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你的傻x口罩摘掉」亚裔夫妻地铁内遭恐吓

「把你的傻x口罩摘掉」亚裔夫妻地铁内遭恐吓 世界新闻网 10/16/2022 近日一段发生在纽约市地铁内的口角冲突视频被上传至TikTok后引发热议,一名白人男子对坐在车厢中的亚裔夫妻发难,勒令他们「把你的傻x口罩摘掉」;而这对夫妻也并未示弱,而是与该男子对峙,并回击「少找陌生人的麻烦,最好马上闭嘴。」 在这段长达五分钟的视频中,一名身穿灰衣的白人男子无故辱骂一对戴着口罩的亚裔夫妻称,「把你那该死的口罩摘下来」,口气毫不客气。 该名白男说:「这不是一个自由的国家,如果你还愿意戴着这该死的口罩,你就被政府的谎言吓到了;这不是你的自由,它创建在谎言之上,你没有理由戴口罩。」 而被他攻击的这对亚裔夫妻则毫不示弱,不但没有摘下口罩,还告诉他「少管闲事」;但该白人男子仍继续说:「你带着这个傻x口罩根本什么用都没有!」(You’re wearing a f*cking mask for nothing!)。 此时,男子可能站距离拍摄视频的亚裔女子更近,亚裔男子警告白男「离我妻子远点。」两人就这样面对面对峙着,彼此相距只有几吋。 「去跟你妈说。」亚裔男子说,「我戴不戴口罩是我的自由,不要在公共场所随便跟人那样说话;你需要精神治疗,伙计,醒醒吧。」 视频末尾,该男子因一再骚扰而彻底激怒亚裔男子,他一度勒住白男的喉咙并告诉他,「我现在就能杀了你,简直易如反掌。」 当列车驶入法拉盛缅街站时,白人男子下了车,但这对亚裔夫妻依然留在车上;此视频一经发布便引发了无数网友的观看留言,一些人认为这「不少亚裔现在还戴着口罩,所以看起来这就是一起反亚裔的仇恨(骚扰)。」 目前尚不清楚案件发生的时间,也不清楚警方是否介入了这场争执。 Source 在群聊中承认偷钱 麻州华女「用锤子打死」前房东 世界新闻网 9/30/2022 麻萨诸塞州牛顿市(Newton)43岁华裔妇女柯秀芳(Xiu Fang …

拜登的半导体禁令 在中企任职的美国高管左右为难

拜登的半导体禁令 在中企任职的美国高管左右为难 世界新闻网 10/16/2022 随着拜登政府祭出新的半导体出口管制、禁止美国公民等人员协助中国研发先进芯片,在中国芯片产业身居要职的美籍人士将左右为难。 据华尔街日报(WSJ)查看申报文档和公司官网,在16家上市的中国半导体公司中,至少有43名高层是美国公民。他们在公司位高权重,担任首席执行官、副总裁或董事长。 申报文档显示,这些美国籍的高端主管在前往中国芯片公司工作前,几乎都曾在硅谷任职多年,在当地的芯片生产公司或半导体设备公司效力。以往这些人员的工作经历,反映的是多年来人才的跨国流动。部分人士是受到中国「千人计划」的「海外高层次人才引进计划」等方案的吸引,而赴中国任职。北京当局在2008年推动「千人计划」,以提高国内的研究水准。 商务部本月对中国祭出的半导体出口管制,涵盖了一系列的芯片和芯片制造技术,这是华府迄今对中国科技产业的最大打击。 令半导体业者感到意外的是,这项限制令同时也禁止美国人员协助中国研发或制造先进芯片,除非取得许可,目的是不让美国的芯片技术外流。商务部对「美国人员」的定义,包括美国公民、取得永久居留权者、居住在美国的人员、及美国企业。 半导体业者说,中国北方华创和荷兰艾司摩尔等数家业者,在厘清美方禁令的同时,已禁止美国人员从事受到美方限制的工作。 企业顾问业者Control Risks的全球风险和情报主管查莫罗说,美国限制中企延揽美国人才,重创中国将技术链升级的企图。他说:「若没有人才让半导体技术发挥作用,这项技术就一文不值。」 对许多担任中企高层的人员来说,美方的新规定可能将迫使他们在事业或美国公民身分(或永久居留权)间抉择。 Source 拜登的半导体禁令 要求美籍华人在美中之间选边站 世界新闻网 10/13/2022 拜登政府对中国所祭出的半导体禁令,可能让为中国科技公司工作的数百名美籍华人,被迫在美国的公民身分和事业间做抉择。 这项新规禁止「美国人员」(含美国公民和取得永久居留权者),在未获得许可的情况下,协助中国工厂「研发或制造」先进芯片,这是美国对中国实施的半导体出口限制首次涉及个人,而非仅限于组织或企业层级。 日经亚洲说,这可能影响数百名持有美国公民身分的主管和专业人士,连企业的创办人和首席执行官等高层都受到冲击。 南华早报13日报导,中国芯片制造设备业者北方华创已展开行动,通知有美国籍的员工应立即停止在研发计划的相关作业,以因应新的限制。 中国以外的芯片制造业者,也正在重组团队以符合新规范。彭博资讯报导,荷兰艾司摩尔12日已知会驻美国的员工,应立刻全面停止与中国客户接触。 拜登政府日前宣布的半导体禁令,是华府在限制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上,历来规模最为广泛的举措,包括限制企业对中企销售芯片制造设备,以及贩售采用美国设备制造的先进芯片。 Source …

