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司称今年建成紧凑型可控核聚变托卡马克

中国公司称今年建成紧凑型可控核聚变托卡马克 5/21/2023 中国聚变能源商业公司能量奇点说,该公司将在今年建造全球首台全高温超导托卡马克,探索紧凑型高约束先进托卡马克运行模式。 据财新网报道,能量奇点CEO、联合创始人郭后扬星期六(5月20日)在第四届上海创新创业青年50人论坛上宣布上述消息。 托卡马克(Tokamak)是一种利用磁约束来实现可控核聚变的环形容器。可控核聚变,被外界看作是解决人类能源问题的终极方案。 报道称,在探索可控核聚变的过程中,不仅有中国的EACT人造太阳,美国的NIF国家点火计划,以及国际热核聚变实验堆(ITER)这样的国际合作项目,也活跃着一批民间企业,致力于可控核聚变的小型化和商业化。 近年来,欧美国家聚变能相关创业和投资方越发活跃,快速参与聚变能研发。在中国,能量奇点、陕西星环聚能科技有限公司也是最近两年先后成立的聚焦聚变能开发的商业公司。 Source 中企万达集团、58同城 传将大规模裁员逾30% 世界新闻网 5/18/2023 中国知名生活服务平台「58同城」传大规模裁员30%至50%,按公司现有接近3万员工估算,本波裁员恐牵涉约9千至1.5万人。与此同时,中国前首富王健林掌管的万达集团也传出6月前将打开大规模裁员,保守估计比例约30%。 中国媒体报导,58同城裁员消息本周起在职场社交网站「脉脉」上传出,多名经认证为58同城员工的用户透露,为了压缩成本,该公司正展开新一波裁员,部分人声称自己已被上司约谈,要求短期内离职。 据报导,58同城裁员比例视部门而不同,有在TEG部门任职的员工指,整个部门预计裁员40%,另有58赶集集团的员工说裁员约30%。 无独有偶,近日有中国媒体引述接近万达集团的人士称,6月前万达集团将打开大规模裁员,保守估计比例约30%,高管可能会降职降薪,此外高管空缺的不再补员,公司原则上只出不进。 万达集团近年频传资金紧张,因旗下珠海万达商管自2021年三次递件申请港股IPO均无疾而终,拖累母企陷入困境,当时万达与投资者签订对赌协定,除了业绩承诺,并保证上市时间,若万达商管不能于2023年底成功上市,万达商管须向上市前投资者支付约人民币300亿元股权回购款。 同时,万达还要面对银行团收银根压力。此前有报导指,万达正在与总计13亿美元的三笔离岸贷款的债权人谈判,若珠海万达商管不能在5月初完成上市,可能被要求提前全额还款。不过,据报导,目前万达与银行团参贷行已将合约约定的珠海万达商管上市期限推迟至2023年11月30日。 新浪财经报导指出,一旦珠海万达商管无法在今年底前成功上市,其或会陷入与恒大地产「回A」(回A股上市)对赌失败的相似局面。从王健林个人角度来看,他或也会和许家印一般面临投资者的诉讼而走上被运行人的位置。 Source 福特中国裁员逾1300人 业务每况愈下 世界新闻网 5/15/2023 全球汽车大厂福特人事震荡一波接一波,两个月前福特汽车中国总裁兼首席执行官才换人,如今又传出,福特中国将裁员,规模恐超过1300人,被裁员工将按「N+3」赔偿。对此,福特中国称,中国对福特来说是至关重要的市场,公司正在打造一个更加精简、灵活的组织结构,将资源投入到具有优势的内核业务上,努力实现在华业务目标。 …

