CDC主任瓦倫斯基確診 專家警告:病例恐在冬季攀升

CDC主任瓦倫斯基確診 專家警告:病例恐在冬季攀升 世界新闻网 10/22/2022 聯邦疾病防治中心(CDC)主任瓦倫斯基(Rochelle Walensky)21日檢測新冠肺炎結果呈陽性,並出現輕微症狀;據CDC消息指出,瓦倫斯基9月已接種最新型新冠補強針。 CDC的聲明表示:「根據CDC的指導方針,瓦倫斯基正在家中隔離,並且將在線上參與已排定的會議。」其密切接觸者與高級職員已經收到瓦倫斯基確診的消息,正在監測他們的健康狀況。 瓦倫斯基是今年最新確診的聯邦衛生官員,此前白宮首席防疫顧問、國家過敏和傳染病研究院(NIAID)院長佛奇(Anthony Fauci),以及衛生部長貝西拉(Xavier Becerra)均在6月確診新冠肺炎。 近來國內新冠確診病例數下降,但專家警告病例數可能如同過去兩年於冬季開始攀升,特別是幾個新型變異病毒株正逐漸盛行,如Omicron新亞型變異株BQ.1、BQ.1.1。 先前的研究表明,與尚未接種補強針的人相比,已接種補強針的人群即便染疫仍擁有更強的保護力,且保護力大勝從未接種新冠疫苗的人群。 最新型的補強針為二價疫苗(bivalent),針對原始的新冠病毒株與Omicron亞型變異株BA.4、BA.5。 聯邦食品暨藥物管理局(FDA)12日已批准年滿五歲的兒童接種輝瑞(Pfizer)或莫德納(Moderna)的新型補強針,目前5歲以上、已經接種過初始新冠疫苗的人群可接種最新型補強針;官方建議,接種新型補強針與上一次接種新冠疫苗間隔至少兩個月,若感染新冠肺炎則間隔三個月。 Source 迪士尼乐园门票调涨 一家四口玩1天要花1086元 世界新闻网 10/20/2022 打算在即将到来的圣诞假期前往加州迪士尼乐园度假吗?打包前最好先做足荷包大失血的心理准备。 本月稍早,迪士尼公司宣布全面调涨旗下所有乐园、渡假村、饭店及游乐设施项目在「较繁忙季节」的价目表,平均涨幅约为一成,超过目前8.2%的全国通货膨胀率。迪士尼几乎年年涨价,而且许多过去免费的服务项目,例如采取先来先预约的FastPass快速通行,早已被收费制的精灵免排队通行证(Genie+)取代。 据有线电视新闻网(CNN)报导,假如一个四口之家,一对父母和两名三到九岁的子女,最近要到加州迪士尼乐园游玩的话,一天下来的花费,包括停车、两个园区之间的无限次自由进出、还有精灵通行证,约为1086元。一个月前,同样项目的价格为988元,上涨了近10%。这还不包括饮食,购买玩具和纪念品的支出。 铁粉们似乎不太能够接受这波涨价。历史悠久的迪士尼粉丝网站wdwinfo.com首席执行官沃纳(Pete Werner)认为,迪士尼的新价格策略是要从「较少的游客身上赚取更多的利润。」他指出,从每次造访的人均消费支出来看,迪士尼公司故意忽略长期粉丝和季票持有人,而将焦点放在专程而来的观光客身上,因为他们更愿意掏腰包。 沃纳更抱怨说迪士尼的服务品质并没有随着涨价而提高。「在我看来,迪士尼的品质远不如新冠疫情之前,但价格却上涨了不少。」 …

