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国务卿季辛吉:促成沙伊复交 中国迈出重要一步

前国务卿季辛吉:促成沙伊复交 中国迈出重要一步 世界新闻网 3/18/2023 美国前国务卿季辛吉就中国促成沙特阿拉伯与伊朗的复交评论表示,这是中东战略格局的重大变化,且「中国迈出了重要一步」,堪比1970年代美国总统尼克森秘访中国。 华盛顿邮报16日以「中国如何预示中东多极化的开始」为题发表评论文章,季辛吉受访表示,这一外交成果与1970年代自己和美国总统尼克森相继访华一事作了对比,称这两段外交进程非常相似。 季辛吉表示,从长远来看,中国以和平缔造者的角色而出现,改变了国际外交的职权范围。他说,中国近年来宣布,它需要成为创建国际秩序的参与者。现在它已经朝这个方向迈出了重要一步。 环球时报引述文章作者伊格内修斯称,「美国不再是这个地区(中东)不可或缺的力量,(不再是)那个唯一强大或灵活到能够促成和平协定的国家。中国也拥有了这种号召力」。 文章最后指出,一个多极化的中东正在出现,以往长期对峙的中东地区正在变成一场「平衡游戏」。正如季辛吉所言,这将是一场有着新规则的新游戏。 环时报导,在中国的斡旋下,沙国和伊朗这对中东地区的宿敌握手言和。本月10日,中沙伊三方签署并发表联合声明,宣布沙伊双方同意恢复外交关系。联合声明一发出,国际社会反响热烈,纷纷对中东地区两个大国实现和解表示欢迎,为中国积极劝和促谈的角色点赞。 Source 中促成沙伊复交 专家:在美主导中东地区取重大胜利 世界新闻网 3/11/2023 断交七年的中东宿敌伊朗和沙特阿拉伯,10日在中国的斡旋下宣布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撼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说,沙伊北京对话取得重要成果,宣布恢复两国外交关系。这是对话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了重大利好消息,传递了明确信号。 王毅意有所指地表示:「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中东地区的命运应该掌握在中东各国人民手中。相信中东各国将进一步弘扬独立自主精神」。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2月访沙,从那时起有了斡旋两国复交的想法。沙伊两国代表在北京历经四天辟室密商后宣布达成协议。白宫国安会发言人柯比表示:「沙国全程都有知会美国会谈进度」。 华尔街日报分析,这项协议显示北京在美国长期主导的中东地区影响力大幅提升,且可能让美国和以色列在伊朗扩大核武计划之际,难以强化区域联盟对抗德黑兰当局。美国一直试图促成沙国和以色列间的和平协议,现在前景不明。 中国近年来与伊朗和沙国创建更亲近的经济关系,这两国对中国而言都是重要原油供应国。但中国是首度这么直接介入中东政治。 曾任美国驻沙国大使,也是两岸关系专家的傅立民表示,北京能够促成宿敌沙伊大和解,一大启示就是证明当初看轻中国调停俄乌冲突和平方案的人错了。 国际危机组织资深波斯湾分析师安娜.雅各表示,这个突破对中东地区而言是好消息。她说,伊朗和沙国间的协议表明中国以新的方式加强在中东地区扮演的角色,特别是斡旋,「对中国而言,这是重大胜利」。 英国智库「皇家联合三军研究所」副研究员史蒂芬斯也同意这项说法。他说,「这对中东地区本身而言是重大时刻,该地区两大强权都承认北京当局作为中东地区重要仲裁者的影响力」。 史蒂芬斯表示,「现在,这不意味美国正在失去影响力」,美国在中东地区的军事足迹仍大于中国,且美国与以色列的关系仍比中国和以色列的深厚。他说:「众所周知,没有人在挑战美国的力量和他们可以做的事,他们挑战的是美国的主导地位,美国长期以来是区域不可或缺的强权,现在中国也是。」 …

