无故枪杀慢跑非裔男 乔州3白人判无期徒刑

无故枪杀慢跑非裔男 乔州3白人判无期徒刑 世界新闻网 01/08/2022 乔治亚州三名白人男子2020年2月23日无故追逐、开枪杀害在社区慢跑的25岁非裔男子艾伯里(Ahmaud Arbery)案,继去年11月24日陪审团判定三人犯下谋杀等多项罪名后,7日三人均遭法官判处无期徒刑;三名罪犯都将上诉。 其中警员父子档,66岁退休警察葛瑞格里.马麦克(Gregory McMichael)和他36岁的儿子崔维斯.马麦克(Travis McMichael)因开枪打死手无寸铁的艾伯里,不得假释;加入追逐行列并用手机拍下开枪画面的52岁邻居布莱恩(William Bryan),也遭判无期徒刑,但有资格假释。 检方已要求,至少要让布莱恩服刑15年,但乔州一般最低服刑要求是30年。 法官宣判刑期后、艾伯里家人走出法院台阶时,数十位支持者为他们欢呼。 「今天,你的儿子创造了历史。」代表艾伯里家人的民权律师克伦普(Ben Crump)说,「有人因为对一名非裔动用私刑而被究责。」 依据乔治亚州法律,除非检察官求处死刑,否则谋杀罪犯会被判无期徒刑;此案检方反对死刑。 7日量刑听证会上,艾伯里家人强烈要求法官不要给予凶手任何假释机会,艾伯里的姐姐和父母指责这些人「在光天化日下对艾伯里动用私刑」,在他感到「最自由活力时」杀害了他,而且事后「毫无悔意」,他们必须承担所有后果。 高等法院法官华斯利(Timothy Walmsley)称这起谋杀案,「令人不寒而栗」也「令人不安」。 「艾伯里被杀,是因为这个法庭上有人以为法律握在他们手里。」华斯利说,出门慢跑的艾伯里在生命最后五分钟被人追杀,直到他们最终将他逼到墙角,「我不断想到那个在萨蒂拉海岸(Satilla Shores)奔跑的年轻人,脑海中必然浮现的恐惧」。 萨蒂拉海岸社区是三名被告居住的社区;只穿着慢跑服和运动鞋的艾伯里,最后被开着车的三人逼到静巷,于近距离枪杀;但以手机拍下的追逐及枪杀过程曝光外流后,此案迅速成为近年来种族不公义示威抗议热潮的重大关注焦点。 三名罪犯的辩护律师表示,他们计划提出上诉;律师在宣判后,有30天时间提交上诉文档。 马麦克父子和布莱恩2月将面临另一轮审判,这次是在美国地方法院,主要是针对联邦仇恨犯罪指控;法官订于2月7日遴选陪审团;检方将强调这三人侵犯了艾伯里的公民权,因为他是非裔就对他下手。 Source 乔州非裔男子慢跑被杀案 …

密州杀害华妻案 法官今判刑28年 全案不得重审

密州杀害华妻案 法官今判刑28年 全案不得重审 世界新闻网 01/07/2022 密苏里州布恩郡巡回法院法官贾克伯斯(J. Hasbrouck Jacobs)7日宣布,因涉嫌杀害妻子纪梦奇、二级谋杀罪成的艾立吉(Joseph Elledge),判处28年有期徒刑,法官裁决的刑期与陪审团去年11月做成的建议相同,此外,贾克伯斯也当庭否决艾立吉辩护律师提出重审全案的动议。 穿着囚服、戴着脚镣的艾立吉,出庭时坐在辩护律师罗森布卢姆(Scott Rosenblum)与斯特莱斯(Matei Stroescu)中间,全程专心聆听,而他在听到法官判处28年刑期时,戴着口罩的艾立吉低头看着桌面。 该案检察官奈特(Dan Knight)在庭上表示,艾立吉是个控制狂,他总是想要他人在其面前鞠躬低头,奈特还称艾立吉是种族主义者,也是霸凌犯,奈特表示,艾立吉让纪梦奇的生活变成人间地狱,然后还将她杀害,奈特到后来说话声音都因激动而颤抖。 奈特在去年11月开庭的两周期间,一直企图说服陪审团支持判处艾立吉「一级谋杀罪」,并判处终身监禁,不过,他后来对于二级谋杀的判决结果表示满意,二级谋杀的判决将使艾立吉必须服完至少85%的刑期,才能获得假释。 至于为何陪审团提出28年的监禁处罚,奈特当时推测可能是因为纪梦奇在28岁时死亡,但仅是他个人想法并没有得到证实。 艾立吉与纪梦奇在2017年结婚,夫妻俩于2018年10月有了女儿,2019年10月8日纪梦奇无故「失踪」,不久之后,艾立吉因涉嫌谋杀妻子而遭警方逮捕,全案展开长达两年多的调查、审理,原本一直无下落的纪梦奇遗骸,最终于去年3月25日,被一位民众在岩石桥州立公园(Rock Bridge State Park)发现,因此成为该案的重要证据。 艾立吉杀妻案去年11月初开庭,艾立吉于开庭期间承认将死亡的妻子掩埋在岩石桥州立公园,但他坚称妻子之死是意外,陪审团于去年11月12日达成凶嫌二级谋杀罪成的决定,并建议法官处以28年徒刑。 Source 狠夫杀害纪梦奇弃尸公园 2年追凶始末 世界新闻网 …

