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1+4!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分会场发布 红星新闻 1/04/2024 1月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2024年春节联欢晚会》分会场发布,辽宁沈阳、湖南长沙、陕西西安、新疆喀什四地将与北京主会场一起,在除夕之夜为全球华人带来一台情意浓浓、热气腾腾的龙年春晚。 中宣部副部长、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台长慎海雄出席发布活动,并与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副台长王晓真,辽宁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慧晏,湖南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杨浩东,陕西省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孙大光,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常委、宣传部部长王建新等共同启动总台春晚分会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编务会议成员姜文波、中国国际电视总公司董事长姜海清等参加。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负责人表示,春晚是全体中国人的“文化年夜饭”,也已成为中华文化国际传播的“金名片”。为了全力实现“欢乐吉祥、喜气洋洋”的总目标,经领导机关同意,2024年总台春晚将采用“1+4”的模式,由一个主会场和四个分会场构成,力求通过整体性的设计、艺术化的表达、精细化的呈现,让分会场节目与主会场浑然一体、气韵贯通,展现全国各地丰富的民俗文化、彰显多彩的新时代新气象。春晚剧组将深入挖掘各分会场独有的历史人文亮点和地域特色,充分发挥主分会场联动优势,通过多样化的艺术形式,展现各地喜庆热烈的新春气象。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文艺节目中心召集人张国飞 沈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志寰在致辞中说,作为国家历史文化名城,沈阳有“浩然英雄气”“新质生产力”“丰美文化韵”和“开放国际范”,连续两年位列人才流入20强城市,居东北首位。成为总台龙年春晚分会场举办地,是展示沈阳城市拔节生长、产业活力脉动、群众安居乐业、发展日新月异的重要窗口,也是向世界展现新时代东北全面振兴最新成果的宝贵契机。沈阳将与春晚剧组通力合作,为受众奉上一份融合传统与现代、民俗与时尚、别具东北风味的“文化年夜饭”。 △沈阳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刘志寰 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澎在致辞中介绍,长沙是一座创造历史、充满活力、开启幸福的城市,始终屹立在创新创意的潮头,是青春创业的热土。长沙荣膺世界“媒体艺术之都”,连续16年蝉联中国最具幸福感城市,正朝着“全龄友好城市”的目标前行。作为“一带一路”重要节点城市、长江中游地区重要的中心城市,长沙非常荣幸成为四个分会场之一,将与春晚剧组一道,努力为全球华人奉上一场精彩的文化盛宴,为讲好中国故事、展现中华文明之美贡献长沙力量。 △长沙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陈澎 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姚立军在致辞中表示,西安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一带一路”的重要节点城市,历史文化底蕴丰厚、人文气息深厚浓郁、科技创新活力迸发、现代化产业蓬勃发展。目前正在建设国家中心城市,全国综合性科学中心和科技创新中心,是全国首个不沿海不沿江的综合物流枢纽,也是中国与中亚交往、东西方文明交流互鉴的“桥梁”。相信借助总台春晚,西安今年的春节,将通过精彩的演绎与千年的历史相融合,呈现一场新春文化盛景,让人们感受最浓厚的长安“年味儿”和最浓郁的城市“烟火气”。 △西安市委常委、宣传部部长姚立军 喀什地委副书记宿召兵在致辞中表示,在新疆喀什设立春晚分会场,是新疆的大事、喜事,也是中宣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深入推进文化润疆的务实举措。新疆生机勃勃、人文璀璨,各民族在中华民族大家庭里竞放异彩。作为丝绸之路经济带核心区重要支点和中巴经济走廊起点,喀什可读历史文脉、可品多彩风情、可成百年之业,处处呈现一派安定祥和、蓬勃发展的新气象。新疆喀什分会场将在除夕之夜为全国乃至全世界奉上一场别具新疆特色的文化大餐,全面展现石榴红了、日子火了、人民乐了、新疆美了的新时代画卷。 △喀什地委副书记宿召兵 活动上,总台春晚四地分会场分别带来《沈水之阳》《长沙有戏》《诗词长安》和《掀起你的盖头来》等节目表演,展现出浓郁的地域风格和城市魅力。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相关部门负责人,辽宁、湖南、陕西省委宣传部和新疆维吾尔自治区党委宣传部,以及沈阳、长沙、西安市委宣传部和喀什地委宣传部相关负责同志,春晚剧组代表等参加发布活动。 Source 中国教育部严查高校毕业生就业数据弄虚作假 8/04/2023 中国教育部近日派出多个工作组,结合有关问题举报线索和存疑信息逐一开展调查核实和现场约谈,对高校规范开展毕业去向登记监测、严防就业数据弄虚作假等情况开展了针对性核查。 根据中国教育部网站星期五(8月4日)发布的新闻稿,教育部工作组以直奔主题、直插一线的方式,深入高校、院系,通过检查就业数据自查清单、核对自查报告、抽查相关就业佐证材料,结合有关问题举报线索和存疑信息逐一开展调查核实和现场约谈,对高校规范开展毕业去向登记监测、严防就业数据弄虚作假等情况开展了针对性核查。 对核查发现的问题,要求地方和高校立查立改、及时纠正;对经核实存在虚假签约、虚假证明等违规行为的,责成有关部门依规依纪严肃处理,并追究相关高校和人员责任,切实维护高校毕业生就业合法权益。 教育部要求,各地各高校要严格执行就业工作“四不准”“三不得”规定(不准以任何方式强迫毕业生签订就业协议和劳动合同;不准将毕业证书、学位证书发放与毕业生签约挂钩;不准以户档托管为由劝说毕业生签订虚假就业协议;不准将毕业生顶岗实习、见习证明材料作为就业证明材料;不得不切实际向高校和学院提去向落实率具体指标;不得层层加码向辅导员摊派就业任务;不得将单一的去向落实率指标与就业工作人员或者辅导员的绩效考核、评优等挂钩),严守就业数据真实准确底线,严格审核每位毕业生的就业材料,重点核查灵活就业等相关数据,以“零容忍”的态度严肃查处就业违规行为。 教育部和各省级高校毕业生就业主管部门已开通监督举报电话和邮箱,接受就业违规问题举报。对相关举报信息,督促各地逐条核实,举报一个、查处一个。教育部已向2023届高校毕业生发送信息,提醒毕业生及时登录相关系统确认本人毕业去向信息。8月起,还将委托国家统计局和第三方调查机构在全国范围内开展2023届高校毕业生去向落实情况抽样调查。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