青少年嗜喝能量饮料 引发心跳过快、焦虑、癫痫
世界新闻网
8/24/2024
能量饮料擅长利用青少年偶像和娱乐运动名人行销,吸引青少年,但却对饮料中的咖啡因含量避而不谈,例如深受年轻人欢迎的「Alani Nu」一罐12盎司便含有200毫克咖啡因,几乎是相同分量可乐的三倍。(取材自Alaninutrition)
全国的中学、高中生把能量饮料当水喝,这不仅让青少年心率加快、焦虑症发作,频繁甚至过量的咖啡因摄取也使得焦虑和忧郁情绪加剧,已经阻碍学习、扰乱课堂。严重时,更可能导致癫痫发作,能量饮料正在酝酿新的成瘾危机。
华尔街日报报导,老师和校方人员表示,现在学生们常常熬夜读书或打电动,隔天为了上课保持清醒便会喝能量饮料;到晚上要写作业或社交时又会喝更多。学校即使禁止这类饮料,学生还是会在到校前饮用或想办法偷喝。
纽约州马塞纳高中(Massena High School)的科学老师弗雷曼(Randy Freiman)说,学生早就会因为手机或平板而分心,现在能量饮料又让他们心跳加速,更加坐不住。过去几年,该校已有多名学生癫痫发作,他们的共通点就是发作当天喝了多种能量饮料。
加州福森中学(Folsom Middle School)校长丹尼尔斯(Terri Daniels)也称,该校1500名学生至少有四分之一经常饮用能量饮料,且过去三年,每年都有两到三名学生在学校癫痫发作。
内布拉斯加州埃尔克霍恩谷景中学(Elkhorn Valley View)的校长苏皮尔(Chad Soupir)估计,700名学生中有7成经常饮用能量饮料,许多学生摄取大量咖啡因后心率加快(去年约14人)。因此,校方人员现在随时备有水和零食,以便为学生补充水分并填饱肚子。
能量饮料咖啡因含量通常是可乐两倍以上,且食药局并无规定包装须告知咖啡因含量。(美联社)
苏皮尔表示,大家可能认为学生会出现一些行为问题,但其实没有,因为咖啡因效力退去后,学生只会变得昏昏欲睡、没有动力、不积极参与。
联邦食品药物管理局(FDA)视能量饮料为膳食补充剂(dietary supplement),咖啡因含量规定与汽水和其他饮料不同。一杯典型的12盎司可乐最多含有70毫克咖啡因,能量饮料含量通常是两倍以上;且没有规定包装须告知咖啡因含量多少。
美国小儿科学会(American Academy of Pediatrics)建议,青少年每日不应摄取超过100毫克咖啡因,这大概相当于一杯8盎司咖啡的含量。可是许多学生摄取量早已超越数倍,如深受年轻人欢迎的「Alani Nu」一罐12盎司便含有200毫克咖啡因。此外能量饮料中的其他成分如人参、瓜拿纳(guarana)、银杏叶都具有刺激作用。
许多中学老师表示,现在学生常常熬夜,隔天为了上课保持清醒便会喝能量饮料。(路透)
新冠疫情再起…免费居家检测剂恢复提供 下月可申请
世界新闻网
8/24/2024
卫生部将在9月下旬恢复向全美家庭提供免费居家新冠检测试剂。(美联社)
拜登政府23日表示,由于今年夏天新冠病毒(Covid-19)传染情况激增,卫生部将在9月下旬恢复向全美家庭提供免费居家新冠检测试剂;国人很快就可以使用政府官网COVIDtests.gov,申请免费提供四组新冠检测剂。
卫生部负责因应工作的助理部长欧康纳(Dawn O’Connell)在记者会上表示,这些检测剂可以检测正在传播的Covid变种,它们大多是高传染性的omicron变种JN.1衍生的后代;「这些测试组将有助确保家人秋冬季节的安全」,「这也是拜登和贺锦丽政府过去3年来第7次让各家庭可以通过政府网站,免费索取Covid-19检测组」。
欧康纳表示,自2021年启动相关计划以来,政府已为国人提供逾18亿组免费新冠病毒检测剂。
新冠传染病例今夏相对大增,加上新冠病毒通常每年秋冬季前会出现较高水平传播,拜登政府决定重新启动免费提供居家检测剂的计划。
