欠债3千亿破产!昔日民族品牌为何沦为反面教材? 文章来源: 金错刀 11/15/2021 上个月,新方正集团悄无声息地成立了。 很多年轻人可能会有疑问,方正集团是谁? 微软雅黑用过吧?方正集团旗下的。 在它破产重组前,有公司拿它的微软雅黑字体商用,结果被方正起诉,差点把公司赔破产。 因为字体侵权到处告人,方正集团被戏称为字体界的“视觉中国”。 但这个听着挺不着调的企业,曾经可是国内首屈一指的科技巨头。 它最牛逼的发明,让央视怒捧:只要中国人读书、看报就得感谢他。 它辉煌时,是全球第七大的 PC 供应商,国内PC市场的第二名,第一是联想。 2018年,它更是达到人生巅峰,年入1333 亿元,旗下6家上市公司。 但就是这么牛的民族企业,说倒就倒。 去年,因为负债3000亿,方正集团宣布破产重组,这才有了今天无人问津的新方正集团。 方正的倒下,是得了大公司最容易得的病。 日本也没做到的事, 方正用三年就搞定了 1986 年,北京大学投资了40万元,注册成立了一家“北京大学理科新技术公司”,它就是方正集团的前身。 现在没人搭理的新方正集团,当年被誉为“中国之光”,妥妥的民族希望。 而这主要得益于它的技术奠基人——王选。 他解决了一个让全中国受益至今的难题:让中文进入信息化的世界。 …
Category: EDUCATION
南亚人受主流青睐 华人职场升迁面临「竹子天花板」 世界新闻网 11/15/2021 在美国大公司,华人高管数量远少于印度裔,华人在职场升迁面临「竹子天花板」(bamboo ceiling);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日前公布研究报告,发现「竹子天花板」并非存在于所有亚裔群体,而是主要影响东亚裔(中国、日本、韩国等),而非南亚裔(印度、巴基斯坦等),且在进行亚裔群体内部比较后发现,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源与魄力(Assertiveness)息息相关,鼓励东亚裔大胆转变沟通方式,勇敢争取升迁机会。 「尽管东亚裔在美国的人口总数是南亚裔的1.6倍,但杰出的东亚裔高管十分少见;在我们研究结束后的两个月里,谷歌(Google)、IBM和WeWork等知名企业都迎来了南亚裔CEO。」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领导管理课程教授莫里斯(Michael W. Morris)表示,进行亚裔族群内部的分析和研究非常重要,这将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为何「竹子天花板」会存在,以及如何解决因此带来的晋升问题。 研究人员将样本聚焦于在美国出生的亚裔,和在其他国家出生但熟练掌握英语的亚裔,围绕偏见(Prejudice)、动力(Motivation)、魄力(Assertiveness)三个因素,探究为何升迁壁垒仅存于东亚裔而非南亚裔。首先,研究人员发现南亚裔比东亚裔受到更多的偏见,例如,非亚裔群体更喜欢和东亚裔交朋友(共用办公空间或是做邻居),但是在选领导时,非亚裔更愿意将票投给南亚裔;在动力方面,研究显示东亚裔和南亚裔都对工作和升职拥有超强的野心,说明动力问题并不是导致升迁壁垒的关键。 而缺乏魄力则成为影响东亚裔成为职场领袖的关键,两个族裔对于魄力的文化教育不同,导致东亚裔在沟通自信(敢于表达、建设性否定、冲突中坚持自己立场)层面得分较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东亚人更注重谦逊和谐,不太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南亚人鼓励辩论和竞争,美国主流文化也鼓励自信和交流,这就导致当东亚裔和南亚裔同时对一个领导机会表示兴趣时,东亚裔会被认为不适合担此职务。」一同参加该研究的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教授陆冠南(Jackson Lu)表示。 「印度同事都非常的咄咄逼人(aggressive),会自然向上司表达自己的功劳,加上他们的母语就是英语,哪怕说得一股「咖喱味」,也特别敢表达,所以职场上比东亚裔更容易占主导。」