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公布小行星防御任务计划 2030年进行动能撞击 世界新闻网 4/26/2023 中国大陆提出近地小行星防御的发展蓝图,并计划在2030年实现一次对小行星的动能撞击。(图/取自快科技) 中国国家航天局深空探测实验室系统研究院院长陈琦25日表示,中国已提出近地小行星防御的发展蓝图,并计划在2030年实现一次对小行星的动能撞击,2030至2035年间实现推离偏转,而到2045年前初步具备小行星轨道控制能力。 据环球网报导,在25日举行的首届深空探测(天都)国际会议开幕式暨主论坛上,中国深空探测领域的专家介绍了中国的近地小行星防御计划,并面向全球公开征集首次任务的总体方案以及相关的规划。 陈琦表示,小行星撞击地球已被联合国列为威胁人类生存的二十大灾难之首,「防御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为保护地球家园贡献中国力量,是2022年国家航天局发布的八大行动声明之一,为维护人类安全,中国已向全球提出了推动近地小行星防御的相关倡议。」 陈琦指称,近地小行星撞击地球事件在宇宙的时间长河中并不罕见,6,500万年前一颗直径约10公里的小行星撞击在如今的墨西哥湾附近,爆炸当量约100万亿吨TNT,这被认为很有可能是造成恐龙灭绝的直接原因。 全世界科学家提出了许多减缓小行星撞击的办法,其中达到暂态作用的方法就包括动能撞击以及核爆,而持续推离的方法就包括引力牵引、附着推离、激光烧蚀和太阳光压推动等。 陈琦表示,针对中国的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演示验证任务,中国已通过比较直径、半长轴、轨道倾角等参数,初选出了一些备选目标。《环球时报》报导,初选出的2015XF261、2019OV3、2020BD11等十颗小行星中直径最大的为89公尺,最小的为24.3公尺。 据《快科技》报导,去年4月,中国国家航天局副局长吴艳华表示,中国将着手组建近地小行星防御系统,共同应对近地小行星撞击的威胁,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数据显示,小行星是指太阳系内类似行星环绕太阳运动,但体积和品质比行星小得多的天体,绝大多数的小行星都集中在火星与木星轨道之间的小行星带。 陈琦表示,中国的首次近地小行星防御任务有望实现三大科学目标,分别是:揭示撞击目标动力学演化规律,探测目标小行星的轨道特征;揭示撞击目标固有特性,探测目标小行星的形状、大小、成分和结构;以及揭示撞击动量传递规律,开展地形变化、溅射物分布等墙击效应研究。 相关专家称,此举生动体现中国愿与国际社会一道,强化共同应对机制,推动近地小行星联合监测、预警、防御能力提升,共同建设普遍安全的地球家园,为保护地球和人类安全贡献中国力量。 Source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2030年前中国人将踏上月球 4/24/2023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称,中国人会在2030年之前登上月球。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星期一(4月24日)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专访时说:“2030年之前,中国人的脚印肯定会踏在月球上去,这没问题的。” 吴伟仁在专访中说,嫦娥七号任务只是中国探月四期任务的一个步骤,未来将和嫦娥八号组成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计划在2030年前建成。 据报道,嫦娥七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第七次月球探测任务,预计将于2026年实施并开展月球南极的环境与资源勘查。 吴伟仁说,嫦娥八号计划于2028年前后发射,主要任务是对月球资源进行勘查,并进行资源的再利用实验。 他也说,在嫦娥八号上进行实验,比如说在上面能否盖房子或打砖,以及进行通信,能为以后真正大规模的月球科考提供保障。 Source …
