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可调和/美国现内战苗头 “特粉”打响第一枪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不可调和/美国现内战苗头 “特粉”打响第一枪

大公报

8/13/2022

图:推特上“内战”帖文激增

  【大公报讯】综合美联社、商业内幕网站、NBC报道:美国联邦调查局(FBI)人员8日突击搜查前总统特朗普位于佛州的海湖庄园,连日来,共和党人纷纷指责民主党对特朗普进行“政治迫害”,“内战”在推特等社交平台成为热搜词。一名支持特朗普的男子11日持枪硬闯FBI位于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市的分局,打伤一名工作人员后逃离,与警方对峙数小时后被击毙。该名男子曾出现在去年国会暴乱现场。有评论称,美国“内战”已现苗头。

  一名持枪男子11日上午试图闯入FBI位于俄亥俄州辛辛那提分局访客安检区,用钉枪打伤一名工作人员后,携一支AR-15步枪驾车逃窜到州际公路,与警方对峙超过6小时后被击毙。

  曾身处国会暴乱现场

  警方称,该男子是42岁的希弗尔,目前尚不清楚他硬闯FBI分局的动机,据信他去年国会暴乱之前的一段时间一直在华盛顿,1月6日当天身处国会山暴乱现场。联邦调查人员正在审查他是否与包括“骄傲男孩”在内的极右翼团体有联系。

  美媒披露,在FBI本周突袭海湖庄园后,希弗尔曾多次在特朗普创办的社交媒体Truth Social上发帖,呼吁人们武装自己,准备战斗。一名用户询问希弗尔是否在鼓吹恐怖主义,希弗尔回应说,应该当场杀死FBI特工。就在他11日从FBI辛辛那提分局逃离后约15分锺,他发帖称:“好吧,我以为我有办法穿过防弹玻璃,但我没有,我确实试图攻击FBI。”




  最近几天,针对FBI等执法部门的威胁越来越多,在深受白人至上主义者欢迎的社交媒体Gab上,用户警告说他们正在准备一场“武装革命”。一名推特用户称:“对特朗普的攻击就是对真正的美国爱国主义者的攻击,内战最终将在拜登政府和爱国者之间爆发。”一名支持特朗普的网友写道:“为什么FBI会搜查特朗普的家,却从不碰拜登和克林顿的家。内战即将来临。”

  研究内战的政治学家乌尔费尔德表示,内战可能成为现实,因为共和党人已将极端言论“正常化”,“那么就更容易招募到那些本来就持激进观点的人加入他们的组织”。新罕布什尔州共和党籍众议员桑托纳斯塔索表示,各州开始分裂只是时间问题。赖斯大学研究总统问题的历史学家布林克利称,“我们正处于这个国家的新内战之中,这是美国历史上从未有过的时刻”。

  FBI进海湖庄园搜核武文件

  FBI突击搜查海湖庄园后,美国司法部长加兰就一直处于舆论浪尖,称其正在进行“一场高风险赌博”。如果搜查最终未能提供证实特朗普犯罪的证据,这一事件将成为特朗普和共和党疯狂反扑的最佳工具。加兰11日表示,因为涉及“重大公共利益”,他亲自批准向法院申请搜查令以及执行对海湖庄园的搜查,且尽可能缩小了搜查的范围和侵入性。FBI此次刻意低调行事,于特朗普不在庄园时行动。司法部已提出动议,要求解封相关搜查令和财产收据。

  《华盛顿邮报》援引消息人士称,FBI正在寻找的材料包括与核武器有关的机密文件。特朗普11日晚表示,自己支持立即公布搜查令。他再次抨击FBI的搜查是“非美国式的、无根据且没有必要”。

  此外,包括右翼霍士新闻等媒体,曝光签署搜查令的法官是佛州联邦治安法官莱茵哈特。霍士新闻称,莱因哈特在2008年向奥巴马的总统竞选基金捐赠了数千美元,他任律师时曾参与“淫媒”爱泼斯坦的案件,为爱泼斯坦的员工辩护。据称,网上已出现帖子呼吁吊死莱茵哈特。

Source


当“健身”遇上元宇宙,比刘耕宏还要强?Aug 12, 2022
硅谷 101 有趣的前沿科技深度视频


中国将加速半导体产业本土化 应对美国芯片法案影响

世界新闻网

8/10/2022

总统拜登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Getty Images

总统拜登签署「芯片与科学法案」,代表这份对美国本土芯片制造业发展意义重大的法案,正式成为法律,中国多位半导体行业资深人士认为,美国的这一轮行动,反过来将加速中国半导体产业本土化进程,中国还可以在成熟制程上进一步进行布局来应对。

财经网报导,出于供应链安全的考虑,许多中国芯片设计公司,近几年已经出现优先考虑境内供应商的趋势,设计公司寻求代工厂共同研发产线,随之带动了本土设备的市场。中国半导体产业链的应对,已经持续了数年。

多位本土设备商、零部件厂商员工表示,如果没有大量客户,设备和产品就没有持续快速反复运算的机会,难以发展。这两年这样的情况正在改变,本土设备中标率明显提升。这为本土设备商的技术改进提供了好的土壤。

一家本土零部件厂商的研发负责人表示,过去给中微半导体的MOCVD设备供货。MOCVD是LED制造中的重要设备,采购金额一般占LED生产线总投入一半以上。如今他们不仅做进了三安光电的供应链,还给德国的一家龙头MOCVD厂商供货。




加大在成熟制程上的布局,是中国企业选择的另一条路径,28纳米通常被认为是一条分界线,28纳米及以下工艺被称为「先进工艺」;28纳米以上被称为「成熟工艺」。

需要用到先进制程的电子产品主要是智能手机;其他电子设备需要的芯片,例如5G射频芯片、蓝牙芯片、可穿戴设备、指纹芯片、车用芯片等,大部分在成熟制程的范畴。

第三方机构IBS显示,2020年半导体代工市场中,28纳米及以上工艺的市占大约三分之二,未来五年,先进工艺的市场将不断扩大,但成熟工艺的市占将不低于50%,这对于中国半导体产业来说,代表广阔的机会。

当更多设计公司选择中国的代工厂共同反复运算产品时,将会形成一个良性循环,中国的芯片代工厂之所以发展缓慢,原因之一在于缺乏客户和他们共同走完这个试错和升级流程。

法案的另一影响,可能会使得那些业务可辐射到中国市场的,且相对中立的地区和国家获益。




根据第三方咨询BCG和SIA的数据,中国市场的最终消费占了全球芯片产品的24%,与最大需求方美国市场相当,如果再加上中国购买的芯片制造成产品再出口到全球,这部分的市场规模则是35%,这是任何一个半导体产业链公司都不可忽视的一点。

从商业的角度,他们需要在靠近客户的地方进行布局,然而在当下,商业因素中夹杂了政治因素,投资和布局又要重新考虑。

一位半导体业内人士表示,这件事需要从全球的角度出发看问题,进入中国市场,不代表只有投资中国这一个方法,例如最近他发现,新加坡正在成为了投资的热门,距离中国市场近、有发展半导体的基础,以及推动技术创新的优惠政策,尤其是在地缘政治风险逐渐增高的情况下,这种区位优势更加凸显出来。

过去数十年,包括英飞凌、ST、美光等全球半导体大厂纷纷选择在新加坡设厂。根据新加坡半导体工业协会统计,半导体业作为新加坡电子领域增长最快的部分,2021年产值年增30%。

Source




解放军南京舰「打卡」距台花莲和平电厂仅11.78公里

世界新闻网

8/07/2022

解放军东部战区公布抵近台湾演训的照片,图中的白色尖塔,中媒称经证实是花莲和平电厂烟囟,直线距离仅11.78公里,左侧为共军南京舰上的士兵持望远镜瞭望。(新华社)

解放军连日来在台周遭演习,东部战区公布其多架军机与多艘海军舰艇临近台疆域照片。当中一张照片经测算解放军南京舰仅距我花莲和平电厂仅约11.78公里。

中媒环球时报报导,连日来解放军军机与军舰到台湾「打卡」,贴近台湾海岸线,岛上连绵的群山,以及岸边的建筑都肉眼可见。多方证据显示,解放军此次行动已深入台湾花莲某海域12海里以内。军事专家称,未来类似行动会常态化。

报导称,解放军公布一张台湾海岸在线「白色塔状建筑」照疑为花莲县和平电厂的烟囱。经中国长光卫星基于国产光学遥感卫星星座「吉林一号」的卫星影像地理资讯应用软件「共生地球」证实,花莲和平电厂确实有一座高耸的烟囱建筑,烟囱上画有台湾少数民族图腾。

东部战区在8月6日晚公布解放军相关演训视频中,台岛海岸在线的建筑则再次入镜,东部战区参训部队甚至还给出了一个疑似白色烟囱的特写镜头。




此外,中国科技公司中科世通亨奇6日晚公布了一张由国外SAR卫星于8月5日上午10时许拍摄的卫星图。中科世通亨官方帐号表示,根据多域态势系统的追踪,8月5日解放军南京舰在花莲附近海域活动,距离花莲和平火力发电厂的烟囱直线距离约11.78公里。11.78公里的距离,意味着解放军军舰进入了台当局极为在意的12海里领海范围内。

另,东部战区5日与6日公布的演训画面显示,解放军军舰在抵近台湾的同时,台军派出了「济阳级」兰阳舰和疑似「康定级」护卫舰。其中,一张照片显示,台湾海军「济阳级」的兰阳舰已经锈迹斑斑,被许多网友称为「海上移动古董」,「具有厚重的历史沉淀感」。

中国军事专家宋忠平表示,「济阳级」兰阳舰已有50余年的舰龄,而且是美军淘汰之后租给台军的,这条军舰已经老旧不堪,不堪一击,不仅台湾的「济阳级」、「康定级」,还有从美国购买的二手「佩里级」(派里级),和解放军21世纪之后的战舰相比代差巨大,如果真的爆发冲突,葬身鱼腹是这些战舰的基本归宿。

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持续位台湾岛周边展开实战化演训
Aug 6, 2022

宋忠平称,台军已明确表态「不求战」,因为它求战就是死路一条,「我们进入到了12海里,他们也无动于衷,这就表明他们不敢打,因为一旦交火只能让自己更倒楣」。

宋忠平说,台军一定会感到忌惮,如果与解放军爆发军事冲突,这场演习可能就会直接转化为军事行动,解决台湾问题的进程就会大大提前,所以台当局,包括台军不敢挑衅,他们能做的仅仅是所谓的「盯控」。

台国防部日前表示,针对中共多批军舰、军机于台海周边演习,国军运用各种监侦机制,全程严密监控,秉持备战不求战之原则,更以「不升高冲突、不引发争端」的态度,坚定捍卫主权和国家安全。

解放军东部战区公布共舰南京舰上拍到台海军兰阳舰照片,照片中显示,台海军兰阳舰锈迹斑斑,是50年老舰,被中国专家指不堪一击。(新华社)

Source


【重磅】宇宙深处的奥秘,詹姆斯韦伯科学团队解析全彩星空
硅谷 101 有趣的前沿科技深度视频


解放军锁台操演 舰艇疑迫近东台海岸 拍下山脉清晰可见

世界新闻网

8/05/2022

新华社5日发出系列照,披露台湾济阳级舰在东部监控解放军军舰的画面,背景的海岸山脉清晰可见。(新华社)

解放军发动锁台操演,两岸海空军在台海周边海空域对峙,新华社今天发出系列照,披露台湾海军济阳级舰在东部监控解放军军舰的画面,解放军舰艇趋近的程度,让照片背景的海岸山脉清晰可见。

