麦卡锡若访台 台湾或被逼进悬崖边缘




麦卡锡若访台 台湾或被逼进悬崖边缘

联合早报

01/29/2023

农曆新年第二天,美国政治新闻网站“大酒杯新闻”(Punchbowl News)曝出一个足以震撼两岸的消息:五角大楼正在为新上任的众议院议长麦卡锡(Kevin McCarthy)访台做准备。

虽然报道强调访台行程的规划还在初期阶段,但报道引述的知情官员,对麦卡锡访台的日期给出了一个相当具体的时间范围——今年春季。

麦卡锡去年参选众议院议长以来,有关他计画访台的消息就甚嚣尘上。美国国防部和麦卡锡办公室都未证实Punchbowl News的报道,但消息的可信度并不低。

美国众议院共和党领袖麦卡锡(Kevin McCarthy)2023年1月7日凌晨在经过长达4天、15轮的投票后,终于成功获选为第118届众院议长。(Reuters)

作为一家报道华府决策动向的政治新闻网站,Punchbowl News通过会员制卖消息谋生,它的创办人是美国国会前资深记者,在美国政坛的人脉不容小觑。Punchbowl的报道出炉后,台湾方面也证实已向麦卡锡发出访台邀请。民进党立委王定宇星期二(1月24日)透露,去年9月他曾代表台湾立法院院长游锡堃,飞往华盛顿向麦卡锡发出邀请函。

如果麦卡锡访台成行,他将是继佩洛西(Nancy Pelosi,又译作裴洛西、波洛西或佩罗西)后又一位访台的美国众议院议长,也是1997年以来第三位访台的众议院议长。



佩洛西去年8月访台前,会不会成行一直是个谜。有媒体最先在去年4月爆料,佩洛西将在4月10日《台湾关係法》立法43周年当天抵台,北京应声反弹,佩洛西办公室几天后宣佈她因确诊冠病取消亚洲行。直到佩洛西8月访台前夕,拜登政府和五角大楼都还设法劝告,访台不是个好主意。

相较于同为民主党籍的佩洛西,拜登政府这一次要劝退共和党籍的麦卡锡就更难;同时即使面对北京施压,拜登政府也更有理由以行政权与立法权分立为托词,对麦卡锡的台湾行睁隻眼闭隻眼。或许也因为踩不了刹车,五角大楼早早开始未雨绸缪,为麦卡锡可能的访台行程,做军事保障准备。

站在麦卡锡的角度,访台有显而易见的政治利益。麦卡锡一直是美国政坛的对华强硬派,曾提出要就冠病起源对北京展开调查。佩洛西访问台湾前,他也曾力挺佩洛西,并称自己若当选众议院议长,也会访问台湾。

麦卡锡1月7日在经历了四天15轮投票后惊险过关,跌跌撞撞坐上美国政坛的第三把交椅。这个过程并不顺利,也意味著他需要儘快交出一些拿得出手的成绩,或兑现之前的承诺,巩固自己的地位。

美国共和党领袖麦卡锡(Kevin McCarthy)在第14轮投票时以一票之差未达门槛,盟友罗杰斯(Mike Rogers)试图步近拒投赞成票的党友盖茨(Matt Gaetz),被党友赫德森(Richard Hudson)制止。(Reuters)



他上任后没几天,美国众议院就通过了一项议案,成立一个中国事务专责委员会,来应对北京的挑战。在“抗中”已是两党罕见共识的美国政坛,一趟台湾行将能显著凸显麦卡锡的“挺台”立场,进一步强化他的“抗中”标志。

政治风险谘询机构欧亚集团(Eurasia Group)星期一(1月23日)也分析,在美国两党持续对华强硬的氛围下,佩洛西访台开创了一个继任者需要效仿的先例,她之后的议长,尤其是共和党籍的议长面对更高的门槛,因此麦卡锡也得计画访台,以免表现为对华软弱。

麦卡锡若成行,势必再次挑动两岸和中美关係的敏感神经。北京对麦卡锡访台的可能性已经严阵以待。麦卡锡当选议长后,解放军于1月8日在台湾周边展开对陆打击、对海突击演练,台湾国防部当天也在台海侦测到57架次大陆军机。

8月6日央视旗下“玉渊谭天”微信公众号发布当日解放军演训影片,可见舷号为“1203”的台湾“西宁号”巡防舰。(截图自“玉渊谭天”影片)

据美媒体报道,中共中央军委国际军事合作办公室副主任宋延超1月17日与美国国防部负责中国事务的副助理部长蔡斯(Michael Chase)会谈时,明确对麦卡锡可能访台表达关切。



中国大陆作战与武器装备军事专家王云飞星期二在一篇评论中预测,如果麦卡锡访台,解放军不会沿用佩洛西访台时的样本,而是会採取比上一次“更加全面、震撼的行动方式”,包括使用无人机穿越台湾、对台湾海峡的部分外岛进行封锁等,“借势把反『台独』军事行动推向一个新的高度”。

上述研判只是一个假设,但面对国内民意的压力,北京很难不作出强有力的反制。这也意味著中美元首峇厘岛会面后,好不容易稍微缓解的两国紧张关係会再次升级。

在美国总统选举週期进入下半段后,麦卡锡访台预计不会是美国政客最后一手“台湾牌”,即便北京不想开启武统台湾的进程或与美国撕破脸,面对不断加码的“诱打”刺激,中美“护栏”被衝破的可能性并非不存在,而台湾作为“地球上最危险的地方”,很可能一次又一次被逼近悬崖的边缘。

Source



台湾将成地雷岛? 美售台地雷车及战防雷 引爆争议

世界新闻网

01/15/2023

恐伤无辜 美国日前宣布售台「火山陆上机动布雷系统」(Volcano),以便战时在滩岸运行区域阻绝。但有专家认为,布雷系统有误伤平民的疑虑。图为布雷训练画面。图/取自美国陆军官网

美国日前宣布售台「火山陆上机动布雷系统」(Volcano),以便战时在台湾的滩岸运行区域阻绝,台国防部随即表达诚挚感谢。二战后台湾本岛从未布雷,近日从立委到学界都疾呼应对此军售案踩煞车,避免让台湾成为地雷岛。

地雷具有造成不特定人员伤亡的特性,在国际上早被视为高度不道德武器,1997年逾百国家签署加入反地雷的渥太华公约。火山布雷系统是冷战时代产物,在多国签署渥太华公约后,系统曾被封存20年,直到2014年乌克兰爆发战争后,美军于2017年重新激活这项系统。