Author: Rebecca Zhao
中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 房地产税可能全面落地 世界新闻网 4/26/2023 中国自然资源部宣布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图为上海中远两湾城建筑群。记者林宸谊/摄影 中国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25日在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会议上宣布,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多位专家分析,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后,房地产税才可能全面落地。 财联社报导,中指研究院市场研究总监陈文静表示,征收房地产税的前置条件包括全国不动产统一登记和全国联网,本次自然资源部指出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代表房地产税征收的前提条件进一步完善。 诸葛数据研究中心首席分析师王小嫱指出,不动产统一登记是房地产税征收的前提条件,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也代表离房地产税的征收更近了一步。 今年3月24日,前财政部部长楼继伟在出版的「比较」杂志上发表文章称,房地产税是最适合作为地方税的税种,在经济转为正常增长后应尽快开展试点。 在楼继伟看来,立法工作的难点有很多,最大的难点是房地产如何估值。一般来说应以完全产权、交易不受限的住宅为估值基准。而现实中大量的住房产权不完整、交易受限。解决的办法是以基准估值为基础做适当的打折,但问题十分复杂。还有其他许多难点,导致该税法探索了多年仍未正式成法。 2021年10月23日,第十三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31次会议决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工作。 但在2022年,财政部有关负责人表示,房地产税改革试点依照全国人大常委会的授权进行,一些城市开展调查摸底和初步研究,但综合考虑各方面的情况,该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 楼继伟指出,2021年10月全国人大常委会授权国务院在部分地区开展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可以说是带着问题探索。考虑到目前的经济状况,财政部对外宣布2022年内不具备扩大房地产税改革试点城市的条件,当然是实事求是的。 在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后,市场比较关心的是,该政策是否是房地产税征收的信号。 易居研究院研究总监严跃进表示,不动产登记制度的出发点要更广,不是简单的征税概念,但不动产统一登记后,房地产税等工作开展会更加顺畅和容易。 58安居客研究院院长指出,房地产税试点的推行要以不动产登记的资讯为基础。全国范围的房地产数据联动,有助于摸清全大陆房地产市场的实际情况。从长远来看,一方面,更加及时、全面、准确的信息,会使得调控政策更加有效和精准;另一方面,这也是推进房地产税的必经之路。 Source 房市降温 新手卖家售屋要避开的4个误区 世界新闻网4/20/2023 近期房市的震荡,对第一次出售房屋的屋主来说,更是一个挑战。Getty Images 对房地产市场来说,时机决定一切;近期房市的震荡,对第一次出售房屋的屋主来说,更是一个挑战。 房地产网站Zillow针对2000名在过去两年中首次售屋者的调查发现,84%希望在交易时机、定价或行销上采取不同的做法;而90%认为,如果做出不同的决定,可以更高的价格出售房屋。 亚特兰大财务策划师詹金(Ted …
