降价奏效 特斯拉1月订单量达到产能两倍

降价奏效 特斯拉1月订单量达到产能两倍 世界新闻网 01/26/2023 特斯拉全球大降价奏效,特斯拉CEO马斯克26日在2022年第4季财报电话会议上透露,尽管汽车市场正在收缩,但今年1月特斯拉的订单量几乎达到了产能的两倍之多。 特斯拉从去(2022)年10月底一降再降,先是针对特斯拉中国部分车型降价人民币1.4万元-3.7万元,又推出保险补贴方案,今年1月再次启动全球大幅降价。 成都商报报导,马斯克在特斯拉财报电话会上证实,第4季交付的汽车中,约有51%是在12月交付的,享受了当时的一些大幅折扣。马斯克进一步透露,「特斯拉在今年1月获得的订单量是产量的两倍有余。」 降价促销虽然拉动销售,却使利润缩水,据财报,特斯拉在2022年第4季的汽车毛利率为25.9%,比上年同期减少4.66个百分点,是过去五个季度以来的最低。 虽然降价奏效,不过特斯拉汽车恐怕不会再降低。马斯克表示,由于需求恢复强劲,特斯拉正在进行一些小幅提价。1月24日特斯拉Model Y在美国率先调涨500美元。 特斯拉CFO柯克霍恩表示,2023年特斯拉的平均价格大约会超过4.7万美元,毛利率也会维持在20%以上。 Source 特斯拉大降价 老顾客亏上万锥心痛 世界新闻网 01/18/2023 特斯拉(Tesla)近期突然宣布在北美市场大降价,部分车型降价近20%。巨幅降价引发不少最近提车的买家愤怒。有华人12月31日提车,特斯拉1月13日就宣布降价,这位华人提车不到两周就「亏」了1万3000元。 家住俄亥俄州(Ohio)的华人王女士讲述经历。她说,车子是2021年12月订的,2022年12月31日去提车,她购买的是Model Y。13日看到特斯拉降价新闻,想到本可以少付1万3000元,「气到心梗」,想退车。她说,「这难道不是诈骗吗?」「长这么大从没吃过这么大的亏。」 还有位家住北加州湾区的陈女士受访时表示,她在2022年12月15日提车,一个月不到,特斯拉宣布降价,让她直接「亏损」2万元。陈女士说,她下单的Model Y直接降价1万3000元,加上该款车型降价后达标的额外7500元退税优惠,总共约2万元。 陈女士解释,去年7月到特斯拉下单,购买一量Model Y,共花费7万3440元。她说,7月下单时,销售员原本表示2023年7月可以提车,但2022年12月就通知可以提车了,并且不停地打电话催她。同时为了吸引陈女士去提车,销售还给了3750元的减免(credit)。她说,当时还偷偷得意了一下。现在想想真是蠢死了! 陈女士还说,更气人的是,这辆车买了之后一直在车库吃灰,一次没开过,塑料纸都没拆。陈女士隔天去了Sunnyvale的特斯拉讨个说法,结果更「扎心」,只见特斯拉门店外停满车子,店内人满为患。她心里窃喜:「果然吧,大家都来维权讨说法了!」结果没想到里面都是来买车的人。去店里抗议的一个也没有,店里每个人都是笑脸盈盈,热火朝天咨询买车。 陈女士与一名店员讲述了内心的忿忿不平,那名店员态度很好,说很理解她的心情,并称深感抱歉。但店员表示,关于降价,她也没有提前知情,是1月13日才得知消息。店员表示,马斯克做事一直是这种风格,想一出是一出,非常「随性」(randomly)。 …