●台湾军方:符合国际运用规范

上述布雷系统包括14辆地雷撒布车及M87A1战防雷等,这套系统最大的特色可快速布雷,且相较于传统地雷,该系统所使用的战防雷具三模式自毁设置。

台陆军司令部表示,火山布雷系统属反战甲车辆地雷,非属渥太华公约规范的人员杀伤性地雷;另系统使用地雷并有定时自毁功能,符合国际地雷运用规范,将在兼顾人道主义及作战需求下,负责任的运用此项装备。




●「美准备将台湾乌克兰化」

不过,这项军售案牵动台湾社会敏感神经。如今台湾打算引进快速布雷系统,除在野党立委发声反对外,中研院士朱云汉也在「天下杂志」专栏撰文提醒重型车辆仍会引爆战防雷,一样伤害无辜,台湾民众应觉醒,绝对禁止在台使用地雷,更不允许部署地雷的武器踏上台湾,「美国正准备将台湾乌克兰化。」

2006年台湾推动「杀伤性地雷管制条例」立法,促成金马加速排雷。幕后推手包括伊甸基金会、金门前立委吴成典,因地雷失去一条腿的金门民众李锡盛更多次跨海来台现身说法。对此军售案,吴成典说,「到你们家去布雷,你说可以吗?这太疯狂了。」

●雷伤受害者忧心后果严重

他说,身为台湾人,不该让这样事发生,否则一定会是台湾的悲剧,就跟他们当年在金门要把地雷全面清除一样,都是让子孙承担。作为雷伤的受害者,李锡盛激动地说,「我很反对、超级反对」,因为地雷都是伤到自己的同胞与军人,没办法伤到敌人。他说,早期金门是前线,当时是军管时代,严格限制民众禁入雷区;现在台湾到处都有人,如果真的布雷,后果不堪设想。

Source




美智库兵推台海战争 美军惨胜台湾一片凄凉

世界新闻网

01/09/2023

解放军战机去年8月在台湾周边上空进行联合战斗演习。(美联社)

美国有线电视新闻网(CNN)9日报导,华府智库「战略与国际研究中心」(CSIS)兵棋推演解放军在2026年入侵台湾。结果显示,除了国军,亦将造成美军、解放军及日本自卫队伤亡惨重,中国也「不太可能打赢」。美军虽「惨胜」,但和解放军两败俱伤、双双陷入「瘫痪」,至少两艘美国航空母舰被击沉后没入太平洋,当今全球规模最大的中国海军也将「溃不成军」。解放军虽失败,台湾也是一片「凄凉」。

CSIS指称,这是迄今针对可能爆发的台海战争,最大规模、涵盖范围最广的兵推之一。CNN取得题为「下1场战争之第一战」(The First Battle of the Next War)的该报告预印本。

该智库仿真达24种战况,次数如此之多的主因有2。其一为此前美国官方及民间所做的相关兵推,范围不够大又不易理解,使社会大众与决策者无法窥见台海开战可能的真实样貌。CSIS高级顾问兼该兵推计划3名主持人之一的坎森(Mark Cancian)说,台海兵推并非机密,通常(1个计划)只做1或两次。



其二则旨在解惑有关台海战争的两个基本问题:中国犯台会成功吗?要付出多大代价?根据该兵推结果,答案分别是「不会」和「巨大」。

该兵推估计美军将损失两艘航舰、10到20艘大型水面作战舰。3周的战斗中,将有约3200名美军丧生,这是美军在伊拉克及阿富汗20年来战死人数的一半左右。另估计解放军将有约1万人战死,损失155架战机和138艘大型船舰。亦即中国也受重创,其两栖部队「全灭」,数万名解放军成为战俘。

该兵推也提及日方的战损,自卫队很可能损失逾100架战机及军舰。与此同时,几个驻日美军基地也会被中国攻击。具同盟关系的美日部队,将共损失多艘舰艇、数百架飞机和数千名官兵的生命。兵推报告警告,「如此(惨重的)损失,对美国全球地位的伤害将绵延多年」。

至于国军,估计将有约3500人死伤,其海军现役的22艘巡防舰与4艘驱逐舰全遭击沉。国军虽仍堪称完整,其战力亦因此大打折扣,还要在此状态下防守1个没电也没基础公共设施的台湾岛。

Source




解放军首公开半潜船「饮马湖」 港媒:可用来登陆作战

世界新闻网

01/05/2023

解放军罕见公开半潜船「饮马湖船」演训画面。(取自央视军事)

中国解放军海军半潜舰「饮马湖船」公开演训画面近日首度公开,有港媒指出,其主要任务是救援在战场受损的战舰,也可用来载运两栖战车或登陆船艇夺岛抢滩作战。

解放军海军官方微博5日发布一段「饮马湖船」赴某海域组织舰船转运训练,官方称这是训练「半潜船精准投送,多元保障能力」,内容包含从「一般条件到边界条件下的远海海域投送本领」。有港媒指出,这艘船主要任务是救援在战场受损的战舰,也可以用来载运两栖战车或登陆船艇夺岛抢滩作战。

半潜船也称半潜式母船,主要分为无动力半潜驳船和自航式半潜运输船两类,工作时通过本身压载水的调整,把装货甲板潜入水中,以便将所要承运的特定货物(像驳船、游艇、舰船、钻井平台等)从指定位置浮入半潜船的装货甲板上。半潜船在民用领域使用较为普遍,中国近年来也在大力发展半潜船船队。

「饮马湖船」隶属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在2022年被披露已经服役,被归类为支持作战舰艇,主要作用是当潜艇、驱逐舰等这些体形较大的战舰,一旦在远离母港的地区发生故障或受损,该舰能将其「驮」回船厂或基地。报导并指出,有军事评论员认为,解放军也可能用其来运送登陆艇到近岸实施登陆作战。



公开数据显示,解放军首艘半潜船是2015年服役的「东海岛船」,该船舷号「868」,由中国船舶集团有限公司旗下中船黄埔文冲船舶有限公司建造,是由一艘货轮改装而成,长175.5公尺,宽32.4公尺,排水量2万多吨,可对重型装备构件及小型舰艇进行拖带、运输,亦可作为临时船坞对受损舰艇实施海上抢修。

共青团旗下官媒中国青年报曾指出,「东海岛船」具有五大军事应用,包含可以作为运输平台、搭载平台、海上基地、中转平台以及抢修平台。报导称其可以投送或拖带各种直升机、装甲战车等重型装备以及舰艇,如726型气垫艇、从乌克兰引进的野牛气垫船、登陆艇等,并且可以支持两栖作战。

由于投送能力强,半潜船也被称为是「全新岛屿冲击舰」,且解放军半潜船部署在南部战区,所以在南海的作用也备受瞩目。上述报导称,在南海很多有争议的岛礁与中国相距遥远,半潜船可充分利用其航程远、装载甲板大的优势,将大批作战物资输送到位,为南海军事斗争发挥作用,也可以更好参与南海巡逻执法等非战争军事行动。

