郎朗曾代言钢琴网课爆「欠薪停课」北美家长求偿无门

郎朗曾代言钢琴网课爆「欠薪停课」北美家长求偿无门 世界新闻网 6/28/2022 多名居住在北美的家长28日表示,她们订购总部在上海的「真人一对一在线乐器陪练」企业VIP陪练项目,疑因未发薪资,目前已无人上课,家长们因远在海外,无法联系该平台或当地警局,求助无门。钢琴家郎朗因是该项目的代言人,也饱受争议。 家住宾州居住的张姓女士表示,她于2021年初购买VIP陪练的套餐,让孩子安全远程练琴,日前老师却通知指陪练平台因未付员工薪水,已停课,她受邀进入微信维权群后,发现群内已有数百名来自世界各地的华人家长有相似遭遇。 另一邓姓家长表示,VIP陪练的总部设在上海,用户通过平台使用第三方付费软件PayPal支付课时费后,陪练机构的老师会致电告知课时详情;她说,由于这种在线陪练购买越多课时越便宜,且可要求平台返还未使用的课时费用,因此家长会「囤课」,选择合适的时间再上课。 她说,她上周末得知无人上课后,多次通过社群媒体与平台联系VIP陪练,都无人回应,感到求助无门,「我还算幸运,剩100多个课时,损失1000多元,有的家长损失的课程更多」。 客服电话:1 (888) 666-7723 客服邮箱:customerservice@huarenstore.com 独立日提前购,22款风靡华人圈的厨房小家电特惠推荐,速来选购! 在纽约皇后区居住张姓妈妈表示,她曾在2018年购买VIP陪练的两个套餐,后因疫情爆发等原因,直到去年11月才继续使用未完成的课时,她的孩子日前虽可继续进入平台,但已无人授课,「去年底曾想申请退款,但想着有名人代言,就继续『囤课』」。 在阿拉巴马州居住的林女士表示,因自己不懂音乐,看到名人代言在线陪练,就为两个女儿购买了课程,上周末突然被告知停课后,她先联系平台未果,随后又致电PayPal,被告知支付时间已超过180天,无法退钱,「剩了200多个课时,大概2000元左右」。 一名VIP陪练的老师表示,平台原本定于每月10日发薪,但今年4月被小音咖收购后,发薪日改为每月的25日,随后被要求居家办公,上个月未收到薪水;他说,他的工作平台已全部关闭,公司老板也失联,属于被迫离职。 根据21世纪经济报导,收购VIP陪练的小音咖承认因外部环境与内部预算不足等原因,目前资金紧张、运营困难,无法开展业务,但称将继续筹措资金,保证机构运营。 Source 中国教育机构又爆财务危机 「小音咖」积欠数亿人民币 世界新闻网 6/19/2022 中国又有大型教育培训机构出现财务危机。音乐教育机构「小音咖」拖欠学员学费和教师薪水可能约人民币1亿元(约1499万美元)。目前其在上海及广州的门市都已关闭。 综合证券日报及「财经」杂志报导,13日,小音咖创始人李艾在官方微信公众号发布给家长和老师的公开信,坦承资金紧张、运营困难,并制定了「纾困计划」。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小音咖教师维权群、家长维权群已经超过8个,每个群500人,被拖欠费用少则2万元,多则10万元,即使按照每人2万元计算,小音咖拖欠的学员学费、教师工资可能已超过8000万元。 至于被欠薪的教师,少则几万,多则10余万,而按照小音咖App(应用程序)上的介绍,该机构宣称有超过3000名的教师,涉及金额巨大。 …