Your Builder of Choice in the Greater DC Metro Area (703) 997-1618 Email: info@anchor-homes.comwww.MyAnchorHomes.com 北维装修急聘 Posted: 4/25/2023 别墅建筑公司急招装修、木工、橱柜安装、卫浴翻新师傅。 待遇优,详情致电黄先生:571-279-3494。 中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 4/25/2023 中国自然资源部部长王广华宣布,中国全面实现不动产统一登记。 据新华社报道,王广华星期二(4月25日)在中国自然资源和不动产确权登记工作会议上宣布上述消息。 报道称,这意味着经过十年,从分散到统一,从城市房屋到农村宅基地,从不动产到自然资源,覆盖所有国土空间,涵盖所有不动产物权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全面建立。 报道指出,中国以民法典为统领,以《不动产登记暂行条例》为核心,以实施细则、操作规范、地方性法规等为配套支撑的不动产统一登记制度体系基本成型。 中共中央、国务院2013年3月决定建立不动产统一登记机构,提出将分散在多个部门的不动产登记职责整合,实现登记机构、登记簿册、登记依据和信息平台“四统一”改革任务。 …
入境中国周六起抗原代替核酸 登机前不再查验证明 4/25/2023 自4月29日起,所有赴华人员可以在登机前48小时内以抗原检测代替核酸检测,航空公司不再查验登机前检测证明。图为北京机场的抵境旅客。(路透社) 中国外交部宣布,前往中国的人员,自星期六(4月29日)起可在登机前48小时内以抗原检测代替核酸检测,同时航空公司也不再查验登机前检测证明。 中国外交部发言人毛宁星期二(4月25日)在例行记者会上说,为进一步便利中外人员往来,中国将进一步优化远端检测安排。 毛宁介绍,自4月29日起,所有赴华人员可以在登机前48小时内以抗原检测代替核酸检测,航空公司不再查验登机前检测证明。 毛宁也说,中国将继续根据冠病疫情形势,科学优化防控政策,更好地保障中外人员安全健康有序往来。 Source 世卫:冠病疫情仍然不稳定 4/19/2023 世卫组织将在5月进行每三个月一次的会议时,决定冠病是否仍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路透社) 世界卫生组织警告,冠病疫情仍不稳定,并称在病毒稳定下来形成可预测的模式之前,可能会出现更多问题。 法新社报道,过去28天,在检测大幅度减少的情况下,世卫组织接获300万起新增病例和超过2万3000起死亡病例的通报。 世卫突发卫生事件执行主任莱恩星期二(4月18日)在新闻发布会上说,虽然病例数字有所下降,”但还是有很多人病逝、很多人生病“。他说,呼吸道病毒不会从大流行阶段转入流行阶段,而是转入低水平的活动,有可能出现季节性的流行高峰。 世卫组织将在5月进行每三个月一次的会议时,决定冠病是否仍然构成国际关注的突发公共卫生事件(PHEIC)。当局在2020年1月30日将冠病定为PHEIC,当时在中国以外,确诊病例不到100起,没有死亡病例。世卫组织在当年3月将冠病定为大流行,促使世界猛然开始采取行动应对。 莱恩指出,冠病不会消失,并且和流感一样,仍然会在脆弱人群中引起严重的呼吸系统疾病。他说,一些国家仍然有大量未接种疫苗的高度脆弱人群,而在其他国家,冠病不再是一个紧急事件。 Source 新变异株Arcturus肆虐!印度新增病例连4天破万 中央社 4/16/2023 由于新变异株Arcturus肆虐,印度COVID-19(2019冠状病毒疾病)疫情出现升温迹象,过去连续4天新增病例破万,但专家称新疫情并未冲击医疗资源,呼吁民众无需惊慌。 印度卫生部今天上午发布每日疫情通报,过去24小时内新增COVID-19病例为10093例,阳性率为5.61%,有19人死亡,以德里的5例为最多。 这是印度连续第4天新增病例超过1万人,也使得印度治疗中的确诊者增至5万7542人。 疫情升温的趋势迫使许多省分的卫生厅召开紧急会议,商讨因应对策及协调医疗资源。 …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2030年前中国人将踏上月球 4/24/2023 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称,中国人会在2030年之前登上月球。 