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明年元旦起要求检查租车和寄快递者身份

北京明年元旦起要求检查租车和寄快递者身份 7/29/2023 中国首都北京市明年元旦起,要求检查租车和寄快递者身份。 据央视新闻客户端报道,北京市第十六届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表决星期五(7月28日)通过《北京市实施〈中华人民共和国反恐怖主义法〉办法》(以下简称办法),此办法自2024年1月1日起施行。 根据办法,机动车租赁业务经营者、服务提供者应当对承租人身份进行查验,对身份不明或者拒绝身份查验的,不得提供服务。小微型客车租赁业务经营者、服务提供者也应当如实登记承租人身份信息、通信方式、车辆用途、租赁时间等;开展自助取还车业务的,应当采用技术手段确认实际取车人与承租人身份一致。 办法提出,加油站应当对购买散装汽油的单位或者个人身份进行查验,如实记录购买数量、用途等;对未按照规定登记、身份不明或者拒绝身份查验的单位或者个人,不得销售散装汽油。 办法也对快递寄送业者提出明确要求,即相关业者要对客户身份进行查验和登记。邮政、快递企业还应当对寄递物品采取过机安检、开封验视等安全防范措施,并登记物品信息;应当在寄递物品处理场所配备安全检查设备,安排具备专门知识和技能的人员,对从外埠进入北京市的寄递物品按照规定进行安全检查。 防范利用无人机进行恐怖活动是反恐怖主义工作的重要内容,为确保首都安全,应当加强对无人机使用的管理工作。 办法规定,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所有者应当按照国家规定进行实名登记;发生出售、转让、损毁、报废、丢失或者被盗等情况的,应当及时更新登记信息。任何单位和个人不得利用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实施恐怖活动以及其他违反法律法规的行为;不得非法破解民用无人驾驶航空器安全控制信息系统,解除安全限制。 Source 打破围堵 中国国产光刻机实现突破 中时新闻网  7/27/2023   大陆半导体界最近传出消息称,上海微电子预计在2023年底能将交付首台国产28奈米浸润式光刻机。图为上海微电子制造的90nm光刻机。(图/上海微电子)   继美国与荷兰之后,日本于7月23日实施限制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新规正式生效,这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最尖端的芯片制造领域带来巨大压力。陆媒指出,虽然中国将因此而增加高端光刻机国产化的难度,但近日半导体界传出消息称,上海微电子预计在2023年底能将交付首台国产28奈米浸润式光刻机。   据《证券日报》,光刻机是半导体工业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决定著芯片的工艺水准和性能,是芯片制造中的关键设备,也是半导体产业核心中的核心。但是目前全球光刻机市场几乎被荷兰的艾斯麦(ASML)、日本的佳能和尼康垄断,其中ASML更是独佔高端极紫外光刻机(EUV)的市场份额。   报道说,EUV光刻机有超过45万个零件,零件数量是一辆F1赛车的20倍以上,制造难度超乎想像。即便是处于世界EUV光刻机制造垄断地位的ASML,大约也只生产了其中的15%,另外85%的零件需要从全球的供应链整合而来。因此,中国推进光刻机关键技术研发以提升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是当下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既重要紧迫,同时又有很高难度的攻坚任务。   报道指出,近日有消息称,上海微电子正极力研发28奈米浸润式DUV光刻机,预计在2023年底将国产第一台SSA/800-10W光刻机设备交付市场。而去年底官方公布华为一项名为“反射镜、光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CN115343915A)的新专利,未来能在EUV光刻机核心技术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另外,华中科技大学研製的OPC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研製的镭射干涉系统等,也各自有所突破。将加快推进14 奈米、7奈米甚至更低节点的光刻机研发工作。   大陆目前可量产90奈米以上的光刻机,与国际先进水准仍有差距,但也能满足国内市场部分需要。这显示中国在光刻机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有望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准的差距。不过,光刻机涉及光学、精密机械、材料、控制等多领域複杂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具有超高难度,仅有政策和资金支援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包括技术、人才、资料等各种资源的高效组合。   报道说,光刻机是半导体产业“王冠上的明珠”,推进其关键技术研发,提升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道路虽远,只要持续前进就会到达。  Source 全球太空支出未来五年料增长41% 7/25/2023 …

