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ASA女工程师找兼职 薪资曝光引网惊

NASA女工程师找兼职 薪资曝光引网惊 11/24/2021   美国国家航空暨太空总署(NASA)驻德州的女性工程师凯莉(Kelly)上月在社交媒体透露她想去苹果和珠宝公司Tiffany兼差。此言一出引发网友热烈讨论NASA薪资及美国生活费。   凯莉最后获得两间公司的工作机会,她选择了苹果的职位,希望能好好享用员工折扣。   许多网友很讶异NASA工程师竟须要兼差,纷纷表示:“如果在NASA的人都要兼差,我对我的未来不抱任何希望了”、“就算在NASA上班,薪水也不够生活吗?”、“从事高技能、受过高等教育的人还得兼差,让我对资本主义感到失望”。   凯莉解释兼职的原因:“我家人住在威斯康星州,我希望赚更多钱可以更频繁探望他们。我喜欢在NASA的工作,我们的薪水很高。我只是需要更多钱。”凯莉说自己不是要找全职工作,但她身负高房租、学生贷款、汽车贷款,所以得想办法开源。   有网友指出:“大家都觉得NASA很酷,但在那里上班算是公职,薪水并不高。”根据求职引擎ZipRecruiter的数据,德州休斯顿NASA工程师平均年薪为8万7880美元,低于全美NASA工程师平均薪资9万5114美元。 Source 护士薪资今年至少涨4% 平均年薪超8.1万元 世界新闻网 11/17/2021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医疗需求大增,护士薪资今年上涨至少4%,平均年薪超过8万1000元;尚未给护理人员加薪的医疗机构也不得不跟进,以免员工流失。 全美最大的连锁医院HCA健康照护公司人力资源部说,各大医院给护士加薪的幅度「每年好几千元」;密苏里州一家小医院因为需人孔急,本月也替护士加薪5%。 密苏里州玻利瓦市公民纪念医院护理长莎拉‧汉娜克(Sarah Hanak)说;「我们被逼得非涨薪不可。我们绝对需要保持竞争力。」 健保业顾问公司Premier Inc.分析 6万名护士薪资数据,说今年前九个月护士的薪资,不含加班费等,平均增加4%,年薪达8万1376元。 根据劳工部数据,2020年护士年薪才增3.3%;新冠疫情来袭前的2019年,涨幅为2.6%。 美国经济受疫情冲击,营业额上兆的医疗保健业,是其中最大的行业之一,开始施打疫苗以及经济逐渐复苏之后,医疗人力的需求顿时喷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和观光旅游业也有类似情况,纷纷替员工加薪。 在确诊病患充斥加护病房及普通病房之际,护士的作用益形重要,因为她们除了要照顾一般病人,还要看护已经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自己也得提防染疫。 医院主管及人力仲介业者说,有些护理人员干脆辞职待聘,在各大紧急招聘机构间跳槽来跳槽去,反而赚更多。此一现象益加提高医院护士离职率以及空缺额,导致不少医院主管,为接纳一波又一波的新冠病患以及传统病患而焦头烂额。 华盛顿州任顿市Providence医院系统人力主管提尔(Greg …

