房市曙光乍现? 这些数据透出暖意

房市曙光乍现? 这些数据透出暖意 世界新闻网 01/28/2023 美国去年12月中古屋签约量不减反增,意外出现七个月来首次成长。全美房地产经纪人协会(NAR)周五(27日)公布,上个月的成屋待完成销售指数比前一个月攀升2.5%,彭博资讯原本预估会下降1%。 不只如此,近来公布的多项数据显示,随着房屋的贷款成本和价格走跌,美国房市开始出现回温的初步迹象。NAHB/富国银行的住宅建筑商信心指针,在去年12月跌至谷底后到今年1月不降反升,是2021年底以来首见。建商D.R. Horton也说,1月的需求已见回升。 此外,上月的新屋销售已连续三个月正成长。 房贷机构房地美(Freddie Mac)的最新数据则显示,美国房贷利率已连续第三周下降,30年期固定利率从前一周的6.15%降至6.13%。 NAR首席经济学家劳伦斯.尹(音译)在声明中说,「住宅销售活动的近期低点可能已经过去,抵押贷款利率是推动住宅销售的主导因素,近期利率下降显然有助于稳定市场。」 全美四大地区中上月有两区的成屋签约量增加,其中西部增幅最大,上扬6.4%,南部也成长了6.1%。 Source 圣荷西、圣地牙哥、奥斯汀、凤凰城 高盛点名重现2008房市崩盘 世界新闻网 01/26/2023 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者预警,圣荷西、圣地牙哥、奥斯汀、凤凰城这四个城市可能出现2008年的房市崩盘;高盛并指政府接近倒债的情况,便可能让美国陷入衰退。 受到高利率和房价下跌影响,高盛预期2023年房市惨况将持续,并在本月初提醒客户的信件中,点名加州圣荷西与圣地牙哥、德州奥斯汀,以及亚利桑纳州凤凰城这四城的房价可能在显著增长后,出现急遽下降超过25%的情况,类似2008年「经济大衰退」(Great Recession)房市崩盘的情况;史坦普-凯斯席勒全国房价指数(S&P CoreLogic Case-Shiller National Home …

减免学贷申请1个月收2600万件 加州最多怀俄明州最少

减免学贷申请1个月收2600万件 加州最多怀俄明州最少 世界新闻网  01/28/2023 拜登政府的减免学生贷款债务方案去年开始受理申请后,虽仅一个月即因遭到诉讼喊停,但全美50州已有2600万人申请或自动获得减免,其中1600万申请案已获准,申请人数加州最多,怀俄明州最少。 根据政府公布的统计,这项最高减免2万元学贷的政策虽受司法挑战,仍待最高法院裁决,但当年提供贷款的法人或机构已获通知暂时不要催缴余款。 去年10月,学贷减免再度开放申请,但越来越多有关的官司待决,教育部网站不到一个月就关闭,暂停受理申请。 以各州人数论,加州申请人最多,有230万,140万人获准;其次德州,210万人申请,130万人获准。怀俄明州仅3万人申请,1.8万人获准,倒数第一;其次阿拉斯加,3.8万人申请,2.4万人获准。 根据学贷减免办法,全美有4000多万人符合申请或自动获得减免的资格,年收入7.5万元以下的人,欠款可减免90%。 此项政策受到无数司法挑战,其中两个讼案最为突出,一直打到最高法院,原告请最高院否决拜登减免学贷的行政命令。 这两大官司的原告27日向最高院提出辩论庭的开场白,拜登政府同日公布如上数据。最高院下月将举行两造口头辩论,预计5月或6月做出裁决。 Source 领社安金需要报税吗?专家:取决于几项因素 世界新闻网  01/24/2023 报税季节即将到来,不少领取社安金的民众则纳闷着是否需要报税。2022年里曾领取社安金的民众,是否需要报税取决于几项因素,包括年龄、婚姻状况、除了社安金之外是否与其他收入等。即使收入未达报税标准,领取社安金的民众可能还是需要报税,以便获得可退还税收抵免(refundable tax credits)或收到所得税退税。 我的社安金好像是应税收入(taxable),要如何确认? 如果社安金半数金额加上其他所有收入超过申报资格基准,社安金就是应税收入。申报资格基准为: 个人、报税户主(head of household)、符合资格的在世配偶(surviving spouse)都是2万5000元 2022年间夫妻分居并分开报税也是2万5000元 …