RSM

匈牙利总理: 乌克兰几乎丧失主权 命运由美国决定

匈牙利总理: 乌克兰几乎丧失主权 命运由美国决定 天下事 7/29/2023 匈牙利总理欧尔班表示,乌克兰的生存和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只能依赖西方的资金,乌克兰的主权已经丧失殆尽。 俄罗斯卫星通讯社7月28日报道,欧尔班在科苏特(Kossuth)电台节目中称:“乌克兰的主权几乎已经丧失。因为一个没有财政收入的国家,不能为其公民提供就业机会,更不用说资助战争。” 欧尔班说,战争需要三样东西:钱、钱、钱,随着武器的发展,军费开支会更多。现在只有西方的金钱在维持乌克兰的生存,维持乌克兰军队的战斗力。 欧尔班强调,“问题在于美国总统如何决定,如何迎接2024年总统大选:是想继续卷入一场代理人战争,参与这场战争,在东欧花费无数个数十亿,还是想以停火与和平迎接选举。对此,我们不知道。我们无法施加影响,也无法回答这个问题,这是美国的决定。” 匈牙利总理此前曾多次指出,只要美国愿意,乌克兰就能迎来和平。全世界都不明白美国为什么不愿意。 Source 美记者爆料:美国在两次克里米亚大桥袭击中起关键作用 中国新闻网 7/28/2023   综合外媒27日报道,美国资深记者、普利策奖得主西摩·赫什(Seymour Hersh)表示,拜登政府在克里米亚大桥两次袭击事件中起到“关键作用”,使用的是美国技术。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西摩·赫什指出,华盛顿在此次和此前的克里米亚大桥袭击中起到“极其重要”的作用。   “今日俄罗斯”报道称,一名美国官员告诉西摩·赫什,“当然是我们的技术。这架无人机是被远程操控的,半潜式的,就像鱼雷一样。” 这名美国官员所指的是2023年7月17日袭击克里米亚大桥的无人机。   报道指出,西摩·赫什没有具体指明他的消息来源。当被问及美国情报界是否考虑过俄罗斯就克里米亚大桥遭袭进行报复的可能性时,该消息来源回答说:“我们没有想那么远。”   据俄新社此前报道,俄国家反恐委员会称,克里米亚大桥2023年7月17日遭乌克兰无人水面艇袭击,造成大桥公路部分路面受损,2名成年人死亡、1名儿童受伤。   此外,2022年10月8日,一辆载重汽车在大桥上爆炸,导致与公路桥并行的铁路桥上一货运列车上的七个油罐被点燃,公路桥部分路段受损,事故共造成4人死亡。   2023年7月8日,乌国防部副部长安娜·马里亚尔承认,基辅当局对2022年秋季克里米亚大桥被炸一事负责。 Source 美官员称:乌克兰加快反攻步伐 …