对此,台湾国防部上午仍在查证中,暂未回应。

新华社8月5日报导宣称,解放军东部战区按计划,继续在台岛北部、西南、东部海空域进行实战化联合演训,检验提高战区部队联合作战能力。

报导指称,东部战区海军10余艘驱护舰艇在台岛周边海域展开联合封控,连续组织昼夜间仿真对陆打击、综合攻防、联合反潜等实战化演练,提升舰艇内核作战能力。多艘护卫舰、导弹艇和多个机动岸导火力单元对海上重要目标实施火力追瞄,展开仿真突击。

这则报导今刊登在解放军报网络版,报导中的附图,显示解放军军舰趋近台湾东海岸,随舰记者摄下解放军舰员监控台湾跟监的济阳级舰,背景有东部海岸山脉。

新华社5日发出系列照,披露台湾济阳级舰在东部监控解放军军舰的画面,背景的海岸山脉清晰可见。(新华社)

Source




中国外交部升级对美国反制措施:取消与暂停八项合作

世界新闻网

8/05/2022

中国外交部5日傍晚宣布对裴洛西访台采取对美反制措施。(图/取自大陆外交部官网)

中国外交部对于美国众议院议长裴洛西(Nancy Pelosi,前译波洛西)访台,5日宣布制裁裴洛西及其直系亲属后,又再宣布对美国采取反制措施,取消或暂停中美间至少八项合作。




据中国外交部官网,针对裴洛西不顾中方交涉,执意访台,5日宣布采取以下反制措施包含:一、取消安排中美两军战区领导通话。二、取消中美国防部工作会晤。三、取消中美海上军事安全磋商机制会议。四、暂停中美非法移民遣返合作。五、暂停中美刑事司法协助合作。六、暂停中美打击跨国犯罪合作。七、暂停中美禁毒合作。八、暂停中美气候变化商谈。

5日下午稍早,中国已宣布对裴洛西以及其直系亲属采取制裁措施,理由为「不顾中方严重关切和坚决反对执意窜台,严重干涉中国内政,严重损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严重践踏一个中国原则,严重威胁台海和平稳定」。

Source




解放军军演首日 东部战区:导弹全部命中目标

世界新闻网

8/04/2022

人民网播出解放军空军出动前往台湾运行任务的影片。(取材自人民日报)

美东时间3:20更新

东部战区新闻发言人施毅表示,4日下午对台岛东部外海预定海域,实施多区域、多态号常导火力突击,导弹全部精准命中目标,检验了精确打击和区域拒止能力。整个实弹发射训练任务已圆满完成,解除相关海空域管控。

现场视频!东部战区实施常导火力突击
Aug 4, 2022

8月4日下午,中国人民解放军东部战区火箭军部队,对台岛东部外海预定海域,实施多区域、多型号常导火力突击,导弹全部精准命中目标,检验了精确打击和区域拒止能力。(视频来源:东部战区融媒体中心)

中国央视报导,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部队4日下午1时许已对台湾海峡东部特定区域进行远程火力实弹射击。央视并未报导使用何型火箭砲。但根据央视先前报导,有可能使用射程达150公里的PHL-03A型300毫米远程火箭弹。

央视军事频道曾报导,解放军陆军某远程火箭砲营曾以远程火箭砲成功完成了对海上移动目标的打击。该营发射的多枚300毫米远程火箭弹成功地命中了正在海面上行驶的靶船,并将靶船彻底摧毁,这是陆军远程火箭砲部队首次公开使用远火攻击海面移动目标的视频。




央视公布火箭军以车载公路机动方式发射对台军演导弹。(央视截屏)
China launches missiles into Taiwan strait after Pelosi visit
Aug 4, 2022

Footage shows China launching missiles in military drills into the Taiwan strait. Beijing confirmed military drills had started in six areas encircling Taiwan.

美东时间1:27更新

央视报导,解放军东部战区陆军部队4日13时许,在台湾海峡实施远程火力实弹射击训练,对台湾海峡东部特定区域进行了精确打击,取得了预期效果。 ​​​

美国海军今天表示,美国航空母舰雷根号(USS Ronald Reagan)正按计划在西太平洋的菲律宾海(Philippine Sea)运行任务,这片570万平方公里范围包括台湾东南海域。

路透报导,美国海军第七舰队发言人说:「雷根号和同行的打击群正按计划持续在菲律宾海正常执勤,这是例行巡逻的一环,以支持自由开放印度太平洋地区。」

雷根号是美国海军唯一的前沿部署航舰,母港在日本横须贺海军基地。

解放军宣布将在4至7日于台湾周边6个地区海域和空域军演。(新华社)



中国解放军4日中午起在台湾举行「环岛军演」,人民日报发布最新解放军空军起飞运行任务影片,片中一名空军飞行员称,他与战友驾战机前往台岛周边随时准备战斗,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解放军4日起连续三天在台湾周遭六处海空域举行军演,军事专家称意图封锁台湾对外信道,且在演习期间可能发射飞弹飞越台湾上空落入演习区域,此举导致数百架航班取消,台方已严正抗议,各国也都关切。

中国官媒人民日报今天上午发布的一段军演影片称,东部战区已全天候位台岛周边海空域,战机穿云破雾严阵以待。影片中可看到多态战机从某机场依序起飞画面,影片还引述一名运行任务的飞行员称:「根据上级命令,我与战友驾驶战机战斗起飞,前出台岛周边,我们随时准备战斗、随时能够战斗,有坚强决心、坚定意志、强大能力捍卫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

开始演习!解放军4日中午起在台「环岛军演」,图为习近平着戎装照。(取材自新华网)

东部战区昨天发布消息称,海军任务舰艇已依令抵达台湾以东预定海域,完成海上警戒封控布势,在台岛周边海空域展开联合军事行动。



报导称,在预警机引导下,海军数艘驱护舰位台湾海峡、台岛北部、台岛西南和台岛以东海域展开实战化警巡。海军航空兵多架次战机抵近台湾海峡、台岛北部空域实施空中警戒巡逻。全天,多个岸海火力单元在战区统一指挥下,对台岛周边重点舰船目标实施多波次仿真打击。

东部战区空军也出动轰炸机、歼击机等多态多架战机,赴台湾海峡多个空域参加实战化演训任务。多架预警机对台岛周边及任务空域,进行联合侦察预警。在多源情报资讯支撑下,各型战机按照作战编组,体系出击、协同作战,对台岛周边目标进行全天候、多方向、高强度抵近慑压和联合海空突击。

台空军统计,解放军于2日、3日两天共出动48架次军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2日当天解放军出动了8架次歼-11战机、10架次歼-16战机、1架次空警-500预警机、1架次运-9通信对抗机和1架次运-8电子侦察机。3日当天有5架次歼-16战机、6架次歼-11战机以及16架次苏-30战机。

其中,歼-11和苏-30战机当天均越过了海峡中线,且选在了离台湾最近(新竹外海)的位置进行越线。

环球网报导,8月3日,解放军东部战区已先组织战区海军、空军、火箭军、战略支持部队、联勤保障部队等五大兵种在台湾北部、西南、东南海空域全天候实施实战化联合演训,重点进行了联合封控、对海突击、对陆打击、制空作战等演练。

Source



分析解放军操演区分布 专家:有意发射导弹越台上空

世界新闻网

8/03/2022

台前海军官校军事学科部教官吕礼诗表示,解放军在台湾周边画设的军演区,尤其是在东部外海的区域,显示解放军有意发射导弹越过台湾上空。图/取自吕礼诗脸书

中国解放军4日将在台湾周边海空域举行军事操演,前台海军官校军事学科部教官吕礼诗表示,解放军在台湾周边设的军演区,尤其是在台湾东部外海的区域,显示解放军有意发射导弹越过台湾上空。

吕礼诗通过脸书贴文表示,解放军在台周边精心设计过的六个操演区,重点在于火力展示。




吕礼诗研判,如果以最远的江西乐平及赣州,距离分别是850和865公里,都在DF-15的1000公里射程内;海南儋州的1450公里,就必须使用射程1500公里的DF-16,解放军不会使用DF-17来让乐山长程预警雷达解析弹道;至于500公里的火力扇区内涵盖的操演区,可能使用PHL-191长程火箭砲。

吕礼诗认为,解放军东部外海操演区(附图4号区)的设计,就是要江西乐平发射的飞弹飞越台北,江西赣州发射的飞弹飞越台中,海南儋州的飞弹飞越高雄;其目的无他,就是要让「飞弹空袭警报」短信冲击民心士气,PHL-191长程火箭砲则是干扰国军在海峡中线附近巡弋的机舰,解放军则可拍摄飞弹飞行的轨迹和火箭砲发射与落海的画面进行「认知战」。

解放军宣布8月4日12时至7日12时将在台湾岛周边进行重要军事演训行动,形同封锁台湾三天。(取自新华社)

Source




分析:北京对波洛西所发的警告 较韩战时更强硬

中央社/香港

8/02/2022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近日电话会谈时说,「玩火必自焚,希望美方看清楚这一点」。(新华社)

中国近期就美国众院议长波洛西计划访问台湾一事发出连番警告,有专家分析,中方所发警语,较72年前针对朝鲜半岛问题向美方发出的用词「强硬得多」。

英文南华早报前总编辑王向伟今天在网媒「思考HK」撰文指出,过去一周,中国外交部和国防部发言人多次发出警告,称如果波洛西访台,将践踏「一个中国」这一「红线」,中方必将采取「强有力措施」。

此外,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与美国总统拜登近日电话会谈时说,「玩火必自焚,希望美方看清楚这一点」。

文章指出,中国领导人常常引用「玩火」一词来警告那些鼓励「台独」的言行;这次习近平再次引用这个词汇,显然是针对波洛西计划中的台湾之行。




文章表示,波洛西计划访台的消息让北京和华盛顿都骑虎难下;在双边关系紧张之时,任何一方都不想退缩让步,也不愿示弱,令人担忧会否引发台海新危机。

文章表示,目前围绕台湾问题的紧张局势,不禁令人回想起70多年前中美两国在朝鲜半岛那段血腥历史;当时,由于美国将中国的一再警告视为笑谈、置若罔闻,最终导致了「抗美援朝」战争。

文章指出,1950年6月,朝鲜半岛战争爆发时,中国领导人采取了密集的外交努力,通过前苏联和印度这些外交渠道,警告美军不要越过三八线。

1950年10月3日凌晨,时任中国总理周恩来紧急约见印度驻中国大使潘尼迦。周恩来告诉潘尼迦,美军若越过三八线,扩大战争,中国将不得不介入朝鲜战争。

周恩来约见潘尼迦时,使用了「要管」一词,来表达中方的意图。




文章指出,「要管」这两个中文本,看似简单,却有不同的意思。为了能准确传达「要管」一词的含义,周恩来在约见前甚至还与翻译讨论,以便准确翻译「要管」一词。

然而,周恩来的谈话并未得到回报,外交努力失败,随之而来的便是那场致数百万人丧生的热战,以及接下来中美两国间的冷战。

文章表示,从中国警告的语气和用词判断,这次比72年前周恩来用「要管」一词,要「强硬得多」。

文章并指出,这次中方对波洛西计划访台所发出的警告,其语气、用词与警告时任众议院议长金瑞契1997年访台时的语气和用词,的确并无太大差别。

但要知道,当时中国领导人还不是习近平,且中国也没有现在这么强大。

文章认为,习近平已成为继毛泽东之后中国最强大的领导人,他肯定不希望外界认为他软弱,同时中国军队也变得更强大。

Source


2022的硅谷寒冬: 估值体系崩塌、泡沫破灭,过去十年发生了什么?
硅谷 101 有趣的前沿科技深度视频


波洛西将访台 解放军2日将在南海、渤海军演

世界新闻网

8/01/2022

解放军1日晚间释出两分半军演影片。(取自解放军东部战区微博)

