很认真地聊一下 上海

很认真地聊一下 上海 来源:茶狐看世界  4/09/2022 前几天,有个朋友要我写篇文章,聊聊上海。 他在微信里问我:为什么武汉疫情全国支援,上海疫情却xxxx? 我心想,这不是挖坑给我跳嘛? 他的说法是有点夸张,但不可否认,上海和外地人之间,的确存在一种情绪或者心结,这个大家心知肚明。正巧,我今天看了一篇上海人写疫情的文章,其中有一句话我印象深刻:你们用油腻手指,在肮脏的键盘上,敲出这么恶毒的语言…… 隔着屏幕,我都可以感受到满满的悲愤! 我前思后想,我与上海的确有很深的渊源。 我曾经也是上海人,也是属于极少数把户口迁出上海的人。 我可能具备一种介于上海人和外地人之间的视角。如果我把我的想法写出来,不管是批评还是赞美,我想,以上海人的格局,应该都能承受得起。好吧,我就冒着风险,聊一聊我对上海人的看法。  沪温航线 沪温航线轮船 我小时候,温州人去上海,最好的方式就是坐轮船。从温州的朔门,到上海的十六铺,要航行一天一夜。海轮留给我两个毕生难忘的回忆。 首先,海上日出真美,美得让人心醉。 其次,海轮条件真糟,糟得让人崩溃。  很多人晕船后就呕吐,清理不及时,结果就是一片狼藉,臭气熏天。1980年代的时候,船票16元一张,而且往往被“黄牛”炒翻三四倍,一张船票至少要卖50元,这在当时不算小数目。虽然条件很艰苦,票价昂贵,但也挡不住温州人对上海的热情。 当时,年客流最高时达91万人次。这条中国客流量最大的黄金航线,承载着无数温州人的商业梦想。 对我来说,当时的上海,就是宇宙的中心。第一次看到外滩,幼小的心灵无比震撼。长大后,去了纽约、芝加哥,才发现随便一条街,都是外滩。就算是美国大农村腹地的St. Louis,老洋楼也不输上海,原来,山外有山,老钱之外,还有更老的钱。  那时候,几乎所有高级商品都来自上海,“上海制造”相当于现在 Designed in California 、Styled in italy和Made in Swiss的集合。有一段时间,温州产皮鞋的包装盒上,如果没有“上海皮鞋”四个字,都卖不出去。 让我们回忆一下当年的上海货。 上海牌手表,相当于现在的劳力士。当时月工资只有50元,但人人都想攒钱买一只120元的上海牌手表,不经意地撸起袖子,露出手表的那一刻,就是人生的巅峰。 上海手表,凭票供应,有钱都不一定买得到。永久自行车,相当于现在BBA。我小时候,父亲让上海的朋友托运了一辆自行车,在家里装配好之后,擦得油光锃亮,当佛像一样,供了很久,才舍得骑。 此外还有很多高档货,比如海鸥相机、蝴蝶牌缝纫机、大白兔奶糖、百雀羚、英雄钢笔……族繁不及备载,几乎涵盖所有轻工产品。  总之,那时候,上海的一切都是最嗲的。物质决定意识,物质层面的降维打击,可以让人的思想,彻底臣服。坦率地说,在那个时代背景下,上海人的优越感爆棚,其实很正常,没有优越感才不正常。王朔讲过一句话:所谓成功就是,挣点钱,让SB知道。话糙理不糙,挣钱只是过程,让SB知道才是目的。这就是人性,你我皆凡人,直面人性,没那么难。有实力支撑的优越感,就算别人看不顺眼,那也只是嫉妒。换个角度说,懂得欣赏别人的实力,也是一种气度。而没有实力支撑的优越感,就会成为一系列尴尬的起点。  上海姑娘  …