马斯克预言若川普被逮捕 将压倒性赢得2024大选

马斯克预言若川普被逮捕 将压倒性赢得2024大选 东森新闻 3/18/2023   美国前总统川普(Donald Trump)18日突然在社群平台预告,自己将在21日被逮捕,并痛斥曼哈顿地方检察官办公室非法泄密、胡乱捏造犯罪纪录,呼吁自己的支持者发起抗议活动。对此,全球首富马斯克(Elon Musk)表示,如果川普真的被逮捕,川普将以“压倒性胜利”赢得总统大选。   川普曾经被指控煽动国会暴动,遭脸书、推特等大型社群平台集体封杀,不料他18日先是在脸书宣布回归,随后又在他成立的社群平台Truth Social预告自己将在21日被逮捕,但并没有透露被逮捕的原因。   川普说,“来自腐败和高度政治化的曼哈顿地方检察官办公室非法泄密,在无法证明犯罪的情况下……,这位遥遥领先的共和党候选人,以及美国前总统,将在下周二被捕”。他还在文末呼吁支持者发动抗议,“夺回我们的国家”。   有网友在推特转贴川普预告自己即将被逮捕的消息,直言“如果发生这种情况,将是川普再次当选的开始”。全球首富马斯克则在下方留言,“如果川普被逮捕,将以压倒性胜利赢得大选”。 Source 第一次买房者可申请到 $12500-$15000 的买房补助,并且首付可放到低至3%. 两个不同的补助项目: 1. 一个是高达 $15000 补助,目前对马里兰州的所有County和滨州的York County开放. 2. 另一个是 $5000 补助,对全美50个州开放.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德国总理认为乌克兰战争将持续一段长时间

德国总理认为乌克兰战争将持续一段长时间 3/17/2023 (早报讯)德国总理朔尔茨预计乌克兰战争不会很快结束,并确认柏林会持续为基辅提供支持。 路透社报道,朔尔茨星期四(3月16日)接受德国《商报》访问时说:“我们应该为一场长期战争做好准备,尽管我们都希望战争能够早日结束。” 他也确认,只要乌克兰需要,德国就会继续为乌克兰提供资金和武器。 另外,朔尔茨补充说,中国不向俄罗斯提供武器仍然是绝对重要的。 同日,白宫说,拜登政府相信,美国有足够资源,在本财政年度结束之前继续为乌克兰提供支持。 Source 五角大厦:俄军机危险拦截 擦撞导致美无人机坠海 世界新闻网 3/14/2023 五角大厦表示,一架美国无人侦察机14日上午在黑海运行任务时,俄罗斯战机升空拦截却撞机,最终美机坠入黑海;这是俄乌战争1年多以来,美俄首度发生直接冲突,华府警告这类挑衅可能导致误判和冲突升高,莫斯科否认相关指控。 黑海邻近乌克兰战区,俄罗斯正加紧攻势盼控制乌克兰东南部;白宫国家安全会议战略沟通协调官柯比(John Kirby)表示,俄罗斯空军在最近数周内运行过类似的拦截行动,美俄的空中遭遇事件不是没发生过,但撞机相当罕见,且首度导致美国的无人机坠毁,他指控俄方此举不安全、不专业且鲁莽。 五角大厦表示,一架由罗马尼亚起飞的美军MQ-9死神(Reaper)无人侦察机,在国际空域运行例行侦察任务,两架俄罗斯苏恺-27战机升空拦截,伴飞30分钟;其中一架俄机飞到无人机上方对其倾倒燃料后飞离,接着第二架俄机打算如法炮制却发生擦撞,导致无人机螺旋桨受损,最终美军选择让无人机坠入黑海。 美军表示,该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上午7时3分;华尔街日报报导,撞机地点在克里米亚半岛西南方50浬处,无人机在距离事发处西南方10英里处坠海。 五角大厦发言人赖德(Pat Ryder)表示,两架俄罗斯战机不久后落在俄罗斯控制的克里米亚,其中一架苏恺-27战机虽有受损,似乎还能运作。 莫斯科方面反控,该无人机关闭发射器,在克里米亚半岛附近的黑海上空飞行,朝着俄罗斯「国界」而来,俄军才升空应对;俄罗斯战机并未开火,并否认与美军无人机擦撞,是无人机操作不当才会坠毁。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关键问题在于俄罗斯的意图,是破坏美军无人机的作业,或是根本想要击落它?美军表示,这些危险行为可能导致误判和意外的局势升级。 国防部官员批评这起事件是「不成熟的」(juvenile),归咎于俄罗斯飞行员;坠毁的无人机拍下事发经过的影片,美军考虑公布。 赖德拒绝说明该无人机运行的任务细节,以及如何打捞残骸。 华尔街日报报导,美军表示,在俄罗斯去年2月底进犯乌克兰后,土耳其掌握黑海南方入口的博斯普鲁斯海峡,禁止军舰入黑海航行,美国海军便停止在黑海运行任务,寻回残骸并不容易。 白宫国家安全顾问苏利文对美国总统拜登简报最新发展;此外,美国国务院急召俄罗斯驻美大使安托诺夫(Anatoly …

