世说新闻/华人疯团购大闸蟹 小心坐牢 世界新闻网 10/04/2022 俗话说「九月圆脐十月尖」,如今恰逢中国阳澄湖大闸蟹的成熟季节,南加州华人圈也掀起不小的海淘团购风潮。不过大闸蟹虽然美味,但可能会为交易者带来牢狱之灾,而且未必是货真价实的来自阳澄湖。今天的世说新闻,我们带您看南加州十分流行的大闸蟹违法海淘团购现象。 Source 好市多鲜乳「加热变豆花」她吓到不敢吃 专家给了答案 联合新闻网 10/04/2022 好市多的自有品牌鲜乳CP值高、保存期限长,受到不少人的喜爱,还曾一度因缺货得限购。一位好市多鲜乳爱用者网友表示,新开封的鲜乳微波加热后,竟变成豆花了,买了那么多回还是第一次遇到,担心鲜乳是不是坏了。贴文引发热议,也有专家给了答案。 一位网友在脸书社团「Costco好市多 商品经验老实说」发文表示,早上不想喝冰的牛奶,倒了一杯放入微波炉加热后,「好奇怪喔,牛奶变成果冻,好像豆花」,原PO表示,牛奶是新开封的,「买了这么久的牛奶,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事」。 贴文引发讨论,有网友惊呼「奶酪」、「鲜奶变优格,赚了」、「想到姜汁撞奶,可以微波就做到,真是太幸运了」、「怎么看起来有点好吃⋯」,还有人歪楼问「什么牌微波炉这么强,还可以做奶酪」。 也有人担心牛奶是不是变质了,「我家昨天也是倒出来已是优格(退了)从来没遇过的」、「或许牛奶摆放冰箱门边,开关后冰箱冷藏温度也许不够冷,导致牛奶发酵变优格啰!」、「应该是放太久,有些发酵,真正鲜牛奶加热煮沸也不会变像果冻!」,还有人庆幸说「原本昨天结帐时还想跑去拿2罐回家…」。 「牛奶加热凝固变豆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根据台湾媒体东森新闻报导,主要是鲜乳中的乳清蛋白遇热凝固现象。鲜乳保存过程若有细菌滋长,导致PH值偏低,就容易产生遇热凝固现象,但即便是PH值正常的鲜乳,只要加热温度超过140度、时间超过半小时以上,也会凝固,有些乳清蛋白更不耐热,70度左右就会产生变化。所以,只要是在正常保存期限内的牛奶,加热出现凝固现象,还是可以安心食用的。专家建议,平时想喝热牛奶时,可将牛奶放入微波炉,以高温加热30秒即可。 Source 全美这5家「贵妇超市」 真的没有人在看价格 世界新闻网 9/27/2022 有些超市、卖场从店内卖的咖啡到优质的熟食,所标示的价格都高得让人咋舌,这些「贵妇超市」的购物体验差异极大,各有特色。别让贫穷限制了你的想像,有机会也不妨前往瞧一瞧。 以下就是全美5家最「高贵」的超市,它们的所在的地点,就是特征之一: 1. Whole …
Category: LIFE & ARTS
好市多鲜乳「加热变豆花」她吓到不敢吃 专家给了答案 联合新闻网 10/04/2022 好市多的自有品牌鲜乳CP值高、保存期限长,受到不少人的喜爱,还曾一度因缺货得限购。一位好市多鲜乳爱用者网友表示,新开封的鲜乳微波加热后,竟变成豆花了,买了那么多回还是第一次遇到,担心鲜乳是不是坏了。贴文引发热议,也有专家给了答案。 一位网友在脸书社团「Costco好市多 商品经验老实说」发文表示,早上不想喝冰的牛奶,倒了一杯放入微波炉加热后,「好奇怪喔,牛奶变成果冻,好像豆花」,原PO表示,牛奶是新开封的,「买了这么久的牛奶,还是第一次遇到这事」。 贴文引发讨论,有网友惊呼「奶酪」、「鲜奶变优格,赚了」、「想到姜汁撞奶,可以微波就做到,真是太幸运了」、「怎么看起来有点好吃⋯」,还有人歪楼问「什么牌微波炉这么强,还可以做奶酪」。 也有人担心牛奶是不是变质了,「我家昨天也是倒出来已是优格(退了)从来没遇过的」、「或许牛奶摆放冰箱门边,开关后冰箱冷藏温度也许不够冷,导致牛奶发酵变优格啰!」、「应该是放太久,有些发酵,真正鲜牛奶加热煮沸也不会变像果冻!」,还有人庆幸说「原本昨天结帐时还想跑去拿2罐回家…」。 「牛奶加热凝固变豆花」到底是怎么一回事,根据台湾媒体东森新闻报导,主要是鲜乳中的乳清蛋白遇热凝固现象。鲜乳保存过程若有细菌滋长,导致PH值偏低,就容易产生遇热凝固现象,但即便是PH值正常的鲜乳,只要加热温度超过140度、时间超过半小时以上,也会凝固,有些乳清蛋白更不耐热,70度左右就会产生变化。