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官媒:“AI换脸”诈骗出现涉政苗头

中国官媒:“AI换脸”诈骗出现涉政苗头 7/03/2023 中国官媒发文警示,“AI换脸”诈骗在中国出现涉政苗头,有不法分子利用人工智能“深度伪造”冒充领导干部行骗。 新华社下属的 《瞭望》新闻周刊星期天(7月2日)报道,中国北方某地警方近日发布一起利用“AI换脸”的诈骗案件。引人关注的是,该案不仅是一起新型网络诈骗,更是一起涉政诈骗案件。 报道称,诈骗分子在微信视频聊天中“换脸”成受害人认识的一名领导干部,并提出其朋友有一笔工程保证金需要借用受害人公司的对公账户走账。 在视频画面中,骗子“换脸”后面部表情自然,声音逼真,受害人便放松了警惕,转账后打电话确认,才知道被骗。 报道还提到另一起案例,华北某地一名地方干部近日也发现有人冒用他的名义,与他的亲朋好友大范围添加微信好友。 该干部说,“和我的亲戚朋友加完好友后,骗子还给他们打了视频电话。通话时间只有几秒钟,朋友们感觉声音、画面都有点儿像。” 该干部认为,估计下一步就要开始骗钱了,因此最近几天他连续发了好几条朋友圈提醒大家。 业内人士表示,只要有足够的图像、音频素材,不法分子就可以通过人工智能“换脸”软件、合成声音软件伪造虚拟形象,实施诈骗。而由于工作原因,一些领导干部的面部、声音等生物特征信息更易被获取,被人工智能学习利用后造成的潜在危害性也更大。 业内人士提醒社会各界提高识骗防骗意识,有关部门也应依法加大对人工智能“辅助”诈骗案件的执法力度,严肃追究相关人员法律责任。 奇安信安全专家裴智勇说,目前专业级别的人工智能“深度伪造”仍需通过较强的硬件在实验室环境实现。这意味着,近期“AI换脸”诈骗形成系统性风险的可能性不大,但仍需未雨绸缪、预防打击。 Source 语音新诈骗…只要3秒 AI就能「拷贝人声」盗你密码 联合新闻网 6/29/2023 诈骗集团只要3秒时间,就能通过AI拷贝真人声音诈骗。(示意图/ingimage) AI 技术日新月异,虽然提升了工作效率,却也成为有心人士用来诈骗 的工具。 据「太阳报」(The Sun)报导,AI风险评估公司Blackbird.AI共同创办人哈利德(Wasim Khaled)表示,目前有诈骗集团利用AI技术,拷贝他人声音进行「语音诈骗」,这种诈骗技巧称之为「AI语音拷贝人」,通常被用来窃取用户的银行资讯、身份或密码 。 …

涉非法获个人信息 中国人大毕业生被刑拘

涉非法获个人信息 中国人大毕业生被刑拘 7/03/2023 针对中国人民大学一毕业生盗取全校学生个人信息并上传网络事件,北京海淀警方通报,已依法刑事拘留该校毕业生马某某,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 北京海淀区公安局星期一(7月3日)通过官方微博“平安北京海淀”通报,针对“中国人民大学部分学生信息被非法获取”的情况,海淀警方接到报警后,立即开展调查。经查,嫌疑人马某某(男,25岁,该校毕业生)涉嫌非法获取该校部分学生个人信息等违法犯罪行为。 通报称,目前马某某已被海淀公安分局依法刑事拘留,案件正在进一步调查中。警方高度重视公民个人信息保护,对于相关违法犯罪,将依法予以严厉打击。 据极目新闻此前报道,有网民星期六(7月1日)在微博上爆料称,中国人民大学一男生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利用专业技术盗取全校学生个人信息,包括照片、姓名、学号、籍贯、生日等后,搭建了一个自称可以给全校学生颜值打分的网站。 网传截图显示,被盗取的学生信息包括照片、姓名、学号、籍贯等,这些信息被公开在网站上。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办公室工作人员星期天(7月2日)回应称,目前学校已关注到上述事件,已经第一时间联系警方,后续将积极配合警方处理。 Source 中国人民大学回应全校学生信息被盗 称已联系警方 7/02/2023 网传中国人民大学一硕士毕业生盗取了全校学生照片及个人信息,并将这些个人信息公开在网站上,任人查看打分。校方回应称已注意到此事,并第一时间联系警方。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办公室一名值班人员星期天(7月2日)称,目前学校已关注到上述事件,已经第一时间联系警方,后续将积极配合警方处理。 据极目新闻此前报道,有网民星期六(7月1日)在微博上爆料称,中国人民大学一男生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利用专业技术盗取全校学生个人信息,包括照片、姓名、学号、籍贯、生日等后,搭建了一个自称可以给全校学生颜值打分的网站。 网传信息显示,被盗取的学生信息包括照片、姓名、学号、籍贯等,这些信息被公开在网站上。 上述发文的微博网友还称,这名毕业生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15级本科生,高瓴人工智能学院2019级研究生。 校方此前回应称,校领导在牵头处理此事,对于网传内容正在核实中。 Source 任职微信的人大毕业生盗全校个资 打造「颜值排行榜」 世界新闻网 7/02/2023 近期,中国网传中国人民大学有一目前任职于微信的硕士毕业生,于在校期间盗取全校学生照片等个资,并且将这些数据分类制作成「颜值排行榜」。消息一出,在中国网络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担心个人隐私也会同样遭盗。 …