中国多地警方据报要求家长 卸载孩子手机加密通讯软件

中国多地警方据报要求家长 卸载孩子手机加密通讯软件 5/21/2023 中国媒体报道,中国多地警方近日发布通知,要求家长检查孩子手机是否安装密聊猫、纸飞机(Telegram)、蝙蝠等加密通讯软件,如果发现有关软件立即卸载。 澎湃新闻星期天(5月21日)报道,密聊猫、纸飞机、蝙蝠、事密达、海鸥等这几款加密通讯软件,近日频繁出现在中国各地警方公开发布的通知中,各地家长被要求检查孩子手机中是否安装有关软件。 报道指出,这些软件被指为犯罪分子销毁犯罪证据提供了便利。 此前,南京市公安局官方微信公号星期二(5月16日)发布通知称,密聊软件因其加密通讯的私密性强,尤其是“阅后即焚”的功能,为犯罪分子销毁犯罪证据提供了便利,使密聊软件成为“灰色地带”。 南京市公安局称,如今犯罪分子将服务器从境内转移至境外,将通讯工具从大众软件改为境外密聊软件或境内小众聊天软件,将作案设备从传统“伪基站”改为使用“猫池”、GOIP 、多卡宝、VoIP等。“这类利用新空间、新设备实施的电信网络诈骗犯罪技术性极强,增大了案件查办的难度。” 南京市公安局警告,未成年人涉世未深,不法分子在密聊软件上通过花言巧语哄骗未成年人提供个人信息等内容,使其成为违法犯罪行为的“帮凶”,甚至犯下“帮信罪”。 “帮信罪”指的是帮助信息网络犯罪活动罪。中国法律规定:对明知他人利用信息网络实施犯罪,为其犯罪提供互联网接入、服务器托管、网络存储、通讯传输等技术支持,或者提供广告推广、支付结算等帮助,情节严重的,处三年以下有期徒刑或者拘役,并处或者单处罚金。 据澎湃新闻报道,福建福州、甘肃兰州、广西、山西等地警方也分别发布了类似通知,要求家长检查孩子手机,若发现上述软件立即卸载。 报道还提到,有个别地方通知称,“如果发现孩子已经安装(上述软件),要高度重视,告知其危害,并带孩子到最近的公安机关查清孩子是否有从事违法犯罪的情况”。 Source 拒绝杀猪盘 秦刚访缅甸:要求严厉打击网络诈骗 世界新闻网  5/04/2023 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在内比都会见到访的中国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新华社) 在会见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后,据中国外交部网站3日公告,国务委员兼外长秦刚在访问缅甸期间,要求缅方严厉打击网络诈骗犯罪,采取切实措施,并及时解救被困中方人员。 秦刚于2到5日访问缅甸,并赴印度出席上合组织外长会。据中国外交部,秦刚于当地时间2日,分别与缅甸军政府领导人敏昂莱、缅甸前国家和平与发展委员会主席丹瑞举行会见,与缅甸外长丹穗举行会谈。在与这些人的会谈中,中方新闻稿均未指出秦刚提及有关网络诈骗犯罪问题。 据中国外交部3日晚发布消息,秦刚在访问缅甸期间,要求缅方严厉打击网络诈骗犯罪。 秦刚指出,缅甸边境地区长期盘踞电信网络诈骗团伙,严重侵害中国公民利益,中国民众对此深恶痛绝。他强调,中国政府高度重视,决心严厉打击,中方要求缅方采取切实措施,协调各部门继续推进中缅泰联合打击行动,并及时解救被困中方人员。 据中国外交部,缅方表示,愿和中方加强执法安全部门合作,严厉打击边境地区网络诈骗等违法活动,维护边境秩序。 在此之前,与敏昂莱会见时,秦刚指出,中方支持缅甸探索符合国情、具有缅甸特色的发展道路,支持缅方继续推进政治转型进程,支持缅各方在宪法和法律框架下妥处分歧、实现和解。 …