西安“孕妇流产”事件相关责任人被处理

西安“孕妇流产”事件相关责任人被处理 来源 环球网 1/06/2022 据“西安发布”1月6日消息:近日西安高新医院发生一起孕产妇流产事件引起社会广泛关注,造成恶劣社会影响。1月5日,经陕西省、西安市卫生健康委组织专家进行调查,认定该事件是一起责任事故。西安市卫生健康委责成西安高新医院主动与患者沟通,做好患者术后康复治疗、安抚补偿等工作;责成医院向社会公开道歉,积极反思和梳理工作流程中存在的隐患,要进一步加强医院管理,优化就诊流程。据悉,西安高新医院已对相关责任人作出处理:总经理范郁会被停职,门诊部、医务部相关责任人被免职。另悉,西安市纪委对省市有关疫情防控期间急救工作要求落实不到位、履职不力的西安市急救中心党总支副书记、主任李强给予党内警告处分,对落实省市关于疫情防控期间特殊人群救治工作要求不到位的西安市卫生健康委主任刘顺智给予党内警告处分。 此前报道:1月4日,陕西西安,一名产妇家属发帖称,1月1日,自家小姨肚子疼打不通120,随后打110将小姨送往医院。晚上8点多到达西安高新医院,在门口由于核酸问题无法入院,一直等到晚上10点多。在门口等待期间小姨大出血,8个月的婴儿流产。 西安“求”隔离病例已得到救治 此前一家6口全部确诊 来源 经济观察报 1/04/2022  为了“求确诊”,2021年12月25日下午1点半,西安市雁塔区金地西沣一位住户孙辉(化名)在楼栋业主群里发出3段长长的致歉,并说出了自己从12月21日以来求救治的经过。 10个小时前的12月25日凌晨3点,孙辉的妻子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并被转移到西安胸科医院救治。 而从12月21日同事被确诊开始,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规定,孙辉应为B类密接,且其本人已出现发烧、头痛、腹泻、咽痛等症状,但孙辉被社区、雁塔区防疫部门要求居家隔离了6天,直到12月28日住院。 2022年1月4日,孙辉向经济观察网表示:现在自己已经得到救治,家人也都好。孙辉的邻居透露,其他业主当时看到孙辉消息也心急如焚,发动所有人给社区、防疫部门、12345、110、120等打电话。 从12月25日开始,金地西沣小区确诊楼栋被封控管理,工作人员上门做核酸,其他楼栋的居民每天下楼在单元门口做核酸。半个月来,小区住户已经做了十余次核酸检测。 1月4日上午9时左右,西安一码通“崩”了,前述孙辉的邻居在楼下等了许久,最后因为天气太冷又返回家中等待小程序恢复。到了下午1点,她才好不容易刷出一码通,成功完成了今日份的核酸检测。 1月4日上午11点和下午1点,经济观察网多次拨打小区所在街道办3个座机电话,其中两个无人接听,一个处于通话中。西安市雁塔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电话只显示:电话正忙或正在通话中。 我是B类还是C类密接? 2021年12月25日13:37,孙辉向单元业主群连连道歉。 据孙辉自述,其在高新区科技二路西安光电园上班,12月21号下午出现发烧、头痛、眼痛、腹泻、咽痛症状,并在自己家的小房间里自主隔离,晚上通过公司向防疫部门报告。 12月22日凌晨1点半,公司领导电话通知孙辉:公司已有1名同事确诊,让他赶紧收拾东西。凌晨2点,孙辉起床收拾好东西,把家里做了一遍消杀,等相关人员上门把自己带走隔离。 根据12月22日防疫部门的通报,截至12月21日,西安市高新区光电园已在全员核酸检测中筛查出15人核酸检测阳性,需紧急摸排12月16日以来在高新区西安光电园(科技二路77号)出入人员。 公开资料显示,雁塔区是西安的一个行政区。高新区指西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所有土地都在雁塔区辖区内。孙辉住在高新区的几位同事22日接到通知,最迟23日就被接走隔离了。而孙辉在高新区光电园上班,家住雁塔区,最后一次上班是12月17日,符合“12月16日以来在高新区西安光电园(科技二路77号)出入人员”流调范围内。 12月22日早上,孙辉出现口鼻流血。与此同时,由于公司第一个确诊病例同事住在长安区,长安区疾控电话询问了孙辉的住址,表示孙辉应属于雁塔区,会将他的情况转达给雁塔区疾控部门,但孙辉等到下午没人联系他。孙辉主动联系物业、向社区报告,请求带走隔离,社区的回应是:先做核酸。 …

