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网信办将打击流量造假和水军等现象 12/23/2021 中共中央网信办12月22日召开全国网信系统视频会议,部署开展“清朗·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行动。 据澎湃新闻报道,会议指出,当前,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问题相互勾连、互为策应,损害网民合法权益,扰乱网络舆论环境,破坏公平竞争的市场秩序。对此,中央网信办决定在全国范围内开展为期两个月的“清朗·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专项行动。 会议明确,此次专项行动聚焦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问题乱象,重点开展三方面整治任务。 一是分环节治理刷分控评、刷单炒信、刷量增粉、刷榜拉票等流量造假问题。聚焦生活服务、书影音评分、社交、短视频等平台,重点整治雇佣专业写手和网络水军虚构“种草笔记”“网红测评”,或通过“养号”、占领前排好评、劝删差评等方式,对影视、歌曲、文学作品以及商品、美食、景点进行刷分控评等问题。 专项行动将紧盯短视频、直播、电商平台等商品营销环节,治理制造虚假销量、虚假好评等问题;重点关注社交资讯、论坛社区、视频直播、应用商店、小程序等平台环节,整治批量购买粉丝、增加“僵尸粉”“达人粉”,组织水军制造虚假阅读量、评论量、转发量、点赞量、下载量、曝光量等问题。 整治行动还将密切关注各类网站平台“热搜榜”“排行榜”“热门推荐”等榜单位置,严肃查处利用人工或技术手段恶意炒作、刷榜拉票等问题。 二是持续整治网络黑公关乱象。重点打击以在网上发布负面信息为由,对他人进行敲诈勒索,牟取不当利益的行为;整治蹭炒社会热点,炮制所谓的“热文”“爆款”,刻意煽动网民情绪进行恶意营销的问题;集中处置恶意假冒、仿冒或者盗用组织机构及他人账号发布信息内容,以吸引关注或实现自我炒作目的的问题;严肃查处网站平台及相关工作人员收受财物,为企业或个人删除负面信息的问题;打击商家编造竞争对手负面信息或误导性信息,有组织地炒作发布、助推上升热度,损害企业合法权益的行为。 三是坚决查处涉网络水军信息、账号及相关操控平台。全面清理一批打着“网络兼职”“招募写手”名义推广引流或招募水军的信息;集中查处一批批量注册、发布同质信息,用于制造虚假数据、蹭炒热点话题、攻击诋毁他人、沉降负面信息的水军账号;严厉打击一批群控软件和提供刷量服务的挂机平台。 会议要求,打击流量造假、黑公关、网络水军乱象,是2021年“清朗”系列专项行动的收官之战,要强化组织领导,推动专项整治工作取得扎实成效。 Source 前麦当劳员工转为零售商拍抖音短片 月收入上万 世界新闻网 12/22/2021 「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报导,不到一年前,22岁的麦迪森‧裴尔(Maddison Peel)是在肯塔基州麦当劳(McDonald’s)连锁分店上班的员工,时薪约12元,但现在她为克罗格(Kroger)、沃尔玛(Walmart)等20多家零售商拍摄教导民众作菜的抖音(TikTok)短片,每个月收入在5000元至1万元之间。 「商业内幕」分析,裴尔正是抖音Z世代(Gen-Z)新兴网红以另类方式崛起的缩影,共同特点为没有大学学历,也没有受过专业烹饪训练。 报导指出,原本在麦当劳工作的裴尔,在抖音分享动手做烤鸡的教学短片,影片里搭配饶舌天后卡蒂B(Cardi B)热门单曲「WAP」,发表后受到网友热烈回响还引发网络疯传,大约一周之后她便向麦当劳辞职,全时间投入制作食谱视频。 如今裴尔固定合作的厂商包括沃尔玛、克罗格、亨氏(Heinz)等,为厂商制作各种不同的食谱短片,在抖音频道@MaddisonsKitchen推出。 裴尔接受「商业内幕」访问时说,当初毅然辞去工作,看起来似乎不太负责任,「但我看到在抖音有着很好的发展机会,而且我的视频发表之后,许多品牌纷纷前来接洽」。 裴尔抖音频道目前拥有35万多名追踪粉丝,按赞次数超过1180万。今年2月以来,从克罗格、沃尔玛到亨氏、威焙烤炉(Weber …
Category: FOOD & DRINKS