所以,只要是在正常保存期限内的牛奶,加热出现凝固现象,还是可以安心食用的。专家建议,平时想喝热牛奶时,可将牛奶放入微波炉,以高温加热30秒即可。 Source 全美这5家「贵妇超市」 真的没有人在看价格 世界新闻网 9/27/2022 有些超市、卖场从店内卖的咖啡到优质的熟食,所标示的价格都高得让人咋舌,这些「贵妇超市」的购物体验差异极大,各有特色。别让贫穷限制了你的想像,有机会也不妨前往瞧一瞧。 以下就是全美5家最「高贵」的超市,它们的所在的地点,就是特征之一: 1. Whole Foods 亚马逊旗下的Whole Foods卖的商品,消费者不一定都可以在沃尔玛买得到,此外这里卖的商品通常会标榜不含人工色素、香精或防腐剂。 根据房地产业者Shaun Martin观察指出,Whole Foods已成为美国最流行的超市之一,而且是基于一些好的理由。它提供范围广泛的有机、天然食品和熟食,还有一些独特的店中店,像是起司店、酒吧和咖啡吧。 …
内卷和录取率的双重压力下,北美中学生还有哪些选择? Crimson Education 精英升学教育 10/04/2022 美国大学优质的教育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来学习。其独特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博雅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大程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此外,美国大学还能为学生带来非凡的求学体验和职业助力: 01 小班教学 许多美国一流的大学的师生比例小,例如耶鲁大学的 6:1 或普林斯顿大学的 5:1!这代表学生可以轻松地与同学和教授互动,以获得更丰富、更个性化的课堂体验。 02 世界一流的师资 大多数美国顶尖大学都有屡获殊荣的教授——比如在哈佛校园就有 50 位诺贝尔奖获得者,芝加哥大学的 25 位普利策奖得主。 03 独特的校园环境 世界名校出色的校园环境打造一种独特的归宿感。从历史悠久的学生宿舍,华丽的学校餐厅,到设备齐全的图书馆和实验室,学生在这里不但学到终身受用的知识,还建立了终生难忘的友谊。 04 兴趣俱乐部文化 由于课外活动是美国申请过程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大多数美国大学都会为学生提供数百个俱乐部和组织来帮学生探索他们的兴趣、培养他们的热情,并在他们的学习领域之外建立强大的人际网络。 …
Crimson Webinar 如何不走弯路 直通英美加名校? 美国大学优质的教育吸引着成千上万的来自世界各地的学生来学习。其独特的教育方法,尤其是博雅教育为学生提供更大程度的灵活性和多样性。此外,美国大学还能为学生带来非凡的求学体验和职业助力。 但是优质的教育资源在哪里都是稀缺的。美国顶尖高校的竞争也是无比激烈。尤其是因疫情的影响,大多数高校采取的标化可选政策,去除了原来的SAT/ACT成绩门槛,导致申请量创新高,录取率创新低。 美国大学全面评估的政策产生的评估维度的复杂性,决定了你不仅仅要学习成绩好,而且在才艺和个人经历上都有所特长或特别之处。但提交了成绩的学生,即便标化成绩满分或高分的,也不能保证拿到满意结果。 重视孩子的教育是刻在华人基因里的传统。华人父母总是在寻求信息和机会,让孩子能够获得最优质的教育,成为社会的精英和中流砥柱。一批视野广阔、有远见的北美华人家长已经把目光朝向了教育质量比肩美国的英国。 如果您的孩子还不确定在哪个国家接受高等教育,想事先了解英美大学的录取要求,规划技巧和避走的弯路,或者想尝试更多可能,大幅度提高拿名校offer 的概率,欢迎您来参加10月6日的公益讲座,Crimson的英国申请策略顾问总监Evelyn和北美资深咨询师Deffany将莅临ZOOM直播间,倾囊分享美国和英国名校的录取标准,如何提前规划多国申请,获得最佳的录取结果。 讲座时间 2022年10月6日(星期四) 5:30 PM (北美西部时间) 8:30 PM (北美东部时间) 8:30 AM (北京时间周五) 讲座内容 如何不走弯路 直通英美加名校? 您的孩子是否还不确定在哪个国家接受高等教育?或者想尝试更多可能,大幅度提高拿 …
