安全规定、节省成本 民航旅客吃得愈来愈差 世界新闻网 5/24/2024 飞机上的餐点。Image by Alexis_S from Pixabay 与享受铺著白色壁纸及空姐现做炒蛋的美好时代相比,在飞机上用餐可说是今非昔比。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机上大餐的消失,已成为旅客现在得忍受一长串失望、不便与服务缩水的一部分。但节省成本并非机上大餐消失的唯一原因,让许多人意外的是,它的终结竟源于政府监管、飞机设计、机上电影、税收减免等巨大变化,以及健康安全意识的提高有关。 自911事件以来,航空公司的安全协议与规定已改变机组人员在空中可以使用的烹饪刀具类型。飞机上的厨房变小,以便容纳更多乘客座位;为保护过敏症者,不提供花生之类的食物。飞机上的餐食变得更少、更乏味或完全不提供。 旅游专家哈德维特(Henry Harteveldt)指出,餐饮服务曾是航空公司自豪的亮点;但现在品质实在太差,让人不得不怀疑管理阶层的味蕾是否有问题。 长期以来,航空公司一直设法降低餐食成本、减少空服人员备餐时间。一个知名的例子,是1980年代美国航空总裁克兰德尔(Robert Crandall)曾吹嘘说,每份沙拉只需去掉一颗橄榄,每年就能为公司省下4万元。 对航空公司来说,成本与速度比食物的味道更重要。新加坡航空或达美航空等会与米其林星级主厨合作,但多数公司都将餐食外包给餐饮服务业者,他们仅提前数小时准备这些食物。 佛罗里达州Embry-Riddle航空大学教授瓦格斯派克(Blaise Waguespack)表示,人们愿意牺牲食物来换取低票价;机票提供的是座位,座位以外的任何东西都要付费。 机上食物收费,哪怕是几块钱的三明治、零食包或起司拼盘,也是航空公司赚钱且节税的方法之一。国内机票需缴纳7.5%联邦消费税,但该税不适用于行李费与机上食物,而这两项费用都越来越高。 Source 行李费比机票更贵?廉价航空公司未必省钱 世界新闻网 5/22/2024 精神(Spirit)航空对超过40磅的托运行李最高收取125元费用,超大件行李则需另外支付150元。路透 有些机票便宜到让人怀疑它的真实性,例如伦敦到罗马的单程机票26元、波士顿到迈阿密29元、丹佛到纽约44元。华盛顿邮报(Washington …
读大学不值得?最新调查揭学位重要性降低 近30%美国人不愿背学贷 世界新闻网 5/24/2024 哈佛大学今年的毕业典礼。 (美联社) 皮尤(Pew)研究中心最新调查发现,近30%的美国人认为,不值得为了大学学位背负学贷,认为不惜借学贷也值得读大学的比率,只占22%。 美国现在有些大学一年的学费要10万美元,申请入学的程序愈来愈让人困惑,让多数美国人不再确定若要负债,是否值得花四年取得大学文凭时。 调查显示,47%的美国成年人认为只要不必背学贷,大学仍值得攻读,但只有四分之一的受访者表示,若要拿到薪酬优厚的工作,大学学位极度重要或很重要,近半数的人则表示,重要性跟20年前相比,已经降低。 过去十年来的美国失业率下降到低水准,但读大学的成本提高,学贷危机又在酝酿中,美国人欠下的联邦学贷金额已超过1.6兆美元,冲击人们对于高等教育的看法。,学生和家长考虑要不要读大学时,愈来愈难下决定。 皮尤经济学家佛莱(Richard Fry)说,美国民众意识到现在没读大学的人的就业机会已经改善,他看到调查结果时,也对认为读大学付出成本值得的美国人比率如此之低,感到震撼。 虽然美国人怀疑读大学的价值,但所谓的「大学溢酬」(college premium)还是存在的。皮尤的数据显示,1973年时,男性大学毕业生能比高中毕业同侪多赚23%,现在这个溢酬为71%,仅略低于十年前的72%。