全美720万青壮年男子不工作 每天花7小时耍废

全美720万青壮年男子不工作 每天花7小时耍废 世界新闻网 01/26/2023 美国有77万个制造业职缺代补,却有720万25到54岁的青壮男性退出职场,不是没有工作,就是不想找工作。劳工统计局2021数据显示,周一到周五,他们平均每天花七小时闲晃、打电动游戏、看电视。 1953年的时候,98%这个年龄层的男人不是在工作,就是在找工作,但劳动参与率从此一路下滑,如今720万青壮年男子自动退出职场。 在Discovery频道主持「干尽苦差事」(Dirty Jobs)节目的若伊(Mike Rowe)说,这是关系国家认同的大问题,「等大家体会到问题的严重性,要把讨论热度降下来就难了。」 全国制造商协会会长提蒙斯(Jay Timmons)说,美国有严重的缺工问题,大约每一个半职缺只有一名工人替补,这是美国制造业的头号挑战。 近年来,美国业者积极投资「美国制造」的产品,联邦政府统计显示,去年11月到现在,却有77万职缺找不到人。提蒙斯说,时薪30元以上都没人要做,可见问题不在待遇,而是「观感」。过去的黑手工是在肮脏、黑暗、危险的环境工作,他说,现在的制造业可是「光鲜体面、科技驱动」的工作。 费城郊区Electro Soft集成电路板公司首席执行官多特曼(Karla Trotman)说,她需要45名工人,却只请得到30名,让她忍痛放弃500万元的订单。 很多人宁愿「躺平」也不愿就业,她怀疑是因为大家看待就业的态度变了。「要有满足感,这是文化问题,工人确实希望感觉受到赏识,付出的结果却太被视为理所当然。」 里奇蒙联邦储备银行沙洛特分行经济学家尤瑞奇(Laura Dawson Ullrich)认为,有些人没工作,是因为专长不符或技能不足,而符合职缺要求的人,却因为有犯罪纪录,老板不敢聘雇。 Source 2023美就业市场大预测:这些行业远距工作不退烧 世界新闻网 12/28/2022 美国就业市场过去三年暴落又暴起。2020年初疫情严峻时,失业巨浪突然席卷各行各业,2021却又迅速复苏,到2022年过热得触动联准会(Fed)祭出史上最猛的一波升息循环。那么,2023年又会是什么景况? 巴隆周刊(Barron’s)报导,明年美国就业市场笼罩一片迷雾,因为经济前景充满着不确定性。高盛预期美国可望有惊无险避开经济衰退;彭博资讯的衰退或然率模型却显示,明年10月前展开景气下滑的几率高达100%。 …

中国考虑限制太阳能芯片技术出口 确保相关领域优势

中国考虑限制太阳能芯片技术出口 确保相关领域优势 世界新闻网 01/26/2023 中国官方正考虑对太阳能芯片生产技术实施出口限制,以便在其他国家致力强化本土产业实力之际,保持中国在太阳能制造领域的主导地位。 据彭博报导,中国商务部会同科技部就《中国禁止出口限制出口技术目录》修订公开征求意见,把一些生产先进太阳能芯片的关键生产技术纳入限制出口技术项目。中国占全球太阳能芯片产量高达97%。 由于太阳能技术已成为全球最大的新能源来源,从美国到印度,各国都正试图发展国内供应链,以削弱中国的优势,此举也凸显相关技术的战略地位 。 Trivium China分析师Cosimo Ries指出,「北京和中国太阳能业的市场领先者无疑对美国、欧盟和印度在发展本土太阳能制造业方面的努力感到忧心,因此最新的技术出口管制很可能是一种回应」,「北京希望放慢竞争对手发展自身供应链的速度」。 此举仍在公开征求意见阶段,尚无决定。不过,就在数月之前,美国通过了降低通膨法,其中包含对清洁技术制造业提供补贴,并已激励一系列新厂建案。 过去十年来,中国业者一直开发尖端技术,以生产更大更薄的芯片,这些芯片在太阳能发电成本降低逾90%方面发挥举足轻重的作用。Ries表示,如果外国制造商不得不使用较旧的芯片片,会减损生产太阳能板的成本竞争力。 Source 美中芯片战如火如荼 艾司摩尔吁各国政府谨慎以待 中央社/海牙 01/25/2023 荷兰半导体生产设备制造商艾司摩尔(ASML)今天公布财报显示去年净利减少,并且呼吁各国政府在美中爆发芯片战之际「谨慎以待」。 法新社报导,ASML是欧洲最大半导体生产设备制造商,处于美中芯片战中心,美国去年对中国祭出半导体科技出口限制,希望荷兰及日本跟进,理由是担心中国将此科技作为军用。 根据ASML今天公布的财报,该公司2022年净利为56亿欧元,较前一年减少4.4%,但ASML也预期2023年将会出现强劲增长。 ASML首席执行官韦尼克(Peter Wennink)发表声明指出:「我们持续看到市场的不确定性,是由通膨、升息、衰退风险及与(半导体)出口管制有关的地缘政治发展所导致。」 此外,韦尼克也警告,美国领导的对中国半导体出口管制,可能最终促使中国成功开发自己的先进半导体机器制造技术。 韦尼克接受彭博(Bloomberg)访问时表示,中国半导体公司必须与全球对手竞争,因为它们想要购买非中国制机器。 …