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数据显示,全美各个州废水里的新冠病毒浓度,几乎都检测到「高」或「非常高」的数值。
政府决定9月下旬恢复提供免费居家新冠检测剂,是因为此时有愈来愈多国人开始旅行,并与亲友在室内聚会。卫生部传染病因应部门主任鲍彻(David Boucher)建议国人,在出门旅行或与亲友团聚前,使用免费检测剂。
联邦食品与药物管理局(FDA)22日甫批准辉瑞(Pfzer)和莫德纳(Moderna)制药厂推出更新版本的新冠疫苗,主要针对新冠病毒JN.1分支KP.2。新版疫苗将在秋冬季节协助民众抵抗病毒传染,多数国人很快可以在全国药局诊所等地点开始接种。
随着新冠病毒感染人数再次攀升,检测成为重要保护工具。尽管去年5月联邦政府结束公共卫生紧急状态后,传统检测新冠病毒的实验室PCR检测变得更加昂贵,但特定地方卫生诊所和社区工作站仍免费提供大众居家检测剂。
饮水氟化物高2倍「儿童智商较低」 联邦报告恐引辩论
世界新闻网
8/22/2024
联邦政府一项研究报告指出,饮用水中添加的氟化物过高时,将影响儿童智商。(美联社)
隶属于联邦卫生与福利部的国家毒物计划(National Toxicology Program)21日发布一份报告指出,饮用水中的氟化物是建议最高限量的两倍时,与儿童智商较低有关联;这一报告内容预计将引发辩论。
报告分析先前公开的研究,是联邦机构首度「有适度信心」地确定,暴露于较高水平的氟化物与儿童智商较低有关联,尽管该报告并非单独用来评估饮用水所含氟化物带来的健康影响,但认可高含量氟化物带来的潜在神经风险。
根据联邦疾病防治中心(CDC)的资讯,氟化物可强化牙齿,并降低蛀牙风险,长期以来,饮用水中添加低含量的氟化物被认为是上世纪最伟大的公卫成就之一。
佛罗里达大学研究员艾雪莉·马林(Ashley Malin)表示:「我认为这份报告对于我们理解这一风险相当重要」,她称该报告是这类研究中最严谨的。
报告总结在加拿大、中国、印度、伊朗、巴基斯坦、墨西哥进行的研究审核,得出结论:每公升饮用水中含有超过1.5毫克的氟化物,与儿童较低的智商有关联。
报告未尝试精确量化在不同程度的氟化物暴露中可能损失的智力商数,但报告中审查的一些研究表明,暴露程度较高的儿童,智商可能降低2至5分。
自2015年以来,联邦卫生官员建议的氟化物含量为每公升水0.7毫克,在这之前的50年里,上限为1.2毫克;世界卫生组织(WHO)定的安全上限为1.5毫克。
报告指出,约0.6%的美国人口(约190万人)使用的水系统中,天然存在的氟化物含量为1.5毫克或更高。
马林指出,这份报告的发现引发关于如何保护这群人的问题。
报告对于较低氟化物含量的风险没有得出结论,表示需要更多研究,报告也未回答高含量氟化物对成年人可能造成哪些影响。
美国牙科协会(American Dental Association)对新分析的早期阶段版本持批评态度,该协会发言人21日通过电子邮件表示,协会专家仍在审查该报告。
最新研究:喝塑料瓶装水 恐让血压升高
世界新闻网
8/08/2024
Image by Maurício Mascaro from Pixabay
欧洲研究证实,有习惯喝塑料瓶装水的民众,因为「微塑料」(microplastics)进入血液,容易导致血压升高,建议消费者不要喝瓶装水。
根据英国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刊登在国际性科学刊物「微塑料」(Microplastics)的这份研究报告,要求参与实验的八名男性与八名女性,每天只能摄取自来水补充水分,禁止摄取任何塑料瓶或玻璃瓶的瓶装饮料,并在实验期间持续对受试者测量血压。
两周后,所有受试者的舒张压(diastolic blood pressure)明显出现统计学上的下降,对此研究人员强调:「实验结果显示,血压会随着塑料吸收量减少而降低,因此我们认为血液中存有的塑料颗粒,可能导致血压升高。」