俄罗斯:泽连斯基将G7峰会变成政治宣传秀

俄罗斯:泽连斯基将G7峰会变成政治宣传秀 5/21/2023 俄罗斯外交部称,乌克兰总统泽连斯基此次日本广岛之行,将七国集团(G7)首脑会议变成政治宣传秀(propaganda show)。 法新社报道,俄罗斯外交部星期天(5月21日)发布声明称,G7领导人通过邀请泽连斯基到广岛并煽动“反俄及反华的歇斯底里”,把广岛峰会变成一场政治宣传秀,会议产出的“主要结论是一堆充满仇恨的反俄和反华信息的公告”。 俄外交部说,G7已经成为“一个孵化器,在盎格鲁—撒克逊人(Anglo-Saxons)的领导下,制定了损害全球稳定的破坏性举措”。 声明指出,西方国家在全球影响力的下降,“促使G7成员将所有努力投入到煽动反俄和反华的歇斯底里中去”。 声明还说:“我们确信,我们对G7及其破坏性行动的评价得到了国际社会大多数人的认同。” 另据路透社报道,俄外交部还在声明中指责G7与非西方国家“调情”,试图阻止它们与莫斯科和北京关系的发展。 声明强调,俄确信G7峰会无法反映亚太地区、南亚、中东、非洲或拉丁美洲的利益。 Source 中国驻日使馆批G7鼓动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 5/20/2023 中国驻日本使馆批评,七国集团(G7)峰会鼓动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并敦促G7反省自身问题,停止制造对立和分裂。 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网站星期六(5月20日)晚上发布的消息,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称,G7在日本广岛召开峰会,在联合声明中操弄涉华议题,出台影射中国的所谓经济安全文件,在一系列问题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执意对华施压,中国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日本提出严正交涉。 这位不具名发言人指出,G7所谓规则和秩序,不过是一己私利的帮规、冷战零和的残余。G7借多边机制构筑对华小圈子,大开历史倒车,必定归于失败。 发言人批评,此次G7峰会鼓动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再次暴露了G7机制的虚伪本质。“必须提醒G7的是,少数西方国家拉帮结派操纵世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敦促G7切实反省自身问题,停止居高临下干涉他国,停止制造对立和分裂。” 发言人最后强调,日本作为本次G7会议主席国,更应反思所作所为,不可一再违背信义、以邻为壑。 G7领袖星期六发表声明说,各国将通过“经济胁迫协调平台”,针对经济胁迫行为发出预警,并迅速共享信息,各成员国也将定期开会进行相关磋商。声明说,经济胁迫事件增多令人不安,胁迫者企图利用一些国家的经济脆弱性,也试图破坏G7成员与合作伙伴的对内与对外政策和立场。 G7的声明没有点名哪些国家涉及经济胁迫,但英国政府在解释新倡议时,直指中国利用经济实力胁迫澳大利亚和立陶宛等国,要借此解决彼此之间的政治争端。 Source G7峰会剑指北京 中:美国才是胁迫者 台湾是中国的 世界新闻网 …