华裔破解世纪数学难题惊动全球 称「想问题就是工作」

华裔破解世纪数学难题惊动全球 称「想问题就是工作」 世界新闻网 6/28/2022 华裔数学家张益唐记得很清楚,灵感击中他的那一天是2012年7月3日。当时想法大概已经有了,但总是差一点。于是他决定休息一下去拜访朋友,没有带纸笔,「只带了脑子」。他在朋友的后院再一次陷入沈思时,他忽然想到只要把其中的一些参数改一改,「就这么一下不就出来了么?」 整整十年过去了,至今在该问题上的进展,仍在使用张益唐开创的方法。张益唐证明的,是孪生素数猜想的一个弱化形式,在不依赖未经证明推论的前提下,发现存在无穷多个之差小于7000万的素数对, 从而在解决孪生素数猜想这个重要问题的道路上前进了一大步。2014年,他因此获得柯尔数论奖以及麦克阿瑟天才奖。 正如许多数论难题一样,孪生素数猜想是一个小学生也能听懂的题目,但要证明出来却极为困难。张益唐喜欢这种题目,「这就是数学的美,看起来简单,真要做非常不简单,某种程度它在挑战人类的智力,我喜欢这种挑战,这种美是在对智力的挑战里体现出来的」。 如果外行人想要体会这种数学之美,他比喻说,给一个充满好奇心的小孩这样一道看似简单的数学题,看到这样成对的素数怎么会有无穷对,小孩子一定会觉得太有意思了,就算不懂怎么证明也会一下被吸引住。「这就叫所谓的美吧,有时候我们体会美的时候,我们设想一下如果你是一个小孩,你对这个世界有什么感受,数学的美,某种程度和这个有点类似」,他说,「做数学家要有一点孩子气」。 张益唐的「大器晚成」的故事常被人津津乐道,因为1955年出生的他,直到2013年才发表其重要成就,甚至当时审稿人都差点因为论文来自一名默默无闻的数学家而打算推迟审稿。他回想起来社会的反应是超出他预料的,论文一出「可以说全世界都震动了」,当时他家里的电话响个不停,来自世界各地的媒体都争相报导。但他并不喜欢聚光灯下的生活,一直想要做回「普通人」。 八年前他路过波士顿时,接受世界日报采访,他忍不住倒苦水表示出了名实在太难受了。而次日见报的报导大标题为「张益唐希望做回平常人」,他的朋友开玩笑说,「你想当平常人的愿望都上报了,你还回得去吗?」张益唐一边笑说这段往事,一边表示无奈,抱怨出名后「自己时间也没了,空间也没了,别人都盯着你呢」。 直到现在,他也常常不好意思拒绝而不得不受邀参加各类活动。但他还是希望少一点,「现实生活不要弄太复杂繁琐」,他表示因为需要想问题,如果太复杂会干扰到到自己想问题。对张益唐来说,想问题就是工作。「很难说每天工作多长时间」,身边人也常常发现他也不说话,其实那是他在思考数学,「别人都不知道我在干嘛,这是我的习惯」。 客服电话:1 (888) 666-7723 客服邮箱:customerservice@huarenstore.com 独立日提前购,22款风靡华人圈的厨房小家电特惠推荐,速来选购! 他没有微信,手机也只是用来打电话,「不懂为什么年轻人低头看手机放不下手机,有那么好看吗」。而在年轻人看来,张益唐有点科技盲,在教授评分网站Rate My Professor上,疫情以来有一些学生抱怨张教授因为不太会用这些科技设备和软件,网课常出问题,建议其他同学修他的线下课。对此张益唐不好意思地笑笑,说他喜欢传统的方式授课,连PPT都不爱用,还是黑板上手写最能展现解题思路。 张益唐喜欢「闷声」挑战难题,而且都是那种世界级难题。多年前张益唐在普林斯顿一家中餐馆吃饭的时候,幸运饼干里的一张纸条他一直留着,「人生最有意思的事情是做别人说你做不到的事情」,他说「这很合我胃口」,至今都还留着那张纸条。 对于目前正在解的题目,他仍保密。他笑说主要是不习惯和人讨论,倒也不是讨论好和坏,而是因为有些问题深入到一定程度后很难表述,更像是直觉,让别人听懂很困难。当年他证明出孪生素数猜想的一个弱化形式,也是没有和任何人交流。因为在那之前早已有一群顶尖数学家就此开会,最终的讨论结果是觉得有生之年都不可能看到有人做出来。但由于张益唐不知道有这个会,心态不同,「我觉得还有可能做出来,于是我把它做出来了」。 Source 国际顶尖数学物理学家尼古拉·莱舍提金入职清华 清华新闻网 …