超越德国 中国2022年汽车出口破310万辆 跃居世界第2

超越德国 中国2022年汽车出口破310万辆 跃居世界第2 中央社/台北 01/28/2023 据中国汽车工业协会发布,拜海外供给不足与中国企业竞争力增强,中国2022年汽车出口达到311.1万辆,大幅增长54.4%,超越德国的265万辆跃居全球第二大汽车出口国,仅次于日本。 日本在2022年前11个月出口320万辆汽车,虽仍保持世界第一,但全球性芯片短缺和疫情导致零组件长期采购困难,日本车企不得不减产,光是上半年出口就跌了14%。相形之下,中国具有全产业链优势,疫情后趁势而起;2022年第4季,中国汽车出口数量已超越日本。 综合太平洋证券等研究报告,中国汽车产业链相对完备,在芯片供应短缺导致全球车企承压下,得益于自主品牌在三电技术和智能驾驶相关领域逐步创建起竞争优势,中国国产品牌在新能源、智能化领域的高端,以及产品力和品牌形象的进一步巩固,有利于销往更多国家和地区。 据中汽协发布,中国2022年汽车出口最多的国家依序为墨西哥、智利、沙特阿拉伯、比利时、澳洲与英国。 中国2022年汽车出口前三强依序是上海汽车、奇瑞汽车与特斯拉中国;最热销则是上汽旗下的MG。 据上汽集团发布,2022年销售整车530.3万辆,连续17年保持中国国内第一。另外,上汽外销达到101.7万辆,年增45.9%,连续7年蝉联车企榜首,主要是靠2007年收购的英国经典跑车品牌MG。 MG燃油车在澳洲、新西兰、墨西哥、泰国、智利等近20个国家挤进前10大品牌;MG4 Electric电动车目前已在近30个欧洲国家上市,每月添加订单逾万辆;主力为皮卡、MPV等车款的上汽大通MAXUS,2022年外销突破22万辆。上述挂着MG的车都在中国制造。 中国自主品牌奇瑞汽车(Chery)2022年大丰收,不仅销量首度突破百万,其中逾1/3的45万辆外销多国,比2021翻倍成长。这家外销占比最高的中国车企,最早积极布局海外市场。 奇瑞目前在南美洲站稳市场,销量较好的是巴西,月销3000辆左右,其次是俄罗斯、智利的2000辆和1500辆。 奇瑞外销并非纯靠价廉取胜,外销主力的瑞虎8 Pro Max休旅车,在南非售价约人民币25.08万元(约3.73万美元),仅比同级的奔驰GLA休旅车便宜不到人民币5万元。 排名第三的则是特斯拉中国。2022年,特斯拉上海超级工厂交付超过71万辆,年增48%,其中44万辆内销,27.1万辆外销,自制率高达95%。 特斯拉2022年成长未达预期,元旦过后就祭出大降价,果然奏效,光是1月上半月在中国接单量就超过上月的5倍;上海超级工厂将继续承担特斯拉外销的第一重责。 Source 汽车已成中国外销「拳头产品」 去年出口大增56% 世界新闻网 01/14/2023 …