儿童RSV疾病患者大增,多州医院不堪重负

儿童RSV疾病患者大增,多州医院不堪重负 华人生活网 10/22/2022 美国各地因患呼吸道疾病而住院的儿童越来越多,给医院带来压力,其中一些医院已经不堪重负,几乎没有床位再收治病人。 根据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的最新数据,全国各地儿童患呼吸道合胞病毒(RSV)疾病的数量呈上升趋势,尤其是在东北部和南部地区,病例已经激增。 33个州的患病数量都在急剧上升,其中25个州的病例增加了一倍多,一些医院的病房已经被患有呼吸道疾病的儿童填满了。 在过去的几周里,位于康州哈特福德(Hartford)的康涅狄格儿童医疗中心(Connecticut Children’s Medical Center)已经超负荷运转,因为越来越多的幼儿因RSV而入院。该医院现在正与国民警卫队和联邦紧急事务管理局(FEMA)商议,考虑在室外搭建帐篷以增加医院容量。 RSV病例通常在12月至2月激增,但该儿童医院的执行副总裁兼主任医师胡安‧萨拉扎(Juan Salazar)说,9月初病例就开始激增了,且呈指数增长,这是“前所未有”的。在过去10天里,超过100名儿童感染了呼吸道合胞病毒,其中许多人需要重症监护和氧气治疗。 萨拉扎说,该院的床位已经全部占用了,目前还没有扩大到使用野战帐篷,“但我们必须做好准备,以防人数继续增加”。 康州的耶鲁纽黑文儿童医院(Yale New Haven Children’s Hospital)情况也是如此。急诊科收治的RSV病例在上週几乎翻了一番,从57例增加到106例;每天有30名儿童因呼吸道合胞病毒而入院。 首都华盛顿特区的几家医院数週以来也一直处于满负荷状态。再往南,在德克萨斯州沃斯堡市的库克儿童医院(Cook Children’s Hospital),几乎一半的重症监护室床位都安排给了RSV患者。 此外,加州、伊利诺伊州、马萨诸塞州、北卡罗来纳州和罗德岛州的医院也因RSV患者的涌入而面临压力。 感染了RSV的症状类似于感冒,但医生说,父母应该注意孩子的呼吸变化,是否有迹象显示其呼吸时存在压力,如呼吸时鼻孔张开、快速或短促的呼吸、咕哝的声音、胸部随着每次呼吸而下陷,以及皮肤由于缺氧而变蓝或变紫。 目前还没有针对RSV的疫苗,但一些医生建议给孩子注射流感疫苗,因为这虽然不一定能防止感染流感,但可以使症状轻微到不至于去急诊室。 Source …

美CDC拟建议COVID-19疫苗加入儿童免疫计划

美CDC拟建议COVID-19疫苗加入儿童免疫计划 华人生活网 10/21/2022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州三(10月19日)确认,其正在将COVID-19疫苗加入儿童免疫接种计划。这可能会导致一些州强制要求学龄儿童在入学前接种该疫苗。 美国疾病控制和预防中心(CDC)官员萨拉‧奥利弗(Sara Oliver)博士在周三的会议上对该机构顾问小组表示:“正如我们今天和明天将要讨论的那样,将COVID-19疫苗纳入免疫接种程序和儿童疫苗(Vaccines for Children,简称VFC)计划,是将COVID-19疫苗纳入例行疫苗接种程序的重要一步。” 该会议的一份议程显示,CDC的顾问们将对“2023年儿童和青少年的免疫接种计划”进行投票。但其中没有明确说明,是否将会在该计划中加入COVID-19疫苗。 这个免疫接种实践谘询委员会(Advisory Committee on Immunization Practices,简称ACIP),或称顾问小组建议,将该疫苗列入三个不同年龄组——出生至15个月,18个月至18岁,以及成人——的免疫接种计划。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将和两个合作机构一起,就是否将就此作出最终决定。 CDC在推特(Twitter)上宣布说,委员会“将就更新后的儿童免疫接种计划进行投票”。 周三晚些时候,约翰‧霍普金斯大学(Johns Hopkins University)教授马蒂‧马卡里博士(Dr. Marty Makary)在做客福克斯新闻的“塔克‧卡尔森之夜”(Tucker Carlson Tonight)节目时表示,他反对在儿童免疫计划中加入COVID-19疫苗。 该投票定于今天进行。 疾病预防控制中心官员萨拉‧迈耶(Sarah Meyer)在最近对CDC基金会的一次谈话中也曾透露说,顾问们将讨论将COVID-19疫苗列入儿童、青少年和成人免疫接种计划中的问题。 …

波士顿大学研发新冠合成毒株,致死率高达80%?真相到底是什么?