西安峰会3重点1回避 警告美? 「凸显外交优先选项」

西安峰会3重点1回避 警告美? 「凸显外交优先选项」 中国新闻组 5/21/2023 「中国─中亚峰会」已经结束,外媒仍聚焦中国在中亚地区的影响力。外媒分析,这场峰会的主旋律凸显北京中亚外交的优先选项,也展现中国在俄罗斯长期主导的中亚地区的外交实力,并警告外部势力不要干涉,这显然是向华盛顿发出警告。中国官媒则定调这场峰会是「中国办成一件史无前例的大事」,并意有所指称,对照美国的焦虑,「更多更有意思的博弈还在后头」。 华尔街日报分析指出,中亚五国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自20世纪90年代初成为独立国家以来,中国一直与它们稳步发展外交关系。中国领导人习近平利用与中亚五国领导人举行峰会的机会,展示了中国在这个俄罗斯长期占据主导的地区日益提升的地位,呼吁加深经济联系,并警告外部势力不要干涉,这显然是向华盛顿发出警告。 BBC分析认为,中国─中亚峰会自始至终贯穿的主旋律凸显北京中亚外交的优先选项,可解读出三个重点和一个回避事项。 在三个重点方面,一是借此峰会,北京力图彰显历史和友谊,在古丝绸之路起点西安举行,是希望人们看到,中国与中亚自古以来就有密切交往。二是寻求合作和发展,中国和中亚五国共同发布的近5000字「西安宣言」里,「合作」出现50多次,「发展」超过40次。三是关注安全和稳定,特别是连动新疆的稳定。 而一个回避是,乌克兰战争、俄罗斯只字未提。报导指出,乌克兰也是前苏联加盟共和国,俄乌战争后,中亚五国难免感到唇亡齿寒。但虽然未提及俄乌战争,中国官媒却在此期间批评G7「拱火」俄乌冲突,并在闭幕当天宣布俄罗斯总理米舒斯京将访中的消息。 而中国官媒在峰会闭幕后仍持续宣传会议成果。新华社旗下微信公众号「牛弹琴」发文指出,中国─中亚峰会是中国办成的一件史无前例的大事,这么多草原民族的领袖和中原大一统国家的领导人相聚在西安,上一次应该还在唐朝。现在是中国与中亚关系最好的年代。 这次峰会有三个层次,一是中国─中亚关系的新里程碑。二是确立了峰会元首机制,「更多更深度合作还在后面」,其中的基建和互联互通合作,不排除阿富汗也会加入。三是更多更有意思的博弈在继续。这次峰会成果让世界看到中国的朋友满天下,而对照广岛峰会下的美国,面对国内债务上限等问题其实很焦虑。「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人,这样的中国,何惧之有? 」 观察者网引述学者分析这次峰会的七份双多边文档、100余份各领域合作协议指出,此次峰会中,中亚五国也深刻理解,其发展所缺的钱和技术,「最方便的来源就是中国」。 Source G7峰会剑指北京 中:美国才是胁迫者 台湾是中国的 世界新闻网 5/20/2023 G7广岛峰会发布了联合公报等文档,除对台海议题有所表态外,也提到「经济胁迫」,并且点名关注疆藏港等多地人权和自治,中国外交部表示对「执意操弄涉华」议题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经向主办峰会的日本等有关方面提严正交涉,并强调美国才是真正「胁迫者」。 中国外交部20日晚间以发言人名义表示,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一个中国原则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七国集团口口声声称维护台海和平,却绝口不提反对『台独』,这实质是对『台独』势力的纵容支持,其结果只会对台海和平稳定造成严重冲击」。 同时,该发言人还强调,香港、新疆、西藏事务纯属中国内政,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打着「人权」幌子对此横加干涉,G7「应当停止在涉港、涉疆、涉藏问题上对中国指手画脚,深刻反省自身历史和人权劣迹」。 对于「经济胁迫」,中国外交部则点名美国大搞单边制裁「脱钩断链」,才是把经贸关系政治化、武器化的真正「胁迫者」,「我们奉劝七国集团不要做经济胁迫的同谋和帮凶」。 该发言人并表态决不接受少数国家炮制的「家法帮规」,国际社会不接受七国集团主导的、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划线的「西方规则」,更不接受服务于「美国第一」和少数国家既得利益的「小圈子规则」,呼吁G7应当「反躬自省,改弦更张」。 …