中国人民大学回应全校学生信息被盗 称已联系警方

中国人民大学回应全校学生信息被盗 称已联系警方 7/02/2023 网传中国人民大学一硕士毕业生盗取了全校学生照片及个人信息,并将这些个人信息公开在网站上,任人查看打分。校方回应称已注意到此事,并第一时间联系警方。 据澎湃新闻报道,中国人民大学学校办公室一名值班人员星期天(7月2日)称,目前学校已关注到上述事件,已经第一时间联系警方,后续将积极配合警方处理。 据极目新闻此前报道,有网民星期六(7月1日)在微博上爆料称,中国人民大学一男生在读硕士研究生期间,利用专业技术盗取全校学生个人信息,包括照片、姓名、学号、籍贯、生日等后,搭建了一个自称可以给全校学生颜值打分的网站。 网传信息显示,被盗取的学生信息包括照片、姓名、学号、籍贯等,这些信息被公开在网站上。 上述发文的微博网友还称,这名毕业生为中国人民大学信息学院2015级本科生,高瓴人工智能学院2019级研究生。 校方此前回应称,校领导在牵头处理此事,对于网传内容正在核实中。 Source 任职微信的人大毕业生盗全校个资 打造「颜值排行榜」 世界新闻网 7/02/2023 近期,中国网传中国人民大学有一目前任职于微信的硕士毕业生,于在校期间盗取全校学生照片等个资,并且将这些数据分类制作成「颜值排行榜」。消息一出,在中国网络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担心个人隐私也会同样遭盗。 上观新闻报导,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这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男研究生在学期间,利用其专业技能,以及高度参与该校校内网站开发的权利,将全校学生个人消息盗取包括照片、姓名、学号、生日等资讯后,创建了一个给全校学生颜值评分的网站。 而该网站为公开网站,存在时间已有3年之久,过去仅在这名学生的朋友圈流传。不过,消息指出,该毕业生还曾在个人社群动态上公开此事,炫耀称「这是我大学二年级时就想做的坏事」,并表示「不敢发朋友圈怕被打拳(被女权主义抨击)」。而网传截屏显示,该动态发布于2020年10月,目前相关内容早已全数清空。 报导还提到,该「颜值评分网站」所泄露的消息,包括人民大学14届至20届本科、硕士和博士生的全部数据。除该颜值评分网站外,该生还曾在GitHub上发布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给「小姐姐一键脱衣」的原始代码(Demo)。 另据澎湃新闻报导,这名涉事的人大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获中国国家奖学金,还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为高瓴人工智能学院2019级研究生,目前已从该校毕业,就职于腾讯北京微信团队搜索算法相关部门。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校办工作人员透露,「学校方面已经关注到此事,对于网友反映的情况,校领导正在召开会议牵头处理」,然而具体情况尚不清楚。 不少网友闻风表示,「有这种员工在贵司(微信)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腾讯不开除就等着被举报吧」。还由网友认为,「今天敢漏个人信息,明天他就敢漏国家信息。」呼吁腾讯公司回应此事。 Source 美监管机构:被诈骗者领取的冠病救济金或逾2000亿美元 6/28/2023 2020年5月,冠病疫情还在持续延烧之际,一些纽约市民选择到户外,在曼哈顿中央公园里晒太阳。(路透社) …