中产家庭学子最受伤

中产家庭学子最受伤 大公报 7/28/2023   【大公报讯】据《纽约时报》报道:哈佛大学经济学家组成的Opportunity Insights团体研究发现,美国常春藤盟校学生中,约六分之一来自全美最富有的前1%家庭;而在“平权运动”和各种补助贫困学生的政策影响下,中低阶层的寒门学子被名校录取的可能性也略高于平均录取率。在这种情况下,最受伤的是中产家庭的孩子。   研究表明,在入学考试成绩相同的情况下,来自最富有的1%家庭的学生被录取的可能性比平均录取率高出34%,中低阶层50%家庭的孩子被录取的可能性同样高于平均水平,而数量众多的中产和中上层家庭子女被录取的可能性最低。   一些中产家庭申请者来自高收入社区的公立高中。研究指出,高校青睐花更多钱上私立高中的学生。私立高中升学顾问会为学生精心准备推荐信,甚至专门为某个学生给招生人员打电话,而大多数公立高中的升学顾问对此一无所知。   一位常春藤盟校招生主任直言:“我们的(招生选择)分布严重偏斜,有很多获得佩尔助学金的低收入家庭子女,也有很多无需帮助的富家子弟,但中产阶级的孩子消失了。”他表示,高校无法宣传自己录取了多少个年收入超过20万美元的中产家庭,因为这对公关没有好处。 Source 美名校“传承录取” 哈佛大学被调查 大公报 7/28/2023   【大公报讯】综合《纽约时报》、美联社、BBC报道:美国3个民权组织本月初投诉哈佛大学,指控其优先录取校友、教职工和捐款大户亲属的“传承录取”政策涉嫌种族歧视,因为近七成所谓“传承学生”是白人。美国教育部24日回应称,已对此事展开调查。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同日公布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常春藤盟校等多所美国顶尖名校明显更倾向于招收有传承优势的申请者,且这些传承学生大多家境富裕。   3个代表非裔和拉丁裔群体的民权组织本月初向美国教育部投诉称,有传承优势的申请者被哈佛录取的可能性比其他申请者高7倍,且近七成传承学生是白人。他们举例说,2019届哈佛毕业生中约28%具有传承优势,即其父母之一或其他亲属是哈佛校友。BBC称,2014至2019年,哈佛对传承申请者的录取率为34%,没有传承优势的申请者录取率仅有6%。   美国教育部民权办公室24日回应称,已基于1964年《民权法案》第六章对哈佛大学的传承录取政策展开调查。该法案禁止接受联邦资助的项目存在种族歧视。教育部拒绝评论调查可能导致什么结果。美媒分析称,大部分类似案件以教育部和涉事高校达成解决方案告终;若双方无法解决分歧,案件将被转介司法部,而司法部可以正式提起诉讼。   或再次引起法律大战   《纽约时报》称,针对哈佛大学传承录取政策的投诉可能演变成又一场冗长的法律大战,就像此前关于招生政策是否应当考虑种族因素的法律战一样。非营利学生组织“学生公平入学”近年两度起诉哈佛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指控其对非裔和拉丁裔学生的招生标准更低,构成“逆向歧视”。今年6月29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上述高校基于“平权法案”考虑种族因素的招生政策违宪。   在“平权法案”招生政策案的协同意见书中,最高院大法官戈萨奇提到了传承录取政策。他说:“这些招生偏好无疑对白人和富有的申请者最有利。”美媒称,传承录取政策已成为美国社会关于高校招生公平性大争论的新焦点。   由哈佛大学研究不平等问题的经济学家组成的Opportunity Insights团体24日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入学考试分数相同的情况下,多家美国名校对传承申请者的录取率是其他申请者的4倍,出身最富裕1%家庭的传承申请者优势更大,录取率是其他人的5倍。这项研究基于1999至2015年几乎所有大学生的入学纪录和父母纳税纪录,以及2001至2015年的标准化考试成绩。研究重点关注8所常春藤盟校,以及史丹福大学、杜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芝加哥大学。   “常春藤名校不想要穷学生”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拥有相同SAT或ACT成绩的申请者来说,父母收入高居前1%的孩子被名校录取的可能性比普通申请者高出34%;来自最富裕的0.1%家庭的申请者录取率是其他人的两倍多。值得注意的是,名校的传承申请人大多家境富裕,逾六成来自最富裕的5%家庭,仅有1%来自最贫困的20%家庭。哈佛教育研究所院经济学家戴纳尔斯基说:“常春藤盟校没有低收入学生,因为它们不想要低收入学生。”   美国精英文理学院卫斯理大学日前宣布,将停止在招生时优待校友或捐赠者的亲属。但BBC称,尝试改革传承录取政策的行动可能会面临反弹。哥伦比亚大学招生办公室资深工作者亚当.阮指出:“传承录取背后有很多钱。即使有巨额捐赠,运营私立大学仍然要很多钱……校友捐款是大学财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Source …