护士薪资今年至少涨4% 平均年薪超8.1万元

护士薪资今年至少涨4% 平均年薪超8.1万元 世界新闻网 11/17/2021 新冠肺炎疫情导致医疗需求大增,护士薪资今年上涨至少4%,平均年薪超过8万1000元;尚未给护理人员加薪的医疗机构也不得不跟进,以免员工流失。 全美最大的连锁医院HCA健康照护公司人力资源部说,各大医院给护士加薪的幅度「每年好几千元」;密苏里州一家小医院因为需人孔急,本月也替护士加薪5%。 密苏里州玻利瓦市公民纪念医院护理长莎拉‧汉娜克(Sarah Hanak)说;「我们被逼得非涨薪不可。我们绝对需要保持竞争力。」 健保业顾问公司Premier Inc.分析 6万名护士薪资数据,说今年前九个月护士的薪资,不含加班费等,平均增加4%,年薪达8万1376元。 根据劳工部数据,2020年护士年薪才增3.3%;新冠疫情来袭前的2019年,涨幅为2.6%。 美国经济受疫情冲击,营业额上兆的医疗保健业,是其中最大的行业之一,开始施打疫苗以及经济逐渐复苏之后,医疗人力的需求顿时喷发;零售业、交通运输业和观光旅游业也有类似情况,纷纷替员工加薪。 在确诊病患充斥加护病房及普通病房之际,护士的作用益形重要,因为她们除了要照顾一般病人,还要看护已经感染新冠病毒的患者,自己也得提防染疫。 医院主管及人力仲介业者说,有些护理人员干脆辞职待聘,在各大紧急招聘机构间跳槽来跳槽去,反而赚更多。此一现象益加提高医院护士离职率以及空缺额,导致不少医院主管,为接纳一波又一波的新冠病患以及传统病患而焦头烂额。 华盛顿州任顿市Providence医院系统人力主管提尔(Greg Till)说:「我们目前聘用的护士,比任何时候都多,准备的疫苗,也比任何时候都多。」Providence在美西七州经营52家医院。 这行业的顾问公司Premier说,今年护士的离职率高达22%,2019年为18%;有些医院经营者被迫缩减服务,或提高收费,来弥补人事经费的额外支出。 Source 南亚人受主流青睐 华人职场升迁面临「竹子天花板」 世界新闻网 11/15/2021 在美国大公司,华人高管数量远少于印度裔,华人在职场升迁面临「竹子天花板」(bamboo ceiling);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日前公布研究报告,发现「竹子天花板」并非存在于所有亚裔群体,而是主要影响东亚裔(中国、日本、韩国等),而非南亚裔(印度、巴基斯坦等),且在进行亚裔群体内部比较后发现,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源与魄力(Assertiveness)息息相关,鼓励东亚裔大胆转变沟通方式,勇敢争取升迁机会。 …

吴弭宣誓就任 成为波士顿首位女性市长

吴弭宣誓就任 成为波士顿首位有色人种、女性市长 世界新闻网 11/16/2021 两周前以压倒性胜选,成为波士顿第一位华裔女市长的吴弭(Michelle Wu),16日宣誓就职,她也是波士顿史上首位女性及有色人种市长;吴弭宣示将以正义和机会为根基,「替当代家庭及后代子孙擘画新路线。」 36岁的吴弭16日在丈夫佩瓦斯基(Conor Pewarski)与两个儿子的陪伴下,中午时分在全场起立鼓掌声中步入波士顿市议会大厅,全家一同参与就职仪式。 吴弭的就职典礼冠盖云集,她在哈佛大学法学院的恩师、民主党联邦参议员华伦(Elizabeth Warren),以及共和党籍麻州州长贝克(Charlie Baker)、麻州联邦参议员马基(Ed Markey,民主党)和联邦众议员普瑞斯利(Ayanna Pressley,民主党)都出席观礼。 「市政府很特别,我们所处层级最接近庶民,所以我们必须兼顾大小事务。」吴弭宣誓就职后说:「每盏路灯、路面坑洞、公园和教室都为更大的变革奠定基础。」 她说:「毕竟,波士顿奠基于一项革命承诺:事情不必得像过去一样。我们能以正义和机会为根基,替当代家庭及后代子孙擘画新路线。」 吴弭接续非裔的波士顿代理市长洁妮(Kim Janey,民主党),成为首位民选产生的波士顿首位女性及有色人种市长,在吴弭之前,波士顿市长都由白人男性出任。 洁妮致词时,提到波士顿为种族平等奋斗数十年,她对吴弭说:「我很自豪地称您为市长女士。」 吴弭表示,初次踏进波士顿市政厅时,她感觉像个隐形人,被回音缭绕的长廊吞噬、被检查哨点和议会长桌震慑,也令她想起自身移民家庭试图远离这种地方。 但她的家庭艰苦奋斗,让她跟着前市长梅尼诺(Thomas Menino)实习,之后三度连任市议员,学习市政府与政治运作,「今天的我对市政厅走廊与楼梯间了若指掌,就像自己家一样。」 吴弭在竞选时提出政见中,在平抑高房价方面,吴弭允诺稳定租屋房价或实施租屋管制,但这项提案的主要障碍在于麻州选民1994年投票,以些微差距同意禁止实施全州的租屋管制。 吴弭的另一项竞选承诺是打造「免费的」公共运输系统,她认为这会强化波士顿的经济,遏止气候变迁并帮助那些搭乘公车或地铁上班上课的通勤族。 无论是租屋管制或免费大众运输,吴弭都无法片面改变政策;她表示,会努力与州政府的伙伴合作,实现提案。 吴弭说,面临巨大挑战的同时,不忘市政府的本质很重要,「我们必须把小事做好,才能应对各大挑战。」 …

