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度:未来五年培养500万AI人才 10/23/2021 中国科技巨头百度创始人、董事长兼首席执行官李彦宏称,未来五年,百度将为社会培养500万人工智能(AI)人才。 据新浪财经报道,李彦宏今天(23日)在北京大学新工科国际论坛发表演讲时说,当下的中国有培育领军人才和战略科学家最好的土壤,百度将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的建设持续贡献。 在新工科建设和人才培养上,李彦宏说,新工科重在培养人才的工程思维,把复杂问题简单化,结合实际在“妥协”中循序渐进。同时,新工科时代的人才,要具备创新、跨界和开放三大能力。他也建议,要加强校企双方的联动,相互学习共同成长。 在产业实践与技术落地上,李彦宏以自动驾驶为例,提出百度和特斯拉都是“工程思维”。特斯拉选择的路径是自动化程度的渐变。百度选择的路径是自动驾驶行驶范围的渐变,从部分道路的全无人驾驶开始,逐步扩大地域范围,从而走向L5级的完全自动驾驶。 李彦宏认为,未来十年人工智能领域将有八项关键技术,会实现从量变到质变,分别是自动驾驶、数字城市运营、机器翻译、生物计算、深度学习框架、知识管理、AI芯片和个人智能助手。李彦宏说:“这八项技术的突破,将会广泛改变人们的生产和生活方式,这是我深信不疑的,而这八项技术也将是百度坚定投入的方向。” Source 美国国防部前首席软件官: 人工智能竞争 华府已输给北京 中央社 | 伦敦 10/11/2021 美国国防部前首席软件官柴兰告诉英媒,美国已在人工智能竞争败给中国,且部分政府部门网络防御能力仅在幼儿园水准,北京因在新兴网络技术方面有所进展,正迈向全球主导地位。 路透今天报导,根据西方国家的情报评估,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中国可能在约10年内称霸多项关键新兴科技,尤其是人工智能(AI)、合成生物学和基因方面。 柴兰(Nicolas Chaillan)是美国五角大厦第一位首席软件官,他已为抗议美国军方科技转型步调缓慢辞职。他指出,华府未能回应中方网络和其他威胁,使国家陷入险境。 他告诉「金融时报」(Financial Times):「在15至20年内,我们没有与中国抗衡竞争的机会。此刻,木已成舟。在我看来,这已经结束了。」 柴兰指出,中国将主宰世界的未来,控制从媒体叙事到地缘政治的一切,而美国部分政府部门的网络抵御能力仍处「幼儿园水准」。 同时,柴兰抨击谷歌(Google)不愿与美国国防部就人工智能展开合作,以及关于人工智能伦理的广泛辩论,都拖累了美国这一方面的发展。 因目前非上班时间,尚无法获得Google回应。 路透引述「金融时报」报导指出,柴兰表示,中国公司不得不与北京当局合作,而且不须顾虑伦理问题,「重金」投入人工智能领域。 …
Category: EDUCATION

美高教界大地震!终身教授不再是铁饭碗 非升即走? 文章来源: 量子位 10/20/2021 现在,“终身教职”也不再是个绝对稳定的职位了。 佐治亚州大学系统出台了一项新政策,允许大学管理部门在没有教职工参与的情况下,直接解雇终身教授。 这意味着包括佐治亚理工学院在内,佐治亚州的25个高校、几千名终身教授都要面临评估、考核体系的新压力。 政策一出台,整个高校体系一片哗然。 反对最激烈的是美国大学教授协会(AAUP): 这一举动将破坏保护学术自由的风气。学术自由对于高等教育的教学、研究质量来说,恰恰是不可或缺的。 佐治亚州已经有超过1500名教授签署了反对请愿书。 但也有不少网友认为,终身教职的废除也能给教授一些危机感:“老人不去新人不来。” 这究竟是一个什么样的政策? 佐治亚州大学系统这样做的真正原因是什么? 终身教职不再“终身” 据AAUP表示,这项新政策目前已经被董事会批准,“19名成员一致通过这项措施”。 源文件中,与撤销终身教职相关的具体是这么几段话: 每位终身教职员工应在获得终身教职后五年内参加终身教职后的评审,此后至少每五年参加一次评审……如果终身教职工连续两年在领域内的表现被评为不达预期,就要接受纠错检查,包括改善计划……如果教职工未能按改善计划规定取得足够进步,学校应酌情采取补救措施。具体来说,补救措施可能包括但不限于:暂停支付工资、减薪、撤销终身教职、解除教职等。 因此,如果一名终身教授连续两年在教职评审中取得不合格的成绩,学院管理部门就能考虑直接撤销这名教授的终身教职。 那么,具体会经过什么样的评审呢? 据政策显示,除了教学评估以外,评审内容中还需要包括学生成绩、研究和奖学金,以及教职工所在高校或机构的评估,同时包括上一次的评审结果。 对于这项政策,内华达大学拉斯维加斯分校助理教授Katherine Marcal表示,尽管目前终身教职体系有大量问题,但如果没有一个明确的方式来维护学术自由的话,对于高校教育和科研将是一种灾难。 其实,终身教职评估其实一直存在,不过撤销职位确实是头一回见。 美国乔治敦大学教授Donald …

