州高等法院裁定 纽约市非公民投票法案违宪 世界新闻网 6/27/2022 史泰登岛州高等法院27日作出裁决,认定纽约市允许非公民投票选举市级民代的法案违反纽约州宪法;市府则表示正在评估下一步举措,预计将继续上诉。 市议会去年12月9日通过法案,允许80万拥有合法移民身分的市民投票选举市级民代,拥有合法工作身分并在纽约市居住至少30日的居民就可投票,包括永久居民(绿卡持有者)、包括工作签证(H-1B)持有者、参加实习计划(OPT)的国际学生及工作签证配偶(H-4)等EAD工作许可卡持有者等,可以选举市长、市主计长、公益维护人、各区区长、市议员等职位,该法案已于今年1月生效。 然而,该法案生效后随即遭到一众共和党民代和选民团体诉讼,认为该法案不符合纽约州宪法,而且选民的投票权将被稀释;法官波尔齐奥(Ralph Porzio)在裁决书中表示,纽约州宪法明确规定了公民需要达到一定年龄和住址要求才可以参加选民登记并投票,其中就强调了「公民」一词。 他说,纽约州选举法也明确规定只有公民有投票权,纽约市通过的这项法案超出了州宪法的授权范围,若要允许非公民投票,须全民公投修宪。 根据市府数据,全市约有80万8000名成年移民拥有合法工作身分,其中13万为多米明尼加裔,11万7500人来自中国;法案通过后,非公民将在2023年的市议会选举中首次参与市级选举的投票。 波尔齐奥说,尽管投票权是公民的天然权利,纽约市也不能将州宪法对投票权的规定排除在外;他也同意原告提出的意见,认为允许非公民投票将稀释选民的投票权,也将导致参选人改变竞选方式;「虽然法案对原告尚未造成伤害,但此种伤害很快会发生。」 共和党各级民代对这一裁决表示欢迎;市议会少数党领袖博莱利(Joseph Borelli)表示,「今天的裁决证明,那些能够读懂州宪法中直白英文的人都能明白,非公民投票在纽约州是非法的。」州共和党主席兰格沃斯(Nick Langworthy)则表示,这项裁决是公民权利、选举公正性和法治的胜利。 市长亚当斯(Eric Adams)的发言人莱维(Fabien Levy)则表示,市府正在评估下一步举措;该法案的其他移民团体支持者则表示,计划到州最高法院上诉庭(State Appellate Division)继续提出上诉。 Source 金山教委会:洛威尔高中恢复择优录取 23-24学年实施 世界新闻网 6/23/2022 在旧金山教委会22日召开的特别会议上,教委投票以4:3否决了洛威尔高中(Lowell …
Category: EDUCATION
高中抽签录取 纽约华人要求按成绩重分配 世界新闻网 6/27/2022 近百名华人家长26日在市教育局前集会,抗议高中抽签录取政策,要求市府和教育局弥补抽签录取带来的不公平现象,将学生安排到和成绩相符的学校,并要求教育局取消抽签录取。 纽约市居民联盟(New York City Residents Alliance)组织这次示威。联盟主席臧东慧说,现在离开学还有两个多月,对于那些抽签录取的受害者,完全有时间根据他们的考试情况、填报的志愿,以及他们的居住地点,为他们挑选合适的高中。臧东慧强调,弥补抽签录取带来的不公正和伤害,让孩子能上一个愿意去的学校,是教育局的责任。 示威者激愤高喊「重新录取」、「分数有用」、「不要抽签」等口号,家长和学生们举着「教育局背叛学生」、「不要拿教育当赌注」、「重新择优录取」、「教育局让勤奋的学生失望」、「抽签伤害好学生」等,希望教育局听取家长和学生的心声。 居住在华埠附近的八年级华裔女生塞蕾娜(Serena)平均分是95分,按照她的成绩,原本可以上她想去的千禧高中(Millennium High School),但一抽签,她被分配到了下东城高中(Lower East Side Preparatory High School)。塞蕾娜的妈妈杰西(Jessy)说,她要么让孩子先进下东城高中,以后争取转学;要么让孩子读私校,但这两个选择都不容易。她说现在有第三个办法,就是搬出纽约,到外州去上学。 学生家长郑女士说,如果抽签录取不取消,孩子明年参加SHSAT考试时将面临更大压力。华人家长西蒙(Simon)的带着九年级和七年级的儿子参加示威。他说,如果抽签政策不取消,儿子明年就可能成为受害者。 纽约同源会创会会长陈慧华、社区人士周国东、华埠第65选区州众议员丘海伦、第49选区州众议员参选人郑永佳、美国纽约华人联合会理事长黄启旺等也于现场声援。 Source 金山教委会:洛威尔高中恢复择优录取 23-24学年实施 世界新闻网 …