男婴噎到脸色发青 美餐厅客人“1工具”神救援

男婴噎到脸色发青 美餐厅客人“1工具”神救援 文章来源: 东森新闻 11/16/2021 美国南卡罗来纳州一家餐厅日前发生一起意外,一名10月大的男婴进食中噎到,父母忙着以哈姆立克法急救,其他客人也纷纷上前帮忙,却无法将食物取出。这时一名陌生人使用他放在车上的急救装备,终于将异物吸出,惊险过程全被监视器拍下,影片在网络上疯传。 ABC Columbia reports on how a family dining at a local restaurant in Irmo SC quickly finds themselves in a …

南亚人受主流青睐 华人职场升迁面临「竹子天花板」

南亚人受主流青睐 华人职场升迁面临「竹子天花板」 世界新闻网 11/15/2021 在美国大公司,华人高管数量远少于印度裔,华人在职场升迁面临「竹子天花板」(bamboo ceiling);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日前公布研究报告,发现「竹子天花板」并非存在于所有亚裔群体,而是主要影响东亚裔(中国、日本、韩国等),而非南亚裔(印度、巴基斯坦等),且在进行亚裔群体内部比较后发现,造成这一差异的根源与魄力(Assertiveness)息息相关,鼓励东亚裔大胆转变沟通方式,勇敢争取升迁机会。 「尽管东亚裔在美国的人口总数是南亚裔的1.6倍,但杰出的东亚裔高管十分少见;在我们研究结束后的两个月里,谷歌(Google)、IBM和WeWork等知名企业都迎来了南亚裔CEO。」哥伦比亚大学商学院领导管理课程教授莫里斯(Michael W. Morris)表示,进行亚裔族群内部的分析和研究非常重要,这将帮助人们更好的理解为何「竹子天花板」会存在,以及如何解决因此带来的晋升问题。 研究人员将样本聚焦于在美国出生的亚裔,和在其他国家出生但熟练掌握英语的亚裔,围绕偏见(Prejudice)、动力(Motivation)、魄力(Assertiveness)三个因素,探究为何升迁壁垒仅存于东亚裔而非南亚裔。首先,研究人员发现南亚裔比东亚裔受到更多的偏见,例如,非亚裔群体更喜欢和东亚裔交朋友(共用办公空间或是做邻居),但是在选领导时,非亚裔更愿意将票投给南亚裔;在动力方面,研究显示东亚裔和南亚裔都对工作和升职拥有超强的野心,说明动力问题并不是导致升迁壁垒的关键。 而缺乏魄力则成为影响东亚裔成为职场领袖的关键,两个族裔对于魄力的文化教育不同,导致东亚裔在沟通自信(敢于表达、建设性否定、冲突中坚持自己立场)层面得分较低。「受儒家思想的影响,东亚人更注重谦逊和谐,不太愿意发表自己的观点;而南亚人鼓励辩论和竞争,美国主流文化也鼓励自信和交流,这就导致当东亚裔和南亚裔同时对一个领导机会表示兴趣时,东亚裔会被认为不适合担此职务。」一同参加该研究的麻省理工大学斯隆商学院(MIT Sloan School of Management)教授陆冠南(Jackson Lu)表示。 「印度同事都非常的咄咄逼人(aggressive),会自然向上司表达自己的功劳,加上他们的母语就是英语,哪怕说得一股「咖喱味」,也特别敢表达,所以职场上比东亚裔更容易占主导。」就职于纽约巴克莱银行的安女士说,「而且南亚人总是非常团结,他们从不会单个出现,总是成群结伴,能把一个组都招成自己的同胞。」在金融界工作多年的安琦表示,虽然大银行的东亚人也很多,但升迁到合伙人这类高管的非常少,而南亚人则非常多,总体感觉是因为他们的文化和美国主流更接近,语言沟通上也没有东亚人的顾虑和不自信。 「东亚人的沟通方式与美国领导力的期望不一致,缺乏魄力的风格总被认为是没自信和没动力的表现。」莫里斯教授建议,可以学习多样的沟通方式并根据情况灵活切换,随着美国组织进化地更加多样,主流社会也应该超越仅就「魄力」评估领导力,发掘更多元地领导能力凭证。 Source Asian American leaders find ‘bamboo ceiling’ …