俄媒:网传视频显示乌军人员近距离射杀俄军被俘人员

俄媒:网传视频显示乌军人员近距离射杀俄军被俘人员 4/06/2022 据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5日报道,4月5日社交媒体上出现了一段令人毛骨悚然的视频,内容据称是乌克兰军人在杀害俄罗斯被俘人员。 俄媒称,视频开头,一名受伤严重的俄罗斯士兵被杀害,他当时躺在一段道路上。视频中可以听到一个画外音在说,“看,他还活着,他在喘气。”随后,这名士兵遭枪击。视频紧接着展示了另外几具俄罗斯士兵的尸体,分散在附近地上的血泊中,制服上佩戴乌克兰军队徽章的武装人员在尸体中间行走时欢呼不已。 视频显示,至少有一名被俘人员的双手被反绑在背后,显然是在近距离被人开枪击中头部而死的。视频中的乌克兰军人在高呼:“光荣属于乌克兰!光荣属于英雄!”报道指出,这是二战期间纳粹合作者使用的口号,已经被乌克兰军方采用。此外,视频里的武装人员还在讨论,要从这些尸体上掠夺什么装备。 RT报道称,目前尚不清楚这段视频的拍摄地点和日期,但有俄媒表示,拍摄地点可能与乌克兰独立通讯社(UNIAN)在3月30日发布的一些视频的拍摄地一样,是在基辅市郊外。乌克兰独立通讯社在3月30日发布的那些视频没有显示遭杀害的被俘人员,但出现了至少同一名乌克兰军人和同一辆被缴获的俄罗斯装甲车。 俄罗斯调查委员会对此已启动刑事案件,俄专家的任务是确定事件的情况、日期和地点,以及涉事的的乌克兰军人的身份。俄调查委员会称,“乌克兰武装部队和其他乌克兰武装团体的军人严重违反了《日内瓦战俘公约》。” 报道称,这并非是俄乌冲突期间网络上第一次出现据称显示乌克兰军人虐待俄罗斯被俘士兵的视频了。3月下旬,一段被俘人员遭到残酷审讯的视频被曝光,在审讯期间,被俘人员的腿部遭近距离枪击,一些士兵显然没能在审讯中幸存下来。俄调查委员会称,这起事件可能发生在哈尔科夫乌克兰民族主义营使用的一处军事建筑。 此外,俄官员称,一些在乌克兰遭关押的克里米亚官员据称已被基辅方面指定为“不可交换”,甚至可能被处决。俄罗斯联邦人权代表塔季扬娜·莫斯卡利科娃承诺将对此展开调查。 莫斯卡利科娃在5日证实,俄罗斯和乌克兰早些时候完成了一次“86换86”的被俘人员交换。她还表示,她得到了一份关于克里米亚一些官员的名单,据称乌克兰当局不允许交换这些人,她担心这些人可能面临处决。 莫斯卡利科娃称,“我将与乌克兰方面进行核实、调查,与国际机构进行核实。”她没有说明她的消息来源,但明确表示,她将向联合国人权事务高级专员和欧洲委员会人权专员发送“目前可以公开获得的视频和证据”,以便“让全世界都知道真相”。 Source 乌克兰敖德萨港遭空袭 爆炸浓烟与火光接踵而至 中央社/乌克兰 敖德萨 4/03/2022 根据乌克兰内政部官员,乌克兰西南部黑海沿岸的战略港口敖德萨(Odessa)今晨遭遇空袭。此前基辅(Kyiv)政府已示警,俄罗斯正试图加强在乌国南部的兵力。 乌克兰内政部顾问赫拉先科(Anton Herashchenko)在自己的Telegram帐号写道:「敖德萨被空袭。部分区域传出火警。防空单位击落一些飞弹。」 敖德萨市的法新社记者在当地时间上午6时左右听见爆炸声响,随后升起至少3股浓烟,可以看到一处似是工业区的地方冒出火光。 遇袭地点附近一名军人说,有可能是火箭或飞弹攻击。 值此之际,俄军似乎正逐渐撤离乌克兰北部。乌克兰总统泽伦斯基(Volodymyr Zelensky)1日示警,俄军正在整顿并准备「猛烈攻击」南部,呼应西方国家评估俄军正在重新部署的说法。 敖德萨是乌克兰在黑海岸的最大港口,这座历史古城约有100万人口。 …