买房选择愈来愈少 待售屋少29% 59周来首见

买房选择愈来愈少 待售屋少29% 59周来首见 世界新闻网 7/02/2023 目前在成屋市场买房选择余地很小,由于待售屋存量吃紧的情况日益严重,买房的选择将愈来愈少。 根据房屋买卖网站Realtor.com,6月待售房屋数较去年同期增加7%,但6月最后一周与去年同期相较却负成长,59周以来首见衰退。 6月最后一周新挂牌求售的房子数量较去年同期大减29%,减幅比过去几个星期大。 根据房贷利率资讯网站Mortgage News Daily,30年固定房贷利率29日再涨破7%,房贷利率续涨削弱屋主换屋动机,多数既有屋主支付的房贷利率低于4%,有些甚至不到3%。 房屋市场供应吃紧,房价不太可能下跌。房价去年6月飙至最高点,较疫情前上涨45%,之后由于房贷利率倍增,房价反转下跌,衡量全美房价的「史坦普-凯斯席勒全国房价指数」(S&P Case-Shiller),房价在1月已触底。 史坦普道琼斯指数公司(S&P DJI)总经理拉扎拉(Craig Lazzara)表示,广泛基础支撑着房价持续回升。 根据全国房地产商协会(NAR), 5月用以衡量成屋签约数量的「待完成销售」(Pending sales)较前一个月减少近3%;首席经济学者劳伦斯·尹(Lawrence Yun)说,尽管如此,房地产市场平均每一个挂牌求售的房子接获三人报价,因待售屋存量偏低,房屋持续供不应求。 全美建筑业者是房屋供应吃紧的最大赢家,根据人口普查局,5月建商业绩较4月大增12%;有些建商拥有房贷部门,一直为买家压低利率,5月已售出但未开工的房屋数量是去年同期两倍。 一家庭新屋开工终于增加,但仍远低于历史水准。经济大萧条以来,建商的新屋建筑一直过少,整体而言,疫情引发买房挤兑前,房屋市场供应量不足。 理财业者Bleakley Financial Group投资长布克瓦(Peter Boockvar)说,建商因需求增加而兴奋,但成屋市场萧条、并经历严重的停滞性通货膨胀(tagflation),交易量少但价格仍非常高。 …

加价18万 南加华人区网红桥屋43万成交

加价18万 南加华人区网红桥屋43万成交 世界新闻网 7/02/2023 日前华人区阿罕布拉市(Alhambra)一栋建在桥上的房屋引发热议。该房屋挂牌价仅25万元,引发不少潜在买家参观,成了「网红房」。根据该房屋卖家经纪人Douglas Lee,该房屋引来很多卖家出价,他们甚至愿意加价购买。该房屋最终以43万元成交,比挂牌价整整高出18万。 这处「桥屋」位于阿市东缅因街(E. Main Street)1300号街区的一处大桥上。房屋一室一卫,位于桥下面,窗外即可看见桥下时而可见的流水。上面带有一处宽敞的阳台,与地面齐平,没有自带停车位。 根据Douglas Lee指出,买家为一名白人。Zillow的纪录显示,该房屋于一周前进入第三方托管帐户(Escrow)程序,目前状态已是售出。并且买家为了尽快拿到钥匙,放弃了所有买家有利的合约附加条件(contingency),意味着房屋额外的修缮由买家负责。 「桥屋」的卖家在2005年以7万2000元买下这处房屋。当时他想把此处改造成度假屋。但近20年来,几乎没人住过。 此处房屋建于1949年,内部设备虽显简陋,但地处阿市中心,附近有众多商家包括大华99,LA Fitness,亚裔餐厅等,其所在学区也不错。根据城市规定,这幢物业可允许用作住宅或者商业用途。更多买家看中的是其商业价值,设想将其改造成法务办公室、雪茄俱乐部或Airbnb短租屋。 Source 4年涨3000万 沙特王室豪宅7500万出售 世界新闻网 7/01/2023 位于洛杉矶市豪宅区贝艾尔(Bel Air)的一栋房子,在四年前以4500万元价格售出,由沙特王室成员拥有。如今这处富丽堂皇的庄园,标价7500万元重新出售,两万呎的室内面积,拥有据说洛杉矶最大泳池之一的无边泳池,占地1.15英亩。目前在市场上已待售11天,究竟谁是它的下一任主人,令人期待。 这栋豪华地产记录显示,是由沙特王室成员拥有。 但考虑到这个王室至少有1万5000名家庭成员,且一些人的名字非常相似,因此很难准确确定豪宅的具体所有者是谁。公开文档显示,拥有这所房子的有限责任公司与沙特王子殿下、本·阿卜杜勒殿下(HRH Prince Saud …