就职于纽约巴克莱银行的安女士说,「而且南亚人总是非常团结,他们从不会单个出现,总是成群结伴,能把一个组都招成自己的同胞。」在金融界工作多年的安琦表示,虽然大银行的东亚人也很多,但升迁到合伙人这类高管的非常少,而南亚人则非常多,总体感觉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和美国主流更接近,语言沟通上也没有东亚人的顾虑和不自信。 「东亚人的沟通方式与美国领导力的期望不一致,缺乏魄力的风格总被认为是没自信和没动力的表现。」莫里斯教授建议,可以学习多样的沟通方式并根据情况灵活切换,随着美国组织进化地更加多样,主流社会也应该超越仅就「魄力」评估领导力,发掘更多元地领导能力凭证。 Source Asian American leaders find ‘bamboo ceiling’ …
Online K-12 Education Programs Tel: 609-356-3885 Email: info@pleis.us https://www.pleis.us/ 大家好,普林斯顿学习提体验(PLE)最近为同学安排了 2022 年度参加的高中系列顶级模拟联合国会议 , 包括由耶鲁大学,哈佛大学, 宾夕法尼亚大学,密芝根州立大学,国际模拟联合国协会(IMUNA),康奈尔大学等大学和机构举办的系列高中生模拟联合国会议. 今天我们向同学和家长介绍这些美国顶级大学和机构举办的高中生模拟联合国会议。需要指出的是,不论是以现场(In Person)或是在线(Virtual)形式举行的会议,绝大多数 MUN 会议组织者都会在会议期间安排各自大学的招生官为同学们介绍大学的情况, 包括招生情况。参加 MUN 会议的同学不但获得了非常 Cool 的顶级高中模拟联合国会议的经验,同时对相应大学的招生情况可以有所了解。 CMUNCE …
Award-Winning After-School Math Program for K-12 Students England Webinar Series What is it like going to college in England? How do U.K. university admissions differ …
张忠谋解密台积电发展战略:20多年了,可以讲了 观察者网 11/09/2021 10月28日,在台湾玉山科技协会20周年庆祝大会暨论坛上,台积电创始人张忠谋发表了主题为《经营人的学习与成长》的90分钟演讲。会议期间,90岁高龄的张忠谋讲述了他在德州仪器和台积电一系列的故事,以及60年创业和管理心得。张忠谋也首次分享了自己在台积电的唯一一份手写战略计划,此前这份战略被视作台积电公司机密,覆盖了从客户信任到订价策略等多个方面,近距离解析了台积电创办初期的经营策略和商业模式创新。 张忠谋:感谢各位玉山协会的朋友,今天抽出时间来听我的经验,我要讲的是我60年的学习与成长的理念。 最初在美国的求学经历 我20岁时去了美国麻省理工学院(MIT),看过我自传的人就知道,我认为MIT是一所非常枯燥无味的学校。 当时,我父亲送给我IBM的股票,具体数字记不清了,大约50股,那时股价差不多100美金,所以这算是一份蛮大的礼物。 有了这50股股票后,我一有机会就去看IBM的股价。几十年以后,我听台湾“财政部长”王建煊说:“大家要手上有股票,心中无股价。”我很尊敬这位“财政部长”,但我现在觉得他大概从来没有过股票。我一有股票后,就去图书馆看报纸上的股票行情,那时候没有网络,只能在报纸上看股票,几乎所有的报纸都有股价信息。当然,还有公司寄过来的季度报告和年度报告,当时股东比较少,所以公司还会给小股东们寄一些报告。 我看了这些报告,大概了解了像IBM这样的大公司是怎么运作的;因为想要了解股价,所以也学会了P/E(市盈率)、P/B(市净率)这些东西。 我从24岁开始工作,头一个工作就是半导体,公司名字叫希凡尼亚(Sylvania Electric Products),这在美国是一家相当有规模的公司,但半导体对它们来说是一项新事业,而且一开始就不太成功。 我在希凡尼亚做了三年,从24岁到27岁,虽然很努力,但感觉并不好。在那三年里,我注意到有一家公司做的非常好,远在德克萨斯州,叫德州仪器 (Texas Instruments)。 当时,我在波士顿已经住了9年,要去德州工作并不是一件寻常事。