据央视新闻报道,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探月工程总设计师吴伟仁星期一(4月24日)接受中央电视台记者专访时说:“2030年之前,中国人的脚印肯定会踏在月球上去,这没问题的。” 吴伟仁在专访中说,嫦娥七号任务只是中国探月四期任务的一个步骤,未来将和嫦娥八号组成国际月球科研站的基本型,计划在2030年前建成。 据报道,嫦娥七号是中国探月工程第七次月球探测任务,预计将于2026年实施并开展月球南极的环境与资源勘查。 吴伟仁说,嫦娥八号计划于2028年前后发射,主要任务是对月球资源进行勘查,并进行资源的再利用实验。 他也说,在嫦娥八号上进行实验,比如说在上面能否盖房子或打砖,以及进行通信,能为以后真正大规模的月球科考提供保障。 Source 中国公布火星全球影像图 将为火星探测提供基础底图 世界新闻网 4/24/2023 中国发布了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图。图为火星东西半球正射投影图。(中国国家航天局) 4月24日「中国航天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根据中国国家航天局官网发布的新闻稿,本次发布的影像图为彩色,按制图标准分别制作了火星东西半球正射投影图、罗宾森投影(Robinson projection)图和麦卡托投影(Mercator projection)加方位投影图,将为开展火星探测工程和火星科学研究提供品质更好的基础底图。 中国公布火星全球影像图。此为罗宾森投影图。(取材自中国国家航天局网站) 新闻稿称,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中分辨率相机,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历时八个月,实施了284轨次遥感成像,对火星表面实现了全球覆盖。地面应用系统对获取的1万4,757幅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图。 中国公布火星全球影像图。此为麦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图。(取材自中国国家航天局网站) 中国科学研究团队通过火星高分影像,识别了着陆点附近大量的地理实体,国际天文联合会根据相关规则,将其中22个地理实体,以中国人口数小于10万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加以命名,「将中国标识永久刻印在火星大地」。 中国公布火星全球影像图。此为火星地理命名图。(取材自中国国家航天局网站) 「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经历202天飞行,成功进入环火轨道。2021年5月15日,着陆巡视器降落在目标着陆点, 「祝融号」火星车开展巡视探测。 至2021年8月15日,火星车完成90个火星日的既定探测任务后,继续实施拓展任务,已累计巡视探测358个火星日,行驶1,921公尺,目前仍处于休眠期。 …
俄副总理:计划放弃使用美元和欧元 中国新闻组 4/24/2023 俄罗斯积极推动「去美元化」,让人民币未来的脚色受到关注。(美联社) 中国网络媒体「观察者网」引述俄罗斯媒体报导指出,俄罗斯副总理诺瓦克(Aleksandr Novak)22日表示,俄罗斯对于能源交易结算正逐步改采本国货币。他指出,俄罗斯计划在未来放弃使用美元和欧元,未来人民币和卢布的角色将尤其重要。 诺瓦克当日接受俄罗斯Rossiya-1电视频道采访时说,「在减少使用美元或欧元方面,趋势已经发生了很大变化。鉴于目前使用这些货币在我们的结算中存在的问题,我们的结算实际上转向改用本国货币,这其中需要人民币,也需要卢布」。 报导称,负责能源事务的诺瓦克称,俄中两国在天然气交易中已经使用人民币支付,这一情况将继续存在,部分石油交易也是如此,同时也有以卢布结算的情况。他补充说:「我们将继续完善这些以本国货币进行的相互结算」。 