新冠快三年了,海外躺平的华人都怎么样了? 10/04/2022 从武汉爆发疫情开始,已经快三年了,新冠已经成了这个时代的标志性事件,而且暂时还看不到头。经常有人问,国外躺平的华人都怎么样了?2022年随着感染人数的暴增,越来越多的华人分享自己的新冠经历,有分享痛苦经历的,更多的是觉得就是个感冒的,随着拜登正式宣布新冠疫情结束,大家的生活都恢复了正常。那么现实情况真的就是岁月静好了吗? 先说我自己吧,我在大纽约郊区,属于新冠重灾区,每一轮新冠的肆虐都逃不过,从2020年纽约的封城,到2021年的德尔塔,再到2022年的奥秘克戎,一个不拉地都经历过了。不过我至今都没有被感染,也没有打疫苗,现在生活也完全恢复正常,大人上班,孩子上学,各种课后班,出门吃饭,朋友聚会,旅游,除了没法回国。似乎躺平的生活真美好。 但是!我坚决反对躺平! 为什么这么说呢?因为个人的经验跟实际情况大多数情况下是完全相反的。个人经验除了是个例,不具有统计意义之外,更糟糕的是会被种种其他因素影响,甚至被个人情绪所放大。真正有意义的永远是大数据,是专业人员统计得出的大数据。 举个很简单的例子。大家觉得残疾人的比例是多少?百分之一?百分之二? 我们先来看一下美国的官方数据。 六千一百万,也就是26%的成年人是残疾!其中行动不便的占13.7%。不能独立生活和不能生活自理的加起来是10.5% 。 是不是很颠覆认知? 当然美国人对残疾的认定门槛比较低,好多大胖子行动不便都算残疾。那么我们来看中国的数据。根据中国的官方数据,八千五百万残疾人,占人口的百分之6.2%。比例也不低。 那么我们来看新冠的数据。只看美国,超过百万人死亡这个已经广为人知了。现在更多的后遗症的数据也出来了,美国超过1600万青壮年(18到65岁之间)是长期新冠患者,其中200~400万人无法工作。根据美国疾控中心六月份的统计,将近五分之一的新冠患者有长新冠。 这个长新冠也就是新冠后遗症的数据非常可怕。统计针对的人群是18-65岁的青壮年,也就是网上活跃的人群。但是看看身边的人,似乎没有五分之一那么可怕。几乎每个得了新冠的都说熬一熬就过去了,甚至不少人表示还不如流感,没有人会在朋友圈发文说遭受长新冠的煎熬。 那么为什么统计数据和我们个人感受相差这么多呢?有以下几个原因。 1. 幸存者偏差。这个说法来自于二战时期,盟军决定为飞机在薄弱的地方加厚装甲,提高抗打击能力。最初是选择研究那些回来的飞机,把弹孔标记在图上,然后就能够得出最容易中弹的区域,也就是弹孔最密集的地方,如下图图一所示。得到图一后,大家决定按照图一来加厚装甲。这时,Abraham Wald提出了著名的幸存者偏差理论。这些能够飞回来的飞机恰恰说明了这些地方不是致命的,真正需要研究的是那些被击落的飞机的弹孔。于是得到了图二。可以看到图一和图二有局部重合,但是机头和机尾图一完全没有,图二却是重灾区。因为机头和机尾一旦中弹,就无法返航。 那么回到新冠的例子,也很好理解为什么不能听那些说新冠就是感冒的朋友的话。真的病情严重的人会去求医,而不是广而告之自己的病情,极端情况就是死人不会说话。相反,身体好的,得了也无症状的比较愿意到处说。这是人性,我自己也是,我如果得了新冠,后果严重,然后又没打疫苗,你猜我会不会写这篇文章? 2. 选择性遗忘。人类的大脑设计很有意思,碰到对自己不利的事情或者无法解决的问题,同时又不是严重影响生活的事情,会选择性的遗忘。这其实有利于人类生存下去的一个机制。避免我们陷入思维反刍(self-rumination)。什么是思维反刍?就是一种被危险,失败,不公正所激发的负面的,长期的,持续的自我关注的状态,会导致神经质和抑郁。比如现在大家经常讲的原生家庭的伤害会伴随一生,那个就是典型的陷入了思维反刍。不断地咀嚼过去的痛苦,同时把现实生活的不如意归结于所谓的原生家庭的伤害,并不能让你生活更好。因为你无法改变过去,能改变的只有现在的自己。