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生人数锐减 私立大学现倒闭潮 纽约州疫后至少7所大学关门 世界新闻网 4/15/2024 费城郊区的天主教卡布里尼大学从2016年至今招生人数锐减逾六成,校方面临严重财务压力,不得不在2023年6月宣布将于今年夏天关闭。(Cabrini University官网) 部分私立大学因为入学人数锐减,出现财政赤字,甚至被迫关门,而连带大学毕业生人数愈来愈少,也形成美国高等教育一大危机。 根据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位于宾州费城郊区的天主教卡布里尼大学(Cabrini University)从2016年至今招生人数锐减逾六成,校方面临严重财务压力。 2022年6月获聘出任代理校长的德里南(Helen Drinan)坦承当务之急就是开源;她说:「你可以删减许多支出项目,但如果不能开源,就是在浪费时间。」然而可惜的是,卡布里尼已经在2023年6月宣布将于今年夏天关闭。 据报导,自2020年以来纽约州至少有七所大学关闭,包括雪城(Syracuse)郊区的卡泽诺维亚学院(Cazenovia College),「州高等教育首席执行官协会」(SHEEO)资深分析师伯恩斯(Rachel Burns)指出:「原本营运欠佳的学校在疫情期间获得资金挹注而幸存,如今又恢复之前的状态。」并补充道:「入学人数出现断崖式锐减,也是因为出生率下降引起,加上大学学费大幅调涨,入学率也跟着下降。」 根据「国家教育统计中心」(National Center for Education Statistics)统计,美国四年制大学入学人数在2010年达到近1810万人的高峰,随后逐年减少。 「全国学生结算所研究中心」(National Student Clearinghouse Research Center)数据显示,2023年秋季大学部的学生整体入学率增加2.1%,但新生入学率却减少3.6%。 …
美专家:至少7枚高超音速导弹击中以军内瓦蒂姆空军基地 环球网 4/15/2024 伊朗英语新闻电视台(Press TV)4月14日针对伊朗对以色列领土发动军事打击一事进行了分析,其中援引了美国军事专家的观点,认为伊朗在袭击行动中使用了高超音速导弹。 报道称,尽管以色列政府呼吁民众不要发布伊朗袭击的视频,但数十个视频画面已经在网上流传,证明这是一场“大规模且精确”的打击,主要目标就是以色列的军事基地。 报道提到,美国军事专家斯科特·里特(Scott Ritter)在社交媒体平台X上发帖称,至少有7枚高超音速导弹击中了以色列的内瓦蒂姆空军基地,而且都没有被拦截。 这一空军基地位于内盖夫沙漠,驻扎着以色列的F-35战斗机,而它们被认为曾用于对伊朗外交机构发动袭击。 报道分析,从远景拍摄的几段视频画面证实了弹道导弹或是高超音速导弹“快速而强大的”打击,再次证明以色列防空系统存在缺陷,包括所谓的“铁穹”系统。 另外,视频画面还证实了内盖夫沙漠的另一处重要基地——拉蒙空军基地也被多枚导弹击中。 Source 伊朗空袭以色列 当地华人:一开始还以为是放烟花 世界新闻网 4/14/2024 图为14日凌晨在耶路撒冷上空拍摄的以色列「铁穹」防空系统启动拦截的画面。(新华社) 伊朗当地时间4月13日深夜对以色列发动大规模导弹和无人机报复攻击。美国白宫随后对此表示,这起攻击可能持续数小时,美国总统拜登也在收到消息后紧急收假返回白宫。中国媒体指出,有外派至以色列工作的华人透露,飞弹刚开始袭来时,周围响起急促的警报声,并称「当时一下子腿就软了」。 