记者晒中美学校午餐图 上海大胜纽约…美网友:好想吃

记者晒中美学校午餐图 上海大胜纽约…美网友:好想吃 中国新闻组 6/28/2022 纽约市学生和家长日前集体抱怨学校午餐太差、吃不饱,市长亚当斯(Eric Adams)回答,「(你们)只是没习惯健康食物」。美国一名独立记者丹尼·海丰(Danny Haiphong)日前在网上晒出一张纽约和上海学生的午餐对比图,引发话题。看了上海学生的餐盘,不少美国网民直言「好想吃」。而中国网友一脸骄傲,「上海这个午餐水平算差的,比这好的地方太多了」。 观察者网报导,图中可看到,上海学生的午餐有鱼香肉丝、番茄炒蛋、青菜炒豆皮,一份米饭,无论是菜还是米饭,量都非常足;纽约学生的午餐是一颗小橘子、一小堆花菜及一个切开的面包,中间夹着一块肉,以面包的大小对比来看,这个餐盘并不大,看起来空荡荡没有多少食物。 美记者表示,这张图片已是相对丰富的一餐了。这张图片出自一美国网友,他在4个月的时间里多次发布了纽约皇后区某学校的午餐,这些午餐共同特征是:量太少。该网友呼吁,「纽约人应该关注不健康食物对人身体造成的损害」。 无论是从质还是量来看,中美学生午餐差距颇大。不过,不少美国网友并不意外,「芝加哥也是这样」「我孩子在洛杉矶读书,上周有一天他们的午餐是一个苹果和一包生菜」「这个水平是比较普遍的了,美国的食物真的是跟哪里比都能输」。 有网友分析,这就是让大企业去管理学校的问题,对企业来说,利益永远是第一位,所以只好节约成本,这就是「资本主义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差别」。 还有网友结合实事吐槽,「现在美国纳税人的钱换来的就是各种战争武器,学生根本不在政府的考虑范围内」。 Source 客服电话:1 (888) 666-7723 客服邮箱:customerservice@huarenstore.com 独立日提前购,22款风靡华人圈的厨房小家电特惠推荐,速来选购! 研究称美国博士生面临现金危机 哈佛有多少穷人? 文章来源: cnBeta  6/06/2022 随着通货膨胀率的飙升,关于美国研究生财务状况的新数据引发了采取行动的呼吁。根据两名博士生收集的数据,生物科学领域的博士生工资远远低于美国几乎所有机构和部门的基本生活费用。 在数据集中的178个机构和部门中,只有2%的机构和部门保证研究生的工资超过生活费用。研究人员使用了由位于剑桥的麻省理工学院维护的生活工资计算器,这是一个广泛使用的基准,用于估计特定城市的基本费用,如食品、医疗保健、住房和交通费用。 大多数机构远远没有达到这个标准。例如,在盖恩斯维尔的佛罗里达大学,生物学博士生9个月的基本津贴约为18650美元,比该市无受抚养人的单身成年人年生活工资低约16000美元。在少数机构,包括哈蒂斯堡的南密西西比大学和弗米利恩的南达科他大学,9个月任用的最低保证津贴低于15000美元。 …