最好的做法当然是直面问题,并且能够采取行动解决问题。但是人生不如意十之八九,面对大部分的不如意,选择性遗忘其实是更现实的选择。 新冠后遗症看着数量巨大,但是其中真的造成了严重身体伤害的,让人生不如死的并不多。大部分都变成了慢性病,人渐渐习惯了和疾病共存。所以很多人可以选择性遗忘和忽略。就好像各种慢性病人群一样,他们一样可以正常生活。只是寿命可能会降低。这个其实已经有数据证明了,两年美国人的预期寿命下降了将近三岁。下面是纽约时报的报道,2020和2021是美国最近一百年预期寿命下降最快的两年。 而且因为一些其他因素,这个现象会更明显。比如为了证明自己的观点正确,会选取对自己有利的事实,而忽略对自己不利的事实。上海封城那段时间,海外群的主流观点都是奥密克戎都是流感了,各种批评。有一天我们在讨论的时候,我说起新冠后遗症。几个冬天出门度假得过的人都跳出来说奥密克戎很轻微,甚至无症状。然后一个朋友也附和,说奥密克戎还需要担心?几天就好了。我很是惊讶,不过也没说什么。因为这个朋友刚好之前跟我私信过,她被长新冠折腾了三个月了,还没有好。她私信我是因为单位催她打第三针疫苗。美国很多公司有规定强制打疫苗,否则要辞退,我们公司也有这个规定。不过美国作为自由的灯塔,还是会给你选择的权利的。就是你可以申请豁免,这个其实不太好办,不过我研究了规则后,成功申请到了豁免。她来找我问怎么申请豁免,一问之下,我才知道她长新冠了,而且已经三个月,所以她不敢打第三针。她应该也不是故意误导,可能觉得反正也没有别的办法,新冠谁都躲不过,而且她的后遗症可能不严重,跟自由比,是值得付出的代价吧。 3. 圈子。人的圈子决定了大部分人的认知。看起来我们现在认识很多人,好多人的朋友圈能有上千人。但是那些其实是个假象。有个150定律,说的是人的大脑皮层大小有限,提供的认知能力只能使一个人维持与大约150个人的稳定人际关系。少量社交达人或者可以突破这个极限。不过更多的人能有的朋友数量远少于150个。 而且这些人基本上和你都是同一个圈子的,有着相似的教育背景,行业,和认知。海外华人,主要是经常上网的人基本上都有相似的背景。那天看到北美省钱快报搞了个调查,数据和我身边的情况基本吻合。 …
港媒:港府将发50万张免费机票 吸引全球旅客到港一游 世界新闻网 10/04/2022 为促进经济,重振香港旅游产业,港媒报导香港将向全球派发50万张免费机票,吸引全球游客到港一游。 香港日前已放宽入境限制,境外到香港不再集中隔离,而是采取3天的居家健康监测。期间可外出,但不能到餐厅及主题公园等指定场所。 港媒上周一篇专栏文章引述未具名政府人士称,在全面取消剩余防疫限制措施后,香港将送出50万张机票,吸引游客重返这个金融中心。 报导称,香港政府已逐步放宽入境检疫措施,行政会议成员林健锋多次敦促港府,善用机场管理局在2020年向航空公司购买的五十万张机票,以「买一送一」方式,吸引商务客及旅客来港。 报导指出,香港11月会举行金融投资峰会,又有七人榄球赛,故政商界估计,除非疫情出现严重逆转,香港特首李家超将在10月19日首度发表的「施政报告」上,公布香港复常的机会相当高。 港府内部评估,要达成最大效益,是当香港全面向国际开放、即实施「0+0」后,再利用这50万张机票,吸引一些可来可不来的旅客。 港府是在前年4月花了20亿港元,向国泰、港龙、港航和香港快运四家预购了50万张机票,计划在疫情稳定后拿来抽奖。不过具体细节都没有敲定。 还有媒体称,最近中国首席流行病学家吴尊友在采访中引用了不少香港的疫情数据。香港是替中国在试水,在探索。 Source 建政73周年 中国拿李鸿章屈辱照对比当今的战狼外交 世界新闻网 10/02/2022 昨天10月1日是中共建政73周年,中国不忘对外对内大力宣传,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兼新闻司长华春莹在推特上连发十二组对比照片,细数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等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当中在第九组「外交方面」贴出的两张对比照片令人印象深刻:一张是1900年,作为当时最高的外交官,清朝李鸿章低眉顺眼同八国联军耻辱性的谈判;另一张是2021年,中国外交官(杨洁篪、王毅)在美国安克拉治,昂首挺胸与美方展开对话,他们代表的是一个自信的中国。