据湖北日报集团旗下《极目新闻》,一名外派至以色列工作的华人甄林(化名)拿起当下拍摄的情形指出,「之前根本没见过这些,有几个当地华人还跑出来看是不是『烟花』,但也有人躲到了防空隧道里面。虽然后来看到导弹被拦截了,但还是心慌。」他心有余悸表示,出门在外才体会到,中国「是真的太安全了」。 甄林进一步称,以色列当地管理人员在空袭之前就已经向其所属公司的驻以色列机构发出预警声明,指「第一批无人机将在一小时内抵达以色列。此外,伊朗还宣布发射巡航导弹(巡弋飞弹)和弹道导弹(弹道飞弹)。我们所有的管理人员,请确保您所负责的中国团队靠近保护区。」 稍早前,中国驻以色列使馆再次提醒在以大陆公民密切跟踪当地安全角势和使馆发出的安全提醒,时刻绷紧安全防范这根弦,坚持非必要不外出,坚决避免前往高风险地区和敏感地点,切实增强安全意识、克服麻痹思想,加强安全防范,确保安全。 与此同时,中国外交部领事司也于其微信公众号「领事直通车」发出消息,提醒中国公民谨慎前往伊朗。中国驻伊朗使馆也提醒中国大陆公民密切关注地区局势发展,近期谨慎前往伊朗,已在当地的中国大陆公民和机构保持高度警惕,加强安全防范,做好应急准备。 极目新闻指出,有外派至以色列工作的华人透露,飞弹刚开始袭来时,周围响起急促的警报声,「当时一下子腿就软了」。(取材自极目新闻) Source 现场:伊朗发动空袭,以色列民众纷纷逃往防空洞 …
美媒:炮弹短缺问题或将乌军推至崩溃边缘 欧亚新观察 4/15/2024 近日,美彭博社刊发多篇报道称,乌军正面临严重的炮弹短缺问题,或已在崩溃边缘。我们对其进行了编译,以飨读者。本文观点仅供参考,不代表欧亚新观察工作室立场。 俄罗斯对乌克兰电力系统的导弹袭击、对乌克兰第二大城市的轰炸以及沿前线的推进加剧了人们对乌军已接近崩溃边缘的担忧。据了解情况的西方官员称,在长达1200公里(930英里)的战线上,弹药和人力严重短缺,防空也存在漏洞,这表明乌克兰正处于两年多战争中最脆弱的时刻。有官员指出,乌克兰面临防线崩溃的风险,这将使俄军自冲突初期以来首次有机会大举进攻。 据一位官员称,俄罗斯军队正从乌军方面不断扩大的弹药供应缺口中获益,莫斯科今年将通过提高产量以及从伊朗等国获得供应来确保600万发炮弹。而据据爱沙尼亚国防部估计,俄罗斯今年预计将生产或翻新约450万枚炮弹,这还不包括从伊朗等国获得的弹药。俄罗斯军队现在发射的炮弹数量是乌军的七倍。这一数字是一月底的两倍多,当时基辅警告盟友,其火力正以一比三落后。 相比之下,欧盟预计到2024年仅能生产140万枚炮弹,2025年产量扩大到200万枚。美国正努力在2025年底前生产120万枚炮弹,但这一努力还取决于国会通过援助计划。欧洲企业正在与乌克兰合作提高产量,但这一努力也需要时间才能取得成果。西方官员表示,一旦美国和欧洲的产量在今年晚些时候和明年增加,基辅的供应应该会开始稳定。但主要问题是能否在那之前缩小差距。 泽连斯基此前曾对《华盛顿邮报》表示,如果弹药短缺情况得不到缓解,乌克兰军队将被迫撤退,并将领土拱手让给俄罗斯,而俄军推进后则兵峰将直指乌克兰主要城市。“如果你每天需要8000发炮弹来保卫前线,但你只有2000发子弹,那么你就必须少做一些……具体怎么做呢?当然是要撤回去。让前线变得更短。” 据熟悉战场情况的官员说,鉴于乌克兰使用的现代武器系统比俄罗斯的更精确,乌克兰的炮弹供应不一定要达到俄罗斯的水平,但他们确实需要更接近俄罗斯的水平。其中一人表示,即使将俄乌的弹药消耗量仅仅从7比1提高到7比3,也会产生重大影响。 由于众议院共和党人要求拜登总统在移民问题上作出让步,美国600亿美元的援助计划成为内讧的牺牲品。这些官员说,如果这些资金不能到位,乌克兰在最黑暗的时刻将别无选择。 