习近平:练兵备战 坚决捍卫中国领土主权 世界新闻网 4/12/2023 中共中央总书记、国家主席、中央军委主席习近平11日视察中国解放军南部战区湛江基地。(新华社) 中共中央总书记习近平11日到中国人民解放军南部战区海军视察调研。他强调,要认真贯彻中共20大精神,贯彻新时代党的强军思想,贯彻新时代军事战略方针,深化练兵备战,加快转型建设,全面提高部队现代化水平,坚决完成党和人民赋予的各项任务。 据新华社报导,习近平11日上午10时许来到南部战区海军机关,接见南部战区海军官兵代表并合影留念。随后,习近平观看了反映南部战区海军建设情况的多媒体影片,听取了有关工作汇报。习近平对中共18大以来南部战区海军部队建设和完成任务情况给予充分肯定。 习近平强调,要坚持从政治高度思考和处理军事问题,坚定灵活开展军事斗争,提高及时妥善应对复杂情况的能力,坚决捍卫中国领土主权和海洋权益,努力维护周边大局稳定。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实战化军事训练,坚持以战领训,深化战争和作战问题研究,创新作战概念和战法训法。要加强实案化对抗性训练,突出抓好重点课题专攻精练,提高训练水平和实战能力。 习近平强调,要大力发展新型作战力量和手段,把握新质战斗力建设特点规律,推动新装备新力量加快形成实战能力。要坚持体系建设、体系运用,深入破解短板弱项,推动作战体系整体升级。 习近平指出,要加强部队党的领导和党的建设,狠抓全面从严治党、全面从严治军。要深入抓好中共20大精神学习贯彻,精心组织实施学习贯彻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主题教育,统筹抓好「学习强军思想、建功强军事业」教育实践活动,夯实铁心向党的思想根基,激发团结奋进的精神力量。要全面加强人才工作,壮大人才队伍。 要推进政治整训常态化制度化,持之以恒正风肃纪反腐。要加强部队教育管理,坚持不懈抓基层打基础,确保部队安全稳定。各级特别是领导干部要大兴调查研究,认真解决部队建设中的突出矛盾和问题,积极主动为官兵排忧解难,带领广大官兵不断开创南部战区海军建设新局面。 Source 拉夫罗夫指责西方试图离间俄中关系 4/04/2023 3月21日,习近平在克里姆林宫同普京举行会谈后,共同签署并发表《中华人民共和国和俄罗斯联邦关于深化新时代全面战略协作伙伴关系的联合声明》。(路透社) 俄罗斯外交部长拉夫罗夫说,西方试图以俄中不平等关系和莫斯科依赖北京的言论,来离间俄中关系。 路透社报道,《论据与事实》周报(Argumenty i Fatky)网站星期二(4月4日)刊登了拉夫罗夫的专访。 拉夫罗夫在访问中说,俄罗斯总统普京和中国国家主席习近平上个月进行了10小时的会谈,大幅提升两国的“战略伙伴关系”,称已超越单纯的双边关系。 拉夫罗夫说,俄罗斯和中国“拥有同志情谊,愿意并肩捍卫彼此的根本利益”。 他说,长期以来,关于莫斯科和北京关系不平等的说法,“一直被不友好国家夸大了”。 拉夫罗夫说:“我们认为这是在试图挑拨离间,试图抹黑我们两国的友好关系。” 拉夫罗夫也在访问中谈到欧盟对俄罗斯的敌对态度,并警告,如有必要,俄罗斯将以强硬方式和欧洲打交道。 …
Author: Rebecca Zhao