美名校“传承录取” 哈佛大学被调查

美名校“传承录取” 哈佛大学被调查 大公报 7/28/2023   【大公报讯】综合《纽约时报》、美联社、BBC报道:美国3个民权组织本月初投诉哈佛大学,指控其优先录取校友、教职工和捐款大户亲属的“传承录取”政策涉嫌种族歧视,因为近七成所谓“传承学生”是白人。美国教育部24日回应称,已对此事展开调查。哈佛大学经济学家同日公布一项最新研究,显示常春藤盟校等多所美国顶尖名校明显更倾向于招收有传承优势的申请者,且这些传承学生大多家境富裕。   3个代表非裔和拉丁裔群体的民权组织本月初向美国教育部投诉称,有传承优势的申请者被哈佛录取的可能性比其他申请者高7倍,且近七成传承学生是白人。他们举例说,2019届哈佛毕业生中约28%具有传承优势,即其父母之一或其他亲属是哈佛校友。BBC称,2014至2019年,哈佛对传承申请者的录取率为34%,没有传承优势的申请者录取率仅有6%。   美国教育部民权办公室24日回应称,已基于1964年《民权法案》第六章对哈佛大学的传承录取政策展开调查。该法案禁止接受联邦资助的项目存在种族歧视。教育部拒绝评论调查可能导致什么结果。美媒分析称,大部分类似案件以教育部和涉事高校达成解决方案告终;若双方无法解决分歧,案件将被转介司法部,而司法部可以正式提起诉讼。   或再次引起法律大战   《纽约时报》称,针对哈佛大学传承录取政策的投诉可能演变成又一场冗长的法律大战,就像此前关于招生政策是否应当考虑种族因素的法律战一样。非营利学生组织“学生公平入学”近年两度起诉哈佛和北卡罗来纳大学,指控其对非裔和拉丁裔学生的招生标准更低,构成“逆向歧视”。今年6月29日,美国最高法院裁定,上述高校基于“平权法案”考虑种族因素的招生政策违宪。   在“平权法案”招生政策案的协同意见书中,最高院大法官戈萨奇提到了传承录取政策。他说:“这些招生偏好无疑对白人和富有的申请者最有利。”美媒称,传承录取政策已成为美国社会关于高校招生公平性大争论的新焦点。   由哈佛大学研究不平等问题的经济学家组成的Opportunity Insights团体24日公布的研究结果显示,在入学考试分数相同的情况下,多家美国名校对传承申请者的录取率是其他申请者的4倍,出身最富裕1%家庭的传承申请者优势更大,录取率是其他人的5倍。这项研究基于1999至2015年几乎所有大学生的入学纪录和父母纳税纪录,以及2001至2015年的标准化考试成绩。研究重点关注8所常春藤盟校,以及史丹福大学、杜克大学、麻省理工学院和芝加哥大学。   “常春藤名校不想要穷学生”   研究结果显示,对于拥有相同SAT或ACT成绩的申请者来说,父母收入高居前1%的孩子被名校录取的可能性比普通申请者高出34%;来自最富裕的0.1%家庭的申请者录取率是其他人的两倍多。值得注意的是,名校的传承申请人大多家境富裕,逾六成来自最富裕的5%家庭,仅有1%来自最贫困的20%家庭。哈佛教育研究所院经济学家戴纳尔斯基说:“常春藤盟校没有低收入学生,因为它们不想要低收入学生。”   美国精英文理学院卫斯理大学日前宣布,将停止在招生时优待校友或捐赠者的亲属。但BBC称,尝试改革传承录取政策的行动可能会面临反弹。哥伦比亚大学招生办公室资深工作者亚当.阮指出:“传承录取背后有很多钱。即使有巨额捐赠,运营私立大学仍然要很多钱……校友捐款是大学财政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 Source 被视为优待富人与白人 美国卫斯理大学称将终结“传承录取” BBC中文 7/22/2023 美国精英文理学院卫斯理大学(Wesleyan University,维思大学)表示,将不再向具有家庭或捐赠者关系的入学申请人给予录取优待。 这所位于康涅狄格州的学府表示,终止所谓的传承录取是“重要的”,它长期以来被批评为白人和富人的特权福利。 该学校引用了美国最高法院最近的裁决,即种族不能再被视为录取的一个因素。 绝大多数美国人都反对传承录取的作法。 …