中国核酸产业链瓦解 数百万人「失业」

中国核酸产业链瓦解 数百万人「失业」 中央社 01/27/2023 中国放宽防疫管制不再运行全员核酸检测后,先前获聘投入其中的数百万防疫大军随即面临生计无着,有人另谋出路改卖快筛,却又遭遇市场饱和获利难,没工作的新年特别难挨。 综合香港南华早报(SCMP)与中国媒体每日经济新闻报导,例行核酸检测之前成为中国民众天天都得经历的日常,估计核酸产业链的从业者曾高达数百万人之谱。 像是人在北京的赵姓药剂师,自去年5月起负责采集咽喉样本,至12月7日当局颁布优化防疫措施新10条后,再也不需运行全员核酸检测,包括他在内,原本听从防疫指令身穿白色防护疫的「大白」们成了闲置人力。 雇用他的机构大范围撤除核酸检测亭,从原本的百余个仅保留7个,付给赵姓药师的收入也腰斩,如今每天只有人民币200元(下同,约29.4美元)。 赵姓药剂师的老家在陕西西安市,他说:「核酸检测亭越来越少,我又找不到合适的工作,打算回老家了。」 杨岩(化名)2022年4月前在生物公司做科研,月薪1万元左右,随后支持核酸检测每天工作12至14小时,严格封控期间跟着公司的移动方舱在各地追着疫情跑,最高月入10万元,如今月薪立刻降至只剩3万元。 当局防疫政策发夹弯,核酸检测的需求量估计骤减80%,如今大概只有需要出示阴性证明才能复工的,例如司机等染疫高风险行业劳工,才会现身核酸检测亭前。 也有脑筋动得快的发现,取代核酸检测的快筛试剂需求大增,于是原先专门铺货核酸试剂的公司行号,随即改承揽快筛组件的生意,甚至贩售被大肆吹捧的「连花清瘟」胶囊。但是这门路也不好做,业者说,当局放开管制后疫情瞬间大爆发感染者众,如今已过染疫高峰,光是北京的快筛需求已近饱和,价格骤跌。 而大规模核酸检测不再,如何消化堆积如山用于检测的医疗设施,更是棘手难题。估计2022年5月光是北京、上海、广州、深圳4个一线城市的核酸采样亭数量,最多曾高达约莫3万个。 二手物品交易平台「闲鱼」张贴的闲置核酸采样亭拍卖资讯,有些是钢结构,也有内含正压系统的,售价从人民币数百元到上万元不等,还有人开价1万8000元。 化名小鱼的北京护士说,她手边还有超过1000组的检测试管与拭子不知该如何处理,只能以原先进货的价格砍半兜售。 中国安信证券曾预估,若全面核酸检测常态化,每月检测量可达49亿至68亿6000万人份,对应的市场获利空间可达122亿5000万至171亿5000万元。但政策嘎然而止,一切归零如镜花水月成泡影。 Source 中国首公开新冠死亡病例统计:在院死亡5万9,938人 世界新闻网 01/14/2023 中国这波疫情究竟造成多少死亡病例,一直没有官方说法,今天终于有了具体数字。中国国家卫健委今天首度对外公布,2022年12月8日到2023年1月12日期间,全中国医疗机构累计发生在院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5万9,938例。 中国国务院联防联控机制在当地时间14日下午举行记者会,中国国家卫健委医政司司长焦雅辉首度发布上述统计,他并表示,5万9,938例死亡病例当中,新冠病毒感染导致呼吸功能衰竭死亡病例5,503例,基础疾病合并新冠病毒感染死亡病例5万4,435例。 此外,这波死亡病例平均年龄80.3岁,65岁及以上约占90.1%,其中80岁及以上约占56.5%,死亡病例中90%以上合并有基础疾病,主要合并疾病为心血管疾病、晚期肿瘤、脑血管疾病、呼吸系统疾病、代谢性疾病、肾功能不全等。 对于为何拖到现在才有数据发布?焦雅辉则表示,「医疗机构死亡病例资讯报告平台」于2022年12月31日投入使用,另外官方也要求医疗机构将2022年12月8日至12月29日期间新冠病毒感染相关死亡病例进行汇总和上报。他强调,由于数据信息量比较大,为了更加科学、客观、实事求是地反映中国新冠病毒感染导致的死亡情况,「本着对人民群众负责的态度,组织专家对死亡病例进行了系统分析,因此耗时比较长」。 而焦雅辉还指出,全中国发烧门诊的诊疗量在2022年12月23日达到高峰,是286.7万人次,之后是持续下降,到2023年1月12日回落到47.7万人次,较峰值时数量减少83.3%。发烧门诊新冠阳性感染者的检出比例也持续下降,峰值是12月20日33.9%的检出率,到1月12日下降到10.8%,「这个趋势表明发烧门诊高峰已经过去」。 …