一群在美国读博的中国留学生感叹工作难觅

一群在美国读博的中国留学生感叹工作难觅 来源:加拿大和美国必读  11/08/2021   前不久英国《卫报》报道了一位英国留学生曾在读博期间穷到只能住帐篷,毕业后也找不到工作的情况。   事实上,在赴美留学的中国博士生中,有这么一群留美博士,他们在学术研究的苦海中挣扎多年,好不容易拿到能让爹妈在亲戚朋友面前吹爆的博士学位,毕业后才发现不仅工作难找,即使好不容易找到最后拿到手的薪水,除了填饱肚子啥都干不了。   搞学术的博士生为啥找工作这么难?好不容易拿到正式职称,为何生活依然拮据?   笔者联系到身边几位面临着这样困境的中国留美博士生,从他们的个人经历中,或许可以找到一些答案。 博士也会穷到只能住帐篷   像许多毕业的博士一样,艾米勒(Aimée Lê)需要一份时薪工作来维持生计。这已经不是她第一次为工作发愁。   艾米勒是一位越南裔美国作家,当她还在伦敦大学皇家霍洛威学院攻读文学专业的博士学位的时候,她曾有过一份在学校做英语讲师的工作,但她的学生从未想过,在给学生上课的那两年里,她一直住在帐篷里。   在读博期间,艾米勒虽然获得了为期三年每年1.6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3.8万元)的奖学金,但作为一名国际学生,她必须每年向大学支付8000英镑(约合人民币6.9万元)的费用,只能靠1.2万英镑(约合人民币10万元)度过一年。   在攻读博士学位的第三年,艾米勒的房租急剧上涨,她意识到自己无法负担住房开销,也无法靠研究和教学收入支付所有费用。于是,艾米勒决定在户外居住。   她对《卫报》记者回忆道:“冬天露营真的很冷。我住的是一个小型的单人帐篷,有几天,我一觉醒来,发现帐篷被雪包围。当我不用写博士论文或做其他工作时,我在学习如何劈柴或生火。”   毕业后,艾米勒本以为自己可以凭借着高学历找到一份好工作。但她却依旧要兼职辅导中小学学生,并在植物园工作以维持生计。后来她在埃克塞特大学获得了两年的固定期限合同,但现在合同到期了,没有固定的薪水,她只能和父母住在一起,并且又要重新开始找工作。   艾米勒的列子并不罕见,根据英国大学学院工会(University and College Union)本月公布的研究发现,在剑桥大学著名的本科生辅导课程中,有近一半是由没有正式合同的、就业不稳定的留校博士担任的(注:在英国和美国教职人员通常需要获得博士学位才能在四年制大学任教)。剑桥大学说,这种现象在英国普遍存在。   事实上不只在英国,在美国有许多从事学术研究的博士生也普遍存在找工作难,收入低的问题。   今年10月份,美国国家科学与工程统计中心(NCSES)公布了一份数据,展现了2020届美国博士毕业生们的各项情况,其中也包括了中国留学生在内的海外留学生。   统计显示,2020年在美国成功获得博士学位的学生共有55283人,其中有18482名博士为海外留学生(包括国籍不明的学生),他们中有一半的人会选择留在美国。同时,留美发展的博士生中又有超过一半的人选择留校继续深造或者在校就职,这类学生也就是前面提到的类似于艾米勒这样的留校博士。   值得一提的是,统计显示,2020年在美国获得博士学位的18482名海外留学生中,中国学生人数是最多的,他们中有80.1%的人选择留在美国。   据笔者了解,这些选择留在美国学校任教或继续从事学术研究的不少中国留学生,也都面临着和艾米勒类似的求职困境。   找一份称心的工作越来越难 …