前白宫高官:美国空出双手对付中国 德国不是个咖

前白宫高官:美国空出双手对付中国 德国不是个咖 中时新闻网  3/17/2023   前北约外交安全政策官员克里斯蒂(Edward Hunter Christie)本月初发表了一串推文大讚前美国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的国家安全顾问——陆军退休将领凯洛格(Keith Kellogg),他本月初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听证会上,就美国在乌俄战争中施行的战略向参议员作证,内容十分精彩。谈到了透过乌克兰来让俄罗斯离开赛局,美国就能空出手对付真正的对手——中国,他也谈到了德国根本不重要了,波兰比较重要等等,提供了深入浅出的国家战略观点。   前美国副总统彭斯(Mike Pence)的国家安全顾问——陆军退休将领凯洛格(Keith Kellogg)于参议院军事委员会(Senate Armed Services Committee)就美国在乌俄战争中施行的战略作证。(Youtube)影音:   综合非营利公共权益媒体《伊利诺频道》(Illinois Channel)以及前北约官员报导,凯洛格本月3日时向议员说明了许多乌俄战争美国战略的立场。   其一,如果你能在没有动用任何美国军队的情况下打败一个美国战略对手,你就达到了十分专业的高度,因为这就等于把(美国的)战略对手从赛局桌上拿掉了。   其二,确保俄罗斯的失败,可以让美国腾出双手来面对主要对手,中国;美国不应该也不需要在那裡(乌克兰)投入美国军队。但如果美国的政策失败,那么美国可能不得不这样做,到时候会成为美国人的第3次欧洲战争   其三,德国现在在欧洲不是一个咖(non-player),人们需要把波兰人作为主要玩家(major Player)来看待;德国是一个重要的国家,但他们一直都很无能,(政府)领导力没有达到应有的水平   其四,普京唯一理解的是权力和力量。你必须把你的膝盖压在他的喉咙上。要如何做到这一点,就是在乌克兰打败俄罗斯的军队;打败俄军,我相信普京就会倒下 …

11家银行共出手300亿元 救援第一信托银行

11家银行共出手300亿元 救援第一信托银行 世界新闻网 3/16/2023 华尔街日报报导,财政部、联邦储备委员会、联邦存款保险公司和货币监督办公室发布联合声明,指11家银行已将300亿美元存入第一信托银行(First Republic Bank)。 知情人士表示,数家美国最大型的银行周四稍早讨论了一项联合救援计划,金额超过250亿美元。 知情人士说,摩根大通(JPMorgan Chase&Co.)、花旗集团(Citigroup Inc.)、美国银行(Bank of America Corp.)和富国银行(Wells Fargo&Co.)协议各自存入50亿美元到第一信托银行。 此外,摩根史坦利(Morgan Stanley)和高盛集团(Goldman Sachs Group Inc.),以及地区性银行美国合众银行(U.S. Bancorp)、PNC金融服务集团(PNC Financial Services Group Inc.)和Truist金融公司(Truist …

解释为何与中国建交 洪都拉斯外长:是全球趋势

解释为何与中国建交 洪都拉斯外长:是全球趋势 世界新闻网 3/16/2023 洪都拉斯外交部长雷依纳(Eduardo Reina)当地时间15日表示,总统卡斯楚(Xiomara Castro)决定与中国建交,是促进洪都拉斯与世界主要大国的经贸关系。「政府的计划中提到了这个意图,我们迟迟没有加入全球趋势,我们正寻求更多的投资与贸易,几乎所有国家都与中国有联系。」 洪都拉斯先驱报、路透等报导,雷依纳接受洪都拉斯电视节目「Frente a Frente」采访,详细介绍了洪都拉斯为何寻求与中国建交。 「我们需要投资,我们需要合作。」雷依纳指出,洪都拉斯寻求与中国正式建交是出于「实用主义」,而非「意识形态」。 当地时间3月14日,卡斯楚在个人推特上发文透露,她已指示雷依纳处理与中国正式创建外交关系的相关事宜。 卡斯楚出身洪都拉斯左翼政党「自由和重建党」,当选总统前就表示将与台湾断交,并与中国创建外交关系。表态也受到美国政府「关切」。 去年11月,美国务院不具名高官在一次电话记者会上表示,美国务院西半球事务助卿尼科尔斯(Brian Nichols)率团访问洪都拉斯,向宏国两名总统候选人说明宏国与台湾关系重要性,称美国希望洪都拉斯保持现状,并警告中美洲国家注意中方做法给该地区带来的「风险」。 雷依纳在节目中还表示,「我们不是在寻求与美国决裂。恰恰相反,我们正在为一个主权国家寻求最大的利益,使它能够从与中国、美国、巴西、古巴、委内瑞拉、墨西哥的关系中获益……在一种互相支持、有尊严和独立自主的关系中。」 雷依纳指出「……这个世界应该是多极的、多边的。因此,我们必须和世界上最大的国家合作,这是最合乎逻辑的事。」 新华社报导,中宏尚无外交关系。根据据中国海关统计,2022年中宏贸易额为15.89亿美元,其中中方出口额15.6亿美元,进口2,923.9万美元,年减1.6%、1.3%和14.3%。 自2021年12月10日中美洲国家尼加拉瓜和台湾断交后,目前台湾仅剩14个邦交国,除了洪都拉斯之外,分别为中美洲的伯利兹、危地马拉;加勒比海的海地、圣基茨和尼维斯、圣卢西亚、圣文森特和格林纳丁斯,和太平洋的马绍尔群岛、瑙鲁、帕劳、图瓦卢,以及南美洲的巴拉圭、非洲的斯威士兰、欧洲的梵蒂冈。 路透报导,台湾的另一个邦交国巴拉圭,将于今年4月举行总统大选,届时若反对派胜选,台湾可能会再失去一个拉美盟友。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汪文斌15日表示,同中国建交是顺应历史发展大势和时代进步潮流的正确选择。中方愿在一个中国原则基础上,同包括洪都拉斯在内的世界各国发展友好合作关系。 Source 中促成沙伊复交 专家:在美主导中东地区取重大胜利 世界新闻网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美军公布画面 证实无人机在黑海遭俄战机撞坏