乌军2023年的目标是夺回被占领土,但最终远未达到这一目标。眼下,乌军正在努力抵御俄罗斯的进攻。泽连斯基总统此前表示,俄罗斯可能会在6月1日前调集多达30万的新部队投入战斗。 白宫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说,美国国会需要采取行动批准军事援助,除此别无他途。 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美国官员说,美国没有看到俄军即将取得突破的任何迹象。但另一位不愿透露姓名的官员说,乌克兰士气低落,不排除军队崩溃的可能性。 快速反应机动防空小组成员在基辅州追踪俄罗斯无人机 4月8日,哈尔科夫的能源基础设施遭到袭击后停电 4月11日,基辅以南约45公里(28英里)处的Trypilska 热电厂(首都周边地区最大的发电厂)被摧毁,这使人们意识到乌克兰在导弹袭击面前的脆弱性。在袭击发生后的几个小时里,泽连斯基称军队缺乏防空能力是 “最大的挑战”。 Trypilska 发电厂遭袭是俄军对乌全境开展导弹和无人机袭击行动的一部分,袭击目标包括五个地区的工厂和天然气储存设施。欧洲天然气期货升至两周多来的最高水平,基准期货涨幅高达7.1%。 自2月份占领东部城市阿夫迪耶夫卡以来,俄罗斯军队不断投入兵力,并取得了微弱的进展。俄军正试图靠近战略要地,如乌克兰顿涅茨克州巴赫穆特以西的恰希夫亚尔镇。 经过几个月的拖延,泽连斯基和乌克兰议会加快了有争议的立法进程。泽连斯基于四月批准将征兵年龄从27岁降至25岁。动员登记规则也得到强化,兵役豁免范围缩小,同时引入一些惩罚措施,以加强一线作战部队。泽连斯基最终作出这些决定恰逢俄罗斯在前线发起新一轮进攻,乌克兰军队的弹药和人力都已所剩无几,难以抵挡入侵的军队。 未来几个月将是乌克兰面临的最严峻考验,公众对战争的疲惫感与日俱增,尤其是在该国东部的哈尔科夫市,该市已成为特别攻击目标。 玛利耶娃在俄乌冲突爆发后逃离了哈尔科夫,在克罗地亚与英国盘亘一年后又重新回到哈尔科夫。她说,袭击的不可预测性让城市居民感到恐惧,尽管大多数人不相信俄军能攻占这座战前人口只有150万的大都市。但”现在哈尔科夫的气氛非常压抑。去年人们开始返回,新餐馆开张——现在我看到人们又开始逃离了”。 哈尔科夫是一个关键城市,俄罗斯军队在冲突爆发初期曾试图夺取这座城市,但未能成功。哈尔科夫靠近俄罗斯边境,因此很容易遭到俄军炮击。俄军使用多种武器对该市进行了猛烈轰炸,破坏了大片居民区,并摧毁了当地几乎所有的发电能力。 …
中国国安披露:“叛国者”黄宇,已执行死刑! 红星新闻 4/15/2024 4月14日,国家安全部官方微信公众号推出4·15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重磅专题《创新引领·国安砺剑》上集,总结回顾总体国家安全观提出十年来,特别是党的二十大以来国家安全机关破获的十个重大间谍案件。 其中披露了一起“科研人员因出卖核心机密被判死刑”的案件——“可耻的叛国者——黄宇案”。 据报道,一天,某国间谍情报机关公开网站收到来自中国的投靠信息,同时还有一段短波密码。该间谍机关迅速确认,这段短波密码确实是中国军队使用的高级密码。这位神秘的投靠者,正是中国某涉密科研单位的工作人员黄宇。 原来,因在单位改革末位淘汰中被通知待岗,黄宇认为领导在排挤自己,出于怨恨心理他决定出卖自己掌握的核心机密,以报复单位,同时攫取巨额利益。 黄宇用国家机密情报作“投名状”,被外国间谍情报机关接纳。在香港、曼谷接受外国间谍培训的黄宇彻底沦陷,开始出卖自己在单位工作期间,非法留存的核心机密。