这项研究结果也是首次证实,减少使用塑料可能有降血压的效果,可能是受益于血液中所含塑料颗粒体积减少之故。
过去已有研究证实,玻璃瓶装饮料也含有微量塑料可能引发高血压,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因此该研究证实,只要受试者停止喝塑料瓶装或玻璃瓶装的饮料(包括水),而且只能喝自来水的情况下,两周后血压就会下降。
研究表明,「微塑料」是经由紫外线辐射分解或产生的微小颗粒,在现代生活中无处不在,包括唾液、心脏组织、肝脏、肾脏与胎盘都发现微塑料,不过多项研究证实,塑料瓶装饮料所含的「微塑料」浓度最高。
奥地利多瑙河私立大学(Danube Private University)研究人员表示:「我们观察到的血压变化,所以减少塑料颗粒摄取,即可降低心血管疾病风险。」并强调:「经过广泛研究,我们得出的结论,就是大家应该避免喝塑料瓶装饮料。」
新冠在美国死灰复燃 感染率达11% 这几个州最严重
星岛日报
7/20/2024
新冠病毒经过短暂沉寂后似乎死灰复燃,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CDC)最新数据显示,全美26个州份的污水样本中,发现“高”甚至“非常高”水平的病毒含量,各地无论是急症个案还是检测阳性个案也明显上升,当中又以加州、内华达、夏威夷、亚利桑那的情况最为严重。
综合《华盛顿邮报》和《新闻周刊》报道,CDC这次公布连串数据,反映新冠病毒已在全美重新活跃,只是尚未达到冬季个案激增的程度。按照确诊比例排行的话,西南地区情况格外严重,其中加州、内华达、夏威夷、亚利桑那的感染率均达15.6%;其次是德州和阿肯色的14%;阿拉斯加和华盛顿州的感染率为12.5%;爱荷华和内布拉斯加州的感染率为11%,伊利诺伊和威斯康辛州的感染率为10.2%,而康涅狄格和麻省的感染率则为10.1%。
如果以全国计算,新冠的平均感染率为11%,按周上升1.9个百分点。CDC表示,5月下旬先是出现变种病毒“KP.2”,接着6月初出现的“KP.3”变种已成为主流,在所有个案中占比大约37%,“KP.3”的传播力更强,能感染具有一定免疫力的人。在这波疫情中,总统拜登前往内华达州拉票后也已确诊,需返回德拉瓦州住所自我隔离。
追踪各地污水监察传染病的卫生组织WastewaterSCAN发现,在6月30日至7月12日期间,每克污水固体的RNA病毒样本数目增加了54%,而且大多数地区的病毒水平都很高,中西部地区则为中等。身兼斯坦福大学教授的WastewaterSCAN首席研究员博姆(Alexandria Boehm)不讳言,民众如果自身免疫力较低,出入公众场所时需重新考虑戴上口罩。
曾任白宫疫情协调专员的布朗大学公共卫生学院院长贾哈(Ashish Jha)也说,新冠病毒并未消失,反而会持续甚至永久存在,每年可能出现2到3波疫情。
自从2020年全美爆发新冠疫情以来,每年夏季染病人数都会上升。专家认为,民众夏季往往外游,或者出席婚礼、会议等大型聚会,遇上新变种出现,人们为了躲避高温又在室内聚集,种种因素都使病毒更容易传播。约翰霍普金斯大学微生物学教授佩科斯(Andrew Pekosz)形容,新冠病毒在户外很难传播,但现在天气实在太热,特别是西南地区,人们更倾向留在室内。
这次疫情复炽期间,恰逢共和党在威斯康辛州的密尔瓦基举行全国代表大会,大约5万名出席者都没有配戴口罩。来自维珍尼亚州的代表格里芬(Phil Griffin)表示,他虽然带了2个口罩傍身,但并不担心病毒,也没听说代表团中有人出现症状。
研究发现 童年常搬家的人更容易罹患忧郁症
世界新闻网
7/20/2024
17日发表在《JAMA精神病学》期刊的一项大型研究指出,童年经常搬家的成年人,罹患忧郁症的风险明显高于定居同一地的人。示意图。(路透)
