STEM Education for a Better Tomorrow https://stemacademy.school/ STEM Academy Courses in Spring 2021 AP Physics 2, $850 6-7:30PM, Tuesday (01/05-05/04, 18 lessons) AP/Honors Chemistry, $850 …
Email: OaktonAcademy@gmail.com https://www.oaktonacademy.com/ SAT, PSAT English and Math Advanced Reading Advanced Essay Writing High School Admission Essay Writing College Admission Essay Writing Public Speaking Oakton Academy …
清 《粉碧玺手串》 手串由十八粒单桃红碧玺组成,又称“十八子”。由四颗淡蓝色碧玺结珠将十八颗念珠区隔开来,佛头亦为淡蓝色碧玺,下坠一鱼饰品,黄色的背云和坠角艳丽透亮。十八子即佛教所云十八界,分别为六根、六尘、六识。因为念佛时,要排除一切杂念邪思,做到心地清净,所以念珠也称“清心珠”。整器用料讲究,颜色绚烂夺目。 清代 翡翠十八子手串 手串以十八颗翡翠制作而成,翠质晶莹透彻,色泽华美,之间以两颗粉红碧玺隔成两段,粉红色碧玺佛头佛塔,娇艳耀目。另有米粒珍珠,聚列成结。下方以浅色绦带系金刚杵,下系一精致小巧的椭圆形粉红碧玺,又以粉红碧玺为两坠角,工艺细致,琢制精心。 此手串不仅翠材极为珍贵,设计也颇为精奇,金属之光,翠石之泽,相映成趣,是为点睛之笔,蕙质匠心,令人拍案叫绝。组成手串的十八颗念珠指的是佛教“十八界”,即六根、六尘、六识,分别为:眼界、耳界、鼻界、舌界、身界、意界;色尘、声尘、香尘、味尘、触尘、法尘;眼识、耳识、鼻识、舌识、身识、意识。 清代 双桃红碧玺手串 …
文 | 殷杰 编辑 | 谢芳 瞭望智库 为期2年零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国人民志愿军将战线从清川江畔向南推回了三八线附近,迫使美国在自其建国以来首份没有取得胜利的停战协定上签字。 在这场中华人民共和国的立国之战中,伟大的中国人民志愿军涌现出荣立三等功以上的功臣30余万名,荣立集体三等功以上的单位超过6100个。当年,志愿军总部对于立功标准和批准权限均有严格规定。 其中,个人和集体特等功必须由志愿军评功委员会批准,因此含金量最高。据统计,志愿军只有217名干部战士先后荣立特等功,16个单位荣立集体特等功。在灿若星河的志愿军英雄中,他们无疑是最为闪耀的英雄之星。 1 知名度最高 说起志愿军英雄群体,知名度最高的非“奇袭白虎团”的“化袭班”莫属。 所谓“白虎团”,是国人一种约定俗成的说法,其真实番号是韩军首都师团第1联队。这是韩军建军时首批组建的4个联队之一,号称“精锐中的精锐”。 志愿军指战员利用夜暗向敌防御纵深穿插。 1953年7月13日晚,金城战役打响。志愿军第68军203师607团特务连侦察1班,连同从全师挑选出来的2名军事素质好、有战斗经验的朝鲜族战士,共计13人,在代理侦察排长杨育才的率领下,化装成护送美军顾问的韩军首都师团搜索队,沿直木洞沟直插二青洞,奇袭敌第1联队联队部。 智勇双全的杨育才排长。 一路上,这个侦察班克服诸多困难,巧妙获取韩军当晚口令,坚决以战斗手段强行通过被敌机甲联队援兵占据的交通要道。在发现敌第1联队和机甲联队指挥机关汇聚一处、兵力较此前估计的多出1倍以上的情况下,“化袭班”没有丝毫犹豫,立即改变战前计划,兵分四路分别扑向数量上占据绝对优势之敌。 