27年前被丢弃火车站 美国女孩回杭州寻亲:我不怪亲生父母

27年前被丢弃火车站 美国女孩回杭州寻亲:我不怪亲生父母 中国新闻组 5/21/2023 1995年9月26日,在原萧山火车站,一个女婴被民警送到了萧山儿童福利院照顾,福利院给女婴取了名字:萧颖妍,并为她找到了美国佛蒙特州的养父母。27年后,知道自己身世的萧颖妍从美国回杭州寻亲,呼吸家乡的空气,希望能见亲生父母一面。她说,对亲生父母,她不想给他们压力,她并不责怪,或许再见的几率很小,「但我相信,这一生,有一天我们总能团聚的。」 都市快报橙柿交互报导,萧颖妍在美国的名字是Lindsay Geier,从18岁开始,她就一直有个梦想,有一天,能到杭州来看看,能遇到自己的亲生父母。 「养父母对我很好,他们努力工作培养我」。佛蒙特州的养父母对萧颖妍视如己出,夫妇俩只有她一个孩子,精心照顾她长大。小时候,萧颖妍很活泼,她发现自己和学校里大多数同学「看起来有点与众不同」,让她觉得有点疑惑。养父母告诉她关于她的身世:她来自杭州,有个中国名字叫「萧颖妍」。 2017年,她大学毕业,去了纽约一家旅游公司工作。萧颖妍对国际收养也很有兴趣,业余时间还在一家志愿者组织董事会任职。在帮助其他人收养时,萧颖妍寻找亲人的愿望,也越来越迫切。近日她赴中国寻亲,已经准备了很长时间,养父母也很支持她回出生地看看。 因为时间过去久远,留存的线索有限,加上城市变迁,当年的萧山火车站如今也已经大变样,成了杭州南站,萧颖妍的这次寻亲,充满许多未知数。「我知道,或许我们团聚的机会很小,但我希望有一天能实现」。 对亲生父母,萧颖妍不想给他们压力,她并不责怪,说:「我知道那不是一个容易的决定。我不生你们的气,但我渴望有一天能见到你。我经常想你们,你们会想我吗?」萧颖妍说,她很想跟亲生父母说:「我祈祷你们快乐健康。我一直想着你们,并祝你们一切都好。」 Source 毕业季来临 中国留学生「逾半想留美工作」 世界新闻网 5/17/2023 美国各高校本月纷纷迎来毕业礼,留美中国学子也面临就业去留的关键选择;根据留学顾问及教育人士,在整体就业及经济形势均不乐观的大背景下,留美求职仍为留学生的主旋律,硕博连读的学生数量也在攀升。 「大环境越不好,未来有越多不确定性,中国留学生就越倾向于留在美国」,已带了数千名留学生的赛睿斯教育创始人秦怡伟说,上海因疫情封城期间已催生一波移民潮,在中国的制造业、实体业、整体商业环境都尚未恢复、且全球就业与经济形势严峻的大背景下,至少逾一半的留学生都更愿意留在美国。 本年度针对外国人的h1b工作抽签也佐证这一趋势,移民局的数据显示,今年共收到48万3000多份申请,在近五年创新高,上一年度的申请数量为30万8000多份。 「疫情是一分水岭」,树英学会创始人兼首席执行官董堂荣也说,疫情后,中国家庭对于赴美留学的意愿水涨船高,据国际教育研究机构ICEF Monitor公布的最新数据也显示,美国国际生在2023年重返百万,中国留学生数量也在迅速回暖。在2021年至22年间,不少从未规画出国留学的家庭也开始咨询,乃至绸缪毕业后的海外就业问题。 「当然也要看行业」,董堂荣补充,例如计算机是中国高速发展的行业及重心,薪酬待遇对于留学生有吸引力,但考虑到国内加剧的内卷议题以及工作生活平衡,也有毕业生仍在犹豫最终去留。而芯片行业美国仍处于领先状态,也有留学生抱着在业内的学习的想法,更意愿留在美国求职。 至于毕业生在美求职的结果,根据秦怡伟的观察,总体来说顶尖名校仍有加成,生物医药科技类的留学生相对好找工作,STEM以及工程专业也较好,文科生则可考虑进咨询公司,需具备文理兼修、能作个案的能力,比拼的是知识储备、基础数学与逻辑反应。 另一方面,考虑硕博连读的留学生数量也在攀升;秦怡伟表示,顶尖的文理学院,诸如波莫纳学院(Pomona College)、斯沃斯莫尔学院 …