半潜船中间部分可以沉入水下装载相关的装备。(取自央视军事)

Source


拼多多Temu: 出海美国的顶级市场营销案例 | 电商特辑(1)Ep.22 Jan 4, 2023
硅谷 101 有趣的前沿科技深度视频


日本新版安保文档 美国:强化并现代化美日同盟

中央社 | 华盛顿

12/16/2022

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图)表示,日本今天通过的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3文档,将「强化并现代化」日本与美国的军事同盟。美联社

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Jake Sullivan)表示,日本今天通过的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3文档,将「强化并现代化」日本与美国的军事同盟。

法新社报导,苏利文表示:「日本大幅增加国防投资的目标,将会…强化和现代化美日同盟(US-Japan Alliance)。」

在这项日本数十年来最大的国防调整中,防卫省未来5年军费支出总额将超过43兆日圆(约3,170亿美元),达到国内生产毛额(GDP)的2%左右。日本并将重组军事指挥体系,且从2026年度起陆续部署长程弹道飞弹,让日本将拥有反击能力(敌基地攻击能力)。

日本的作法还包括向美国采购多达500枚的战斧巡弋飞弹(Tomahawk Cruise Missile)。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上周说:「从根本上加强我们的防卫能力,是在这个严峻的安全环境中最紧迫的挑战。」

国防部长奥斯丁(Lloyd Austin)说,此举表明「日本坚定地致力于维护基于规则的国际秩序和自由开放的印太区域」。

日本警告,中国对其安全构成「有史以来最大的战略挑战」,北韩近几个月创纪录的飞弹试射,一枚甚至飞越日本上空,也引起恐慌。

虽然日本曾呼吁加强与俄罗斯的联系和合作,但日本现在警告,莫斯科在亚洲的军事态势以及与中国的合作是「一项严重的安全关切」。

俄罗斯入侵乌克兰后,日本与西方国家一起制裁俄罗斯,令两国关系冻结。

Source



安保政策大转变 日本建军大计重点一次看

中央社 | 东京

12/16/2022

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图)的政府担心,俄罗斯已创下先例,将鼓舞中国攻打台湾、威胁邻近的日本岛屿、扰断先进半导体供应链,而供应中东石油的海上航路也可能遭到扼制。美联社

在区域紧张和俄罗斯侵略乌克兰引发战争恐惧之际,日本今天表示,将开展过去难以想像的3200亿美元建军大计,使其具备以飞弹打击中国的能力,并为持久冲突作好准备。

路透报导,日本首相岸田文雄的政府担心,俄罗斯已创下先例,将鼓舞中国攻打台湾、威胁邻近的日本岛屿、扰断先进半导体供应链,而供应中东石油的海上航路也可能遭到扼制。

日本政府今天在临时内阁会议中通过新版「国家安全保障战略」等安保3文档,为第二次世界大战后日本安全保障政策的大转变。在邻近的中国、俄罗斯、北韩制造紧张情势日增之际,这项政策转变内容涵盖采购长程飞弹和投入网络战等开支,路透整理重点如下:

3份文档

此一政策转变内容涵盖在3份文档中,包括国家安全保障战略(NSS)、国家防卫战略及防卫力整备计划。

反击能力

这些文档详述日本决心发展新「反击能力」,将使日本可以使用陆地或海上发射的飞弹,打击船只和1000公里以外的目标。

吓阻潜在攻击

日本军方目前配备射程最多数百公里远的飞弹,东京认为,发展反击能力可以吓阻潜在攻击。相关计划已在日本国内讨论逾两年之久。


华尔街顶级投行的世纪败局:孙正义的“白手套”、被Bill Hwang“坑骗”、转型失败、风控失效,瑞士信贷是时代的替罪羔羊吗?【深度】 Dec 6, 2022
硅谷 101 有趣的前沿科技深度视频


延伸飞弹射程

日本将斥资约370亿美元,于2027年之前延伸诸如12式陆基反舰飞弹射程等反击能力,并计划发展极音速武器在内的其他飞弹。

战斧巡弋飞弹

相关文档同时揭示,日本将采购美国制的舰射型战斧巡弋飞弹(Tomahawk)。「读卖新闻」曾报导,东京希望采购多达500枚这款射程可达1250公里的巡弋飞弹。

防卫经费倍增

防卫省未来5年军费支出总额将超过43兆日圆(约3,170亿美元),使防卫经费倍增,达到国内生产毛额(GDP)的2%左右。

网络与太空战力

相关经费中约70亿美元将用于增强网络战力,另将以70亿美元投入强化太空能力,并斥资约60亿美元与英国和意大利共同研发次世代战机。

三军联合指挥中心

为了更妥善协调其陆海空军力,日本将设立第一座联合指挥中心。消息人士指出,岸田文雄领导的自民党也针对设置美日联合指挥部进行讨论。

弹药储备

相关文档提到,日本也将提升弹药供应和储备,不过没有详述细节。「读卖新闻」曾报导,日本将于5年内兴建约70座弹药库、2035年更计划兴建多达130座。军事决策人员担心,若碰上旷日持久的冲突,日本目前的弹药储备量恐怕太低,乌克兰战争凸显此一问题,而且武器的备用零件存量也太少。

为台湾有事准备

「日本经济新闻」报导,日本自卫队目前的弹药有70%集中保存在北海道,这是冷战思维下的结果,因为当时日本的军事对手是苏联。日本现在认为,来自中国的主要威胁会沿着东海海域日本的西南岛链而来,东京当局计划在西南部筹备设置供应基地,为台湾附近可能发生的冲突进行准备。

Source




抗中 美军研议重返苏比克湾 明年起在菲新建3基地

世界新闻网

11/25/2022

40–因应中国在南海扩权,美国与菲律宾正协商在菲国新设五处美军基地,苏比克湾有机会雀屏中选。图为美国副总统贺锦丽22日造访菲律宾最接近南海南沙群岛的巴拉旺岛。(美联社)

在美国副总统贺锦丽结束出访完菲律宾后,有消息人士指出,由于担心中国在海上的活动愈来愈强势,美军可能在时隔30年后重返菲律宾苏比克湾。苏比克湾位于菲律宾北部吕宋岛的中西部,面朝南海,曾是美军最大海外海军基地。

日本共同社报导,这项消息来自于菲律宾一位负责监督此一自由港区的当地高级官员。美国为深化同盟关系,明年起将斥资6650万美元展开「加强国防合作协议」(EDCA)下在3个菲国军事基地兴建设施的计划。而在贺锦丽访菲期间,美国根据双方2014年签署的EDCA,还希望在菲国增加使用五座军事基地存放武器等军事物资。而苏比克湾大都会管理局主席鲍利诺表示,若苏比克湾未包含在EDCA规画的地点之内,他会「非常惊讶」,因为「在战争期间,时间至关重要」。