Crimson Webinar Crafting a Compelling Personal Statement with a Harvard Grad and Admissions Expert When: Monday, June 27, 5:00 pm PDT | 8:00 pm EDT …
华人组团赴欧旅游多人染疫 万幸返美不需阴性报告 世界新闻网 6/26/2022 眼下不少国家对待疫情都实行「放开」政策,加之暑期旅游旺季到来,不少华人纷纷组团出国旅游,舒缓疫情下长时间枯燥的生活。虽然华人总体来说十分注重防疫,但是要去一些疫情严重的国家旅游,就必须要有面临被感染风险的认知。 本报21日报导一华资旅游团在欧洲旅游出现不少人染疫现象,甚至有打了第二针加强针的人仍中招。有同游读者李先生(匿名)回忆起这次旅游,很有感慨。李先生表示,此次旅游团的人员分别来自洛杉矶、纽约还有加拿大,总共上百人,大家集合后乘坐同一航班前往欧洲。起初因为同游者都是华人居多,很多人也是完全接种疫苗后才敢出国旅游,大家比较放松警惕。然而看似轻松的旅行,却因为中途传来同行者有确诊病例,变得紧张起来,之后更一发不可收拾,出现了人传人现象。 李先生说,这次旅行团共有三辆大巴,其中一辆的染疫现象严重,不少旅客在同一辆车上出现咳嗽、发烧等症状,一时间也是激起同行者恐慌。加之有不少旅客不认真戴口罩,车上也没有消毒措施,虽然大家互相提醒,但是组团旅游就避不开很多人在密闭空间的集体活动。比如旅游团会安排团餐,上百个人在一起吃饭,就容易出现传染现象。还有旅馆的住宿通常也是安排双人间,有些单人旅客就会被安排一起并房,大大增加了染疫风险。 李先生表示,如果旅游团和旅客之间相互配合防疫,可能事态不会这么严重。一些旅客是会随身携带自测盒来检测的,但是也有不少旅客不愿意检测。因为欧洲对疫情管控比较松散,旅游团表示也没有权利要求大家检测。大家也都是花了钱出来玩的,有一些确诊患者因为怕影响之后的行程也刻意隐瞒。而且如果中途退团,旅游团需要退还之后的费用。种种因素导致这次的事态变得愈发严重。 客服电话:1 (888) 666-7723 客服邮箱:customerservice@huarenstore.com 李先生说,之前报导的中途退团的那位大姐,因为确诊后出现发烧症状,在旅馆并房也睡不好,无奈选择停止这次旅行。大巴上的大面积染疫甚至还波及当地一个地陪导游,他在确诊后也退出了陪游,但仍有些人确诊了依旧坚持游完旅程。其实这些都还算是幸运的,有一位确诊者因为在医院确诊阳性后,当地政策要求他转阴之后才能出院,导致他不能和其他旅客一起返美,还有可能搭上医疗费用,真的是「赔了夫人又折兵」。 李先生指出还好美国政府出台最新政策,12日之后不再需要航空旅客入境时提供搭机前24小时内的新冠阴性检测证明,时间刚好在他们返美之前,否则这次可能会有大量确诊者被滞留在欧洲,他们的返美之路就会出现大麻烦。 通过这次出国旅游经验,李先生希望呼吁近期有旅游计划的朋友,一定要提前做好防疫措施,最好能买旅游保险,有备无患。近期出国旅游的人数明显暴增,旅途在外身体难免会因为环境地域等的变化,增加染病风险。虽然出行是自己的选择,但还是要多方面考虑可能出现的安全隐患。 Source 南加侨社爆群聚染疫 百岁华翁也中招 世界新闻网 6/24/2022 近日南加州圣盖博谷地区,爆出华人聚餐群体染疫事件;出席餐会的40多名华人中,至少四分之一感染新冠,其中包括一名百岁老人。而此次群体染疫的始作俑者,很可能是餐会上一名新冠刚刚转阴的新冠患者。那么这名染疫的百岁华翁治疗情况如何,这起事件又在侨社引起怎样的风波;今天的世说新闻,我们来看南加侨社群体染疫事件。 Source 纽约市府:儿童新冠疫苗绝对安全 华人家长:还是害怕 世界新闻网 …