俄媒:广岛原子弹爆炸幸存者拒绝泽连斯基访问

俄媒:广岛原子弹爆炸幸存者拒绝泽连斯基访问 极目新闻 5/21/2023   据俄罗斯卫星通讯社报道,当地时间5月20日,1945年8月广岛轰炸幸存者、广岛原子弹爆炸受害者协会负责人佐久间邦彦在新闻发布会上表示,在目前的政治气候下,他不能同意乌克兰总统弗拉基米尔·泽连斯基的造访。   佐久间邦彦指出:“他将来可以来看看广岛,了解一下原子弹爆炸的事情。在目前的政治条件下,来广岛有很强的政治讨价还价动机。在这种情况下来广岛,我不知道你们怎么想,但我不能同意。”   G7峰会5月19日-21在日本广岛召开。除七国集团国家外,印度、澳大利亚、巴西、韩国、越南以及东盟轮值主席国印度尼西亚、太平洋岛国论坛轮值主席国库克群岛、非洲联盟轮值主席国科摩罗也应邀参加了广岛峰会。   早些时候,日本政府正式宣布,泽连斯基将于周六抵达广岛,以便周日亲自参加乌克兰主题会议。   据香港电台报道,来自世界各地示威者,连日在位于广岛市中心的千田公园举行集会和游行,批评七国集团干涉亚洲事务、沦为美国全球军事战略工具,威胁地区局势稳定。示威者不满七国集团建立“亚洲版北约”。来自美国、菲律宾、法国、韩国和日本各地示威者出席。 Source 中国驻日使馆批G7鼓动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 5/20/2023 中国驻日本使馆批评,七国集团(G7)峰会鼓动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并敦促G7反省自身问题,停止制造对立和分裂。 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网站星期六(5月20日)晚上发布的消息,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称,G7在日本广岛召开峰会,在联合声明中操弄涉华议题,出台影射中国的所谓经济安全文件,在一系列问题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执意对华施压,中国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日本提出严正交涉。 这位不具名发言人指出,G7所谓规则和秩序,不过是一己私利的帮规、冷战零和的残余。G7借多边机制构筑对华小圈子,大开历史倒车,必定归于失败。 发言人批评,此次G7峰会鼓动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再次暴露了G7机制的虚伪本质。“必须提醒G7的是,少数西方国家拉帮结派操纵世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敦促G7切实反省自身问题,停止居高临下干涉他国,停止制造对立和分裂。” 发言人最后强调,日本作为本次G7会议主席国,更应反思所作所为,不可一再违背信义、以邻为壑。 G7领袖星期六发表声明说,各国将通过“经济胁迫协调平台”,针对经济胁迫行为发出预警,并迅速共享信息,各成员国也将定期开会进行相关磋商。声明说,经济胁迫事件增多令人不安,胁迫者企图利用一些国家的经济脆弱性,也试图破坏G7成员与合作伙伴的对内与对外政策和立场。 G7的声明没有点名哪些国家涉及经济胁迫,但英国政府在解释新倡议时,直指中国利用经济实力胁迫澳大利亚和立陶宛等国,要借此解决彼此之间的政治争端。 Source G7峰会剑指北京 中:美国才是胁迫者 台湾是中国的 世界新闻网 5/20/2023 G7广岛峰会发布了联合公报等文档,除对台海议题有所表态外,也提到「经济胁迫」,并且点名关注疆藏港等多地人权和自治,中国外交部表示对「执意操弄涉华」议题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经向主办峰会的日本等有关方面提严正交涉,并强调美国才是真正「胁迫者」。 …