调高社安金 难为民主党吸更多选票

调高社安金 难为民主党吸更多选票 世界新闻网 10/16/2022 社会安全局(SSA)日前宣布,从明年1月开始,社安金福利上涨8.7%,为40年来最高增幅,将有7000万人受惠。有分析认为在期中选举前大派福利,是拜登政府动用银弹政策,期望扭转民主党选情不利的局面,但民调显示,增加社福金不太可能让民主党挽回劣势。 拜登总统14日表示,年长者在明年的收入增幅可以超过通膨,他们收到的社安支票金额将会上涨,而医疗保险保费则会下降。 白宫也说,由于社安金增加8.7%、医疗保险保费每月减少约5元,加上医保可降低处方药物价格,年长者明年可以节省数百元。 不过有学者指出,增加社安金反而会让人关注到通膨导致物价飙升以及所带来的痛苦,也让他们反思生活成本上涨的背后原因。 詹姆斯麦迪逊大学政治学教授科恩(Marty Cohen)说,尽管这将为人们的荷包带来更多金钱,却促使人们考虑高通膨的问题。 多个民调说明,选民将经济列为高于社会保障的优先事项,今年初的民调指出, 71%的成年人认为,加强经济是总统及国会的首要任务,57%认为社会安全系统必须保持财务稳健。美联社─NORC的最新民调显示,只有36%的人赞成拜登处理经济的方式;55%表示物价高于正常水平,是拜登无法控制的因素造成,但44%认为这主要是因为拜登的政策所致。 不少选民表示,尽管每月收到的社安金额增加了,但也不改变他们的投票意向,因为拜登政府没有真正抑制通膨的政策。 他们指出,拜登只是基于通膨的公式而提高社安金,实际并没有在提高生活成本方面作出应有的调整。 共和党方面也趁机指出年长者生活成本上升的多个原因,例如去年私人退休计划的损失、高油价及杂货店成本增加等因素。 共和党全国委员会发言人说,在生活成本大增下,年长者不得不推迟退休;一些只靠固定退休金来维持生活的人士,因为退休基金直线下降,同样在苦苦挣扎。 Source 俄外长:愿与西方对话 称美事实上已经参战 中央社 | 伦敦 10/11/2022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洛夫(Sergei Lavrov)今天表示,俄罗斯愿意与西方就乌克兰战争进行对话,也不会拒绝俄美两国元首在下个月20国集团(G20)峰会期间会面。 …