科林研发将裁1300人迎内存寒冬 仍将提高R&D支出

科林研发将裁1300人迎内存寒冬 仍将提高R&D支出 世界新闻网 01/26/2023 芯片制造设备商科林研发(Lam Research)本季业绩展望不如分析师所料,并宣布将裁员1,300人,但强调在控制成本之际,仍将增加研发支出。 科林研发25日宣布,计划在3月底前裁掉全球1,300名员工,占员工总数7%。这波裁员不包含在去年12月底时裁减的700名「临时人力」。 这有别于该公司在新冠疫情期间大幅扩张人事的情况。截至去年8月,科林研发员工总数为1万7,700人,较2019年8月的1万700人高出不少。 科林研发首席执行官Timothy Archer表示,基于晶圆制造设备支出料将在2023年下滑,「我们正采取积极的措施来调整我们的成本结构和提高我们全球据点的效率,同时保留关键的研发支出」。科林研发财务长Doug Bettinger 表示,今年研发支出在营业支出的占比将比去年来得高。 他说:「通过这些措施,科林研发把重心放在加速布局我们的优先策略事项,在半导体产业长期可望成长的情况下,发挥出优势。」 不过,在一段时间之内,电脑内存芯片需求下滑,会对科林研发造成特别大的伤害,因为该公司一半营收来自美光等内存芯片制造商。 Bettinger预估来自NAND和DRAM的营收将在本季大幅下滑,而NAND下滑幅度又大于DRAM。他认为,内存芯片制造商今年对NAND的支出减幅会大于DRAM。 因此,科林研发预计本季(年度第3季)营收将介于35亿~41亿美元之间,调整后每股盈余落在5.75~7.25美元之间,分别低于分析师平均预估的43.5亿美元,以及每股7.78美元。 这家总部位于加州佛利蒙的公司同日也公布,截至去年12月25日的年度第2季,营收较一年前增加25.8%至52.8亿美元,优于分析师预期的51亿美元,净利则增加24%至14.7亿美元,每股盈余为10.77美元,经调整后为10.71美元,优于市场预期的10.03美元。 Source 2023美就业市场大预测:这些行业远距工作不退烧 世界新闻网 12/28/2022 美国就业市场过去三年暴落又暴起。2020年初疫情严峻时,失业巨浪突然席卷各行各业,2021却又迅速复苏,到2022年过热得触动联准会(Fed)祭出史上最猛的一波升息循环。那么,2023年又会是什么景况? 巴隆周刊(Barron’s)报导,明年美国就业市场笼罩一片迷雾,因为经济前景充满着不确定性。高盛预期美国可望有惊无险避开经济衰退;彭博资讯的衰退或然率模型却显示,明年10月前展开景气下滑的几率高达100%。 ZipRecruiter则认为,2023年最可能的结果是经济「软着陆」,或根本「不会着陆」,进而推论未来一年美国就业市场可望呈现下列五种发展: 1. …