申请耶鲁等12所大学全录取 美台混血北一女孩分享心得

申请耶鲁等12所大学全录取 美台混血北一女孩分享心得 联合新闻网 6/28/2022 就读台北市北一女的混血女孩Emily纽莹姗,从小就热爱阅读,自会认字开始,就连去Costco都可以窝在购物车内看完一本书,求学过程从国小到高中从没补过习,且一路念的都是公立学校,压力大就靠阅读来放松,最终申请上美国耶鲁大学,作家王兰芬也在脸书分享采访纽莹姗的过程。 坐在卖场购屋车里 也可以看完一本书 纽莹姗的童年在父母亲的期望下开心成长,除了吃喝玩乐外,她几乎所有的时间都在做最爱的事就是「阅读」。「不知道是不是一种遗传」,母亲Gena透露自莹姗会认字开始,坐着看书,躺着看书,连去Costco都可以窝在购物车里读完一本,Gena笑说「阅读」给了女孩宽广的视野,也造就她在台湾一路念公立学校,最终得以申请上耶鲁大学的卓越能力。 母亲分享有次一家三口吃完饭要走路回家,她与先生过马路时突然发现纽莹姗没跟上来,吓得赶紧回头去找,才发现她刚在等红绿灯时,站在便利商店前看手上的小说,沉迷到完全没注意周遭的事物,让母亲笑说,「到底什么书好看成这样?」,而自上了国中后,当发现纽莹姗压力大时,「阅读对她来说就是最好的放松方式」。 纽莹姗的爷爷是二次大战时从德国至美国避居的犹太人,同时也是儿童文学方面的权威,因此不管是纽莹姗还是莹姗爸,都十分热爱阅读。一提到父亲,纽莹姗满脸灿烂笑容,「我爸爸满有趣的,他喜欢看书,也喜欢运动,还很会煮饭,我们家几乎都是他在煮,我们还一起听60至80年代的老歌,我在车上听披头四听到他们都烦了。」 父母没空管课业 女儿上资优班吓一跳 由于母亲认为中文比英文难学,因此决定让女儿从幼稚园到国小都念一般学校,「我工作很忙,出差时联系本都是爸爸签的」,有天老师告知母亲,纽莹姗考上资优班,让她当场吓了一大跳。纽莹姗也表示爸妈真的都没在管她的课业,「直到最近申请学校,同学才知道我爸爸不会看中文」,便询问以前作业都是谁帮她看的,没想到纽莹姗却回复「为什么作业需要爸妈看过,这种东西不是本来就是自己要做好吗」。 纽莹姗从小就养成负责的态度,连副科像表艺这些作业都要求自己认真做到最好,爸妈劝她「差不多就可以了」,她却不愿交出仅仅是差不多的成果。国小到高中这12年,纽莹姗也从来不曾补习,母亲说「她觉得那些时间可以拿来做自己喜欢的事情。」 但上了国中,纽莹姗却第一次面临文化冲击,「有一个什么组长,非常喜欢大声骂学生,很凶,不分青红皂白一起处罚,我觉得那样很不好,很没有礼貌」,后来进了数理资优班后,果然令纽莹姗非常感兴趣,「我觉得里面的老师,尤其是化学老师,改变了我的人生」。见到女儿上国中数资班那么快乐,连父亲都忍不住跟太太说「我怀疑老师喂她吃了什么,才让她那么兴奋,不管那是什么,都给我来一箱!」。 纽莹姗进了北一女科学班后,更是快乐到疯狂,「班上每个人都可以接受别人跟自己不一样」。高一下科学班学生需要自己去找研究室参与研究并做出论文,因此纽莹姗在台大的生物结构学研究室待了两年半,「看看什么基因可以转变成什么蛋白质,最远大的梦想是找到可以分解环境毒素的东西」,并在高二下学期开始准备美国大学的申请,结果得到包括耶鲁、布朗、柏克莱等12个顶尖大学的入学许可。 自认「学习热情、关怀弱势」是被青睐关键 纽莹姗透露自己录取多间国外顶尖大学的关键,「我觉得应该是我表现出强烈的多元学习热情,还有跨文化的兴趣,关怀社会与弱势的态度。他们重视对弱势的尊重,希望从大学出来的人可以照自己的兴趣发展,并且拥有领导能力,做出社会贡献。学校还非常在意,你在大学会是一个好的学生,好的朋友,好的同学。」 另外,纽莹姗也坦言各校最重视的就是「作文」,而通常名校要求的英文程度,她表示「就是托福,满分120,大概考100以上就可以了」。 然而,纽莹姗从小不仅爱好阅读外,也具备多项才艺。纽莹姗在很小的时候就跟妈妈说想德文,并一路学到大,此外她还喜欢跑步、折纸,甚至喜欢自己养酵母做酸种面包,也会弹钢琴跟吉他。就读北一女期间,她也参加热音社,同时还是「青少年去塑联盟」的一份子,成立视频家教平台帮助原住民儿童。 而最终决定去耶鲁,纽莹姗表示是因为喜欢该校的「读书风气」,「他们会鼓励你多修课,随便修什么都可以,直到你找到真正有兴趣的东西,大二下才正式选系,他们认为大学新生大脑仍在成长,还需要时间探索,师生比是梦幻的一比四,80%的课是在小教室上。」 尽管当初第一间申请的史丹佛拒绝了她,纽莹姗却开心表示,「虽然很失望,但他们的通知书仍尽全力安慰落榜的人,上面写谁也曾在18岁时被史丹佛拒绝,但最后拿到诺贝尔奖,成千上万像他一样的人,即使没有进到史丹佛,也拥有充实美好的人生。」并夸赞这个「落榜信」真的写得太棒了。 Source 客服电话:1 (888) …

