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扩大部分国家人员免签入境海南事由

中国扩大部分国家人员免签入境海南事由 早报网 2/9/2024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发布公告,允许俄罗斯、英国等共59国人员以更多事由免签入境海南。 据央视新闻,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星期五(2月9日)发布公告,自即日起,扩大部分国家人员免签入境海南事由,允许部分国家人员因商贸、访问、探亲、医疗、会展、体育竞技等需要(工作、学习事由除外)免签入境海南停留不超过30天。 据公告,入出境口岸为中国设于海南省的所有对外开放口岸,活动范围为海南省行政区域(符合与中国签署互免签证协定的从其规定),停留计算时间自入境次日零时起算。之前实施的上述国家人员入境海南旅游免签30天的政策继续有效。 中国国家移民管理局相关负责人介绍,扩大部分国家人员免签入境海南事由,是进一步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开放、服务保障海南自由贸易港建设的新举措,有利于加快中国特色自由贸易港建设。 中国于去年5月1日起,在海南省实施59国人员入境旅游免签政策,同时将外国游客入境海南的免签停留时间延长至30天。 Source 韩籍博士谈在中国旅游体验:一定要改进电子支付,对外国人不太方便 2/4/2024 禁止中国人购地买房,美国法院判了 观察者网 2/3/2024 2023年5月,美国佛罗里达州通过“SB 264”法案,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国公民在该州购买土地与房产。多名居住在佛州的中国公民共同起诉州政府此举构成“购房歧视”,但在地方法院被裁定败诉,原告于8月底提起上诉。 时隔半年,这起案件有了新进展。综合《国会山报》、路透社等2日报道,当地时间周四,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SB 264”法案公然违反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中的反歧视保护条款,因此批准初步禁令,阻止了该法案对两名中国公民的强制执行。 不过报道强调,上诉法院这一判决并非完全禁止该法案的实施,禁令仅适用于受到该法案影响的部分原告。 2023年4月,数十名华裔美国人抗议佛州禁令 据《国会山报》报道,根据当地时间周五的一份裁决,设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美国联邦第十一巡回上诉法院阻止了“SB 264”法案对两名中国公民的执行。 报道称,这两人在该法案去年通过时正在该州购买房产,担心因法案实施而被迫取消已签署的购房合同,于是成为了将州政府告上法庭的联合原告。 裁判文书中解释称,之所以为这两名原告批准初步禁令,是因为如果没有法院干预,他们的这些交易有可能会遭遇“最迫在眉睫的不可挽回的损害风险”。 由美国总统拜登任命的法官小组成员南希·阿布杜(Nancy …

加拿大针对外国买家的购房禁令 再延长2年

加拿大针对外国买家的购房禁令 再延长2年 中新社 2/8/2024 加拿大政府将把现行针对外国买家购买房产的禁令,再延长两年。(路透) 加拿大政府将把现行针对外国买家购买房产的禁令再延长两年,意即实施至2027年1月1日。加拿大副总理兼财政部长弗里兰4日通过新闻稿宣布上述消息。    加拿大政府出台的「禁止非加拿大人购买住宅物业法案」在2022年6月获国会通过。自2023年元旦正式生效的禁令禁止非加拿大人和非加拿大人控制的公司在加拿大购买特定住宅物业。该禁令原定实施两年,即2025年1月1日到期。 加政府称,此次将禁令延长两年,是当局旨在推动加民众更负担得起住房的经济计划的一部分。加政府认为,多年来,外国资金持续涌入加住宅地产市场,加剧了全国、尤其主要城市中心的住房负担能力问题。外资所有权也推升了民众对于因高房价而被挤出全国城镇房地产市场的担忧。    弗里兰表示,通过延长外国买家禁令,可确保房屋被用作民众家庭的居住场所,且不会成为投机性金融资产类别。  加政府同时表示,正采取积极措施,结合官方相关指令,更快地建造更多的房屋,让更多民众能够再度拥有自己的住房。    加拿大有部分省份还征收俗称房地产「外国买家税」的非居民投机税。在作为加拿大人口第一大省的安大略省,「外国买家税」税率为25%,为全国最高。卑诗省则在多个人口密集地区实施20%的「外国买家税」。此外,多伦多市长近期提出针对在该市购房的国际买家额外征收10%税的计划。 Source 禁止中国人购地买房,美国法院判了 观察者网 2/3/2024 2023年5月,美国佛罗里达州通过“SB 264”法案,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国公民在该州购买土地与房产。多名居住在佛州的中国公民共同起诉州政府此举构成“购房歧视”,但在地方法院被裁定败诉,原告于8月底提起上诉。 时隔半年,这起案件有了新进展。综合《国会山报》、路透社等2日报道,当地时间周四,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SB 264”法案公然违反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中的反歧视保护条款,因此批准初步禁令,阻止了该法案对两名中国公民的强制执行。 不过报道强调,上诉法院这一判决并非完全禁止该法案的实施,禁令仅适用于受到该法案影响的部分原告。 2023年4月,数十名华裔美国人抗议佛州禁令 据《国会山报》报道,根据当地时间周五的一份裁决,设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美国联邦第十一巡回上诉法院阻止了“SB …