波士顿大学研发新冠合成毒株,致死率高达80%?真相到底是什么? 10/19/2022 据福克斯新闻等美国媒体报道,波士顿大学(Boston University)的Dayuan Chen(陈大元)等在bioRxiv上传了一篇预印本文章引起了巨大争议。 这个研究本身很简单,用SARS-CoV-2原始型作为骨架,选用了Omicron BA.1 Spike基因,构建了一种嵌合活SARS-CoV-2病毒。 也就是一个人工合成的新型新冠病毒。 此举搅动了全球无数被新冠困扰的神经,人们纷纷发出质问和担忧: 这是什么实验?万一泄露怎么办? 在报道中,波士顿大学的研究人员表示,他们合成了一种新的新冠病毒毒株,其杀伤率为80%。 当小白鼠只接触Omicron时,它们只是会出现了轻微的症状。 但当它们接触这种新的毒株时,80%感染该病毒的老鼠死亡。波士顿大学表示,该变种是Omicron和武汉原始病毒的结合。 这是一项由来自佛罗里达州和波士顿的科学家团队在传染病实验室中进行的研究。 他们从Omicron中提取了尖峰蛋白,并将其与中国武汉疫情爆发时首次检测到的毒株相连。然后,他们记录了小鼠对杂交毒株的反应。 他们在一篇研究论文中写道,虽然Omicron会导致轻度、非致命的感染,但携带Omicron S的病毒会造成严重疾病,死亡率为80%。 研究人员表示,该新毒株的传染性病毒颗粒是Omicron的五倍。Omicron变种具有高度的传染性,即使在那些完全接种疫苗的人中也是如此。尖峰蛋白负责感染率,根据研究人员的说法,病毒结构的其他变化决定了其最后期限。 普通人看来的致命实验,波士顿大学为什么偏偏要做?科学目的究竟是什么?其实,构建嵌合病毒是疫情前的常规操作,很多嵌合病毒构建的分子生物学操作十分建议,受过几个月培训的本科生即可完成。但在疫情后变得很敏感。 目前NIH目前要求凡是获得NIH经费的实验室进行类似致病活病毒研究必须申报并公示。虽然该研究符合波士顿大学生物安全管理规定,但该文章通讯作者巴基斯坦籍助理教授Mohsan Saeed并没有向NIH申报也没有公示,在经费申请中也没有提及这项研究。在波士顿大学主导的这场小鼠攻毒实验中,野生型毒力极强,可导致小鼠体重减轻,出现症状,使小鼠100%死亡;Omicron不引起小鼠致死,不导致严重症状。 而该嵌合病毒引起的临床症状介于两者之间,可使80%小鼠死亡。主要研究作者Mohsan Saeed告诉《波士顿先驱报》,与其他人发表的研究一致,这项工作表明,驱动奥密克戎致病性的不是尖峰蛋白,而是其他病毒蛋白。Saeed说,确定这些蛋白质将导致更好的诊断和疾病管理策略。自新冠疫情大流行以来,嵌合病毒成了阴谋论来源,最有名的嵌合病毒莫过于Ralph Baric和Shi …

