以保证同一时差,可远程工作。没想到,尽管数据齐全,还是等待两个月时间,才拿到签好的护照。等待中前后搬了四次家,算上住宿、伙食和交通费,总共花了1万5000元。 Thomas拿的是H-1B工作签证,如果一直待在美国,身分合法。但考虑到不能一直「坐移民监」不出国,需要回中国探亲,所以他必须到第三方国家的美国领事馆面签,才能保证以后进出美国方便。他选择到加拿大温哥华面签,因为当地和美国时差类似,可以远程工作,不影响上班。 7月30日,他搭乘飞过去,在当地领事馆提交材料后,面签官告诉他,签证顺利通过,没想到,一等就是近两个月。中间也写电邮询问,签证中心的回答都是标准样板的邮件,没有实际内容,也不解释为何延迟。「等待40多天,才通知我交上护照,又等了一周多,终于拿到护照。总共等了两个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