韩籍博士谈在中国旅游体验:一定要改进电子支付,对外国人不太方便

韩籍博士谈在中国旅游体验:一定要改进电子支付,对外国人不太方便 2/4/2024 禁止中国人购地买房,美国法院判了 观察者网 2/3/2024 2023年5月,美国佛罗里达州通过“SB 264”法案,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国公民在该州购买土地与房产。多名居住在佛州的中国公民共同起诉州政府此举构成“购房歧视”,但在地方法院被裁定败诉,原告于8月底提起上诉。 时隔半年,这起案件有了新进展。综合《国会山报》、路透社等2日报道,当地时间周四,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SB 264”法案公然违反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中的反歧视保护条款,因此批准初步禁令,阻止了该法案对两名中国公民的强制执行。 不过报道强调,上诉法院这一判决并非完全禁止该法案的实施,禁令仅适用于受到该法案影响的部分原告。 2023年4月,数十名华裔美国人抗议佛州禁令 据《国会山报》报道,根据当地时间周五的一份裁决,设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美国联邦第十一巡回上诉法院阻止了“SB 264”法案对两名中国公民的执行。 报道称,这两人在该法案去年通过时正在该州购买房产,担心因法案实施而被迫取消已签署的购房合同,于是成为了将州政府告上法庭的联合原告。 裁判文书中解释称,之所以为这两名原告批准初步禁令,是因为如果没有法院干预,他们的这些交易有可能会遭遇“最迫在眉睫的不可挽回的损害风险”。 由美国总统拜登任命的法官小组成员南希·阿布杜(Nancy Abudu),在裁判书的同意意见中写道,“佛州的法案公然违反了第十四修正案关于保护公民不受歧视的规定”。她强调,该修正案要求对美国公民和非公民一视同仁,二者都有权受到所在州法律的平等保护。 阿布杜还表示,通过佛罗里达州官员有关该法案所发表的“反华”言论,可以确定法案是一项“针对非美国公民的中国居民的全面禁令”。 《南华早报》认为,这项裁决对于佛罗里达州共和党籍州长罗恩·德桑蒂斯来说,是一个“打击”。 他的发言人朱莉娅·弗里德兰(Julia Friedland)对此表示,州政府不同意上诉法院为两名中国公民批准初步禁令的决定。其还声称,“SB 264”法案仍然非常有效,州政府对该州法律立场充满自信。 佛罗里达州长罗恩·德桑蒂斯 去年5月,佛州州长德桑蒂斯签署了这项名为“SB 264:外国利益”(Interests …