美军公布画面 证实无人机在黑海遭俄战机撞坏 世界新闻网 3/16/2023 美军公布其死神无人机14日在黑海上空遭俄罗斯战机撞击画面,画面似乎证实美方说法,即俄国战机撞上无人机螺旋桨,使美方无法操控只能让无人机坠海。 遭撞无人机的摄影镜头拍到的画面显示,俄罗斯苏恺-27战机当时飞近无人机时,释放似乎是燃料的液体。俄国战机第一次经过时,释出的液体似乎把镜头弄脏,影响画面。第二次距离更近,影响无人机视频传输,画面出现乱码。 当画面恢复时,可以看到无人机尾端螺旋桨的叶片弯曲变形。美军说,俄机接近时撞到无人机螺旋桨,导致这架大型无人机无法操控飞行,美方只好让其坠入黑海。 俄罗斯否认其战机撞坏无人机的螺旋桨,但美军公布的画面似乎支持美国对此事的说法。 国防部长奥斯丁说,「我们对迄今为止所说的事实仍有信心」。他说,五角大厦花了一点时间研究可以公布哪些画面。奥斯丁说,俄机的行动危险鲁莽。 Source 五角大厦:俄军机危险拦截 擦撞导致美无人机坠海 世界新闻网 3/14/2023 五角大厦表示,一架美国无人侦察机14日上午在黑海运行任务时,俄罗斯战机升空拦截却撞机,最终美机坠入黑海;这是俄乌战争1年多以来,美俄首度发生直接冲突,华府警告这类挑衅可能导致误判和冲突升高,莫斯科否认相关指控。 黑海邻近乌克兰战区,俄罗斯正加紧攻势盼控制乌克兰东南部;白宫国家安全会议战略沟通协调官柯比(John Kirby)表示,俄罗斯空军在最近数周内运行过类似的拦截行动,美俄的空中遭遇事件不是没发生过,但撞机相当罕见,且首度导致美国的无人机坠毁,他指控俄方此举不安全、不专业且鲁莽。 五角大厦表示,一架由罗马尼亚起飞的美军MQ-9死神(Reaper)无人侦察机,在国际空域运行例行侦察任务,两架俄罗斯苏恺-27战机升空拦截,伴飞30分钟;其中一架俄机飞到无人机上方对其倾倒燃料后飞离,接着第二架俄机打算如法炮制却发生擦撞,导致无人机螺旋桨受损,最终美军选择让无人机坠入黑海。 美军表示,该事件发生在当地时间上午7时3分;华尔街日报报导,撞机地点在克里米亚半岛西南方50浬处,无人机在距离事发处西南方10英里处坠海。 五角大厦发言人赖德(Pat Ryder)表示,两架俄罗斯战机不久后落在俄罗斯控制的克里米亚,其中一架苏恺-27战机虽有受损,似乎还能运作。 莫斯科方面反控,该无人机关闭发射器,在克里米亚半岛附近的黑海上空飞行,朝着俄罗斯「国界」而来,俄军才升空应对;俄罗斯战机并未开火,并否认与美军无人机擦撞,是无人机操作不当才会坠毁。 英国广播公司(BBC)报导,关键问题在于俄罗斯的意图,是破坏美军无人机的作业,或是根本想要击落它?美军表示,这些危险行为可能导致误判和意外的局势升级。 国防部官员批评这起事件是「不成熟的」(juvenile),归咎于俄罗斯飞行员;坠毁的无人机拍下事发经过的影片,美军考虑公布。 赖德拒绝说明该无人机运行的任务细节,以及如何打捞残骸。 …