过去数十年,心理健康机构开始将「童年不良经历」列为日后产生心理疾病的危险因素。这些经历包括:身体或情绪虐待、情感忽略、家暴、家庭破碎与贫困。但一项新研究却指出,一件你我都可能经历过的事,对心理的伤害有过之而无不及,那就是「童年搬家」。
纽约时报报导,这项大型研究17日发表在《JAMA精神病学》(JAMA Psychiatry)期刊,指出童年经常搬家的成年人,罹患忧郁症的风险明显高于定居同一地的人。
研究主要作者、英国普利茅斯大学教授萨贝尔(Clive Sabel)甚至表示:「即便你来自最贫困社区,没搬家、一直留在那里,对你的健康是有保护作用的。反过来说,即使来自富裕社区,但搬家超过一次,罹患忧郁症的机会还高于没搬家且住在最贫困社区的人。」
这项研究由丹麦奥胡斯大学、英国曼彻斯特大学与普利茅斯大学合作完成,涵盖1982年至2003年间出生的所有丹麦人,人数超过100万,其中3万5098人曾被精神医院诊断出得忧郁症。
研究发现,10至15岁之间搬家多次的成年人,罹患忧郁症的风险比没搬过家的人高出61%,即使控制其他各种个人因素,该风险依然存在。
研究并没有试图找到这种关系的原因,但萨贝尔推测,搬家破坏了儿童的社交生活,让他们需要重建「社会资本」,例如交朋友、加入球队与信仰团体等等。
他表示:「这发生在一个脆弱又非常重要的年龄阶段,孩子们被迫停下来重新调整。我们认为数据指向童年的破坏性环境,但我们对此研究得不够,也还不了解。」
另一个意外发现是,搬家的负面影响并不会因为搬到较富裕社区而缓解;从最贫困社区搬迁到最富裕社区的成年人,罹患忧郁症的风险比没搬过家的同侪高出13%。相较之下,从最富裕搬至最贫困地区的人,风险增加18%。
萨贝尔表示,这凸显稳定住在一个社区培养社会资本的重要性。贫困社区的年轻人「深植于该社区」;搬到更富裕的社区,会承受所有来自贫困成长背景的劣势,还有无法融入的污名。
萨贝尔说,这项研究显然能应用于政府社福机构照顾下的儿童。数据显示,对于这个脆弱群体,应该避免在寄养家庭或住宿护理机构之间频繁搬迁。
对于家长的建议可能更难,但萨贝尔说,父母打算搬家时应考虑对孩子的影响,「文献清楚指出,童年、尤其是幼儿时期,维持稳定非常重要」。
人类寿命已达极限?科学家:不该期盼长命百岁 多数人最多90岁
世界新闻网
7/13/2024
近来提供长寿资讯及长寿医疗的业者增加,他们提供各种不同医疗方式,希望能帮顾客延长寿命。(美联社)
推销长寿的生意兴隆, 但伊利诺大学研究人类寿命的学者欧善斯基(S. Jay Olshansky)奉劝世人,大可不必期盼长命百岁,毕竟多数人在地球上只能活65到90年。
他的说法有科学根据──人类演进史点出成长、繁衍的必要,而非活到「过老」的年纪。人老了,细胞、组织累积的损伤自然不少,不是这里坏掉就是那里退化,修复却愈来愈困难。也许影响人类寿命的基因很多,不过整个老化的过程非常复杂,一时难以厘清。
但举目四望,长寿会议场场爆满,食补药补生意兴隆,研究「细胞再编程」(cell reprogramming)的科学计划,大受投资人的青睐,长寿论者坚称,只要他们活得够长命,就会不断有科学突破,让他们一直活下去。
63岁企业家戴亚曼迪斯(Peter H. Diamandis)热心撮合投资人和长寿科学家。他说,「我们即将开始了解,如何恢复青春、重振活力,这就是科学在做的事。」
然而,现年70的欧善斯基与研究同僚,综观1990年至2019年欧美先进国家的人口统计与死亡数据,得到的结论是,那30年内,预期寿命的成长已经趋缓,不待新冠病疫大流行就已如此,因此,他对自己的预测反而比从前更有信心。
欧善斯基说,到2046年,也就是第一批婴儿潮世代降世100周年,百岁人瑞的人数会大增,但这个增幅不会改变平均预期寿命。他再度预言,即使在最和平繁荣的盛世,能在地球上过百岁生日的人,不会超过总人口的10%。
纽约爱因斯坦医学院基因科学系系主任怀复(Jan Vijg)从不同的角度,也得到类似的结论。他专门研究各国最长寿人瑞,发现最长的寿命从1950年代起逐渐增加,但到了1990年代就来到高原期。