洗完手别用烘手机 她用小实验证实:细菌全都吹回手上 世界新闻网 4/12/2023 用烘手机烘干的培养皿上出现了很多细菌。(截屏自TikTok) 在公厕洗完手以后习惯用烘手机烘干双手吗?一名专家发现,用烘手机不但没有更干净,反而可能将空气中的细菌都喷回刚洗好的手上。 每日邮报(Daily Mail)报导,TikTok用户@the_lab_life1经常上传各种实验影片。近期她从商场、电影院和公司的烘手机采集样本,与实验室中的培养皿样本做比较。她在实验后发现,除了自然风干的培养皿没有细菌之外,其他的培养皿上都有细菌。 影片中并未透露发现的细菌是哪种细菌,不过之前的研究曾指出公厕有流感病毒、链球菌、具抗药性金黄色葡萄球菌、沙门氏菌、志贺氏菌和诺罗病毒。 2018年一份康乃狄克大学与昆尼皮亚克大学共同运行的研究发现,将装有「细菌食物」的培养皿放在没有烘手机的厕所中,18个小时内就长出6个病原体菌落;在用烘手机烘干30秒后,培养皿的病原体菌落则高达254个。 2015年西敏大学一份研究也发现,距离烘手机越近的地方,细菌就越多。在距离烘干机20公分处有67个酵母菌落,但摆放纸巾的位置只有6.5个酵母菌落。专家认为烘手机会让细菌以气溶胶的形式在厕所中散播,因此洗完手以后用烘手机烘干反而可能会让手「更脏」。 西敏大学首席研究作者凯斯(Keith Redway)博士表示,所有把手弄干的方法中,用擦手纸擦干所传播的微生物量最少,公厕的交叉感染问题是必须考量的公共卫生议题。 Source 中疾控:将冠病溯源政治化是中国科学界无法容忍的 4/09/2023 武汉华南海鲜市场。(美联社) 中国国家疾控局副局长、中国疾控中心主任沈洪兵星期六(4月8日)下午说,一些指使和参与将溯源问题政治化、企图抹黑中国的势力和人物,都不要以为全世界科学界的眼光会被他们的拙劣操弄而蒙蔽。他奉劝世界卫生组织有关人士回归科学和公正的立场,不要主动或被迫成为个别国家把冠病溯源政治化的工具。他还说,轻率否定第一阶段联合研究的结果,是将冠病溯源政治化的表现,是中国科学界无法容忍的。 根据中国网报道,沈洪兵在中国国新办就中国冠病溯源研究情况举行的发布会上说,作为开放大国,在疫情发生后,中国在溯源这个科学问题上一直秉持科学态度,积极与世界卫生组织沟通合作,为响应第73届世卫大会决议,率先主动邀请世卫组织选派国际专家组两次来华合作开展溯源联合研究,在坚持“共同制定工作方案、共同开展分析研究、共同撰写研究报告、共同发布研究结果”的原则下,成功在武汉完成了第一阶段联合溯源研究,形成了世卫组织联合研究报告,得到了当时参与研究的国内外专家和世卫组织的充分认可。 沈洪兵指出,在整个第一阶段联合研究过程中,中国向联合专家组提供了当时所掌握的所有溯源相关资料,没有隐瞒任何病例、样本及其检测和分析结果。近日世卫组织个别官员和专家随意发表观点,轻率否定当时的结果,完全是违背科学精神的,是对世界各国参与前期溯源工作的科学家的粗鲁冒犯和不恭,是将冠病溯源政治化的表现,是中国科学界无法容忍的,也是不能被全球科学界所接受的。 沈洪兵说,在第一阶段联合研究已投入巨大的人力物力财力基础上,并没有停下冠病病毒溯源的脚步,仍然统筹资源继续在流行病学、分子流行病学、动物与环境乃至实验室检查等方向开展全面的科学调查研究工作,相关进展和结论,也已经由中方科学家通过与世卫组织和新型病原体起源国际科学咨询小组(SAGO)报告交流或通过发表文章等方式,与国际科学界和同行进行了分享。众多研究发现也进一步证实了第一阶段的联合研究结果。这些研究成果和相关数据已在国际国内学术刊物上公开发表。 沈洪兵最后说,作为负责任的国家和有责任感的科学家,他们始终在积极与世界各国科学家分享研究成果。希望秉承科学的态度,坚持科学家为主体,加强交流合作和信息共享,在科学的轨道上开展冠病病毒溯源工作。他强调,一些指使和参与将溯源问题政治化、企图抹黑中国的势力和人物,都不要以为全世界科学界的眼光会被他们的拙劣操弄而蒙蔽。他奉劝世界卫生组织有关人士回归科学和公正的立场,不要主动或被迫成为个别国家把冠病溯源政治化的工具。 世卫冠病疫情项目小组负责人凡科霍夫(Maria Van Kerkhove)4月6日说,她相信中国科学家已经进行更多科研,收集了更多的重要数据,“我们需要科学工作者、公共卫生人士以及官员分享这些数据”。 …
