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反移民了?川普:外籍学生从美国大学毕业应「自动获发绿卡」

不反移民了?川普:外籍学生从美国大学毕业应「自动获发绿卡」 世界新闻网 6/20/2024 美国前总统川普20日表示,希望向从美国大学毕业的外国学生,自动发放绿卡。(路透) 美国前总统川普20日表示,希望向从美国大学毕业的外国学生,自动发放绿卡,此番提议令外界大感意外,因为与他长期的反移民言论大相迳庭。 美联社报导,川普接受硅谷知名Podcast节目All-In访问,当被问及有关公司如何合法保留更多高技术的优秀人才时,川普回应,「我想做的是,你从大学毕业,我认为你应该自动获得一张绿卡,作为文凭的一部分,能够留在这个国家,这也包括短期大学(junior colleges)的毕业生。」 川普一直来都指责非法移民犯罪、窃取工作和政府资源,并暗示他们正在「毒害我们国家的血液」。他承诺如果当选,将实施美国史上最大规模的驱逐行动。 川普曾于2017年上任后签署「购买美国货、雇用美国人」(Buy American, Hire American)行政命令,指示内阁成员提出改革建议,确保商务签证只颁发给收入最高或技能最高的申请者,以保护美国劳工。 Source 川普任内税改法案海外获利课税规定 获最高法院维持 世界新闻网 6/20/2024 最高法院。(路透) 华盛顿州一对夫妻不满投资外国公司未变现获利遭课税,对前总统川普任内税改法案提告,最高法院大法官20日以7票对2票裁定,2017年「减税及就业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强制遣返税条款(Mandatory Repatriation Tax,MRT)符合美国宪法第一条(Article …

特斯拉车主被锁车内 受困后才知有秘密开门按键

特斯拉车主被锁车内 受困后才知有秘密开门按键 世界新闻网 6/20/2024 Tesla Model Y。(美联社) 亚利桑纳州的黛安(Diane)开特斯拉Model Y,她上个月准备开车出门时,充饱电的车子突然无法运作,她被锁在车内,向特斯拉求助后才知道有个「秘密开关」可以手动开门,她认为特斯拉应让更多车主知道这件事,也认为当车子没电时门窗应该改成可以打开,而非把驾驶锁在车内。 Arizona’s Family报导,黛安开该台Model Y已有三年,过去没有发生太大问题。 但上个月意外发生了。黛安说她当时准备出门,车子是充饱电的状态,她把线拔掉、上车、关车门,突然间车子无法运作,她无法开窗也无法解锁车门,被困在车内。 亚利桑纳州的特斯拉Model Y车主Diane上个月被没电的车困在车内。(翻摄 Arizona’s Family 新闻影片) 黛安说她想从手套箱拿出车主手册了解情况,但手套箱打不开,她打给住附近的朋友求救,朋友到达后无法从外面打开车门,黛安打开特斯拉的app点击紧急道路救援,对方告诉她有个开关可以手动开门,黛安才成功下车。 报导指出,黛安不是唯一被锁在特斯拉车内的,过去就有多起案例;特斯拉有主电池供电给车子,车上的电子仪器由另一颗小电池供电,当电池没电时,门窗就会打不开。 根据特斯拉官网,Model Y没电时,用户可以上拉驾驶座门上车窗按键前段打开前车门,后座乘客则是要取下门把手下方的隔板,按下红色锁片后拆下检修门,里面有根缆索,往上拉就能开后门;但并非每台Model Y都有配备后门手动开门设备。 特斯拉Model Y没电时手动打开前门的「秘密开关」。(翻摄 …