经过14分钟战斗,13位勇士一举打掉了韩军2个联队的指挥机关,共计毙敌54人,俘虏16人,其中包括从草丛中和床底下搜出的韩军第1联队人事科科长、副官、炮兵副大队长等8名军官,缴获枪支76支(挺)、电台2部、总机2部、发电机2台、报话机和电话机117部、吉普车27辆、卡车11辆、火箭炮1门,以及2个大仓库。 悬挂在敌第1联队作战室墙上那面写有“优胜”字样的虎头旗,也被勇士们扯下来当收缴战利品的包袱皮用。如今,这面虎头旗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藏珍品。 在第1联队联队部缴获的绣有“优胜”字样的虎头旗,如今已成为中国人民革命军事博物馆馆藏珍品。 “化袭班”荣立集体特等功。 战后,志愿军第68军203师607团特务连侦察1班被志愿军总部记集体特等功。1957年,文艺工作者根据他们事迹改编的京剧《奇袭白虎团》面世,并在六七十年代风靡全国。直到今天,一些上了岁数的人民群众,依旧能哼唱几段,这个志愿军英雄群体的知名度足可见一斑。 2 影响最深远 论知名度,“化袭班”数第一,但若论影响力最大,志愿军第38军112师335团1营3连却是当之无愧的翘楚。 1950年11月30日,抗美援朝战争运动战阶段第二次战役进行到最紧要关头。3连先敌几分钟,抢占了与三所里、龙源里呈鼎足之势的松骨峰。 此时,美2师大部队正准备通过松骨峰下的公路向南逃窜,但领头的汽车、坦克却被3连派出的战斗组打瘫在公路上,堵塞了道路。急于逃命的美2师在炮火掩护下,向松骨峰发起了集团冲锋。前三轮攻势均被挫败后,美2师用凝固汽油弹将松骨峰炸成了一片火海,随后趁着幸存的志愿军指战员忙着扑灭棉衣上燃起的火苗之时,冲上了3连2排4班的阵地。 美军没有想到,志愿军战士们接二连三地端着刺刀从火中冲杀出来,以大无畏的气概将他们打下了山头。 …
中国四大名玉,是指新疆的“和田玉”,陕西西安的“蓝田玉”,河南南阳的“独山玉”,及辽宁岫岩的“岫玉”。和田玉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油脂光泽,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间。蓝田玉,是中国开发利用最早的玉种之一,迄今已有5000多年的历史,早在新石器时代即被开采利用。独山玉又称”南阳玉”或”河南玉”,产于南阳市城区北边的独山。也有简称为“独玉”的。岫玉产于中国辽宁省岫岩,因主要产地在辽宁岫岩而得名。岫玉是一种软玉,属蛇纹石。 中国四大名玉之和田玉 和田玉,传统狭义范畴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石,以和田“子料”为代表闻名于世;广义的和田玉指软玉(真玉)。和田玉虽然因新疆和田而命名,但其本身不是地域概念,并非特指新疆和田地区出产的玉,而是一类产品的名称。中国把透闪石成份占98%以上的石头都命名为和田玉,都在国标范围内。 秦始皇统一中国的时候,和田玉因产于昆仑山被称为“昆山之玉”,以后又因位于“于阗国”境内而被称为“于阗玉”。直到清光绪九年(1883年)设立和田直隶州时,才被正式命名为“和田玉”。 和田玉的矿物组成以透闪石–阳起石为主,并含有微量的透辉石、蛇纹石、石墨、磁铁等矿物质,形成白色、青绿色、黑色、黄色等不同色泽,多数为单色玉,少数有杂色。玉质为半透明,抛光后呈脂状光泽,硬度在5.5度至6.5度之间。和田玉夹生在海拔3500米至5000米高的山岩中,经长期风化剥解为大小不等的碎块,崩落在山坡上,再经雨水冲刷流入河水中。待秋季河水干涸,在河床中采集的玉块称为籽玉,在岩层中开采的称山料。 中国四大名玉之蓝田玉 古蓝田玉原生玉矿尚未找到,现代开采的蓝田玉矿床位于蓝田县玉川镇红门寺村一带,距县城约35公里,含矿岩层为太古代黑云母片岩、角闪片麻岩等。