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冠痊愈后就不用担心了?英国1.5%痊愈者再度感染 韩国中央日报 10/23/2021 英国感染过新型冠状病毒肺炎(COVID-19)病毒或接种过疫苗的人群复发第二、第三次感染的病例大增,对该国实施的“与新冠共存”防疫政策构成了挑战。认为在大部分人口接种疫苗并形成抗体后疫情即可结束的乐观预期也变得日益渺茫。 据英国《卫报》10月19日(当地时间)报道,英国当日新增新冠死亡病例223人,创下7个月以来的新高,新增确诊4.3738万人,连续七天超过4万,比前周增加16%,新增住院人数921人,比周初增加10%。报道称,新冠病毒不仅在未接种疫苗的中学生群体中大规模扩散,脆弱的老年群体感染病毒的病例也持续增加。 帝国理工学院的丹尼·爱德蒙教授(免疫学)说,“现在二次感染的情况比以往更加常见”,“以前感染过新冠病毒或者已经完成两针疫苗接种、抗体浓度仍处于中间水平的人员中,也出现了不少有症状的二次感染病例”。10月6日英国统计厅发布的消息显示,去年7月至今年9月感染过新冠病毒的2.0262万人中,共有296人二次感染。《卫报》表示,这与去年同期全球只有24个二次感染病例的情况形成了鲜明对比。 美国耶鲁大学医学院的杰弗里·汤森德教授团队通过近期在医学杂志《柳叶刀》上发表的论文中提出,研究结果显示,感染过新冠病毒的人员如果不接种疫苗、也不保持距离,将会在3个月至5年内再次感染,感染间隔的中间值是16个月,这一结果由感染者的抗体减少导致。研究团队预测,随着感染人数增多,二次感染的情况将越来越常见。 英国利兹大学病毒学副教授斯蒂芬·克利文表示,“即便接种过疫苗,如果经常暴露在病毒环境中,再次感染的可能性也会增大”。二次感染的情况在医生群体中也频繁出现。 美国自今年5月德尔塔变异毒株成为优势毒株以来,二次感染率增加了350%。拥有390万人口的俄克拉荷马州9月份共报告了5229例二次感染病例。英国南安普敦大学卫生学副教授尼斯林·埃尔瓦表示,“认为在所有年轻人都形成抗体后疫情就会结束的理论可能性正变得越来越渺茫”。 为防止冬日疫情大爆发,现在英国启动了日均为大约3000人接种加强针、为12-15岁青少年接种第一针,同时建议人们在拥挤的室内场所佩戴口罩的A计划。但科学家们普遍认为应当立刻启动强制佩戴口罩并强化居家办公的B计划。 Source 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因公司发展需要,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要求: 懂英语、或西班牙语、或法语。 能合法工作有社安号或工号。 无需改行, 可以兼职。 大学生和有销售经验优先考虑。 自雇生意公司发美国报税1099,加拿大T4A 有意了解详情, 请扫码加微信, 非诚勿扰! 最新研究:逾三成冠病康复者出现“长期后遗症” …
Tag: Personal Health Trackers
哈佛研究发现美国有1.6万起疗养院冠病死例未被报告 文 / 张佳莹 9/11/2021 (早报讯)哈佛大学研究员凯伦(Karen Shen)领导的一份报告显示,在该大流行病的最初几个月,美国有近1万6000起冠病疗养院的死亡病例没有被报告。 该报告于周四发表在美国医学期刊JAMA Network Open,报告发现,缺失的数字占据了2020年所有疗养院死亡人数的14%。 通过研究20个州的数据,该研究发现,联邦数据中没有记录44%州卫生部门统计的冠病病例,还有40%的疗养院冠病死亡病例。 研究人员说:“这可能表明,疗养院在大流行的早期普遍无法可靠地收集数据,或者说报告较少病例和死亡的压力在所有设施中是普遍存在的。” Source New Tally Adds 16,000 Nursing Home Residents Lost to COVID By Steven Reinberg | HealthDay …