抖音打败谷歌、脸书 跃「最受欢迎」网站、社群 世界新闻网 12/23/2021 网络安全公司Cloudflare近日公布最新统计数据,抖音(TikTok)不只已超越谷歌(Google)成为最受欢迎的网站,也越过脸书(Facebook)成为最受欢迎的社交软件;Cloudfare表示,抖音在短短半年之内就从「十大社交软件排行榜」中第八名跃升成为第一名。 Cloudflare指出,该公司自去年9月开始统计,因此去年的统计数据只包含最后四个月,而今年的统计涵盖全年度,因此较为完整;整体而言,2021年度最受欢迎网站暨社交软件排行依序为抖音、脸书、微软(Mircrosoft)、苹果(Apple)、亚马逊(Amazon)、Netflix、YouTube、推特(Twitter)、What’s app。 综合分析整份报告,如果以每日为单位,抖音在今年2月17日首次夺得排行榜中第一名,随后这一趋势在3月至5月间愈趋明显,排名最受欢迎社交软件第一名的日子愈来愈多;而在8月10日以后,抖音均稳坐第一名宝座,只有少部分日期曾被谷歌超越,特别在年末一些如感恩节或黑色星期五等大节日中,抖音稳居第一名。 Cloudflare在报告中说:「疫情影响第二年,国人的生活受到社交软件影响的现象愈趋明显,而美国人最常使用的九种应用程序都在我们的百大排名之中;特别是抖音挤下脸书与谷歌,有重要指针意义。」 抖音表示,该公司在今年9月间,全球活跃用户超过10亿,因此催生了几个主要竞争对手如YouTube或Instagram相继推出类似的短视频产品,如Instagram Reeds和YouTube Short等;该公司在宣布活跃用户超过10亿人的新闻稿中说:「由于抖音平台上创作者的活力与真实性,抖音已成为许多人生活中的一部份,我们的视频将跨世代地影响全球成千上亿的人口。」 Source 前麦当劳员工转为零售商拍抖音短片 月收入上万 世界新闻网 12/22/2021 「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报导,不到一年前,22岁的麦迪森‧裴尔(Maddison Peel)是在肯塔基州麦当劳(McDonald’s)连锁分店上班的员工,时薪约12元,但现在她为克罗格(Kroger)、沃尔玛(Walmart)等20多家零售商拍摄教导民众作菜的抖音(TikTok)短片,每个月收入在5000元至1万元之间。 「商业内幕」分析,裴尔正是抖音Z世代(Gen-Z)新兴网红以另类方式崛起的缩影,共同特点为没有大学学历,也没有受过专业烹饪训练。 报导指出,原本在麦当劳工作的裴尔,在抖音分享动手做烤鸡的教学短片,影片里搭配饶舌天后卡蒂B(Cardi B)热门单曲「WAP」,发表后受到网友热烈回响还引发网络疯传,大约一周之后她便向麦当劳辞职,全时间投入制作食谱视频。 如今裴尔固定合作的厂商包括沃尔玛、克罗格、亨氏(Heinz)等,为厂商制作各种不同的食谱短片,在抖音频道@MaddisonsKitchen推出。 裴尔接受「商业内幕」访问时说,当初毅然辞去工作,看起来似乎不太负责任,「但我看到在抖音有着很好的发展机会,而且我的视频发表之后,许多品牌纷纷前来接洽」。 …
Omicron来得急去得快?南非已过高峰 世界新闻网 12/23/2021 先前一路走高的南非Omicron变种病毒添加确诊案例,过去几天突然大幅减少;美联社报导,医学家分析,这个趋势可能意谓,南非这波疫情已过高峰。 虽然每日添加确诊案例做为疫情观察指针并不可靠,因为病毒检测结果不稳定、通报延误以及其他变量,都可能影响统计结果;但数字多寡却有参考价值,反映Omicron变种病毒传染似乎来得急去得快。 “I have a rare opportunity to deliver a bevy of good news that has come in over the last 24 …
前麦当劳员工转为零售商拍抖音短片 月收入上万 世界新闻网 12/22/2021 「商业内幕」(Business Insider)报导,不到一年前,22岁的麦迪森‧裴尔(Maddison Peel)是在肯塔基州麦当劳(McDonald’s)连锁分店上班的员工,时薪约12元,但现在她为克罗格(Kroger)、沃尔玛(Walmart)等20多家零售商拍摄教导民众作菜的抖音(TikTok)短片,每个月收入在5000元至1万元之间。 「商业内幕」分析,裴尔正是抖音Z世代(Gen-Z)新兴网红以另类方式崛起的缩影,共同特点为没有大学学历,也没有受过专业烹饪训练。 报导指出,原本在麦当劳工作的裴尔,在抖音分享动手做烤鸡的教学短片,影片里搭配饶舌天后卡蒂B(Cardi B)热门单曲「WAP」,发表后受到网友热烈回响还引发网络疯传,大约一周之后她便向麦当劳辞职,全时间投入制作食谱视频。 如今裴尔固定合作的厂商包括沃尔玛、克罗格、亨氏(Heinz)等,为厂商制作各种不同的食谱短片,在抖音频道@MaddisonsKitchen推出。 裴尔接受「商业内幕」访问时说,当初毅然辞去工作,看起来似乎不太负责任,「但我看到在抖音有着很好的发展机会,而且我的视频发表之后,许多品牌纷纷前来接洽」。 裴尔抖音频道目前拥有35万多名追踪粉丝,按赞次数超过1180万。今年2月以来,从克罗格、沃尔玛到亨氏、威焙烤炉(Weber Grills),都是曾经与裴尔合作的业者。 她说,15岁就开始在麦当劳打工,递出辞呈时店里人手严重不足,许多同事被迫一个人做三人份的工作。 她表示:「现在我有能力买下属于自己的房子,花钱买我想要的东西,不必再为钱烦恼。」 对于自己的网红成功之道,裴尔说:「只要是充满高度兴趣与热情的主题,就能拍出内容,拍摄成果可以提供给别人观赏,慢慢的就会变成一种事业,甚至一夕之间便能达成。」 Source 中国33岁员工怕被炒 拚到晚上10点下班 继续学习到凌晨 中国新闻组 12/12/2021 爱奇艺裁员,如一颗重磅炸弹引爆互联网圈,随后多家互联网大厂相继被曝裁员。与新员工相比,35岁的老员工面临的情况更严峻。在互联网行业,35岁如同一条红线,过了红线的员工一旦被裁,再想进入大厂极其困难。为了不被裁,有大厂33岁高龄员工晚上10点下班,继续学习到凌晨。 时代周报近日采访多名互联网老员工,他们年龄都在35岁左右,目前尚未被这波离职潮波及,但都已做好离开准备。有人准备主动跳槽,有人准备离职创业。 …