按,当时杨洁篪在会上告诉美国务卿布林肯: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中国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在其微博也写了一段让不少中国网友感动的话。他说,他在1986年开始读研究所,快毕业时,有一天在公共汽车上读杂志,里面一篇文章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继续拉大,他很沮丧,往窗外看,正好有一辆小汽车在旁边开,里面是一个外国人。他当时难过极了,心想中国真是没有希望。但怎么能够想到以后的中国会带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魔幻感! 胡锡进称,中国在世界的位置过去几十年上了一个大台阶,直到20年前,他还在海湾看到过中国国内医生进入当地医院做护士,为了每月1000美元的收入。再早,他在欧洲见到中国月薪三、四百美元的保母。今天的中国医生和家政工作者绝不会再为这样的收入流落天涯海角。 他说,中国太大太复杂了,没有哪个人的人生可以成为这个国家民生面貌的缩影。同是一个教师和一名出租司机或普通工程师,今天的他们比上一辈的他们获得了这个世界的更多机会、权利和尊严。比如今天的他们可以消费全世界的产品和服务,很多人有经济能力出国旅游,甚至送孩子出国留学,这是过去的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胡锡进称,今天的中国年轻人也注定与国家共命运共荣辱,「我们年轻时全是困惑,以为永远也不会有大的改善。今天我们知道了,中国有能力创造进步的奇迹,未来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Source 林毅夫「七十感言」细数当年为何「选择中国」来生再谢亲长前辈 …
如果您感兴趣往期回放, 请扫码进入。 www.watbox.org 预告 每个星期三加东时间7:30PM,加西温哥华时间4:30PM, 欢迎大家来参加哈佛百人谈讲座 哈佛百人谈讲座 阿璐拉:练习链球和经营辅导学校两不耽误 星期三 10月5日晚 7:30PM EST | 4:30PM PST | 北京周四早7:30AM 今晚邀请来的嘉宾 – Allaura (阿璐拉) Allaura is a Sophomore …
建政73周年 中国拿李鸿章屈辱照对比当今的战狼外交 世界新闻网 10/02/2022 昨天10月1日是中共建政73周年,中国不忘对外对内大力宣传,中国外交部部长助理兼新闻司长华春莹在推特上连发十二组对比照片,细数中国在政治、经济、外交、军事、科技等多领域取得的成就。 当中在第九组「外交方面」贴出的两张对比照片令人印象深刻:一张是1900年,作为当时最高的外交官,清朝李鸿章低眉顺眼同八国联军耻辱性的谈判;另一张是2021年,中国外交官(杨洁篪、王毅)在美国安克拉治,昂首挺胸与美方展开对话,他们代表的是一个自信的中国。按,当时杨洁篪在会上告诉美国务卿布林肯:你们没有资格在中国的面前说,你们从实力的地位出发同中国谈话。 中国环球时报前总编辑胡锡进在其微博也写了一段让不少中国网友感动的话。他说,他在1986年开始读研究所,快毕业时,有一天在公共汽车上读杂志,里面一篇文章说,中国与发达国家的差距在继续拉大,他很沮丧,往窗外看,正好有一辆小汽车在旁边开,里面是一个外国人。他当时难过极了,心想中国真是没有希望。但怎么能够想到以后的中国会带来「两岸猿声啼不住,轻舟已过万重山」的魔幻感! 胡锡进称,中国在世界的位置过去几十年上了一个大台阶,直到20年前,他还在海湾看到过中国国内医生进入当地医院做护士,为了每月1000美元的收入。再早,他在欧洲见到中国月薪三、四百美元的保母。今天的中国医生和家政工作者绝不会再为这样的收入流落天涯海角。 