作为邻近苏比克湾的奥隆阿波市(Olongapo)前市长,保利诺更希望他的政府与美国保持国防联盟,并补充说,鉴于奥隆阿波市的大多数居民与美国军人生活在一起的时间很长,他们都是「亲美的」。




美军在1992年11月26日离开苏比克湾,这是一座他们使用了94年的海军基地,今年正好是30周年。11月24日当地举行一系列活动,以纪念苏比克湾大都会管理局成立30周年。由于苏比克湾的地理位置,若美军重新在这里设置基地,进入南海等中国周边地区的时间将会大大缩短。

刚上任不久的美国驻菲律宾大使卡尔森(MaryKay Carlson)日前参观了苏比克湾,以及美国企业今年收购的一座造船厂。而菲律宾海军也开始占用造船厂部分区域,作为新的海军基地。鲍利诺认为,卡尔森此行凸显苏比克湾对美国的重要性。一名菲律宾高级官员称,曾有两家中国企业想入股该造船厂,但被美国从中作梗搞砸。

根据美菲《加强国防合作协议》,马尼拉同意美国使用5座菲国军事基地。菲律宾参谋总长巴卡洛日前透露,美方提议将纳入EDCA的基地数量增加一倍,其中包括吕宋岛北端卡加延省2处地点,还有巴拉旺省。卡加延省邻近台湾,在「台海有事」时可能成为战略据点。

Source




抢捞火箭碎片?北京:经友好协商 菲交还

中国新闻组

11/21/2022

中国否认该国海警船曾使用暴力打捞海上漂浮的火箭残骸,当时,一艘菲律宾船只正试图将漂流物拖回基地。(取材自路透)

美国副总统贺锦丽20日晚抵菲访问,据菲媒21日报导,菲律宾占有的南海中业岛上居民昨听到自中国占据岛礁传来的爆破声,当地警方报告,该声响据信来自北京占据渚碧礁上的「大砲或武器」;中国海警还自菲国海军手中夺走不明海上漂浮物。中国外交部否认有拦截抢夺的情况,外交部发言人表示「经双方现场友好协商,菲方当场向中方交还了该漂浮物」。

中央社报导,贺锦丽预定22日将赴菲律宾巴拉旺岛(Palawan),登上菲国南海大型多功能巡逻舰,听取海巡队在巴拉旺岛周边海上行动简报,菲国军方代表届时也将登舰。巴拉旺岛邻近主权具争议的南沙群岛。贺锦丽将成为美方史上访问巴拉旺岛的最高层级官员,外界预期可能引发菲中关系紧张。

据菲律宾媒体报导,中业岛居民20日听到中国占据岛礁传来一系列爆破声,「强度足以撼动地面」。根据当地警方报告,「重复的声响」据信来自北京占据渚碧礁上的「大砲或武器」。




菲律宾武装部队西部军区司令卡罗斯(Alberto Carlos)21日发声明,称菲国海军20日凌晨6时45分许通过长程相机,在距离中业岛3.7公里海面处发现漂浮物,并派出一艘橡皮艇将它拖回基地;但遭到中国海警船「5203号」两度阻断航道,并派出一艘硬式橡皮艇切断菲国海军船上拖缆,将漂浮物带回中国海警船。

菲国外交部发言人达沙(Teresita Daza)说,外交部已得知事件,正等待海事执法单位的详细报告。

而据澎湃新闻报导,外交部发言人毛宁21日在例行记者会上,称20日上午8时左右,中方海警船在南沙海域发现一个不明漂浮物,经辨认发现是近日中国发射的火箭整流罩残骸。她指出,当时菲方人员先行打捞拖拽该漂浮物,其后经双方现场友好协商,菲方当场向中方交还该漂浮物。她说,中方人员向菲方表达谢意,现场不存在所谓拦截抢夺等情况。

中国近年来多次发射火箭建造中国载人空间站,2020年、2021年和2022年都曾有中国火箭残骸落回地球。今年7月,长征五号B运载火箭搭载问天实验舱发射升空,其火箭残骸分散坠落在马来西亚、印尼及菲律宾海边。

Source




美军:解放军核潜舰部署巨浪3导弹 要打美东更容易

世界新闻网

11/19/2022

2017年共军刊发「巨浪-2」潜射弹道飞弹的照片。(取材自微博)

美国军方18日首次公开确认,中国已在其六艘战略核潜艇上部署了射程更远的「巨浪-3」新型弹道潜射导弹,大大缩短了其打击美国所需要驶离本土的距离。

公开数据显示,「巨浪-3」(JL-3)是中共第三代洲际潜射弹道飞弹,最大射程达1万2000公里以上,可以携带单个或者多个核弹头,2018年首次成功试射。

港媒报导,美国太平洋舰队司令、海军上将帕帕洛(Sam Paparo)在华盛顿举行的一个会议上说,中国的六艘「094型」战略核潜艇现在「配备了巨浪-3型洲际弹道导弹」。他称,中国「建造它们就是为了威胁美国」,「我们密切关注这些潜艇的动向」。

美国国防部一年前的年度中国军事报告中曾表示,中国解放军海军最终将获得从近海向美国发起攻击的能力。

美国国会研究局估计,此前「巨浪-2」潜射弹道导弹的射程约为7200公里,使解放军潜艇从中国近海可以攻击美国阿拉斯加的部分地区。但要想打击美国东海岸,这些潜艇就不得不进入夏威夷以东海域。射程增加的「巨浪-3」改变了这种态势。新型潜射导弹令中国具备了「从南中国海一个受保护的堡垒」瞄准美国本土的能力,「他们拥有了一个真正的核指挥和控制体系」。

Source




中国第三艘075型两栖攻击舰亮相

11/11/2022

中国第三艘075型两栖攻击舰亮相。(中国人民海军微博截图)

中国海军第三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安徽舰”近日在某海域组织实战化训练。

据中国官媒《环球时报》星期四(11月10日)报道,中国海军官方微博“人民海军”10日发布消息称,近日,海军安徽舰在某海域组织实战化训练,官兵们把学习贯彻中共二十大精神焕发出的政治热情转化为提升练兵备战的实际能力。

配图中显示的安徽舰是新型的075型两栖攻击舰,这预示着中国海军第三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入列。

中国军事专家宋忠平认为,在不到两年时间,三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服役并且逐步形成战斗力和保障力,展示出中国人民解放军发展先进武器装备的决心和紧迫性。