众院议长波洛西将访台,解放军密集释放演习消息。中国海事局1日公布两起军演消息,其中,8月2日0时至6日24时,解放军将于南海部分海域进行军事训练,禁止船只驶入;8月1日14时至4日24时,解放军将在渤海北部部分海域进行实弹射击,同样禁止船只驶入。

除此之外,解放军东部战区1日晚间在官方微博以「重磅发布:严阵以待听令而战」为题,释出解放军进行陆海空协同军演的近2分半影片,士兵们在影片中喊到不怕牺牲和「时刻准备战斗」,文章还标注「埋葬一切来犯之敌」等内容,并指要向着联战胜战前进。

重磅发布:严阵以待 听令而战
Aug 1, 2022



超燃!4K视频看中国军人演训 | CCTV中文国际
Aug 1, 2022

解放军近万吨大驱「延安舰」南海演习 央视:已具战斗力

世界新闻网

7/30/2022

解放军万吨「大驱」延安舰进行副砲射击。(取材自央视军事)

美众议长波洛西访台「待定」,解放军近日在多个海域进行军事演习。当中引人注目的是新近列装万吨导弹驱逐舰(大驱)延安舰,央视军事报导称,延安舰已快速形成战斗力。

央视军事报导,最近南海某海域,「万吨大驱」延安舰和054A的护卫舰咸宁舰组成舰艇训练编队,展开多课目实战化训练,实际检验武器装备性能,提高舰员综合作战能力,加速新质战斗力生成。

报导称,延安舰,舷号106,是055型号驱逐舰的6号舰。前五艘舰分别为南昌舰(舷号101)、拉萨舰(舷号102)、鞍山舰(舷号103)、无锡舰(舷号104)和大连舰(舷号105)。其中,南昌、拉萨、鞍山、无锡四舰隶属于北海舰队,大连舰和延安舰属于南海舰队。

报导称,画面中延安舰分别使用主砲和副砲实弹射击,意味着这艘055大驱(大型驱逐舰)的六号舰已经快速形成战斗力。




公开数据显示,陆制055型万吨「大驱」是目前中国海军最强战舰,装备有新型防空、反导、反舰、反潜武器,具有较强防空反导和对海打击能力,是海军实现战略转型发展的标志性战舰。

央视报导,除了南海「延安舰」的演习。东部战区海军某护卫舰支队襄阳舰、宜春舰近日也组成舰艇编队赴东海某海域开展实兵实弹训练,检验各级指挥员指挥技能和火力精准打击能力,提升舰艇编队远海作战能力。两舰舰长并总评此次训练的成效,指官兵在高强度训练中密切协同,整体备战水准得到有效提升。

东部战区海军护卫舰「襄阳舰」副砲开火射击。(央视截屏)
南部战区某舰进行实弹射击。(取材自南部战区)
解放军万吨「大驱」延安舰赴南海进行主砲射击演练。(取材自央视军事)
中国军号”发布短视频:建军95周年,中国军队时刻准备战斗!我们是一支不可战胜的力量!7/30/2022

Source




军机从波洛西住家附近机场起飞 是否访台将揭晓

世界新闻网

7/30/2022

众院议长波洛西。美联社

联邦众院议长波洛西盛传将出访亚洲,是否会到访台湾,备受关注。

专门追踪全球飞机动态的网站发现,呼号为SPAR19的美国空军C-40(军用B737)运输机,美东时间30日凌晨5点左右从波洛西家旧金山北边的Travis空军基地起飞,先飞到夏威夷,再往关岛。波洛西是否在机上,答案即将揭晓。

Source




针对波洛西?中国突宣布30日于福建平潭实弹射击

世界新闻网

7/29/2022

福建平潭29日公告,30日将举行实弹射击。(图/取自「福建海事」微信公众号)

众议院议长波洛西(Nancy Pelosi)启程访问亚洲之际,是否访台成为国际焦点,对此解放军突然宣布30日将于福建平潭实弹射击,警告意味浓厚。

据福建海事局官方微信公众号消息,7月28日平潭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7月30日08时至21时,福建平潭一岐屿附近水域运行实弹射击训练任务,禁止一切船舶进入。

具体警戒封锁区域为:A:25°25′27″N/119°48′15″E,B:25°21′55″N/119°44′35″E,C:25°14′45″N/119°48′17″E,D:25°22′10″N/119°53′27″E等四点连接范围内水域。

此次航行警告,特别之处在于其并未出现在中国「中国海事局」的官网中。而平潭是距离台湾新竹最近的中国地区,最近仅125公里,也是中国加强对台合作的综合实验区所在。

此前解放军已宣布,对于波洛西访台「绝不会坐视不管」、中国外交部则称「严阵以待」。

Source




中国学者:波洛西若坚持访台 将引爆新的台海危机

世界新闻网

7/28/2022

有中国媒体称,若波洛西坚持访台,解放军届时可能派出歼-16,甚至歼-20伴飞拦截。图为解放军歼-20飞机进行飞行训练数据照。(新华社)

在联邦众院议长波洛西传出计划访台后,中国外交部、国防部、国台办等部门十天内已发出七次严厉警告。北京大学美国研究中心主任王勇指出,若波洛西坚持访台,中国届时可能采取多管齐下方式,包括伴飞干扰、周边演习、导弹试射、飞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等,以展现维护主权的决心。

他并警告,波洛西访台会造成中美博弈失控,甚至擦枪走火,引爆新的台海危机。  

王勇28日接受香港中通社采访时分析,此一事件已演变成美国国内政治问题,两党正在较劲,都希望通过强硬的反中立场,为即将到来的中期选举拉票。

他认为,波洛西若「一意孤行」,或将撬动中美冲突。从目前情况来看,如果美国国内不出现大转机令波洛西放弃,最终成行的可能性较大。但因事关中国主权和领土完整,加上中国军事实力今非昔比,大陆国内的民意对美强硬,因此中方也会展现决心。




根据中国「南海战略态势感知计划」的追踪消息,美国航空母舰雷根号及其打击群25日结束新加坡访问后,已经向南海前进中。若航行方向不变,航舰编队航线将抵达台湾海峡。  

王勇推测,在最坏打算下,中方或采取多管齐下的方式,包括伴飞干扰、周边演习、导弹试射、飞机进入台湾防空识别区等,来展现维护主权的决心。他指出,台海当前已成为全球热点区域之一。 

王勇表示,中美双方都有国内政治的需要,都不愿妥协退让。「我认为领导人之间直接的沟通对话,比发言人之间的喊话,更有利于解决政治化问题,拜登意见很关键,他必须做出决断。」

据新华社报导,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28日晚间与总统拜登通电话时强调,「我们坚决反对台独分裂和外部势力干涉,绝不为任何形式的台独势力留下任何空间」。

习近平还告诉拜登,中国政府和中国人民在台湾问题上的立场是一以贯之的,坚决维护中国国家主权和领土完整是14亿多中国人民的坚定意志。「民意不可违,玩火必自焚」。希望美方看清楚这一点。美方应该言行一致恪守一个中国原则,履行中美三个联合公报。

Source




中媒:中国战机歼16、歼16D、歼20将对波洛西专机伴飞拦截

世界新闻网 

7/27/2022

美众议长波洛西若访台,中国战机有可能伴飞并拦截。(取材自中国军网)

中国外交部与军方已多次警告美国众议长波洛西不得访问台湾。环球时报旗下微信公众号「枢密院十号」推算称,波洛西若访台,中国将在东海上空派出歼16、甚至歼20伴飞并拦截,歼16D电子战机负责压制支持。

「枢密院十号」28日刊文称,中国军方已就波洛西访台做了多种因应的分析,当中以解放军战机进行伴飞拦截可能性最大,对波洛西可能走哪条线,战机会在哪里拦、怎么拦,已有评估。

文章称,华盛顿直飞台北,距离约7850英里,也就是大约12633公里。以美国军方声称要提供飞机,首先想到的是C-17运输机,它拥有比较完善的电子战设备,具备一定的自卫能力。面对攻击时,不至于完全坐以待毙。但是C-17从华盛顿直飞台北松山机场,中途必须加油, C-17可以空中加油,但是搭载重要客人的时候,还要进行空中加油,风险稍高。




此外,其他的行政专机,如湾流550改装的C-37A,最大航程6300英里,而C-37B最大航程6700英里,波音737的C-40行政专机最大航程9000公里,航程都不够,都必须中途加油。

当然空军一号能运行这项任务,航程远、电子对抗措施更多,但这可是总统座机,给波洛西用的可能性不大。

如果波洛西想直达台北,另一种方案,就是中途歇歇脚,从日韩基地飞往台北。去年6月份,美国三名参议员率领共和党和民主党的10人团,三小时「闪电式」访台,当时就是一架编号5105的C-17A降落在台北的松山机场。

据称,当时这架C-17就是从韩国乌山空军基地起飞直接飞往台北松山的。同年7月15日上午,美军的一架C-146A行政专机从日本冲绳基地起飞于9时32分抵达松山。这两次分别是从日韩基地起飞。




文章说,无论是直飞航线飞,还是从日韩基地飞,波洛西的座机都会经过中国的东海附近上空。这就为解放军进行伴飞、拦截提供了可能。波洛西的航线完全在解放军的陆基战斗机的作战半径内。届时,歼-16甚至歼-20,在预警机的指挥下,相互配合,一前一后,一明一暗,可以去伴飞拦截。在对方处于东海上空的时候,可以先伴飞,通过无线电进行沟通。

这个时候,波洛西的飞机还没犯国际法,但在即将进入台湾空域前进行警告和拦截。

美军可以从两个方向派出兵力进行护航。一个是日本的冲绳基地,另外一个就是派出雷根号航母在航线附近,或者台岛以东航行,然后派出舰载机护航。据台媒声称,去年美国议员访台湾时,美军印太司令部同时安排美航母雷根号战斗群在台湾东部外海航行,以确保三位议员安全。此外,台军部署在本岛以及外岛上的防空系统,可能对解放军进行跟踪监视。

不过,中方有歼-16D电子战飞机进行压制支持,陆基导弹部队对美航母进行威慑。这样的话,美军占不了什么便宜,甚至说非常被动。




另一种可能是,为了降低解放军拦截的风险,波洛西先飞往关岛的安德森空军基地,然后从关岛由东向西飞向台北,或者从其他方向进行中继,然后从台岛东部进入。这条航线虽然比较绕,但是它从台岛东部进入,距离中国比较远,确实给解放军的伴飞拦截制造障碍。

美方仍然可以从冲绳基地和航母起飞飞机进行护航。但是如果美国这样选择,说明美方从趾高气扬防台,变成了偷偷摸摸访台了。而且,解放军的空中力量是能够抵达台岛东部的,尽管这种距离会削弱解放军投送到位的实力,设置很多障碍,但这里仍然在解放军陆基弹道导弹的控制范围内,也有其他措施对其进行威慑。

文章说,波洛西作为一个高价值目标,它的座机又非常脆弱,美军方除非想把波洛西陷于死地,否则也不敢首先对解放军开火。这种情况下,解放军如果进行拦截,也足以对波洛西构成强大威慑。