出奇制胜、维州变天 共和党从「学校」找到突破点

出奇制胜、维州变天 共和党从「学校」找到突破点 世界新闻网 11/05/2021 共和党2日在维州选举出奇制胜,正扬旗迈向2022期中选举;维州选举最成功的政治策略、也是最强大的胜选推动力,莫过于「利用郊区家长在疫情期间对学校教育的强烈挫败感」;「学校」将是共和党最新也最有力的攻击重心,也将是团结全党力量的关键议题。 共和党人正采取行动,激励关键选民群体关注该党所谓的公立学校「父母权」问题,从根除戴口罩、到要求改变传授儿童批判式种族主义理论等;共和党操作许多家长疫情期间被政府抛弃的感受,大发政治利市。 民主党在全国各地正失去其关键重要阵地—郊区和偏远地区,这些社区有资金充足的公立学校,本应有助民主党控制国会和白宫,但维州共和党州长当选人杨京(Glenn Youngkin)视学校为其竞选内核,选举最后几周迅速将教育议题炒热,发挥致胜影响力。 杨京宣扬强化家长控制权,攻击批判式种族理论,激起不少白人选民的恐惧和怨恨;他们警觉到,美国正致力传授更具批判性的种族主义历史。 杨京和其他共和党人更利用温和选民对教师工会、反应迟钝的学区委员会、隔离政策,以及学生家长在长达数月远距学习中对各种指导的广泛不满;他的选举团队看到亚裔家长担心进步派致力减少进入天才资优班的限制,非裔家长对教师工会反对特许学校的不满,以及郊区所有族裔母亲疫情时在家中处理大小事的紧绷情绪。 「这不是党派之争。」杨京竞选团队的首席策士罗伊 (Jeff Roe)说,「这关乎每个人。」 维州民主党候选人麦考利夫(Terry McAuliffe)和党内盟友谴责对手丑陋攻击,却没有准备好应对选民对学校议题的广泛愤怒。 杨京2日让维州「变天」,证实共和党确有一个能团结不同选民群体的议题;此趋势在华府郊区最为明显,杨京在有大量的亚裔、西班牙裔和非裔人口的那一区,表现比前总统川普好很多。 众院多数党领袖麦卡锡(Kevin McCarthy)已将教育列为共和党夺权计划的关键支柱,并承诺提出「父母权利法案」;麦卡锡在选举之夜致党团信中写道:「维州结果展现的是,父母要求在课堂上有更多控制和问责。」 致力推动共和党进入参众两院的超级政治行动委员会「美国十字路口」(American Crossroads)总裁劳欧(Steven Law)表示,此项策略已成熟,可在全国拷贝,但「有些事情难免可能做得过火,共和党人对教师本身怀有敌意的攻击并不明智。」 Source 波士顿华裔市长吴弭 深耕市民日常问题 政治理念受欢迎 …

卡车司机打败政坛老鸟 他当选新州参议员 只花153美元

卡车司机打败政坛老鸟 他当选新州参议员 只花153美元 世界新闻网 11/04/2021 美国2日举行多场州长、市长等地方选举,不断上演惊奇。新泽西州参议会共和党州参议员候选人、商用卡车司机德尔打败寻求连任的民主党籍议长史威尼,而德尔只花了153美元在选举上。 德尔的当选为新州参议院投下震撼弹,议长人选将引发新的政治角力。 Watch the latest video at foxnews.com 根据已开出的逾99%选票,德尔(Edward Durr)领先史威尼约2200多票。德尔投入的选举费用,只有印制传单在选区发放,以及买了一些甜甜圈和饮料。 德尔在推特帐号的自我介绍写着,他是「蓝领、基督徒及保守派」,一直住在新泽西州,有三个孩子,已当祖父。他言简意赅表示:「我并非寻求权力或名气,只希望为民众发声。」他主张低税负及透明政府。 史威尼(Steve Sweeney)自2010年以来担任新州参议院议长,是该州最有影响力的政客之一。 Source 36岁华裔当选波士顿市长:我父母来美时身无分文 来源:澎湃新闻 11/03/2021   “我父母来到美国的时候还不会说英语,口袋里身无分文。”时任波士顿市议员的吴弭(Michelle Wu)在9月中旬美国波士顿市长初选领先后向其支持者慷慨陈词,“他们从来没有想过,有一天他们的女儿会竞选波士顿市长的职位。”   更出乎吴弭父母预料的是,半个月后的11月2日深夜,她成功当选波士顿200多年历史上首位女性、亚裔市长。“我们将迎来一个包容的波士顿,没有人会被赶出这座城市,我们欢迎所有将波士顿视为家的人前来;这里将有能够负担的房租,政府会推行绿色新政。”吴弭在当日的胜选讲话中说道。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