新冠后遗症最新研究公布,近半数患者出院后1年仍无法痊愈 来源:中国新闻周刊 9/08/2021 随着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继续 持续性疲劳、呼吸困难和抑郁等症状 可能影响到数百万人 但人们对这种情况知之甚少 全球疫情仍在强势传播。目前全球累计确认新冠患者人数已超2.2亿,累计治愈人数将近2亿,这些数字还在不断上升。 最近,《柳叶刀》发表的一项针对新冠患者后遗症(也被称为“长期新冠”)的研究,再次敲醒了新冠疫情对人类长期影响的警钟。 这本权威的医学杂志为此专门配发社论,指出随着新冠肺炎大流行的继续,持续性疲劳、呼吸困难和抑郁等症状可能影响到数百万人,但人们对这种情况知之甚少。 感染新冠病毒后,身体会有哪些长期影响?这些症状的特征、严重程度、持续时间如何?一直以来,这些问题都没有明确的答案,而这项研究给出了新冠后遗症的最新数据。 1年后仍无法完全康复 《柳叶刀》8月28日发布的这项研究,跟踪了1276名从武汉金银潭医院出院的新冠患者,通过随访他们出院6个月后和12个月后的健康状况和生活质量,对他们的康复情况进行了研究。 这项研究由中日友好医院呼吸与危重症医学科的曹彬、武汉金银潭医院的王先广以及国家呼吸医学中心和中国医学科学院的王建伟共同主导。 曹彬团队今年1月份就曾在《柳叶刀》上发表过同一批病人出院6个月时的随访,当时他们发现大约四分之三的新冠幸存者出院后仍有“疲劳或肌肉无力”等至少一项持续的症状。住院期间病情危重的患者,比疾病严重程度较低的患者更可能有肺部气体弥散障碍和影像学异常。 在这项研究中,课题组统计了从2020年1月7日到5月29日间从金银潭医院出院的全部病人,共计2469人。他们中有1193名患者因为诸多原因被排除在研究之外,原因包括出院后死亡、住在养老院或福利院、患痴呆或精神病、患骨关节病等。最后1276例患者被纳入研究,在出院6个月后和12个月后分别完成两次随访。 这些患者的中位年龄为59岁,864名患者在住院期间通过鼻导管和面罩吸氧,94名需要经鼻高流量氧疗或无创通气、有创机械通气,54名患者曾入住ICU。 可以看出,大部分患者属于重型及危重型病例。在住院期间,这些患者接受的治疗包括皮质类固醇、抗病毒类药物、洛匹那韦、阿比多尔、磷酸氯喹、羟基氯喹、抗生素、静脉注射免疫球蛋白等。 在前后的两次随访中,患者们都接受了详细的面对面访谈、体检和6分钟的步行测试,还完成了一系列调查问卷,以反映他们的呼吸状况、生活质量、出院后就医情况、工作状况等。根据患者的严重程度,研究人员在出院6个月时,随机抽样检查了他们的肺功能和胸部CT,出院12个月时根据需要对部分人群进一步复查。 另外,研究人员还从武汉市招募了未感染过新冠的社区成年人作为对照组。新冠幸存者和对照组按年龄、性别和基础疾病进一步进行1:1匹配。因为跨度时间长、样本量大,这项研究被认为是迄今为止对新冠幸存者进行的最大规模研究。 研究结果显示,大多数新冠患者出院后随着时间的推移,身体和各项功能恢复良好,已恢复了原来的工作和生活,但目前的健康状况仍低于对照人群。 睡眠障碍、脱发、味觉和嗅觉失调、头痛、关节疼痛、焦虑或抑郁……这些症状都被该研究列入新冠后遗症。 与出院6个月时相比,出院1年时部分后遗症随着时间的推移显著消退。至少还有一种后遗症症状的人群比例也从6个月时的68%下降到12个月时的49%。与SARS后遗症类似,“疲劳或肌肉无力”也是新冠患者最常见的症状,有该症状的患者比例从6个月时的52%下降到12个月的20%。 不过,感染新冠后出现疲劳和肌肉无力的原因和发病机制尚不清楚。基于先前SARS的一些研究,肺弥散能力损害、发病时病毒引起的肌肉炎症、细胞因子紊乱、肌肉萎缩和退化、皮质类固醇肌病或这些因素的组合,都可能是诱因。 与上述症状下降形成反差的是,新冠患者出院12个月时,出现呼吸困难、焦虑抑郁的比例反而比半年前更高。呼吸困难的比例从半年时的26%略微增加到12个月时的30%。在长达12个月的时间里,大约20%-30%的中度患者观察到肺弥散障碍,这一比例在危重患者中高达54%。另外,更多患者出院12个月后就诊时出现焦虑或抑郁(26%),而出院6个月时这一比例为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