新闻周刊:美国陆军研发成功超级疫苗 能抗所有变种病毒 世界新闻网 12/22/2021 新闻周刊(Newsweek)22日报导,再过几周,华特里陆军研究所(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WRAIR)科学家团队便将宣布,研发成功一款能对抗所有SARS、COVID变种病毒的超级疫苗,Omicron变种病毒也包括在内。 军事新闻网站「防务一号」(Defense One)报导,军方科学家研究团队研发这款超级疫苗已将近两年,美国陆军是在2020年初第一次取得新冠病毒基因定序(DNA sequencing,又称基因测序)。军方科学团队在疫苗研发早期阶段便订定目标,希望推出疫苗针对不同变种病毒都能具有保护效果。 Scientists at the US-based Walter Reed Army Institute of Research say they …
餐厅员工秀1次端33道菜绝活 网讽:我不想吃最下面那盘 联合新闻网 12/21/2021 媒体拍到日前澳洲一名餐厅服务生锡达(Mohammad Zeedat)一次端33道菜的绝活,他表示:「若能一次为所有顾客上菜、不用多次往返厨房不是很好吗?」 锡达的影片引起网友热议,许多网友不苟同他的行为,纷纷指出:「上面的盘子会压烂最下面的食物吧」、「如果我点的菜被压在最底下,那我可真够走运啰」、「盘子底部是最不干净的部分,这么做不会有卫生问题吗?」 但也有人认为锡达的行为没什么好担心的:「盘子边缘能承受大部分重量,且会形成了一个弧线来保护食物」 还有人说,锡达堆放33道菜的时间,可能比5名服务生送来相同数量盘子还多。 Source Omicron强袭 餐馆重伤 店面客流量减少23% 世界新闻网 12/19/2021 华尔街日报报导,新冠变种病毒Omicron快速传播,几天之内就对美国企业的运作造成影响、减缓销售,但许多公司寄望,在前几波疫情中采取的预防措施,能协助他们安度这次的考验。 餐馆是受创最深的行业之一。 丹佛市中心餐馆Blake Street Tavern的业主Chris Fuselier说,自从该区上月检测出Omicron案例并实施新的防疫限制措施后,他的生意直线下降。上周,因为许多公司叫员工在家上班,他门可罗雀,不得不关掉酒吧和餐厅的周间午餐服务,。 根据在线订位服务网OpenTable,止于11月28日的那一周,餐馆内用人数较2019年少了4%,一周后,少9%,接下来,止于12月12日的一周,减少12%。 纽约餐馆Joseph Leonard的老板Gabriel Stulman周六晚间说,疫情在72小时内快速升温。他旗下4间餐厅有9名员工确诊,其他忙着寻求检测,这使得他没有足够的人力开门做周六早午餐生意。他原本希望周六晚餐开得成,因为这是一周里最忙碌的一天,营收约占全周的25%,却又传来再1人确诊的消息,他只能关门直至周一。 …
登上空军一号的白宫人员确诊 拜登周一接受PCR检测结果为阴性 文 / 陈慧璋 12/20/2021 (早报讯)在美国空军一号上与总统拜登相处30分钟的一名白宫中级人员周一(20日)早上确诊冠病。 On the way back from Orangeburg, President Biden spent 30 minutes on Air Force One with staffer who tested …
消息:美国得州首现奥密克戎死亡病例 文 / 陈慧璋 12/20/2021 (早报讯)美国得克萨斯州通报了第一起奥密克戎死亡病例。 美国广播公司(ABC)周一(20日)引述得州哈里斯县的卫生官员说,死者五十多岁,没有接种冠病疫苗,并有潜在健康问题。该官员相信这是美国首起奥密克戎死例。 美国疾病控制与预防中心同日表示,截至12月18日的七天,冠病检测数据显示,美国73%的确诊病例感染了奥密克戎变种毒株。 Source Omicron攻下全美73%新确诊 压倒Delta成主流毒株 世界新闻网 12/20/2021 根据美国最新联邦估计,Omicron变种病毒株已成美国新冠病毒的主要流行病毒株,目前在所有定序的新冠确诊病例中,Omicron已占73%,从上周的约13%急遽窜升。 KEY POINTS The rapidly spreading omicron variant is now the dominant Covi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