「美新」法学院最新排名 喊退的名校都上榜…第1仍是它 世界新闻网 4/11/2023 尽管去年秋天耶鲁大学法学院带头反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的法学院排行榜,但11日公布的最新排名,耶鲁法学院仍居榜首。图为耶鲁法学院的贝克楼。(美联社) 尽管去年秋天耶鲁大学法学院带头反对「美国新闻与世界报导」(U.S. News & World Report)的法学院排名,不再提供数据,并引发连锁效应,但「美新报导 」11日公布的今年最新排名,耶鲁法学院仍居榜首,与史丹福大学法学院并列第一,芝加哥大学排名第三,哈佛大学和宾州大学法学院并列第四。 耶鲁法学院院长海瑟‧格肯(Heather Gerken)曾在去年11月指「美新」排名「存在严重缺陷」;在美新公布新排名后,格肯表示,耶鲁法学院从未关注过排名;她说,「美新」排名不当地激励了学校依考试成绩而非学生需求来提供财务援助,并阻碍学校鼓励毕业生从事公众利益工作,「其做法不仅无法推动法律行业发展,反而直接阻碍了进步」。 在耶鲁表态后,哈佛法学院也跟进,不再提供「美新」相关数据;去年排前14名的学校中,有12所撤出与「美新」的合作,只有芝加哥大学和康乃尔大学例外。法学院撤回合作后,部分著名医学院也纷纷效仿。 众多名校表态退出后,「美新」曾与100多位院长会面并修改排名作法。「美新」1月表示将依赖公开数据,降低同行声誉调查重要性,并做出其他改变。 11日「美新」只公布法学院排名前14名,预定下周发布完整排名,以及包括医学院、商学院、工程学院在内的完整研究所排行榜。 今年「美新」法学院排行榜,哥伦比亚大学法学院从去年排名第四降至第八,西北大学普利兹克法学院(Pritzker School of Law)从第13升至第10,杜克大学从第11跃升至第六,洛杉矶加州大学升到第14,乔治城大学法学院跌出前14名。 「美新」指出,今年排名显著提高毕业后十个月内律师考试通过率和就业状况权重,降低入学考试分数中位数和大学平均绩分点权重,而且不包括每名学生支出、毕业时的就业率和毕业生负债。 「美新」数据策略长莫斯(Robert Morse)11日表示,「学校相关数据愈多,对每个人都有好处。未来美新排名仍将致力收集更多对学生最重要的指针数据。」 Source 上万人申请当太空人 …
“中国限薪令”下的银行“工资单” 看他们薪酬 南方都市报 4/11/2023 在过去的一年里,金融机构薪酬话题频频受到关注。随着银行年报的密集披露,银行业“打工人”的工资变动情况也浮出水面。 截至3月31日,A股上市银行的国有大行和股份制银行中已有13家在年报中披露了薪酬相关数据。与2021年薪酬数据进行对比后可以发现,2022年银行业普遍人均薪酬保持相对稳健,并未出现较大幅度的锐减。 南都·湾财社记者从13家上市银行中测算统计,2022年人均薪酬最高的是中信银行,为63.38万元。国有六大行中,交通银行人均薪酬最高,为43.28万元。 从各家银行的高管薪酬来看,由于金融国企“限薪令”出台,股份制银行的高管薪酬普遍高于国有大行,其中最高的是兴业银行职工监事赖富荣,为547.95万元。但总体而言,多家银行的高管薪酬总额显著下降,其中浙商银行降幅最大,达23.93%。 建立绩效薪酬追索扣回机制 有银行“追回”超5000万 总体薪酬方面,在13家银行的年报中,农业银行的应付职工薪酬最高,为714.69亿元,这也是13家银行中应付职工薪酬总额唯一超过500亿元的银行。