诺瓦克还指出,事实上人们对于购买俄罗斯的能源产品「非常感兴趣」。因此在他看来,有必要创建一种结算机制,这种机制只能用本国货币来实现。 诺瓦克于2020年出任俄罗斯副总理,先前他曾担任俄罗斯能源部长,并且是俄罗斯天然气工业股份公司(Gazprom)董事会成员。 观察者网指出,诺瓦克早前接受塔斯社采访时曾表示,未来使用本国货币的(能源)交易份额将会增加,中国人民币、印度卢比、土耳其里拉和俄罗斯卢布的交易量正在增加。据他介绍,此类交易在市场上事实上已经「司空见惯」。 为应对西方制裁,俄罗斯日前宣布「不友好国家」在与俄罗斯进行天然气交易时,必须以卢布结算。 去年3月31日,俄罗斯曾发布一项法令,要求欧洲天然气买家在俄罗斯天然气工业银行(Gazprombank)开设外币和卢布两个帐户。欧洲买家必须以欧元或美元付款,然后再由该银行将其兑换成卢布,并将卢布付款转给俄气。 Source 巴西总统与中国讨论斡旋俄乌战争 称欧美助长战事 中央社/阿布达比 4/16/2023 鲁拉结束在中国的国是访问以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访问行程后表示,这两国和其他国家应该组成一个「政治20国集团」,以结束俄乌战争。(路透) 巴西总统鲁拉(Luiz Inacio Lula da Silva)今天表示,他与中国和阿拉伯联合酋长国讨论联合斡旋俄罗斯侵略乌克兰的战争,并批评美国和欧洲助长战争持续进行。 法新社报导,鲁拉结束在中国的国是访问以及阿拉伯联合酋长国的访问行程。他表示,这两国和其他国家应该组成一个「政治20国集团」(political …
中国公布火星全球影像图 将为火星探测提供基础底图 世界新闻网 4/24/2023 中国发布了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图。图为火星东西半球正射投影图。(中国国家航天局) 4月24日「中国航天日」,中国国家航天局和中国科学院联合发布中国首次火星探测火星全球影像图。根据中国国家航天局官网发布的新闻稿,本次发布的影像图为彩色,按制图标准分别制作了火星东西半球正射投影图、罗宾森投影(Robinson projection)图和麦卡托投影(Mercator projection)加方位投影图,将为开展火星探测工程和火星科学研究提供品质更好的基础底图。 中国公布火星全球影像图。此为罗宾森投影图。(取材自中国国家航天局网站) 新闻稿称,中国火星探测器「天问一号」任务环绕器中分辨率相机,于2021年11月至2022年7月历时八个月,实施了284轨次遥感成像,对火星表面实现了全球覆盖。地面应用系统对获取的1万4,757幅影像数据,进行处理后得到火星全球彩色影像图。 中国公布火星全球影像图。此为麦卡托投影加方位投影图。(取材自中国国家航天局网站) 中国科学研究团队通过火星高分影像,识别了着陆点附近大量的地理实体,国际天文联合会根据相关规则,将其中22个地理实体,以中国人口数小于10万的历史文化名村、名镇加以命名,「将中国标识永久刻印在火星大地」。 中国公布火星全球影像图。此为火星地理命名图。(取材自中国国家航天局网站) 「天问一号」探测器于2020年7月23日成功发射,经历202天飞行,成功进入环火轨道。2021年5月15日,着陆巡视器降落在目标着陆点, 「祝融号」火星车开展巡视探测。 至2021年8月15日,火星车完成90个火星日的既定探测任务后,继续实施拓展任务,已累计巡视探测358个火星日,行驶1,921公尺,目前仍处于休眠期。 新闻稿指出,至2022年6月29日,中国火星环绕器实现了全球遥感探测,目前已运行超过1,000天,状态良好,将继续在遥感使命轨道开展科学探测,积累原始数据。 Source SpaceX火箭“星舰”爆炸 得州城市被污垢覆盖 4/23/2023 “星舰”火箭发生爆炸后,得州卡梅伦县的布朗斯维尔市(Brownsville)被棕色灰尘覆盖。(路透社) 美国太空探索技术公司(SpaceX)的“星舰”(Starship)火箭日前在得克萨斯州首飞失败并爆炸后,周边城市被棕色灰尘覆盖,引发在地居民担忧健康问题。 美国《纽约时报》报道,“星舰”火箭在得州卡梅伦县博卡奇卡发射台的上空爆炸时,除了四处散落火箭尘埃和碎片,附近房屋还发生小规模晃动,部分窗户被震碎。 当地居民形容说,火箭爆炸时,有点像发生了一场小型地震。 …