美国狂买俄罗斯原油一周激增43%!“断气”威胁来袭 全球化工巨头发警告

美国狂买俄罗斯原油一周激增43%!“断气”威胁来袭 全球化工巨头发警告 4/05/2022 俄罗斯的能源,欧洲的“软肋”。 一系列的高压制裁,似乎并没有影响到美国买入俄罗斯原油。当地时间3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秘书米哈伊尔·波波夫表示,过去一周内,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规模大幅增长了43%,达到了10万桶/日。此前,美国总统拜登签署禁令,禁止美国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将于4月22日生效。 当地时间4月4日,乌克兰国防部官网发布消息称,在4月3日冲突中,乌克兰军队击落了2架俄罗斯军机。当日晚间,国际原油价格瞬间拉升,截至北京时间22:00,NYMEX原油大涨超4%,重回100美元上方。 面临天然气“断供”的潜在风险,斯洛伐克经济部长苏里克最新表态称,斯洛伐克约85%的天然气需求依赖于俄罗斯,如果必须以卢布进行天然气结算,斯洛伐克愿意以卢布购买。这是第一个同意用卢布支付天然气的欧盟及北约成员国。 与此同时,欧洲最大的化工巨头—德国巴斯夫集团警告称,限制或切断从俄罗斯进口能源,将可能令德国陷入二战结束以来最具“灾难性”的经济危机。如果天然气供应量大幅下降,巴斯夫将不得不缩减或完全关闭位于路德维希港的最大工厂的生产。 美股开盘,热门中概股集体大涨。截至北京时间23:30,道指、标普500指数微涨,纳指涨超1%。哔哩哔哩涨超17%,拼多多、贝壳、爱奇艺涨超14%,知乎涨超10%,百度、京东涨超7%,新东方、阿里巴巴涨超5%,滴滴涨超3%。新能源汽车股蔚来、小鹏汽车涨超7%,理想汽车涨超5%。(编者注:截至收盘,道琼斯指数收盘上涨0.3%,报34921.88点;纳斯达克指数涨1.9%,报14532.55点;标普500指数涨0.81%,报4582.64点。) 美国进口俄罗斯石油激增43% 禁令生效前夕,美国正在增加进口俄罗斯原油。 4月4日,央视新闻援引俄罗斯卫星网报道,当地时间3日,俄罗斯联邦安全会议副秘书米哈伊尔·波波夫表示,过去一周内,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石油规模大幅增长了43%,达到了每日10万桶。 波波夫进一步表示,华盛顿还批准美国公司从俄罗斯进口矿物肥料,称这是生活必需品。根据贸易商和Refinitiv Eikon的数据显示,3月17日,超过10艘载俄罗斯原油等相关货物的船只驶向美国。 此前,美国财政部已经将俄罗斯的化肥排除在可能受制裁的名单之外,马士基等国际海运企业也证实,俄罗斯运输禁令将不适用于包括化肥在内的必需品和人道主义物资。 自俄乌冲突爆发以来,美国对俄罗斯采取的制裁政策最为积极,尤其是俄罗斯的原油、天然气领域。 早在3月8日,美国总统拜登便签署了禁令,禁止美国进口俄罗斯的石油、天然气等能源产品。据美国财政部的规定,从俄罗斯进口石油、石油产品、液化天然气和煤炭交易的最后交易期限为4月22日。 拜登颁布禁令后,美国企业一直在加速石油的进口。据美国能源信息署(EIA)发布的报告称,3月19日至25日,美国从俄罗斯进口的石油数量比前一个星期增加了43%。 虽然,美国是全球原油生产大国,每年产量高达5.7亿吨左右,在全球石油产量排名前三。但国内的石油消费量仍远高于能源企业在美国国内的开采量,这就要求美国需要进口部分石油。但与欧洲相比,美国对俄罗斯石油的依赖程度较低,进口的原油中只有一小部分来自俄罗斯。 有分析认为,美国相关企业在禁令生效前,加快从俄罗斯进口原油,主要原因是担心俄罗斯被制裁后,国际油价将会进一步上行,因此提前增加原油储备。 当地时间4月4日,乌克兰国防部官网发布消息称,在4月3日冲突中,乌克兰军队击落了2架俄罗斯军机。当日晚间,国际原油价格再度大幅拉升,截至北京时间22:00,NYMEX原油大涨超4%,重回100美元上方。 当地时间3月31日,美国总统拜登宣布,未来6个月将每天释放100万桶战略石油储备,以抑制目前因俄乌冲突而飙升的能源价格。美国能源部的数据显示,截至今年3月25日,美国的战略石油储备为5.683亿桶。 此外,美国和欧盟达成协议,在2022年底前,美国将向欧洲国家供应至少150亿立方米的液化天然气,以减少该地区对俄罗斯燃料进口的依赖。 国际数据供应商路孚特公司提供的数据显示,在刚刚过去的3月,美国液化天然气出口量环比增加了近16%,创历史新高。其中,欧洲是重要的增量市场。 首个欧盟国家同意用卢布买天然气 …