People’s happiness levels show recession is coming, warns renowned economist David Blanchflower The wellbeing of the average man or woman on the Mile End Road …

今年诺贝尔奖研究:学历和收入到底有多大关系? 来源:帝呱呱星球 10/18/2021 今年诺贝尔奖研究:学历和收入到底有多大关系? 前天揭晓的诺贝尔经济学奖我猜很多家长会感兴趣。 因为他们用自己开创的一个全新的实证研究方法,研究了几个家长颇为关心的话题,比如: 多读一年书到底能带来多少收入? 名校毕业生是否赚的更多? 要不要拼命鸡娃把孩子送入“六小强”这样的重点中学? 哈哈,是不是每一个问题你都想了解? 我朋友调侃说诺奖得主估计也是为娃操碎了心的家长(开个玩笑~)。 不过,诺贝尔奖评委会委员也说了,表彰的是教授们的研究方法,而不为他们的研究结论背书。所以今天这篇文大家除了关注结论之外,重点更应该是他们的研究方式和思维方式。 多读一年书到底能带来多少收入? 在今年诺奖没出来之前,浙江财经大学经济学系教授李井奎在《现代经济学中的因果推断革命》就介绍过获奖人乔舒亚·安格里斯特和克鲁格的研究了。 李井奎在书中说: 2018年深圳市公布的学历工资指导价位: ◆ 研究生(含博士、硕士)学历工资指导价位平均值为12389元/月; ◆ …
中国官媒:网红补税释放两个信号 10/14/2021 中国河南省郑州市税务单位追征一名“网红”662万元(人民币,下同,约138.9万新元)税金,财税专家分析指,今年底之前将有一波明星网红补税潮。 《郑州晚报》本月11日报道,郑州金水区税务局运用大数据实现信息系统自动提取数据,加大文娱领域从业人员税收征管力度,追征一名网红的662.44万元税款收入国库。 这名纳税人目前已分15笔结清了税款,共补交税款634.66万元,滞纳金27.78万元,合计662.44万元。 中国国务院旗下的《经济日报》今天(14日)发表题为《网红补税释放出什么信号》的评论文章指出,这一消息释放了两个信号。 文章说,第一个信号是,新技术会更多应用在税收征管中,实现应缴尽缴。 文章指出,此次网红欠税是当地税务部门通过大数据技术挖掘发现的,而直播行业中复杂的业务形态、盈利模式、劳务关系等,给税收征管带来考验。 文章提到,有些网红为了避税,选择在税收优惠地成立个人独资企业,享受核定征收,或是利用自然人代开政策,享受优惠税率,提高税后收入;也有网红并不是避税,只是因为纳税意识不强而欠缴税款。 文章指出,随着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应用,现代征税体系、征税能力建设不断完善,以往容易被隐匿的各种收入和偷税漏税行为,也将被置于新监管手段之下。 第二个信号是某些领域行业还存在税收征管盲区,需加大征管力度。 文章指出,税务部门加大对文娱领域从业人员尤其是高收入人员的税收征管力度,主要是因为明星、网红等收入渠道相对多元,相比工薪阶层更难受到监管,加大对明星、网红的税收征管力度,是国家加大对高收入群体税收监管力度的一个缩影,有助于税负公平,有利于调节收入分配,促进社会公平。 文章最后提醒包括网红在内的高收入群体管好自家账本,提高纳税意识,莫要因触犯税法而受到惩罚。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办公厅9月18日曾发布通知,要求进一步加强文娱领域从业人员税收管理,定期开展税收风险分析,结合2020年度个人所得税计算清缴办理情况,对存在涉税风险的明星艺人、网络主播进行一对一风险提示和督促整改。 另据第一财经报道,此后各地税务机关开展了一轮针对网红明星查税行动,多位财税专家分析,在今年底前将有一波明星网红补税潮。 中国国家税务总局9月28日公布了一批增值税发票虚开骗税和隐瞒高收入未如实申报纳税典型案例,其中特别提到,近期税务部门在抽查中通过税收大数据分析发现,有两名主要从事电商和直播带货的网络主播涉嫌通过隐匿个人收入、改变收入性质等方式偷逃税款。 两名主播均涉嫌违规将个人收入转变为企业经营收入,进行虚假申报少缴个人所得税,涉税金额较大。 Source 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因公司发展需要,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要求: 懂英语、或西班牙语、或法语。 能合法工作有社安号或工号。 无需改行, 可以兼职。 …