他说,中国太大太复杂了,没有哪个人的人生可以成为这个国家民生面貌的缩影。同是一个教师和一名出租司机或普通工程师,今天的他们比上一辈的他们获得了这个世界的更多机会、权利和尊严。比如今天的他们可以消费全世界的产品和服务,很多人有经济能力出国旅游,甚至送孩子出国留学,这是过去的他们想都不敢想的。 胡锡进称,今天的中国年轻人也注定与国家共命运共荣辱,「我们年轻时全是困惑,以为永远也不会有大的改善。今天我们知道了,中国有能力创造进步的奇迹,未来就掌握在我们自己手里」。 Source 林毅夫「七十感言」细数当年为何「选择中国」来生再谢亲长前辈 世界新闻网 10/02/2022 70岁的林毅夫上周在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发表一篇「七十感言」文章,文章细数他为何决定在担任金门马山连长时游泳到厦门的心路历程及从幼年成长到来到中国的经历。他对幼时亲长前辈只能来生再谢,并称这43年来仍惦记着乡音与故情。 林毅夫43年前(1979年5月)在金门担任马山连连长时游泳赴厦门投奔中共,被台国防部发布敌前叛逃永久通缉。林毅夫后来获中国栽培获得北大经济学硕士、美国芝加哥大学农业经济博士、耶鲁大学博士后研究,成为中国著名的经济学家,曾担任世界银行副行长,并创办北大新结构经济学研究院,现为院长。 1952年10月林毅夫生于台湾宜兰,他在70岁的生日前夕于上周发表这篇「七十感言:我幸运地生活在一个充满希望和机遇的民族复兴时代」,全文约2千6百字的文章。 他说,他幼时喜欢到处逛庙会,看歌仔戏,读漫画书,大一点时着迷于《西游记》《水浒传》《三国演义》等经典名著。年少时看似漫无目的的涉猎让他不知不觉认识到在中华民族的历史长河中,每当国家面临生死存亡之秋,总有志士仁人,不惜毁家纾国,抛头颅、洒热血,牺牲自己来挽救国家,这些故事的浸染萌发了他为民族的复兴奉献一己之力的初衷。 1971年他考上台湾大学,参加保钓运动,当年10月联合国以压倒多数的票数通过决议恢复了中华人民共和国在联合国的席位(按,台联合国代表团当时先行宣布汉贼不两立而主动退出联合国),台湾人民甚为迷茫,在风雨飘摇之感弥漫台湾社会之际,坐而言不如起而行,他从台湾大学转学陆军官校,希望能够力挽狂澜尽一名青年应有的责任。 他说,他在陆军官校学习的四年,有更多的时间思考中华民族的未来。认识到,民族不复兴,人为刀俎我为鱼肉的民族命运就不能改变。当年偏安一隅,人口1700万的台湾在国民党的统治下,虽然在经济上可以红红火火,成为值得骄傲的亚洲四小龙之一,可是对攸关自己国家的领土和民族尊严的大事却毫无话语权和影响力可言,在以政治利益和军事实力为博弈准则的国际格局面前,中华民族的复兴只能有赖于10亿人口的祖国中国的全面发展和强大,而且,中国的发展不仅可以给台湾人民进一步的发展提供更为广阔的空间,也会让台湾终于可以摆脱百多年来作为低人一等的殖民地或作为棋子任列强摆布的命运。 林毅夫说,1975年他陆军官校毕业,次年考上台湾最难考的政治大学企业管理研究所,两年硕士学业完成,1978年回到部队,随军移防金门,担任距离中国最近的马山连连长。 林毅夫细数当年他震惊各界的游泳海渡厦门的决定过程: 「那时,每当于晨曦薄雾和落日余晖之时隔着一弯浅浅的海峡眺望对岸宁静幽远有如宋人山水画的南太武美景,我的心潮总是如脚下岸边的潮水般来回激荡,我是应该留在台湾作为一名明星式的精英追求顺风顺水的个人仕途,还是应该听从内心的召唤,回到未曾踏足,仍处贫穷落后的祖国中国为其发展添砖加瓦?从小对自己的期许,让我选择了后者」。 林毅夫说,一个人成就一件事,要有「天时、地利、人和」,「祖国的欣欣向荣给了我们这代人许许多多成就个人梦想的天时,生长生活在改革开放的祖国中国则给了我们做出一番事业的地利」。「人和」也是不可或缺的重要因素。 「在台湾时父母兄姐为供我读书节衣缩食,许多老师、长官对我勉励有加,回到祖国中国以后不管是在北大读书,到美国求学,学成后回到祖国工作,也总有许多师长、领导照顾我的生活,为我的工作创造条件,以及一群相知相契直谅多闻的朋友、筚路蓝缕同甘共苦的同事、少年英俊奋发向上的学生相互提携砥砺前行,更有关山万里一路相伴相随无怨无悔的妻子和一对子女」。 …