中国驻日使馆批G7鼓动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

中国驻日使馆批G7鼓动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 5/20/2023 中国驻日本使馆批评,七国集团(G7)峰会鼓动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并敦促G7反省自身问题,停止制造对立和分裂。 据中国驻日本大使馆网站星期六(5月20日)晚上发布的消息,中国驻日本使馆发言人称,G7在日本广岛召开峰会,在联合声明中操弄涉华议题,出台影射中国的所谓经济安全文件,在一系列问题上粗暴干涉中国内政,执意对华施压,中国对此强烈不满、坚决反对,已向日本提出严正交涉。 这位不具名发言人指出,G7所谓规则和秩序,不过是一己私利的帮规、冷战零和的残余。G7借多边机制构筑对华小圈子,大开历史倒车,必定归于失败。 发言人批评,此次G7峰会鼓动集团政治和阵营对抗,再次暴露了G7机制的虚伪本质。“必须提醒G7的是,少数西方国家拉帮结派操纵世界的日子一去不复返了。我们敦促G7切实反省自身问题,停止居高临下干涉他国,停止制造对立和分裂。” 发言人最后强调,日本作为本次G7会议主席国,更应反思所作所为,不可一再违背信义、以邻为壑。 G7领袖星期六发表声明说,各国将通过“经济胁迫协调平台”,针对经济胁迫行为发出预警,并迅速共享信息,各成员国也将定期开会进行相关磋商。声明说,经济胁迫事件增多令人不安,胁迫者企图利用一些国家的经济脆弱性,也试图破坏G7成员与合作伙伴的对内与对外政策和立场。 G7的声明没有点名哪些国家涉及经济胁迫,但英国政府在解释新倡议时,直指中国利用经济实力胁迫澳大利亚和立陶宛等国,要借此解决彼此之间的政治争端。 Source G7峰会剑指北京 中:美国才是胁迫者 台湾是中国的 世界新闻网 5/20/2023 G7广岛峰会发布了联合公报等文档,除对台海议题有所表态外,也提到「经济胁迫」,并且点名关注疆藏港等多地人权和自治,中国外交部表示对「执意操弄涉华」议题强烈不满和坚决反对,已经向主办峰会的日本等有关方面提严正交涉,并强调美国才是真正「胁迫者」。 中国外交部20日晚间以发言人名义表示,台湾是中国的台湾,解决台湾问题是中国人自己的事,要由中国人来决定。「一个中国原则是维护台海和平稳定的定海神针。七国集团口口声声称维护台海和平,却绝口不提反对『台独』,这实质是对『台独』势力的纵容支持,其结果只会对台海和平稳定造成严重冲击」。 同时,该发言人还强调,香港、新疆、西藏事务纯属中国内政,坚决反对任何外部势力打着「人权」幌子对此横加干涉,G7「应当停止在涉港、涉疆、涉藏问题上对中国指手画脚,深刻反省自身历史和人权劣迹」。 对于「经济胁迫」,中国外交部则点名美国大搞单边制裁「脱钩断链」,才是把经贸关系政治化、武器化的真正「胁迫者」,「我们奉劝七国集团不要做经济胁迫的同谋和帮凶」。 该发言人并表态决不接受少数国家炮制的「家法帮规」,国际社会不接受七国集团主导的、以意识形态和价值观划线的「西方规则」,更不接受服务于「美国第一」和少数国家既得利益的「小圈子规则」,呼吁G7应当「反躬自省,改弦更张」。 该发言人最后强调,「西方少数几个发达国家肆意干涉别国内政、操纵全球事务的时代已经一去不复返了」,敦促G7成员顺应时代大势,把精力放到解决自身存在的各种问题上、回到对话合作的正确道路上。 G7广岛峰会召开前后,中国驻外系统已经多次表态不满相关论述,包含中国驻日本大使吴江浩、驻加拿大大使丛培武、驻英国使馆发言人等,都已经发声。 20日发布的G7领导人联合公报提到,台海和平与稳定对国际社会的安全与繁荣系不可或缺,且关注西藏和新疆的人权状况与香港的自治,反对任何以武力改变东海与南海现状的企图。公报还表示,准备与中国创建建设性与稳定的关系,并强调没有「脱钩」。 Source 迎中亚5国元首夫妇 …