维州暴雪教训:冬季开车要准备的保命物品

维州暴雪教训:冬季开车要准备的保命物品 世界新闻网 01/05/2021 暴雪侵袭之下,维吉尼亚州东部的I-95高速公路(Interstate 95)路段交通瘫痪,某些驾驶人被卡在路上将近24小时。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救难人员指出,这场维州大雪为民众带来的教训是,冬天开车要在车上备妥保命物品,包括保暖衣物以及可以用来做为车辆挡风隔热之用的毯子等。 科罗拉多州斯廷博特斯普林斯消防救难队(Steamboat Springs Fire Rescue)紧急救护技术员(Emergency Medical Technician,EMT)哈特曼(Isaiah Hartman)接受CNN访问时说,对他个人而言,冬季开车出门首先要准备的重要物品就是「能够让你保暖的任何东西」。 他举例说,保暖物品从手套、毛袜、暖暖包(hand warmers,又称暖手宝)都包括在内,毯子则有多重用途。他表示,毯子不但可以拿来裹住身体御寒,当遇到严峻的酷寒气候时,还能拿来挡在车窗,避免冷风窜入,做为让车子保持温度的隔热之用。 哈特曼说,准备一双能保暖的靴子也是很重要的,尤其是在紧急情况下不得不弃车离开,必须在雪地行走时。 他表示,雪铲也是车上必备工具,当车辆被大雪掩盖时,能在排气管附近铲清积雪。他说,最好一次就把排气管附近的积雪尽量铲光,才不必在天寒地冻之间一直下车重复相同动作。他说:「如果能把积雪清除到能看到路面,是最理想的」。 雪铲的另一个功能,是在轮胎被卡住时,协助脱困。哈特曼说,猫砂(kitty litter)也能帮助车子从雪地里脱困,可以准备一小罐放在车上以备不时之需。 他说,把猫砂洒在轮胎底下,可以增加磨擦力。 冬天如果要开车出远门,哈特曼说,出城之前要先确诊油箱至少有一半的汽油,万一遭逢暴雪被困在路上,则可不时让引擎熄火,让暖气运作,在车上至少能够较为保暖。 若遇大雪而受困路上,哈特曼说,最重要的事情就是打911电话求助。他表示,如果手机还有电,紧要关头之下最重要的保命要务,是要让消防单位知道受困地点何在。 他说:「我们可以通过手机定位,知道你的确切地点或大概位置。」 Source 无天气预警 驾驶被Google导航「骗」入绝境 …