华人老丈人给女婿买两套豪宅:离婚争千万家产

华人老丈人给女婿买两套豪宅:离婚争千万家产 加国无忧 7/28/2023   51网昨天发了《孩子在加拿大结婚:华人父母会给多少钱?》一文,调查结果显示,只有5%的华人父母在子女结婚时不给钱,大多数都表示会给钱。今天就有一起这样的案例,一位有钱的老丈人和丈母娘在女儿结婚后出手就在温哥华给买了两套独立屋,价值近千万加币,同时还包了女婿留学的全部费用,还出资给女婿开公司。不料几年后女儿和女婿闹离婚。女婿认为老丈人给的房子都属于赠予,所以属夫妻婚后共同财产,他应该分一半,但法官却不是这样判的。   法庭文件显示,李女士和王先生于2003年7月11日在中国合肥结婚,于2019年在温哥华分居。两人有一个孩子,现年12岁。   女方父母是在中国经营房地产和典当业务的成功企业家。两人对女儿与王先生结婚非常满意,不仅资助王先生于2005年在新西兰完成了大学商科学习,还资助了王先生回到中国后的第一个商业项目——在线外语培训服务。不过该公司未能盈利,并在几年后倒闭。   在中国发展不顺利,李女士和王先生便决定从中国移民到加拿大。2009年3月,两人登陆并在温哥华定居。   由于李女士和王先生抵达加拿大时都没有工作,也没有其他独立的生活来源,李的父母为他们承担了个人开支。不仅汇款,还为两人支付信用所有开销。这样的经济支持一直持续到关系破裂为止。   王先生考取了地产经纪人执照,但除了替老丈人买卖房地产外,几乎没有其他业务。   2009年8月19日,老丈人出钱,王先生负责购买了位于温哥华一套价值179万的房屋,该房产的所有权仅登记在李女士的名下,用于夫妻居住,两人的孩子也于2010年在此出生。   2011年4月15日,用同样的方式,老丈人出钱购买了西温哥华第二套住宅,价值360万,但这套房的产权登记在李女士和王先生的名下。一家三口搬进了新家,原来的房屋出租。   2012年左右,老丈人决定将资金也投资于加拿大的一些商业地产。在王先生的协助下花了227万买了5个商业办公单位。将其中四套出租,一套作为王先生的办公室。随后于2015年以33万的价格购买了第六个单元。   2014年左右,老丈人和丈母娘也移民加拿大。之后老丈人又出资数百万由王先生帮助投资基金。   2018年2月15日,夫妻间关于孩子的抚养问题发生争吵,当时孩子才七岁。争吵后王先生离开家数月。后来在丈母娘调解下关系缓和。   之后王先生在未获老丈人同意的情况下出售投资物业,所得款项保留为个人使用。之后李女士和王先生再次发生争执,双方都怀疑对方不忠,两人再一次分居,并提起离婚诉讼。   针对财产分配问题,女方认为,夫妻俩的大部分财产,都是自己父母赠予的,所以他们离婚后,也应该归还父母。   而男方则说,这是夫妻俩的共同财产,父母赠予也是自愿的,因此他有资格分走一半的财产。   好在老丈人出资都有证据,法官在调查后发现,虽然房产确实是夫妻俩共有的,但是出资人均为女方的父母,所以男方无权享有。   至于两人名下账户内的存款,则是一人一半,而孩子由于双方共同约定抚养权归丈夫所有。关于抚养费女方主动提出每月支付1000加元,因为女方在中国有房租收入,每年在加拿大报税17,453加元,但丈夫指女方出租收入超过40万人民币,因此要求每月支付3306加元,但法官判女方需要每个月支付795加元的抚养费,同时规定未经孩子母亲同意或法院命令,王先生不得将孩子带离大温哥华。   与此同时,王先生还需要将之前私自转卖的房产资金返还给老丈人,以及归还他拿走的价值近40万加元的丈母娘的珠宝。 Source 富人掀出走潮 加州过去12个月纳税总额少3亿余 世界日报 7/27/2023 …