工商银行、建设银行紧随其后,分别是494.13亿元和493.55亿元。此外,兴业银行支付给员工的薪酬总额为303.95亿元,位列股份制银行榜首。 从人力成本变动情况来看,13家银行应付职工薪酬均较上一年有所上升,或与增员有关。其中,除平安银行、浙商银行外,其余银行的应付职工薪酬均发生两位数增长,例如兴业银行、招商银行、工商银行的增幅都在20%以上。 相较于总体薪酬,职工的平均薪酬水平显露出了行业薪酬变动情况的更多端倪。南都·湾财社记者以“(支付给员工薪酬+期末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应付职工薪酬)/[(期初员工人数+期末员工人数)/2]”公式来计算员工人均薪酬。结果显示,四家银行人均薪酬同比下降,其余九家银行人均薪酬则上涨。 具体来看,中信银行的人均薪酬居13家银行首位,为63.38万元,相较于上一年增长了9.03%,从“5”字头涨到了“6”字头。排在第二、第三位的分别是招商银行和浙商银行,为58.89万元、58.58万元,但前者较上一年大幅下降7.58%,后者较上一年上升6.23%。 国有大行的人均薪酬数据总体低于股份行。其中,交通银行的人均薪酬最高,为43.28万元;建设银行的人均薪酬增幅最大,同比上升6.69%至36.05万元。 值得一提的是,除招行外,光大银行、民生银行、平安银行去年的职工人均薪酬均有所下滑,其中平安银行的人均薪酬较2021年减少2.94万元,降幅超过5%。记者同时注意到,平安银行的高管薪酬也较上年有所减少。 南都·湾财社记者观察到,近两年以来,在监管政策指引下,多数银行机构已建立起薪酬延期支付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相关机制,对员工与高管薪酬产生一定程度的影响。例如招行在其年报中披露称,2022年该行对2876名员工执行绩效薪酬追索扣回,追索扣回绩效薪酬总金额达5824万元。 10家银行增员共3.24万人 金融科技人才是“扩招”重点 近年来,银行业加快推动数字化转型进程,业务离柜率不断提升,网点与基层人员裁撤屡见不鲜。然而,从2022年报披露的员工数据来看,13家银行中有10家仍在“扩招”。 具体来看,前述13家银行中,农业银行、工商银行的员工人数最多,分别为45.23万人、42.76万人,但两家银行2022年均在缩减人员,分别较上一年缩减了0.29万人、0.65万人。 南都·湾财社记者统计各行年报发现,建行、交行、邮储、招行、兴业、中信、光大、民生、平安、浙商10家银行去年合计增员3.24万人。其中,仅招商银行就扩充了0.93万人之多,兴业银行同样也扩充了0.73万人。 那么,扩招的人才都去向哪些部门?以增员最多的招行为例,2022年,该行公司金融条线、零售条线和运营与管理板块的员工分别增加688人、6485人和1881人。 除此之外,金融科技岗位增员也是银行人员结构转型的重要部分。近年来,不少银行加大对于金融科技人才的招聘力度,例如兴业银行实施科技人才万人计划,截至去年末,科技人员6699人,较上年末大幅增长102.82%,占员工总数比例为11.87%;截至2022年末,民生银行科技人员数量4053人,比上年末增长32.36%等。 银行高管减薪进行时 …