涉偷旅客1.87万元 佛州海关官员认罪…恐关10年罚25万

涉偷旅客1.87万元 佛州海关官员认罪…恐关10年罚25万 世界新闻网 6/20/2024 一名CBP官员正在协助旅客使用自动通关系统。佛罗里达州拿波里斯机场海关官员提摩西承认从18名入境旅客身上偷走近2万元,可能面临最高10年刑期和25万元罚款。(美联社) 佛罗里达州拿波里斯机场海关官员提摩西(William Joseph Timothy)涉嫌从18名通关旅客身上偷走近2万元遭查办,本周与检方达成认罪协议,可能面临最高10年刑期和25万元罚款。 法院宣判刑期与罚则的时间日期,目前尚未公布。 认罪协议书显示,2023年中到今年1月,提摩西在值班时间内,陆续从入关受检旅客身上偷走1万8700元。 号称「全国最佳小型机场」的拿波里斯机场不供一般商业班机起降,只服务私人包机的富有旅客和观光客;由于地点邻近加勒比海地区,因此有许多国际旅客,必须接受海关检查后才能入境。 联邦海关与边境保卫局(CBP)的专业责任处调查提摩西涉嫌17件案,其中1案有两名受害人。资深特别调查员史默尔(Sapphia Small)1月提出的刑事调查报告说,被告某次偷钱的经过,被监视摄影机全录下来。 录像显示,2023年5月,提摩西检查一名搭乘私人飞机从巴哈马入境的旅客时,询问对方是否携带货币,该名旅客将一叠现金递给提摩西,他边数边把数张百元钞票放到海关申报表底下盖住,「摸」走大约2200元。 调查报告说,该名旅客离开后,提摩西把夹藏着现金的一叠海关申报表收起带走。但受害人随即发现自己的现金短少许多。 法庭档案显示,提摩西利用类似手法分别从3名入境旅客身上偷走至少2000元现钞,另六人则各被偷走至少1000元。 佛州中部联邦检察署说,提摩西19日承认犯了「美国官员/雇员转移他人财产」罪,同意「全额」赔偿受害人并立即辞职。 拿波里斯机场管理局统计,该机场2023会计年度共服务了20多万人次旅客;邻近可供商业航班起降的迈尔斯堡西南佛州国际机场入境人次则超过1000万。 Source 托运行李不要绑上布条 机场员工告诉你原因 世界新闻网 6/20/2024 不少民众都会选择在行李上绑个缎带或布条之类的,好能更容易在大批行李中找到自己的行李,但根据机场行李搬运人员,这么做反而可能造成大延迟。(Pexels) 夏季旅游旺季到来,世界各地机场纷纷迎来许多游客,预计2024年夏季将会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旅游旺季。联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

TikTok向法院提陈述书挑战禁令 美网络史最大诉讼揭幕

TikTok向法院提陈述书挑战禁令 美网络史最大诉讼揭幕 世界新闻网 6/20/2024 (路透) 拜登政府对热门社群影音平台TikTok下达「不出售就遭禁」(sale-or-ban)限令,TikTok委任律师团20日向法院提交意见陈述书(briefs)指出,拜登政府禁令违宪,堪称「政治煽动」(political demagoguery),法院应该裁定驳回。华盛顿邮报分析,TikTok此举象征美国网络史上影响最重大的诉讼即将开始。 美国要求北京母公司字节跳动科技(ByteDance)在明年1月19日前出售热门社群影音平台TikTok,否则TikTok将遭禁用。华盛顿邮报报导,意见陈述书是由TikTok与8名内容创作者(creators)共同提出,内容大多重申先前论述,谴责TikTok禁令违反美国宪法第一修正案的言论自由保障。 TikTok在意见陈述书里指出:「国会从来不曾在单项法案里,对言论做出这么多噤声规定。」TikTok指出,禁令创下危险先例,允许政治机构锁定看不顺眼的言论平台,强迫如果不愿出售就将遭到关闭。 华盛顿邮报报导,TikTok在意见书中也做出攻击,首度曝露长达多年的内部文档,公布与联邦机关数度磋商却还是失败的内幕。TikTok指出,联邦政府从一开始就居心不良。 TikTok在附件里当中提供2022年8月时交给拜登政府的大约100页国安协议提案,具体项目包括同意联邦官员掌握庞大权力,能够掌理及监管TikTok美国事业营运,例如设置效力遍布全国的紧急停止开关(kill switch),让政府官员认为TikTok危害美国安全时能够动用。TikTok的建议遭到拜登政府以不足以排除疑虑为由否决。 TikTok也向法院提供字节跳动科技律师团为解除禁令做出最后努力,今年4月间发给司法部的信函。律师团在13页信中请求司法部同意重启讨论,信中指出,对于字节跳动科技提出的关切,政府始终只给予「模糊且前后不一的回应」。 意见书中指出,美国要求在一年期限里卖掉TikTok,不论财务或技术层面都窒碍难行,形同TikTok必定遭到禁用。 报导指出,川普政府与蒙大拿州都曾对TikTok祭出禁令,但后来纷纷被法院以政府越权为由驳回。 Source 华邮:发型师靠TikTok创业脱离贫穷 担心禁令冲击收入 世界新闻网 6/17/2024 一名TikTok内容创作者在国会大厦外抗议,非文中当事人。(美联社) 华盛顿邮报17日报导,30岁的发型师范塔西亚‧麦克廉(Fanstasia Linda McLean)靠着TikTok创业让家人脱离贫穷,三年前在纽约布鲁克林(Brooklyn)公共住宅里帮客人编头发收费175元,搬到纳许维尔后在美发沙龙为客人编头发收费245元,有客人驱车三小时前来做造型。她担心如果国会4月通过的TikTok禁令生效,收入将面临严重冲击,已经开始把粉丝基础逐渐转往Instagram与脸书(Facebook)。 报导指出,麦克廉靠着TikTok网红的身分赚取收入,但母公司北京字节跳动科技(ByteDance)若不出售TikTok,TikTok在美国将遭禁用,她的粉丝与事业恐将因此失去。 …