突发!乌克兰遭俄“巨大规模”空袭,全国多处能源设施被炸

突发!乌克兰遭俄“巨大规模”空袭,全国多处能源设施被炸 凤凰网 01/26/2023 据法新社等媒体报道,当地时间1月26日,乌克兰全境响起防空警报,敖德萨市、尼古拉耶夫州、文尼察州、基辅州和第聂伯罗彼得罗夫斯克州等多地传出爆炸声。 乌克兰军方表示,俄军当天向乌克兰各地多处目标发射了30多枚导弹。在基辅,乌军称击落了十几枚导弹。“敌人向基辅方向发射了超过15枚巡航导弹,由于我们出色的防空工作,所有空中目标都被击落了,”基辅军事管理部门负责人谢尔盖·波普科说。 基辅市市长维塔利·克里琴科则通过社交媒体表示:“基辅发生爆炸!待在避难所里!”电力供应部门也表示,基辅和乌克兰其他几个地区26日实施紧急停电,“以缓解俄方袭击后电网的压力”。 今日俄罗斯电视台(RT)报道称,周四上午,乌克兰遭受了俄罗斯一波“巨大规模的”空袭,包括首都基辅在内的乌克兰全国多处能源设施被炸。 社交媒体上的视频显示,浓烟从基辅市一处地方升起。据报道,基辅地铁在空袭期间停止了运营。黑海港口敖德萨也有爆炸发生,至少有两座变电站被击中。 路透社称,在俄方发动此轮空袭之前,美德等国正式宣布准备向乌克兰提供先进的主战坦克,以帮助其对抗俄罗斯。俄方谴责这种做法“极其危险”。 Source 芝加哥市区租金微降 郊区仍持续强劲 世界新闻网 01/24/2023 租屋而居的芝加哥市房客们,在经历了过去好几个月令人头痛的高预算租金后,终于等到房租出现微幅下跌,根据租房网站Apartment List发布的1月份租金报告显示,芝城地区12月份租金平均减少了1.1%,这波小跌,使1月份该市中位租金降到1375元,不过,此价位仍比去年同期高出5.5%。 在此同时,该报告提到,部分芝城郊区城市的房租,令人惊讶涨幅比芝加哥市区还高。 芝加哥的租金中值在12月份下降了1.1%,现在同比增长了5.5%。芝加哥过去一年的租金涨幅低于全州6.6%的平均水平,但仍高于全美4%的平均水平。 虽然2022年整年租金5.5%的同比增长听起来很高,但与前年同期的增长速度比较,此增幅根本不算什么,统计指出,从2021年1月到12月间,芝加哥平均租金上涨高达15.6%。 上个月的芝城租金降幅虽只有1.1%,看起来不多,但此比率却超过了全国降幅0.8%的水平。在全美最大的100个城市中,芝加哥的租金降幅排名第69位,与爱达荷州的博伊西(Boise)降幅以及和路易斯安纳州的新奥尔良(New Orleans)的月租金降幅齐平。 以公寓面积进行租金分析的话,目前芝城一居室公寓的租金中位数为1277元,两居室公寓的中位租金为1386元,全市整个租赁市场的平均租金中位数则为1375元。根据该份报告,芝城的房租金额在全美最大的100个城市中名列第56位。 相比之下,全美一居室的租金中位数为1153元,两居室的租金中位数为1321元,整体租金中位数为1344美元。这几个数据也意味着芝加哥的租金中位数,比全美平均要高出2.3%,与北卡州的达勒姆(Durham)和北卡的费耶特维尔(Fayetteville)的价格相似。 至于芝加哥的租金与邻近城市相比是比较昂贵或便宜?数据显示,大芝加哥的租金中位为1360元,等于芝加哥的中位房租1375元比大芝加哥的价格高出1.1%。 令人惊讶的是市区的房租竟然没有比郊区的房租贵多少,此外,值得观察的是大都会范围内的房租年增长率达6.5%,比芝加哥的租金增长率还高,这意味着郊区的租金正迅速增长。 …