2021年4月23日,首艘075型两栖攻击舰海南舰(舷号31)在三亚某军港交接入列。075两栖攻击舰是中国最新一代两栖作战的武器装备,配备了直通甲板和坞舱,可搭载直升机、两栖气垫登陆艇、两栖战车等两栖作战装备,具备立体登陆作战能力。入列以来,海南舰先后多次完成与多型舰载直升机、坦装和气垫登陆艇之间的协同训练。 

2022年4月21日,第二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广西舰(舷号32)首次在央视军事一则报道中亮相,并开展基础性训练。报道称,广西舰是中国自主研制的首型两栖攻击舰,对提升中国两栖作战能力、完善作战体系,具有里程碑式的意义。报道称,“如何使新装备加速形成作战能力,成为广西舰当前训练的重中之重。”

11月10日,第三艘075型两栖攻击舰安徽舰(舷号33)来了。在一年半的时间里,三艘两栖攻击舰相继入列,并循序渐进开展实战化军事训练,对加快提高打赢能力,有效履行新时代中国军方使命任务有重要意义。

Source




美媒:中国歼20战机料造700架 机队规模远超想像

中国新闻组

11/10/2022

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8日在珠海开幕,歼20飞行展示。(新华社)

第14届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珠海航展」8日开幕式上,歼20战机云端炫技成为「最靓的仔」,而表演后停留地面给公众「随便看」,更显现歼20已经不再是空军藏武器库里的神秘「大杀器」。中媒分析,此举象征中国空军更加自信面对世界;美媒更是撰文称「中国歼20第5代战斗机机队规模远超想像」。

🔴2022中國珠海航空展覽會!是近10年來中國規模最大的軍事成果集中展示。中國空軍“八一”飛行表演隊帶來精彩表演。 Nov 9, 2022

本届航展是歼20第3次到珠海表演,水平8字、编队转变、垂直拉升等高难度动作展现第5代隐形战机出色的飞行性能与机动能力,20分钟的表演时长也比去年增加一倍。

新民周刊指出,这种改变,发出了一种信号。随着近年歼20列装规模的不断扩大,中国空军已经可以大大方方地把这款隐形战机展现在普通观众的镜头前。这是中国空军的自信,也是中国航空工业的自信。

中国国际航空航天博览会8日在珠海开幕,参加本届航展飞行表演的多款机型首次亮相,中国空军「八一」飞行表演队、歼20、运油20、直20等带来震撼视觉盛宴。图为4架歼20进行飞行展示。(中新社)

美国媒体「军事观察」杂志指出,根据现场拍摄到的歼20机身编号推测,它们是第三批量,且证明第3批量歼20战机至少生产有70架,比之前想像的要多得多。该杂志认为,歼20机队最终可能会造700架以上,推测生产周期可以超过30年,如果随着更多新型号的开发,生产可能进一步扩展,更多的作战部队将换装歼20。


Meta脸书史上最大规模裁员、扎克伯格道歉,硅谷裁员潮有多糟? Nov 10, 2022
硅谷 101 有趣的前沿科技深度视频


报导指出,中国航展近些年来已经成为中国军工对外军贸的重要窗口,中国兵器工业展示的国产主战坦克、装甲车辆,以及各种无人装备,让不少国际买家表现出浓厚的兴趣。

VT-4坦克是中国军工的明星军贸产品,首度亮相的VT-4A1型主战坦克不仅在炮塔上方安装FY系列重型爆反装甲模块,还安装了四面相控阵雷达在内的主动防御系统。

VT-4A1在炮塔尾篮加装一套小型无人机抛射设备,可以携带一到两枚旋翼式小型无人机,用于提高其战场侦察能力。

更让人震惊的是,中国军工在航展上拿出一个国际市场上从来没有出现过的配置——一整个合成旅。

这个可以「打包」出口的新型军贸陆军合成旅,拥有11种不同的模块,分别为一个高度信息化的旅指挥中心和侦察营、坦克营、机步营、炮兵营、无人机营、反坦克营、防空营、作战支持营、勤务保障营和城镇作战增强模块,整个体系一应俱全,信息化程度相当高。

VT-4A1型主战坦克。(视频截屏)

Source


11月美联储再加息、科技股大崩盘,扎克伯克还要死磕元宇宙? Nov 2, 2022
硅谷 101 有趣的前沿科技深度视频


中版「匕首」? 轰6K疑挂高超音速导弹 中媒被指自吹自擂

中国新闻组

11/09/2022

珠海航展,解放军静态展示轰6K战略轰炸机挂载一款外形与俄罗斯「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相似的导弹,中国媒体以「中国版匕首」相称。 (取材自澎湃新闻)

珠海航展8日开幕,轰6K带携带一款神秘新型导弹现身,引发高度关注,中媒猜测是中国版「匕首」高超音速(极音速)导弹,被指是自吹自擂,美媒则指从外观判断类似于CM-401反舰弹道飞弹。

“戰神”轟6K亮相航展,掛載武器令人驚嘆,中國匕首導彈要來了? Nov 8, 2022

澎湃新闻报导,以往轰6K展示的导弹主要是KD-20空射巡航导弹和KD-63空地导弹,但此次轰6K携带一款外形与俄罗斯「匕首」高超音速导弹相近的导弹,采用双锥形弹头,弹体尾部有X型对称分布的控制舵面。

军事专家张学峰称,从气动布局来看,该导弹飞行速度非常高,很可能是某种空射弹道导弹或高超音速导弹,可以用于远程打击地面或海上目标,但具体是什么导弹,有待官方以后揭示其真实身分。

根据展板介绍,轰6K飞机是中国自行改进设计的新型中远程轰炸机,主要担负对地、对海目标的远程精确打击、近距离空中火力支持任务。该机采用常规气动布局,可挂载多态空面导弹、精确制导炸弹和航空炸弹,作战半径大、载弹量大,具备较强的防区外打击能力。




香港01报导,公开数据显示,「匕首高超音速导弹」是俄罗斯研发的一种高超音速导弹。今年3月18日,俄乌战争期间被首次使用,摧毁乌方一处军火库。这是世界上首次在战争中使用高超音速武器。

除了俄罗斯外,中国和美国都正在研制下一代高超音速导弹,美国曾担忧中国的高超音速技术超过美国。

美国网媒The Drive军武专栏「战区」(The War Zone)则指出,轰6K携带的新飞弹的原始型号不明,但从外观判断类似于「CM-401」反舰弹道飞弹,推测解放军强化空射、反舰武器性能,作为「反介入/区域拒止」(Anti-Access/Area Denial,A2/AD)战略一环。

据了解,俄罗斯「匕首」高超音速飞弹射程超过2000公里,速度能达到10马赫,能在每个飞行阶段进行规避动作,可携带常规弹头和核弹头,可以从Tu-22M轰炸机或MiG-31战斗机发射。俄乌战争期间,俄罗斯曾多次使用攻击乌克兰。轰6K带携带神秘新型导弹现身,中国媒体以「中国版匕首高超音速飞弹」相称,被指是自吹自擂。