更为恶劣的是,他还欺骗在同一单位工作的妻子拷贝涉密材料,以换取更多报酬。 我国党政机关、军队和金融、电信行业有关保密通信、信息安全的信息机密,就这样落入了外方手中,给国家安全带来了严重的危害。 国家安全机关依法对黄宇采取了刑事强制措施。经查,黄宇出卖的涉密文件材料,包括众多保密通信设备系统的设计思路、技术参数、秘密算法、源程序、源代码等核心机密,数量巨大,令人震惊。 2016年5月,黄宇被执行死刑。 维护国家安全,人人有责! Source 中国大陆国安部回顾郑宇钦案 据称曾是台候任行政院长卓荣泰助理 早报网 4/14/2024 中国大陆国家安全部在4月15日全民国家安全教育日前夕,推出专题节目回顾重大间谍案件,包括台籍学者郑宇钦的案件。郑宇钦据称曾是台湾候任行政院长卓荣泰的助理。 大陆国家安全部在星期天(4月14日)于微信公众号推出的节目中说,郑宇钦是台湾高雄人,读书期间对情报学产生浓厚兴趣,而后前往捷克查理大学攻读博士学位,期间与台湾国家安全局人员结识,并主动将自己撰写的情报机构研究文章发给对方。 节目称,郑宇钦四年后回到台湾,又结识军情局相关人员。对方提出,郑宇钦多创造机会去大陆搜集情报。 为完成任务,郑宇钦多次入境中国大陆搜集情报,并为台湾情报机关物色可策反的大陆人员。 大陆国安部指台湾军情局在郑宇钦的建议下,在捷克成立“中欧政治经济研究所”,让郑宇钦担任该所负责人,以便搜集情报。郑宇钦之后出现在节目上,并说:“所长这个头衔,对我来讲能够参加更多的国际组织会议。” 节目称,郑宇钦此后利用该头衔和查理大学教授身分参与国际会议,搜集了解有关国家对中国大陆政治、国防、科技、军工等领域重大事项的看法,并与中国大陆的与会学者建立联系、套取情报。郑宇钦也被指利用各种机会,攀拉中国大陆驻捷克使馆、华侨社团、公务团组的人员。截至案发,台湾情报机关共向郑宇钦发放经费新台币276万元(11万新元)。 大陆国安部说,郑宇钦2019年4月入境大中国陆时,被大陆国家安全机关以涉嫌间谍罪逮捕,2022年被判处有期徒刑七年。 央视网曾在2020年报道,郑宇钦曾任民进党前主席卓荣泰助理,因对大陆从事间谍情报活动被国家安全机关逮捕,并指郑宇钦的台独思想由来已久,也在仕途上有着极大的野心。郑宇钦也在相关节目上出现,并说:“我的规划是希望能够有朝一日能够进入总统府国家安全会议,担任咨询委员。” …
四川养猪场沼气中毒事故 一人坠化粪池六人施救均遇难 早报网 4/15/2024 中国四川彭州一家养猪场星期六(4月13日)发生化粪池气体致命中毒事故,造成七人死者,其中一人据报为养猪场老板,事发时疑似坠入化粪池中毒,另外六人在施救时中毒遇难。 据中国澎湃新闻星期天(14日)报道,彭州市委宣传部一位负责人说,养猪场新换老板不久,还未全面投入生产,还在做养殖前期准备期间出的事故,据了解是一人不慎坠入化粪池,其余人去救也一并中毒遇难。 彭州市委宣传部相关负责人说,遇难的是老板一家以及他的合伙人。 养殖场位于彭州市丽春镇塔子村八组一处山坡上,养猪场室内有一个面积数平方米、五六米深的化粪池。 据村民了解,事故起因是养殖场化粪池出了问题,老板去检查,踩着的木板发生断裂掉下去了。其他人跟着下去救,结果都中毒了,“一个拉一个,都糟了”。养猪场老板夫妇和岳母都在这场事故中遇难。 村民也说,这样的沼气池,一般要打开一周人才能进入,不然都是危险的。 化粪池气体又称沼气。养殖场普遍利用动物粪便产生的沼气作为再生能源使用,但如果人体吸入过多,却可能带来严重的健康风险。沼气中的有毒成分能与人体内的血红蛋白结合,降低血液的氧输送能力,甚至抑制呼吸,从而引发一系列的中毒症状,导致死亡。 央视新闻早前报道,四川彭州市应急管理局通报,彭州市丽春镇一家养猪场4月13日下午发生化粪池气体中毒事故。