大学学位的女性较只有高中学历的同侪,薪资高出79%,溢酬与十年前一致。 Source 华裔大受打击!美高校:能否读CS专业 要看爹妈 洛杉矶华人资讯 5/23/2024 相当炸裂啊! 4月9日,加州大学圣地亚哥分校UCSD(一个名声还不错的加州系统下的)宣布了一项新政策:规定父母受过大学教育,非低收入家庭学生,可能被排除在计算机科学或其他热门专业之外,除非在第一代大学生或低收入学生入学后,还有空位。 这一消息一出,全网炸了!尤其对于收入普遍较高的的在美华人家庭,更是“全军覆没”了?? 01 官网新规到底说了啥? UCSD官网对这项新政的具体规定如下: …
![](https://cinfoshare.com/wp-content/uploads/2022/05/crimson-banner-600x400.png)
金晨抢好友角色? 「叶灵儿」原扮演者发声 认换角受到打击 娱乐新闻组 5/24/2024 金晨饰演的叶灵儿遭到不少网友吐槽。(取材自微博) 张若昀、李沁主演的权谋古装剧「庆余年」暴红,历经五年后,「庆余年」第二季日前播出,收视依旧一鸣惊人,但旧角色换人演的风波却迟迟不平息,其中以金晨饰演的「叶灵儿」最受争议,还有网友质疑,金晨疑似抢了「叶灵儿」原扮演者韩玖诺的角色。 金晨饰演的叶灵儿,一出场就遭到网友吐槽,「全脸充满科技感」、「演技生硬」,尤其她身材过瘦,丝毫没有武将的感觉,精明的模样也完全不符合叶灵儿憨憨的人设,「完全是毁剧咖」。 不少网友无法理解剧方换角的原因,还有人跑到「叶灵儿」原扮演者韩玖诺的评论区,询问她为何没有继续出演?面对网友疑问,韩玖诺也发声回应,但言语之间满是无奈。 韩玖诺表示,网友的评论自己都看到了,非常感谢大家的安慰和鼓励,同时力挺「庆余年」,还说「咱们不要因为这件事就去说任何一个人不好,其实每个人都是很好的,真的,每个人都是希望这个作品能更好的」。 而对于被换角一事,韩玖诺直言确实受到打击,「我当然也失落过,也自责过,觉得是不是自己表现的不够好,不够成熟出色,但是现在我想明白了我就是我呀,我很好呀,我喜欢现在的自己」。 据悉,从「庆余年2」开播之前,有关金晨抢角的传闻一直没有停歇过,甚至几度将金晨吐槽上了热搜。 此外,有网友发现,金晨和韩玖诺曾合作过「萌妃驾到」,金晨是女主角,韩玖诺是女配角,两人还因此变成朋友。 韩玖诺是「叶灵儿」最早的扮演者。(取材自微博) Source 【慶餘年2】01-12丨Joy of Life S2 大劇獨播MZTV 5/22/2024 该剧改编自猫腻的同名小说,讲述了一个身世神秘的少年范闲,历经家族、江湖、庙堂的种种考验与锤炼,书写出一段人生传奇的故事 。 Source 费翔首次公开回应美国国籍!一句话 …
伊朗总统与外长乘直升机在山区坠毁身亡 初步调查结果出炉 世界新闻网 5/24/2024 伊朗国家电视台(IRIB)20日公布的一张照片显示,伊朗总统莱希、外长艾密拉多拉安等8人所搭乘直升机的残骸。(欧新社) 伊朗的塔斯尼姆(Tasnim)与梅尔(Mehr)通信社23日报导,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公布了导致莱希总统、外交部长艾密拉多拉安、其他政要跟随行人员身亡的直升机坠毁事件初步调查结果。 根据伊朗官媒Press TV跟俄罗斯官媒RT的转述,专家调查委员会在坠机事件隔天的20日抵达事故现场,并未在残骸发现任何弹孔或类似冲击的迹象。伊朗军方官员表据报表示,调查人员确定直升机坠入山区,撞到地面后起火。 根据调查结果,莱希与随行政要搭乘的直升机沿着预先计划的路线飞行时坠毁,并未偏离指定航道。坠机前大约一分半钟,该架直升机的飞官还跟编队的另外两架直升机进行联系。