中国外交部官网更新部长致辞

中国外交部官网更新部长致辞 7/28/2023 中国外交部官网星期五(7月28日)更新部长致辞。致辞全长402字,配有现任外交部部长王毅的照片和落款签名。 中国外交部官网上,与部长相关的其他栏目也已更新。其中,在“部长活动”栏目里,除了王毅最近的活动外,也有前外交部长秦刚的活动。不过,在“历任外交部长”的栏目下,并未出现秦刚的名字。 王毅的致辞写道:“大道之行,天下为公。在中国共产党的坚强领导下,中国外交坚持以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为使命,以维护世界和平、促进共同发展为宗旨,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人类发展进步事业不断做出新贡献,书写新篇章。” 致辞还说:“在强国建设、民族复兴的新征程上,我们将更加紧密地团结在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周围,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特别是习近平外交思想为指引,坚定奉行独立自主的和平外交政策,深化拓展全球伙伴关系,致力于同世界各国合作共赢,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体系改革,坚决捍卫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全力保障中国公民、法人在海外合法权益,胸怀天下、踔厉奋发,守正创新、勇毅前行,不断开创中国特色大国外交新局面。” 致辞结尾写道:“中国外交部网站愿继续成为海内外朋友了解中国、了解中国外交的一扇窗户。欢迎您时常来这里走走看看,并对我们的工作提出宝贵意见和建议。”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星期二(7月25日)决定,免去秦刚的外交部长职务,由中共政治局委员、中央外事工作委员会办公室主任王毅接任外长。 Source 秦刚被免去外交部部长职务,王毅任外交部部长 来源:新华社 7/25/2023   新华社北京7月25日电 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四次会议25日在北京人民大会堂举行。会议经表决,决定免去秦刚兼任的外交部部长职务,任命王毅为外交部部长,免去易纲的中国人民银行行长职务,任命潘功胜为中国人民银行行长。国家主席习近平签署第8号主席令。赵乐际委员长主持会议。   25日上午,举行第一次全体会议。常委会组成人员170人出席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   为贯彻落实党中央决策部署,适应预防、惩治行贿等犯罪的实践需要,委员长会议提出了关于提请审议刑法修正案(十二)草案的议案。草案围绕党中央反腐败和依法保护民营企业的大政方针,更加注重统筹发挥好刑法的规范保障、引领推动作用;坚持问题导向,聚焦实践中的突出问题,增强修法针对性;坚持系统观念、法治思维,精准把握惩治对象和行为。草案就行贿和民营企业内部人员腐败相关犯罪规定作了进一步完善。受委员长会议委托,全国人大常委会法制工作委员会主任沈春耀作了说明。   会议还审议了任免案。 第一次全体会议后,举行分组会议。   25日下午,赵乐际委员长主持召开十四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九次委员长会议,审议有关议题。全国人大常委会秘书长刘奇作了汇报。   委员长会议后,举行闭幕会。常委会组成人员169人出席会议,出席人数符合法定人数。会议表决通过了任免案。   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李鸿忠、王东明、肖捷、郑建邦、丁仲礼、郝明金、蔡达峰、何维、武维华、铁凝、彭清华、张庆伟、洛桑江村、雪克来提·扎克尔,秘书长刘奇出席会议。   国务委员王小洪、吴政隆,最高人民法院院长张军,最高人民检察院检察长应勇,国家监察委员会负责同志,有关部门负责同志等列席会议。 Source 王毅与基辛格会面:美国对华政策需要基辛格式外交智慧 7/19/2023 …