玉石为细粒大理岩,主要由方解石组成。按矿物成分及外观特征可将玉石分为五种:第一种为白色大理岩;第二种为浅米黄色蛇纹石大理岩;第三种为黄色蛇纹石大理岩;第四种为苹果色蛇纹石大理岩;第五种为条带状透闪石化蛇纹大理岩。 蓝田玉呈白、米黄、黄绿、苹果绿、绿白等色,显玻璃光泽、油脂光泽,微透明至半透明。呈块状、条带状、斑花状,质地致密细腻坚韧。摩氏硬度2-6度,密度约2.7克/立方厘米。 蓝田玉石矿产于中元古界宽坪岩岩群之大理岩带中,其成因为区域变质—接触交代变质共同作用而形成 “蓝田玉”之名是因其产于西安的蓝田山而得名。 蓝田玉开采历史悠久,但因为产量不多,无法满足社会需求,随着古矿点玉矿的枯竭和丝绸之路的开通,各地均采用其他玉种为玉材,蓝田玉开采和应用渐渐失传,玉山遭遇地震后古矿床所在的具体位置无人知晓,以至于明代宋应星在《天工开物》中称,蓝田为葱岭(昆仑山)别名,蓝田为储运加工玉石之地等推论。 中国四大名玉之独山玉 又称”南阳玉”或”河南玉”,产于南阳市城区北边的独山。也有简称为“独玉”的。为全国四大名玉之一。独山玉质坚韧微密,细腻柔润,光泽透明,色泽斑驳陆离。有绿、白、黄、紫、红、白6种色素77个色彩类型,是玉雕的一等原料。据拷和氏璧就是独玉,最后被秦始皇做成玉玺。元代时期,南阳独山玉供给宫廷设的“玉院”使用。 早在6000年以前,古人已开采独山玉,安阳殷墟妇好墓出土的玉器中,有不少独山玉的制品。西汉时曾称独山为“玉山”。 独山玉由于色泽鲜艳、透明度好等优点,跻身我国“四大名玉”之列。高档独玉的翠绿色的品种,与缅甸翡翠相似,故有“南阳翡翠”之誉。一般独玉主要用于雕琢各种陈设件以及手镯、戒指、项链等饰物。 独山玉以色正、透明度高、质地细腻和无杂质裂纹者为最佳。其中以芙蓉石、透水白玉、绿玉价值较高。此外,利用玉块不同颜色模仿自然制作的俏色玉雕获得好评。独山玉雕,历史悠久,1959年在独山附近的黄山新石器时代遗址出产的玉铲,证明早在5000余年前先民们已认识和使用了独山玉。独山脚下”玉街寺”遗 址,为汉代雕刻玉器的地方。 中国四大名玉之岫玉 岫玉是一种软玉,因主要产地在辽宁岫岩而得名,属蛇纹石,以其质地温润、晶莹、细腻、性坚、透明度好、颜色多样而著称于世,自古以来一直为人们所垂青和珍爱。 产于中国辽宁省岫岩,岫岩县是一个山清水秀、物产丰富、藏风聚气的风水宝地。经过千万年的自然演化,凝聚了千万年的日月山川之精华,从而蕴育产生了闻名于世的国宝珍品——岫岩玉。 岫玉是中国四大名玉之一,产量之大和用料之多,在”四大名玉”之中均占首位。但因其硬度低,在玉器被擦拭保洁的过程中,容易被磨损而使本来不强的光泽逐渐变暗淡,远不如翡翠玉器那样越擦越亮,故岫玉属低档玉料。而在制作大型玉雕座件和中小型摆件中,因对玉的硬度要求较低,所以仍是颇受欢迎的玉种。 岫玉大多以绿色的居多,所以,除了以上的作用外,对于命理五行喜木的人来说意义格外重大,如果在家里或办公室内摆放绿色的岫玉,或自身佩带,都会给本人带来好运,如果能够从心里喜欢它,从心灵里去接近它,长此以往,就会与美玉心息相通,命运从此将会改变。 岫玉是中华宝玉石大家族中的重要成员,是最早被发现和使用的玉种,且为历代所重视,堪称“古玉之光,万年瑰宝”。从中国最早的玉制品到世界最大的玉制品,以及当代许多被誉为国宝的玉雕精品,都出自岫玉,其质地细腻温润,堪称“天地之灵,华夏奇珍”。在传统习惯上,蛇纹石玉又称岫玉,是以辽宁岫岩县产地命名。但有些地方出现了信宜玉、陆川玉、台湾玉等名称,这些名称在市场上常引起混乱,使购买者无法了解其本质是什么,因此在国家标准中规定宝石级蛇纹石,均以“蛇纹石”来统一命名,产地不介入命名。仅岫玉作为蛇纹石玉的一个品种单独命名。 来源:聚珠宝,有异议请联系小编删除,谢谢!