在美港人不被驱逐计划延长 港府:险恶用心

在美港人不被驱逐计划延长 港府:险恶用心 世界新闻网 01/27/2023 美国26日宣布延长部分滞留美国香港人强制离境的宽限期,并批评香港自治与民主因北京而受损,对此港府27日发表声明痛批美国险恶用心和霸凌野蛮,敦促美国政府立即停止干涉香港事务。 香港政府发言人27日下午指出,坚决反对美国政府在所谓备忘录中针对「香港国安法」所作毫无事实根据的蓄意抹黑。该发言人还表示,「美国政府毫不掩饰,明言其最新举措基于其『外交政策利益』,充分显露出险恶用心和霸凌野蛮」。 港府发言人还质疑,美国有大量国家安全法例,但仍继续肆意诋毁香港国安法,刻意漠视香港国安法实施让香港市民生活和经济活动回复正常、营商环境恢复的实况,「明显是出于政治目的、双重标准的虚伪行为,明显是政治凌驾法律的卑劣技俩」。 此前据美媒体报导,总统拜登26日签署一份给国务卿和国土安全部长备忘录,将部分滞美港人遣返再予以延长两年时间,作为2021年8月「延期」强制离境备忘录在2023年2月5日到期前的接续。 拜登在备忘录中提到,至少有150名反对派政界人士、活动人士和抗议者因受到与国安法相关的指控而被拘押,并有1,200多名政治犯被关在监狱里,1万多人因与反政府抗议有关的其他指控而被捕。他还指示国土安全部部长采取适当措施,授权被推迟遣返的这些非美公民的人的就业资格。 而在港府发表回应以前,中国外交部驻港公署已先于27日午间指出,「美方藉所谓备忘录干预香港事务手段拙劣,注定以失败收场」,敦促美方趁早断了「以港遏华」的痴心妄想,立即停止干涉香港事务。 Source 2023美就业市场大预测:这些行业远距工作不退烧 世界新闻网 12/28/2022 美国就业市场过去三年暴落又暴起。2020年初疫情严峻时,失业巨浪突然席卷各行各业,2021却又迅速复苏,到2022年过热得触动联准会(Fed)祭出史上最猛的一波升息循环。那么,2023年又会是什么景况? 巴隆周刊(Barron’s)报导,明年美国就业市场笼罩一片迷雾,因为经济前景充满着不确定性。高盛预期美国可望有惊无险避开经济衰退;彭博资讯的衰退或然率模型却显示,明年10月前展开景气下滑的几率高达100%。 ZipRecruiter则认为,2023年最可能的结果是经济「软着陆」,或根本「不会着陆」,进而推论未来一年美国就业市场可望呈现下列五种发展: 1. 通膨缓步下滑趋势确立 基于劳力供不应求问题未解决,Fed料将把政策利率持稳在5%-5.25%附近,但不至于太「鹰」,以免掀起金融市场动荡或大幅推升失业率。 2. 劳工实质薪资将呈正成长 11月消费者物价指数(CPI)年增7.1%,平均时薪年增幅则只有5.1%,亦即2022年工资成长赶不上通膨、削弱消费者购买力。但这标题CPI数据主要反映年初情况,近来通膨加速降温已使过去五个月的实质薪资成长转正,这股趋势可望延续到明年底,助长产品与服务需求劲增,因此餐厅、饭店、沙龙、健身房等行业的招聘需求有撑。 3. 就业成长会减速 …

「完全退休年龄」后继续工作 会增加社安金福利吗?

「完全退休年龄」后继续工作 会增加社安金福利吗? 世界新闻网  01/27/2023 虽然传统上许多美国人将退休年龄设置为65岁,但根据社安局的数据,对于1960年或之后出生的人,「完全退休年龄」实际上是67岁。虽然你也可以提早在62岁申领社安金或推迟至70岁。 还有其他变量可能会让每个人的社安金福利更加复杂,例如在申请退休后继续工作,支领的社安金可能会减少,如果赚的钱超过一定的数额,社安金也需要缴税。所有的问题都可以归结为:在完全退休年龄后工作会增加社安金福利吗? 完全退休年龄后工作 可能会增加福利 为了计算退休福利,在完全退休年龄之后工作与之前工作基本相同。毕竟,只要有工作,就要继续缴纳社会安全税,因此仍然有资格从这些收入中获得福利。 但只有当收入水准等于或超过最高35个工作年时,实际的福利才会增加。如果收入较少,它们不会影响你的福利,因为SSA是用最高35年的总收入来计算社安金福利。 从这点来看,如果收入不高,从完全退休年龄继续工作到70岁是没有意义的,至少从社安金福利的角度来看是这样。虽然你仍可以拥有赚到的钱,但除非这些年份是在你工作的前35年内,否则社安金福利不会增加。 开始请领后 工作可能会暂时减少社安金额 如果在完全退休年龄之前申请社安金福利但又继续工作,社安局将会暂时减少你的福利给付。2023年收入超过21,240美元时,每收入2美元,社安金将减少 1 美元。 如果在2023年达到完全退休年龄,而收入在56,520美元以上时,每3美元会减少1美元,直到达到完全退休年龄的月份为止。此后,无论你赚多少,社安金都不会减少。 记住,这些减少只是暂时的。一旦达到完全退休年龄,每月社安金将向上调整以弥补先前所减少的。 收入过多可能会因缴税而减少净收入 如果继续保持高收入水准,虽然可能会增加社安金的给付,但可能也会发现实际上净收入减少了,因为社安金成为应纳税部分。 如果是以个人身份报税并且总收入在25,000至34,000美元之间,则社安金最多50%需要纳税。超过34,000美元,则高达85%的社安金将被征税。 对于联合申报者,85%的征税门槛为44,000美元,金额在32,000至44,000美元之间,社安金最多50%需要纳税。 Source 领社安金需要报税吗?专家:取决于几项因素 世界新闻网  …