使用前三思 这些物品绝对不要用消毒湿巾擦拭

使用前三思 这些物品绝对不要用消毒湿巾擦拭 世界新闻网 10/13/2022 当你购买消毒湿巾时,或许期望可以用它来擦拭任何东西,消费网站Cheapism劝你千万别这么做,消毒湿巾对某些物品的表面会造成伤害,厂家建议,它只能用在坚硬、无缝隙的表面,以下这些是绝对不要用消毒湿巾擦拭的物品。 皮制包包和沙发 每天拎着出门的皮包,多少会弄脏,家中皮沙发或车内皮椅,也有同样的问题。使用消毒湿巾来清洁,似乎是个快速的方法。消毒湿巾所含的酒精和氨,会让柔软的真皮变干,并伤害整饰过的皮革。可以用皮革专用清洁剂,或是在温水中加入洗碗精,用少量轻轻擦拭,不能让皮革浸泡在水中。 花岗岩流理台 想用消毒湿巾清洁闪闪发亮的花岗岩流理台面吗?要小心了。反复地用酸性的消毒湿巾擦拭,会破坏花岗岩表面的密封剂,容易让它们受到长期的损伤。烹饪网站Kitchn建议,流理台的每日清洁,只需用热水家点洗碗精,如果需要消毒,喷点消毒酒精也可以达到目的。 眼镜 拒绝用消毒湿巾擦你的眼镜,专家说,这样会破坏镜片上的保护膜。用一滴洗碗精和温水,或是用镜片专用清洁剂和眼镜布擦拭,同样可以达到清洁的目的。 珍珠饰品 用含酒精的消毒湿巾来擦拭可当作传家宝的珍珠饰品,可不是个好主意。它们会伤害包括珍珠、蛋白石和祖母绿等质地较软的宝石。珍珠被认为会受到氨的破坏,而消毒湿巾便含有这项成分。专家表示,清洁珍珠只需要温和的肥皂水即可。 马桶 马桶是细菌孳生的温床,当然可以用消毒湿巾来清洁马桶座和外部,但专家警告,千万不要把消毒湿巾丢入马桶内,湿巾和卫生纸不同,无法被马桶水冲刷,一旦造成水管堵塞,要疏通得花上一大笔钱。 沾污的衣服 吃午餐时不小心把衣服弄脏了?立刻用消毒湿巾擦拭,或许可以让污渍不致那么明显,但对某些材质的衣服可能没有好处,消毒湿巾中的酒精可以让衣服褪色,和损害塑料纤维、亚沙布衣服。最好的解决方案,或许是使用Tide to Go去渍笔。 车内触摸屏幕 虽然触摸屏幕常留下手指油垢造成的印痕,但还是别用消毒湿巾擦拭,它含有的酒精和氨会破坏屏幕的保护膜,会让屏幕雾化、留下擦拭痕迹。可用少量肥皂水轻轻擦拭,但不要太湿。日产汽车建议,用擦拭屏幕专用的湿巾,还特别警告不能使用任何含有抗菌成份的湿巾。 蔬菜水果 绝对不要用消毒湿巾来清洁蔬果或其他食材,一旦吃下用消毒湿巾擦拭过的蔬果,可能会引起呕吐。食品药物管理局 (FDA) 表示,用清水冲洗、或擦拭,是清洁蔬果最安全的方法。. …

最致命埃博拉病毒卷土重来!美5大机场开始筛查航班旅客!