中国树童英语机构爆雷 创始人:不退费等破产清算 10/14/2021 中国近日又有一家教育机构突然爆雷。树童英语全国多个校区停工停课,总部已解散部门遣散员工,学生家长退费无果。面对家长学费退款和投资退款,创始人李小静直言:“不退费,等破产清算吧,没钱可退。” 根据中国基金报报道,近日,有不少广州、成都等地的学生家长反应,树童英语培训机构突然倒闭,疑似卷钱跑路,导致上万元(人民币)的培训费退费困难,维权无果。此外,该培训机构还存在拖欠教师工资的情况。针对各个校区出现的情况,总部暂未公开回应,也未提供解决方案。 据了解,近日在一次公开会议上,树童创始人李小静女士正式宣布:树童总部已经遣散员工、解散部门,不再拨款任何一家分校,不再理会分校的一切事务。校区财务状况长期由广东树童教育顾问有限公司 ( 下称“树童教育”) 监管运作,没有资金维持运营。 本月初,树童英语培训学校成都天紫界校区、五羊华友校区全体职工、广州淘金校区纷纷发布“致家长的信”,表示由于员工工资、房租问题总部一直未解决,以及受总部、其它校区的影响,校区老师人身安全无法得到保障,暂时无法继续在岗位任教,现全面停工停课。 据称,自疫情以来,全校员工的薪资自6月份开始一直没有正常发放,8月、9月还未发放。基于对学生负责的态度,该校区全体职工服从并贯彻公司决策,正常上课以及完成所有额外的工作任务,但截至目前仍未收到工资,同时这两天还突然收到总部不管分校的噩耗。 五羊华友校区全体职工上周五(8日)也发布了一封公开信,信中说,在得知其他校区陆续爆雷的情况下,赶紧核查信息、多方沟通,但是等来的结果却十分令人心寒。 公开信还说,7日晚间,树童老板李小静女士正式向广大股东和员工无赖地宣布:“树童总部以及遣散员工解散部门,总部不再拨款任何一家分校,不会理会分校的一切事物。总部没有钱,未来一切开支需要分校各自承担。” 据不完全统计,目前停课的除了成都天紫界校区,还涉及成都蜀跃路校区、崔家店南路校区,广州南沙敏捷校区、珠江新城校区、荔湾陈家祠校区、华景校区、仲恺校区、五羊华友校区等。 树童教育集团官网资料显示,树童教育创办于1999年,专注于3至15岁少儿英语培训,同时涵盖游学、留学等业务。目前已在全国开设了至少230家课程中心,有学员20万人。相关介绍中还提到,树童计划在全国开设1000所分校,五年内登陆资本市场。 企查查APP显示,树童教育关联企业为广东树童教育顾问有限公司,法定代表人、大股东、董事长均为李小静。该公司对外投资企业数量已超百家,该公司对惠州儒程教育信息咨询有限公司、珠海市简茂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珠海市奥朗教育咨询有限公司等上百家公司有实际控制权,其中大部分都是100% 控股。而李小静关联企业共43家,控制企业达136家。 值得注意的是,成都市金牛区力顶教育培训学校有限公司,以及广东树童教育顾问有限公司前天因民间借贷纠纷被他人起诉,成都市金牛区人民法院现已立案。 Source 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因公司发展需要,诚招美国和加拿大法律服务代理。 要求: 懂英语、或西班牙语、或法语。 能合法工作有社安号或工号。 无需改行, …
www.whizara.com Kick Start Your Child’s Coding Career LIVE Online Coding, AI & Math Classes for Ages 5-18 Whizara believes in creating a community of inspiration …