五常突然很严肃地说不能打核战争

五常突然很严肃地说不能打核战争 来源 远方青木 1/05/2022 地球五大常任理事国,也就是拥有氢弹的那五个巨无霸,突然集体发布了一份联合声明,共同强调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 中国发布的声明全文是这么写的: 中华人民共和国、法兰西共和国、俄罗斯联邦、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和美利坚合众国认为,避免核武器国家间爆发战争和减少战略风险是我们的首要责任。我们申明核战争打不赢也打不得。鉴于核武器使用将造成影响深远的后果,我们也申明,只要核武器继续存在,就应该服务于防御目的、慑止侵略和防止战争。我们坚信必须防止核武器进一步扩散。我们重申应对核威胁的重要性,并强调维护和遵守我们的双、多边不扩散、裁军和军控协议和承诺的重要性。我们将继续遵守《不扩散核武器条约》各项义务,包括我们对第六条的义务,“就及早停止核军备竞赛和核裁军方面的有效措施,以及就一项在严格和有效国际监督下的全面彻底裁军条约,真诚地进行谈判”。我们愿保持并进一步增强各自国家措施,以防止核武器未经授权或意外使用。我们重申此前关于不瞄准的声明依然有效,重申我们不将核武器瞄准彼此或其他任何国家。我们强调愿与各国一道努力,创造更有利于促进裁军的安全环境,最终目标是以各国安全不受减损的原则建立一个无核武器世界。我们将继续寻找双、多边外交方式,避免军事对抗,增强稳定性和可预见性,增进相互理解和信任,并防止一场毫无裨益且危及各方的军备竞赛。我们决心在相互尊重和承认彼此安全利益与关切的基础上开展建设性对话。  这个开头就很吓人,用的是五常的正式全名。 官方文件里说我们中国如何如何,和说我们中华人民共和国如何如何,这一看就知道完全不是一回事。更别提后面把其他五常的全名都给挂上了。 俄罗斯不叫俄罗斯,叫俄罗斯联邦。 英国不叫英国,叫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 中华人民共和国和大不列颠及北爱尔兰联合王国认为,不能打核战争。这话没错。但好端端的你们一脸严肃的说这个干嘛?同款文件同时被法国、俄罗斯、英国和美国发布,语言不同,但意思完全一样,一字不改。美国白宫发布的全文如下:  俄罗斯克林姆林宫发布的全文如下:  可以看到,除了开头五个国家的排序稍微有点不一样之外,其余全部完全一致。说到这个国家名称的排序倒也好玩。 中国、美国和英国的排序写的都是中法俄英美,俄罗斯写的排序是中俄英美法,法国那边写的是中美法英俄。 都把中国排第一个,挺好玩的。。。 当然,这个不重要,重要的是这种正式把五常的国名列在一起是极其罕见的事情。看了几十年国际时政新闻,五常的正式全称集体出现在一份文件里,这还是头一次。 上一次看来类似的隆重情景,还是在《流浪地球》里。当时,吴京进入总控室,指责人工智能莫斯叛逃地球,而莫斯拿出了五常的授权书,说这是在给人类留下文明火种,吴京瞬间哑口无言。  五常的全名列在一起,哪怕是在电影里,那也都是在开始决定全人类命运了。在同一份文件里,如果五常把自己的全名都写上去了。哪怕字再少,分量都贼可怕。 五个拥有氢弹的国家发了个认真的公告,认真的和全人类商讨“核战争不能打”这件事。你们认真的样子,实在是有点吓人。  元旦刚过没几天,你们五个到底要干嘛?一时间,全球媒体都震惊了,大家都摸不清头脑,各种猜测纷纷而至。 最常见的说法,就是要打仗了,在打仗之前大家先约法三章,不能用核武器,只打常规战争。这是最直观的猜测,看起来也有三分道理,但其实这是不可能的。 不管和谁打仗,五常都没必要发这种通知。如果是五常要和小国开战,压根没必要和你说什么,我用不用核武器根本不需要通知你。如果是五常之间内部打常规战争,那也内部互相商量下就可以了,达成约定就行,也不需要对外特地公 告什么。如果是五常要打核战了,那就更更没必要对外通告什么了。总之,不管五常要干嘛,都没必要特地对外公告,而且还用这么严肃的语气说话。 最近到底发生了什么,值得五常如此兴师动众的发言?如果不是要打世界大战了,那是为了什么?2022年1月3日发表的这份公告,究竟是在针对谁? …

出现一个病例就全区封闭,宁波北仑的防疫为什么这么特殊?