最致命埃博拉病毒卷土重来!美5大机场开始筛查航班旅客! 10/06/2022 最致命埃博拉病毒卷土重来!美5大机场开始筛查航班旅客! 一名官员表示,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CDC)拟对过去21天到过乌干达的人进行体温检查和风险评估,21天是埃博拉病毒的潜伏期。国务院发布警告说,这些措施将适用于包括美国公民在内的所有旅客。 熟悉该计划的官员表示,对部分乘客的筛查预计已经于今天开始,但旅行限制要到下周才会生效。 虽然没有从乌干达直飞美国的航班,但经其他国家入境的乘客被转到五个机场接受检查。据悉,每天从乌干达抵美的145人中,大部分在这些机场着陆。 这5个机场分别为:纽约肯尼迪国际机场、华盛顿特区的杜勒斯国际机场、新泽西州的纽瓦克国际机场、芝加哥的奥黑尔国际机场和亚特兰大的杰克逊国际机场,这些机场在2014年埃博拉病毒最后一次大规模爆发时也进行了同样的检查。 检测将对乘客进行体温和风险评估检查,以及视觉症状检查。他们还将被要求确认联系信息,美国各州和地方卫生部门将在旅行者离开乌干达三周后对他们进行跟踪检测。 CDC表示,美国目前没有埃博拉疑似或确诊病例,但敦促医护人员注意乌干达疫情。 虽然人类正在经历第三年的Covid-19疫情,但是作为同宗的埃博拉病毒,要比Covid凶险很多。 埃博拉病毒号称“隐形的索命绳”,致死率极高,在埃博拉病毒面前,新冠、艾滋都变得“温和”。 由于发烧也是疟疾的常见症状,因此埃博拉病毒最初很难被发现。感染开始时有轻微的呼吸道症状,如果不加以治疗,会迅速损害内部器官。最终,病人开始从眼睛、鼻子、嘴巴和直肠出血导致死亡。因为至今没有有效疫苗,新一轮疫情已经引起了东非地区的恐慌。 非洲疾控中心代理主任奥格威尔(Ahmed Ogwell)称,埃博拉致死率“非常高”,但他否认了疫情正在失控的说法。据悉,此轮疫情有超过860名接触者,其中至少78%正在接受监测,这一数字比一周前几乎增加了一倍。 美国疾控中心通知重新安排乘客的行程并不是一项旅行禁令,而是出于谨慎的考虑。 拜登政府正在为乌干达的病例激增做准备。据彭博社的报道,人们认为目前报告的数字是一个明显被低估的数字。 根据目前的调查,埃博拉病毒很可能是通过与动物接触而传染给人的。人与人之间的传播主要有三条途径: 一是接触传播。直接接触感染了埃博拉病毒的人或动物的血、尿、体液、排泄物、分泌物、呕吐物等就有可能被埃博拉病毒感染。埃博拉病毒在死亡病人的尸体里仍可以存活数日,接触死亡病人的尸体和血液也可以被感染。 二是注射传播。1976年,当时的扎伊尔医院每天早晨只给门诊部发5个注射器,使用后只是经过简单冲洗就给下一个患者使用。1976年埃博拉出血热暴发期间,249例患者中有80多人因在医院使用了未经消毒的注射器而被感染。 三是性接触传播。埃博拉出血热患者精液中可以检测到埃博拉病毒。即使一些患者恢复,有报道在恢复后2~3个月精液中仍检测到埃博拉病毒。 这几年,Covid,免疫风暴,神秘肝炎,猴痘….如今再到埃博拉,您是被彻底吓住了,还是突然发现劫后余生更加享受生活了呢?! Source 在群聊中承认偷钱 麻州华女「用锤子打死」前房东 世界新闻网 …

