女医生在新冠重症病房工作 挚友不让她出席婚礼 联合新闻网 9/06/2021 美国一位女医生朗格(Emily Long)上月底透露,她最好朋友不让她出席婚礼,只因她目前在新冠肺炎重症监护室值勤。 朗格表示自己耗资数千美元准备参加好友的婚礼,还很努力地从紧凑行程腾出时间。她发了短信给好友告知自己已接受筛检、并采取相关预防措施希望让对方安心,岂料好友发现她在照顾染疫病人后竟「彻底吓坏」,还拒绝让朗格出席婚礼,因为她「会让很多人和好友感到不舒服」。 朗格原本在整形外科工作,但因最近美国疫情升温被转调到新冠肺炎重症监护室支持。 朗格的影片吸引了超过620万观看人次,许多网友对她的遭遇感同身受表示:「她绝对不算妳最好的朋友。这样做很不OK耶!你是医护人员,应该得到更多尊重」、「女孩,请告诉我她不再是你朋友了。很遗憾这种事发生在你身上」、「要不要先问问她,宾客是否都接受筛检了?」 Source Doctor reveals she was uninvited to wedding for working in healthcare during COVID By Ellie …
Category: US & Canada
The US plans to take in 50,000 Afghans fleeing the Taliban and give up to $2,275 each in aid By Yelena Dzhanova 9/05/2021 The US …
塔利班开明治国 开放用手机 社交媒体 提供就业 来源:经济日报 9/05/2021 阿富汗塔利班借由局部开放部众使用社群媒体和提供就业机会,吸引贫困年轻人加入这个伊斯兰基本教义派组织,最终重新夺回阿富汗政权。 日经新闻报导,塔利班因应时代潮流,以吸引年轻人加入,例如局部开放网络和智慧手机,允许部众在推特等社群平台上贴文。 相较下,塔利班上回在1996至2001年间统治阿富汗时,实施严格伊斯兰律法,禁止电视、音乐等娱乐,也不准女性受教育。 塔利班领袖已体认到,若没有网络声量,便无法获网络世代青睐。不过,据信塔利班仍禁止部属透过网络寻求电影、音乐等娱乐。 对许多年轻塔利班战士而言,加入塔利班的最大诱因,在于该组织提供的就业保障。 阿富汗的经济仍迟迟无法起飞,就算在美军驻扎期间,大量国际援助涌入仍未能振衰起敝。据亚洲基金会2019年的调查,逾70%受访者认为,阿富汗年轻人面临的最大问题是缺乏就业机会。据信塔利班利用毒品交易的获利,吸引年轻人加入。 一名20几岁的塔利班战士说:“我每月仅赚阿富汗尼(118美元),根本入不敷出。不过我很幸运地能为塔利班效力。” Source 阿富汗总统携四车现金逃离,欧美股市全线杀跌 来源:券商中国 8/17/2021 全球再现动荡,而这一切的根源可能还是美国。 自5月1日美国和北约军队正式启动从阿富汗撤军行动之后,阿富汗逐渐陷入到动荡不安的局势中。刚刚过去的周末,动荡局势逐渐加剧。阿富汗总统加尼15日宣布,他已离开阿富汗。据俄媒报道,加尼乘坐装满现金的汽车逃离喀布尔。同日,阿富汗塔利班发言人穆罕默德·纳伊姆宣布,塔利班武装人员已进入并控制了首都喀布尔,阿富汗的战争已经结束。 然而,阿富汗的乱局似乎还未结束,大批民众以难民的身份向发达国家撤离。16日,在社交媒体流传的一段视频显示,一架美军C-17运输机在喀布尔机场起飞后,有2个黑影从飞机上落下。此外,据俄罗斯卫星网消息,乌兹别克斯坦国防部表示,15日晚些时候在乌兹别克斯坦坠毁的阿富汗军用飞机是被乌空军击落的,原因是其未经许可试图越境。 周一,欧美股市开盘全线杀跌。其中,欧洲股市低开低走,主要股指全线走低。美股全线低开,道指跌近百点,随后跌幅迅速扩大,避险情绪快速飙升。据媒体报道,外汇市场也是动荡不安,对冲基金纷纷启动避险模式。那么,阿富汗事件是否会演绎成全球黑天鹅呢? 动荡的阿富汗 按照塔利班的说法,阿富汗的战争已经结束。然而,动荡的局势似乎仍在持续。 塔利班15日进入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后,数百名阿富汗民众挤在喀布尔国际机场,企图离开阿富汗。而目前这座机场已经完全被美军接管,不向商业航班开放。据法新社、路透社等多家外媒消息,美军当地时间15日和16日接连在机场开枪,以阻止数百名阿富汗民众涌向停机坪,平息混乱局面。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消息称,一名消息人士向该媒体透露,美军在喀布尔机场向阿富汗人开火致数人死亡。 据澎湃新闻,当地时间8月16日,大量民众当天早晨涌入机场希望登上飞机逃离阿富汗首都喀布尔,喀布尔国际机场一度陷入混乱局面。16日,在社交媒体上还流传出一段视频显示,一架美军C-17运输机在喀布尔机场起飞后,有2个黑影从飞机上落下。事后有网友称,这是有阿富汗人躲进了美军运输机的起落架舱,当飞机起飞收起起落架后,他们不幸掉了下来。阿富汗阿斯瓦卡通讯社称两个人从飞机上掉落至居民家中。随后,该通讯社更新消息称,确认“当地人找到了从C-17飞机上掉落的人的遗体,共有三人”。 …