出现一个病例就全区封闭,宁波北仑的防疫为什么这么特殊? 来源 北风雪林 1/04/2022 施行精准防疫,尽量保障民众正常生活的政策之后,往往出现1个确诊病例,地方政府会选择“封区”。封控的是病例所在小区,最多扩展到病例所在社区。可就在2022年的第一天,因为确诊一个病例,宁波北仑宣布“全区暂时封闭”,封闭的不是一个居民小区,也不是一个社区,而是一个行政区,人口超过83万人。这算防疫过度么? 宁波北仑有什么特殊? 宁波北仑区之所以特别,是因为北仑港是世界第四,全国第二的深水良港,上海港主要赢在集装箱吞吐量,如果算散货吞吐吨位,北仑港的排名还要提升。 再加上得天独厚的水深,洋流,气候等特征,北仑港是我国停泊超重吨位油轮的第一深水良港。依托港口,北仑的产业也很特殊,在别的城市创建一个“国家级经济开发区”都很吃力的情况下,宁波只是北仑区就有国家级经开区、高新技术开发区、国家级保税区共五个! 宁波北仑港依靠在我国外贸中的特殊地位,在民间一直有个段子:“北仑港口一封控,布林肯也要抖三抖”。因为北仑港是重要的进出口货物集散地,因此一直是“新冠病毒从货物通道进入国内”的重点防范区域。在过去一年多的散发病例里,就曾经发生过北仑港装卸工人的集中感染。 从病例流调能够看出什么?元旦这天,听说宁波北仑确诊了一个病人,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港口装卸部门的工人感染,虽然我国机场港口等重点区域的防控十分严格,但是德尔塔与奥米克戎的破防能力确实超强。 然后我就看到了这个病例“最普通也最特殊”的流调。因为北仑病例是在元旦凌晨确诊的,所以当地公布了他从12月18日到12月31日的“14天轨迹”。 12月18日,患者7时许从新街道沿海村骑电瓶车去单位上班,并在单位食堂吃早餐。7时25分去车间上班(戴口罩), 10时40分在单位食堂吃中饭。11时许去车间上班,16时许下班,在单位食堂吃晚餐,16时25分去车间上班,21时许下班回家休息(单人居住),后未外出。 12月19日,7时40分骑车去北仑区中医院肝病科就诊,8时18分在新凤洋药店(凤洋二路534-536号)购买药品,之后骑车回沿海村居住点,8时44分在小李水产购买海鲜,9时许在百慧福超市购物(沿海村出租房11幢),之后回家未外出。……12月31日 ,7时许从沿海村骑电瓶车去单位上班,在单位食堂吃早餐。7时25分去车间上班(戴口罩)。 10时30分打车(浙B835S3)前往北仑区中医院就诊,因拟住院进行核酸检测。11时10分在沙县小吃(凤洋二路)吃饭(接触店老板夫妻2人、同就餐3人)。 11时30分骑共享电瓶车回单位上班。19时许下班骑电瓶车回家,未再外出。2022年1月1日0时58分,由负压车送至定点医院隔离治疗。 有些朋友会感觉诧异:确诊病例的14天轨迹非常重要,任何一个地方都不能错过,我怎么还用“……”直接忽略了十几天的行动轨迹呢?因为这个确诊病例的轨迹太“规律”,太单调了。 在过去的14天,除了12月19日,他因为去中医院看肝病,才请假看病,并且到超市购物后回家未外出。其他的每一天,他都在早晨7点准时出门,自己骑电动车上班。 7点45分,公司食堂吃早餐,然后去车间上班(戴口罩)。因为是(三班制),所以中餐比普通人早一些。每天都是10点40吃中餐,然后去车间上班(戴口罩)。16点半公司食堂吃晚餐,然后去车间上班,晚上21点下班骑车回家没有外出。 14天里,除了一天到医院看病,都是7点出门,自己骑车上下班,三餐都在单位食堂,晚上九点下班后回家,没有外出社交。12月31日早晨还是因为要办理“住院手续”,到医院做核酸,做完核酸,照常回车间上班,晚上下班回家,等到深夜医院确认核酸异常,才在凌晨进行“救护车转运”隔离治疗。许多网友看了这位确诊病例的14天轨迹,瞬间破防。 中国打工人的14天,也太勤勉,太单调,太孤独了一些。上 下班骑车,车间三班倒,三餐公司食堂,每天在公司14个小时,离开公司后两点一线,零外出,零社交,没有夜生活。这是自律么? 更多的感觉是“机械”而又“孤寂”。在全国上下一片“疼惜与感动”的氛围里,我从流调里,看到了别的东西。一个病例被感染,查询流调是为了分析“感染与传播的链条”。 当下国内,最常见的“新城市第一个病例”,有两种感染途径。 …