世卫:新变异株BF.7几周内或成全球主流

世卫:新变异株BF.7几周内或成全球主流 10/05/2022 新冠奥密克戎变异株又变异了。世界卫生组织发出警示,BF.7正全球传播 “几周内或成主流”。疫苗和新冠口服药对BF.7变异株有效吗?我国已出现首例BF.7新冠感染者,接下来该如何应对BF.7的流行? 新变异株进一步逃避免疫 “奥密克戎是病毒进化的一种集大成形式。”美国奥密克戎疫苗研究学者、美国国立卫生研究院研究学者、免疫学博士王宇歌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BF.7本质上还是一种Omicron BA.2谱系病毒。从BA.2到BA.5再到BF.7,新的变异株不断“内卷”,病毒传播力不断增强,逃避免疫能力越来越强。 陕西疾控中心对BF.7变异毒株进行解读,该变异株感染后表现的症状包括高烧、持续性咳嗽、身体疼痛、头痛、喉咙痛、嗅觉改变和食欲不振等。 放眼全球,近期美国疾控中心新冠数据监测发现,BF.7在短时间内成为美国新冠病毒检出比例第三位的变异毒株。在欧洲地区,比利时BF.7比例达25%,德国、法国和丹麦则占到10%左右。聚焦国内,9月28日,呼和浩特市现首例BF.7本土新冠感染者,这是BF.7变异株首次在国内引起本土疫情。 “感染过BA.5的患者仍有被BF.7感染的风险。”王宇歌进一步解释,BF.7在BA.4/5基础上增加了受体结合域RBD突变R346T,这可以进一步逃逸BA.5感染诱导的中和抗体。因此,它有可能会成为今年秋冬季流行的突变株。 新冠疫苗、口服药对BF.7仍有效 多位专家表示,目前现行的抗击新冠方案依然有效。 “接种疫苗仍然是有效的预防手段。”王宇歌表示,疫苗通过诱导中和抗体起作用,如果中和抗体水平很高,变异株BF.7虽然有一定逃逸,但仍可以保护人体,疫苗依然起作用。 WHO新冠疫苗优先次序评审专家、江苏省疾控中心副主任朱凤才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突破性感染情况一直存在,再次感染新冠的情况也存在,目前看,疫苗还是有保护效力的。而且,虽然BF.7传播力增强,但无症状患者和轻症患者居多。 不仅是疫苗,新冠药物对变异株BF.7也应该有效。中国工程院院士、中国医学科学院药物研究院院长蒋建东告诉人民日报健康客户端记者,“新冠小分子药物主要靶标是病毒复制酶,而目前看相关药物结合靶标位点在奥密克戎上并未发现突变,因而对小分子药物的影响应该不大。阿兹夫定对于目前的流行毒株,我们收集的真实世界的临床数据看是有效的。” Source 在群聊中承认偷钱 麻州华女「用锤子打死」前房东 世界新闻网 9/30/2022 麻萨诸塞州牛顿市(Newton)43岁华裔妇女柯秀芳(Xiu Fang Ke,音译)因涉嫌打死65岁前房东兼友人加伯(Leonard Garber)而被捕及传讯;检察官表示,柯秀芳承认杀人,供称她是用一把锤子攻击加伯致死。 米德塞克斯地区(Middlesex …