中国已开放国门,旅客为何仍难入境? 纽约时报中文网 4/11/2023 上个月,中国政府宣布将向外国旅客全面开放边境,这个消息令数百万自2020年以来与亲人分离的海外中国移民松了一口气。 但大量人员入境的情况尚未出现。由于高昂的票价和缺乏直飞航班,许多人甚至连机票都订不上。 为了获得去往中国的长期签证,现年62岁、住在圣地亚哥的刘维(音)最近花了几个小时在当地一家旅行社填写一大堆文件。花费几周寻找航班后,她买了一张本月晚些时候飞往东北港口城市大连的机票,去和她的姐妹团聚。她说,从圣地亚哥到大连的往返商务舱机票价格在6000到1万美元之间,是大流行前她通常支付的两倍。 “我怀念往返两地的选择和自由,”刘维说。她过去每年夏天都来中国。“无法回到自己的国家对我们来说真是一场悲剧。” 近三年来,中国一直在执行世界上最严厉的旅行限制措施,在很大程度上对商务旅客、游客和中国公民的亲属关闭了边境。执政的共产党实施了“清零”政策,试图通过长期封锁和大规模核酸检测来根除新冠病毒。 设法进入中国的海外游客有时被迫自费隔离长达两个月。一些旅行者甚至不得不接受肛拭子核酸检测,引发了外国政府的抗议。 中国的隔离产生了广泛的连锁反应。大学关闭了与大陆的学术交流,跨国公司将供应链转移到其他国家。在美国、英国、加拿大和马来西亚等国家的数百万海外华人移民遭受了最沉重的情感代价,他们无法回家照顾生病的父母或安葬在大流行期间去世的亲人。 去年12月,中国突然终止了“清零”政策,并很快开始放宽边境限制,取消了对国际入境者的隔离要求。接下来的一个月,商务旅客获准持特殊签证返回。 上个月中国政府恢复发放旅游签证,消除了最大的入境障碍。中国还表示将恢复在大流行期间暂停的10年签证,为许多海外游客的旅行提供便利。 压抑已久的需求在中国政府宣布放宽限制后显现,在线旅行社亿客行(Expedia.com)提供的数据显示,其网站上有关从美国到中国大陆的旅行的搜索量比一个月前猛增了约40% 住在新泽西州泽西市的杰西·黄希望今年夏天飞往中国,但一直买不到2000美元以下的机票。52岁的黄女士已经七年没有见过她86岁的父亲,他住在上海沿海的一个小岛上。她本应在2020年初探访,他在那之前经历了一次中风。 黄女士一直通过微信与父亲保持联系。有时在他们谈话之后,她会感到心碎,感觉对他来说每过一年就变得愈发艰难。 “我只是想念我的家人,”她说。 机票价格居高不下的部分原因是航空公司在增加飞往中国的航班方面进展缓慢。根据航空数据提供商Cirium的数据,在全球范围内,3月飞往中国的航班数量仅为2019年同月的四分之一左右。 由于美国和中国的地缘政治紧张局势,这两个世界上最大的经济体之间的航线设置了上限。大流行期间,两个竞争对手暂停了对方的航班作为政治性报复,航空公司需要获得两国航空主管部门的批准才能增加航线。 航空分析人士表示,美国和欧洲的航空公司并不急于恢复疫情前飞往中国的所有航班。自从一年多前入侵乌克兰以来,俄罗斯已经禁止美国和欧洲航空公司飞越其领空,这意味着飞往中国的航班现在需要更长的航线、更多的燃料和机组人员。 美国航空公司一直在游说华盛顿迫使仍在俄罗斯上空飞行的中国航空公司使用与美国竞争对手相同的航线,理由是它们拥有不公平的成本优势。 美国交通部发言人没有就何时可能增加中国航线发表评论。 很难买到美国和中国大陆之间的直飞航班机票。上个月,达美航空和美国航空都恢复了从底特律、西雅图和达拉斯的枢纽直飞上海的航班,但每周只有少数几个班次。联合航空公司每周有四次从旧金山直飞上海的航班。这些航空公司都没有美国和北京之间的直飞航班。 航空分析人士表示,如今,其他障碍抑制了飞往中国的需求,航空公司也不愿增加航班。 许多国家的公民要想进入中国仍然必须出示出境前48小时内的新冠病毒检测阴性结果。中国边境政策的突然变化使得世界各地的领事馆难以处理签证文件,而所有来往中国的海外游客都需要办理签证。 还有一个因素导致了中国航班复苏乏力:疫情之前,大部分航班载的都是回国的中国游客。咨询公司麦肯锡的数据显示,疫情期间,约20%的中国护照过期,导致续期需要等待很长时间,这推迟了出境旅行的反弹。 …