Source




福建舰下水 三舰客照片「照耀」在英北洋水师水兵墓

中国新闻组

6/26/2022

英国纽卡斯尔市圣约翰墓园的北洋水师水兵墓地前摆上许多鲜花和福建舰下水的照片,还有一面中国国旗。(取材自观察者网/受访者供图)

中国第3艘航空母舰「福建舰」17日下水,标志着中国人民海军进入「三舰客时代」。远在英国的北洋水师水兵墓地也收到了来自故土的好消息。1881、1887年,北洋水师官兵远赴英国接收军舰,却有5名水兵客死异乡。如今墓前摆上许多鲜花和福建舰下水的照片,还有一面中国国旗。

中国第3艘航空母舰“福建舰”下水,远在英国的北洋水师水兵墓地也收到了来自故土的好消息
June 26, 2022

观察者网报导,1881年和1887年,两批北洋水师官兵满怀着救国图强的信念,远赴英国纽卡斯尔造船厂接收在此订购的军舰。

期间,山东荣成籍袁培福,安徽庐江籍顾世忠,福建福州籍连金源、陈成魁和陈受富等5位年轻水兵客死异乡,被安葬在圣约翰墓园。这五座墓碑都是中式样式,与当地人的墓碑相背而立,面朝东方,远眺故乡。




2019年,历时两年,孤悬英国130多年的这五方北洋水师水兵墓地终于修缮完成。随着修缮工作展开,这段鲜为人知的历史也得以被广泛传播,时常有在英中籍同胞前往墓地祭拜,在墓前摆放中国军舰的照片,告慰这些水兵的英灵。

这回的福建舰也不例外,在英国留学的邬同学在福建舰下水后,21日他带着许多热心网友精心挑选的航空母舰、核潜艇、万吨大驱的照片,前往英国纽卡斯尔市圣约翰墓园的北洋水师水兵墓地。

到了以后才发现,墓地前早已摆上许多鲜花和福建舰的照片,还有一面中国国旗。原来有民众并未忘记在异乡捐躯的士官。据了解,2015年清明节,墓前放了「辽宁舰」照片,2017年墓前放了「山东舰」照片,到了2022年,中国航母「三舰客」照片到齐了。

英国纽卡斯尔市圣约翰墓园的北洋水师水兵墓地前摆上许多鲜花和福建舰下水的照片,还有一面中国国旗。(取材自观察者网/受访者供图)

20岁的邬同学在英国就读语言学专业,平时喜好关注历史、军事领域。出发前,他托大V朋友在微博上向网友们征集中国军舰威武霸气的「帅照」,这个举动还被101舰的首长关注到,对方特地发来了南昌舰的官方图。




报导另指出,中国唯一一座近代海军英烈纪念专祠,中法马江海战、中日甲午海战阵亡的海军将士合祀的「昭忠祠」里,日前也被冒雨前来的市民放上了福建舰的照片。

有前去祭奠的福州市民还想起了,42年前刘华清上将踮起脚尖参观美国航母时的情景。「经过了几十年的发展,中国海军终于强大起来了」、「一定要把照片给他们看一下,我们能过上现在的日子,是他们老一辈,一代接一代的努力」。

中國第三艘航母「福建艦」下水 台海局勢緊張之際展現軍力 - BBC News 中文
Jun 20, 2022
2017年,墓前放了山东舰照片。(取材自观察者网)

Source




中国航母「福建舰」下水 军事专家揭三大亮点

世界新闻网

6/17/2022

福建舰下水,中国军事专家宋忠平向港媒揭露三大亮点。(图/截自「央视军事」微信公众号影片)

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17日下水,对此有军事专家解读,此舰有三大亮点,分别是共军进入重型航母行列、首次采用电磁弹射系统、以及新技术开发利用。

香港中通社17日引述中国军事专家宋忠平说法指出,第一个亮点共军已跨入重型航母的行列,「福建舰」排水量超过8万吨,比「辽宁舰」,「山东舰」都要大,从外观尺寸而言,应该是超过了美国的「小鹰号」航母,但比满载排水量11万吨的「福特号」要小,因此中国航母建造时代已经跨入到重型航母的串行。

其次,宋忠平指出,「福建舰」首次采用了电磁弹射系统,较蒸汽弹射技术是一个跨越、实现零的突破。他表示,蒸汽弹射需要配置庞大锅炉以及大量淡水,将会占用大量空间,而电磁弹射系统体积小,效率高,「中国此前已经在陆地上经过多次训练,检验了电磁弹射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而且其技术性能也达到更优」。

中國第三艘航母下水
Jun 17, 2022



最后一个亮点是新技术应用。宋忠平认为,电磁弹射技术直接导致舰载机技术革新,且最新的「福建舰」为搭载更多机型的军舰载机提供了可能性,「无论舰载战斗机未来使用歼15战斗机的弹射型,还是歼35隐身战斗机都是新型,空警600也是新型的、综合电力推进系统也是新型的」。

对于舰载机的可能性,宋忠平进一步说明指出,由于吨位大,「福建舰」载机种类将会「辽宁舰」、「山东舰」多很多,前两艘航母除了歼15剩下的都是直升机,但「福建舰」能搭载包含空警600在内更多的固定翼飞机,而直-20与其他预警机也会上舰。

宋忠平研判,「福建舰」从下水到测试、入列,还需要两年多时间。他也强调,这款巨舰,符合远海护卫的标准装备,可以更好地维护中国远海远空利益。他称,中国的航母是为了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和发展利益,为了维护地区和平稳定不受外来干扰。

Source




中国第3艘航空母舰下水 命名「福建舰」

中国新闻组

6/17/2022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取材自央视)

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17日举行下水命名仪式,命名为「福建舰」,舷号为「18」。

11时许,下水命名仪式在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江南造船厂举行。仪式上,向接舰部队主官授予命名证书,军地领导共同为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下水剪彩。

随后进行掷瓶礼,香槟酒瓶碰击舰艏碎裂,两舷喷射绚丽彩带,舰船鸣响汽笛,船坞坞门打开,航空母舰缓缓移出船坞。

「福建舰」是中国完全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采用平直通长飞行甲板,配置电磁弹射和阻拦设备,满载排水量8万余吨。该舰下水后,将按计划开展系泊试验和航行试验。

中国首艘航空母舰取型「辽宁舰」;002型航母2017年下水,命名为「山东舰」。

Source




美媒:船坞注水 中国第三艘航母即将下水

中国新闻组

6/16/2022

拍摄于14日的003型航母卫星图片,可见航母所在船坞内已经开始注水。(取材自观察者网)

外界猜测可能在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15日生日下水的中国第三艘航空母舰003,昨天并未出现。不过据相关报导,003所在的大型干船坞内已开始注水,多数屏蔽工棚撤除,航母上还挂起了满旗和标语,预料近日将举行下水仪式。美空军一架RC-135V昨天「正巧」又从黄海飞到东海疑窥探003,中方指这是挑衅将反制。巧合的是,中国昨晚发布了渤海潍坊港实弹射击通知,警告美方意味浓。

随着中国第二艘国产航空母舰的建造工作进一步推进,西方媒体对「中国新航母即将下水」的关注热度随之提高。观察者网引述美国The Drive网站14日报导称,从卫星图片服务商「行星实验室」于14日下午3时21分拍摄的卫星图片判断,中国海军003型航母的下水将在近期进行,成为中国海军增强自身航母实力道路上的至关重要一步。

The Drive网站指出,卫星照片显示,003型航空母舰所在的大型干船坞内已经开始注水。与此同时,这艘正在进行最后阶段建造工作的航母飞行甲板上的各类管道和绝大多数屏蔽工棚都已经撤除,只剩下三座覆盖航母电磁弹射器安装位置的工棚。航母上已经挂起了满旗,并有其他类似标语等庆祝装饰在准备中。




网站并指出,003型航母是「中国努力扩大和提高整体军事能力,以及将这种力量投射到国境以外的关键」,因为003采取了与解放军现役两艘航母不同的弹射起飞/阻拦着舰模式设计。003型航母几乎肯定会搭载更新型的舰载机,包括中国正研制的歼35隐形舰载机和KJ-600舰载预警机;同时,歼15T战斗机和歼15D电子战飞机也可能从003型航母上起飞。

网站预测,003型航母下水后,可能还需要数年时间才能进入正式服役状态。美国军方曾预测该舰可能在2024年服役。

另据南海战略态势感知智库消息,美空军一架RC-135V战斗派遣电子侦察机昨天上午从冲绳起飞后抵近中国海岸,从黄海到东海,中午在长三角外海空域进行高强度折返作业,疑欲窥探003型航母。此前,3日,美军一架RC-135U也曾在长江口持续盘旋,当天正是外界猜测003型航母可能下水的端午节。

对于美空军RC-135V在黄海和东海海域对中国进行疑似侦察行为,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昨天表示,美方长期以来频繁派舰机对中国进行抵近侦察,严重危害中国国防安全。中方敦促美方立即停止此类危险的挑衅行径,并将继续采取必要措施坚定维护自身主权安全利益。

而中国海事局网站昨天晚上发布消息称,山东海事局发布航行警告,16日0时至24时,渤海潍坊港相关海域进行实弹射击,禁止驶入。

Source



搭载电磁弹射器 中国第3艘航母 传端午下水

世界新闻网

6/03/2022

中国第三艘航母即将下水。图为解放军的J-15战机降落辽宁舰航母。 (美联社)

上海江南造船厂准备让中国第三艘航母下水,消息人士称,时间就在6月3日端午节。据悉,003型航母采用全通平直甲板,首次搭载电磁弹射器。

综合香港「南华早报」、「明报」报导,中国海事局上周五公告,长兴岛江南造船厂要求清空三号和四号船坞的泊位,以利作业。此外,上海江南造船厂所在地崇明海事局上周五也发出通告,从5月30日起为「新船下水」管制三、四号船坞海域,作业拖带船只达十余艘,被外界视为是003航母下水做准备。按照中国以由北到南沿海省分为航母命名的原则,003航母或被命名为「江苏」。

据称,003型航母本来应在4月23日中共海军建军节时下水,但因上海新冠疫情影响,计划延后。解放军消息人士说,江南造船厂为了在上海封城后赶进度,动员了近4000人。江南造船厂能提前恢复作业,是由于在封闭式的管理系统下,所有的作业人员都不准外出。




报导称,003型航母有平顶飞行甲板,将如同世界最先进的航母般,拥有电磁弹射器,这也是003航母吸引外界广泛关注的亮点之一。

辽宁号和山东号航母,舰载机发射系统是依靠滑跃式的甲板,而不是已被他国广泛使用的蒸汽弹射器,带来浪费燃料、削弱战斗机有效载荷等诸多缺陷。而造价昂贵、占据空间和浪费淡水的蒸气弹射器也并非未来发展趋势。

目前,美国、中国正竞相研发的类似磁浮列车原理的新式电磁弹射器,以有效降低维护成本、提升航母自动化程度、减少对飞机的结构伤害等,以取代蒸汽弹射器。

目前被认为采用电磁弹射系统的航母,在全球只有两艘。一是正于大西洋海域密集训练的美国福特号,二就是中国的003航母。003航母的电磁弹射状况因此备受外界关注。

Source



端午节不平静 中国智库:美军大范围贴近中国领海侦查

世界新闻网

6/03/2022

端午节当天,中国军事智库传出,美军军机大范围贴近黄海、东海的中国领海区域进行侦查。

据中国智库「南海战略态势感知」微博6月3日晚间消息,当天美国空军一架RC-135U电子侦察机沿着中国东部海岸进行抵近侦察,最近时距离中国领海基线不到29浬,从公布的图片看,侦查范围包含黄海与东海。



