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https://cinfoshare.com/wp-content/uploads/2022/08/VeritasTechOwl-Small.png)
中国公安部宣布: 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 跨省通办 来源:新华社、中国网 1/26/2024 中国网1月26日讯(记者 张艳玲)记者从公安部获悉,2023年,户口迁移政策全面放开放宽,城区常住人口300万以下城市的落户限制基本取消,300万以上城市的落户条件有序放宽。东部地区除极少数超特大城市、中西部地区除个别省会(首府)城市外,全面放开放宽落户限制。 2023年,公安机关会同有关部门持续深入推进户籍制度改革,进一步畅通农业转移人口落户渠道,推动居住证扩面提质,以“跨省通办”等举措推进户籍管理便利化,推动农业转移人口市民化工作取得积极进展,有力服务保障高质量发展。 公安机关推动部分超特大城市出台政策畅通普通劳动者落户渠道。深圳市推动完善积分落户制度,确保社会保险缴纳年限和居住年限分数占主要比例,并逐年增加落户指标;天津市、南京市进一步精简积分指标项目设置,大幅降低学历、专业技术指标分值,取消年度落户名额限制;大连市取消积分落户制,调整为稳定就业或者缴纳社保即可落户;青岛市全面放开落户限制,没有区域限制、年龄门槛,租房即可落户。 公安机关还推动流动人口在线申领居住证,出台措施探索居住证制度便利化改革。河北实行京津冀居住证互认互通,辽宁省内跨市无需更换居住证,福州都市圈试行居住证互通互认。逐步建立健全与居住年限等条件相挂钩的基本公共服务提供机制,居住证持有人享有的基本公共服务范围不断扩大、质量不断提高。 在前期试点运行的基础上,2023年,公安部组织全面实施户口迁移、开具户籍类证明等高频户政业务“跨省通办”。截至目前,全国范围已实现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及户口迁移和开具户籍类证明“跨省通办”。 据统计,2023年,全国公安机关共办理户口迁移“跨省通办”业务173万余笔,开具户籍类证明“跨省通办”业务74万余笔,新生儿入户“跨省通办”业务3万余笔,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80余万张、临时居民身份证“跨省通办”48万余张,为群众节约费用约38亿元,极大地方便了群众异地工作生活。 公安机关将在深入推进现有举措的基础上持续发力,进一步深化行政管理服务改革,推进更多户政业务“跨省通办”“全程网办”,切实提升人民群众获得感、满意度。 相关报道: 新华社北京1月26日电 题:告别“多地跑”!我国“跨省通办”户口迁移173万余笔 新华社记者熊丰 治理之道,莫要于安民。 迁户口、开户籍证明、新生儿落户、办身份证……一段时期以来,一句“要回户籍地办”,让不少出门在外的人“来回跑”“多头跑”,没少折腾。 “跨省通办”解决群众“多跑路”“折返跑”难题。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 最新消息,全国范围已实现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申领临时居民身份证及户口迁移和开具户籍类证明“跨省通办”。2023年,共“跨省通办”户口迁移业务173万余笔、户籍类证明业务74万余笔、新生儿入户业务3万余笔、首次申领居民身份证80余万张、临时居民身份证48万余张。 让一纸“证明”不再难的背后,是公安部门推行高频户政业务“跨省通办”,实现人在哪里,就在哪办。 测算表明,这些户政业务“跨省通办”,一年下来为群众节约往返交通、食宿等各项费用约30多亿元。 “原来以为要专门回去一趟,没想到这么方便,不用来回奔波了,省了时间,节约了路费。”近日,户籍地为新疆而在青海生活的马女士在同仁市公安局窗口,为女儿办好了首次申领身份证业务。接过崭新的身份证,她连声赞叹。 站在群众角度想,倒逼自身优化流程,打破壁垒阻碍,把群众的事儿当自己的事儿办,让“多地跑”“折返跑”成为过去时,转变政府职能迈大步。 银川市民在公安服务窗口办理业务。(受访者供图)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