英国可望延长外籍学生合法工时 填补职缺带动经济

英国可望延长外籍学生合法工时 填补职缺带动经济 中央社伦敦 01/27/2023 英国媒体报导,政府官员正研拟延长本国及外国籍学生合法在学打工时数,可能方案包括将现行的学期内合法打工时数由每周20小时提升至每周30小时,甚至完全取消工时限制。 英国「泰晤士报」(The Times)今天援引官方消息人士说法报导,相关措施可望填补服务业、零售业等产业职缺,维持经济活络。目前英国就业市场估计约有130万个迟迟未获填补的职缺。 另一方面,外国学生一向是英国教育产业重要财源,对补贴本国学生、维持各大学院校财务平衡贡献良多。英国大学联合会(Universities UK)的数据显示,外国学生每年为英国经济带来至少259亿英镑的净收入,占英国教育产业出口收益近70%。 英国政府曾在2019年设置目标:国内高等教育机构的外国学生总数在2030年必须达至少60万人。根据英国高等教育统计局(HESA)的数据,这项目标已在2020-2021学年达成,当时英国各大学院校的外国学生总数高达60万5130人。根据本月发布的最新官方统计,目前英国境内有68万名外国学生。 不过,如何在管控持续攀升的移民人数与扩大财源、刺激经济成长之间取得平衡,英国政府尚未取得跨部会共识。官方数据显示,去年至6月止,自其他国家移入英国的人数总计约110万人,扣除自英国移出者,净移入人数仍达50万4000人,创历史新高,其中外国学生人数更高达47万6000人(计入所有获核发9月入学签证者),另有约11万6000名家眷随这些学生前来英国。 多年来,中国是英国各大学院校最大的外国学生来源,去年印度首次取代中国,成为英国获核发最多学生签证的国家。不过,据官方估计,相较于每223名中国留学生仅会有1名家眷,每4名印度留学生就会有1名家眷,比例相差悬殊。 减少移民人数是英国政府整体政策趋势,而从外国学生下手显然是政策「达标」最方便快速的方式。不过,首相府曾表示,将从限制外国学生家眷的合法居留权、打击「劣质学历」等层面着手,以寻求在防堵学生签证遭滥用之余,确保吸引优质人才、善用英国高教「软实力」。 本身是移民第二代的内政部长布瑞弗曼(Suella Braverman)强力主张减少英国的外来移民人数;增加留学生的合法打工时数显然与她的立场相左,但也有可能成为她与财政部、教育部等部会协商的筹码。媒体近日披露,内政部正研议将外国学生毕业或结业后无条件合法居留英国的时间长度由两年缩减至6个月;若在期限内未能取得工作签证,即必须离境。 另外,两个研议中的外国学生人数管控措施为禁止在求学期间转换身分、成为工作签证持有人,以及仅允许研究生、或者就读为期两年以上学士后学程的外籍人士携家带眷。 Source 2023美就业市场大预测:这些行业远距工作不退烧 世界新闻网 12/28/2022 美国就业市场过去三年暴落又暴起。2020年初疫情严峻时,失业巨浪突然席卷各行各业,2021却又迅速复苏,到2022年过热得触动联准会(Fed)祭出史上最猛的一波升息循环。那么,2023年又会是什么景况? 巴隆周刊(Barron’s)报导,明年美国就业市场笼罩一片迷雾,因为经济前景充满着不确定性。高盛预期美国可望有惊无险避开经济衰退;彭博资讯的衰退或然率模型却显示,明年10月前展开景气下滑的几率高达100%。 ZipRecruiter则认为,2023年最可能的结果是经济「软着陆」,或根本「不会着陆」,进而推论未来一年美国就业市场可望呈现下列五种发展: 1. 通膨缓步下滑趋势确立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