The Education Department is creating a parent council to help them better engage in their children’s schools – a move that comes as Republicans tap …
学习是伴随我们一生的事,不论是学生还是家长,任何停止学习的人,都已经进入老年,无论是20岁还是80岁,坚持学习的人则永葆青春。这一次张伟用老师又给我们带来了学习英语的干货,作为成年人也有学习英语的机会,只要掌握好的学习方法,一定会事半功倍。活到老,学到老!只要不断学习,机会就会不断! 成年后学习英语几大心态,看看你中招了吗! 对英语的畏惧心态? 不敢发言,羞耻心作祟? 没有大段的空闲时间,找不到学习方法? 认为成年之后学习能力下降,再也学不好了? 不行不行不行 不能放弃!龙静老师在英语教育方面有着非常丰富的经验,并且非常清楚美国和中国的教育特点。不管是儿童、青少年还是成年人, 也无论你的英文具备什么样的基础,都一定会有适合你的英语学习方法。学好英语是我们出国必走的一步,保证我们在国外生活的质量,让我们看到更多的风景,遇见更多的机会! 嘉宾简介 龙静,托普朗宁英语研究院副院长,国际语言文化教育组织中国区秘书长。曾有4年AI语言教育产品研发,14年英文阅读项目及课程研发,7年国际教育管理的经验。曾任康桥地产集团国际教育项目总经理,万通地产教育公司副总经理,多所海外国际学校结构化阅读指导师。 龙静女士同时也是跨界两大教育体系的资深妈妈。一个孩子在全球不同国家和地区就读过6所国际学校,目前就读于美国埃默里大学金融和经济双专业,一个孩子在北京西城公立初中。 讲座主题 成年人还能学好英语吗?该如何更好地学习呢?讲座时间 北京时间:6月27日(周一)20:00—22:00 美东时间:6月27日(周一)08:00—10:00讲座概要 成年英语学习者的学习需求分析 二语习得法对成人英语学习的应用 iEnglish如何帮助成年人学习英语 如何为接受国际教育做好语言准备 为更好地解答大家的疑惑,帮助大家全面了解美国交流访问学者以及后续发展,访问学者那些事每周一、周三定期推出美国留学和交流访问学者访谈系列讲座,诚邀各领域精英人士和大家讨论美国留学、在美职业发展问题。包括美国访学、工作移民、和子女教育升学等话题,敬请期待! 有意向的朋友请扫描二维码 超高性价比美国MBA | 和北大EMBA、500强高管做校友 …
疫情致学童盯电子屏幕时间激增 可能影响健康 大公报 6/25/2022 【大公报讯】据《卫报》报道:一项最新研究表明,学龄儿童在新冠疫情期间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激增,每天额外增多了83分钟,可能影响学龄儿童健康,包括视力和心理健康。 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此项研究主要探究全球范围内疫情前后人们在电子屏幕浏览时间长短。研究结果表明,包括成年人在内,所有年龄段人在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上都有所增加。增幅最大的为6至10岁处于小学阶段的学龄儿童,每天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增加了83分钟。成年人增加了58分钟,而11至17岁的青少年,则增加55分钟。 研究还分析了大家因为不同原因而花费在电子屏幕时间上的时间,发现所有年龄段的人耗费在休閒或者非工作和学习的时间也有所增加。6至10岁的儿童再次出现最大增幅。 此外,研究还表明,增加使用电子屏幕的时间与儿童饮食不良、视力及心理健康恶化、攻击性等行为问题亦存在一定关联。研究员称,“长时间使用电子产品将对饮食、睡眠、心理以及眼部的健康产生负面影响”。 安格利亚鲁斯金大学的视觉和眼科研究所主任Shahina Pardhan教授表示,这是首次对疫情下人们增加荧幕时间和身体所受影响之间联系的系统性研究。 