事发后,应急、消防、卫健、农业农村等相关部门赴现场开展救援。七人已全部搜救出池,其中四人经现场抢救无效死亡,另外三人送医院救治无效死亡。事故原因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Source 日媒:中国大规模取消美国等小麦进口,改变行情 国际财闻汇 4/10/2024 自3月份以来,中国大量取消美国和澳大利亚产进口的情况浮出水面。此举被认为是为了避免高价购买。日本经济新闻报道指出,作为世界第一大粮食进口国,中国的举动正在改变小麦行情。 作为国际指标的美国芝加哥市场的小麦期货4月9日徘徊在约5.5美元/蒲式耳。虽然与2020年8月以来创出最低点的3月中旬相比逐步走高,但仍处于年初以来下跌1成的水平。 上行压力沉重的部分原因在于中国的动向。美国农业部3月中旬表示,面向中国已签约的美国产小麦出口的合计50.4万吨被取消。这相当于2022年美国对华全年出口量的一半左右,创出1999年开始统计以来最大规模的进口取消。路透社报道称,已签约的澳大利亚产小麦对华出口也有约100万吨供货被取消或延期。 很多观点认为,在大量取消的背后,“是为了避免以过去签约的高价购买,正在低价重新购买”。 日本丸红经济研究所的高级分析师李雪连指出,“中国抑制粮食进口的举动并非暂时性的,今后在中长期内持续的可能性很大”。这是因为中国在粮食价格上涨和如今的国际环境下,自2023年起已经转向重视粮食安全保障。 中国2023年底通过了经过多年讨论的粮食安全保障法,该法将于今年6月施行。计划扩大粮食的国内生产,抑制进口量,实现采购来源的多样化。特别是作为主食的小麦,与大米一起,均提出“绝对安全保障”,与玉米等主要用于饲料的粮食相比,减少进口的压力也将加大。 Source 【视频】东南亚态势报告2024:五年来首超美国 更多受访者选边中国 …
中餐馆被投诉「眼神性骚扰」 老板无奈用这招杀手锏 世界新闻网 4/15/2024 开放式厨房里的大厨被投诉「眼神性骚扰」,此为示意图 。(记者邵敏/摄影) 洛杉矶一家华人餐厅业主最近反映,曾接到投诉抱怨主厨对顾客性骚扰,并特别指出是一种「眼神性骚扰」。为避免官司上身,业主告诫餐厅所有员工,服务不能过于热情、尽量不要与顾客眼神交流,甚至使出杀手锏,在开放式厨房前面做了一堵墙,减少厨师、顾客之间的眼神交流。 何女士经营一家中餐馆,近几年生意兴隆,为了吸引更多顾客,她特意在餐厅内设计了开放式厨房,大厨做面点、小笼包等特色小吃时,顾客可以观看拍照。但让何女士没有想到的是,她因此惹来投诉,顾客表示大厨有「眼神性骚扰」行为。 根据何女士转述,投诉的顾客是一对西裔母女,十五、六岁的女儿用餐时穿着低胸上衣。这位母亲认为开放式厨房里工作的主厨,一直盯着女儿不怀好意地看,并且笑容过于热情,因此向前台投诉,称这样的行为就是「眼神性骚扰」,要求店家处理这名厨师,并以此为由拒付帐单离店而去。 餐厅员工被投诉性骚扰,何女士非常紧张,担心惹上官司。但主厨解释自己无意冒犯顾客,只是正常打招呼,可能两人眼神刚好对上,顾客就认为是性骚扰。何女士认为,「厨师一般都戴着口罩,只露出一双眼睛,那名厨师的眼睛比较大,对方可能就觉得一直盯着自己的女儿看。」尽管相信自己的员工没有冒犯行为,但何女士表示,类似事件竟然接二连三发生,她无奈决定把开放式厨房改成封闭式厨房,「我就做了一扇门把厨房封闭起来,只留一个窗户让顾客拍照观看。」 厨房虽然被堵住了,但相似案例仍然发生,店内一名戴黑框眼镜的服务生,日前又被顾客投诉眼神怪异。