Russian School of Mathematics

民主党选情不乐观 欧巴马:别再管川普 通膨更重要

民主党选情不乐观 欧巴马:别再管川普 通膨更重要 世界新闻网 10/16/2022 期中选举下月举行,民主党的选情不容乐观,民主党籍前总统欧巴马警告,民主党人不应再执著于前总统川普的「疯狂举动」,而应该把精力集中于最直接影响选民的问题上,例如通膨、汽油价格等重大民生问题。 欧巴马14日在「天狼星XM」(SiriusXM)独家播出的节目里,提出了如何看待川普的建议。川普卸任后影响力仍在,一举一动都影响选情,民主党也不知不觉地随着他起舞,因此才有欧巴马的建言。 他表示,民主党花费了大量时间、精力及资源来针砭川普最近的疯狂言行,以及指出一些共和党候选人是多么粗鄙。「然而在大多数选民心目中,这都不及他们切身利益的重要,例如我可以付房租吗?汽油价格怎样?如何处理托儿服务?」民生问题才是选民真正关心的议题。 欧巴马认为, 过于关注川普的离谱举动犯了错误,「现在有些人刻意模仿他以及他的无耻行为,吸引了目光,得到了很多关注,民主党居然也加入了这个游戏里」。 他认为,民主党其实推动了不少很棒的涉及民生的议程,包括制订降低处方药价格的通膨控制法,确保通过「平价医疗法案」(ACA)让民众负担得起医疗保健,枪枝法案则是30年来第一次为枪枝安全立法。 欧巴马准备在月底前往乔治亚、密西根及威斯康辛州等关键州,为参选州长及联邦参议员的民主党人站台。 他将先于10月28前往亚特兰大,出席民主党籍前乔州国会众议员艾布兰(Stacey Abrams)的造势集会。艾布兰2018年挑战现任共和党籍州长坎普(Brian Kemp)失败,今次卷土重来。 此外,现任民主党籍联邦参议员沃诺克(Raphael Warnock)受到川普支持的沃克(Herschel Walker)挑战。乔州11月8日举行的选举,有可能决定参院控制权谁属。 乔州之行后,欧巴马将到底特律及密尔瓦基。密西根州现任民主党籍州长惠特默(Gretchen Whitmer)面对获得川普背书的迪克森 (Tudor Dixon) 挑战。 欧巴马还会为威州民主党籍州长艾佛斯(Tony Evers)打气,艾佛斯会迎战共和党籍的米歇尔斯(Tim …

加州连环杀人嫌犯落网 警:他仍在猎杀中

加州连环杀人嫌犯落网 警:他仍在猎杀中 世界新闻网 10/15/2022 东湾士德顿警方和市政府官员周六(15日)宣布,逮捕了与士德顿系列杀人案有关的嫌疑人,该系列杀人案近日已传遍了这个加州城市,乃至成为全美国的头条新闻。在这些致命的连环杀人案中,共有六人遭枪击死亡,另一人受伤。受害人六人在士德顿,一人在屋仑,作案时间最早可追溯到2021年。 警方本月早些时候说,所有这些枪击案都与同一件武器有关。被拘留的嫌犯确认为43岁的韦斯利-布朗利(Wesley Brownlee),是东湾士德顿市的居民。当局周六下午在士德顿警察局总部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说,他是在凌晨2点左右被捕的。 「该案目前仍然在积极调查中。」警察局长麦费登(Stanley McFadden)说,警察是在通宵监跟踪视后,实施了逮捕行动。麦费登说,「我们确信,我们阻止了另一起杀人事件。」他说,警察看到布朗利穿着深色衣服,脖子上戴着口罩,与其中一起杀人案中的视频监控录像相似,被捕时可能正计划再次作案。麦费登局长称,被捕时「他正在猎捕之中」。麦费登说,士德顿市的无家可归者晚上可偶安睡觉了。 警局长将此案的突破,归功于 「社区线索和良好的传统警察行动」。 麦费登说,逮捕行动开始后,一个监视小组在布朗利开车时跟踪他,观察他的行为模式,然后启动交通拦截实逮捕。警方在获得搜查令后,还搜查了他的家。 不过,警方目前仍然不清楚,为什么受害者会成为嫌犯杀人的目标:没有人被抢劫或殴打,并且士德顿的五起杀人案都发生在相距几平方英哩之内。在一些犯罪案件中,嫌疑人被描述为5英尺10英寸到6英尺,身着深色衣服,戴着黑色帽子,被看到以均匀的步幅和直立的姿态行走。 第一起致命的枪击案,是2021年4月在屋仑发生的。几天后,一名妇女在士德顿被打伤。警方说,时间过去一年多之后,在今年7月8日至9月27日期间,在士德顿连续发生了五起杀人事件,都在方圆几平方英哩的范围内。 嫌犯将于下周二出庭。圣荷昆县地检长表示,地检处已起动调查和指控。 加州总检察长邦塔(Rob Bonta)在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感谢士德顿警察局和执法机构的工作,将全力支持地检处的调查。「由于多方合作,士德顿及全加州人都知道,嫌疑人现在已被拘留,他们会感到欣慰。」 警方悬赏12万5千美元征集可导致逮捕的信息,但目前还不清楚是否有人会领取这笔奖金。 2021年4月10日凌晨4点15分左右,屋仑市39岁的塞拉诺(Juan Vasquez Serrano)成为第一起杀人案的目标。根据阿拉米达县验尸官局的说法,他被射杀了多次,目前还不清楚他被杀时是否是独自一人。 第二起枪案受害人大难不死,这位46岁的士德顿妇女告诉调查人员,2021年4月16日凌晨3点20分左右,她在自己的帐篷里,听到外面有人走动。当她出来查看时遭到莫名的枪击,她最终被抢救过来。 圣荷昆县验尸官办公室确认,另外几起夺命枪击案都发生在士德顿,死者包括: 35岁的伊欧(Paul Yaw),7月8日遭枪击死亡。 …

「每隔1天就打脸1次」G20拜习会 仍有变量?