美儿童冠病确诊病例 四周内近33万起

美儿童冠病确诊病例 四周内近33万起 文 / 黄秀嫱 6/28/2022 (早报讯)根据美国儿科学会和儿童医院协会周一(6月27日)发布的最新报告,在过去四个星期里有近33万起儿童冠病确诊病例。 新华社报道,自冠病疫情暴发以来,美国有超过1360万儿童感染冠状病毒。美国儿科学会说,目前迫切需要收集更多针对特定年龄的数据,以评估与新变种病毒相关的疾病严重程度及潜在的长期影响。 该学会说:“我们有必要认识到这一流行病对儿童健康的直接影响,但重要的是,我们需要确定并应对病毒对这一代儿童和青年的身体、心理和社会福祉的长期影响。” Source 客服电话:1 (888) 666-7723 客服邮箱:customerservice@huarenstore.com 纽约市府:儿童新冠疫苗绝对安全 华人家长:还是害怕 世界新闻网 6/23/2022 继联邦疾病控制及预防中心(CDC)上周末批准了儿童新冠疫苗,纽约市自22日起开放对六个月以上至五岁以下儿童的接种服务,市卫生局长瓦桑(Ashwin Vasan)22日表示疫苗对儿童「绝对安全」,但华人家长仍对其副作用和长期影响持观望态度。 市长亚当斯(Eric Adams)和瓦桑22日一早一同现身位于曼哈顿时报广场的疫苗接种中心,这是全市第一批为儿童提供接种服务的地点,吸引到约20几位家长带着刚会走路的、还在婴儿车里的、或是被绑在胸前的幼儿们到场排队接种;据卫生局统计,当日共计收到约150个预约,该地点一周可服务2500位儿童。 「这是具有历史性意义的一天,为了保护我们的孩子,我们已经等待了两年。」瓦桑说,作为父母,他对孩子的健康也十分担心,所以在仔细考察之后,可以坚信新冠疫苗对儿童是绝对安全的,「可能很多父母会担心长期影响,但我知道它是安全的。」 在该疫苗接种点门外围观的华裔家长Steve Kwok表示,「给年幼的孩子接种疫苗,还是让人感觉很可怕。」主要考虑到疫苗问世时间尚短,对身体有什么长期副作用尚且成谜,「而且年轻人本来抵抗力就强,对疫苗的需求度也不高。」他说自己25岁的大儿子拒绝打疫苗、21岁的二女儿因为要回亚洲旅行,为满足目的地国家的入境要求,只能接种,「我作为父母不会干涉,但全家仍持怀疑态度。」 亚当斯也承认,父母一定会对疫苗有顾虑,「成人疫苗是一回事,儿童疫苗的话,大人肯定会有很多问题。」 …