轰6K战略轰炸机挂载一款导弹,中国媒体以「中国版匕首」相称。 (取材自澎湃新闻)

Source




珠海航展亮点 无人机「国家队」翼龙挂16导弹

中国新闻组

11/08/2022

翼龙3可挂载霹雳10等空对空导弹。(翻摄自央视)

珠海航展8日开幕,中国高端无人机国家队「翼龙」系列亮相,其中翼龙3真机高达16枚导弹载弹量令外界关注;首度展出的反无人机体系,也被军事迷称能拦截市面上所有无人机。无人机与拦截体系同时展出,显示解放军在无人机战斗中能攻能守的空战能力。

反无人机体系亮相中国航展!集成末端防空导弹与高炮 微小型导弹 网捕 激光等对抗手段!20221103 | 军迷天下

文汇报报导,作为高端无人机「国家队」重要谱系之一的「翼龙」系列无人机,被誉为中国无人机产业的代名词,至今已形成翼龙1、翼龙1E、翼龙2、翼龙2H、翼龙3等家族。翼龙系列无人机在全球察打一体无人机中市占率位居全球第二,是中国军贸无人机出口的主力机型。

中国航空工业集团表示,「翼龙」家族多个新型号在本届航展上首次集中亮相,其中,翼龙3真机首度揭开神秘面纱,该机长12.2米,高4.3米,翼展24米,最大航时在40小时以上,最大航程在1万公里以上,是中国全新打造,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机平台。

翼龙3有9个插件架,采用双联装挂架时最多可挂16枚导弹或制导炸弹,被誉为无人机「炸弹卡车」。其中,其挂载的PL-10E近程红外格斗弹曾被美国「军事观察杂志」评价为全球最危险的近距空对空导弹之一。



相关军情人士认为,翼龙3此次携带该型导弹亮相,显示该机具备领先的无人机空战能力,这在全球同类型无人机中较为罕见。同样首度参展的翼龙1E机型,将挂9弹进行飞行表演。

另据大公报报导,反无人机体系也在本届航展首次亮相,该体系兼具「目标探测、指挥控制、拦抗防御」三大技术要素,集成了近程末端防空导弹与高炮、微小型导弹、网捕、激光等对抗手段,具备对无人机「探、侦、扰、控、打、评」等体系化作战能力。

反无人机体系的首次亮相,意味着中国成为首个公开展示自己整套反无人机体系的国家。

首次亮相本届航展的光电雷达和DK-1低空探测雷达,堪称是反无人机体系中探测目标的两大「法宝」,可实现周边360度全景红外成像、威胁目标探测和多目标三维定位,堪称「千里眼」。

最具打击力的则是充当「拳头」角色的拦截系统。该系统配备了多种最新型的HQ-17AE近程防空武器系统、HQ-9BE远程防空导弹、FK-3000弹炮结合防空武器、YJ-12E超声速导弹、WJ-700无人机、BP-12B导弹等先进装备。

珠海航展开幕,八一飞行表演队率先登场。(取材自微博)

Source



中3大无人机 都是「炸弹卡车」 珠海航展抢先看

世界新闻网

11/07/2022

第14届中国航展,翼龙3无人机首次亮相。(中新社)

俄乌冲突中,大量的无人机参与战斗,使得无人机在某种程度上变成衡量一个国家实力的标准之一。受此影响,即将于11月8日开幕的珠海航展,多款中国无人机备受关注,当中自行研制的三款重型无人机全部登场,媒体称这三款无人机都有相当惊人的载弹量,被称为「炸弹卡车」。

“翼龙”家族多款新机集中亮相中国航展 翼龙 3无人机首次亮相 11/06/2022

环球时报旗下的枢密院十号官方帐号称,这三款无人机是「彩虹7」、「 翼龙3」、和「飞鸿97A」,被称为中国无人机的「三巨头」已全部登场。

报导称,三款中的「翼龙3」无人机是全新打造并完全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无人机平台。具有「远航程、重挂载、多用途」的特点,在大吨位同级别、中空长航时无人机系统产品中,处于国际先进水准。

采用无尾飞翼布局的彩虹7隐形无人机。(取材自枢密院十号)

作为一款气动外形相对成熟的标准察打一体无人机,翼龙3不但具备长航时能力,而且最受关注的就是它的武器携带能力。从翼龙3的机翼和机腹下方的武器挂架看,它一共有多达9个挂点,甚至比很多有人驾驶战机的武器挂点数量都多,可以携带各种精确制导炸弹、空对地导弹、防区外布撒器乃至对于无人机而言相当罕见的空对空导弹,武器携带能力惊人,堪称标准的「炸弹卡车」。




而采用无尾飞翼布局的彩虹7隐形无人机,同样具备高载弹量的特征。根据此前报导,它的起飞重量约10吨,可以携带多达两吨的弹药。展台现场显示,它可以携带能容纳现役多种空地弹药,被定性为「战略级资讯保障和高价值目标打击的航空装备」。

报导称,彩虹系列无人机近来也都出现大幅增加载弹量的趋势,例如通过优化无人机插件点设计,采用4联装挂架,使得过去只能挂载1枚AR-1导弹的挂点可以挂载多枚AR-2导弹,极大提升了无人机的火力持久性。最新推出的AR-4导弹的战斗全重最高可达100公斤,战斗部重40公斤,是美国最新型近程空对地导弹AGM-179的两倍,其最大射程可以达到20公里,发射高度可达7公里,超过所有可携式防空导弹的射程的两倍。

航展「新面孔」(部分) 数据源:文汇报

此外,被广泛看作是歼20隐形战斗机「忠诚僚机」的「飞鸿97A」,除了采用类似歼20的两侧进气道、修改光电跟踪瞄准系统位置以提升空中机动能力外,它还在机腹采用了罕见的伸缩式托盘弹巢,可以携带多达8枚导弹或巡飞弹,从而极大提升了它的持续作战能力。

报导说,虽然这三款无人机的使命和设计不一样,但它们都普遍采用加大武器挂载能力的设计。中国无人机能推出形形色色的「炸弹卡车」,展示中国航空装备研制和生产能力的快速跃升。

「飞鸿97A」的独特弹仓设计。(取材自枢密院十号)

Source




NASA昨晚测试撞击小行星成功 供日后地球防御做准备

世界新闻网

9/27/2022

太空总署的现场视频显示,航天器撞向小行星以保护地球的「行星防御」系统,成功于美东时间26日晚上7时14分撞上目标小行星迪莫弗斯。(美联社)