任职微信的人大毕业生盗全校个资 打造「颜值排行榜」

任职微信的人大毕业生盗全校个资 打造「颜值排行榜」 世界新闻网 7/02/2023 近期,中国网传中国人民大学有一目前任职于微信的硕士毕业生,于在校期间盗取全校学生照片等个资,并且将这些数据分类制作成「颜值排行榜」。消息一出,在中国网络上引发热议,不少网友担心个人隐私也会同样遭盗。 上观新闻报导,有网友在微博上爆料称,这名毕业于中国人民大学的男研究生在学期间,利用其专业技能,以及高度参与该校校内网站开发的权利,将全校学生个人消息盗取包括照片、姓名、学号、生日等资讯后,创建了一个给全校学生颜值评分的网站。 而该网站为公开网站,存在时间已有3年之久,过去仅在这名学生的朋友圈流传。不过,消息指出,该毕业生还曾在个人社群动态上公开此事,炫耀称「这是我大学二年级时就想做的坏事」,并表示「不敢发朋友圈怕被打拳(被女权主义抨击)」。而网传截屏显示,该动态发布于2020年10月,目前相关内容早已全数清空。 报导还提到,该「颜值评分网站」所泄露的消息,包括人民大学14届至20届本科、硕士和博士生的全部数据。除该颜值评分网站外,该生还曾在GitHub上发布使用人工智能技术给「小姐姐一键脱衣」的原始代码(Demo)。 另据澎湃新闻报导,这名涉事的人大毕业生在校期间曾获中国国家奖学金,还被评为学校「三好学生」、优秀团干部等荣誉称号,为高瓴人工智能学院2019级研究生,目前已从该校毕业,就职于腾讯北京微信团队搜索算法相关部门。 据悉,中国人民大学校办工作人员透露,「学校方面已经关注到此事,对于网友反映的情况,校领导正在召开会议牵头处理」,然而具体情况尚不清楚。 不少网友闻风表示,「有这种员工在贵司(微信)如何保护用户的隐私安全?」,「腾讯不开除就等着被举报吧」。还由网友认为,「今天敢漏个人信息,明天他就敢漏国家信息。」呼吁腾讯公司回应此事。 Source 美监管机构:被诈骗者领取的冠病救济金或逾2000亿美元 6/28/2023 2020年5月,冠病疫情还在持续延烧之际,一些纽约市民选择到户外,在曼哈顿中央公园里晒太阳。(路透社) 美国政府在冠病大流行期间推出冠病救济金计划,联邦监管机构说,可能有超过2000亿美元(约2700亿新元)的冠病救济金落入诈骗者手中。 路透社报道,美国小型企业管理局(SBA)总监察长办公室星期二(6月27日)发布报告说,在疫情期间,美国小型企业管理局因急于发放纾困金而削弱了监管措施。 报告称,与新型冠状病毒经济伤害灾难贷款(简称EIDL)和薪资保护计划(简称PPP)相关的救济金发放中,至少17%支付给了潜在的诈骗者。在冠病疫情期间,这两项计划的支出总额约达1.2万亿美元。 SBA监察长办公室估计涉及EIDL计划的诈骗金额超过1360亿美元,涉及PPP计划的诈骗金额估计为640亿美元。 但美国小型企业管理局对SBA总监察长办公室提出的金额提出异议,称潜在的被盗款项被高估。 美国小型企业管理局说,专家估计的潜在被诈骗金额为360亿美元,并补充说,超过86%的可能诈骗行为是发生在2020年,当时的美国总统为特朗普。 拜登2021年1月20日才上任。 Source 诈欺倍增…千万别让支票在信箱中过夜 这样做最安全 …