新冠快三年了,海外躺平的华人都怎么样了?

新冠快三年了,海外躺平的华人都怎么样了? 10/04/2022 从武汉爆发疫情开始,已经快三年了,新冠已经成了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事件,而且暂时还看不到头。经常有人问,国外躺平的华人都怎么样了?2022年随着感染人数的暴增,越来越多的华人分享自己的新冠经历,有分享痛苦经历的,更多的是觉得就是个感冒的,随着拜登正式宣布新冠疫情结束,大家的生活都恢复了正常。那么现实情况真的就是岁月静好了吗? 先说我自己吧,我在大纽约郊区,属于新冠重灾区,每一轮新冠的肆虐都逃不过,从2020年纽约的封城,到2021年的德尔塔,再到2022年的奥秘克戎,一个不拉地都经历过了。不过我至今都没有被感染,也没有打疫苗,现在生活也完全恢复正常,大人上班,孩子上学,各种课后班,出门吃饭,朋友聚会,旅游,除了没法回国。似乎躺平的生活真美好。 但是!我坚决反对躺平!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个人的经验跟实际情况大多数情况下是完全相反的。个人经验除了是个例,不具有统计意义之外,更糟糕的是会被种种其他因素影响,甚至被个人情绪所放大。真正有意义的永远是大数据,是专业人员统计得出的大数据。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觉得残疾人的比例是多少?百分之一?百分之二? 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的官方数据。                            六千一百万,也就是26%的成年人是残疾!其中行动不便的占13.7%。不能独立生活和不能生活自理的加起来是10.5% 。 是不是很颠覆认知? 当然美国人对残疾的认定门槛比较低,好多大胖子行动不便都算残疾。那么我们来看中国的数据。根据中国的官方数据,八千五百万残疾人,占人口的百分之6.2%。比例也不低。 那么我们来看新冠的数据。只看美国,超过百万人死亡这个已经广为人知了。现在更多的后遗症的数据也出来了,美国超过1600万青壮年(18到65岁之间)是长期新冠患者,其中200~400万人无法工作。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六月份的统计,将近五分之一的新冠患者有长新冠。 这个长新冠也就是新冠后遗症的数据非常可怕。统计针对的人群是18-65岁的青壮年,也就是网上活跃的人群。但是看看身边的人,似乎没有五分之一那么可怕。几乎每个得了新冠的都说熬一熬就过去了,甚至不少人表示还不如流感,没有人会在朋友圈发文说遭受长新冠的煎熬。 那么为什么统计数据和我们个人感受相差这么多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幸存者偏差。这个说法来自于二战时期,盟军决定为飞机在薄弱的地方加厚装甲,提高抗打击能力。最初是选择研究那些回来的飞机,把弹孔标记在图上,然后就能够得出最容易中弹的区域,也就是弹孔最密集的地方,如下图图一所示。得到图一后,大家决定按照图一来加厚装甲。这时,Abraham Wald提出了著名的幸存者偏差理论。这些能够飞回来的飞机恰恰说明了这些地方不是致命的,真正需要研究的是那些被击落的飞机的弹孔。于是得到了图二。可以看到图一和图二有局部重合,但是机头和机尾图一完全没有,图二却是重灾区。因为机头和机尾一旦中弹,就无法返航。 那么回到新冠的例子,也很好理解为什么不能听那些说新冠就是感冒的朋友的话。真的病情严重的人会去求医,而不是广而告之自己的病情,极端情况就是死人不会说话。相反,身体好的,得了也无症状的比较愿意到处说。这是人性,我自己也是,我如果得了新冠,后果严重,然后又没打疫苗,你猜我会不会写这篇文章?  2. 选择性遗忘。人类的大脑设计很有意思,碰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又不是严重影响生活的事情,会选择性的遗忘。这其实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一个机制。避免我们陷入思维反刍(self-rumination)。什么是思维反刍?就是一种被危险,失败,不公正所激发的负面的,长期的,持续的自我关注的状态,会导致神经质和抑郁。比如现在大家经常讲的原生家庭的伤害会伴随一生,那个就是典型的陷入了思维反刍。不断地咀嚼过去的痛苦,同时把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归结于所谓的原生家庭的伤害,并不能让你生活更好。因为你无法改变过去,能改变的只有现在的自己。最好的做法当然是直面问题,并且能够采取行动解决问题。但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大部分的不如意,选择性遗忘其实是更现实的选择。 新冠后遗症看着数量巨大,但是其中真的造成了严重身体伤害的,让人生不如死的并不多。大部分都变成了慢性病,人渐渐习惯了和疾病共存。所以很多人可以选择性遗忘和忽略。就好像各种慢性病人群一样,他们一样可以正常生活。只是寿命可能会降低。这个其实已经有数据证明了,两年美国人的预期寿命下降了将近三岁。下面是纽约时报的报道,2020和2021是美国最近一百年预期寿命下降最快的两年。 而且因为一些其他因素,这个现象会更明显。比如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会选取对自己有利的事实,而忽略对自己不利的事实。上海封城那段时间,海外群的主流观点都是奥密克戎都是流感了,各种批评。有一天我们在讨论的时候,我说起新冠后遗症。几个冬天出门度假得过的人都跳出来说奥密克戎很轻微,甚至无症状。然后一个朋友也附和,说奥密克戎还需要担心?几天就好了。我很是惊讶,不过也没说什么。因为这个朋友刚好之前跟我私信过,她被长新冠折腾了三个月了,还没有好。她私信我是因为单位催她打第三针疫苗。美国很多公司有规定强制打疫苗,否则要辞退,我们公司也有这个规定。不过美国作为自由的灯塔,还是会给你选择的权利的。就是你可以申请豁免,这个其实不太好办,不过我研究了规则后,成功申请到了豁免。她来找我问怎么申请豁免,一问之下,我才知道她长新冠了,而且已经三个月,所以她不敢打第三针。她应该也不是故意误导,可能觉得反正也没有别的办法,新冠谁都躲不过,而且她的后遗症可能不严重,跟自由比,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吧。 3.  圈子。人的圈子决定了大部分人的认知。看起来我们现在认识很多人,好多人的朋友圈能有上千人。但是那些其实是个假象。有个150定律,说的是人的大脑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个人的稳定人际关系。少量社交达人或者可以突破这个极限。不过更多的人能有的朋友数量远少于150个。 而且这些人基本上和你都是同一个圈子的,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行业,和认知。海外华人,主要是经常上网的人基本上都有相似的背景。那天看到北美省钱快报搞了个调查,数据和我身边的情况基本吻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