Source 专家示警远距教学恐影响注意力 吁家长应变改善 世界新闻网 6/21/2022 受疫情影响,台湾中、彰、投等县市停止实体上课,维持远距教学至暑假,但专家示警,长期使用3C产品恐影响注意力、口语沟通及人际交互,甚至依赖成瘾产生负面情绪,建议家长应提前预防应变,若已有负面行为状况可就医寻求专业协助。 南投医院职能治疗师柯孟蓁指出,有研究发现儿童在观看电视、使用3C产品的时间越长,其注意力不足、分心及过动现象越明显。且当照顾者越依赖3C产品,也易影响到孩童使用3C产品的使用方式,很可能使孩童有负面的情绪行为产生。 此外,长期使用3C产品远距教学除造成注意力问题,也使得群体生活、与他人交谈交互的时间大幅减少,进而影响儿童口语表达沟通与社会人际交互的表现,甚至造成沉迷网络、3C成瘾等状况,柯孟蓁建议家长可通过4个方法预防应变。 柯表示,首先,照顾者及儿童皆须有正确使用3C产品的观念,照顾者尤为重要,须了解3C产品对自己与孩童可能的影响及优缺点,指导或给予儿童及青少年正确的3C使用规范,适时中断使用时间要求休息,较能避免3C产品依赖与成瘾。 客服电话:1 (888) 666-7723 客服邮箱:customerservice@huarenstore.com 再来就是,照顾者若时间允许,建议尽可能陪着孩童使用3C产品,进而知道孩童在使用上课及游戏的状况,并过程中及时导正使用方式;第三就是,创建3C产品使用时间表,如课表班安排可使用3C时段,并严格运行时间表的调度。 最后也最重要的最后一步,就是提供孩童适当的休闲娱乐活动,柯孟蓁说,疫情期间较不适合出游,照顾者可使用桌游、美术劳作折纸等实体益智游戏或静态活动,让孩童在游戏之余加强练习注意力持续度、手眼协调、动作计划等能力。 …

中美物价比较,这轮通胀,谁能撑到最后?? 茶狐看世界 6/25/2022 这几天网上流行一张「通胀行星图」,中国的通胀是最低的,只有2.1%,最高的是土耳其73%,处于魔幻区,咱的老冤家,连说梦话都离不开China的米国,8.6%,处于水深火热的状态,很多人表示怀疑。其实,怀疑、批评、赞美都可以,但不能只有一个结果,重要的是思考过程。否则就沦为口水战,毫无意义。虽然我们都不是经济学家,但是根据日常生活体验和数据整理,还是可以得出比较靠谱的结论,只不过有点费时间。所谓通胀,就是「物价上涨」,而物价基本可以分为四大类「衣、食、住、行」。 行现在中国的92号油价已经突破9.2元,昨天我加了一次油,花了540。那美国油价呢?抖音上有很多美国油价的视频,但我劝各位不要看。不是说那些视频造假,而是立场不同的人,选择性拍摄,结果会有很大区别。另外,短视频最大的问题就是信息密度太低,很难把一个问题的前因后果说清楚,基本上都是断章取义。美国的油价非常复杂,别说全国统一价,就算隔一条街,也不同价。同一天拍出的视频,不同的地区,价格差距50%都有可能。美国的油价还分为,会员价、现金价、信用卡价、洗车价,等等。Costco的会员价比较便宜,印度人开的加油站最喜欢现金价,至于洗车价,就是一些加油站为了吸引眼球,刻意打出非常低的价格,但走近一看下面有一行小字,加油之后必须洗车。 观察美国油价最好的方法就是,去看AAA (美国汽车协会)的实时价格。网址:aaa.com现在,全美的平均油价是5美元/加仑。1加仑=3.8升 1美元=6.7人民币,也就是说,目前美国92号汽油,相当于8.8人民币/升。总的来说,美国的油价还比中国稍微便宜点。根据global petrol prices 网站统计,2022年 6 月 20 日,全球汽油平均价格为9.74 人民币/升。在 169个国家地区中,最便宜的是委内瑞拉,0.15人民币/升,最贵的是香港,20人民币/升。欧洲国家普遍在14人民币/升以上。中国排第95位。美国排在第75位,几乎是所有发达国家中最便宜的。那么,美国人民的出行成本比中国人就低嘛?也未必。 目前全球日均1亿桶石油消费中,美国占据了约20%,中国占据了13%,美国人口3.3亿,中国为14亿。这么一算,美国以中国23%的人口,消耗了中国153%的石油,人均消费量是中国的6.5倍。