解放军迈入「3航母」时代 专家:福建舰最快下半年海试 中国新闻组 4/24/2023 专家预计福建舰今年下半年会进行海试。图为2022年6月福建舰下水命名仪式现场。(视频截屏) 4月23日是中国海军成立74周年纪念日,央视新闻官宣指出,中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于2022年6月17日举行下水命名仪式后,后续的测试、系泊试验已顺利展开;专家称这预示福建舰最快下半年海试。随着福建舰完成海试并最终形成战斗力,中国海军将真正迈进「三航母」时代,且未来势必还会建造第4艘航母。 福建舰于去年6月下水,之后开展一系列装备安装和调试工作。据央视22日披露最新进展,福建舰「动力测试、系泊试验顺利展开」。报导并指出,福建舰最终形成战斗力之后,象征人民海军真正迈进三航母时代。而由于中国海洋面积广阔,仅辽宁舰、山东舰、福建舰三艘航空母舰无法满足需求,未来势必会继续建造新的航空母舰。 而随着福建舰服役,与之配套的新型舰载机也将陆续揭开神秘面纱。电磁弹射的起飞方式决定福建舰可以搭载固定翼舰载无人机、重型舰载战斗机以及固定翼舰载预警机等多种新型舰载机,这些新机型的亮相值得期待。而配置电磁弹射意味福建舰未来可搭载更多机型的舰载机。 环球时报引述军事专家宋忠平表示,央视报导中提及动力测试和系泊试验,表明在系泊试验中已进行部分动力试验,包括电路、气路和油路测试,这也证明福建舰已为海试做好了充分准备。「另外要进行完整的动力试验,福建舰需要离开港口到海上进行,根据公开的进程预计下半年会进行海试」。 此外,从央视报导画面中引用的模型能看到福建舰上搭载的舰载机趋势,歼15、歼35、空警600,直20以及隐身无人机都会列装航母。「可以想见,电磁弹射器和电磁拦阻器也正在紧锣密鼓地开展,美国『福特』号航空母舰的电磁弹射设备平均无故障工作时间有限,而我们将会提升电磁弹射设备的可靠性、安全性,让无故障工作时间越长越好」。 军事专家曹卫东也表示,福建舰海试达到标准就可能加入海军的战斗串行。为补齐短板,中国可能还有更多的两栖攻击舰、新型导弹驱逐舰、护卫舰,以及援潜救生船只等水面舰艇加入,这些援潜救生船只是作战舰艇编队的保障。至于海军未来会不会有隐身舰载机,还有无人飞机等,「这些都是我们在未来可以期待的」。 央视22日披露福建舰最新进展,称其「动力测试、系泊试验顺利展开」。(视频截屏) Source 中国解放军再发宣传片 仿真对台登陆作战 世界新闻网 4/22/2023 解放军海军宣传片中055驱逐舰发射飞弹。 图截自宣传片 中国今天在其海军节即解放军海军成立74周年前夕,由解放军海军公布了一支主题宣传片《蛟龙行动》,通过「蛟龙突击队」队员运行一次惊险的演训行动,呈现解放军海军各兵种联合立体作战的战斗力,但最重要的主角是舷号31号的两栖攻击舰「海南号」,整个行动呈现如何由突击队员先抵达攻击目标,再引领后方海军舰艇实施攻击,最终声明全员加入登陆行动。 这一情节虽未明言,很显然是一次以「对台实施两栖登陆作战」的演训过程,其传递出来的政治消息也不言可喻。 中共党媒《环球网》在报导时称,潜艇如何输送蛙人?两栖攻击舰如何立体登陆?预警机如何掌握态势?航母编队如何连续出动舰载战斗机?万吨大驱如何实施远程打击,大洋深处,海军作战体系攥指成拳、合力铸剑,一场实战化演练呼之欲出。 《环球网》并在另一则报导中声称,这支影片暗藏三大彩蛋,信息量巨大。它说,《蛟龙行动》时长六分多钟,借助纪录片的叙事手法打造出电影质感。报导说,海军研究院大校副研究员唐莉接受《环球时报》采访时表示,这部宣传片可谓是一段故事映射一个伟大时代,一支队伍牵动一个联合体系。 这是中国解放军海军连续三年在其纪念日发布专题宣传片。2021年4月22日海军主题形象宣传片是《大海向党旗报告》,去年4月22日,则是首部航母主题宣传片《深蓝!深蓝!》,当时宣传片最后十余秒的彩蛋,即预示了中国自主设计建造的首艘弹射型航空母舰福建舰,在1个多月后的横空出世。 但报导说,今年的宣传片中也同样暗含彩蛋,而且不是一个,而是三个。它说,首先,宣传片中国产航母,075型两驱攻击舰、055型万吨驱逐舰,预警机、侦察机、卫星通信等最具代表性的新质力量都悉数出现在宣传片中。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