报告补充表示,直升机和地面管制之间的对话没有发现任何可疑之处。 调查人员指出,「该区域的复杂性、大雾和低温」拖延了搜救行动,迫使作业延长至夜晚。 他们还指出,在无人机协助之下,于20日凌晨5时找到了确切的坠机地点,搜救队伍不久之后赶到。 调查委员会表示,有关任何后续调查结果,将在适当时候通报全国。 Source 伊朗发布首份直升机事故调查报告:没有发现弹痕或类似情况 观察者网 5/24/2024 根据伊朗国家通讯社IRNA和伊朗媒体Press TV消息,当地时间5月23日晚,伊朗武装部队总参谋部发布首份已故总统莱希及其随行人员乘坐的直升机事故调查报告。报告指出,经初步调查后发现,涉事直升机在事故前并未偏离计划航线,且残余机身上并未出现弹痕或类似情况。 报道称,伊朗专业技术小组于当地时间20日上午9时抵达直升机坠毁现场,采集信息。在收集了事故可能涉及的大部分信息后,于23日晚发布初步调查报告。报告显示: 直升机事故前一直在计划航线上飞行,未离开指定飞行路线; 事故发生前1分半钟左右,事故直升机驾驶员曾与与飞行组的另外两架直升机进行了通信; 在坠毁直升机的残余部件上未发现弹痕或类似情况; 直升机坠毁在山区后起火; 由于地区情况复杂、大雾弥漫、气温较低,搜救行动持续整夜,直到当地时间20日凌晨5点在无人机的帮助下确定了直升机坠毁地点; 塔台与机组人员的谈话中没有发现可疑情况。 …
马斯克大胆预测 AI恐夺走人类所有工作 上班未来或成「选项」 世界新闻网 5/24/2024 马斯克认为,人工智能(AI)可能将夺走人类所有工作,而这并不一定是坏事。 (路透) CNN报导,电动车大厂特斯拉(Tesla)创办人兼首席执行官马斯克23日在法国巴黎举行的VivaTech 2024大会远程发表谈话称,人工智能(AI)可能将夺走人类所有工作,而这并不一定是坏事。他还说,「可能我们所有人都没有工作」,上班未来或许会成为「选项」。 马斯克表示:「如果您想做一份性质类似嗜好的工作,那么您可以去做份工作。而除此之外,AI和机器人将提供任何人们所想要的商品和服务。」 马斯克又说,要实现这个设想,就需要实现「全民高收入」。他没有透露这个构想会是什么样子,但表示这和政府发给全民的「无条件全民基本收入」(UBI)不同。 CNN指出,AI能力过去几年突飞猛进。随着AI在市场上扩散,人们日益忧心各行业和工作将如何变化。 然而,今年1月,麻省理工学院(MIT)计算机科学和人工智能实验室的研究人员发现,职场采用人工智能的速度比一些人所预期和忧心的慢很多。报告显示,先前被认为容易受AI影响的大多数工作,在当时对雇主而言,自动化在经济上并无好处。 专家们也普遍认为,许多需要高情商和人际交互的工作将不需要被取代,如心理健康专业人士、创意人员和教师等。 Source 僧多粥少、AI抢工作…电脑系学生 毕业恐失业 世界新闻网 5/23/2024 Image by Innova Labs from Pixabay …
麦当劳前员工分享工作秘辛 建议顾客不要点大薯 世界新闻网 5/24/2024 曾在麦当劳工作的TikTok网友「@_Jayrizz_」分享在麦当劳的工作秘辛,她建议顾客不要点大薯,因为员工被教导把薯条装进去就好,而非把盒子塞满。(截取自TikTok) 一位麦当劳前员工表示,建议顾客千万别点大份薯条,因为他们有个潜规则是把薯条装进去,而非塞满,所以买大薯的顾客其实真正拿到的分量不多。一位麦当劳现任员工留言回应,他曾尝试把薯条塞满大薯的盒子,结果就被经理瞪了。 @_jayrizz_ McDonald’s secrets part 3 . . . . . . . . .#greenscreen #mcdonalds #mcdonaldshacks #mcdonaldssecrets #fastfood #fastfoodworkers …