另外该微博2日也公布,2022年5月,美军累计出动41架次大型侦察机前往南海对中国进行抵近侦察,较自3月美军机侦察强度有所下降,同时美军侦察机加强了对日本海、朝鲜半岛,以及解放军辽宁舰编队活动的侦察,「因此,5月分南海侦察强度的下降很可能与其他方向的任务有关」。

除了美国,俄罗斯也对太平洋有军事动作。据央广军事报导,俄罗斯国防部6月3日宣布,俄军太平洋舰队6月3日至10日在太平洋区域举行军事演习,共有40艘军舰和支持舰艇以及20架飞机和直升机参加演习,舰艇编队将会与海军航空兵一起搜索假想敌潜艇,进行战术舰艇编队的防空演练,完成针对水面和空中目标的战斗训练。

而「南海战略态势感知」日前也披露美军航母「雷根号」跟「林肯号」,5月28日正在琉球群岛附近进行「双航母」演习,解放军东部战区则于6月1日指出,为了应对「美台连勾」,已于台湾周边海空域组织兵种,进行联合战备警巡。

Source



加拿大:中国军机逼加国军机闪避以免撞机 还比中指

世界新闻网

6/02/2022

加拿大军方控诉解放军干扰其空军飞行航线,图为加拿大CP-140 Aurora侦察机。(Filterkaffee/取自Wikimedia Commons)

加拿大军方发布消息指出,中国解放军近期在空中干扰加拿大军机「霓虹行动」(NEON),迫使军机不得不改变航线以避免撞机。

据加拿大政府官网6月1日消息,指出加拿大CP-140 Aurora曙光女神远程巡逻机近期多次与解放军机有所交互,并控诉解放军机没有遵守国际航空安全规范,使用不专业的方式、让其空军的人员安全处于危险之中,「在某些情况下,机组人员感到非常危险,他们不得不迅速修改自己的飞行路径,以增加间隔并避免与拦截飞机的潜在碰撞」。

Canada alarmed as Chinese fighter pilots “buzz” Canadian planes over international waters
Jun 1, 2022

Senior Canadian government officials are growing increasingly concerned over a dangerous escalation in aggression by Chinese fighter pilots in the skies above the Asia-Pacific region.

Multiple sources in the Canadian Forces and the federal government tell Global News that Chinese jets are repeatedly “buzzing” a Canadian intelligence plane that is part of a United Nations mission over international waters.

Those jets are frequently flying as close as 20 to 100 feet from the Canadian planes, sources say — so close that Canadian pilots can make eye contact with the Chinese pilots, and sometimes see them raising their middle fingers. The sources spoke on condition of anonymity to discuss sensitive information.



据加拿大环球新闻(Global News)报导,消息人士表示,解放军机经常往加拿大军机贴近飞行,由于距离往往逼近到只有20到100呎远,加拿大飞行员甚至可以与中国飞行员直接对上眼,有时还会看到中国飞行员对他们比中指。

加拿大「麦当诺-劳雷尔研究院」(MacDonald-Laurier Institute)资深研究员柏顿(Charles Burton)表示,「在高速飞行时保持这种距离非常危险,而且可能发生撞机意外。」

加拿大军方称,这种在联合国批准的任务期间发生在国际空域的交互令人担忧,而且频率越来越高。

所谓霓虹行动,是加拿大参与的旨在监视北韩海空域动向的军事行动,加拿大派遣一架CP-140 Aurora远程巡逻机驻扎在日本冲绳嘉手纳空军基地,并在4月26日至5月26日开展行动。但加拿大并未确切指出双方冲突的空域位置。

Source



中国首次公布歼-16参加中俄联合巡航

5/30/2022

中国官媒央视昨天播放中俄军机同框照,据报图片中的军机为歼-16军机(右一和右二)、轰-6K(左二)和俄罗斯的图-95(左一)。(央视军事微博视频截图)

中国官媒央视昨天(29日)播放中国歼-16军机和俄罗斯军机的同框照。中国媒体指出,这是中国首次公布歼16为中俄联合巡航“护航”的照片,这也是歼-16首次被披露参加中俄联合巡航。

央视军事昨天在微博公布歼-16与俄战机同框照。《环球时报》指出,照片里除了有歼-16之外,还包括中国的轰-6K与俄军的图-95。

中国国防部早前公布,中俄两国空军上周二(24日)在日本海、东海、西太平洋海域上空组织实施例行性联合空中战略巡航。国防部新闻发言人吴谦介绍,这是自2019年以来两国空军联合实施的第四次战略巡航,目的是检验提升两国空军协作水平,推进两军战略互信和务实合作。

《环球时报》也引述专家称,这是中国首次公布派战斗机为中俄联合巡航护航的具体信息,不排除在下一次中俄联合空中巡航中会出现中国歼-20和俄罗斯苏-57战机。



据报道,歼-16是中国自主研发的一款双座、重型多用途战斗机,由于载弹量大、火力强悍,被军迷们称为“炸弹卡车”。歼-16和歼-10C、歼-20还被誉为中国空军“三剑客”,三款战机均已常态化开展编队飞行训练。

一位匿名军事专家分析,这是中国首次公布派战斗机为中俄联合巡航护航的具体信息。之前媒体信息显示,俄方派出苏-30SM战斗机为联合战略巡航进行护航,中国这一举动既是对等的安排,又是从实战角度出发。

另一名军事专家宋忠平说,中俄联合空中战略巡航中的主角——轰-6K与图-95都是战略轰炸机,战略轰炸机需要有战斗机伴飞进行护航,俄罗斯的苏-30和解放军的歼-16都是重型战斗机,这两款战机护航有助于中俄联合巡航实战能力的提升。“作为中国的新锐战机,歼-16在警戒、战备巡航以及未来的军事斗争中担当重要的角色。而歼-16出现在此次中俄联合巡航编队中,显示中国整体作战能力有了较大提升,这自然有助于维护地区和平稳定。 ”

宋忠平认为,为了应对战场环境的不断变化,强化实战化能力,必须要配备足够数量的战斗机来加以护航,确保空中战略巡航可靠、有效、安全的执行。随着军事技术不断进步,武器装备性能越来越好,作战能力越来越强,保障能力越来越强,“不排除在下一次中俄联合空中巡航中会出现中国的歼-20和俄罗斯的苏-57,届时整体作战能力会有非常大的提升。”

Source



中国科研无人船下水 美媒:是可军用「超级航母」

世界新闻网

5/29/2022

中国新近下水一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船「珠海云」号,被美媒称为能搭载无人机和水下无人潜航器的超级航母。(环球网)

中国十天前下水一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船「珠海云」号,原本未引起特别注意,但美媒近日报导说,它是一艘能同时能搭载空中无人机和水下无人潜航器的超级航母。

中国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科考船「珠海云」号18日在广州举行下水仪式,中国官方的说法称,它将为中国开展海洋科考、拓展海洋科学、助力海洋经济发展提供前所未有的利器。

这则消息原本没太多人注意,中国近年具最新科技功能的新船下水比比皆是,但这艘船最近被西方媒体报导成「具有显著的军事用途」。

美国「动力」网站27日报导称,这艘巨大的无人驾驶船只表面上是为海洋研究而设计的,但具有先进的人工智能操作系统,至少可以进行半自主操作,也可以在军事环境中用作各种无人武器和监视系统的指挥内核。



报导称,「珠海云」号被广泛认为是「全球首艘具有远程遥控和开阔水域自主航行功能的科考船」,其人工智能(AI)操作系统,很可能具备半自动运行能力,为了让它在繁忙的港口区域航行,船员将通过远程遥控来操作船舶的导航系统,或者至少具备在这些复杂的导航阶段进行监控。

它还可以支持它作为各种无人平台(包括空中无人机)的母舰。换句话说,该报导认为,「珠海云」号实际上是一艘同时能搭载无人机和水下无人潜航器的超级航母。

该报导还联想到「珠海云」号可与其他中国无人机/无人艇/无人潜航器的协同作战。报导称,其他中国公司已经开始开发用于特定安全任务的无人水面舰艇。例如中国云舟科技在2021年底利用六艘高速无人船进行了「快速拦截、围攻和驱逐海上入侵者」的测试。

报导称,它的「动态合作对抗技术」或「蜂群」技术,可以让无人机船只以自主协调的方式与敌方目标交战,而无需人工控制。而2018年,云舟科技就对多达56艘无人船进行了协作测试。



报导认为,「珠海云」号或者其他类似的船只,理论上可以充当这类无人艇群的协同指挥中心。

该报导还说,「珠海云」号能收集「三D动态观测」数据,对于中国海军来说尤其重要。借助「珠海云」号提供的准确海床地形图,中国潜艇将能够提高任务规划和航行灵活性。

环球网报导,公开数据显示,「珠海云」号由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是全球首艘智能型无人系统母船,隶属于南方海洋科学与工程广东省实验室(珠海)(以下简称「南方海洋实验室」)。该船计划于今年年底完成海上航行试验并交付使用。

「珠海云」号全长88.5米,型宽14.0米,型深6.1米,设计吃水3.7米,最大航速18节,经济航速为13节,设计排水量约2000吨。

被美媒称为能搭载无人机和水下无人潜航器的超级航母「珠海云」号日前在广州下水。(环球网)

Source




港媒:中国研发具垂直发射系统的新核潜艇

5/15/2022

美国商业卫星公司星球实验室(Planet Labs)5月4日拍摄的卫星图像显示,中国辽宁省葫芦岛港船厂的浮坞上出现了一艘新潜舰。(路透社)

商业卫星图像显示,中国解放军正建造更大、推进系统比现役093型核潜艇更先进的新型核潜艇,引发外界猜测解放军将采用具备垂直发射系统的下一代核潜艇。

据香港《南华早报》报道,卫星图像分析公司全资源分析(Allsource Analysis)本月5日发布于推特的卫星图像显示,从4月底至本月初,一艘舰艇出现在辽宁省葫芦岛港造船厂的浮动码头上。

图像显示,这艘新型舰艇是核动力攻击潜艇(SSN),船体更大更长,船尾的推进装置被遮挡,更增添了神秘感。

北京海军专家李杰说,这艘潜舰虽比现役的093型核潜艇大,但仍比1.1万公吨的094型核动力导弹潜舰(SSBN)小。其中093型潜舰能发射陆制的鹰击-18反舰导弹,而升级的094型潜舰则装备了垂直发射、射程超过1万公里,能打击美国大陆的巨浪-3型弹道导弹。




美国五角大楼去年11月提交美国国会的报告说,美国预计2020年代中期,中国解放军将会打造升级的093型潜舰,即093B,以加强中国海军反水面作战能力,要是093或改型装备攻陆巡弋导弹(LACMs),则可以提升秘密的攻陆选项。

但李杰说,在过去的20年里,中国已经在093型潜舰的基础上研发了几个升级版潜舰,可能为垂直发射系统(VLS)设计了更大的船体。舰载VLS是一种先进的系统,用于容纳和发射导弹,以实现更远距和更高精准度的打击,但在水下舰艇搭载VLS则需要更先进的技术,与诸如护卫舰和驱逐舰上的VLS相比有不同的问题需要解决。

北京军事科学“远望智库”研究员周晨明说,如果北京要打造新型潜舰,应该会和排水量超过1万公吨的美国海狼级(Seawolf-class)同等强大,但中国的这艘舰艇似乎更加小。



先前中国媒体报道称,北京已经打造了093龟背改型,船体较高,类似于094型和SSBN以搭载垂发导弹,但澳门军事观察家黄东说,此潜舰龟背设计不良,以致噪音增加,影响了潜舰的秘密打击能力。