有一部很流行的电影叫巨人(Giant),讲述1940年代的得州,我去的时候已经1958年了,那里还和电影的场景非常相似,就是一个牛仔乡村。 我是德州仪器的第一个华裔,第二个华裔要到好几年以后才来。我在德州仪器工作非常顺利,去的时候27岁,一开始就立了相当大的功。公司认为我很有前途,就送我到斯坦福去念博士,我在MIT这个枯燥无味的学校没有得到博士学位,在德州仪器待到30岁时才被公司送到斯坦福念博士。 在斯坦福念博士非常顺利,也比MIT要有趣一点。我念的头一个学校是哈佛,虽然没那么有趣,但它给了我真正的教育,MIT是给了我谋生的本领,而斯坦福是我真正有兴趣学习的一个学校。 德州仪器送我去斯坦福的时候跟我签了一个合同,就是拿到博士学位以后,要在德州仪器至少工作5年。因此,我在斯坦福读了两年半,拿到博士学位,33岁离开斯坦福就回到德州仪器,一待就是25年。刚刚回到公司后,他们就把我升职为一个事业部的负责人,德州仪器是按事业部划分的(organized by business unit)。 首先,我认为需要清楚你的公司到底是按事业部还是按功能划分的(organized by …
一群在美国读博的中国留学生感叹工作难觅 来源:加拿大和美国必读 11/08/2021 前不久英国《卫报》报道了一位英国留学生曾在读博期间穷到只能住帐篷,毕业后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事实上,在赴美留学的中国博士生中,有这么一群留美博士,他们在学术研究的苦海中挣扎多年,好不容易拿到能让爹妈在亲戚朋友面前吹爆的博士学位,毕业后才发现不仅工作难找,即使好不容易找到最后拿到手的薪水,除了填饱肚子啥都干不了。 搞学术的博士生为啥找工作这么难?好不容易拿到正式职称,为何生活依然拮据? 笔者联系到身边几位面临着这样困境的中国留美博士生,从他们的个人经历中,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博士也会穷到只能住帐篷 像许多毕业的博士一样,艾米勒(Aimée Lê)需要一份时薪工作来维持生计。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为工作发愁。 艾米勒是一位越南裔美国作家,当她还在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攻读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的时候,她曾有过一份在学校做英语讲师的工作,但她的学生从未想过,在给学生上课的那两年里,她一直住在帐篷里。 在读博期间,艾米勒虽然获得了为期三年每年1.6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3.8万元)的奖学金,但作为一名国际学生,她必须每年向大学支付8000英镑(约合人民币6.9万元)的费用,只能靠1.2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0万元)度过一年。 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第三年,艾米勒的房租急剧上涨,她意识到自己无法负担住房开销,也无法靠研究和教学收入支付所有费用。于是,艾米勒决定在户外居住。 她对《卫报》记者回忆道:“冬天露营真的很冷。我住的是一个小型的单人帐篷,有几天,我一觉醒来,发现帐篷被雪包围。当我不用写博士论文或做其他工作时,我在学习如何劈柴或生火。” 毕业后,艾米勒本以为自己可以凭借着高学历找到一份好工作。但她却依旧要兼职辅导中小学学生,并在植物园工作以维持生计。后来她在埃克塞特大学获得了两年的固定期限合同,但现在合同到期了,没有固定的薪水,她只能和父母住在一起,并且又要重新开始找工作。 艾米勒的列子并不罕见,根据英国大学学院工会(University and College Union)本月公布的研究发现,在剑桥大学著名的本科生辅导课程中,有近一半是由没有正式合同的、就业不稳定的留校博士担任的(注:在英国和美国教职人员通常需要获得博士学位才能在四年制大学任教)。剑桥大学说,这种现象在英国普遍存在。 