留学是“为他人做嫁衣” 中国人已不需要再留学了? 文章来源: 冷哲 10/13/2021 导读:近期,多名中国留学生在洛杉矶国际机场,遭美国边检执法人员反复盘问,有的还遭到威胁、恐吓,甚至被限制自由长达数十小时,最终被遣返回国。中国驻洛杉矶总领事馆向美方提出严正交涉,敦促美方纠正错误。 自美国急剧恶化中美关系以来,中国留学生已经多次遭到不公正对待。同时,国内许多人也产生了“不需要留学”的想法,也有人认为留学是“为他人做嫁衣”。究竟应该如何看待留学呢? 2007年7月,我第一次孤身一人飞越一万多公里,到美国留学。 那个时候,国内大学教授们大多数时候都是在解决具体的工程问题而不是学术问题。而那些工程问题,大多是现在一般公司里的研发工程师就能解决的。我还记得,那时候我所在的学术领域里,很多年轻教师发的论文,都是翻来覆去用各种花样百出的方法去解决一些早已解决过的问题。而且解决的结果,也不见得比传统方法好。而那些方法,也不是什么位于学术前沿的新方法,而是写在国外研究生教材里面的业已成熟的方法。十几年前,国内能够进行前沿学术研究的教授可谓凤毛麟角。 相应地,那时的硕士和博士教育都很薄弱。课程内容陈旧、简单,除了少数几门通用课程之外,我当时在国内上的课,从内容到讲解形式都不能让人满意,几乎无法对我的研究工作产生什么作用。而我在美国接受到的课程教育,除了一两门我觉得内容和实践完全脱节之外,基本都对我后来的研究和其他技术工作产生了非常显著的影响。 所以,那时候的普遍看法是,如果想要从事大学里的研究工作,最好出国攻读博士学位。在美国和欧洲,学生可以接受到第一流的学术训练,充分理解最前沿的科学研究,为未来独立从事研究工作打下良好的基础。 正是基于这个原因,那时候中国政府开展了新一轮的公费留学。与更早期的公费留学不同,新一轮的公费留学,大多并不是资助学生出国攻读博士学位,而是挑选一些国内的硕士、博士学生,送到国外去从事一两年的学习,他们最终还是要回到国内获得学位。我有很多大学同学都走了这条路径,而且受益匪浅。 从那时到现在已经有14年过去了,我国的学术界也有了长足的发展。很多当年我在美国看到的令人艳羡的学习条件,在国内也开始普及,比如本科生的机器人竞赛,比如更加复杂、完整的研究生阶段的课程。有越来越多的教师能够跟上学术研究的前沿发展,很多人甚至自己就是某个领域的标杆。 也是在这个背景下,出国留学这个原先趋之若鹜的选择,在今天突然变成了一个极具讨论性的话题。既然中国发展这么好,和国外学科差距已经不大,再加上国际环境对留学生并不友好,有些留学生出了国门就忘了祖国,那么我们今天还需要出国留学吗?我国还需要留学生吗? 我们还需要出国留学吗? 要回答这个问题,不妨先看看我们的竞争对手——美国。 美国多年来保持有超过30万学生在海外学习。虽然数量不到我国的一半(我国大概是70多万),但从人口比例上说,大概是我国的两倍。美国国务院甚至有一个专门鼓励美国学生到其他国家留学的项目。 作为科技领先、高等教育发达的美国,为什么还是会有这么多人到海外学习呢? 这是因为美国已经深深地嵌入在国际市场之中,它需要大量懂外语、理解外国文化的劳动者来增强其政治、文化和经济力量。总部设在美国的跨国公司,需要大量的管理人员来管理其设在其他国家的分支机构。美国政府需要大量深刻理解其他国家的外交人才、行政管理人才,来强化它的对外影响力。而美国的非政府组织、服务机构、文化协会,甚至是宗教组织,都对国际化的人才具有强烈的需求。 反观我国,如果我们要持续提高经济水平,持续提高人民大众的生活质量,那么就不可避免要把我们的经济力量延展到世界各地去。而为了保护我们的经济利益,我们的政治、文化力量肯定要跟着部署出去。 在这个过程中,具备国际视野、懂他国语言、能够深刻理解他国文化的人才,无疑是非常关键的。而要培养这样的人才,最快速有效的手段无疑是在那些国家生活、学习、工作一段时间。所以海外留学就是必要的手段之一。(当然并不是说,留学生就一定都能成为这样的人。事实上,很多留学生并不会成为这样的人。这里是说要大量培养这样的人,就要开展留学。) 这就意味着,从长期上来说,即便我国的经济、科技水平达到了世界第一,我国为了维持自身的经济、科技地位,为了保持我国人民的生活水平,也必须派出大量留学生。如果按照美国目前的留学生占人口比例来估计,我国未来在海外的留学生数量大概会在140万上下。这些留学生里面,不可能每个都是栋梁之材,但是有了足够的数量,其中自然会有优秀的人才出现。 更何况,从整体上看,我国的高等教育仍然大大落后于美国。几所顶尖高校之外,真正受过良好学术训练的教师比例还不高。我们不可避免地要和美国进行科技、文化等多方面的竞争,可以预见,我国本土培养的学术人才——虽然已经越来越多、越来越好——仍然不能完全满足我国学术界和产业界的竞争需要。 所以,答案就是,无论未来还是现在,我国都需要大量的留学生。 留学生有多少回了国 关于留学生,还有一个话题就是有多少人回国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