但周晨明说,龟背设计只是一种权宜之计,因中国的舰载核反应炉不够强大以推进大型舰艇。他强调,中国有能力打造大型舰艇和各式强大导弹,但到了核动力平台,所有的优点都会面临限制。

他认为,无论是水面舰艇还是潜舰,都应减少排水量,以配合有限的核推进力。因此,葫芦岛港船厂内看似较大的新型潜舰,很可能是测试中国新一代核反应炉,以供未来核动力潜舰与航母等使用的实验平台。

另外,李杰说,中国海军会持续开发更先进的核潜艇,而这是北京为震慑、阻止美军干预两岸统一计划最有力的武器。而他认为,北京官方外泄这款新潜舰的细节,可能就是威慑战略的一部分,在美国向台湾军售更具攻击力的武器给台湾之际,对美军作出警告。

Source




中国首次实现运载火箭海上“一站式”发射

5/02/2022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今天(30日)在中国黄海南部海域,以“一箭五星”方式托举吉林一号高分系列卫星点火升空,随后卫星被顺利送入预定轨道,发射取得圆满成功。这是中国首次实现运载火箭海上“一站式”发射,即总装、总测、出港、发射一体化。

根据中国航天报报道,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有限公司一院研制,主要用于太阳同步轨道和近地轨道载荷发射任务,支持单星发射、多星发射、星座快速组网和补网发射。

截至目前,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共进行13次发射任务,其中10次为陆上发射,三次海上发射,共计将58颗卫星送入太空。今年还将有一至三次海上发射计划,包括低倾角圆轨道和太阳同步轨道。



本次任务中,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一院固体运载火箭产业基地完成总装总测,随即转运至港口发射船完成发射准备并出海执行任务,首次实现了火箭总装、总测、出港、发射的一体化,任务周期缩短三分之一,同时减少运输成本及运输过程可能产生的风险,为后续海上高频次、批量化发射奠定了扎实的基础。

长征十一号运载火箭在此次任务中进行了以一级更换新型伺服机构为代表的多项技术改进,提高了火箭的测试覆盖性和可维护性,发射操作更为简捷。本次发射船航程超550公里,进一步拓展了海射的机动范围,提高任务适应性。

吉林一号高分03D04星~07星及高分04A星共包含五颗卫星,是由长光卫星技术股份有限公司出资自研的光学遥感技术卫星,主要用于获取高分辨可见光推扫影像和视频影像。五颗卫星与在轨的吉林一号卫星组网后,将为林业、农业、草原、海洋、资源、环境、城市建设等行业用户提供更加丰富的遥感数据和产品服务。

本次发射是长征系列运载火箭第418次发射。

Source



中国055舰上发射 最神秘导弹「鹰击21」亮相 射程达1500公里

中国新闻组

4/25/2022

军事专家认为该导弹就是解放军最新型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取材自环球网)

解放军在海军节除官宣航母「三胎」将亮相,还发射「「最神秘和最致命的导弹」。外界猜测为「鹰击21」高超音速反舰导弹,1000-1500公里的预估射程已超过航母战斗群的防御半径,将让各国反导系统无法拦截。「国防时报排头兵」报导,解放军此时秀肌肉,是为威慑危险分子「别踩中国红线」。

全球炸裂!鷹擊-21導彈首亮相,將成轟-6N“完美搭檔”,成全球射程最遠,最難防禦的反艦彈道導彈,連美國都束手無策!【一號哨所】
Apr 24, 2022


香港01引述印度「欧亚时报」报导称,解放军武器库中最致命的武器之一是「鹰击21」反舰弹道导弹,它此前一直笼罩在神秘面纱下,但最近解放军海军罕见地发布055型驱逐舰发射这种高超音速反舰弹道导弹的首条影片。

报导提到,美国国会研究服务局早些时候在关于中国海军能力的报告中提到,「中国正在开发高超音速滑翔飞行器,如果将其纳入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可能会使中国的反舰弹道导弹更难拦截。」

美国「海军新闻」网站20日在「中国试射新型鹰击21高超音速导弹」的报导提到,中国海军这段影片暗示该导弹可能是配备有小型高超音速滑翔弹头的反舰弹道导弹。因为「该导弹的控制面相当小,意味着它可能不是防空导弹」。

报导称,这种新型导弹是从一艘055型巡洋舰上发射的。「目前已经有8艘055型巡洋舰下水,它无疑是中国海军阵容中最令人印象深刻的水面战舰」。据公开数据,055型驱逐舰装备有多达112个垂直发射单元,其中最大的发射单元足以容纳长9米直径0.85米的超大尺寸导弹。


Healthcare Certification and ESL Programs



网站强调,「如果这种新导弹被证明的确是高超音速鹰击21导弹,那么055型巡洋舰将是世界上最强的水面战舰」。

美国「动力」网站也认为,关于中国055型驱逐舰发射的神秘导弹猜测很多,但最可能的就是反舰弹道导弹。这段影片显示导弹以「冷发射」的形式升空,然后点燃助推器飞向目标。助推器的长度相对较短,弹头部分呈长锥形,底部有小鳍,「该种设计很容易让人联想到机动再入飞行器」。

对于外媒的猜测,国防时报排头兵指出,解放军适时地亮出肌肉,告诉那些蠢蠢欲动的心怀不轨者一个很简单的事实,若敢挑起台海战事,美日舰艇还想着要来凑热闹,「到那时到底还能不能走,就得由我们中国来决定」。

Source


A STEM Daycare Academy


中国十大最亮眼自制武器 歼20、辽宁舰上榜

中国新闻组

02/01/2022

歼20。(取材自微博)

官媒环球时报日前通过网友投票,进行「2021年最亮眼十大中国国产武器评选」结果出炉。「歼20隐形战斗机」、「航母辽宁舰、山东舰」和「055型万吨驱逐舰」分居前三名。专家分析,排名前三的武器都不是新型号,但都凸显了中国战略方向,反映出网友对代表「大国重器」的新型武器装备的关注。

据环球网资讯报导,网友评选的「2021年最亮眼十大国产武器评选」排行榜中,上榜的国产武器型号还有「运20大型运输机」、「攻击11无人机」、「运油20空中加油机」、「更换新质弹头的导弹」、「歼16系列战斗机」、「轰6K『战神』轰炸机」、「海军节同时入列服役的三艘主力军舰」。

中国军方公布南昌舰近距离实弹射击画面。图为南昌舰整体构造。(央视截屏)



列入候选名单的有「无侦7无人机」、「无侦8无人机」、「歼15及中国后续舰载机型号」、「高原部署的远火与新轻坦」、「出口国外的FD-2000B防空导弹」以及「出口舰艇中吨位最大的054AP护卫舰」等。

山东舰。(视频截屏)

报导引述一位匿名中国军事专家分析,从评选结果来看,这次排名前三的武器都不是新型号,但细想又可谓「预料之外,意料之中」。上榜的这些国产武器反映出网友对代表「大国重器」的新型武器装备的关注,也体现了中国在相关领域的重视。

辽宁舰甲板停满歼15。(央视截屏)



排在第一名的歼20已经首飞10年,但在2021年9月的珠海航展中,歼20现身并首次官宣用上「中国心」。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称,更换先进的国产「WS-10」发动机后,歼20不仅具备超音速巡航能力,还摆脱了俄制发动机的制约,可以大批量生产。有西方媒体称「歼20推出双座型号,成为全球首款拥有双座布局的隐形战斗机」。

排名第二的航母辽宁舰、山东舰在媒体上的曝光率也很高,且多次被美国媒体「追踪」报导。2021年4月,辽宁舰航母编队在台湾周边海域和南海相关海域进行例行训练;5月,山东舰航母编队在南海相关海域进行训练;年底,山东舰赴南海某海域展开多课目实战化训练,12月,辽宁舰编队再次穿过宫古海峡赴太平洋海域演习。

报导引述「舰载武器」运行主编石宏认为,中国两艘航母都能做到一年内两次出击,「这意味着航母的战备程度非常高」。




以南昌舰为代表的055型万吨大驱,2021年的活跃程度也非常高。作为中国海军综合作战能力最强的水面作战舰艇,南昌舰不仅陪着辽宁舰每次出海演练任务,还带队完成在阿留申群岛附近的巡逻和中俄海军舰艇编队环绕日本的战略巡航,在2021年中国海军大事中一次都没有缺席。

从上榜的武器种类来看,海空大型装备仍然占据C位。其中航空装备为六种、海上舰艇为三种,「更换新质弹头的导弹」属于火箭军装备,而陆军装备则没有上榜。

中国专家认为,上榜的国产武器也折射了中国当前面临的两大战略方向——台海与南海。无论是空军歼16系列战斗机、轰6K轰炸机还是海军的航母编队、075型两栖攻击舰,它们在媒体上的曝光率往往与持续紧张的台海局势有关。在此情况下,中国军方持续加大对台湾周边的海陆空军事演习,这些装备也跟着成了「明星」。

Source




中国称:这种武器终于突破瓶颈 “确已领先美国”

文章来源: LTN

01/03/2021

中国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易仕和声称中国已掌握让极音速飞弹搭载红外线导引功能的技术。示意图,图为俄国去年在海上试射极音速飞弹画面。(路透)

中国去年传出成功试射极音速武器,引发国际社会热议,尤其美国更是高度关注。近日解放军军事委员会直属的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易仕和发表一篇论文,宣称中国已掌握让极音速飞弹具备红外线导引(热追踪)功能的技术,已「确实领先美国」。




根据《南华早报》报导,中国航空航天领域专家、国防科技大学教授易仕和去年12月发表一篇论文,声称中国已取得「一系列已验证有效的核心技术突破」,其中就包括让极音速飞弹依据热能标记追踪打击目标。如果属实,代表中国已经成功开发出得以在极音速情况下运作的热追踪系统。

虽然美国在飞弹防御系统也会使用热追踪技术,但通常只用于空气较为稀薄的高空区域,不过易仕和宣称中国已经突破瓶颈,找到可以让热追踪飞弹在低空飞行时也能发挥作用的方法,让中方的武器躲避美方防御系统的机率大大提升。

易仕和还说,美国防部也已要求包商为极音速飞弹开发红外线感应器,但估计至少也要4年时间才能取得成果,中国在这方面已「确实领先美国」。目前中国官方尚未证实。

Source



卫星图像显示中国用美航母模型进行导弹目标练习

11/08/2021

Maxar公司拍摄的卫星图像显示,中国军方在新疆若羌的一处武器测试场地有美国航母形状的目标。(Maxar Technologies/路透社)

卫星图像显示,中国军方正在西部偏远沙漠的武器试验场地,使用美国航母的模型作为打击目标。

彭博社引述美国海军研究所新闻网站报道,卫星图像显示,新疆塔克拉玛干沙漠一个测试设施有一艘航空母舰和两艘阿利伯克级导弹驱逐舰形状的靶标。这两种类型的舰艇均由美国第七舰队部署,该舰队在包括台湾周边海域在内的西太平洋巡逻。



这些图像是由Maxar Technologies Inc. 于10月拍摄的,该公司是一家拥有80多颗卫星在轨的美国公司。Maxar在周一通过电子邮件发送给彭博新闻的声明中说,该设施还有两个约75米长的矩形目标,都安装在轨道上。

报道称,该设施被卫星捕捉得很清晰,这表明北京正试图向华盛顿展示其导弹部队的能力。 去年8月,中国军方在南中国海协调试射“航母杀手”东风-21D导弹,美国印太司令部前司令、海军上将菲尔戴维森后来告诉参议院小组,这是中国针对美军“明确无误的信号”。

Source



China constructs fake US warships for potential target practice, images show

By Emily Crane

11/08/2021

This satellite image provided by Maxar Technologies shows one of the mock US vessels spotted in Ruoqiang county, China. AP

China’s military has built a fake US Navy aircraft carrier and other warships for possible missile target practice, according to new satellite images published Sunday.