每月1000元…费城准妈妈补助 「没有附加条件」 世界新闻网 4/11/2023 费城公共卫生局计划针对部分地区的准妈妈提供每月1000元的补助金,目标是降低新生儿死亡率。(美联社) 费城公共卫生局(Philadelphia Department of Public Health)将给予费城部分地区的准妈妈每月1000元的补助金。 据报导,卫生局计划通过「费城喜悦银行」(Philly Joy Bank)计划提供约250名在费城的孕妇补助金,目标是减少源于出生的种族差异;这一补助金「没有附加条件」。 费城公共卫生局的资讯指出,全国人口最多的前十大城市中,费城的婴儿死亡率高居第一位,而且费城的非裔新生儿在一岁生日前死亡的几率是白人新生儿的四倍以上。 费城卫生局局长贝蒂戈莱(Cheryl Bettigole)表示:「费城的婴儿死亡是可以解决的危机,我们了解以更好的方式支持孕妇与新手爸妈有助于宝宝存活。费城喜悦银行借镜其他无附加条件收入保证计划的成功经验,帮助打破这些循环。」 除了补助金外,参与这项计划的准妈妈还能获得其他支持,包括财务咨询、自愿家访、哺乳协助与陪产员(doulas)服务。 居住在费城的孕妇家庭年收入低于10万元,并且住在新生儿低出生体重(low birth weight)比率最高的区域,即符合申请该计划的资格。 新生儿低出生体重比率偏高的社区包括科布斯河(Cobbs Creek)、草莓大厦(Strawberry Mansion)、尼斯敦–蒂奥加(Nicetown-Tioga)。 费城市府希望明年初推出这项计划。 Source …
全世界人口最多国家 印度本月将超过中国 世界新闻网 4/11/2023 印度北部一年一度的节庆,现场挤满信徒;印度人口快速增长,预估最快本月总人口就会超过中国。(美联社) 印度人口快速增长,何时会超过中国成为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这个问题似乎有了答案,根据人口学者预估最快本月、最迟7月,印度总人口就会超过中国,而且专家也不排除印度总人口可能其实早就超过中国。 美联社报导,自1950年以来,也就是联合国开始统计各国人口总数以来,中国始终是全球人口最多的国家,原本预估总人口数紧追在后的印度要延至本世纪后期才可能追上中国,但如今中国和印度双双超过14亿人口,占世界80亿人口三分之一以上。 中国因为实施40多年的一胎化政策,如今面临人口老化危机,总人口减少85万,是61年来首次人口负成长;相较之下,印度2019至2021年全国生育率仍维持在2.0%,去年联合国即预估2023年印度总人口数可望达到14亿2577万5850人,等同增加一个巴西的人口,超过中国指日可待。 不过印度已长达12年未进行人口普查,全国生育率的真实性无法确认,「不仅印度人口、还有中国人口都存有部分的不确定性。」比利时鲁汶天主教大学(Université catholique de Louvain)人口学者舒梅克(Bruno Schoumaker)表示。 印度自2011年进行最后一次普查,当时总人口已达12亿1000万人,但十年一次的人口普查大工程,因为受新冠疫情影响、人力资源尚未齐备,延宕至今仍未进行。 联合国早在去年即预估2023年4月14日,印度总人口数会超越中国,成为世界第一大国;位于纽约的联合国人口估计暨预测部门(population estimates and projections section)负责人嘉兰德(Patrick Gerland)表示:「这是一个大概的近似值,也是最佳预测。」 Source 印度指控中国命名藏南地区 北京:它是中国领土 世界新闻网 4/05/2023 …