0糖0卡饮料不仅有害健康,还越喝越胖

0糖0卡饮料不仅有害健康,还越喝越胖 4/04/2022 这几年,0糖0卡的无糖饮料风靡全球,销量越来越高。 推出无糖饮料的可不止哪一家厂商,而是几乎所有饮料厂家都推出了这种饮料,因为这东西根本就没有门槛,制作非常简单。  消费者买这种饮料的最大原因就是为了减肥,因为0糖0卡的饮料号称自己无糖无能量,能让你变瘦,能降低血糖,所以对你的身体健康有很大帮助。 这种饮料确实不含糖,确实没能量,因此这种宣传看起来好像没有什么问题。但根据全球科学家最新研究成果和官媒的正式报道,这种无糖饮料不仅有害健康,甚至还会让你越喝越胖。  先说为什么无糖饮料越喝越胖,这个估计是大家最关心的,无论男女。首先,为证明这个结论的权威性,先贴来源。在人民网的报道中,北京协和医院临床营养科主任医师陈伟对大家说,0卡0糖的饮料不仅会使你变胖,还会增加你患糖尿病的风险。  他们联手给出的医学结论,怎么都比那些饮料厂家以及小道消息说的东西要靠谱吧。然后,我用尽可能简单的语言,给大家解释下这个结论的原理。为什么饮料可以做到0糖0卡?因为这些饮料里用了代糖,也就是人工甜味剂,伪造出了甜味,这些人工甜味剂特别特别的甜,会比白糖甜几百倍,所以造出很甜的无糖饮料非常简单,甚至造出甜几百倍的无糖饮料都很简单。下表中的营养性代糖,就是还有点能量的代糖,非营养性的代糖不可吸收分解,因此没有任何能量,所以成为了那种所谓0卡0糖饮料的核心元素。我们小时候吃的糖精,就是人工合成代糖的一种,同样拥有调配0卡0糖饮料的能力,只不过无糖饮料兴起前刚被证明有神经毒性禁用了而已。  现在0卡0糖饮料采用的人工代糖,什么阿斯巴甜,什么安赛蜜,虽然允许使用,但都具备一个共同的特点,就是很甜,会让人的大脑误认为你在吃糖。然后,你的大脑会下达通知,糖已经吃下去了,血糖即将上升,胰腺你该起来干活了,赶紧给我分泌胰岛素。但事实上,你吃的是假糖,血糖根本没有上升,这就会导致你分泌的胰岛素过多,体内大量的血糖在胰岛素的作用下被合成了脂肪。然后你就惨了。 胰岛素分泌的数量超过大脑预估值会带来两个恶劣结果,首先你的体脂被超标合成,这会导致你脂肪增多,然后你身体的血糖会低于大脑的预估值。血糖过低导致的连锁反应,是你的大脑要求你立即吃食物来把血糖补充到正常水平。很多人喝0卡0糖饮料后会变得更饿,比平时更能吃,就是这个原因。 因此,零糖饮料确实是无能量的,但很多人在喝下这种饮料后却发现自己变得更胖了。喝无糖饮料会变胖这个有违常识的结论,最初是以色列一个科研团队发现的,他们在研究人工甜味剂安赛蜜时,连续4周向小鼠投食安全剂量内的安赛蜜,结果却发现小鼠的体重明显增加,让科研人员大惑不解,因为安赛蜜明明无法消化吸收。 后来,其他科学家也对很多人进行了长期随诊,通过对比发现,同样喝碳酸饮料,喝无糖饮料胖的人明显更多,对以色列的研究结果进行了确认。因此,才出现了人民网的这篇报道。 不仅如此,科学家们还在随诊中发现,因为人工代糖误导了胰岛素的分泌,在长期喝无糖饮料的那批人里,胰腺对糖的敏感度越来越低,分泌胰岛素越来越缓慢困难。 这句话的意思,就是0糖0卡饮料的消费者人群得Ⅱ型糖尿病的概率会明显提升。  当然,完整的医学论述比我这个复杂的多,我只是简单的说一下里面的核心推论过程。除此之外,人工甜味剂对人体健康造成的多重威胁也被全球科学家们越来越多的发现。 《美国心脏病学会杂志》发表的一项研究表明,每日饮用人造甜味剂饮料的人患心血管疾病的概率会升高32%。  央视发布的另一项研究表明,每日饮用无糖饮料的人,死亡风险会增大26%。 这两者的论证过程就复杂了,综合极多因素考虑的,几句话讲不清楚,就不讲了,大家知道央媒已经官方确认经常喝假糖配制出的无糖饮料会增大26%的死亡风险就行了。除此之外,人民日报也发布了一些研究结果,证明了0糖0卡的饮料对肝脏和神经系统会产生负担,对人体骨骼发育和肾脏功能不利,对控制血压不利。  简单的说,在短短几天之内,人民网、央视和人民日报这三大中国顶级官媒联手发文,对0糖0卡饮料的危害性和非健康性做出了联手确认,下面跟着发的中小官媒和各地电视台无数。这不是杀鸡用牛刀,是最大的三把牛刀带着一堆小刀直接一起上来宰这只鸡。没有十足的把握和学术证据,是不可能这么做的。 经多位营养学专家和科研团队的确认,经多位中国官媒的确认,0糖0卡饮料不仅不能让人减肥,还能导致人更快的发胖。除此之外,还会增大患糖尿病的风险,增大患心血管疾病的风险,对肝脏、神经系统、骨骼发育、肾脏功能均有不利影响,还影响人体控制血压。 综合以上我们可以得出一个结论,0糖0卡饮料百害无一益。 但这种东西,却被无良商家包装成减肥神器,对人体健康非常有益的存在,我觉得这真的是纯属骗局了,实际作用和宣传效果完全是截然相反。对我健康有害就算了,居然还会让我更胖,这简直是太过分了。 但偏偏,很多普通消费者还对这种0糖0卡的饮料特别迷恋,觉得自己越喝越健康。 因此,我觉得我今天有义务向大家科普这一点,希望大家和自己的亲人都不被这种饮料所欺骗。复杂的不用记,你记住一点就可以了。 0糖0卡饮料,越喝越胖,还会让你患糖尿病。 广而告之,避免亲人继续受害,是你我的义务。 …