网友分享: 海归自嘲成海废 放弃美工签 回国却成“家里蹲” “路边的树那么绿了,不知不觉又错过了一个春天”。投完春招的最后一个简历,海归文文已经预料到结果。 文章来源: 财经故事荟 9/05/2021 “估计又没戏了,小树都长嫩芽了,我还是颗粒无收”。 文文是海归硕士,回国一年多没交社保,算是保住了应届生的身份。 “好像也没什么用,去年秋招就没收获,今年春招,许多大厂网申结束得比想的还早,可能是今年找工作的人太多了”。 其实,招聘市场早在去年就成为了“修罗场”。 智联招聘发布的《2020中国海归就业创业调查报告》显示:2020年,向国内岗位投递简历的海归人员,较上一年猛增33.9%,增幅远高于2019年和2018年。 而应届留学生,准备回国就业的人数,比2019年猛增67.3%,增幅是海归总体的2倍,供应在增多,坑位却在减少。 像文文一样等待就业的海归被戏称“海带”,一直没找到工作的自称“海废”。 豆瓣甚至成立了“海归废物回收互助协会”,16400多名海归加入小组,几乎每天都有人在吐槽求职艰难。 这次我们采访了多名海归人员: 国外知名大学美女硕士,连投100份简历,没找到一份工作,痛哭质疑自己是失败者;在美国拿到工作签的海归小夫妻,回国后却双双失业,成了无收入的“家里蹲”;悉尼大学硕士,曾在国外工作并取得优异成绩,却在回国面试时遭HR质疑,入职后被当做实习生,仅工作一天便离职。 01 – 海归硕士投100份简历零回应,痛哭质疑自己是loser “明明可以靠颜值,却偏要去拼实力”。朋友们经常和李冉冉开玩笑。 94年的冉冉是东北人,在浙江长大,天然的好嗓音,姣好的容貌,超强的表达能力,命运没曾亏待过她。 大学本科,她选择了艺术院校的传媒专业,原本可以靠自身优势进入媒体圈,但她不喜欢抛头露面的工作,更不打算靠颜值吃饭。 几番考量之下,这个英语基础不是很好的女孩,选择了出国留学,她雅思考了6分,拿到了澳大利亚悉尼大学的录取通知。 “很多人对这个分数不屑一顾,但我知道自己经历了什么,整整一年我都在刷题,没有周末,没有休息,早上6点起床,晚上12点睡觉”。 …
Afghanistan in the 1950s: Back to the Future Sixty years ago, life in Afghanistan was very different to the battleground it’s become in recent decades. …
与官方不同视角 美军队员公开8分钟仓促撤军影片 文章来源: Newtalk 9/05/2021 美国海军陆战队员马克兰(Michael Markland)近日在社群媒体上发布影片,从幕后视角呈现了喀布尔撤离时的混乱与恐慌。 根据《今日俄罗斯》(RT)报导,这段长达8分钟,是对这场仓促的疏散行动进行了一次”原始的、未经修饰的审视。” RT描述说,这段8分钟的影片由多段镜头剪辑在一起。影片开头,美军在一个未知的机场登上了一架美军C-17运输机。在抵达喀布尔机场后,人们可以看到武装的海军陆战队员们在机场周围站岗。 随后,影片纪录到了喀布尔机场外的”混乱时刻”。一群平民挤在机场外的铁丝网上,美军士兵朝空中开枪以维持秩序。报导称,还有另外一名看上去不像是美军士兵的武装人员朝着离平民只有几英寸远的地方开枪。 影片还纪录了驻守喀布尔机场美军士兵的日常生活。有人在围墙上画下世界地图,还有士兵聚在一起聊天休息。 美军砸毁设备的画面也被纪录了下来。报导称,马克兰的影片捕捉到了一些士兵正在砸毁车辆、计算机等设备的画面。 然而,报导指出,马克兰最终删除了这段影片,他说:”重要人物正强迫我删除它”,但他希望这段影片能引发公众讨论,让人们对美国撤离阿富汗有一个更现实的看法。尽管如此,他鼓励网友保存这段影片。 RT还称,马克兰拍摄的这段影片提供了一个与美国官方公布的疏散行动画面”完全不同的视角”,五角大楼公布的1100多张照片和数十段任务期间拍摄的影片基本上呈现了一种”有序且负责任的”撤离,而忽略了仓促撤离的”丑陋画面”。 Source Inside Reach 871, A US C-17 Packed With 640 Afghans Trying …
Schools grapple with thousands in isolation or quarantine as delta variant rages Many schools that planned to forgo virtual and hybrid learning this year, in …
Couple awarded $2.7 million after being harassed by landlord By J.K. Dineen and Bob Egelko 9/04/2021 A state appeals court has upheld a $2.7 million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