抢中东话语权 中国、伊朗、俄罗斯在阿曼湾联合军演

抢中东话语权 中国、伊朗、俄罗斯在阿曼湾联合军演 中国新闻组 3/16/2023 中国持续增强在中东地区的话语权,继日前促成伊朗、沙特阿拉伯恢复外交关系后,中国国防部发布,3月15日至19日,中国、伊朗、俄罗斯等国海军将在阿曼湾举行「安全纽带—2023」海上联合军事演习。此外,阿拉伯官员私下透露,是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亲自斡旋促成两国协定。 国防部指出,据中、伊、俄等国军队共识,3月15日至19日,中、伊、俄等国海军将在阿曼湾举行「安全纽带—2023」海上联合军事演习。 通报称,「安全纽带—2023」海上联演由2019年、2022年先后两次举行的中伊俄海上联演发展而来,中方派出南宁号导弹驱逐舰参演,主要参加空中搜索、海上救援、海上分列式等科目演练。 国防部表示,此次演习有助于深化参演国海军务实合作,进一步展示共同维护海上安全、积极构建海洋命运共同体的意愿与能力,为地区和平稳定注入正能量。 值得注意的是,在更靠近中国的南海,美国与菲律宾14日才刚宣布,将于4月在此进行大规模的联合军事演习,双方将有1万7600人员参加,其中有约1万2000人来自美国;法广网报导引述菲律宾军方指称,这次演习被命名为Balikatan,菲律宾语意为并肩作战,订于4月11日至28日举行,包括首次在南海的实弹射击,是有史以来规模最大的联合军事演习。澳洲也预计参加,剑指对抗中国扩增的区域影响力。 据法媒报导,一位匿名阿拉伯官员15日详细描述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关键协议是如何达成的,「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表示,他希望中国能够成为阿拉伯和伊朗之间的桥梁,王储殿下对此表示欢迎」。 这位官员也补充,利雅德认为北京处于一个「独特」的位置,可以在海湾地区发挥无可比拟的影响力,「特别是对于伊朗来说,就其国际合作伙伴而言,中国是数一数二的。因此(中国)在这方面的杠杆作用很重要,因为找不到同等重要的替代者」。 Source 中促成沙伊复交 专家:在美主导中东地区取重大胜利 世界新闻网 3/11/2023 断交七年的中东宿敌伊朗和沙特阿拉伯,10日在中国的斡旋下宣布包括同意恢复双方外交关系,两个月内重开双方使馆和代表机构,撼动中东地区的地缘政治。 中共中央政治局委员、中央外办主任王毅说,沙伊北京对话取得重要成果,宣布恢复两国外交关系。这是对话的胜利、和平的胜利,为当前动荡不安的世界提供了重大利好消息,传递了明确信号。 王毅意有所指地表示:「中东是中东人民的中东,中东地区的命运应该掌握在中东各国人民手中。相信中东各国将进一步弘扬独立自主精神」。 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去年12月访沙,从那时起有了斡旋两国复交的想法。沙伊两国代表在北京历经四天辟室密商后宣布达成协议。白宫国安会发言人柯比表示:「沙国全程都有知会美国会谈进度」。 华尔街日报分析,这项协议显示北京在美国长期主导的中东地区影响力大幅提升,且可能让美国和以色列在伊朗扩大核武计划之际,难以强化区域联盟对抗德黑兰当局。美国一直试图促成沙国和以色列间的和平协议,现在前景不明。 中国近年来与伊朗和沙国创建更亲近的经济关系,这两国对中国而言都是重要原油供应国。但中国是首度这么直接介入中东政治。 曾任美国驻沙国大使,也是两岸关系专家的傅立民表示,北京能够促成宿敌沙伊大和解,一大启示就是证明当初看轻中国调停俄乌冲突和平方案的人错了。 国际危机组织资深波斯湾分析师安娜.雅各表示,这个突破对中东地区而言是好消息。她说,伊朗和沙国间的协议表明中国以新的方式加强在中东地区扮演的角色,特别是斡旋,「对中国而言,这是重大胜利」。 英国智库「皇家联合三军研究所」副研究员史蒂芬斯也同意这项说法。他说,「这对中东地区本身而言是重大时刻,该地区两大强权都承认北京当局作为中东地区重要仲裁者的影响力」。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