将军阵亡率15%?俄军在乌克兰遭遇了什么

将军阵亡率15%?俄军在乌克兰遭遇了什么 凤凰网 4/01/2022 核心提要: 1.俄军在3月25日第二次公布己方的战损数据,在乌克兰战场伤亡合计5176人。根据乌克兰方面的电子监听消息,已有6名俄罗斯将军阵亡,阵亡率达15%,但信息有待证实。另外,俄军阵亡的旅团长级军官也有11人,俄方大多已经证实,并且遗体运回后方,举行了葬礼。 2.由于俄军没有大校或准将军衔,因而少将偏多。从历史来看,俄罗斯打仗,有中将、少将阵亡并不稀奇。两次车臣战争,俄军一共有4位中将和12位少将阵亡。就算是压倒性的叙利亚反恐作战,也阵亡了1位中将和2位少将。 3.一方面,俄军将领本就有亲临前线指挥的传统,这是意外发生的最主要因素;另一方面,俄军指挥通信系统性能不行、保障不力,使得高级将领被迫更高频率出现在前线以掌控部队。这次俄乌冲突中,不乏俄军基层部队缺乏军用保密通讯设备,只能拿民用手机、手台联系的情况。在北约强大情报监听系统的支持下,这些都可能成为暴露俄军指挥中枢的关键。 俄军第一次公布自身战损是在3月2日,开战第一周的时候,当时公布的阵亡数为498人、负伤数为1598人。 在开战一月后的3月25日,俄罗斯再次公布了己方的战损数,自认的阵亡数为1351人、负伤数为3825人,伤亡合计达5176人。 俄罗斯国防部在发布俄军最新损失情况的同时,还宣称“第一阶段军事行动主要目标完成”,“乌军战力已被大幅削弱”,俄军接下来将集中力量“彻底解放顿巴斯!” 但是,很多人对此都不信。以苏芬战争、苏德战争为例,苏联最初对外公布的数字都大大缩小了自己的损失。 直到50年后档案解密,人们才发现真实的损失人数是当初公布的3倍。 例如1940年苏芬战争,莫洛托夫对最高苏维埃公布苏军阵亡是5万多人。结果50年后档案解密才知道实际上阵亡、失踪人员将近15万人。 1 损失6位将军,阵亡率约15% 开战三周以来,根据乌克兰方面的电子监听消息,俄军已经在前线折损多名将领。俄军对此则是既不否认也不承认,也就是说,这些信息都有待证实。 这些阵亡的将领依次是: 中部军区第41集团军副军长安德烈·苏霍维茨基,1974年生,48岁,少将。 苏霍维茨基是空降兵出身,2019-2021年任南部军区近卫第7山地空中突击师师长(这次的南部赫尔松方向先锋),并晋升少将。2021年10月转任中部军区第41集团军副军长。 苏霍维茨基是2月28日在基辅东北(切尔尼戈夫)附近被狙击手击杀。他的葬礼3月5日在新罗西斯克(近卫空突7师师部)举行。 中部军区第41集团军第一副军长兼参谋长维塔利·格拉西莫夫,1977年生,45岁,少将。 这位格拉西莫夫与俄军最高将领、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都来自喀山,传闻都说小格是老格的侄子,至少也是亲族(但亲儿子是不大可能的,因为小格77年出生,这年老格才刚从喀山坦校毕业)。 ▎俄军总参谋长瓦列里·格拉西莫夫,1955年生于喀山,1977年喀山坦校毕业,第二次车臣战争时任第58集团军第一副司令兼参谋长,战后升正。后历任远东军区、北高加索军区参谋长,列宁格勒、莫斯科军区司令,2010年任俄军第一副总参谋长,2012年起为总参谋长。 喀山是俄军的坦克兵学校所在地,小格和老格都是喀山坦克学校出身,2013年起历任中部第15摩步旅(近2集)、第35摩步旅(41集)旅长、近卫第90坦克师师长、第41集团军第一副军长。 乌克兰军方是3月7日在哈尔科夫方向监听截获了一段俄军军官之间的通话,才知道小格拉西莫夫已经阵亡。 …