禁止中国人购地买房,美国法院判了

禁止中国人购地买房,美国法院判了 观察者网 2/3/2024 2023年5月,美国佛罗里达州通过“SB 264”法案,以所谓“国家安全”为由禁止中国公民在该州购买土地与房产。多名居住在佛州的中国公民共同起诉州政府此举构成“购房歧视”,但在地方法院被裁定败诉,原告于8月底提起上诉。 时隔半年,这起案件有了新进展。综合《国会山报》、路透社等2日报道,当地时间周四,美国联邦上诉法院裁定“SB 264”法案公然违反美国宪法第十四修正案中的反歧视保护条款,因此批准初步禁令,阻止了该法案对两名中国公民的强制执行。 不过报道强调,上诉法院这一判决并非完全禁止该法案的实施,禁令仅适用于受到该法案影响的部分原告。 2023年4月,数十名华裔美国人抗议佛州禁令 据《国会山报》报道,根据当地时间周五的一份裁决,设在佐治亚州亚特兰大的美国联邦第十一巡回上诉法院阻止了“SB 264”法案对两名中国公民的执行。 报道称,这两人在该法案去年通过时正在该州购买房产,担心因法案实施而被迫取消已签署的购房合同,于是成为了将州政府告上法庭的联合原告。 裁判文书中解释称,之所以为这两名原告批准初步禁令,是因为如果没有法院干预,他们的这些交易有可能会遭遇“最迫在眉睫的不可挽回的损害风险”。 由美国总统拜登任命的法官小组成员南希·阿布杜(Nancy Abudu),在裁判书的同意意见中写道,“佛州的法案公然违反了第十四修正案关于保护公民不受歧视的规定”。她强调,该修正案要求对美国公民和非公民一视同仁,二者都有权受到所在州法律的平等保护。 阿布杜还表示,通过佛罗里达州官员有关该法案所发表的“反华”言论,可以确定法案是一项“针对非美国公民的中国居民的全面禁令”。 《南华早报》认为,这项裁决对于佛罗里达州共和党籍州长罗恩·德桑蒂斯来说,是一个“打击”。 他的发言人朱莉娅·弗里德兰(Julia Friedland)对此表示,州政府不同意上诉法院为两名中国公民批准初步禁令的决定。其还声称,“SB 264”法案仍然非常有效,州政府对该州法律立场充满自信。 佛罗里达州长罗恩·德桑蒂斯 去年5月,佛州州长德桑蒂斯签署了这项名为“SB 264:外国利益”(Interests of Foreign …

湾区年赚10万是低薪…科技人才不会失业 但技能要求更多

湾区年赚10万是低薪…科技人才不会失业 但技能要求更多 世界新闻网 7/06/2023 新冠疫情过后,就业市场发生了根本上的变化。随着现代科技日新月异,特别是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风生水起,社会对科技人才的需求不仅有增无减,且更加多元。 在湾区,年收入10万元被视为是低收入。为了追求财务稳定,在科技界任职的人重新学习新技术几乎是必要的。专家表示,由于科技创新速度快,造成了技能落差,因此,企业有必要对其劳动力进行投资。世界经济论坛(World Economic Forum)最近公布的一份报告指出,全球有一半的劳动力需要在2025年之前提高技能。 旧金山劳动力发展公司Springboard共同创办人檀贝(Gautam Tambay)说:「就业市场即将发生一些巨大的变化,但人们还未意识到这些改变已开始发生。」 檀贝认为,科技劳动力不会减少,但现在存在的一些工作未来可能会消失,被现在不存在、需要新技能的工作所取代。檀贝表示,以搜索引擎优化(search engine optimization)为例,这类工作在20年前并不存在,但如今发展成一个庞大的行业。 根据世界经济论坛2020年的报告,未来十年会产生大量就业机会的新兴行业包括生成式人工智能(Generative AI)、空间运算(spatial computing)和量子运算(quantum computing)。 檀贝说:「每当出现大规模革命,例如网络革命,就会创造就业机会,这正是为何提升技能是如此重要的原因。」 和许多美国人一样,小阿瓦拉多(Rafael Alvarado Jr.)在疫情最严重时失业了,他开始思考将来要做什么。对汽车和计算机科学有兴趣的他,梦想成为特斯拉的软件工程师,但问题是,他没有工程学位,也没有可以帮助他走上这条道路的导师。 小阿瓦拉多后来入读位于东湾利佛摩(Livermore)的拉斯波西塔斯社区大学(Las Positas Community …