川普任内税改法案海外获利课税规定 获最高法院维持

川普任内税改法案海外获利课税规定 获最高法院维持 世界新闻网 6/20/2024 最高法院。(路透) 华盛顿州一对夫妻不满投资外国公司未变现获利遭课税,对前总统川普任内税改法案提告,最高法院大法官20日以7票对2票裁定,2017年「减税及就业法案」(Tax Cuts and Jobs Act)强制遣返税条款(Mandatory Repatriation Tax,MRT)符合美国宪法第一条(Article I)与第16修正案(16th Amendment)。全国公共电台(NPR)分析,此案判决对于数兆元联邦预算可能产生重大影响。 保守派大法官卡瓦诺(Brett Kavanaugh)撰写的主要意见书指出,这起案件重点在于国会能否针对未分发的投资获利对股东或企业合伙人课征所得税,根据长久以来的最高法院判例以及国会惯例,「答案是可以的」。 「摩尔诉美国案」(Moore v. U.S)中,华州夫妻查尔斯‧摩尔(Charles Moore)与凯萨琳‧摩尔(Kathleen Moore)因为2017年税改法案而积欠联邦税近1万5000元,缴完欠税之后便提出联邦诉讼,以强制遣返税条款违宪为由,要求退回税款。 2006年,摩尔夫妻花费4万元投资友人在印度经营的机械工具公司,取得13%持股,股票虽有获利,从最初的4万元增值到超过500万元,但持股不曾卖出。 「减税及就业法案」在川普签署后生效,美国纳税人若持有某家海外公司至少10%股份就要缴税。根据估计,强制遣返税条款上路之后,可望在2027年之前为政府创造3400亿税收。 摩尔夫妻在保守派反法规团体协助下提告,但诉讼被联邦区域法院驳回,联邦第九巡回上诉法院也维持下级法院判决。 哥伦比亚广播公司(CBS)报导,去年12月在最高法院言词辩论庭上,摩尔夫妻律师对于允许未变现获利课税提出警告指出,如此一来等于让国会议员获得各式各样的课税管道,例如对退休帐户或房地产增值课税。 …

中国国安部:有军迷用高清无人机非法拍摄新型军舰获判缓刑

中国国安部:有军迷用高清无人机非法拍摄新型军舰获判缓刑 早报网 6/20/2024 中国国家安全部列出使用无人机的禁忌,并通报有军事发烧友使用高清无人机非法拍摄新型军舰获判缓刑。 中国国安部星期四(6月20日)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题为“无人机飞行有禁忌”的文章,提到无人机产业服务近年来成为大众消费娱乐新趋势,随之而来的无人机违规航拍航测活动日益增多,特别是无视禁飞法规的“黑飞”“乱飞”活动,给中国国安带来隐患风险。 文章列举三个无视法纪的案例,其中一起发生在2021年11月,中国国某军事论坛发烧友罗某,为寻找较好谈资,利用具备远程高清摄像功能的无人机,对某新型军舰进行非法拍摄,被国家安全机关发现查处。经相关部门鉴定,罗某所拍摄的照片和视频,涉及两项机密级军事秘密和一项秘密级军事秘密,最终罗某因非法获取国家秘密罪,被判处有期徒刑一年,缓刑一年。 文章指出,根据《无人驾驶航空器飞行管理暂行条例》规定,禁止利用无人驾驶航空器违法拍摄军事设施、军工设施或者其他涉密场所;禁止非法获取、泄露国家秘密,或者违法向境外提供数据信息。作为无人机设备使用人员,应遵守法律法规,规范自身行为,注意禁飞区域,避免违法拍摄涉密场所。 禁飞区域指的是,为保护国土安全、重要军事设施、特殊行政区域等设置的空域,这包括机场及周边区域、军事禁区、军事管制区、核设施区域、发电厂、铁路电气化线路等。 在未获得空中交通管理机构相关许可和授权前,任何人都不得在禁飞空域内起飞无人机,更不得在禁飞空域实施拍摄、摄像、勘察、测量定位等行为。 违规在禁飞空域内巡飞无人机,将面临警告并处高额罚款的行政处罚,没收或销毁无人机;若造成人员伤亡或财产损失等事故,需承担民事责任;在管制空域起飞,依法追究刑事责任。 Source 中国国安部披露一涉密单位工作人员在社媒泄露身份后被策反 早报网 6/14/2024 中国国家安全部披露案例,有在涉密单位工作人员在社交媒体上泄露身份后,被境外间谍策反。 根据中国国家安全部微信公众号星期五(6月14日)发布文章说,当前各类网络社交媒体平台凭借其即时性的沟通优势,成为人人必备的网络应用产品。同时,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也在其中不断地寻找目标,试图“猎取”用户手中的秘密。 文章说,今年4月15日发布的《创新引领·国安砺剑》“十大公民举报案例”专题展播中,就公布了一起犯罪嫌疑人赵某因为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泄露自己涉密人员身份,而遭到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攀拉策反的典型案例。 案例显示,在某涉密单位工作的赵某,喜欢在办公场所自拍并上传至网络社交媒体平台,还时常在与网友的互动中透露自己的工作单位。其中一网民对赵某的工作表现出浓厚兴趣,经常打探其具体工作内容,并表示可出大价钱购买赵某单位的内部资料,并提出最好能够提供涉密材料。 赵某虽然已经意识到对方可能是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但在金钱的诱惑面前,还是越过红线,出卖了大量单位内部涉密文件。赵某目前已被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审查。 文章指出,随着网络社交媒体平台逐渐成为日常生活中难以分割的一部分,境外间谍情报机关运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窃密也愈发猖獗。 文章说,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往往会潜伏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的暗处,从广大网友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中发布的文字、照片、视频等信息中,分析寻找中国涉密接密人员,并伺机展开“猎密行动”。 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发现目标后,可能会通过加好友攀拉关系、表示对相关工作内容的浓厚兴趣、开展研究合作、提供高收入“兼职”等方式,伪装其真实身份和意图,与中国相关人员建立联系。 在初步建立信任后,境外间谍情报机关人员可能会采取金钱拉拢、诱蚀腐化等各种方式开展情报窃密,甚至会卸下伪装,以威胁警告等粗暴方式逼迫对象就范,以达到其窃密目的。 文章最后列出几项防范措施,包括谨记网络社交媒体平台的开放性与匿名性,时刻保持必要的警惕心与防范心;不要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中传播涉密工作场所的环境设施,显露本人证件、制服等表明工作身份物品,不要“打卡”标记涉密场所地理位置;不要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中备注涉密工作人员的单位、职务等信息,严禁上传、存储涉密信息;不要向在网络社交媒体平台中认识的陌生网友透露自己的涉密接密人员身份等。 Source …