The images, captured by Colorado-based satellite imagery company Maxar Technologies, show a full-scale outline of a carrier and at least two Arleigh Burke-class destroyers at what appears to be a new target range complex in the Taklamakan Desert, part of China’s notorious Xinjiang province.

One of the mockups included the funnels and weapons systems featured on the destroyers, according to an analysis by the US Naval Institute.



The fake warships also appeared to be mounted on railway tracks in an apparent effort to keep them mobile.

The complex where the mockups were seen is close to a former target range China previously used for ballistic missile testing.

Another image of the mock-ups shows how the models are mounted on railway tracks, apparently to keep them mobile during potential target practice.
AP

“The mockups of several probable U.S. warships, along with other warships (mounted on rails and mobile), could simulate targets related to seeking/target acquisition testing,” the US Naval Institute said, citing a summary of the images by geospatial intelligence company AllSource Analysis.



“This, and the extensive detail of the mockups, including the placement of multiple sensors on and around the vessel targets, it is probable that this area is intended for multiple uses over time.”

China’s anti-ship missile programs are overseen by the People’s Liberation Army Rocket Force. 

This and other model US warships were spotted near a former target practice zone in China’s western Xinjiang region.
Satellite image ©2021 Maxar Tec

Chinese Foreign Ministry spokesperson Wang Wenbin denied knowing about the satellite imagery during a press briefing Monday, saying “I’m not aware of the situation.”



China’s defense ministry has not commented on the images.

The photos were taken at a time when tensions remain high between the US and China over the South China Sea, Taiwan and military supremacy in the Indo-Pacific region.

The Pentagon issued a report earlier this month saying China was expanding its nuclear force faster than the US had anticipated a year ago and could increase the number of nuclear warheads its military has by 700 in fewer than six years.

The satellite images came after the US government’s announcement earlier this month that China was expanding its nuclear weaponry faster than expected. Here, a rail terminus and storage building at the desert complex.
Satellite image ©2021 Maxar Tec

US defense officials have said they are increasingly aware of China’s intentions.

With Post wires

Source



中国在上海建新航母!可匹敌美国“福特级”

文章来源: 东森新闻

10/28/2021

First electromagnetic catapult China’s Type 003 aircraft carrier being installed
Sep 6, 2021

中国近20年来的海军技术日新月异,航空母舰更是该国最重要的发展之一。《海军新闻》最近透过卫星图像发现,自中国在10年前引进俄罗斯的技术后,该国的航母设计已足以和美国匹敌,除了2艘正在俄罗斯基地服役的航母外,中国也正在上海建造一艘更新、更大的超级航母。

据《海军新闻》报导,国防专家最近利用太空公司卡佩拉(Capella Space)能在黑暗中透视云层的合成孔径雷达(SAR)发现,中国目前正在上海附近建造一艘新的003型航母,而这艘新航母的性能大致可与美国2017年推出的最新次世代超级航母“福特级”相媲美。



从卫星图像看来,新的航母根据俄罗斯航母,做了一个重要的变化。过去的2艘航母都仰赖滑跳起飞甲板让飞机起飞,因此J-15侧翼战斗机能轻易地从甲板升空,不过KJ-600型的战斗机则无法如此操作。

在新航母中,中国引进了与“福特级”相似的技术,运用“电磁式飞机推射”(EMALS)系统,让KJ-600型战斗机能顺利起飞,并提高舰载战斗机的耐力。另外,专家也猜测,中国可能会研发出一种新的隐形航母战斗机。

《海军新闻》指出,上海船厂的新航母建造计划似乎进展稳定,不过他们不认为新航母会在近期内下水,因为从卫星图像可见,有部分的货柜被分段移至它后方的船坞,而新航母上也有2个通往内部作业使用的大洞。专家分析。这些情况都非常正常,因为美方也是这么做的。

位于船厂南方约1900公里的海南三亚,正持续为航母打造庞大的干坞,那是中国通往南海的重要战略位置,且002型航母“山东”已和大部分的核潜舰队驻扎在那里。从卫星图图像看来,新的船坞宽约80米,正好和建造新航母的码头相似,因此《海军新闻》认为,中国新航母的“全尺寸”应为80米以内,而且中方近期内也没有计划要打造比这更大的航母。

Source



神舟十三号若遇紧急情况 十四号最快8.5天可赶到救援

来自 / 联合早报

10/17/2021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在顺利进驻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后,神舟十三号航天员乘组昨天上午9时50分成功开启货物舱舱门,顺利进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接下来,航天员乘组还将开启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货物舱舱门,并将按计划开展货物转运等相关工作。 (新华社)

(北京综合讯)中国成功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的同时,神舟十四号飞船已进入应急发射状态。若神舟十三号遇到紧急情况,神舟十四号最快可在8.5天赶往展开太空救援。

综合新华社和《科技日报》报道,神舟飞船为多船批次投产,两船同时出厂,同时在发射场完成总装、测试等工作。神舟十四号作为地面待命救援飞船,完成推进剂加注前准备,在厂房就位,随时可启动后续发射工作程序。

一旦在轨发生需要救援的情况,在火箭配合下随时可启动救援程序,短时间内即可发射入轨,将航天员接回地面。



据介绍,这是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的研制团队,开创的“天地结合”应急救援模式,共有两艘飞船进场,后一艘是前一艘的“生命救援之舟”。

在8.5天应急救援发射流程中,包括48个小时的人员集结和准备时间。预备作为应急救援队的人员有几百人,被列在火箭调度系统专门制定的名单中。根据方案,两个小时内,调度人员要到岗组建试验队,一个小时要通知到全员。

与此同时,调度人员还须要将备份产品、试验设备、办公用品、防护用品等物资组织到位,并协调发射场提前开始准备工作。也就是说,从接到指令起48个小时里,调度系统将做到让全体试验队员穿上工作服,投入发射场工作。



这个过程中,火箭团队以30分钟为一个计数周期,每两个小时为一个工作阶段。不仅如此,每一项工作步骤都细化到工作时间、累计工作时间、所需岗位及人数、人员所属中队、定位厂房,安排得非常精细。

其中,“累计工作时间”会统计每名人员的持续工作时长;当达到预设的最大值后,应急人员必须更换,避免打“疲劳仗”。

中国在上周末凌晨发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三名航天员前往中国的空间站,将在太空生活工作六个月。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官网昨日发布消息,三名航天员进驻空间站后,昨日成功开启货物舱舱门,并顺利进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接下来将开启天舟二号货运飞船货物舱舱门,然后开展货物转运等工作。

Source



神舟十三号与空间站完成交会对接

10/15/2021

10月16日在北京航天飞行控制中心拍摄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内(上),以及飞船与天和核心舱自主快速交会对接的画面。(新华社)

中国今天(16日)凌晨发射的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入轨后顺利完成入轨状态设置,于6时56分采用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模式,成功对接于天宫空间站天和核心舱径向端口。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三号与此前已对接的天舟二号、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一起构成四舱(船)组合体,整个交会对接过程历时约6.5小时。

三名航天员翟志刚、王亚平、叶光富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后续,航天员乘组将按计划开展相关工作。



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自主快速交会对接。(新华社)

神舟十三号此后将开展六个月“超长待机”。

据了解,神舟系列载人飞船均由中国航天科技集团五院抓总研制,由轨道舱、返回舱和推进舱构成,共有14个分系统,是迄今为止中国研制的标准最高、指标最严格的载人航天器。

Source





神舟十三号近期择机发射 今年第二批航天员即将出征太空

北京日报客户端

10/08/2021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昨天发布消息,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组合体已于当天转运至发射区,计划近期择机实施发射。中国载人航天今年第二批航天员即将出征太空。

10月7日,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与长征二号F遥十三运载火箭组合体已转运至发射区。 新华社发(汪江波摄)

  昨天上午8时,托举着长二F遥十三运载火箭和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组合体的活动发射平台,缓缓驶出垂直总装测试厂房,经过1500米的轨道行驶后,稳稳抵达发射塔架,转入后续准备工作。

  长二F运载火箭是按照发射载人飞船的要求,以提高可靠性、确保安全性为目标研制的运载火箭,可以把8.6吨的有效载荷送入近地点200公里、远地点350公里的地球近地轨道。自1999年执行首飞任务以来,长二F火箭以全胜战绩将一批又一批航天员送入太空,为中国载人航天事业立下了汗马功劳。



  今年长二F火箭共执行两次发射任务,6月17日,长二F遥十二火箭成功发射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三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送上太空。为进一步确保航天员的安全,今年起长二F火箭采取“发射一发、备份一发”及“滚动备份”的发射模式。也就是说,作为中国航天史上首枚集应急救援和发射任务于一身的火箭,长二F遥十三火箭从“起立就位”到“交接换岗”,“站”着值班了5个多月,再加上发射准备时间,其站立时长创下中国载人火箭之最。

  长二F遥十三运载火箭见证了“兄弟”长二F遥十二的总装测试、转运和发射全过程。在目送遥十二一飞冲天112天后,它也终于“站”在了发射塔架上,随时准备担负起运送神舟载人飞船的重任。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表示,目前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今年4月,我国在文昌航天发射场成功发射天和核心舱,开启了中国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的序幕。按照计划,今明两年我国将实施11次发射任务,其中前5次为空间站在轨组装建造的关键技术验证,现已圆满完成天和核心舱、2次天舟货运飞船和1次神舟载人飞船的发射,即将实施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发射。明年我国还将分别发射问天、梦天空间站舱段,发射两艘货运飞船和两艘载人飞船,完成中国空间站的建造,建成国家太空实验室。



  相关新闻

  远望3号测控船扬帆启航

  本报讯(记者 张航 通讯员 亓创 王雪岩)昨天上午9时许,伴随着一声汽笛长鸣,远望3号船解缆启航,缓缓驶离中国卫星海上测控部码头,奔赴任务海域执行海上测控任务,开启全新航程。

  为确保本次出航任务万无一失,远望3号船按计划完成了试验文书学习、薄弱环节补强、设备性能指标测试、技术状态验证等一系列准备,并组织人员补给物资器材、检修仪器仪表、维护动力设备。“本航次是远望3号船今年第4次远赴大洋执行任务。国庆假期,全体船员封闭在船,严格落实隔离管理措施,将发生输入型感染病例的可能性降到最低,确保航行绝对安全。”远望3号船船长史开告诉记者。

  远望3号船党委书记董相奎表示,全船已经按最高标准完成了出航前的各种准备,相信一定能够圆满完成任务,交上一份满意答卷。

  远望3号船是我国自主设计和建造的第二代远洋航天测控船,二十多年来远涉重洋50余次,主要担负对火箭高中低轨卫星、飞船及空间站等目标的海上测控通信任务,圆满完成了以神舟、嫦娥、北斗为代表的90余次海上航天测控任务,测控成功率达百分之百。

Source



神舟十二号飞船顺利着陆

9/17/2021

三名宇航员汤洪波(左)、聂海胜(中)和刘伯明(右)安全出舱,身体状况良好。(新华社)

中国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今天(17日)返回地球,下午1时30分左右顺利在东风着陆场着陆。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地球 三名航天员凯旋!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自6月17日发射以来,航天员们已在轨“出差”三个月,完成众多工作任务。9月17日,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按计划再入返回,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即将启程回到祖国怀抱。欢迎航天英雄凯旋而归!