业主何女士表示,在服务业,眼神交流非常重要,但现在她只能告诫餐厅员工,尽量不要与顾客发生太多的眼神交流,「我让他们点菜服务时不要看顾客,最好就看着帐单、菜单与对方交流也不要太热情,避免被误解有性骚扰倾向。」 根据这名餐厅老板娘的陈述,此类事件也在其他商家发生,「这两年性骚扰话题盛行,不少同行都收到律师发来的性骚扰信函。」她同时指出,最近几年,业主、员工经常要上防止性骚扰培训课,「自从政府实施这项免费培训后,性骚扰投诉就越来越多。」 何女士补充说,目前市场上专门有一项性骚扰保险,一年保费大概五、六千元左右,「经纪介绍说这个性骚扰保险,可以涵盖办公室同事骚扰、言语歧视等,但我觉得就是买个心理安慰,如果真被告上法庭,保险费估计也赔偿不了多少。」何女士直言,在美国当老板如履薄冰,一不小心就会被告,只能多了解法律常识,处处谨慎经营。 Source 12家中餐馆被告上法庭 中餐协会提醒: 别雇“走线客” 侨报/大洛杉矶LA 8/07/2023 这也许是一个美国华人版的“农夫与蛇”的故事! 据《侨报》报道,美国中餐协会会长王铁牛紧急提醒所有的中餐馆:别雇“走线客”了!因为已经有12家中餐馆被告上法庭,其中有8家在加州,4家在外州,最早被告的一家就是华人聚居的蒙特利公园市。 被指控的罪名几乎是相同的:雇佣无证移民,没有劳动合同,违反最低时薪法。 这不禁让人想起早前流传于华人圈的传闻,有些“走线客”为了拿身份搞起了邪门歪道,自降工资去餐馆打工,打工几天后把老板举报了。还有人称此举可以使自己成为“受害人”拿到U签证,快速获取绿卡。 此前以为是传闻,如今已经成了事实,真的有一些“走线客”专门去举报餐馆老板,还将餐馆老板称之为“黑心老板”。中餐协会会长王铁牛也证实:有人通过社交媒体指导那些无证移民,特别是那些“走线客”如何到餐馆去打工,然后如何收集老板压榨无证移民的证据去起诉老板,说不定还能因此获得绿卡呢! 目前,已经有3家餐馆败诉。 …
加州理工学院 恢复要求入学检附ACT或SAT成绩 世界新闻网 4/15/2024 加州理工学院一隅。(取自加州理工学院网页) 加州理工学院近日宣布恢复申请入学时应附「标准测验」成绩,意即常见的ACT或SAT成绩。此一改变将即刻生效,因此打算申请2024年秋季班入学者就必须检附考试成绩,因为校方认为考试成绩有助了解学生独一无二的情况与经验,确定新生是否为严峻的课程做好准备。 加州理工2020年宣布暂停检附考试成绩两年,2022年再追加三年。除了疫情考量,校方当时还表示,通过标准测验成绩预测新生未来表现的效度愈来愈差,特别是在完成第一年的内核课程后,学测成绩的效力更是大幅减少。 不过,4月11日公布的决定,显然推翻先前的说法,但加州理工的新生入学建议委员会主张,尽管过去四年的政策是不需检附成绩,但是自愿附上的人数月来多,近来已经达到95%了。因此,加州理工决定恢复旧制,等同向东岸名校看齐。 同一天,哈佛大学也宣布恢复采纳ACT或SAT成绩,跟上耶鲁大学、达特茅斯学院、布朗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的脚步。相对于此,加州大学大、州立大学目前都还是不采计,南加大虽然会询问但不强制。 Source 哈佛入学申请 恢复提交SAT、ACT成绩 2025年度秋季班招生开始实施 世界新闻网 4/13/2024 自2025年度秋季班开始,想要进哈佛大学这道窄门,申请入学的学生都必须提交SAT或ACT标准化测试成绩。(路透) 常春藤名校哈佛大学11日宣布,将比照其他几所大学,恢复要求申请学生提交SAT或ACT成绩;这项要求将自2025年度秋季班招生开始实施,比预期时间表提早一年。 新冠疫情爆发后,许多地方停办全国统一的学术能力测试SAT、ACT,全美各大学也不再硬性要求入学申请时提交这些有标准评分依据的测试,由学生自行决定是否提交。