联邦太空总署(NASA)通过航天器撞向小行星以保护地球的「行星防御」系统,成功于美东时间26日晚上7时14分撞击目标小行星迪莫弗斯(Dimorphos),此次任务的数据将为日后监测到有小行星可能撞击地球的情况预先做好准备。

太空总署表示,本次任务目标是一个由较大的迪迪莫斯(Didymos)与迪莫弗斯组成的「双小行星系统」,这两颗小行星质量、引力相差不多,难以判断何者为「行星」及「卫星」,不过因为迪莫弗斯较小,直径仅525呎,NASA将之定义为卫星;航天器所撞击的就是迪莫弗斯,是典型会对地球构成重大威胁的小行星。

代号为Dart的「双小行星改道测试」(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任务,是人类史上首次实验能否以人力干预太阳系引力,使预定会撞上地球的小行星偏离轨道的测试,验证日后若有小行星或彗星对地球构成威胁时,撞走小行星救地球是否可行。

根据NASA数据,航天器以时速1万5000哩的速度撞击迪莫弗斯,落地时重力约1210磅,理论上足以在该行星地表上造成一个陨石坑,将其速度改变1%,但不会粉碎;不过此次撞击是否确实改变迪莫弗斯的轨迹、改变幅度多少,还需要数天甚至数周的观察才能确定。

太空总署首席科学家、资深气候顾问凯萨琳.卡尔文(Katherine Calvin)表示,这次任务除了测试可否用航天器撞击小行星并改变其轨迹外,还可更全面地了解太阳系及地球的历史。

卡尔文说:「小行星若撞击地球,必然会改变生态系统并导致物种灭绝;恐龙时代可没有太空计划帮牠们预知小行星撞击,但我们有,因此DART的测试,为我们演示了未来如何避免潜在危险及保护地球免受影响。」

Source


马斯克收购推特聊天记录曝光:世界首富的瞬间上头或意味着百亿美元惨痛代价 Oct 13, 2022
硅谷 101 有趣的前沿科技深度视频


防止陨石撞地球 NASA成功演习「撞歪」小行星

世界新闻网

10/11/2022

太空总署成功的把小行星Dimorphos撞离天然轨道。(欧新社)

太空总署11日宣布,上月26日和离地球1090万公里(约677万哩)外小行星Dimorphos对撞的小太空船,把小行星撞出它的天然轨道,这是人类首度改变天体的运行,有助今后万一有「陨石撞地球」危机时,地球或可躲过一劫。

这个耗资3.3亿元、费时七年的「证明概念」任务,也是人类首次测试是否可能防止彗星撞地球;太空总署在华府发布各地天文望远镜的观测记录,证实这艘「自杀太空船」达成了首要目的,纯凭动力就改变了小行星的运行方向。

过去两周的天文观测数据显示,这个环绕Didymos运行的「卫星小行星」在碰撞后,离「母行星」稍微近了一些,环绕一圈的时间缩短了32分钟。

NASA署长纳尔森说,从星球防卫或人类文明的立场来看,这都是「分水岭时刻」,「感觉像是电影情节,但这不是好莱坞。」

足球场大小的Dimorphos每11小时55分中绕行比它大五倍的Didymos一圈,测试太空船冲撞器(冰箱大小)以2万2531公里(约1.4万哩)时速,直接和Dimorphos对撞,稍微把它的轨道推近Didymos一些,绕行一周的时间缩为11小时23分钟。




本计划的科学家史戴特勒(Tom Statler)说,对撞后,小行星「稍显摇晃」,但需后续观察,才能确认是否摇晃。

总署行星科学组组长葛雷姿(Lori Glaze)说,测试结果说明「我们有能力转移这般大小的小行星可能造成的危险」,不过关键在于「早期发现」危险。

这次试验当中的两个小行星或测试器本身,都没有对地球构成任何威胁。Dimorphos等级的小行星就算撞上地球,也不会造成全球性的大灾难,但足以毁灭一个大都市。

科学界事先预测,这次对撞可以缩短Dimorphos的轨道路径至少10分钟,但只要可以改变73秒就算成功,结果改变了30多分钟,超出预期。

测试太空船名为「双行星方向重导测试」(Double Asteroid Redirection Test , DART),2021年11月由太空探索公司的火箭发射进入太空后,大部分时间由地面控制台人员导航,最后阶段再交给它自己的自动导航系统控制。

太空总署竹小太空船与小行星Dimorphos对撞,把小行星撞出它的天然轨道。(Getty Images)
太空总署成功的把小行星Dimorphos撞离天然轨道,图为撞击前的小行星照片。(欧新社)

Source




中国火星探测 证实10亿年来火星曾有大量液态水

世界新闻网

9/18/2022

「祝融号」火星车在火星表面的探测行动。(观察者网)

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太工程中心表示,着陆火星并进行火星表面探测的祝融号火星车带回丰富的科学成果,证明在距今10亿年(晚亚马逊纪时期)以来,着陆区存在过大量液态水活动。

央视新闻今天(18日)报导,中国发射探测火星的天问一号,截至2022年9月15日,天问一号环绕器已在轨运行780多天,着陆的火星车「祝融号」累计行驶1921米,完成既定科学探测任务,获取原始科学探测数据1480GB。

科学研究团队通过对着陆区分布的凹锥、壁垒撞击坑、沟槽等典型地貌的综合研究,揭示了上述地貌的形成与水活动之间存在的重要联系,获取一手科学数据。

「祝融号」火星车在着陆区探测到的火星地质特征和岩石。(央视截屏)



央视报导称,通过「祝融号」火星车相机影像和光谱数据,在着陆区附近的板状硬壳岩石中发现含水矿物,证明了在距今10亿年(晚亚马逊纪时期)以来,着陆区存在过大量液态水活动。

结合相机影像和火星车移动车辙等资讯,发现着陆区土壤具有较强承压强度且摩擦参数较低,存在与水活动相关并经历风沙磨蚀的特征。这些新成果,揭示了火星风沙与水活动对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影响,为火星乌托邦平原曾经存在海洋的猜想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丰富了人类对火星地质演化和环境变化的科学认知。

「祝融号」火星车在着陆区发现富含含水矿物的板状硬壳岩石及其在地下水作用下的形成过程示意图。(央视截屏)

报导说,有关成果已在《Nature Astronomy》、《Nature Geoscience》、《Science Advances》、《中国科学》等海内外权威学术期刊发表。

中国于2020年7月23日在海南文昌发射长征五号遥四运载火箭搭载「天问一号」前往火星进行探测,2021年 5月22日「祝融号」火星车到达火星表面,开始巡视探测。「祝融号」为天问一号任务火星车。高度1米85,重量达到240公斤左右。