原来订邮轮有这些诀窍 华裔邮轮导游倾囊相授

原来订邮轮有这些诀窍 华裔邮轮导游倾囊相授 世界新闻网 6/27/2022 夏季旅游开始,不少华人长者都喜欢乘坐邮轮去周游世界,避免飞行和酒店的颠簸,但是邮轮预订学问大,华人资深邮轮导游分享预订邮轮的诀窍。 纵横集团邮轮部经理Jason Siu表示,邮轮游和其他旅游方式不同,堪称是最舒适的出游。他们今年邮轮团已恢复到疫情前的120%,下订单和出游人数也超过疫情前。主因之一是邮轮今年年初重开,不少邮轮公司在2019和2020年取消很多订单,客人为了要把累计的积分用完,纷纷预订邮轮行程。 对于邮轮的价格,他坦白说,邮轮价格没有比以前便宜,如果以前费用是800元,现在就是900元。虽然价格贵了,但价值高了,因为以目前通膨的消费水平,陆地上一周的酒店、交通、吃饭综合费用普遍上涨30%,而邮轮只涨了10%,这么比较就很划算了,且邮轮出游的性价比更好。他们今年卖的最好路线是阿拉斯加邮轮游,阿拉斯加暑假价格在1000元左右。一半预订的客人来自洛杉矶,因为南加夏天太热了,客人愿意选择从西雅图或温哥华去阿拉斯加避暑。 预订邮轮什么时候最便宜?Jason说,只要小孩放假都最贵,邮轮发烧友基本都是退休人士,他们会避开暑假春假,通常暑假后的9月开始便宜,今年9月和10月都会有几百名游客跟着他们一起上邮轮。以往邮轮公司会有最后一分钟的好康折扣,但是现在都没有看到最后一分钟的好康。建议大家早点预订,越早越便宜。尤其是那种邮轮跑完行程返回原地的顺风车行程最为划算,如一些横跨大西洋的邮轮在返回美国时,一个晚上才50元到80元。 一年四季有不同的邮轮路线选择,春天夏威夷最美,夏天美西去阿拉斯加,秋天去欧洲地中海,美东去新英格兰,冬天去热带岛屿和加勒比海。Jason说,每个地方准备的东西也不同,如去墨西哥,一定要带防晒霜,去阿拉斯加一定要带风衣和保暖衣服、手机防水套。去阿拉斯加通常最好交通是邮轮,如选择西雅图循环线去阿拉斯加机票便宜且邮轮大一些,但缺点是没有看到北面的风景。如果是西雅图进,安克雷奇(亦译安克拉治)出,机票贵一些,船小一些,但是能到阿拉斯加北面。 客服电话:1 (888) 666-7723 客服邮箱:customerservice@huarenstore.com 邮轮选择住什么位置最舒服?Jason说,舱位分四个部分,内舱经济实惠,如第一次去坐邮轮,建议选择阳台房,可以看风景,相比海景房虽然有窗户,但是很鸡肋。疫情后阳台房预订量大幅上涨,不仅更安心,且行驶期间和到达目地可以看风景。 很多人觉得住的越高越好,Jason说,其实邮轮八层到12层没有区别,选择位置应以价格为导向,楼层越高越贵。他建议订最便宜的阳台房,且低楼层去餐厅更方便。如不喜欢晃,通常八楼的船中在高度和长度都属于中间。长者他建议住在船中,不建议选择前后的位置,因为要走很远的路,前后大概要好几百米。 作为和客人一起在船上旅游的邮轮导游,客人有什么需求都可和导游沟通,包括邮轮导览,哪些餐厅好吃,哪天是船长之夜、龙虾之夜,有邮轮导游在有任何好康时都不会错过。导游还会带客人去升降台看北极星,及俯瞰邮轮在冰川行驶这些独家视角。 Source 华人组团赴欧旅游多人染疫 万幸返美不需阴性报告 世界新闻网 6/26/2022 眼下不少国家对待疫情都实行「放开」政策,加之暑期旅游旺季到来,不少华人纷纷组团出国旅游,舒缓疫情下长时间枯燥的生活。虽然华人总体来说十分注重防疫,但是要去一些疫情严重的国家旅游,就必须要有面临被感染风险的认知。 本报21日报导一华资旅游团在欧洲旅游出现不少人染疫现象,甚至有打了第二针加强针的人仍中招。有同游读者李先生(匿名)回忆起这次旅游,很有感慨。李先生表示,此次旅游团的人员分别来自洛杉矶、纽约还有加拿大,总共上百人,大家集合后乘坐同一航班前往欧洲。起初因为同游者都是华人居多,很多人也是完全接种疫苗后才敢出国旅游,大家比较放松警惕。然而看似轻松的旅行,却因为中途传来同行者有确诊病例,变得紧张起来,之后更一发不可收拾,出现了人传人现象。 李先生说,这次旅行团共有三辆大巴,其中一辆的染疫现象严重,不少旅客在同一辆车上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一时间也是激起同行者恐慌。加之有不少旅客不认真戴口罩,车上也没有消毒措施,虽然大家互相提醒,但是组团旅游就避不开很多人在密闭空间的集体活动。比如旅游团会安排团餐,上百个人在一起吃饭,就容易出现传染现象。还有旅馆的住宿通常也是安排双人间,有些单人旅客就会被安排一起并房,大大增加了染疫风险。 …

(6/29 Wed 7:30PM EDT) 哈佛百人谈: 先做伞兵再学数据科学是怎样的体验?

如果您感兴趣往期回放, 请扫码进入。 www.watbox.org 预告 每个星期三加东时间7:30PM,加西温哥华时间4:30PM, 欢迎大家来参加哈佛百人谈讲座 哈佛百人谈讲座 先做伞兵再学数据科学是怎样的体验? 星期三 6月29日晚 7:30PM EST | 4:30PM PST 今晚邀请来的嘉宾 – 约翰(John) 讲座主题:先做伞兵再学数据科学是怎样的体验? John is a sophomore in Cabot …