官方网站: tv.cctv.com/2020/12/27/VIDAkfdoj8E8LsTWYaWd7Cnk201227.shtml 《跨过鸭绿江》中志愿军将领们抗美援朝时真实年龄 2020年是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出国作战70周年。70年前,由中华优秀儿女组成的中国人民志愿军,雄赳赳、气昂昂,跨过鸭绿江,历经两年零9个月的艰苦卓绝的浴血奋战,赢得了抗美援朝战争伟大胜利。央视年度大戏《跨过鸭绿江》,以史诗般的鸿篇巨制,全景式还原了这一伟大的历史。电视剧中志愿军各级将领风华正茂,意气风发,坚定信念的光辉形象令人印象深刻。那么,在朝鲜战场上,这些将领们的真实年龄是多大呢? 下面是部分志愿军将帅在入朝作战时的年龄。 司令员兼政治委员 彭德怀(1898-1974),入朝时52岁。62岁的丁勇岱饰演,副司令员邓华(1910-1980),入朝时40岁。57岁刘之冰饰演。副司令员洪学智(1913-2006),入朝时37岁。50岁姚刚饰演。副司令员韩先楚(1913-1986),入朝时37岁。48岁王挺饰演。参谋长解方(1908-1984),入朝时42岁。48岁王同辉饰演。 首先入朝作战的4个军: 第38军:军长梁兴初(1912-1985),入朝时38岁。政治委员刘西元(1917-2003),入朝时33岁。第39军:军长吴信泉(1912-1992),入朝时38岁。政治委员徐斌洲(1912-1996),入朝时38岁。第42军:军长吴瑞林(1915-1995),入朝时35岁。政治委员周彪(1910-1981),入朝时40岁。第40军:军长温玉成(1915-1989),入朝时35岁。政治委员袁升平(1912-2003),入朝时38岁。 Unforgettable: The Korean War uses historical movies and personal photos combined with emotional remembrances to reveal the …
2021-1-02 “翡,赤羽雀也;翠,青羽雀也”,这是东汉年间许慎《说文解字》对翡翠两字的解释。后来,古人将这两个原本形容鸟羽毛的字转用到描写红色和绿色的饰物。大概到了宋代,两字合并,用来描写碧绿色的碧玉,这时的”翡翠”两个字所说的玉,是硬玉的集合体,因主要产于缅甸,故又称为缅甸玉。 翡翠,因其主要色是绿色和褐红色,因而与古人的翡为红、翠为绿的解释是吻合的。大概也是这个缘故,翡翠两字才逐渐从碧玉(软玉)变成今天硬玉集合体的专称。 根据考古文物资料,英国历史学家李约瑟认为,18世纪硬玉才从缅甸传入中国云南。一般认为我国真正出现缅甸翡翠是明代以后的事。到了清代,由于皇宫贵族对她的喜爱,翡翠才身价百倍,成为玉中之王。 据苏富比和太古佳士得拍卖行的记录,过去一些高档的帝王翡翠(指翠绿色、晶莹通透者),一件过百万的可谓拾俯皆是。香港李英豪先生在其《保值翠玉》一书中就记载了1981年春季香港佳士得拍卖的一尊玻璃种翡翠观音雕件,价值达300万港元。而一对晚清老坑种玉镯价值竟达1000万港元,真可谓价值连城。故有谓:黄金有价玉无价。 佩带和收藏翡翠的人士应该小心勿碰撞跌下翡翠件。有时表面看上似无损,但实际上经过碰撞,翡翠的内部结构已经受到损坏,而生暗纹。 翡翠很忌讳油烟油腻。如果是保值的高挡货,就不益佩带着进厨房煮食。 翡翠亦不适合接近高温,更不可久晒。因为长期如此,容易产生物理变化而失去光泽,没有那么鲜阳。翡翠也不可接触强酸溶液,那样会破坏翡翠的结构和颜色。 有句行话叫“一种二色三工艺,手镯看种,挂件看色”,可见,种、色、工艺 是选择翡翠的最基本三大要素,其次是大小重量,均度,净度,柳裂及美观感。 1.看种水“种好遮三丑”形象的说明了,翡翠种的重要性。 水头,即透明度,指翡翠透过可见光的能力。有句行话:“手镯看种,挂件看色”。可见翡翠手镯水头的重要性。水头好的手镯可以使女性显得更加年轻有朝气。 