圣荷西、圣地牙哥、奥斯汀、凤凰城 高盛点名重现2008房市崩盘

圣荷西、圣地牙哥、奥斯汀、凤凰城 高盛点名重现2008房市崩盘 世界新闻网 01/26/2023 高盛(Goldman Sachs)经济学者预警,圣荷西、圣地牙哥、奥斯汀、凤凰城这四个城市可能出现2008年的房市崩盘;高盛并指政府接近倒债的情况,便可能让美国陷入衰退。 受到高利率和房价下跌影响,高盛预期2023年房市惨况将持续,并在本月初提醒客户的信件中,点名加州圣荷西与圣地牙哥、德州奥斯汀,以及亚利桑纳州凤凰城这四城的房价可能在显著增长后,出现急遽下降超过25%的情况,类似2008年「经济大衰退」(Great Recession)房市崩盘的情况;史坦普-凯斯席勒全国房价指数(S&P CoreLogic Case-Shiller National Home Price Index)指出,当年全美房市跌约27%。 高盛认为,「对2023年修订后的预测,利率将维持在高点的时间更长,十年期美债收益率将在第三季触顶;因此,我们调高2023年底的30年固定房贷利率预测至6.5%,比先前预测高出30个基点。」 30年固定房贷利率2022年从3%增至6%,11月达到峰值的7.37%。 高盛也说明为何点名四个城市,是由于当地房地产在新冠肺炎疫情期间的飙涨,已脱离基本面。 高盛并预测,东北部、东南部和中西部许多地区的房市也出现微幅修正,其中纽约市将跌0.3%,芝加哥跌1.8%,巴尔的摩增0.5%,迈阿密增0.8%。 高盛的信中写道,「假设经济维持在软着陆的道路上且避免衰退,30年固定房贷利率到了2024年底会回到6.15%,房价成长将可能在2024年底从负转为低于趋势的增值」。 另外,对于可能出现的债限危机,高盛首席经济学者海济斯(Jan Hatzius)接受「有线电视新闻网」(CNN)访问时说,「若质疑美国政府按时支付利息和本金的能力或意愿,那可能会产生非常、非常不利的后果。」 美国上周触及债务上限,财政部长叶伦(Janet Yellen)启动「非常措施」继续支付政府帐单。 若国会未能及时提高债限,海济斯表示,投资人将担心财政部可能违约,而美国财政部「可能是全球经济最重要的资产」。 美国或许会在2024年总统大选前避免步入衰退,但债限危机是关键,若违约或接近违约都可能导致经济衰退。 …

中国放宽防疫措施加快富人外流速度

中国放宽防疫措施加快富人外流速度 01/25/2023 彭博社报道,中国决定放宽防疫措施,正加快中国富人外流速度,而且随着这些富裕人士将现金放在海外房地产和资产,他们的外流也可能引发数十亿美元资本外流情况。 彭博社星期四(26日)报道,受访移民顾问指出,防疫措施去年12月放宽后,许多中国富人开始出国考察海外房地产情况,或敲定移民计划。  加拿大移民律师事务所Sobirovs注意到,对于想要移民到加拿大的中国客户而言,他们的迫切感是越来越强烈的。事务所高级律师贾马洛娃(Feruza Djamalova)说: “我会说,过去六个月人们真的受够了,所以我们看到咨询预订量激增。现在我们的客户来自中国,他们愿意搬迁,而且想要尽快搬迁。” 法国外贸银行(Natixis)亚太区首席经济学家埃雷罗 (Alicia Garcia Herrero)指出,冠病疫情发生前,每年因中国民众出国而导致的资金外流数额达到约1500亿美元(1970亿新元)。由于中国民众在过去三年无法旅行,这个数字可能在2023年有所增加。 埃雷罗说:“中国今年将面临大量资金外流情况,这可能形成一种压力,影响到人民币和经常账户。”如果许多人无法取出资金,资本外流规模就有可能不会比前几年大,但仍可能对劳动力、生产力和增长造成影响。 瑞士信贷集团9月份报告显示,中国的超级富豪人数是世界上第二多,仅次于美国。中国有超过3万2000人的财富规模达到超过5000万美元。 中国富人外流情况早在去年就开始。投资移民咨询公司Henley & Partners的全球数据情报合作伙伴New World Wealth的数据显示,2022年有大约1万0800名中国富人移民到海外,仅次于俄罗斯,也是自2019年以来最多的。 Source 房市展望╱房价降而不崩 租金难下滑 世界新闻网 01/20/2023 纽约市房地产市场2022年经历震荡,房贷利率大幅攀升迫使买家削减预算或保持观望,租客也面临近十年来最大规模的租金涨幅;地产网站StreetEasy近日发布纽约市房市2023年预测,今年房贷利率仍将居高,房市震荡也将继续,房价或小幅下降,而租金或将出现较大幅度下降,但速度较慢;同时,纽约市住房供应将有所增加,仍会吸引许多人前来定居。 根据StreetEasy的预测,纽约市房价2023年将小幅下降,但不会出现崩跌;相比去年,通膨将有所缓解,但预计仍将保持在高位,同时劳动力市场对求职者有利,不过劳动力短缺导致的工资上涨或让联准会难以抑制通膨,预计利率水平今年大部分时间将保持在高位,意味着30年期房贷利率将继续走高,买房需求减弱,更多上市房屋将不得不延长在市时间或降价。 …