安徽男子偷渡缅甸当雇佣军被判拘役四个月

安徽男子偷渡缅甸当雇佣军被判拘役四个月 7/28/2023 中国安徽亳州一90后男子因受“高薪”诱惑,偷渡到缅甸充当雇佣军,被亳州市谯城区法院以偷越国(边)境罪,判处拘役四个月,并处罚金人民币2000元(约371新元)。 根据江淮晨报星期五(7月28日)报道,亳州市谯城区法院近日宣判该案。经审理查明,2015年6月份,涉事男子冯某某被一集团组织偷渡到缅甸充当雇佣军,后冯某某偷渡回国。2019年7月,冯某某以缅甸高工资为由,拉拢、引诱沈某某偷渡到缅甸孟波县。冯某某在缅甸期间联系“蛇头”帮助何某某、李某某二人偷渡到缅甸。2020年9月底,冯某某偷越缅甸与中国交界的国境线围栏再次由缅甸偷渡回国。 另查明,案发后冯某某主动归案,并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是自首。2020年10月份,冯某某偷越国(边)境,被行政拘留10日。 法院审理后认为,被告人冯某某违反国(边)境管理法规,偷越国(边)境,情节严重,其行为已构成偷越国(边)境罪。冯某某自动归案后如实供述了自己的犯罪事实,可认定为自首,可予以从轻处罚;被告人冯某某自愿认罪认罚,依法可从宽处罚。 Source 中国驻缅甸大使就打击电诈网赌同缅方协调 7/26/2023 中国驻缅甸大使陈海就中缅合力打击缅境内电诈网赌等犯罪活动,与缅甸外长丹穗进行专题协调。 据“中国驻缅甸大使馆”微信公众号,陈海星期二(7月25日)在内比都与丹穗会面,双方就中缅关系与相关领域合作交换了意见。 陈海说,针对缅甸边境地区电诈犯罪活动蔓延,中缅双方及中缅泰三方开展联合打击行动,取得初步成效。尽管如此,包括缅北在内缅甸边境地区电诈活动依然猖獗,严重损害中缅两国民众切身利益。中国政府对此高度重视,中国民众对此深恶痛绝。 陈海说,中缅双方应进一步采取有力措施,同其他相关邻国合力开展新一阶段联合打击行动,全力铲除电诈窝点,解救被困中方人员,根除缅甸境内诈赌毒瘤,将犯罪势力及其组织人员绳之以法,维护中缅友好合作大局。 丹穗说,缅方高度重视中方关切。电诈活动影响缅甸国家形象,引发内外民众担忧,缅方打击诈赌活动立场坚决。缅方将同中方等相关邻国协调开展后续打击行动,并探讨成立常态化合作机制,对缅境内涉诈涉赌不法分子形成震慑,维护两国民众安全和利益。 Source 群里35个人,34个都是托,就你1个是真的! 来源:人民网 7/24/2023   近日,江苏张家港的李女士收到了“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寄来的一份“红头文件”,表示现在为某平台的部分投资人办理清退事宜。   因李女士在这个平台投资过,后来平台“爆雷”,钱全部打了水漂。李女士对此一直耿耿于怀,如今见到“清退通知”,于是扫描了文件上二维码加入了“清退”群。   进群后,各种退款成功的信息不断刷屏,李女士还私信询问了群内多名“群友”, 结果个个都拿出了退款成功的截图。   李女士随即联系了群里的“工作人员”。 对方先让其缴纳投资款的20%作为税费,在其转完5905元的“税金”后,又以缴纳“对冲金”为由让其继续转账7万余元。   为了尽快回款,李女士先行转账了35000元,正当要再次转账时,接到预警提示的民警找到了李女士,向其揭穿了诈骗团伙的骗局。   “国家机关在案件办理过程中,绝对不会向群众收取任何费用。群里35个人,34个都是托,就你1个是真的!” 经过民警的反诈宣讲,李女士彻底醒悟,也多亏了民警及时赶到,帮其挽回了部分损失。 Source …