能影响未来房价的一些真实数据

能影响未来房价的一些真实数据 4/1/2022 今天聊房价,但只放数据,让数字来说话。 刚改革开放时,中国的人均住宅面积是5平方。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截止2021年4月,中国城镇居民的人均面积为39.8平方,农村居民人均住房面积为48.9平方。 无论从哪个角度说,这都是一个天文数字。 对比下亚洲其他地方,香港的人均住宅面积是7.1平方,日本是15.8平方,韩国是19.8平方。 再对比下欧洲的人均住宅面积,西班牙是25.8平方,英国是35.4平方,法国是35.2平方,德国是39.4平方,荷兰是40.82平方。 不管你是不是觉得中国缺房,中国的住宅数量实际上都已经到了发达国家的天花板附近,更是暴打日韩等亚洲地区。 即便人均住宅还有提升的空间,也真不多了。 如今全球70多亿人,中国只有14亿人口,占全球总人口的20%左右。 根据国家统计局公布的数据,2021年中国商品房销售面积17.9亿平方米,新开工面积19.8亿平方米。 这个数据是什么意思呢? 2021年,全球其他80%的人口合在一起,新开工面积是20亿平米,和中国一样多。 中国以全球20%的人口,修了全球50%的房子,在人均住宅面积远远超过发达国家的基础上。 根据黄奇帆说的数据,中国这20多年卖到老百姓手里的商品房共有300亿平米左右,其中60亿平米闲置。  在房价平均每年上涨10%,20%的大牛市里,这些闲置的房屋无所谓,开发商卖不掉房子也无所谓,甚至都不算坏事,因为过几年可以卖的更多。所以在过去20年的时间里,开发商都会把价格定的很高,卖不掉就慢慢卖,反正不管定多高的价格过几年都算是低价,总能卖得掉的,暂时卖不掉的就放着,拿来当资产做抵押贷款呗,无所谓的。 但只要房价真的不涨,这种闲置就变成了库存,在经济规律的引导下不可能无期限的闲置。不涨,那就是跌,因为资金有成本,哪怕存银行理财都有收益。哪怕开发商不降价,从一手房源头控住销售,这放在老百姓手里的60亿平米闲置商品房忍受不了每年5%以上的失血决定出售,那都会给价格造成重大压力。 这些房要是抛出来,接不住的。维持房价不涨不跌是很难的一件事情,现在全国各地陆续松绑,只是托住房价,力图实现软着陆而已。这种不涨就是跌的失血对维持整体房价的压力到底有多大呢? 根据金融监管部门公布的数据,截止2021年底,中国居民住房贷款余额为71.1万亿,按5.33%的利率粗算,每年付息3.8万亿元。 这个数,接近中国每年GDP增量的40%,也就是中国每年新增GDP的一半都拿去给银行当房贷利息了。因为不少买得早的人已经还清房贷,所以中国住宅市场的总体市值为400万亿,这些人的房子自己住着,但实际上不涨也是亏。 如果按这个400万亿去算,那就会算出一个很离谱的数值。所以暂时不算了,他们还是好好住着房子吧。现在中国房子的回报率极低,低的吓人。随便在网上截了个图,福州市阳光城,单价4.1万每平米。  租金呢,不到40元/平/月。 算一下,每平米每年租金不到480元,需要花4.1万元去买,租金回报率1.1%,这还只是账面租金,扣掉空置期之后回报更低。正常省会城市,租金回报率差不多也就是1.5%左右,靠租金刚好70年回本,和住宅土地使用年限一样长。这到底是是房价过高,还是房租过低?很多人说,中国房价暴涨是因为房子太少,供不应求。我的观点则恰恰相反。 衡量房子多还是少,看的绝不是房价,而是房租。 一个人在城市里生活是一定要有房子住的,所以租房是刚需,但买房并不是刚需。 …

