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日韩「站队美国」中媒酸:一个强扭的瓜 中国新闻组 5/08/2023 时隔12年,日本、南韩重启首脑间「穿梭外交」。中国媒体纷纷发表评论,对于日韩这对「冤家」是否迎来「柳暗花明」?有中国媒体刊文称,这主要是美国因素在作用。日韩已公开站队,宣示自己是美国「马前卒」;所谓的「美日韩军事同盟」就是「一个强扭的瓜」。 深圳卫视旗下直新闻8日刊登对特约评论员吴蔚的访问文章,内文提到,短短三个月内,美日韩三国领导人之间的交互非常频密,其中最引人关注的是日韩领导人之间「过于友善」的姿态。「一言以蔽之:日本与韩国都已经明确地、公开地站队了,重新宣示了自己作为美国马前卒的角色。」 被问到是什么因素促使日韩重新拥抱彼此?该文称,最主要的还是美国因素在发挥作用。「一直以来,所谓的『美日韩军事同盟』就是一个强扭的瓜,是在美国盟主软硬兼施下规劝出来的一个貌合神离的松散组合。之所以松散,源于日韩之间根深蒂固的矛盾,若将这个矛盾摊开了讲,大致可以归类为三个主因:历史上的民族仇恨、现实中的领土纷争以及经济上的产业链碰撞。」 文章认为,「拜登非常狡猾地抓住了一个『牛鼻子』,那就是日韩产业链之间的对立统一关系,美国用经济关系迫使韩日两国重新调试彼此关系。」 文章直指,(美国)以产业链的重新调整为切入点,让日韩两国乖乖归队。「归根结底那都是『美国爸爸赏饭吃』。因此,当美国政府一旦触及了这个根本,这些小弟都得乖乖低头…只是人在屋檐下不得不低头。」 该文还痛批,「一个允许他国大量驻军、放任自己的国家领导人被监听、被监视的国家,国格是不完整的。」 Source 奈伊:美中2017年来进入大国竞争周期 须防1914年重演 世界新闻网 5/06/2023 美国知名国际关系学者、哈佛大学名誉教授奈伊以「软实力」、「巧实力」论述闻名于世,近日他接受中国媒体访问时指出,美中关系自2017年以来进入「大国竞争」为重点周期,对此须慎重、不要让这段时期失去控制,重演1914年状况。他估计,也许到了2030、2040年代,双方关系的周期可能会转向更多接触与合作,但必须先度过这个危险时期。 奈伊(Joseph Nye)近日在中国出版他的新书「软实力与中美竞合」,在视频出席新书发表会期间,接受媒体采访对美中关系提出阐述。 据新京报的专访,奈伊指出,历史上美中关系经历了起起伏伏,有些会持续十年或更长时间。「自2017年以来,我们进入了一个以大国竞争为重点的周期。在此之前,我们经历了一个更注重经济关系的周期。我认为这些周期都不会很快得到改变」。他认为,当人们讨论2020年代剩下的时期美中关系会怎么样时,「我们必须慎重,不要让这段大国竞争时期失去控制,以至于我们在无意中陷入我们都不想看到的局面。我认为这是(未来一段时期)值得关注的原因」。 他也预期,也许到了2030年代和2040年代,这个周期可能会再次转向更多的接触、更多的合作,「但我们必须先度过这个危险的时期,才能够看到这种转变的到来」。奈伊强调,美国和大陆应该有高层接触,但也应该有中层接触,想办法创建「护栏」,防止小事件演变成大事件。他也强调,不应该把当前的情况看作是中国在崛起、美国在衰落,而应该看作是两国将成为同伴,需共同努力管理好这种关系。 奈伊指出,如果拜登(Joe Biden)连任美国总统,华府对北京政策将延续,但也不是一成不变,「如果双方能够在所划定的领域内开展互惠合作,拜登的政策也可能会逐渐改变」。 就「软实力」议题,他认为,中国软实力来自于非常具有吸引力的传统文化;在经济上取得的成功,让数亿人脱贫也非常吸引人;而美国的「软实力」不仅基于政府行为,还依赖美国文化中的公民社会。对于近期北京在国际事务扮演了不少调停者角色,奈伊认为这增强了北京的「软实力」。他认为,软实力可成为双方竞争领域,也可以成为合作的领域。 而在与全球化智库(CCG)理事长王辉耀的对话中,他则提到,一些美国人将中国袭击美国视作一种潜在的威胁,就像日本在1941年袭击珍珠港一样。不过他强调,中美之间的潜在威胁更像是1914年,当时的欧洲大国都认为将进行的是一场非常短暂、激烈的战争,但事实恰好相反,战争持续四年,导致1,000多万人死亡。他认为危险「是我们像1914年那样犯错,而不是像1941年那样我们中的一方攻击另一方,这就是我们之前谈到的『护栏』如此重要的原因」。 奈伊强调,自己拒绝将美中关系视作进入新冷战,因为虽然有激烈的竞争,但在经济和生态方面存在着高度的相互依赖,这在美苏冷战期间从未存在过。他提到,若能摆脱这些「谁崛起和谁衰落的问题」,中美关系将更加健康。 对于北京发展「巧实力」,他则直言,仅在中东或乌克兰推动和平是不够的,还必须在其周边这样做、管理与邻国的边界争端。另外,对近年中共「战狼外交」的进展,他则直言,「这种与其他国家争论对立的情况在国际政治中是比较糟糕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