事实上不只在英国,在美国有许多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生也普遍存在找工作难,收入低的问题。 今年10月份,美国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NCSES)公布了一份数据,展现了2020届美国博士毕业生们的各项情况,其中也包括了中国留学生在内的海外留学生。 统计显示,2020年在美国成功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共有55283人,其中有18482名博士为海外留学生(包括国籍不明的学生),他们中有一半的人会选择留在美国。同时,留美发展的博士生中又有超过一半的人选择留校继续深造或者在校就职,这类学生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类似于艾米勒这样的留校博士。 值得一提的是,统计显示,2020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18482名海外留学生中,中国学生人数是最多的,他们中有80.1%的人选择留在美国。 据笔者了解,这些选择留在美国学校任教或继续从事学术研究的不少中国留学生,也都面临着和艾米勒类似的求职困境。 找一份称心的工作越来越难 …
新东方退租1500教学点 拟成立农业平台 11/08/2021 中国学科教育类公司在“双减”政策下纷纷谋求转型,知名教育机构新东方的创始人俞敏洪昨天(7日)透露,新东方最大的业务要停止,接近1500个教学点要退租,并称新东方未来计划成立大型农业平台,支持乡村振兴事业。 据《上海证券报》报道,俞敏洪昨天在直播中透露上述信息。他说,这1500个教学点仅装修就花了六七十亿元(人民币,下同),届时还要考虑违约金、学生学费退款以及老师离职工资等,开销巨大。 但他认为新东方的资金链没有出现问题,“新东方有一个规定,如果新东方不做了或者倒闭了,新东方账面上的资金必须足够同时退还学生学费和支付所有员工离职工资,这条规矩算是救了新东方。” 俞敏洪还称,新东方未来计划成立一个大型的农业平台,自己将会和几百位老师通过直播带货,帮助农产品销售,支持乡村振兴事业。 此前,在新东方高管会议上,俞敏洪宣布,秋季课程结束后将停止小学和初中学科业务的线下招生,各个城市接下来也将逐步关闭教学点。 俞敏洪本月4日曾在朋友圈转发新东方公众号发表的《当一辆红色卡车,驶向远方》文章,并附文:“教培时代结束,新东方把崭新的课桌椅,捐给了乡村学校,已经捐献近八万套。” 俞敏洪在昨天直播中说,媒体报道新东方送出近八万套课桌椅,“后面还有,后面至少还有一半以上的课桌椅将会捐赠,至少再捐赠八万套课桌椅,我们将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把这些课桌椅送到有需要的地方去。” 新东方此举迎来不少网友“叫好”,赞俞敏洪“是条汉子”,是“体面人的退场”。 今年以来,新东方、好未来等教育培训龙头股价大幅下跌。 胡润研究院上个月27日发布的《2021胡润百富榜》显示,从财富下降的比例来看,今年降幅最大的行业是校外培训机构。其中俞敏洪的财富则从去年260亿元缩水至75亿元。 Source 明年起实施《家庭教育促进法》 中国明令禁止家长加重孩子学业负担 来自 / 联合早报 | 文 / 杨丹旭 10/24/2021 “减负”新法的可执行性以及对教育症结治标不治本遭遇广泛质疑。受访学者指出,只有改革强调横向比较的教育评价体系,才能把学生和家长从焦虑中解放出来。 中国正式把学生“减负”列入法律,明令禁止家长加重孩子学业负担。不过,“减负”新法的可执行性以及对教育症结治标不治本遭遇广泛质疑。受访学者指出,只有改革强调横向比较的教育评价体系,才能把学生和家长从焦虑中解放出来。 中国全国人大常委会会议昨天通过《家庭教育促进法》,新法将从明年1月1日起实施。 …