搭机遇大狗同坐 华人差点吓昏

搭机遇大狗同坐 华人差点吓昏 世界新闻网 6/27/2022 日前华人乘坐阿拉斯加航空(Alaska Airline)返回洛杉矶的航班上,赫然发现自己身边坐着一只巨型犬,把她吓得够呛,幸好最后因不符合航空公司相关规定,大狗和其主人被请下飞机。 华人孙小姐日前乘坐阿拉斯加航班,为了增加舒适体验且也因为疫情,她特别选择超级经济舱的前排位置。但她坐下安置好一切,准备戴上耳机欣赏音乐时,突然一个毛绒绒的东西凑近,她定睛一看,差点吓昏。只见一只黑白相间的大狗跟着狗主人进入机舱。她当时还在纳闷,飞机上可以带这么大的狗吗?同时也暗自祈祷不要坐到自己身边。 结果好巧不巧,那只狗一屁股坐在她身边的座位上,孙小姐立刻心跳如雷。她说,那只狗站起来有一人高,坐在座位上也不老实,动来动去。她时刻担心那狗会扑上来,全身肌肉紧张,不敢呼吸。因为呼吸时能感受到浓重的狗狗气味。她不讨厌狗,但她还没修炼到和这么大一只狗自在地坐在一起的程度。但是狗主人显然很习以为常,不仅坦然坐下,还拿出手机开始玩。 孙小姐说,她试图换座位,但是机舱已经全满了,她真是退无可退,只能不断向空服人员发送求救的眼神。眼看飞机就要起飞,狗不断在座位上动来动去,她都快要尖叫出声了,周围的客人显然也很不安。 幸亏空服注意到这一场景,一名空服过来和狗主人确认狗乘机的相关手续,最后发现这一只狗不符合在机舱同机的要求。本来飞机即将起飞,但为了处理这件事导致延误了半个小时。最后狗主人和狗被请下飞机,孙小姐这才松了一口气。 回到家后,她处于好奇查了一下该航空公司对宠物同机的规定,发现除了要交100元外,阿拉斯加航空要求同机宠物必须在笼子里,而笼子要放在座位下面,且重量不能超过20磅,那只狗感觉明显超过了20磅也没有放在笼子里。 孙小姐表示,她还以为自己两年多没坐飞机,导致和时代脱节,不知道世界已经开放到了和宠物同席的程度,原来是对方没有遵守规定。 Source 华人组团赴欧旅游多人染疫 万幸返美不需阴性报告 世界新闻网 6/26/2022 眼下不少国家对待疫情都实行「放开」政策,加之暑期旅游旺季到来,不少华人纷纷组团出国旅游,舒缓疫情下长时间枯燥的生活。虽然华人总体来说十分注重防疫,但是要去一些疫情严重的国家旅游,就必须要有面临被感染风险的认知。 本报21日报导一华资旅游团在欧洲旅游出现不少人染疫现象,甚至有打了第二针加强针的人仍中招。有同游读者李先生(匿名)回忆起这次旅游,很有感慨。李先生表示,此次旅游团的人员分别来自洛杉矶、纽约还有加拿大,总共上百人,大家集合后乘坐同一航班前往欧洲。起初因为同游者都是华人居多,很多人也是完全接种疫苗后才敢出国旅游,大家比较放松警惕。然而看似轻松的旅行,却因为中途传来同行者有确诊病例,变得紧张起来,之后更一发不可收拾,出现了人传人现象。 李先生说,这次旅行团共有三辆大巴,其中一辆的染疫现象严重,不少旅客在同一辆车上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一时间也是激起同行者恐慌。加之有不少旅客不认真戴口罩,车上也没有消毒措施,虽然大家互相提醒,但是组团旅游就避不开很多人在密闭空间的集体活动。比如旅游团会安排团餐,上百个人在一起吃饭,就容易出现传染现象。还有旅馆的住宿通常也是安排双人间,有些单人旅客就会被安排一起并房,大大增加了染疫风险。 李先生表示,如果旅游团和旅客之间相互配合防疫,可能事态不会这么严重。一些旅客是会随身携带自测盒来检测的,但是也有不少旅客不愿意检测。因为欧洲对疫情管控比较松散,旅游团表示也没有权利要求大家检测。大家也都是花了钱出来玩的,有一些确诊患者因为怕影响之后的行程也刻意隐瞒。而且如果中途退团,旅游团需要退还之后的费用。种种因素导致这次的事态变得愈发严重。 客服电话:1 (888) 666-7723 客服邮箱:customerservice@huarenstor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