美中芯片战如火如荼 艾司摩尔吁各国政府谨慎以待

美中芯片战如火如荼 艾司摩尔吁各国政府谨慎以待 中央社/海牙 01/25/2023 荷兰半导体生产设备制造商艾司摩尔(ASML)今天公布财报显示去年净利减少,并且呼吁各国政府在美中爆发芯片战之际「谨慎以待」。 法新社报导,ASML是欧洲最大半导体生产设备制造商,处于美中芯片战中心,美国去年对中国祭出半导体科技出口限制,希望荷兰及日本跟进,理由是担心中国将此科技作为军用。 根据ASML今天公布的财报,该公司2022年净利为56亿欧元,较前一年减少4.4%,但ASML也预期2023年将会出现强劲增长。 ASML首席执行官韦尼克(Peter Wennink)发表声明指出:「我们持续看到市场的不确定性,是由通膨、升息、衰退风险及与(半导体)出口管制有关的地缘政治发展所导致。」 此外,韦尼克也警告,美国领导的对中国半导体出口管制,可能最终促使中国成功开发自己的先进半导体机器制造技术。 韦尼克接受彭博(Bloomberg)访问时表示,中国半导体公司必须与全球对手竞争,因为它们想要购买非中国制机器。 他提及:「如果他们无法获得这些机器,他们将自行研发。这将需要时间,但他们最终将会到达那里。」 Source 荷日据报准备加入美国对中国的芯片围堵 01/19/2023 知情人士称,半导体制造设备大国荷兰和日本准备与美国政府联手限制对华输出科技,以阻止中国发展自身的芯片(也称晶片)产业。 彭博社星期五(1月20日)引述知情人士报道,荷兰和日本可能最早在1月底同意并敲定对华的出口管制措施。日本首相岸田文雄及荷兰首相吕特本月较早时在白宫与美国总统拜登讨论了他们各自的方案。 吕特星期四(19日)在瑞士达沃斯世界经济论坛场边接受彭博新闻访问时说:“我相当有信心我们能够做到” 。 海牙和东京不太可能执行跟华盛顿实施的严格限制。后者不仅限制美国制造的机械输华,还禁止美国居民与中国芯片制造商合作。 即便如此,一旦上述三个国家联手行动,北京可能会发现自己在制造最先进半导体所需的技术或人才方面,处于更孤立的境地。 美国是晶片制造设备的最大生产基地。荷兰拥有控制光刻技术市场的半导体制造巨头阿斯麦(ASML),该公司所掌握的技术对生产电子零组件起到关键作用。日本东京威力科创是美国公司在其他器械制造的主要竞争对手。 有分析认为,在无法获取最先进产品和少了应用材料、科林研发和科磊等美国公司供应所需,中国科技企业将近乎无法组建最先进芯片的制造生产线。 Source 美制裁效应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