热带太平洋再现厄尔尼诺 多地气温料进一步飙升

热带太平洋再现厄尔尼诺 多地气温料进一步飙升 7/04/2023 太平洋的热带地区七年来首次出现厄尔尼诺现象,预料将导致世界大部分地区的气温进一步飙升。 路透社报道,世界气象组织星期二(7月4日)发布的这一声明,证实了美国国家海洋和大气管理局(NOAA)气候预测中心,上个月指厄尔尼诺现象已经出现的结论。 2016年是世界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那一年刚好出现了强烈的厄尔尼诺现象(El Nino)。世界气象组织在声明中说,这一纪录可能即将被打破。 世界气象组织今年5月说,由于厄尔尼诺和人为的全球变暖,未来五年至少有一年,以及整个五年期,很有可能创下最高温纪录。 世界气象组织区域气候预测处处长奥基亚星期二在日内瓦告诉记者:“要告诉你是今年还是明年,是很困难的。我们知道的是,在未来五年内,我们可能会迎来有记录以来最热的一年。” 厄尔尼诺现象出现时,沿赤道向西吹的风势放缓,太平洋温度较高的海水流向东面,使得太平洋东部海域水温偏高,给南美洲南部、美国南部、非洲之角和中亚部分地区带来更大的降雨量,其他地区则可能出现严重干旱。厄尔尼诺通常持续九至12个月,平均每两年至七年出现一次,上次是在2018年至2019年。 Source 热浪肆虐 越南农民在黑暗中种地 7/03/2023 为了躲避白天的炎炎高温,无数个越南农民被迫选在黑暗中耕作。 法新社星期一(7月3日)报道,今年以来,南亚和东南亚国家便迎来创纪录高温。7月初旬,另一股热浪即将登陆越南北部,导致在地农民为避免白日耕作或出现的中暑等情况,纷纷选择在夜晚耕作。 一名47岁的越南农民兰(Lan)告诉法新社:“当强烈的阳光直接照射在我的背上,田里的温水溅到我的脸上时,种植水稻变得十分艰难。” 在尝试顶着37摄氏度的高温耕作数日后,兰发现自己需要改变耕作模式,以躲避难耐的高温天气。 不过,在黑暗中耕作也将面临视觉受限,导致耕作时间拉长的问题。兰说:“由于光线不足,种植可能不在一条直线上,所以我戴着头灯耕作。” 虽然工作时间被拉长了,但兰表明会持续坚持下去。 另一名62岁越南农民也说,他已将耕作时间改到傍晚和凌晨。他说:“虽然白天能看得很清楚,可是气温太高了,工作过程会变得很不舒服,而且会很累。” 所幸农民选择夜晚耕作并不会影响收支效益,依旧能日赚约40美元(约54新元),相较于每月收入仅250美元的劳工阶层,农民的所得收入相对可观。 Source 中国经济学家:青年失业若处理不当或成政治问题导火索 7/03/2023 …