种等级从高到底为:老坑玻璃种,水种,冰种,冰糯种,糯种,其它种,其它种高低主要看色了。 2.辨颜色 翡翠的颜色有很多种,但上好的翡翠一般都以阳绿色为主。然而,绿色对不同年龄、身材、气质的女性来说,意义大不相同。选购时应依照自身偏好来选择。年轻女性最好选择色调较艳且水头好的手镯,显得年轻朝气、充满活力﹔老年女性则应挑选颜色稍深点的手镯,显得尊贵大气、庄重沉稳。 颜色等级从高到低为:绿(帝王绿、正阳绿、苹果绿)、红、黄、紫。 3.看工艺:有句话叫“料工各半”,就是说一个好的作品,料和工的价值各占一半;工艺的好坏与象徵的意义都对价格有影响。 4.其它:大小、厚度即相同品质的玉石当然是以大而厚的价格较高;均度即水、色分均匀无水差色差为好;净度即无瑕疵无其它杂色越干净越好;柳裂即没有裂纹为好;美观感即翡翠物件多方面的的总体感觉,也因人而异。 在漫长的岁月中,我们的祖先创造了许多对美好生活向往和追求寓意吉祥的图案。 这些吉祥图案融合了劳动人民的欣赏习惯,反映了人们善良健康的思想感情,因而在社会上广泛流传,为人们所喜闻乐见。 不同的历史时期,纹饰在构图、造型及所表现的主题等方面,常常有很大的差别。纹饰常常被人们作为玉器断代的一个重要标志。 在新石器时代,器形一般都是素面的,偶尔出现一些极其简单的阴刻线纹。商周时代,主要的纹饰有饕餮纹、龙纹、蟠螭纹,也有少量的云雷纹饰。春秋战国时,玉器上的纹饰逐渐增多,有蒲纹、蚕纹、谷纹、蟠螭纹等纹饰。此时的玉器纹饰极富特点,出现了“跳刀”、“汉八刀”等 唐代,玉器纹饰借鉴了当时绘画中的线描手法,开始出现了缠枝花卉、葵花图案和人物飞天等,其鸟兽纹雕刻得非常精细。宋元时期,其纹饰丰富多彩,以龙凤吉祥为多。此外仿古蟠螭纹、回纹、乳钉纹与凤凰、牡丹等图案并存。 …
张廷芳,北京姑娘,从小在北京长大生活,也是家里的独生女,爸妈的掌上明珠,一家人都把她当成小公主一样宠爱。没想到高考进入北京师范大学,从此改变了人生轨迹。 在学校,她遇见了一个来自西藏的小伙子,名字有点难记,张廷芳第一次知道他的名字时,在嘴边念了好几遍,然后低头笑了, “次旺俊美”。 次旺俊美人如其名,长得又高又俊,性格很阳光,平时总是很热心地帮助同学,所以他在班里很受欢迎,不少女孩子给他写情书。 他是北师大第一个藏族学生,能歌善舞,还会各种乐器,当她看到他在台上表演节目时,少女的心也随之飘到远方去了。 两情相悦以后,俩人顺其自然地走到了一起,但这时候俩人也距离毕业不久了,他们面临了一个很大的难题,就是异地恋。 次旺俊美思量了很久,还是决定告诉她自己的想法:“我可能要回西藏,毕竟西藏还没有几个大学毕业生。” 张廷芳是独生女,他不忍心让她跟着自己去西藏,可是他又很爱这个姑娘,于是内心陷入了无比地纠结和矛盾之中。 但让他感到意外的是,张廷芳听说以后,竟毫不犹豫地要和他回西藏。她说无论有多大的困难,两个人在一起就可以克服。 但去西藏生活,却远没有张廷芳想象得那么简单,当时的西藏还没有开发,交通极其不便利,他们从北京过去要花整整15天的时间。 他们一起被分配到了西藏的师范学校当老师,张廷芳教汉语,次旺俊美教藏文。 但很尴尬的是,尽管张廷芳的普通话很标准,学生们都觉得她说话声音好听,可是却没几个能听懂她在说什么,他们只听得懂藏文。 张廷芳发现这个问题以后,和丈夫一起商量了一个对策,他们编写了一套汉文、藏文、汉语拼音三对照的《汉语文》教材,让每个学生都开始学习汉语。 没想到学生们非常喜欢这个教材,到处传阅,后来其他学校也纷纷购买了这套教材,于是汉语慢慢地在西藏地区流行起来,大家都开始说起了普通话。这套教材成了西藏汉语教学的第一套标准教材。 在他们要退休的时候,次旺俊美很不幸地被查出了癌症晚期。次旺俊美在医院治疗了8个月,仍然没有好转,张廷芳在医院陪着他走过了人生的最后一段旅程。 她已经70多岁了,今年终于决定再走一次当年和次旺俊美进藏的路线,这一次,她只有一个人,带着丈夫生前的遗愿,一路看着高原。 原文链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