干净用水、抗生素、医疗科技进步、健康生活方式等等,都是这段期间「顶级人瑞」寿命增长的原因,但法国女人瑞卡尔蒙(Jeanne Calment)1997年以世界最高寿122岁之龄去世后,就没人打破这纪录,怀复说,「看来,就到此为止了。」
104岁「龙虾夫人」分享长寿4招
世界新闻网
7/12/2024
缅因州著名的「龙虾夫人」薇吉尼亚·奥利弗(Virginia Oliver,图)。美联社
缅因州著名的「龙虾夫人」薇吉尼亚·奥利弗(Virginia Oliver),虽然高龄104岁了,但还没放弃捕龙虾生活,且已经更新了最新一季的商业龙虾捕捉许可证,计划要在今年夏天捕捉更多的龙虾。
奥利弗从八岁就开始向父亲学习捕龙虾,然后与已故的丈夫一起工作;当时,女性从事捕龙虾是件极为罕见的事。「我不会退休的,我会一直这样做到死,」奥利弗告诉TODAY.com说,「我喜欢出海,喜欢当自己的老板,我自己做主。」
出生于1920年6月6日的奥利弗 ,在当地电影制片人拍摄了一部关于她的纪录片「与龙虾夫人的对话」(Conversations with The Lobster Lady)后,在百岁生日那年成名。
这位龙虾夫人也与大家分享了自己保持长寿的四个秘诀:
保持活跃
奥利弗说自己的长寿都是因为不断保持忙碌;她说,保持活跃很重要,否则「你就会坐上轮椅」。
当她和儿子一起出海去捕龙虾时,每周会工作三天,且得在凌晨3点就起床,准备在日出前搭船出发。
干净生活
奥利弗 不抽烟也不喝酒,她儿子称之为「干净生活」。
当说到饮食,奥利弗 表示她最喜欢的食物,当然就是龙虾;根据「消费者报导」(Consumer Reports),龙虾是一种热量低的蛋白质来源,且富含锌、钙、磷、硒和钾等矿物质以及维生素B群。
造访大自然
捕龙虾意味着你得长时间待在海上,生活在潮湿的环境中,对奥利弗来说,她很单纯的喜欢海上的生活和其新鲜空气。
NBC医学新闻撰稿人艾札尔(Natalie Azar)在TODAY指出:「当你处在水上时,你的整个体内状态就会变得平静。」她补充表示,光是靠近水,就能因为产生敬畏感和获得舒缓的感官体验而促进心理健康。
找到热情
奥利弗在纪录片中表示:「我做我自己想做的事。」
在居民长寿且具有最长预期寿命的「蓝区」(Blue Zone)内,多数居民都不会退休,且不认为他们所做之事是「工作」,因为他们很喜欢自己的职业。
长者增加蛋白质 应多吃这食物
世界新闻网
7/12/2024
鲑鱼。Image by Graciela Sosa from Pixabay
随着年龄增长,某些食物能提升活力,也是预防疾病的关键。网络媒体哈芬登邮报(HuffPost)报导,如果正在寻找能增进健康的特定食物,专家建议选择拥有优质蛋白质的鲑鱼。家庭医学科医师凯文·库克(Kevin Cooke)指出,鲑鱼等脂肪较多的鱼类,富含EPA与DHA两种长链Omega-3多元不饱和脂肪酸;年长者每周至少应食用两次,以增加Omega-3的摄取量,维护大脑健康并减少发炎。
营养师金伯莉·戈默(Kimberly Gomer)表示,人体需要蛋白质来维持肌肉与力量,需要健康的脂肪来补充荷尔蒙与脂溶性维生素;随着年龄的增长,肌肉会自然流失,「如果不使用它,便会失去它」。她说,年龄增长会带来许多的改变,变得不那么活跃、缺乏运动及保持肌肉的动力;而所有细胞、包括脑细胞,都需要健康的脂肪来发挥作用,如果不能获取健康的脂肪,身体和认知能力便会出现问题。
营养师艾德温娜·克拉克(Edwina Clark)说,如果不喜欢鲑鱼,其他优质蛋白质食物还包括去皮家禽、鸡蛋与豆腐,这对65岁及以上的年长者尤为重要。她指出,研究显示,老年人每日的最佳蛋白质摄取量为1-1.2克(每公斤体重),高于成年人0.8克的建议量;上述所提到的食物,任何一种都能有助于达到需求。
其他食物选择