巴尔的摩暗夜枪响伤亡惨重 美今年第337起大型枪击

巴尔的摩暗夜枪响伤亡惨重 美今年第337起大型枪击 中央社 | 华盛顿 7/02/2023 马里兰州巴尔的摩市(Baltimore)今天凌晨发生大规模枪击案,警方表示至少2死28伤。根据非营利研究组织「枪枝暴力档案」,这是美国今年内至少第337起大规模枪击。 据「枪枝暴力档案」(Gun Violence Archive)定义,大规模枪击案指的是4人以上伤亡的枪枝相关案件。 巴尔的摩警察局代理局长沃利(Richard Worley)在记者会上表示,警方今天凌晨12时30分左右接到多通电话,通报市内布鲁克林区(Brooklyn)一场街区派对发生枪击案。 沃利表示:「员警抵达现场后,发现多名被害人中弹。」 路透报导,巴尔的摩警察局表示,枪击案地点位于格瑞特纳路(Gretna Court)800号街区。 一名目击者告诉福斯45电视台(Fox 45),案发当时,有数百人聚集此地参加一场名为「布鲁克林日」(Brooklyn Day)的活动,与会者听见20至30声枪响。 根据警方声明,一名18岁女子当场死亡,一名20岁男性送医不治,多名伤患在医院里接受治疗,其中3人情况仍危急。 沃利说,当局还在努力查明犯嫌身分和作案动机,「犯罪现场很大,探员会待在这里一阵子」。 巴尔的摩医疗之星保健组织(MedStar Health Baltimore)通过电子邮件告诉路透,医疗之星港口医院(Medstar Harbor Hospital)的急诊室今天上午一共治疗19名中弹病患,他们的伤势严重程度不一。 …

纽约邮局员工狂盗客户汇票 一年到手逾16万元

纽约邮局员工狂盗客户汇票 一年到手逾16万元 世界新闻网 7/02/2023 一名布碌仑(布鲁克林)女性邮局员工,涉嫌利用职务之便,盗窃客户的汇票达180次,并在不到一年间,不法获利逾16万元;该名员工被检方以二级重窃罪(Grand larceny)、行为不检罪(Official misconduct)和一级伪造商业纪录罪(Falsifying business records)等罪名起诉。 根据法庭文档,萨德勒(Sherrin Saddler)在2019年11月15日至2020年7月30日,涉嫌在班森贺帕克维尔(Parkville)邮局担任窗口办事员时,通过手法盗窃超过16万元。 据了解,萨德勒从购买汇票的客户那里收取现金。客户离开后,她将汇票作废,并将现金收入自己的口袋;根据调查,萨德勒总共这样做了180次。 检方表示,由于萨德勒将汇票作废,一些客户的汇票被退回;另一些客户能够顺利地将汇票付给收件人或供应商,但当这些汇票被兑现,然后返回美联储进行核算时,却发现这些汇票已经作废。经过审计,美国邮政局监察员发现了帕克维尔邮局出现的问题,并展开调查。 萨德勒遭到布碌仑地区检察官蒋莎乐(Eric Gonzalez)、美国邮政局监察办公室,以及主管此案的特别探员莫达费里(Matthew Modafferi)等起诉;蒋莎乐说,萨德勒涉嫌滥用职权,为了自己的个人利益背叛了公众的信任,「我们经过彻底的调查,发现了她被指盗窃行为的严重程度,我们将追究她的责任。在布碌仑,公共腐败是不能容忍的。」 负责此案的特别探员莫达费里说,美国邮政局监察办公室的特别探员们致力于维护邮政局及其员工的诚信。当邮政服务员工破坏公众信任并参与犯罪时,当局一定会不懈努力,将责任人绳之以法。  他说,这起案件提醒我们,当个人利用其在邮政服务部门的职位进行犯罪时,会有严重的后果。 Source 美监管机构:被诈骗者领取的冠病救济金或逾2000亿美元 6/28/2023 2020年5月,冠病疫情还在持续延烧之际,一些纽约市民选择到户外,在曼哈顿中央公园里晒太阳。(路透社) 美国政府在冠病大流行期间推出冠病救济金计划,联邦监管机构说,可能有超过2000亿美元(约2700亿新元)的冠病救济金落入诈骗者手中。 路透社报道,美国小型企业管理局(SBA)总监察长办公室星期二(6月27日)发布报告说,在疫情期间,美国小型企业管理局因急于发放纾困金而削弱了监管措施。 报告称,与新型冠状病毒经济伤害灾难贷款(简称EIDL)和薪资保护计划(简称PPP)相关的救济金发放中,至少17%支付给了潜在的诈骗者。在冠病疫情期间,这两项计划的支出总额约达1.2万亿美元。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