外食贵4倍 民众在家做饭让这家超市赚钱 世界新闻网 5/24/2024 连锁零售巨子沃尔玛(Walmart)表示,速食价格不断上涨,越来越多人转而选购超市的食品杂货,带来商机。欧新社 连锁零售巨子沃尔玛(Walmart)表示,速食价格不断上涨,越来越多人转而选购超市的食品杂货,带来商机;该公司全力耕耘原本经常光顾速食店的顾客,希望他们抛掉得来速(Drive Thru),改在其货架上找到物有所值的餐点。 沃尔玛财务长雷尼(John David Rainey) 表示,该公司最近一季销售成长部分来自从速食店转向杂货店觅食的顾客,这些顾客到杂货店购买比在速食店更便宜的餐点。 雷尼说,外出用餐比在家吃饭大约贵 4.3 倍,对沃尔玛有利。 顾客发现,有些食品杂货价格维持不变、甚至更便宜,到餐馆点菜和在家做饭的成本差距变得更大。 沃尔玛季度销售额和收入超出华尔街预期,预计全年业绩甚至优于预期;越来越多顾客造访其商店和网站,美国交易增加 3.8%。 沃尔玛门市客流量和季度业绩亮丽,与麦当劳(McDonald’s)、星巴克(Starbucks)和百胜餐饮集团(Yum Brands)等餐饮业者迥异。Revenue Management Solutions数据显示,包括速食店和休闲速食店在内的有限服务连锁店客流量第一季衰退 3.5%,高层归因于一、二月天气恶劣以及消费放缓,低收入顾客消费减缓格外明显。 麦当劳和许多餐厅一样,食品定价面临强烈反弹,其美国同店销售仅成长 2.5%,令人失望,显示该季客流量减少。 尽管如此,麦当劳首席执行官肯普钦斯基(Chris …
这不是贝壳…小孩在海边捡了这些 加州妈险被罚8万 世界新闻网 5/24/2024 Charlotte Russ的孩子在海滩上捡了72个蛤蜊。(翻摄ABC30 Action News YouTube ) 加州佛莱斯诺(Fresno)的夏绿蒂(Charlotte Russ)去年底带五个孩子到皮斯摩海滩(Pismo Beach)玩,孩子们以为沙滩上的蛤蜊是贝壳而开心捡拾,没想到让夏绿蒂接到将近9万美元的罚款,所幸夏绿蒂向法官解释后减轻至500美元;夏绿蒂事后在手臂上刺了蛤蜊图案,提醒自己要记得这次教训。 ABC 7新闻报导(https://abc7.com/post/fresno-woman-fined-88k-after-kids-collect-clams/14859295/),夏绿蒂去年带孩子到素有「世界蛤蜊之都」的皮斯摩海滩旅游,孩子们在海滩上捡了72个「贝壳」,他们随后遇到鱼类及野生动物部门的人员,对方表示孩子们捡的是皮斯摩蛤蜊且没有钓鱼证,因此对夏绿蒂开了一张罚单。 夏绿蒂回家后收到通知,罚金是8万8993美元。夏绿蒂说她感到非常难过和沮丧,觉得家庭旅游被破坏了。 鱼类和野生动物部门中尉吉尔(Lt. Matthew Gil)表示,为了保护皮斯摩蛤蜊,他们对非法采集者设有重罚,罚则是为了保护该种蛤蜊,要让牠们长到4.5英吋才能产卵,每年得以繁衍后代 吉尔说,每个人去海边前都该了解相关规定,也要教导孩子,大家可以在岸边捡死掉的动物、破掉的贝壳,那些都没问题;吉尔也教大家辨识皮斯摩蛤蜊的方式,「两边的壳紧闭的就是活的蛤蜊」。 所幸在夏绿蒂向圣路易奥比斯保县的法官解释,孩子是因为将蛤蜊误认为贝壳而捡拾后,罚款降至5百美元。 加州的Charlotte Russ(后排中)去年底带孩子到皮斯摩海滩玩。(翻摄ABC30 Action News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