随着年龄增长,补充蛋白质与健康脂肪是绝对正确的做法,但库克表示,羽衣甘蓝或菠菜等绿叶蔬菜同样是明智的选择,尤其如果还吃得不够多的话。他说,绿叶蔬菜富含叶黄素、玉米黄素与其他抗氧化剂,也是叶酸、烟碱酸、核黄素和维生素B6等维生素B群的主要来源,对健康的大脑功能至关重要。
克拉克还推荐石榴。她说,石榴含丰富抗氧化剂,可修复氧化伤害,以及一种称为鞣花丹宁(ellagitannins)的化合物;鞣花丹宁在某些人体内会被肠道细菌转化为尿石素A(urolithin A),它被证明可降低包括肌肉流失等老化的影响。此外,石榴还有丰富的纤维,有助调节血糖、促进饱足感与预防大肠癌。
研究显示:每日服用综合维他命无助于延年益寿
世界新闻网
7/11/2024
综合维他命。示意图。Image by Важна Волов from Pixabay
多达三分之一的美国成年人定期服用综合维他命,但这些补充品是否可以改善整体健康和寿命?国家卫生院(National Institute of Health,NIH)26日发表的一项研究发现,维他命补充品无助于延年益寿。
美国广播公司新闻网(ABC News)报导,NIH研究发表在「美国医学会杂志」(JAMA)子刊JAMA Network Open上,研究参与者平均年龄为61.5岁,整体健康、没有慢性病史,共计分析近40万名成年人20年来的数据。研究人员称最初追踪几年中,每天服用综合维他命的健康成人不但没有活得比较长,死亡可能性反而比没有服用的人略高4%。在最初的39万名参与者中,有近16万5千人在研究的后续阶段去世。
NIH在2007年会议中将综合维他命和综合矿物质补充品定义为含有3种或以上维生素和矿物质的产品,所有成分均低于食品和营养委员会(Food and Nutrition Board)规定的上限,且不含草药、激素或治疗用药。
没有证据显示,每天摄取多种维他命可以降低心脏病或癌症等疾病的死亡风险,不过该研究也没有分析原先便患有维他命缺乏症的参与者之数据。
医学博士、儿科和普通预防医学委员会认证医师科伯恩(Jade A Cobern)指出,这项研究表明一般来说服用综合维他命不能延年益寿,这些补充品的价格虽然不高,但仍然是许多人可以省去的开支。
科伯恩建议如果情况允许的话,最好从饮食中获取维他命和矿物质,重点是多吃蔬菜、降低红肉摄取量,不要只依赖补充品,「我们都可以通过在饮食中提高蔬菜、全谷物、豆类的比例,减少红肉摄取、减少久坐时间、减少酒精摄取而受益。」
科伯恩表示,虽然服用综合维他命并不能延长寿命,但民众还是可以询问医生,根据各自的健康史和饮食情况,了解综合维他命或特定维他命补充品是否能帮助身体,「如果医生为您开了维他命处方,那么服用该药物自然很重要。我建议每个人都要例行健康检查,并与医生讨论您的饮食史及任何补充品的服用情况。」
罐车被曝卸完煤制油未洗罐装食用油 中储粮宣布大排查
早报网
7/07/2024
中国有罐车被曝出卸完化工液体煤制油后,未洗罐便装运食用油。在这之后,中储粮宣布开展粮油运输工具污染风险专项大排查。
中国《新京报》上星期二(7月2日)报道,当地许多普货罐车运输的液体并不固定,既承接糖浆、大豆油等可食用液体,也运送煤制油等化工类液体。为了节省开支,不少罐车在换货运输过程中不清洗罐体,有些食用油厂家也没有严格把关,不按规定去检查罐体是否洁净,造成食用油被残留的化工液体污染。
据报道,其中一辆罐车在石家庄将煤制油卸货后,连夜从石家庄赶到天津,并没有洗罐。这辆罐车之后驶入了一家名为中储粮油脂(天津)有限公司的厂区,自始至终没有遇到任何阻碍,也没有人检查罐体内干净与否。大约40分钟后,这辆罐车就装满了油,出厂区的地磅显示,这辆罐车装了35吨大豆油。
煤制油是一种由煤炭加工而来的化工液体。中国农业大学食品学院副教授朱毅指出,煤制油主要是碳氢化合物,其中含有的不饱和烃、芳香族烃、硫化物等成分影响人体健康,可能导致中毒。