西安“求”隔离病例已得到救治 此前一家6口全部确诊

西安“求”隔离病例已得到救治 此前一家6口全部确诊 来源 经济观察报 1/04/2022  为了“求确诊”,2021年12月25日下午1点半,西安市雁塔区金地西沣一位住户孙辉(化名)在楼栋业主群里发出3段长长的致歉,并说出了自己从12月21日以来求救治的经过。 10个小时前的12月25日凌晨3点,孙辉的妻子被确诊感染新冠病毒,并被转移到西安胸科医院救治。 而从12月21日同事被确诊开始,按照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规定,孙辉应为B类密接,且其本人已出现发烧、头痛、腹泻、咽痛等症状,但孙辉被社区、雁塔区防疫部门要求居家隔离了6天,直到12月28日住院。 2022年1月4日,孙辉向经济观察网表示:现在自己已经得到救治,家人也都好。孙辉的邻居透露,其他业主当时看到孙辉消息也心急如焚,发动所有人给社区、防疫部门、12345、110、120等打电话。 从12月25日开始,金地西沣小区确诊楼栋被封控管理,工作人员上门做核酸,其他楼栋的居民每天下楼在单元门口做核酸。半个月来,小区住户已经做了十余次核酸检测。 1月4日上午9时左右,西安一码通“崩”了,前述孙辉的邻居在楼下等了许久,最后因为天气太冷又返回家中等待小程序恢复。到了下午1点,她才好不容易刷出一码通,成功完成了今日份的核酸检测。 1月4日上午11点和下午1点,经济观察网多次拨打小区所在街道办3个座机电话,其中两个无人接听,一个处于通话中。西安市雁塔区疫情防控指挥部电话只显示:电话正忙或正在通话中。 我是B类还是C类密接? 2021年12月25日13:37,孙辉向单元业主群连连道歉。 据孙辉自述,其在高新区科技二路西安光电园上班,12月21号下午出现发烧、头痛、眼痛、腹泻、咽痛症状,并在自己家的小房间里自主隔离,晚上通过公司向防疫部门报告。 12月22日凌晨1点半,公司领导电话通知孙辉:公司已有1名同事确诊,让他赶紧收拾东西。凌晨2点,孙辉起床收拾好东西,把家里做了一遍消杀,等相关人员上门把自己带走隔离。 根据12月22日防疫部门的通报,截至12月21日,西安市高新区光电园已在全员核酸检测中筛查出15人核酸检测阳性,需紧急摸排12月16日以来在高新区西安光电园(科技二路77号)出入人员。 公开资料显示,雁塔区是西安的一个行政区。高新区指西安的高新技术开发区,高新区所有土地都在雁塔区辖区内。孙辉住在高新区的几位同事22日接到通知,最迟23日就被接走隔离了。而孙辉在高新区光电园上班,家住雁塔区,最后一次上班是12月17日,符合“12月16日以来在高新区西安光电园(科技二路77号)出入人员”流调范围内。 12月22日早上,孙辉出现口鼻流血。与此同时,由于公司第一个确诊病例同事住在长安区,长安区疾控电话询问了孙辉的住址,表示孙辉应属于雁塔区,会将他的情况转达给雁塔区疾控部门,但孙辉等到下午没人联系他。孙辉主动联系物业、向社区报告,请求带走隔离,社区的回应是:先做核酸。 孙辉又向12345热线报备,“小区所在的电杜街道办一会说我是C类,一会说我是B类,让我跟家人一起居家隔离,让我等通知”。 令孙辉费解的是,为什么街道办、社区把自己认定为C类密接。和他在同一个办公室工作的同事在高新区被认定为B类,一码通变成红码,并被带走隔离。而孙辉在雁塔区,则被认定为C类。 2021年5月印发的新型冠状病毒肺炎防控方案(第八版),将同一空间、同一单位、同一座建筑、同一栋楼内与德尔塔疑似和确诊病例(A类)在一起的人员定义为密切接触者(B类),C类则为次密接,D类则为一般接触者。 12月23日上午,社区告诉孙辉其21日上午做的混采核酸检测有异常,同时,孙辉所在公司出现第二例确诊。 在自己已确认为同公司确诊病例密接、且已有发热、咽痛等症状的情况下,孙辉请求集中隔离,得到的回应是先等核酸,继续和家人居家隔离。此时距离孙辉第一次上报已经过去两天,街办、雁塔区防疫指挥部仍表示(和确诊病例)同一办公室不算是B类,而是C类;同一个中央空调也没关系,核酸混检异常也没关系;症状明显也没关系。 同公司其他没症状的同事都已经被隔离,而孙辉仍被雁塔区防疫部门告知:继续和家人居家隔离,等消息。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