山东舰为何在台湾东部外海参演?中专家:截击外逃机舰 世界新闻网 4/11/2023 山东舰此次参加对台军演,受到瞩目。(取材自「东部战区」微信公众号) 解放军对台环岛的战备警巡以及「联合利剑」军演已经于4月10日结束,而中国军事专家解读,解放军航母山东舰出现在台湾东部外海,有三个作用,除了演练对隐蔽军事基地打击、截击域外势力的军事装备外,就是要截击台湾「外逃机舰」。 深圳卫视直新闻引述中国军事专家宋忠平对这次解放军军演的分析,在航母的部分,宋忠平提到,山东舰参与演习的意义是对台湾东部隐密的军事基地、地下军事基地进行打击、对台湾岛「外逃机舰」截击。他强调,「台湾岛的资产是属于全中国人民的」,此外是对美国、日本或其他国家的域外势力的军事装备进行截击,「不允许外军介入台海军事冲突」。 而这次解放军军演与2022年相比,一个很大的差异是没有飞弹实弹试射,仅有仿真影片流出,对此宋忠平则认为,火箭军进行仿真演练,其打击的目标数量会更加贴近实战,所以仿真演练和实兵实弹进行演练相结合,是所有国家军队所采取的一种通行的方式。 而具有解放军火箭军背景的邵永灵则在今日头条撰文指出,这次军演没有展示导弹、远火(远程火箭弹)打击似乎并不奇怪,因为演练的重点不是对台湾进行火力震慑,而是对台湾实施全方面海空域封锁、电子战压制,进而「塑造全向围岛慑压态势」。 她指出,从2022年8月之后的解放军对台军演就能看出,如今解放军对台军事行动出现很大变化,即从过去的抢滩登陆逐渐向对台湾岛实施封锁、拒止域外势力军事干涉转变,「更通俗地说,这种策略或许应该称之为『温水煮青蛙』」。 Source 环时:「台独政治场所」将是解放军攻台首要目标 世界新闻网 4/10/2023 解放军东部战区,9日发布对台仿真打击的示意动画。(取材自东部战区微博) 解放军8至10日展开为期三天的「环台岛战备警巡和『联合利剑』演习」,东部战区火箭军更进行对「台岛关键目标」仿真打击。对此,中国大陆鹰派党媒《环球时报》直言,此次解放军军事行动实现了「四大突破」,并引述军事专家分析称,所谓「关键目标」,可能是重要军事设施,也可能是「台独」重要政治场所。 《环球时报》报导,从中国官媒央视、解放军东部战区发布消息显示,此次中国军事行动出现四大突破,首先,解放军从先前的「火力围岛」发展到「兵力围岛、火力仿真上岛」,显示解放军对台实战准备渐趋深入。 其次,央视发布消息称,解放军多军兵种部队对「台岛」及周边海域关键目标实施仿真联合精确打击。东部战区9日发布的「联合精确打击仿真动画」中,也展示中国陆、海、空及火箭军等任务部队从不同方位,对台湾进行的仿真攻击示意图。 对此,《环球时报》报导引述中国军事分析人士表示,这表明此次军事行动中,仿真联合火力打击直指台湾岛。尤其官方表述中将「台岛关键目标」作为打击对象,前所未有。分析还称,这些目标可能是重要军事设施,也可能是「台独」重要政治场所,表明解放军实战准备正在走向实案实景。 第三,报导称此次军事行动中实施了仿真「围歼」台军海上舰艇。中国军事分析人士说,对解放军来说,空海一体火力对水面目标的突防,把握是非常大的。 第四,中共党媒报导称,此次军事行动在消息发布上,呈现出「新视觉」的特点,包括东部战区发布「台岛上空的声音」短影音,制作的仿真联合打击的动画演示也火力齐开。 Source 中国大陆军事专家称军演对台湾形成不断紧逼的合围态势 4/08/2023 中国大陆军事专家指出,航母山东舰参与了环台演习。图为日本国防部发布的照片,显示山东舰4月5日出现在冲绳县以南约300公里的太平洋海域。(法新社/日本国防部) 中国大陆军事专家指出,航母山东舰参与了环台演习,并认为此次演习对台湾形成不断紧逼的合围态势。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