中储粮星期六(6日)在微博公布,针对媒体关于罐车运输油罐混用的报道,从7月5日开始在全系统深入开展专项大排查,要求直属企业按照相关规定,全面严格排查出入库等环节使用的运输工具是否符合要求,相关运输承运单位运输工具是否符合食品安全规定,运输过程中的操作是否规范。
对于检查发现存在违反规定的运输单位和承运车辆,中储粮要求立即终止运输合作,并列入集团公司服务采购黑名单;对发现的重大问题,主动向有关监管部门报告。对于直属企业及员工违反操作规程和工作纪律的,则从严从快严肃处理。
中储粮也要求全系统各单位严格落实责任,严守工作规范,严防粮油污染风险,切实保障储备粮油食品安全。
南韩24校爆食物中毒 千名师生上吐下泻 泡菜验出诺罗病毒
世界新闻网
7/07/2024
南韩全罗北道南原市24所学校,共1024名学生和教职员工身体不适,而供应校方的泡菜厂商样本验出诺罗病毒,目前推测恐为问题源头。图为示意图,南韩韩亚集团泡菜工厂,非本文出事厂商。(美联社)
南韩爆发大规模食物中毒事件,全罗北道南原市24所小学、国中和高中,共1024名学生和教职员工身体不适,而校方泡菜厂商样本验出诺罗病毒,目前推测恐为问题源头。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南原市政府6日表示,2日出现首起食物中毒事件,学生与教职员出现呕吐、发烧、腹泻和腹痛等食物中毒症状,当局随即针对患者进行检测,并验出诺罗病毒GII。
另外,调查发现中镖学校均使用相同厂商提供的泡菜,样本经过筛检也验出诺罗病毒。
目前24所学校暂停供应营养午餐,涉事厂商并未被公布,但已遭勒令停止生产和销售泡菜,并召回所有产品。
诺罗病毒具有高度传染性,可借由接触受污染的表面,比如马桶冲水手把,以及其他已感染患者而传播。
大多数人几天后便可康复,无需住院治疗,但也可能出现相当严重的病况。
世卫研究机构将滑石列为「很可能致癌」物质 常用于化妆品、爽身粉
世界新闻网
7/06/2024
世界卫生组织(WHO)国际癌症研究中心(IARC)今天将滑石列为「很可能致癌」(probably carcinogenic)物质,但一名外部专家警告,不应将这项声明误解为确凿的证据。
法新社报导,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表示,这项决定是依据「有限证据」认为滑石可能导致人类卵巢癌,并有「充分证据」认为滑石与老鼠癌症有关,还有「坚实的机制证据」认为滑石在人体细胞内出现致癌迹象。
滑石是自然存在的矿物质,全球许多地方都有开采,常用于制造婴儿爽身粉。
总部位于法国里昂(Lyon)的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表示,许多人是以婴儿爽身粉或化妆品的形式接触到滑石,但最严重的暴露情况发生在开采、加工或制造产品阶段。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表示,有许多研究一致显示,在生殖器上使用滑石的女性,罹患卵巢癌的几率增加。
但不能排除一些研究中的滑石被致癌的石棉污染。
国际癌症研究中心将成果发表于「刺胳针肿瘤学」(The Lancet Oncology)期刊,内容提到「无法完全确立滑石的因果作用」。
英国开放大学(Open University)统计学者麦康威(Kevin McConway)未参与这项研究,他警告,以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评估来说,「最明显的解释实际上会误导人」。
他说,国际癌症研究中心的意图只是「回答这种物质是否可能在某些国际癌症研究中心未详述的情况下导致癌症的问题」。
他还说,由于这些研究是观察性质,因此不能证明因果关系,「没有确凿的证据指向使用滑石会导致任何罹癌风险增加的情况」。