全球科技业今年已裁员21万人 超过去年全年总和

全球科技业今年已裁员21万人 超过去年全年总和 世界新闻网 7/03/2023 美国财经媒体MarketWatch引用Layoffs.fyi网站数据指出,今年至今,全球科技产业员工被裁员数逾21万人,才上半年即已超过去年全年。 Layoffs.fyi表示,科技业员工被裁人数今年1月中旬以来开始爆增七倍多,到目前为止,全球已有824家科技公司裁员,裁员总数212,294人。去年则有1,024家科技公司裁员,缩减人力154,336人。 开发热门宝可梦游戏「Pokemon Go」的Niantic公司,上周宣布裁员230人,加入科技公司缩编行列。首席执行官John Hanke说,过去Niantic让支出的成长高过营收。 上月底,华尔街日报报导,股票交易应用程序Robinhood 将裁7%的全职员工,人数大约150人。Robinhood发言人表示,公司仍会确保优质营运,人力缩减在某些情况下是团队的组织设计或工作负担改变。另外,Insider在6月稍早报导了甲骨文准备削减数百人力。Spotify 6月初则是宣布裁员2%,约200人。 脸书的母公司Meta据说在5月间进行了今年的第三波裁员,4月第二波裁掉一些科技职位。今年的裁员目标人数为2.1万人;首席执行官查克柏格形容今年是公司的「效率年」。马斯克买下推特后,大幅裁员。3月时马斯克形容他资遣6,500名员工(80%人力)是「痛苦」、他必须做的「最困难的事之一」。 美国其他大型科技公司如Google、微软、英特尔、IBM等,今年都宣布宣布了精减人力方案。不只美国科技公司,中国的阿里巴巴,根据彭博资讯、巴隆周刊在5月末的报导,也裁员7%。 Source 中国经济学家:青年失业若处理不当或成政治问题导火索 7/03/2023 中国知名经济学家、中国宏观经济论坛联合创始人刘元春警告,中国青年失业问题可能会持续10年,且短期内会不断加剧;若处理不当,将会引发经济领域之外的其他社会问题,甚至成为政治问题的导火索。 据彭博社星期一(7月3日)报道,刘元春在中国宏观经济论坛上个月发表的2023年中期中国宏观经济分析与预测报告中,做出以上警告。 报告指出,中国青年群体失业率还会继续攀升一段时间,考虑到 2023年大学毕业生人数突破1100万,今年三季度青年失业问题将更加严峻。 报告特别指出,去年4月中国16至24岁青年失业率只有18.2%,但今年同期跃升2.2个百分点,说明青年失业问题不单是一个周期性的问题,而是系统性的问题、趋势性的问题。报告判断,今后青年失业难题可能会持续10年,短期内会不断加剧。“倘若处理不当,将会引发经济领域之外的其他社会问题,甚至成为政治问题的导火索。” 报告提出,解决青年就业问题主要靠新增就业岗位,后者主要靠新增市场主体,而新增市场主体主要靠生产性投资,特别是民间生产性投资。不过,简单采取补贴政策并不能从根本上解决民间投资不足问题,“关键还是在于完善法治建设,健全对私有产权的保护,弥合疫情以来人们对法治建设的信心缺失。” 刘元春还在报告中说,中国经济复苏的痛点与难点集中表现为“五个20%”,即青年群体调查失业率突破20%、工业企业利润总额同比下降20%、地方土地出让收入同比下降20%、房地产新开工面积同比下降20%、消费者信心指数的缺口高达20%。他并直言,这五个20%表明,相关领域压力已经突破自我修复能力。 刘元春曾担任中国人民大学副校长,并曾就中国资本发展问题,在去年4月的中共中央政治局集体学习会上作讲解。他现在是上海财经大学校长。 …

缺工缺零件…今夏修车平均等17天 有车主换胎等了1个月

缺工缺零件…今夏修车平均等17天 有车主换胎等了1个月 世界新闻网  7/03/2023 据汽车和保险业数据商CCC Intelligence Solutions研究,全国因为零件短缺,加上修车人手不足,去年平均修车需要超过17天才能完工,比2019年也就是疫情发生前的10.3天再延长约65%。 阿肯色州盖伊(Guy)修车厂老板克伦德宁(Ronnie Clendenin)看到停车场还有62辆待修汽车,坦言是他从事修车业近30年来,从未遇过的状况, 因为忙不过来,只好拒绝修车:「大家不习惯,因为原本都是把汽车开来,然后再来取车就好。」 亚利桑纳州土桑市(Tucson)43岁房地产投资商史旺(Oliver Swan)的宝马(BMW)座车因为后轮胎被割破而漏气,他从亚利桑纳州到新泽西州,询遍所有经销商,得到的答复都是换轮胎至少要等一个月。 史旺不得不向经销商借车应急,但得知换轮胎得延后一个月,决定亲自交涉,痛批宝马汽车:「连轮胎这样简单至极的东西,竟然都没有库存。」 分析师表示,造成修车需求暴增的原因,是疫情以来,新车和二手车价格飙涨,延长车主继续开旧车的时间,根据S&P Global Mobility公布的报告显示,今年1月国内汽车平均车龄来到破纪录的12.5年,大幅提高修车需求。 根据联邦劳工统计局(BLS)数据显示,平均修车费用比去年增长19.7%,保养和服务成本则增长9.9%,显示车主比疫情前愿意花更多钱来修车,而且2022年第四季修车技工平均周薪比2018年同期增加24.3%,达到1003元,超过其他蓝领平均周薪增幅21%,来到1084元。 根据劳动力发展组织TechForce Foundation统计数据,全国每年需要25万8000名新进修车技工,但实际上每年只有4万8000人结业,根本不足以填补修车业的人力缺口,加上需要吃苦耐劳,年轻世代根本不感兴趣。 密西根州24岁修车技工特舍尔(Kyle Teuscher)也认为修车愈来愈辛苦,因为要一人承担多份工作,他表示:「一天结束时,我只觉得精疲力竭。」 Source 热浪肆虐 越南农民在黑暗中种地 7/03/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