2021年,美国的人均GDP按照汇率算,为6.93万美元,而中国是1.24万美元。美国是中国的5.6倍。美国人以中国5.6倍的人均GDP,消费了6.5倍的石油。中美两国,石油支出在收入中的占比,几乎相同。为啥美国人消耗这么多石油呢?主要两个原因。首先,美国的公共交通太烂。全美国,除了纽约,基本就没有像样的地铁系统,而中国呢,体现了基建狂魔的本性,全世界排名前十的地铁系统,9个都在中国,意不意外?我去年查的时候,还只有7个,这可不是中国人自己排的,而是来自美国维基百科的数据。 至于高铁就不再多说了,美国为零,中国占全世界所有里程的70%。中国的公共交通不但全世界最先进的,还可能是全世界最廉价的。人均GDP超过1万美元的国家里,中国的地铁是最便宜的,高铁也是最便宜的。在我的记忆中,公交车票,大概已经20年没有变过,都是2元,在宁波办下载公交app,还能打六折,几乎相当于免费。社会财富其实就是一个大饼,中国油价稍高,但我们有全世界最好的公共交通。这相当于「开车的人,间接补贴坐公共交通的人」。其次,美国的城市密度太低。高楼少,平房多,多数城市就是摊大饼模式。我在美国体验过各大城市的出行高峰期,比如洛杉矶、芝加哥、纽约、旧金山。那拥挤程度堪比北上广。但有一说一,非高峰期,美国公路的驾驶体验,远比中国好。美国的停车位也远比中国友好。美国是一个车轮上的国家,私家车一年开五六万公里,稀松平常,而中国的私家车很多一年都开不了1万公里,我上次去做保养,遇到一个车主,一年才开2000公里,他说,平时不开车,也就周末出去玩才开。在中国的大城市,上下班开车既浪费时间,又浪费钱,而且市中心停车费越来越贵。要在市中心上班地点附近,拥有一个停车位,很不容易。中国放开油价,政策逻辑大概是,鼓励全民买车,刺激消费,买了之后最好都别开,留在家里当工艺品欣赏。这一点,与日本不谋而合。出租车价格 2022年6月23日,美国波士顿,如果用uber打车,从市中心的市政厅,到10公里以外的居民区,起步价是26美元。同一天,在中国宁波,用T3打车,从市中心的喜来登到10公里之外的蓝青学校,起步价是26人民币。相同的距离,价格都是26,不同的是,一个是美元,一个是人民币。1990年,温州出租车的价格是5块钱,不计里程。2000年,我读大学时,出租车的价格是10元起步,后来因为油价上涨,还要加燃油附加费。那时候,「的哥」要缴纳所谓的份子钱。而最近几年,网约车崛起,份子钱慢慢消失。现在宁波的出租车起步价是11元,只不过里程缩短到3公里。燃油附加费,现在也没了。中国出租车价格的稳定。一方面是网约车的竞争,原来既得利益的客运公司,只能被迫割肉。另一方面是,新能源出租车的普及,摆脱油价影响。疫情后,我在全国各地打车,90%以上都是电动车,还有一部分是天然气车,燃油车几乎绝迹。电价和油价不同,电价几乎不变,所以出租车也不存在油价上涨的压力。 食查美国物价,最好的方式就是去numbeo.com网站,有中文显示,非常详细。美国的垃圾食品真的便宜,比如麦当劳、肯德基,份量大,价格低。最有代表性的就是麦当劳巨无霸指数,在宁波,一个巨无霸套餐,42人民币,美国西雅图10美元。 以美国人的收入,垃圾食品的购买力远超过中国,在美国,垃圾食品都是最底层群体的日常食物。在中国,穷人顿顿吃麦当劳,还真吃不起。不过,我们有便宜的兰州拉面和沙县小吃,在宁波一碗兰州拉面的价格10元。十几年前,我记得是6块一碗,疫情之前,大概是8块。2019年,我在美国湾区,吃过一碗最便宜的兰州拉面,连税加小费15美元。现在的平均价格是19美元。 美国现在最便宜的生鲜App就是Weee,由三位上海交大校友创立,如今已是美国风头最盛的生鲜电商。Weee的创业灵感,说来也简单,就是「全套抄袭」中国前几年红火的生鲜团购模式。我最近用了几次某团的优选,买菜体验非常好,价格很便宜,送到小区门口的杂货店,有空去拿一下就可以。其实,「多多买菜」更便宜,但提货点离我家太远,还没用过。 客服电话:1 (888) 666-7723 客服邮箱:customerservice@huarenstore.co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