许家印又变卖家产了?深圳980平豪宅狂降1.2亿

许家印又变卖家产了?深圳980平豪宅狂降1.2亿 凤凰网 03/29/2022 许家印又在变卖家产了!这次是深圳的豪宅,原价4亿,为抵债狂降1.2亿至2.8亿元抛售。 许家印4亿豪宅打折出售 原价4亿,如今只要2.8亿 今天,有深圳的中介放出深圳湾一号980平米的豪宅。 整层天际整层大平层,建面980㎡,四室四厅,中西厨+四个功能房+避难室+酒窖+双工人套房+无边游泳池。还有独立的刷卡系统。 原价4亿元,为抵债现售2.8亿元,直降1.2亿元。即原价单价40.8万一平米,拟打7折单价近28.6万/㎡出售。 据中介介绍,这是深圳豪宅的天花板!看房需要验资1亿元。 随后,有朋友留言,询问这是许家印的房子吗?对此,中介确认了是许家印的房子。 而网上,也有网友称收到许家印深圳湾一号980平米物业在售的短信。 基金君上卖房网站看,大概长这样: 资料显示,深圳湾1号位于后海中心区东滨路与科苑大道交汇处西北侧,紧邻深圳湾内湖的一线海景地块,是集办公、居住、酒店、商业于一体的高端城市综合体,将建成后海地区标志性建筑群,总建筑面积358000㎡,建筑高度70-338米。 基金君上安居客查了一下,深圳湾一号最新的均价在29.5万左右。 年初打折出售广州豪宅 原价1.1亿,如今只要8000万 而在今年年初,据中介信息,许家印的广州豪宅也在出手。 据悉,该豪宅的面积为753平米的复式豪宅,当时市场价为1.1亿,按8000万便宜卖出。 据九派新闻报道,这个事情是真的,该房产是在出售中,确实属于许家印所有,这套房子是他家人住的。 截图显示,该房产为珠江新城金碧华府25楼复式豪宅,面积753平、市场价1.1亿元、现售8000万。目前,房产处于二手楼产权交易阶段,房产证已过五年。其中还特别强调,验资5000万、一次性付款优先,房子豪装1000多万。 基金君上贝壳找房查了一下,金碧华府的均价在14万左右,开发商跟物业均是恒大。 许家印变卖家产70亿 给恒大输血 据2021年11月的媒体报道,恒大自面临流动性问题以来,为了让公司保持正常运营,从7月1日至今,许家印个人已经拿出70亿现金帮助恒大渡危机。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