「每隔1天就打脸1次」G20拜习会 仍有变量? 世界新闻网 10/15/2022 拜登总统与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原本可能11月在印尼巴厘岛举行的20国集团峰会期间,首次面对面会谈,但距离峰会开幕还只有一个月,拜习会的不确定性已成为外交悬念。 仅剩1个月 仍未落实 政治新闻网站POLITICO14日报导,实现拜习会是拜登政府努力的目标,但熟悉会面计划的一名驻华府外交人士表示,「拜习会仍未落实」。 这次会晤的准备工作数个月前开始,但这名外交人士说,中方还未与草拟会议议程的美方官员接触,这个做法暗示拜习会有可能破局。 有关人士指出,正常来说,两国元首举行会谈前,双方官员会有一段时间制定议程,但现在却没有。 中:如何指望积极结果? 知情人士向POLITICO透露,中方官员对他说,「你们每隔一天就打脸我们一次,在这样的环境下,怎能指望习拜会有一个积极的结果?」 这位人士又说,「如果拜习会无法取得积极结果,他们(中方官员)的意见是:『那我们还要不要会晤?』」 中国大使馆对此没有回应,白宫则否认磋商中的拜习会发生任何问题。 美:两方已派团讨论 美国国家安全委员会发言人华森(Adrienne Watson)在电邮中指出,「这个(拜习会破局)故事百分百不实,我们已说过,两比特首已派出各自的团队来研究这次会晤,但截至目前,我不便说明时间和地点。」 早在今年8月国会众院议长裴洛西访台后,美中关系对抗性愈来愈强,中方当时单方面暂停与美方就为数不多的几个领域的合作,之后封锁台湾展开军事演训,当时已经传出拜习会有可能破局。 到月初,参院外交委员会通过「台湾政策法」,接着拜登政府上周宣布限制对中国的半导体出口、公布国家安全战略,将中国描述为美国安全的最大威胁之一,并警告中国可能会「将贸易武器化,变成地缘政治胁迫工具」。 中方对此已连番反对;中国大使馆发言人刘鹏宇14日在声明中指出,美国国家安全战略涉华内容炒作大国竞争、零和博弈和意识形态对抗,唯一目的就是遏制和打压中国的发展,维护美国的霸权。 这种种愤怒加剧中方对习拜会面有什么用的怀疑。但也有人分析认为,中方的拖延可能只是在向拜登政府施压。 Source 中共20大对台政策「两促两反」 学者评估: 和统仍是主轴 …

普亭:无意摧毁乌克兰 没必要继续发动大规模攻击

普亭:无意摧毁乌克兰 没必要继续发动大规模攻击 世界新闻网 10/15/2022 俄罗斯总统普亭最新阐述了对乌克兰特别军事行动,指出俄罗斯无意摧毁乌克兰,俄军没有必要对乌克兰军事基础设施展开另外一系列打击,同时预计在两星期内完成预备役军人的征召;他更强调,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正确、及时」。 普亭在哈萨克斯坦斯坦首都阿斯塔纳出席独联体国家峰会后,14日在记者会谈到对乌克兰的军事行动时说,大部分乌克兰指定目标已经击中,俄军现时没必要继续向乌克兰发动大规模攻击,也无意摧毁乌克兰。 他指出,在乌克兰29个基础设施目标中,大部分已完成打击。 普亭重申不后悔发动这次军事行动,认为行动正确、及时,若不采取行动,情况会更糟。 他强调,「委婉的说,今天所发生的事情确实令人有点不快,但若晚一点才行动,情况会更糟,因此我们的行动是正确和及时的。」 普亭声称,在八个月前开始军事行动时,已确定不会摧毁乌克兰,如果北约部队与俄罗斯直接冲突,将导致全球灾难。 在采取军事行动前,普亭曾质疑乌克兰作为一个主权国家存在的权利,将乌克兰描绘成为俄罗斯的一部分。他在记者会上遭记者问及此事时,重申俄罗斯已为和平谈判做好准备,并再次指责乌克兰政府在战争初期,当俄军撤出基辅时就退出谈判。 普亭表示已经征召超过22万预备役人员,征召行动会在两星期内结束,其中1万6000名新招募的军人已部署参与运行作战任务的部队。这些数据与他最初发出动员令时的数字相同。 当记者问及会否扩大动员时,普亭说国防部没有要求他授权;他说「没有进一步的征召计划,在可预见的未来,我认为没有任何必要。」 对于外界批评一些新兵在准备及装备不足情况下就被派往前线,部分更在最近的乌军反攻中阵亡;普亭说会指派俄罗斯安全委员会检查对新征召入伍者的训练情况。 对于两周内结束动员令的说法,一些反对派提出质疑,认为只不过是俄罗斯暂停处理常规的应征入伍,要真正停止征召,只能通过法令取消。 Source 俄官员称北约心知肚明 乌克兰加盟会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 世界新闻网 10/13/2022 路透与塔斯社13日报导,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秘书长韦内迪克托夫(Alexander Venediktov)受访时表示,乌克兰加盟北约会导致第三次世界大战,而北约自己了解这一点。 韦内迪克托夫的上司是普亭总统亲信、联邦安全会议秘书长帕特鲁舍夫(Nikolai Patrushev)。韦内迪克托夫说,乌克兰申请加速成为北约会员国「更确切说是宣传举动」。他指出,「基辅很清楚,这样一步将意味着保证升级成第三次世界大战。显然,这就是他们正在指望的,制造资讯噪音(Informational noise),再次提醒人们注意他们」。 …