综合央视新闻和新华社报道,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返回舱反推火箭成功点火后,平安降落在东风着陆场预定区域。这是神舟载人飞船首次在东风着陆场着陆。

神舟十二号返回舱在着陆前打开降落伞。(新华社)


神舟十二号返回舱下午1时30分左右顺利在东风着陆场着陆。(新华社)

返回舱舱门打开,三名航天员身体状况良好。地面控制中心宣布,本次任务圆满成功。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下午1时30分左右顺利在东风着陆场着陆。图为地面工作人员协助打开舱门。(新华社)


地面工作人员打开返回舱舱门,查看三名航天员的身体状况。(新华社)

三名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和汤洪波在太空工作生活三个月,刷新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

另外,中国将在本月内发射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为下月神舟十三号载人飞船进入天和核心舱做准备。有消息说,航天员王亚平可能入选神舟十三号飞船乘组,成为进入中国空间站的首名女航天员。

Source



空间站生活90天创纪录 载三航天员神舟十二号预计今天酒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按计划返回

来源:人民网

9/16/2021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8时56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截至目前,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已在空间站组合体工作生活了90天,刷新了中国航天员单次飞行任务太空驻留时间的纪录。分离前,航天员乘组在地面科技人员的配合下,完成了空间站组合体状态设置、实验数据整理下传、留轨物资清理转运等撤离前各项工作。

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与空间站核心舱成功实施分离 东风着陆场将首次接航天员回家
Sep 16, 2021


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撤离后,于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13时38分,与空间站组合体完成绕飞及径向交会试验,成功验证了径向交会技术,为后续载人飞行任务奠定了重要技术基础。后续,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将按计划再入返回,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即将启程回到祖国怀抱。

【360°今日中國】9/17神舟十二號回地球!聶海勝、劉伯明、湯洪波太空生活90天,刷新中國航天員單次飛行任務駐留太空時間的紀錄!
Sep 16, 2021

另据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消息,北京时间2021年9月16日,天舟三号货运飞船与长征七号遥四运载火箭组合体已垂直转运至发射区。目前,文昌航天发射场设施设备状态良好,后续将按计划开展发射前的各项功能检查、联合测试等工作。

Source



中国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二度出舱

8/20/2021

其中一名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今早出舱,展开舱外任务。(央视微博视频截图)

中国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今天(20日)第二度出舱,进行长达约六小时的出舱活动。航天员下来将继续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计划9月中旬返回地球。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公布,航天员聂海胜和刘伯明身着中国自主研制的新一代“飞天”舱外航天服,先后从天和核心舱节点舱成功出舱,并已完成在机械臂上安装脚限位器和舱外工作台等工作。

他们将在机械臂支持下,相互配合开展空间站舱外有关设备安装等作业。在舱内的另一名航天员汤洪波则配合支持两名出舱航天员开展舱外操作。



在圆满完成此次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后,聂海胜、刘伯明已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比原计划提前了约一小时。

刘伯明和汤洪波今年7月完成长达七小时的舱外任务,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之后,再有航天员出舱活动。

中国军事评论员宋忠平早前就首次舱外任务分析,执行长时间出舱任务,是组建和维护大型空间站的一个重要需求。2008年的出舱停留在技术验证层面,而这一次不仅在舱外停留时间更长,任务也更复杂。就连新一代舱外航空服也进行大量优化,说明中国航天技术在各个方面都有大幅提升。

原文链接>>



航天员出舱七小时 分析:中国载人航天能力仅次于美

文 / ​​​​​​​陈婧

7/05/2021

今今天(4日)14时57分,经过约7小时的出舱活动,神舟十二号航天员乘组密切协同,圆满完成出舱活动期间全部既定任务,航天员刘伯明、汤洪波安全返回天和核心舱,出舱活动取得圆满成功。(新华社)

中国空间站航天员完成长达七小时的舱外任务,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之后,再有航天员出舱活动。分析指出,和13年前相比,此次出舱时间更长、任务更复杂,体现中国载人航天能力已跻身全球第一梯队,目前仅次于美国。

两名“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航天员刘伯明和汤洪波今早(4日)8时11分起,在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执行首次舱外任务,另一名航天员聂海胜则留在舱内配合支持任务。下午2时57分,刘伯明、汤洪波完成全部出舱任务后返回核心舱。

在舱外的逾七个小时里,一名航天员为搬运货物和协助人员移动的机械臂安装工作台等设备,并站在机械臂上进行移动;另一人则靠舱壁上的扶手爬行一段距离,到作业点进行辅助工作。两人也合力抬升了空间站舱外全景摄像机的位置,使镜头可以拍到更广阔的视角。



这是继2008年神舟七号载人飞行任务后,中国航天员再次实施空间出舱活动,也是他们首次在中国空间站进行出舱。刘伯明打开舱门和出舱时,地面指挥大厅两度响起掌声。

刘伯明出舱后,望着广袤的宇宙发出感叹:“哇!这外边太漂亮了!”这句话随即登上微博热搜榜,网民也拿它与13年前神舟七号航天员翟志刚的语录“我已出舱,感觉良好”对比。

网名为“太空精酿”的科普博主指出,13年前的出舱任务仅持续十多分钟,当时位于辅助位置的刘伯明只有头部和手部出舱,翟志刚出舱时还经历了多次打开舱门未果、传感器误报火灾等阻碍。而这一次刘伯明能完全出舱,并从容不迫地赞美太空美景,体现了中国出舱行走技术的飞跃。

中国军事评论员宋忠平接受《联合早报》访问时分析,执行长时间出舱任务,是组建和维护大型空间站的一个重要需求。2008年的出舱停留在技术验证层面,而这一次不仅在舱外停留时间更长,任务也更复杂。就连新一代舱外航空服也进行大量优化,说明中国航天技术在各个方面都有大幅提升。



神舟十二号升空至今已有半个多月,宋忠平认为,此次载人飞行证明中国航天能力已从全球第二梯队上升到第一梯队,甚至超越俄罗斯,仅次于美国。“目前和美国在经验和技术方面还有一定差距,中国航天员积累更丰富的出舱经验是非常重要的。”

中国航天员科研训练中心选训室主任王焰磊向媒体指出,通过首次出舱活动,航天员出舱能力、应急能力都能够得到有效验证,特别是在舱外进行长时间工作,人与装备的结合为后续航天员对空间站进行维护提供了宝贵经验。

三名航天员在余下两个半月的太空之旅期间,还将进行一次出舱活动,宋忠平预计第二次出舱时将试验更多组装活动。明年中国还将发射两个实验舱,与核心舱对接,届时将有更多部件需要航天员出舱连接组装。

(记者是《联合早报》上海特派员)

原文链接>>



法国航天员欢迎中国航天员:太空人口增加43%

6/19/2021

正在国际空间站执行任务的法国航天员佩斯凯(Thomas Pesquet)发推表示:“欢迎三名中国航天员,本周太空人口增长了43%。”

据观察者网报道,中国航天员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6月17日先后进入天和核心舱的第二天,佩斯凯用英语发推说:“随着中国将三名航天员送去他们的空间站,本周太空人口增长了43%。太空飞行是一项不可思议的成就(鼓掌)。我能想象他们仨从轨道欣赏他们首都北京和天津景色的样子。”

他还配了一张从太空俯瞰地球的图片,可以看到地面上的“万家灯火”。



此外,佩斯凯还用法语发推说:“欢迎三名中国航天员来到太空。我希望他们能和我一样,也有机会看到北京和天津。”

佩斯凯常在推特上分享太空生活,比如刚安装了一个新厕所,又或从太空看到的风景等。

佩斯凯等四名航天员4月23日从美国佛罗里达州肯尼迪航天中心乘坐SpaceX飞船出发,前往国际空间站执行为期六个月的“阿尔法”任务。这是他第二次前往国际空间站,并将担任一个月空间站站长。这也是欧洲航天员首次担任这一职务。目前国际空间站共有七名航天员:美国三人、俄罗斯两人、法国一人、日本一人。

原文链接>>



中国航天员首次进入自己空间站 专家:标志着中国已成太空领域有实力新玩家

来自 / 联合早报 | 文 / 于泽远

6/17/2021

神舟十二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专家指出,建设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具有极高的门槛和难度,此前只有苏联(俄罗斯)和美国跨过这道门槛。中国三名航天员正式进驻自主研发的空间站,标志着中国已成为这一高科技领域有实力的新玩家。

中国昨天上午用长征二号F运载火箭将神舟十二号载人飞船送入预定轨道,顺利将聂海胜、刘伯明、汤洪波三名航天员送入太空。昨天下午,神舟十二号飞船与中国空间站天和核心舱自主对接成功,三名宇航员随后进入天和核心舱,开始为期三个月的在轨驻留。

有专家指出,建设有人照料的空间站具有极高的门槛和难度,此前只有苏联(俄罗斯)和美国跨过这道门槛。中国三名航天员正式进驻自主研发的空间站,标志着中国已成为这一高科技领域有实力的新玩家。

中国央视昨天对神舟十二号飞船的发射和对接进行了现场直播。三名航天员在发射过程中神态安祥,对镜头做出一切顺利的手势;对接前,指令长聂海胜不时与北京航天飞控中心的地面工作人员对话。



中国载人航天工程办公室主任助理季启明介绍,三名航天员在轨期间将主要完成四个方面的工作:开展核心舱组合体的日常管理,包括天和核心舱在轨测试、再生生保系统验证、机械臂测试与操作训练等;开展两次出舱活动及舱外作业,包括舱外服在轨转移、组装、测试等工作;开展空间科学实验和技术试验。进行空间应用任务实验设备的组装和测试,按程序开展空间应用、航天医学领域等试验;进行航天员自身的健康管理。

从1999年开始,中国通过神舟一号到神舟四号实现了天地往返的无人验证,神舟五号搭载航天员杨利伟实现载人天地往返,神舟六号实现多人多天天地往返活动,神舟七号实现航天员出舱活动,神舟八号到神舟十号突破了无人交会对接和有人交会对接,神舟十一号实现了航天员的中期驻留。

与五年前发射的神舟十一号相比,神舟十二号的性能、保障和作业能力都有大幅提高。

神舟十二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神舟十二号飞船增加了自助快速交会对接功能,大大缩短了航天员在对接空间站前的等待时间。此前,神舟十一号飞船与天宫二号的对接需要等待两天,飞船需要不断调整轨道才达到最佳对接状态。而神舟十二号飞船昨天只用了6小时30分,就完成了与天和核心舱交会对接。

神舟十一号曾创造33天在轨工作时间记录,而神舟十二号的设计飞行寿命已大幅增加到180天,可以满足未来空间站稳定运行阶段半年一次的航天员轮换频率。

今年和明年将接续 实施11次飞行任务

中国今年和明年将接续实施11次飞行任务,包括三次空间站舱段发射,四次货运飞船以及四次载人飞船发射,以完成全部空间站建造任务。

英文电子杂志“Go Taikonauts”创办人之一陈蓝昨天发表文章说,神舟十二号发射以及中国空间站的首次入驻,和20多年前国际空间站的首次入驻具有相似的意义,都代表了人类在太空的持续存在。不同的是,这次是不同的国家,不同的人。中国在太空中的人口比例已经不输美俄,它将改变几十年来美俄主导的太空格局。

原文链接>>


神舟十二号3名航天员顺利进驻天和核心舱
Jun 17, 2021

Shenzhou-12 astronauts enter space station core module
Jun 17, 2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