Source



2025年中国有望打开太空旅行 要价30万美元

9/16/2022

中国航太专家指出,2025年大陆有望开始亚轨道旅行,票价约200万到300万人民币。(取材自自环球时报)

中国航太科技集团所属中国运载火箭技术研究院研制的「长征十一号」火箭首任总指挥杨毅强近日表示,随着商业模式的完善,2025年,中国有望开始亚轨道旅行,票价约200万到300万人民币(约28.67万到43万美元)。

杨毅强表示,具体到太空旅行,目前可分三种:第一种是进入空间站,这对游客的身体、心理素质等有严格要求;第二种是以英国维珍银河(Virgin Galactic)公司的「白色骑士」为代表的通过双机身航空运载飞机将游客带入太空,但该模式舒适感和安全性较差;第三种就是目前技术较为成熟的亚轨道旅行,适合大部分人群。

杨毅强对环球时报表示,在商业航太领域,已形成一定市场规模的就是中国和美国。美国在20世纪80年代开始推进航太商业化,马斯克成立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时,该产业在美国已发展得较为成熟。




他指出,中国商业航太虽起步较晚,但在政策扶持、资本加持和市场需求牵引下,发展态势风起云涌,2015年是中国航太商业化元年,2021年的一份报告显示,中国商业航太的注册企业已逾370家。过去7年间,在运载火箭、卫星应用等领域均已出现头部企业,已形成国家队与民营派互补的格局,发射次数、发射载荷品质和在轨卫星规模均居世界前列。

他认为,目前,中国的商业航太已从1.0时代进入2.0时代,并有望在5年内进入3.0时代,期间需要将火箭运力提升至5吨到14吨、建设全球性卫星星座、实现火箭可回收并降低成本。

另有数据显示,从2015年到2020年,中国商业航太市场规模年复合增长率达到22.09%,这与中国拥有完整的自主知识产权、人才机制以及国家扶持有关。但从商业航太的经济规模和整体企业估值来看,体量还相对较小,真正靠火箭和卫星盈利的企业较少,目前中国商业航太企业整体仍处于「积累」阶段。

Source


实测马斯克星链计划:如何从一个成功率为0的生意,变成一场太空争霸赛? Aug 31, 2022
硅谷 101 有趣的前沿科技深度视频


中国宣布「探月工程4期」 将建国际月球科研站

9/10/2022

中国官方宣布探月工程第四期已获批,图为2020年11月24日在文昌航天发射场,用长征五号遥五运载火箭成功发射探月工程嫦娥五号探测器,该探测器为三期的最后一项工程。(新华社)

中国探月工程三期进行完后,目前第四期工程传出已经获得官方批覆,未来将会在月球上面创建国际科研站。

央视新闻10日引述中国国家航天局探月与航天工程中心主任刘继忠指出,探月工程四期任务已获官方批覆,目前进展顺利。刘强调,嫦娥六号产品基本上已经生产完毕,探月工程四期目前进展顺利,嫦娥七号正在研制中,后续将对月球南极进行探测,还将创建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

根据中国航天局计划,对月球南极的探索将由嫦娥六号和七号来完成,而嫦娥八号则将进行一些关键技术的月面试验,为建设月球科研基地做一些前期探索。对于未来会针对月球背面采样,刘继忠称,「考虑到为了我们对月球能有更好的认知,结合嫦娥四号第一次到月背,因此我们经过前期的工程师、科学家论证,我们也考虑到月球的背面采样返回,那这个样品也是更加的珍贵」。




而背面采样将会面临通信难题,中国探月工程三期总设计师胡浩指出,在月球背面无法实现电波传输,需要借助中继卫星,这意味着资讯传输要「拐个弯」才能到达地球,传输环节增加,可能会导致一定误差。另外,嫦娥五号约48小时的「挖土」、「打包」过程中,月地通信始终畅通,地面可以即时监测探测器情况,这在月球背面难以实现,中继卫星不可能始终位于上方将资讯传回,地面科研人员无法每时每刻掌握嫦娥六号的运行情况,这些都可能给任务带来风险。

据了解,中国探月工程的国产化率已经逐步上升,嫦娥一号任务的国产化率超80%,但进口器件所占经费也超80%;嫦娥五号任务中,国产化率达95%以上,引进器件所占经费大幅下降,约20%左右。而探月工程的中长程目标,是2030年实现载人登月任务,目前正在积极研制新一代载人火箭。

此前中国官方9日宣布嫦娥五号探测器在月球上发现一种呈柱状晶体的磷酸盐矿物,将其命名为「嫦娥石」,该矿物是人类在月球上发现的第六种新矿物,中国也成为世界上第三个在月球发现新矿物的国家。

Source




谷歌将裁员20% 通膨经济不稳、厂商减少广告

世界新闻网

9/08/2022

谷歌可能将裁撤20%人力。(路透)

网络巨擘「谷歌」(Google)母公司Alphabet Inc.首席执行官皮查伊(Sundar Pichai)6日晚间在洛杉矶举行的代码大会(Code Conference)上发表谈话时表示,过去几年快速招聘人手后,可能将裁撤20%人力,以便让公司更有效率。

CNBC新闻频道报导,50岁的皮查伊在演说中表示,创下数十年新高的通膨问题导致经济不稳定,加上厂商减少广告支出,希望公司能通过精简人力变得更有效率。

Alphabet Inc.在今年的例行报告中指出,受到通膨高涨影响,2022年底之前,招聘速度都将放慢。

到目前为止,包括优步(Uber)、脸书(Facebook)母公司Meta、推特(Twitter)在内等科技巨擘,都已陆续宣布将缩减招聘规模,并且裁撤某些包商职务;国际影音串流平台网飞(Netflix)则裁撤了某些全职员工。




皮查伊在演说中指出,由于过去五年来大幅招兵买马,导致公司生产力因此变慢,如果要提高效率,解决办法之一就是合并某些原本相互竞争的产品,例如YouTube Music与Google Play Music。

五年来,谷歌从原本全职员工不到10万人,增加到全职员工超过15万人;根据统计,2017年时,谷歌有8万110名全职员工,到了2018年增加为9万8771名全职员工,2019年进一步上升到11万8899人,到了2020年已达13万5301人,2021年的全职员工人数则为15万6500人。

皮查伊在演说中说,当公司资源变少的时候,必须确保被列为继续努力的优先目标,都是正确的项目;他也表示,现阶段并不打算缩减谷歌的整体人力。

代码大会主持人史威薛尔(Kara Swisher)提问,HBO影集「硅谷群瞎传」(Silicon Valley)描述的「坐领干薪」(rest and vest)现象是否存在,也就是年龄较大的科技产业员工,工作量极少却能坐领高薪;皮查伊回答说,在旗下公司员工中并没有看到如此状况。

Source