打破围堵 中国国产光刻机实现突破

打破围堵 中国国产光刻机实现突破 中时新闻网  7/27/2023   大陆半导体界最近传出消息称,上海微电子预计在2023年底能将交付首台国产28奈米浸润式光刻机。图为上海微电子制造的90nm光刻机。(图/上海微电子)   继美国与荷兰之后,日本于7月23日实施限制半导体制造设备出口新规正式生效,这对中国半导体产业最尖端的芯片制造领域带来巨大压力。陆媒指出,虽然中国将因此而增加高端光刻机国产化的难度,但近日半导体界传出消息称,上海微电子预计在2023年底能将交付首台国产28奈米浸润式光刻机。   据《证券日报》,光刻机是半导体工业最重要的设备之一,决定著芯片的工艺水准和性能,是芯片制造中的关键设备,也是半导体产业核心中的核心。但是目前全球光刻机市场几乎被荷兰的艾斯麦(ASML)、日本的佳能和尼康垄断,其中ASML更是独佔高端极紫外光刻机(EUV)的市场份额。   报道说,EUV光刻机有超过45万个零件,零件数量是一辆F1赛车的20倍以上,制造难度超乎想像。即便是处于世界EUV光刻机制造垄断地位的ASML,大约也只生产了其中的15%,另外85%的零件需要从全球的供应链整合而来。因此,中国推进光刻机关键技术研发以提升半导体设备国产化,是当下乃至未来相当长一段时间内,既重要紧迫,同时又有很高难度的攻坚任务。   报道指出,近日有消息称,上海微电子正极力研发28奈米浸润式DUV光刻机,预计在2023年底将国产第一台SSA/800-10W光刻机设备交付市场。而去年底官方公布华为一项名为“反射镜、光刻装置及其控制方法”(CN115343915A)的新专利,未来能在EUV光刻机核心技术上取得的突破性进展。另外,华中科技大学研製的OPC系统、哈尔滨工业大学研製的镭射干涉系统等,也各自有所突破。将加快推进14 奈米、7奈米甚至更低节点的光刻机研发工作。   大陆目前可量产90奈米以上的光刻机,与国际先进水准仍有差距,但也能满足国内市场部分需要。这显示中国在光刻机领域具有一定的技术积累和人才储备,有望逐步缩小与国际先进水准的差距。不过,光刻机涉及光学、精密机械、材料、控制等多领域複杂技术,关键技术研发具有超高难度,仅有政策和资金支援还远远不够,还需要包括技术、人才、资料等各种资源的高效组合。   报道说,光刻机是半导体产业“王冠上的明珠”,推进其关键技术研发,提升半导体设备国产化率,是中国半导体产业发展的必由之路,道路虽远,只要持续前进就会到达。  Source 全球太空支出未来五年料增长41% 7/25/2023 一领先太空非盈利组织说,全球太空经济2022年增长了8%,达到5460亿美元(约7270亿新元),预计未来五年将再增长41%。 彭博社报道,位于美国科罗拉多州斯普林斯的太空基金会发布分析报告说,商业太空资产带来的收入持续上升,世界各地政府都在增加支出。这份报告分析了51个政府的太空支出,以及11个航天工业子行业公司的商业收入。 太空基金会研究与数码编程总监康恩说:“商业太空飞行是整个太空经济中至关重要的增长领域。五年之内,一定会看到太空和太空资产的真正加速和扩张。” 2022年太空产业公司的收入达4276亿美元,高于2021年的3962亿美元。其中三分之一来自太空活动的基础设施和支持,例如用于卫星通信的地面站,其余来自太空产品。最大单一业务为出售定位、导航和授时(PNT)卫星数据,占所有商业太空收入的39%。 太空基金会说,2022年全球共进行186次太空发射尝试,上一年为145次。其中,商业发射占81次,50次是马斯克的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进行。 另外,2022年各国政府在太空计划方面的支出增长8%,总计达1190亿美元,增幅低于2021年的22%。 太空基金会预计,随着各国加快探索月球,并把有军事应用的大型卫星星座列为优先,公共部门今年在太空方面的支出将加快。 Source 中国成功发射四象01星等四颗卫星 7/23/202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