合法移民因这事租屋被拒…物业公司遭控歧视 45万和解

合法移民因这事租屋被拒…物业公司遭控歧视 45万和解 世界新闻网 10/15/2022 宾州巴克斯郡(Bucks)一对夫妇2019年申请租公寓但被物业管理公司拒绝,维权组织提出违反公平住房法的投诉后,两造8月以45万元达成和解协议,上月经联邦住房与城市发展部批准;物业管理公司将在三个州管理的10座公寓楼群,同步实行禁止住房歧视的政策。 巴克斯郡华明斯特镇(Warminster Township)的艾斯朋林(Aspen Grove)公寓物业公司提供从一卧月租1100元到三卧月租1450元的出租公寓,投诉说,这对夫妻申请被拒的理由是刚从哥伦比亚来美的妻子虽是合法居民但尚未有社会安全号码,而物业规定必须有社安号才能申请,即使丈夫的信用分高和家庭收入符合条件亦不予考虑。 「宾州住房平等中心」对公寓物业公司调查后认为,物业管理确实存在歧视行为,违反了联邦公平住房法,于2020年向联邦住房部投诉。 中心运行主任芮秀·温华斯(Rachel Wentworth)表示,许多公寓楼群的业主不了解违反公平住房法的严重性,可能招致严重经济后果,一些业主有明显的歧视,对不同的申请房客采行不同的标准。 艾斯朋林物业公司要求申请人需有社安号,是将很可能没有社安号的移民挡在外面,而公平住房法则禁止国籍歧视。物业公司还拒绝有任何犯罪纪录的申请人,而联邦住房部认为,广泛拒绝有犯罪纪录的同样违反了公平住房法。另外,物业公司还限制公寓内的居住人数,住房平等中心也认为是歧视人口多的家庭,而公平住房法禁止任何基于种族和家庭状况的歧视。 温华斯说:「公平住房法的三项歧视禁令,艾斯朋林物业公司都违反了。」 根据和解协议,公寓楼的业主和物业管理方不承认他们有歧视行为,但同意赔偿以解决争议。作为和解协议的一部分,艾斯朋林物业将改变公司在宾州、新州和佛罗里达州公寓楼群的房客申请政策,并同意支付总额45万元补偿损失、法律费、调查费和公平住房教育费。 Source 房贷负担月增78% 买房门槛变高 世界新闻网 10/03/2022 联准会今年多次升息对抗通膨,房市比起经济其他部门,最能感受到货币紧缩政策的威力;国家广播公司(NBC)报导,房贷升息加上房屋均价比去年高出许多,不论就月负担或买房收入门槛而言,现在都比一年前高出许多。 自今年起,30年期房贷的固定利率已上升约3%,目前将近7%,买房变贵许多。 据全国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数据,2021年住宅均价为35万7100元,而30年期房贷利率在大约3%,头期款付掉20%,意味买方月负担约1204元。  NAR数据显示,截至今年5月,美国住宅中位数价格来到41万4200元;再加上房贷利率升高,9月底这一周来到平均6.7%,月负担大约2138元,与去年相比增幅近78%。 NAR 8月表示,现在在支付20%头期款的前提下,年收入应达到8万8371元,方有办法负担如此房价或者房贷,与去年的5万8314元相比增加近52%。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