香港疫情再现小高峰 每日确诊数冲1万

香港疫情再现小高峰 每日确诊数冲1万 世界新闻网 5/20/2023 香港医务卫生局局长卢宠茂19日表示,根据社区检测和污水检测结果,目前香港疫情再出现一波高峰,预估每日添加病例数1万人。但由于疫苗接种率高、医疗系统改善,加上病毒致死率下降、社会医疗系统改善、免疫屏障创建等等,整体风险可控,「要保持警惕但不用过分担心」。 据南方网报导,随着解封后社会活跃度回升,加上3月撤除口罩令,香港社区检测阳性比例大幅增加。卢宠茂指出,医务卫生局预估每天有超过1万例新冠病毒感染添加个案。若按社区污水检测结果分析,近期的感染人数可能比去年8、9月的疫情「小高峰」还多。 因应个案激增,香港医院管理局也已重启紧急指挥中心24小时运作,密切监察公立医院的情况。据南华早报报导,截至19日,约有2,700名新冠确诊患者正接受住院治疗,而平均住院时间为4.8天,相对较短。报导还指,根据香港政府每周的疫情报告,7至13日PCR检测阳性确诊共3,621例,高于前7日的 2,927例。 卢宠茂说,当前世界卫生组织已宣布新冠疫情不再是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但病毒并没有因此而离开,仍需要密切监测疫情变化。他提醒,民众仍应提高警惕,做好日常防护和加强接种疫苗,不能放任病毒不管。 Source 北京染疫数超越流感返第1 专家:「长新冠」是基本事实 世界新闻网 5/18/2023 近期中国部分地区于「五一」长假之后再现新冠疫情,北京市疾控中心日前发布疫情周报,今年第17周(4月24至30日)以来,新冠感染连续两周超越流感,重返中国法定传染病病种之首。不少中国民众在网上声称自己「二阳」了。对此,中科院院士高福表示新冠感染次数愈多,后遗症风险愈高;针对未来的新感染病,要用技术、医学保护好全人类。 根据每日经济新闻报导,中国国家感染性疾病临床医学研究中心学术年会13日于北京召开,中国中科院院士高福等感染病学专家学者就长新冠、疫苗和药物研发等话题进行讨论。 高福指出,一直以来,「长新冠」是否存在都具有非常多的争议。他认为,「感染次数越多,后遗症风险越高,这是有临床数据的,所以病人该诊断要诊断,该用药要用药」。而长新冠是一个「基本事实」,不应该回避,不要因为长新冠可能对人类有影响就不敢讲。 高福进一步表示,进入21世纪后,人类共经历了7次全球性的「全球关注的公共卫生传染病事件」,其时间从2009年至2022年,大概2至3年就有一次,「其实新发突发传染病到处都是」。 对于新发突发传染病的防治体系建设,高福强调,不论是做公卫研究,还是临床研究,都要讲究以事实为根据。他提醒,要做好监测和基础研究,不能总是「头疼医头,脚疼医脚」,应该将钱放到基础研究上,开发新的抗病毒药物,「除了疫苗以外,很重要就是抗病毒治疗能力,这是全世界大家都在努力的方向」。 日前,中国工程院院士钟南山也表示,近期检测,预估中国有相当于11至12亿人感染过新冠病毒。他认为,下一步应对新冠病毒,需要持续研发新疫苗和及时给予药物治疗,可大幅降低死亡率。 Source 北京疾控:冠病疫情局部零星散发 未监测到聚集性疫情 02/22/2023 北京市疾控中心星期三(2月22日)通报,目前当地呼吸道和肠道传染病等疫情形势总体平稳,季节性流感疫情活动强度呈现上升趋势,冠病病毒感染疫情处于局部零星散发状态,未监测到冠病病毒感染引起的聚集性疫情。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