美国制药暨化妆品巨擘娇生集团(Johnson & Johnson)数周前同意支付7亿美元,与指控他们在滑石粉产品安全性方面误导消费者的人达成和解。
虽然娇生曾于2020年从北美市场回收产品,但在和解案中未承认有不当作为。
中毒后,你会看见这个… 云南「菇勇者」试毒大会 评论区精彩
中国新闻组
7/03/2024
食用过多见手青会产生中毒反应。(取材自百度百科)
「吃菌需谨慎」当手机传来防中毒短信后,云南的「菇勇者」们面露微笑:一年一度吃菌子的季节到了。手上的菌子中毒风险图似乎成为吃货眼中的寻宝图,迈开大步就要往森林前去。古有神农氏尝百草,今有云南人尝百菌,但是,一个是试药,一个则是试毒。
自媒体「小柴侃侃」报导,云南人爱吃菌是举国皆知,说都云南人有「三熟」:对菌熟、要煮熟、去医院的路要熟。云南的菌子不仅味道鲜美,更有着让人意想不到的副作用。
云南发出的吃菌防中毒短信。(取材自鬼谷子思维)
「菇勇者」们提起「试毒大会」,云南的网民个个有话要说,晒出五花八门的试毒经历。
「中毒后,你就会看见小人」,有网友说,中毒后,竟然在医院里的墙上看到电影「小兵张嘎」,他还因此笑个不停。
还有网友说,吃完小鸡炖菌后参加考试。别人做题,他却感觉自己左右摇摆在划船,甚者一家人都中毒后,一起在家里划起船,上演家庭版的「水上乐园」。
另一位资深「试毒」网友说:「中毒越深,看到的画面越绚丽多彩」,连连昂贵的VR眼镜都省了,「画质高,音质好」。
多张病床都是吃菌子中毒的病人。(取材自鬼谷子思维)
报导指出,云南的医院也没闲着,菌子采摘的季节一到,急诊科接诊人数直线飙升。遇到一家人来洗胃也不足为奇,甚至是10张病床里有8张是吃菌子中毒的。有经验的医师甚至可以通过病人的症状,判断出他吃了哪种有毒菌类。
吃菌中毒了,云南人永远是第一时间先反思自己,「肯定不是菌子有毒,肯定是我没炒熟」。
当所有理由都用尽,云南人最后的倔强是:只怪我体质不好,不适应那个菌子。
反正,「中毒年年有,今年还得吃」。
若不防 10途径塑料微粒轻易溜进体内
世界新闻网
6/26/2024
少用免洗餐具,减少将塑料微粒吃下肚。(Unsplash / Volodymyr Hryshchenko)
健康专家长年来警告,塑料微粒(microplastics)有害健康,但你可能不知道,塑料微粒到底有多少。自1950年代人类开始使用塑料后,迄今制造了83亿吨的塑料,专家预测,趋势不变的话。2050年时海里的塑料微粒会比生物还多。
人类生活环境中的塑料微粒一样无所不在,食物、水、空气都含有5毫米以下的塑料微粒,虽然难以根除,但还是可以避免大量吸入或吃进肚子。以下是十个减少生活中塑料微粒的方法:
一,微波食物时不要用塑料容器:换用陶瓷或玻璃器皿会更好。
二,不用免洗餐具:免洗餐具固然省事,但在进食过程中也在不知不觉地吃进塑料微粒。
三,使用天然材质的砧板:人们往往使用塑料砧板处理食材,但切切划划的过程中也使塑料维粒进到食物中。
四,多喝过滤的自来水:瓶装水里往往有很多塑料微粒,自来水也可能有铅或其他物质,因此自来水最好经过滤净。
五,泡茶时用原片:用塑料材质(尼龙)制成的茶包,在经过加热,释出的塑料微粒会更多。
六,少吃贝类:因为牠们多半是底栖动物,吃进塑料微粒的机会比鱼类大很多。
七,多买有机材质的衣服:绵、丝、麻、羊毛等材质的衣服,塑料微粒会比尼龙等人工材料少很多 。
八,避免用烘干机:研究发现,烘衣机的塑料微粒产量是洗衣机的40倍,能够自然风干是最好的。
九,不用含有塑料的美妆品:原料含有PE(聚乙二醇)、PP(聚丙烯)、PET或 PETE(聚对苯二甲酸乙二酯)、PMMA(聚甲基丙烯酸甲酯)、尼龙等成分的,千万敬而远之。
十,最好每周吸尘一次:家中的灰尘有39%是塑料微粒,因此定期吸尘很重要。另外也可以用空气滤净器,以及换用硬质地板,因为地毯更容易窝藏塑料微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