疫情纾缓后,有些大学陆续恢复要求申请者提供这项成绩。 此前有消息称,哈佛大学计划从2030毕业班的申请者开始恢复要求SAT 、ACT测试成绩,但哈佛11日宣布提早一年实施。 哈佛文理学院院长霍克斯特拉(Hopi Hoekstra)说,标准化测验是所有学生都适用的一项工具,无论背景和生活经历,都可根据这些测验成绩展现实力,有助于学校评估学生进入大学及日后的前途。 针对疫情期间暂停强制要求标准化测试成绩,霍克斯特拉补充,当学生可选择不提交这些成绩时,更容易想办法隐瞒一些消息;简单来说,SAT、ACT可提供极具预测性的资讯,对于查看人才实力非常有价值。 鉴于有些学生可能担心负担不起准备考试的成本,哈佛提供网站链接可查看免费辅导及免费考试资讯。 疫情结束后已有若干大学恢复强制要求标准化测试成绩、取消先前可自由选择的模式。 …
每周工作4天渐成潮流 三分之一企业考虑支持 世界新闻网 4/15/2024 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一企业愿意尝试每周工作4天。(路透) 倦怠对员工来说是一个严重的问题,以至于一些老板正在考虑缩短每周工时。 毕马威(KPMG)发布的一项针对首席执行官的调查显示,近三分之一(30%)的美国大型公司正在思索全新的工作安排转变,例如每周只工作4天或4天半。 调查结果显示,在火热的就业市场中,许多员工常常感到工作过度、薪资过低;这让一些高端主管正在寻找吸引和留住人才的方法。 毕马威美国部门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诺普(Paul Knopp)时表示:「我们都在努力找出最佳方案,并将继续进行试验和调整。」 许多员工表示他们希望每周工作时间可以再缩短一些。 根据11月发布的盖洛普民意调查显示,77%的美国劳工表示,每周工作4天40小时会对他们的健康产生正面影响。其中46%的人表示这将产生「极其正面」的影响。 对劳工来说,好消息是,美国和欧洲的一些关于每周4天工作制的研究发现,对劳工的福祉和生产力有正面的影响。 然而,诺普表示,现在断言这种方法正在受到关注还为时过早,「现在宣布每周工作4天将成为未来还为时过早。目前仍处于实验阶段。」 首席执行官们仍在试图了解这种方法如何发挥作用,它将如何影响员工的身心健康,以及是否可以通过创造更健康的环境来降低成本。 不过部分尝试过缩短每周工时的公司仍在坚持这种做法。 在英国,参与全球最大的每周工作4天试验的大多数企业在一年后仍然允许员工缩短一周的工时。超过一半的企业甚至将这项改变永久化。 人工智能(AI)会缩短每周工作时间吗? 当然,较短的每周工作天数可能并非在所有地方都适用。 诺普表示,虽然每周工作4天对于金融、行销和其他一些办公室工作可能有意义,但对于医疗保健等劳动力短缺的行业可能并不适用。 他说,「我的猜测是,普遍实行4天工作制可能还需要数年时间,如果真的打算全面实施的话。」「企业会开始悄悄地尝试,但我个人并不认为它会在未来几年内得到广泛采用。」 不过,诺普表示,AI可能会让老板接受更短的每周工作时间,因为这项技术应该会让工人更有效率。 AI不仅可以自动运行日常任务,例如创建简报、制作电子邮件和撰写报告,未来它还将在更复杂的活动中表现得更好。 诺普说,「生成式AI可能会让每周工作4天变得更加现实。」 事实上,毕马威的调查发现,61%的美国首席执行官鼓励员工使用生成式AI来自动运行日常任务,以缓解压力并管理工作量。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