雅虎退出中国市场 因没跟上中国互联网发展 来源:多维 11/04/2021 雅虎早在1999年就进入了中国市场,但是在之后的20多年里,其业务发展并没有跟上中国互联网前进的步伐,2021年11月1关停在中国的全部业务,仅仅是因为没能在中国的市场竞争中取得一席之地,与营商环境的变化无关。 官网声明显示,雅虎从11月1日起停止为中国大陆用户提供内容。雅虎发言人通过电子邮件对路透社表示,“因认识到中国日益具有挑战性的商业和法律环境,从11月1日起,将不再能从中国大陆访问雅虎的整套服务。雅虎仍致力于维护我们用户的权利和自由开放的互联网。我们感谢用户的支持。” 言外之意是中国的营商环境不佳。一些美国媒体也与雅虎的口径一致。有评论称,雅虎的退出提醒人们,随着中国监管部门今年收紧对数据安全、隐私和互联网内容的监管,外国公司在中国运营的挑战越来越大。美联社11月3日称,雅虎撤出中国大陆市场,正值中美两国政府在技术和贸易问题上存在分歧之际。 然而,中国加强对数据安全、隐私等的监管实际上是国际通用做法。美国曾多次以数据安全为由对多家中国企业进行调查或制裁,比如华为和抖音海外版TikTok。欧盟(EU)方面,2021年7月30日,亚马逊(Amazon)因违反欧盟的《通用数据保护条例》(GDPR),被欧盟主要隐私监管机构处以7.46亿欧元的罚款;近日,Facebook(已更名为Meta)推出的首款智能眼镜也在欧盟引发了隐私担忧。 其实,从中国互联网市场现状来看,雅虎的退出完全是因为没有竞争力。 在1999年进入中国市场后,2003年11月雅虎中国出资1.2亿美元全资收购了提供中文上网服务领导公司3721公司,该公司由周鸿祎创办。此后,雅虎中国在周鸿祎的运营下,成立了全新的搜索网站“一搜网”,率先将免费邮箱容量扩容到1G,并在其执掌雅虎中国的第一年扭亏为盈,完成4,000万美元营收,实现1,000万美元利润。 但是,好景不长。2005年8月,周鸿祎在执掌雅虎中国18个月后离开。彼此,中国本土的互联网公司如雨后的春笋,大量涌现。百度、新浪、网易、腾讯、搜狐都展现出了蓬勃的生机。 2005年10月,阿里巴巴和雅虎全球达成战略合作,全资收购雅虎中国。但是,阿里巴巴的快速发展并没有给雅虎中国带来多少好处,从某种意义上来说,这时的雅虎在中国市场已拉开了衰败的序幕。 2007年5月,雅虎中国更名为中国雅虎,之后的业务发展几乎没多少亮点可言。2013年,中国雅虎邮箱、资讯及社区停止服务。2015年,雅虎关闭北京全球研发中心,裁员数百人。2017年,雅虎软件研发(北京)有限公司注销。2021年11月1日,雅虎在中国的全部业务关停。 回望2005年之后的中国互联网市场,百度公司位于搜索引擎领域的头部位置;新浪、网易、腾讯是不可或缺的门户网站;在社交媒体方面,新浪的博客和微博、腾讯的QQ和微信、以及字节跳动旗下的抖音和视频网站哔哩哔哩,分割了大部分市场;在游戏方面,网易、腾讯、盛大的较量始终难分伯仲;在电商方面,除京东和阿里巴巴之外,还有唯品会、美团等后起之秀。在这些领域,雅虎都未曾有过浓墨重彩的手笔,不如亚马逊和谷歌在中国市场的参与度高。 事实上,很多美国公司在中国市场的销售份额不断增加也足以说明,中国市场的营商环境非常好。 以苹果公司(Apple)为例,2021年三季度其在大中华区净销售额为145.63亿美元,同比增幅高达83.27%。而中国本土的手机生产商非常多,华为、小米、vivo、OPPO的实力都非常雄厚。此外,美国新能源汽车公司特斯拉(Tesla),不仅在中国市场销量居前,而且已在中国建了超级工厂。中国本土的新能源汽车公司有比亚迪、蔚来、小鹏等。 这些事例表明,中国市场并不排外,只要实力够,外资企业就能够在中国市场分享红利,雅虎撤离中国与营商环境无关,与中美之间紧张的贸易关系也无关。正如10月26日,中国驻美大使秦刚应邀出席美国中国总商会芝加哥分会2021年会暨全球制造业峰会时所言,“中国一如既往欢迎美国企业加大对华投资,将持续扩大开放,不断营造市场化、法治化、国际化的营商环境。” Source 雅虎停止中国大陆服务 11/02/2021 网络搜索平台雅虎(Yahoo)已从昨天(11月1日)起,停止在中国大陆的服务。 综合中新网和“IT之家”网站报道,雅虎中国在官网公告,用户从11月1日起无法从中国大陆使用雅虎的产品与服务,但不影响到雅虎在全球其他地方的产品及服务。 此外,雅虎旗下科技媒体Engadget宣布,11月1日起关闭提供简体中文内容的Engadget中国版。 中国雅虎网站在1999年9月开通。中国雅虎在2013年结束电邮服务,雅虎也在两年后宣布关闭雅虎北京全球研发中心,并裁员200到300人。 Sourc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