托运行李不要绑上布条 机场员工告诉你原因

托运行李不要绑上布条 机场员工告诉你原因 世界新闻网 6/20/2024 不少民众都会选择在行李上绑个缎带或布条之类的,好能更容易在大批行李中找到自己的行李,但根据机场行李搬运人员,这么做反而可能造成大延迟。(Pexels) 夏季旅游旺季到来,世界各地机场纷纷迎来许多游客,预计2024年夏季将会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旅游旺季。联邦航空管理局(Federal Aviation Administration,FAA)也表示,已经准备好要迎接迄今最繁忙的旺季了。 但随着出游人数的增加,担心会弄丢行李的人也随之增加;不少民众都会选择在行李上绑个缎带或布条之类的,好能更容易在大批行李中找到自己的行李,但根据柏林机场(Dublin Airport)行李搬运人员约翰,这么做反而可能造成大延迟。 约翰告诉爱尔兰媒体「RSVP Live」说:「民众绑在行李箱上帮助识别行李的布条,可能会导致行李被扫描时出问题。如果无法通过自动扫描,就得通过手动分拣程序,这意味着你的行李很可能会错过班机。」 约翰还建议大家移除行李箱上的贴纸,因为这些贴纸虽然很可爱,但却也可能会混淆扫描的机器;另外,他也建议要避免打包某些物品,好帮你快速通过报到托运的流程。 约翰指出:「千万不要把杏仁膏(marzipan)放到行李箱内。它们的密度与某些爆裂物品相同,所以你的行李箱会被拿出来,而你也会被从飞机上叫下来,好进行行李搜查。」 约翰也建议,在拖运前将行李的轮子收起来(如果可以的话),这样就能减少行李损坏的可能性。不过,根据运输部规定,航空公司应向乘客赔偿任何行李损坏。 夏季旅游旺季在国殇日(Memorial Day)周末正式展开,光是14日就创下300万人通关的纪录。 Source 一字翻译失误 女子在葡萄牙加错油「车在高速路狂抖」 世界新闻网 6/17/2024 一名女子分享在欧洲自驾旅行时,因为文本翻译失误让他们加错油,差点毁了旅程。示意图,和本新闻无关。(取材自pexels.com@Ekaterina Belinskaya) 一名女子分享家族从西班牙开车到葡萄牙进行公路旅行时,因为一个字的翻译失误让他们把车子加错油,差点把旅程毁掉的经验,她也在旅行结束后和网友分享如何避免犯和她一样错误的方法。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